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翻阅了几本书,《第一性原理》、《人生模式》、《月落荒寺》、《非线性成长》、《岳飞传》、《激荡十年》、《工作的原理·解决问题篇》等,挑3本分享一下。

1、《第一性原理》

早在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它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这里的第一原理,就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在创新创业领域为人熟知,是因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把它用作创新原理,搞定了电动汽车电池、超级隧道、运载火箭、火星移民等等不可思议的事情。

李善友老师的《第一性原理》这本书,所做的尝试就是,把玄而又玄的第一性原理落到实处,给创新者一个接地气的方法。

这本书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经过好长好长的论述,得出了理性系统与第一性原理的关系:

然后基于这个,演绎出了破界创新、组织刷新、第一创新等等“理论”。

只是我没有做过商业操盘手,阅读到后面万物至理等章节时,有点云里雾里,“凌空蹈虚”和“事后诸葛亮”的感觉比较强,倒是前面破界创新部分的几个案例,蛮吸引我。

一个是IBM的破界创新:

IBM把打破了优尼瓦克商业系统的根基——“计算机只能用于科研市场”,把计算机带入了商业市场,创造了IBM商用机,成为商业市场的老大,变身蓝色巨人,笑傲江湖多少年。

另一个是IBM之后苹果在个人计算机方面的创新:

苹果打破了IBM商业系统的根基——“计算机只能用于商业市场”,把计算机带入了个人市场,PC时代从此来临,大放异彩,后续才有了康柏、惠普、戴尔等等各领风骚的个人计算机公司。

第三个是iPhone:

乔布斯发现了“远古智能机”的第一性原理——“手机必须得有固定键盘”(诺基亚、黑莓陷入这种假设中无法自拔),然后提出了“触摸屏触摸屏完全可以替代手机键盘”的假设,研发了iPhone,创造了新的智能机时代。

书里的这些案例非常有意思,每一个案例中的商业系统,都基于一个“隐藏假设”发展而来,获得成功之后,身处这个商业系统中的人们,就被这个隐藏假设给框住了,后续对商业系统所做的改善和革新,都是在这个隐藏假设之下进行,跳脱不出来,最终沿着S型曲线,慢慢走向衰退。

破界创新,就是找出商业系统的隐藏假设,通过提出新的假设,跳出原有框框,在新的假设上建立新的商业系统。

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比如很多人觉得转行特别困难,就是因为心中有如下两个隐藏假设:

  • 公司不会向缺乏相关工作经验的候选人提供工作机会
  • 没经验很难做好新工作

实际上呢,这两个假设,都是错的。

谢丽尔·桑德伯格原本在美国财政部工作,2001年克林顿政府执政结束,她失业了,搬到硅谷,打算在科技领域找一份工作。按理说她过去做的是财务方面的工作,很难找到科技类的工作,事实似乎也在验证这一点,曾经有一位首席执行官在面试一开始就告诉她,她们公司根本不会考虑聘用桑德伯格这样的人,因为她在政府工作的经验根本不可能胜任科技领域的工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总有人愿意提供工作机会给看起来零相关经验的人——埃里克·施密特介绍桑德伯格加入了谷歌。现在,谢丽尔·桑德伯格是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

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一样可以找到新工作。包括我自己,转行做软件开发时,也没有开发过任何一个商业项目。

所以,“公司不会向缺乏相关工作经验的候选人提供工作机会”这个隐含假设,其实是错的。

第二个隐含假设——没经验很难做好新工作,也是错的。

电影《黑天鹅》的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邀请演员娜塔莉·波特曼出演《黑天鹅》中追求完美的芭蕾舞者时,娜塔莉·波特曼没有芭蕾舞的经验,但她觉得自己没问题,可以演这个角色。开始拍摄后,她发现自己的舞步与电影要求的水平相差非常非常遥远,于是她付出了百倍努力来练习芭蕾舞蹈,演好了这个角色,并且在2011年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没有经验并不可怕,你有各种各样的办法可以补足经验的缺失。

补充一点,关于破解创新和隐藏假设,其实与《工作的原理·解决问题篇》中提到的“零基思考”有类似之处,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工作的原理·解决问题篇》,这个里面有更多案例和细节。

2、《人生模式》

第一次被阳志平老师折服,是阅读他为《转行》所写的序言——“如何转变职业生涯”。他在很短的篇幅内指出了传统方法——“先计划后实施”——的关键问题:个人很难找到真实的自我,会被卡住,无法行动,然后他指出职业身份是对“可能自我”锻造后形成的,应该从可能的自我出发,创造试验机会,在实践中创造出新的职业身份。这是我自己体验过多次的方法,切实有效。

所以我看到《人生模式》这本书的作者是阳志平老师时,毫不犹豫就买了一本,一读,果然超出预期。图书内容分为四篇,核心模式、行动模式、读写模式和人际模式,每篇下辖六章,统共二十四个核心认知。

挑几点和大家分享。

第一个是幸福的来源。

作者2004年做了一项主题为“普通人的幸福”的研究,发现幸福行为中有7种通用模式:

  • 物质满足
  • 专业成就
  • 家庭温馨
  • 人际和谐
  • 愉悦事件
  • 自主控制
  • 身体健康

并据此建立了“幸福7S模型”。

后来作者接触到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与理查德·瑞安提出的自我决定论,了解了人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自主、胜任和归属,发现它们与幸福7S模型可以相互论证。

明白了幸福的来源,也即人们行为的动机,就可以更好的“管理”人们的行为,既能使人们创造更好的业绩,又能使人们收获更多的幸福。这对于自我和他人,都有很大帮助。

举个例子,当你发现自主可以明显提升你的幸福感时,就可以想办法在工作中获取“自主”,比如从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工作地点、工作伙伴等方面做调整,赢得一些自主性。像我,就采取了比较极端的方式,直接摆脱了组织,成为自由职业者,完全自主决定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工作地点和工作伙伴。

第二个要和你分享的点,是刻意练习的本质。

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指出了“1万小时定律”——“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为超凡。”

但实际上,1万小时定律并不存在,它仅仅是对“刻意练习”的不严谨的演绎。因为:

  • 不同领域的专业技能习得时间有很大差异,钢琴、记忆、编程、PS……这些技能,并不存在统一的阈值1万小时,只要超过就可以成为专家。
  • 成功与练习时间不成正比。
  • 练习的成果与时间不是正相关关系。有人可能练1天的效果比别人练10天还要好。

刻意练习的核心观点是:那些处于中上水平的人,拥有一种超强的记忆能力——长时工作记忆。长时工作记忆正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项重要能力,它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那些卓越的专家,能够将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对接起来,形成更大容量的工作记忆。

拿智能手机打个比方会更容易理解。

两部运行内存都是4GB的手机,A的机身内存是16GB,B的机身内存是256GB,那B就可以安装更多应用,存储更多资料,通过运行内存和机身内存的联合工作,就B就可以完成更多更复杂的任务。

一个人运用某个专业技能,就类似于智能手机,工作记忆相当于运行内存,长时记忆相当于机身内存。卓越者拥有更大的机身内存,存储了更多与技能相关的知识、模式、经验、场景、认知等,他们能够把运行内存和机身内存联合起来,完成更复杂的任务,表现出更高的水准。

所以我们要想在某种技能上表现更好,就应该不断的扩充机身内存(长时记忆)。如果你的练习,不能帮助你增加长时记忆的容量,那就是低水平重复,对成长没有明显帮助。

第三个要和你分享的点是“如何反焦虑”。

第一种降低焦虑的办法是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根据地有三种。一是家庭根据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你的归属、胜任、自主三种需求。有人说我在一线城市打拼,没钱买房,建立不起来根据地,那可以变幻空间,到二线城市去呀。第二种根据地是学识根据地,你要在某个领域有足够的积累,进入这个领域,你就能自信满满,有种舍我其谁的感觉。第三种根据地是人际根据地,三五好友足矣。

第二种降低焦虑的办法是根据时间周期选择行动策略。

比如你想在某个领域成为王者,那往往是需要十年之功,那你的策略就应该是“时间定投”,每周、每月、每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靠良好的习惯不断积聚学识和经验。

比如你要在下周给老板交一份调研报告,那就需要集中火力,迅猛行动。

理解问题的级别,评估时间周期,选择对应的行动策略,可以减低焦虑。

第三种降低焦虑的办法是探索和利用交替进行。

所谓探索,就是尝试新事物。所谓利用,就是短期内将既有的想法、技术、战略或知识常规化、完善化、精细化,并利用其来提高效率。简单讲,就是变现。

探索可以增加内功,为利用积聚燃料。利用可以获取外物,为探索奠定基础。往来循环,互相降低焦虑。

3、《非线性成长》

先说下书名——《非线性成长》,它其实和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提出的S型曲线有关。我们个人在某项技能上的成长,甚至整个的职业成长,是遵循S型曲线的,一般在经历积累摸索、快速成长、成熟这三个时期之后,就会进入衰退期。

作者黄有璨(三节课创始人)在书中给了一张职业成长“S型曲线”,合并了成熟、衰退两个时期。如下图所示。

如果我们想要在整体上保持“增长态势”,就应当在当前的S型曲线走到衰退阶段之前,着手开始建立第二条S型曲线、第三S型曲线。这样,等新曲线起来后,我们整体上,才能持续增长。

黄有璨在书中指出,一般人的第一条S型曲线,是技能曲线,第二条S型曲线,是“商业认知/系统思考”曲线。他给出了发展第2条S型曲线的示意图:

图上的两条曲线,实际上代表的是一般人职业发展的两个方向——顶尖专家和商业操盘手。通常的顺序是,先发展技能曲线,做到头部后,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让你可以发展商业认知曲线。所以,珍惜每一个工作机会,努力做到TOP 20%,是下一步起跳的基础,这个观点,与《优秀到不能被忽视》这本书如出一辙。

《非线性成长》这本书,有黄有璨大量的经历、实践和认知,他经常用“现身说法+理论印证”的方式行文,有料有理不枯燥,值得一读。


我是职业规划师 @安晓辉 ,关注我,第一时间围观职业发展、职场转型、Offer选择、自我成长等方面的干货。

第一性原理·非线性成长·人生模式相关推荐

  1. 如何高效开启你的顾问人生模式

    本文来自作者 加兴 在 GitChat 上分享 「如何高效开启你的顾问人生模式」,「阅读原文」查看交流实录. 编辑 | 哈比 新兴咨询市场 敏捷和精益咨询这个行业,正随着互联网下半场以及数字化转型快速 ...

  2. 成长的模式:如何从毕业生到技术专家?

    过去的一个月里,在帮助其他部门进行毕业生培训.从名称上说是培训,但是实际上则是训战结合.不想一下子给太多,这篇文章会给的建议是: 寻找持续成长的动机 塑造整洁的编码习惯 建立定位问题的方式 学习既有的 ...

  3. 一篇对于了解我自己,挖掘我自己,从而成长的文章

    什么是高敏感人格 这段时间开始将自身精力'由外转内',更多的关注自身,从生理身体,到内在心理,寻找真正的自己,从而帮助自己更好的成长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寻找自己 感谢武志红老师公众号的课程,以下均出自 ...

  4. 关于商业模式的那些迷思

    只要身在北京最大的"村"里,你总能及时知道IT圈最in的创业时尚是什么?就跟到西直门"动批"淘宝的姑娘一样,每月拿的新货保准不同.比如前一阵,人人都在谈论Gro ...

  5. 转:关于商业模式的那些迷思

    只要身在北京最大的"村"里,你总能及时知道IT圈最in的创业时尚是什么?就跟到西直门"动批"淘宝的姑娘一样,每月拿的新货保准不同.比如前一阵,人人都在谈论Gro ...

  6. 青少年成长管理 第03章 成长目标

    "不管多么辉煌的成果,都只能开始于宏伟的蓝图" 成长目标就是成长主体最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类活在故事里,你要先构造一个传奇的故事,然后开始你的表演.故事还没有编好?那你怎么演啊 ...

  7. 解读人生的四种汉堡模型

    解读人生的四种汉堡模型 自然界给了每一个人幸福的机会,人们都知道,却不知如何得到它. --克劳狄 年度最重要的壁球赛就要临近了.我每天的训练已经极度艰苦,同时还要严格控制饮食.尽管我的饮食习惯已经相当 ...

  8. Access denied for user(这个几乎让我怀疑人生的异常)

    昨天一时兴起,打算根据自己的某些想法,业余时间写一个简单的项目,用以巩固那些重要的知识,以及练手一些即将学习的技术. 然而才一开始,便有一盆冷水迎面而来,在搭建整个框架环境的时候竟然就被卡住了!主要是 ...

  9. 《终身成长》学习总结

    前言 这本书从思维模式的角度,让我们找到自己恐惧.苦恼和失败的原因.同时,它将帮助我们突破这些阻碍,获得成长,达成目标. 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纪,无论何时,停滞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在 ...

最新文章

  1. 常用快捷键整理,提升工作效率!
  2. 使用 PEAR的Text_CAPTCHA保护Web表单[翻译]
  3. Python之路---------printinput
  4. 【随笔】游戏程序开发必知的10大基础实用算法及其讲解
  5. wpf 动画_WPF中监视动画进度
  6. 程序如何调堆内存_Java的内存泄漏
  7. AI决策,企业转型新范式
  8. SpringCloud入门 - 分布式事务【概念、常见框架选择 - tx-lcn】
  9. 你把别人看透了 别人就看不透你了
  10. decltype关键字
  11. java简单小程序输出所有汉字代码实例
  12. 前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一)
  13. IDEA删除文件如何恢复
  14. vbs实现软件自动登录(以谷歌浏览器打开网站并登陆为例)
  15. 01 创建一个二维地图
  16. 中国GDG Google I/O之行所见:带回国际创新风采,做中国开发者连接世界的桥梁
  17. 国内和国外域名注册商介绍
  18.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
  19. 发烧友自制迷你单片编程器
  20. 用 Python 绘制龙形曲线

热门文章

  1. 游戏开挂的罪与非罪——从“王者荣耀外挂案”说起
  2. android 多任务按钮,XDA大神推出Android多任务切换神器
  3. 点亮led灯的个数_LED灯的点亮电流一般是多少
  4. 本科生如何入门GNSS算法(二)- rtklib定位解算过程中的GNSS数据格式以及基本概念
  5. android设备外接键盘实现监听事件
  6. 史上最细gRPC(Go)入门教程(二)---gRPC初体验--hello world
  7. 20出头的人该怎么护肤?
  8. open-cv 读存图片
  9. python找到一行单词中最长的_如何在文本文件中找到最长的单词?
  10. WPF TextBlock自定义内容_se7en3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