本帖最后由 chacha121 于 2019-9-10 12:34 编辑

如果说一代锐龙代表了AMD在CPU上的翻身之作,那么第三代锐龙则开启了AI两家性能平起平坐的竞争格局,同等核心数的情况下AMD已经与INTEL可以打的有来有往。同时裹挟台积电7nm在制程上对INTEL的优势,AMD可以为CPU添加更多的核心,所以AMD在双通道内存平台上推出了12核的R9 3900X和16核的R9 3950X,核心数都远多于8核的I9 9900K。这使得INTEL这边的压力骤然剧增,那么多核心的R9系列表现究竟如何?今天就带来AMD R9 3900X测试报告。

DSC_8001.jpg (285.88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1 上传

测试平台介绍:

CPU长得都一样,所以就跳过了,来看一下测试平台。

1 AMD 3900 测试平台.png (42.08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2 上传

内存是金士顿的DDR4 8G*4。实际运行频率是3200C14。

DSC_2036.jpg (199.16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1 上传

中间会有搭配独显的测试,显卡采用的是迪兰恒进的VEGA 64水冷版。

DSC_2685.jpg (213.85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1 上传

SSD是三块INTEL 535。240G用作系统盘,480G*2主要是拿来放测试游戏。

DSC_1761.jpg (261.73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1 上传

NVMe SSD测试用到的是INTEL 750 400G。

DSC_2626.jpg (145.43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1 上传

散热器是酷冷的P360 ARGB。

DSC_8033.jpg (265.47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1 上传

R9 3900X终于来了,所以乔思伯的CTG-2硅脂也算是派上用处。

DSC_8026.jpg (156.93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1 上传

电源是酷冷至尊的V1000。

DSC_4234.jpg (279.54 KB, 下载次数: 5)

2019-9-9 10:31 上传

测试平台是Streacom的BC1。

DSC_2312.jpg (174.26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1 上传

X570主板介绍:

从X570上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AMD与INTEL在主板产品定位上已经十分对等,今天测试用到的主板就是定位旗舰的C8F。

DSC_8331.jpg (310.5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4 上传

整个主板的包装就很大,比一般的要大不少。

DSC_8327.jpg (251.51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4 上传Formula这个系列的一大特点就是装甲和水冷头。主板的背面也有一张全覆盖的背板。

DSC_8371.jpg (227.46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3:48 上传

主板的装甲全部拆下来看上去不是特别说,主要是因为华硕都尽可能做到了一体化,其实基本覆盖了整个主板。

DSC_8379.jpg (267.88 KB, 下载次数: 5)

2019-9-9 10:34 上传

主板的背面有贴绝缘垫圈垫高背板。中间的铜柱是装在正面的装甲上,可以避免自攻螺丝直接拧塑料件导致容易损坏的问题。华硕的细节做工还是很不错的。

DSC_8458.jpg (232.59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4 上传

拆掉主板的配件之后,整个板子的PCB依然显得很满。

DSC_8389.jpg (312.13 KB, 下载次数: 8)

2019-9-9 13:48 上传

CPU底座是AM4针脚,可以支持1~3代的锐龙处理器。

DSC_8333.jpg (351.56 KB, 下载次数: 5)

2019-9-9 10:34 上传

CPU的外接供电为8+4PIN,主要是为了照顾到R9 3900X和R9 3950X。

DSC_8343.jpg (269.2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4 上传

CPU供电的散热部分为一个水冷头,不上水的时候也可以作为正常的散热片。

DSC_8341.jpg (262.41 KB, 下载次数: 5)

2019-9-9 10:34 上传

冷头为EK定制,可以看到内部的铜制水道,所以这个冷头的重量很大。

DSC_8384.jpg (199.71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4 上传

冷头同时对供电的MOS和电感都有接触,画面左侧的导热垫是针对5G网卡的。

DSC_8386.jpg (207.16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4 上传

CPU供电为14+2相,供电PWM芯片为ASP14051,其实就是IR35201的定制版本;供电输入电容为7颗尼吉康的FP10K固态电容(271微法,16V);MOS为每相1颗IR 3555M;输出电感为每相1颗(感值R40);输出电容为7颗尼吉康的FP10K固态电容(561微法,6.3V)。整个供电方案在X570中属于高配,对付三代锐龙是绰绰有余。

DSC_8392.jpg (383.62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4 上传

DSC_8454.jpg (263.82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4 上传

内存是四根DDR4,官方宣称可以支持到4600。

DSC_8348.jpg (265.87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1:16 上传

内存供电为2相,供电输入电容为1颗尼吉康的FP10K固态电容(271微法,16V);MOS为每相2颗IR 3555M;输出电感为每相1颗;输出电容为2颗尼吉康的FP10K固态电容(561微法,6.3V)。

DSC_8408.jpg (308.36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4 上传

主板的PCI-E插槽布局为NA\X16\NZ\X1\X8\NA\X4。PCI-E插槽没有给足,但是也够用了。

DSC_8358.jpg (284.18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4 上传

PCI-E X16旁边可以看到6颗PI3EQX16芯片,这是用于PCI-E 4.0通道的中继,保证PCI-E 4.0通道可以满速运行。下面的4颗PI3DBS芯片是用于拆分PCI-E X16通道,让两根带金属装甲的显卡插槽可以运行在8+8模式。

DSC_8436.jpg (342.48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4:19 上传

华硕在显卡插槽的卡扣上做了不错的细节,螺丝刀可以比较稳定的卡在卡扣的区域内,对显卡的拆装还是很有帮助的。

DSC_8360.jpg (256.96 KB, 下载次数: 5)

2019-9-9 10:34 上传

主板的两个M.2 SSD插槽都是放在PCI_6的位置,上面覆盖了一片金属散热片。图中靠右的M2_2是直联CPU引出的,靠左的M2_1是走芯片组的。

DSC_8367.jpg (373.09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4 上传

有一个不错的细节是M.2散热片的螺丝有防脱落设计,装机的时候会方便很多。

DSC_8370.jpg (172.53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4 上传

主板后窗接口也是相当丰富,从画面左边开始分别是,CLEAR COMS+USB BIOS Flashback按钮;无线网卡接头;USB 3.0*2+USB 3.1*2;USB 3.0*2+USB 3.1*2(USB BIOS Flashback*1);5G网卡+USB 3.1*2;千兆网卡+USB 3.1 A+C;3.5音频*5+数字光纤。

DSC_8366.jpg (317.06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4 上传

主板的音频部分采用了一套比较复杂的高端方案,主音频芯片是Realthk的ALC1220,同时兼做机箱前置耳机的功放输出。后窗音频则通过一颗ESS 9023做解码,还通过一颗R4580I为后窗提供双声道的功放输出。

DSC_8416.jpg (334.77 KB, 下载次数: 5)

2019-9-9 10:34 上传

主板采用双有线网卡设计,传统的千兆网卡是一颗INTEL的211AT。

DSC_8422.jpg (308.81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4 上传

主板上比较特别的则是提供了一颗5G的高速网卡,型号是aquantia AQC-111C。理论上可以达到千兆网卡5倍的带宽。但是同时需要家中网关也能达到相应的素质,使用门槛比较高。

DSC_8433.jpg (299.1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4 上传

无线网卡则是INTEL的AX200NGW,支持 Wi-Fi 6/802.11ax,带宽可以达到2.4G,是目前INTEL网卡中较为高端的。

DSC_8376.jpg (213.42 KB, 下载次数: 5)

2019-9-9 11:16 上传

主板对USB 3.1还是比较照顾的,提供了4颗PI3EQX芯片来作为中继信号放大,还有两颗ASM1543芯片用于TYPE-C的桥接。

DSC_8434.jpg (309.75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4 上传

DSC_8429.jpg (319.59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4 上传

由于主板规格的关系,所以通道数很紧张,后窗USB 3.0就通过一颗ASM 1074芯片来转接提供。

DSC_8424.jpg (314.68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4 上传

接下来看一下主板板载的插座规格,在靠近内存插槽的边角可以看到四个风扇插座和RGB+数字 LED插座。

DSC_8346.jpg (253.78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4 上传

在主板侧边靠内存插槽这边,图中左起分别为系统风扇插座*1、前置USB 3.1 TYPE-C、主板24PIN供电、开关+重启按键。

DSC_8349.jpg (291.75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1:16 上传

靠近芯片组这一边,图中左起为水冷系统插座+系统风扇插座、SATA 3.0*8、卧式前置USB 3.0。

DSC_8353.jpg (246.08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1:16 上传在主板的下侧边,靠芯片组一侧图中左起为NODE插座(可连接电脑状态显示)、前置USB 2.0*2、主板电池、温度传感器、前置USB 3.0、机箱控制面板。虽然华硕这张板子被装甲包覆,但是主板电池放在了可以方便拆装的位置。对比那些动辄藏在显卡下面的产品,这个细节值得好评。

DSC_8362.jpg (289.42 KB, 下载次数: 7)

2019-9-9 10:34 上传

靠主板音频部分一侧,图中左起分别为前置音频、系统风扇、液氮模式(低温启动)+安全启动按键、复位按键、RGB+数字 LED插座、启动模式切换开关。

DSC_8363.jpg (359.85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4 上传

主板的芯片组是AMD X570芯片组,在台湾封装制造。

DSC_8409.jpg (273.51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4 上传

C8F的芯片组散热片是目前我拆解下来X570主板中最大的,他向显卡插槽之间延伸了很长的距离。相应的也使C8F并不需要很高的风扇转速。

DSC_8381.jpg (172.42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4 上传

DSC_8455.jpg (377.33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0:34 上传

最后来简单看一下主板上其他的芯片,ICS 9VRS4883BKLF可以使CPU的外频与PCI-E总线频率脱钩,使CPU具有更好的调节能力。

DSC_8439.jpg (320.37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4 上传

主板的SUPER IO芯片为NCT6798D-R。

DSC_8450.jpg (314.72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4 上传

主板的TPU芯片型号为ACB180410,可以帮助实现更好的CPU超频效果。

DSC_8446.jpg (332.12 KB, 下载次数: 5)

2019-9-9 10:34 上传

主板的RGB控制则是交给了AURA芯片,型号为ACB190213。

DSC_8448.jpg (280.85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4 上传

主板BIOS为单芯片,不过配有可以快速刷写的插座。旁边写着BIOS字样的芯片是用于USB BIOS Flashback功能,型号为AI1315-AO。

DSC_8425.jpg (298.99 KB, 下载次数: 5)

2019-9-9 10:34 上传

总体来说C8F的拆解给人感觉心满意足,通过这么多代的完善,无论是细节还是规格都相当的到位。所以当下ROG处于主板业界执牛耳的地位,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DSC_8329.jpg (318.76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4 上传

产品性能测试:

简单评测结论:这次的测试对比组是I9 9900K、R7 3700X、R7 2700X、I7 9700K、I5 9400F。I5 9400F是作为对比标杆,对于R9 3900X来说,在双通道的平台上要找到合适的对比,确实不现实。

就CPU的性能而言,R9 3900X几乎是一起绝尘,综合性能达到了I5 9400F的近1.9倍,对比I9 9900K也可以领先16%。已经超过HDET平台的TR4 2950X。

由于R9 3900X没有集显,所以没有集显性能对比。

而搭配独显的部分,I9 9900K依然是目前最强的游戏CPU,不过现在游戏性能差距已经非常小了。

功耗上来看,R9 3900X的功耗水平大致是与R7 2700X相当,满载和游戏功耗会高一些,但是低负载下R9 3900X的功耗更低。

21 测试汇总.png (528.47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18:29 上传

这里放一下烤机时候的截图,R9 3900X的全核睿频大致在4.025G,单核睿频可以达到4.45G。

2019-8-1 15-41-21.jpg (403.39 KB, 下载次数: 5)

2019-9-9 10:31 上传

2019-8-1 15-40-12.jpg (430.99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1 上传

性能测试项目介绍:

对于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对比性能的童鞋,这边会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据。如果不想看的话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的总结部分。

测试大致会分为以下一些部分:CPU性能测试:包含系统带宽、CPU理论性能、CPU基准测试软件、CPU渲染测试软件、3DMARK物理得分

搭配独显测试:包含独显基准测试软件、独显游戏测试、独显OpenGL基准

功耗测试:在独显平台下进行功耗测量

2 CPU测试项目1.png (142.04 KB, 下载次数: 5)

2019-9-9 09:46 上传

2 CPU测试项目2.png (69.66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09:46 上传

2 CPU测试项目3.png (95.99 KB, 下载次数: 2)

2019-9-9 09:46 上传

2 CPU测试项目4.png (92.55 KB, 下载次数: 2)

2019-9-9 09:46 上传

2 CPU测试项目5.png (93.52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09:46 上传

CPU性能测试与分析:

系统带宽测试,内存带宽上,R9 3900X的读取和复制会比R7 3700X更高一些,但是由于CPU内部是两颗芯片,所以延迟也稍稍增加。L1\L2\L3的缓存带宽则因为是两颗芯片并行大幅提升。INTEL与之相比的差距就非常巨大了。

3 系统带宽测试.png (69.38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09:46 上传

CPU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R9 3900X的理论性能非常夸张,可以达到I5 9400F的2.7倍。

4 CPU理论性能测试.png (57.24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09:46 上传

CPU性能测试,主要测试一些常用的CPU基准测试软件,还会包括一些应用软件和游戏中的CPU测试项目。随着第三代锐龙的发布,INTEL在网页浏览器、单线程性能等测试中的优势不再,R9 3900X的综合性能也可以稳稳的高于I9 9900K 11%。

5 CPU基准性能测试.png (116.06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09:46 上传

CPU渲染测试,测试的是CPU的渲染能力。这个项目现在是AMD的优势,尤其是核心众多的R9 3900X。

6 CPU渲染性能测试.png (66.51 KB, 下载次数: 2)

2019-9-9 09:46 上传

3D物理性能测试,测试的是3DMARK测试中的物理得分,这些主要与CPU有关。这个项目R9 3900X的核心不能完全吃满,所以对I9 9900K的优势只有10%左右。

7 3D基准测试物理性能测试.png (52.88 KB, 下载次数: 5)

2019-9-9 09:46 上传

CPU性能测试部分对比小节:

CPU综合统计来说R9 3900X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没有一个够他打的。

14 CPU性能.png (580.07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09:46 上传

其实还有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就是单线程和多线程,这边也做了一下分解。

单线程:这一代AMD CPU的IPC性能提升非常明显,虽然频率依然低一些,但是单线程性能上对INTEL的劣势大幅收窄。R9 3900X的单线程性能领先I5 9400F 16%,与I9 9900K的差距也仅有8%。

多线程:多线程则是到了R9 3900X尽情发挥的时候,R9 3900X比I9 9900K强29%,比自家上一代的R7 2700X强63%。

15 线程性能.png (440.89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09:46 上传

磁盘性能测试:

磁盘测试部分用的是CrystalDiskMark 6,1G的数据文件跑9次,这样基本可以排除测试误差。测试的SSD分别是535 480G和750 400G,都是挂从盘。简单科普一下这个测试里的概念,SATA接口和PCI-E通道都是可以从CPU或芯片组引出的(看CPU厂商怎么设计)。这边为了统一,测试的都是芯片组引出的SATA和PCI-E。

11 磁盘性能测试.png (83.96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09:46 上传

在磁盘性能上,R9 3900X倒是显得更弱了一些。搭配NVME SSD时性能会介于R7 3700X和I9 9900K之间,可见双芯片对于延迟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19 磁盘性能.png (458.63 KB, 下载次数: 2)

2019-9-9 18:21 上传

搭配独显测试:

显卡为VEGA 64,单纯的跑分R9 3900X会略高于R7 3700X,但是高的不是很明显。

8 独显3D基准性能测试.png (100.86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09:46 上传

独显3D游戏测试,游戏测试中还是I9 9900K会更强一些。

9 独显3D游戏性能测试1.png (139.91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09:46 上传

9 独显3D游戏性能测试2.png (119.62 KB, 下载次数: 2)

2019-9-9 09:46 上传

分解到各个世代来看,R9 3900X显得比较有意思,在DX9和DX11游戏下表现更好,但是在DX12游戏中表现会略差一些。

17 游戏性能.png (505.73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8:33 上传

游戏测试中历来有个很大的争议就是关于分辨率,所以这里就直接拆开统计。1080P下最强的是I9 9900K,4K下最强的是I7 9700K。不过优势都是小到基本可以忽略。

18 分辨率对比.png (412.03 KB, 下载次数: 2)

2019-9-9 18:29 上传

独显OpenGL基准测试,OpenGL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1为基准测试,这个测试是针对显卡的专业运算测试,差距与CPU的延迟关联度更高一些。这个环节是I7 9700K和I9 9900K略强一些。

10 OPENGL性能测试.png (49.24 KB, 下载次数: 4)

2019-9-9 09:46 上传

搭配独显测试小节:

从测试结果来看,R9 3900X相对不是那么理想,打游戏的话会比R7 3700X略弱一点。考虑到他是两颗CPU DIE协同工作的,这点差距可以接受。

16 搭配独显.png (474.74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8:29 上传

平台功耗测试:

功耗测试中可以看到R9 3900X的功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单烤CPU的极端功耗也就是在烤FPU的时候,略高于I7 9700K一点。远远小于I9 9900K的水平。不过游戏功耗略偏大,是测试CPU中最高的一款。

20 功耗测试.png (653.2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8:37 上传

详细的统计数据:

12 CPU功耗测试.png (69.53 KB, 下载次数: 2)

2019-9-9 09:46 上传

最后上一张横向对比的表格供大家参考。性能部分仅对比与CPU有关的测试项目,并不包含游戏性能测试的结果。

由于2017年开始,系统、驱动、BIOS对CPU性能的影响非常巨大,所以这张表仅供指向性的参考。

13 横向对比.png (814.69 KB, 下载次数: 2)

2019-9-9 09:46 上传

简单总结:

关于CPU性能:

从CPU性能上来说,R9 3900X可以说是一骑绝尘,不仅打趴下了I9 9900K,而且还往上打掉了TR4 2950X。假设下一代INTEL架构上没有大的改进(10nm依旧难产高频大核心,所以继续沿用14nm),仅仅依靠十核也很难赢太多。

关于搭配独显:

游戏性能上,R9 3900X介于R7 3700X与R7 2700X之间。所以既没有惊艳到双CPU芯片对游戏已经没有拖累,也不至于说性能真的就不好看,还是够用的。

关于功耗:

这次R9 3900X的功耗其实控制的比较好,满载功耗介于I7 9700K和I9 9900K之间,但是待机功耗偏大,影响的最终的评分。关于超频:

目前来看R9 3900X的超频是比较困难的,据说后续要出改善版本的BIOS,还是先拭目以待。

总体来说,R9 3900X很好的完成了吊打九代酷睿的工作,相同定位下把INTEL压到没脾气。而R9 3900X自身来说,这颗CPU有些类似于TR4的加强版,具有很强的CPU性能,游戏性能虽然弱于R7 3700X,但是也没有低多少。而平台搭建成本上R9 3900X也会大幅低于TR4系列,所以AMD这波是连自己的大哥都没有放过。要说缺点的话,很明显就是现在良率上的问题,缺货太严重了。

QQ图片20190726144412.jpg (145.38 KB, 下载次数: 3)

2019-9-9 10:31 上传

感谢阅读

3900x做服务器性能怎么样,【茶茶】AMD YES?AMD R9 3900X测试报告相关推荐

  1. 3900x做服务器性能怎么样,AMD Ryzen 9 3900X评测:向消费级性能王者宝座进发

    原标题:AMD Ryzen 9 3900X评测:向消费级性能王者宝座进发 5月27日,AMD在台北电脑展2019上正式发布了锐龙三代处理器,最先发布的有R7 3700X.R7 3800X和R9 390 ...

  2. 3900x做服务器性能怎么样,AMD锐龙9 3900X性能怎么样?相当于什么级别和水平?

    目前,第三代Ryzen的顶级型号为" Ryzen 9 3900X",其下还有" Ryzen 7 3800X"和" Ryzen 7 3700X" ...

  3. 3900x做服务器性能怎么样,使用后点评3800x和3900x区别大吗?哪个好?老司机透漏爆料...

    二个3800x和3900x区别不大的哈,配置和款式是差不多的,只是说AMDR7 3800X要大气一些,性价比要高点儿,不过还是看个人吧,我自己用的是AMDR7 3800X,确实可以,款式是我喜欢的,多 ...

  4. 手机做服务器性能咋样,服务器性能不足 怎样才能逼出最强状态

    而且,服务器的节能不仅仅意味着节省了电费,其后续的散热降温等工作都可以得到更好的节约.同时,服务器的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保持较低温度有利于降低其承载负荷,最大限度发挥其能力,保障服务器工作运行的稳定 ...

  5. win7做服务器性能如何,win7如何做服务器配置

    win7如何做服务器配置 内容精选 换一换 本节介绍如何通过配置模式生成API.使用配置模式生成数据API简单且容易上手,您不需编写任何代码,通过产品界面进行勾选配置即可快速生成API.推荐对API功 ...

  6. 斐讯n1做服务器性能,斐讯N1:系统配置优化

    入手N1盒子是一时的冲动.不过并不后悔,这个盒子确实很实惠.为什么是实惠,因为它的配置比树莓派强些,但也有更多的限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内部存储,只有8G,虽然有两个USB口,但我个人不喜欢,首先,太丑 ...

  7. 6m缓存和8m缓存差距_i9 9900K和R9 3900X哪个好?i99900K对比R93900X性能差距评测

    在intel系,i9-9900K定位高端旗舰级产品,而AMD同时也发布了对标i9-9900K的一款处理器,那就是全新发布的第三代锐龙R9-3900X,其价位与i9-9900K基本一致,不过在规格上更胜 ...

  8. linux nmon 进程io,linux服务器性能监控-nmon(二)

    读过我之前文章的同学会发现,如果在做服务器性能监控的过程中要一个命令一个命令的敲,那显然非常的麻烦,而且不实际.监控命令只更适用于某些场景下的分析和定位,无法直接形成一些图形化的界面以便我们更直观的分 ...

  9. R9 3900X参数配置

    AMD锐龙R9 3900X采用了目前最先进的7纳米工艺制程,采用依然基于AM4接口设计,这也是AMD良心的一面,方便锐龙平台老用户进行升级. 我用的组装电脑就是活动时8折抢购的 点击开抢 https: ...

最新文章

  1. GitHub年度报告:Python首次击败Java,中国成第二大开源贡献国
  2. Mybatis中的@Param注解
  3. Matlab绘图基础——利用axes(坐标系图形对象)绘制重叠图像 及 一图多轴(一幅图绘制多个坐标轴)
  4. [Part 3]API对接,这些坑你一定掉过!
  5. 鱼油账号记录程序(续) - 零基础入门学习Delphi39
  6. JavaMail实践--实现邮件发送
  7. 安装SqlServer2014出现(‘无法启动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服务。若要继续安装,必须找到问题并修复该服务‘)
  8. 野火stm32f103的mcuisp设置与一键ISP下载原理分析总结
  9. 安装SQL server需要重启计算机,解决安装sql server 需要重启问题
  10. 电脑右键新建没有文本文档解决办法
  11. HDU 6080 度度熊保护村庄(计算几何+最小环-Floyd)
  12. 数据库程序中按关键字查询代码
  13. openwrt运行n2n服务器,在openwrt路由中加入n2n,并在ubuntu里加入n2n服务,实现开机联网互通互访...
  14. 顺序栈的创建以及各种操作
  15. java 使用poi生成excel
  16. 7.volatile怎么通过内存屏障保证可见性和有序性?
  17. 《这一代人的学习》观看笔记
  18. 很有仙气超有创意的单网页视差效果直接可以使用id1091
  19. 条码生成器中生成药品电子监管码的两种方法
  20. 阿里云联合广东办政务数据创新大赛 用人工智能做国土监察丨Xtecher前线

热门文章

  1. 什么是对象切片(Object Slicing)?
  2. Git和小乌龟的下载安装及简单使用
  3. C语言【atoi函数】
  4. vue路由懒加载写法
  5. python语句结束符号_Python从文本中提取hashtags;以标点符号结尾
  6. Java类型转换的细节
  7. 不同系统电脑远程桌面连接
  8. 人脸、指纹、虹膜、行为,你需要的人工智能生物识别AI数据集全在这里
  9. 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中国不妨引进科技外援”
  10. execjs._exceptions.ProcessExitedWithNonZeroSt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