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专业和职业
1.专业好才能就业好?
在大学,读什么专业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会独立学习,把知识转变成个人的能力。
推荐书籍《专业主义》
2.我想换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什么是专业?专业是将来走到社会上能够让自己生存的一技之长。
专业不等于爱好,也不等于毕业证。所谓专业,就是不管你是否喜欢它,都必须经过大量艰苦的专业训练才能成为“专”才,然后靠它就“业”。
任何行业做到精深,都不愁就业,也不缺成就感。我喜欢的态度是:先做出一流的事,自然拿一流的回报。
《逻辑思维——夹缝中的80后》
3.我们能够又通又专吗?
在走向通才的路上,得先在某个方向成为专才。
这个世界上的问题解决模式无非是:老问题老办法,老问题新办法,新问题老办法,新问题新办法,这四种。
别人奇怪为什么我在新领域学得快,其实,我的大脑不过在调用过去已经熟练掌握的重复性框架。
这也是会读书和不会读书的人的区别。会读书的人看懂别人思考的框架,不会读书的人记住别人思考的结论。
冯仑说过一个人要大事业必须会说四种话:“官员的话, 学者的话,商人的话,江湖的话”。四种话就是四种话语结构。如果你有训练这些讲话的模式,那么与人沟通起来更顺畅。
任何行业的思考模式都需要学习。学习一个框架要经过“摸索→模仿→记录→表达→复用→优化”六个阶段。
一开始在自我摸索中遇到困难,人就会观察别的做法并加以模仿。如果只是模仿不去总结,就会停留在表面的层次。所以,管理学要求把你实践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和经验记录下来,慢慢地,这些记录的内容就会变成你财富。这时,你可以把经验分享给别人,这就进入表达的阶段。
一旦其他人借鉴你的思考框架,那么你的思考框架就证明是可以复用好的好框架。这不仅仅是你个人的经验,还可以成为组织的经验,大家一起持续优化和完善它。
建立思考框架的方法,对大学生而言不妨开始一点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并非是万能的,但作为一个入门级的思维工具,很适合大学生习。很多职场人士喜欢用思维导图沟通,提前掌握这门武器,将来在职场是会加分的。
实操训练:
现在尝试把你最擅长的一件事情,画成个结构化思维导图放到网上分享。
推荐书籍《棋与人生》《思维导图》
4.培养一种终身受益的兴趣
等工作后才明白,能够把兴趣当职业的人少之又少,毁掉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它变成工作。
工作能带来收入,地位和名声,但不能给你带来幸福感。如果在工作以外能培养种可以长期坚持的兴趣,那么,在压力大的时候,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排遣方式。通过自己的兴趣认识新的朋友圈,谈不一样的话题,了解不一样的人生,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不需要那么功利,也不需要那么费心,所有的投入都是你自己的心甘情愿,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多了很多快乐。
推荐书籍《黑客与画家》《哈佛商业评论》杂志
第二部分 读书和学习
无论在现实中遭到怎样的境遇,我还是鼓励朋友们保持读书的习惯。因为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明白世界,看清自己,让自己在无所依靠或者无所事事的时候,有一种严肃的力量推动着你往前走。
1.学会自学才算读过大学
在大学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共性的知识、思考的方法、通用的能力三类。
大部分工作都要借助营销、传播、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等知识——这些叫做共性的知识。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行业,这些知识都用得上。
有了一些知识贮备不代表你就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遇到没有研究过的领域,我会使用“分析背景—找准问题—提出对策—建立行动—效果评估”的套路去思考。
对于大方向非常清楚的问题,我常用的工作模式是:定义一个清晰的目标—对比各种可能的策略—落实详细的行动计划—寻求合适的资源完成—监督和验证计划效果并动态调整。
推荐书籍《学习之道》
2.为什么有些人学习效率高?
很多专业有大量的的共性知识,如果你真正吃透、摸透一门学科,在转移去了解另一门学科,学到精髓只需要这10000小时里面的5000小时,甚至1000小时;而没有真正吃透一门学科的人,再去学习一门新学科,就好像是要继续花费另一个10000小时。
所以,研究如何快速学习,不如认真研究如何才能更快吃透一门专业。
元知识学习特点:需要连续地深入思考,有些问题可能需要你连续思考好几个月才能找到答案(如果你开始构建解决问题的专业体系,那你就形成自己的深度思考力)。
硬知识学习特点:每个学科知识体系的大量知识点,需要花费大量记忆,适合用思维导图来组织。
软知识学习特点:实践,加深对元知识和硬知识的记忆。
心理学推荐经典入门书籍《心理学导论》《心理学的邀请》《自我 群体 社会》《象与骑象人》
元知识需要专注学习,除了天赋极高的人,大家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下苦功。很多人没有学好元知识就去大量记硬知识、去实践,看起来积累很多知识或经历,但是因为知识框架不完备,始终没有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具备连续思考问题的能力。
硬知识可以借助元知识的帮助有效梳理各种信息,从而极大节约今后的学习时间成本。
软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反复尝试、调整,直到理论知识和自己的经验相匹配,才能让元知识和硬知识成为自己随机应变的软能力。
把一件事情反复做一百遍和用一个方法反复用在一百件事情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如果每次都倒在同一个地方,那可能是你的元知识结构出了问题。如果你没有学会结构化思考,那么错了也不知道从哪里纠正,这种思维的缺陷靠记忆再多硬知识也补救不了。反过来,如果元知识特别发达,可以直接通过分析别人的失败改进自己的行为模式,从而更快获得硬知识和软知识。
3.写好论文帮你建立思考框架
论文结构:综述问题的背景—提出解决问题的限制因素—讨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对比决定你的技术路线—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技术路线—依据实验结果做分析。
写论文常见的思考框架有七种:
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迁移法,对比法,经验法,极限法,剥笋法。
剥笋法。比如要学习一门项目管理的课程,我们来问问看:
什么是项目?
为什么项目需要管理?
过去没有这个项目吗?
过去的项目管理没有方法吗?
现代工业为什么要发展一个项目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它有了哪些管理方法?
这些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
有了这些方法,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吗?
现在这个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
4.如何写出一篇长文章?
知道自己在反对什么很容易,但是知道自己为何而反对很难。
把写长文和你的某个兴趣点结合起来。
5.没思路就从模仿开始
第一,自己动手,不能直接把别人的内容拿过来改改就变成自己的,那是完全抄袭;第二,选择恰当的对象模仿,不能企图走捷径;第三,虽然是模仿,但一定要模仿到位,不能差太多,否则模仿效果会大打折扣。
6.学会提一个具体的问题
做一个好的提问着,有9条建议:
如果你要别人的联系方式,提问前请花一分钟看看别人的公开信息,也许你要的联系方式都在其中;
提问前请判断你问的人对此领域是否专业,假如要问一个并非他擅长的专长的问题,你得提供一个好理由;
用不同的关键词在百度谷歌搜索 你的问题,或者去图书馆查查资料,无路可走再尝试提问;
与人交流时,即使是非正式提问,也要先做自我介绍,别以为在网络上有过互动,别人就该记住你;
问题越具体别人越好回答,尽量让别人做判断题,没有交代背景的问题我们基本上只能用外交辞令回答;
如果问题不紧急,先去一些好的提问网站,比如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知乎这样的社区提问;
不要指望名师指路,他们可以提出看法,但决定权是你,如果后悔听了别人的建议,责任在你;
有时候,你的问题需要别人做大量的调研才能回答,你得评估下你是想提问还是想偷懒,假如想偷懒,你应该先考虑为别人的劳动付费,而不是打着免费共享的口号去鄙视别人拒绝提问;
不能强求回复,不管别人回复不回复,你都要先给一个谢谢,至少别人要花时间阅读你的问题;
最后一个忠告:不管你觉得通过提问学到了什么,当伸手党永远是没有地位的。提问是为了让自己尽快独立思考,进而得到启发或者帮助别人,而不是爱上提问,依赖别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7.建立多维的思考角度
个人教育应该注重四个方面的修炼:
人与群体的关系,这要靠道德、法律和制度;
人与社会的关系,这要靠社会科学知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这要靠自然科学知识;
人与自己的关系,这要靠哲学宗教知识。
假如一个人只掌握一种门类知识,他解读世界的角度可能就会很单一,只能从一个角度去理解世界。
一个好的头脑,一定能从欣赏和包容这个世界的多元化,而不是假定这个世界只有一种或者几种好的选择。
如果只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世界,那么你一定无法得到世界的回声。
推荐书籍《看见》柴静  《思维的版图》
8.学会从一切信息中学习
了解一个行业价值链最快的阅读途径就是搜索关于这个行业的综述文章;
了解行业文化最快的阅读途径是搜索关于这个行业的各种吐槽;
了解行业岗位最快的阅读途径是去招聘网站;
了解行业人脉最快的阅读途径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
建立行业知识体系最快的方法是读书。
9.如何选书?
和旅行、访谈、实践相比,读书是一种让你打开视野,了解世界的低成本方式;读书也是最快让你的思维从线性思考变成复杂思考的方式,所以我很认真地建议。
多读书,读点杂书,只是让你慢慢走向独立思考的一个方法。
合理搭配四类书:常备书,专业书,视野书,潮流书。
视野书:可以从哲学,进化生物学,社会(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宗教九种不同角度的方向解释。
推荐书籍《越读者》《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
10.如何读书?
对于不爱读书的人,你可以把这个问题换成“你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打游戏,打麻将,谈恋爱,逛淘宝,做头发……”。
好书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很多,比如:摘录精华,写书评,做读书笔记,学以致用,找帮朋友聊聊,把自己看到的内容讲一遍。
推荐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
11.读书多就能提高竞争力吗?
读书和提高竞争力没有绝对的关系。
第三部分 生活和习惯
作为普通人,每天坚持比别人多专注训练一个小时能让你成为专家;对有天赋的人每天坚持比别人多训练一个小时能让你成为天才。无论是哪种结果,都不坏。
也许天才的定义应该是那种自己可以为自己找到一种正确训练方法的人。这个方法也许就是所谓的好习惯。
1.学会控制自己的时间,击败拖延症!
原因:无法立即感受到拖延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存有侥幸心理。
时间卡片的使用:把你的想法写下来,把你的想法告诉另一位朋友,让你的朋友来监督你执行。
推荐书籍《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
2.如何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注意力不集中有三个可能的原因:
正在进行的事情让你找不到满足感,所以需要做点别的事情寻求解脱;
缺乏让你坚持的目标,自然就容易把时间放在让你开心的事情上;
已经养成了碎片化的时间使用模式;
冥想训练三个月,大脑分配注意的能力将得到大大提高。
推荐书籍《哪里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和伟大》
3.如何制定和完成自己的计划?
为什么计划容易被放弃?因为计划的目标不清晰,不坚定。长期的计划需要一个远大的目标,没有坚定目标的人做什么都容易放弃。
设定目标,在5~7年内牺牲一些享受是值得的。
推荐书籍《思考,快与慢》
4.学会记账培养理财力
5.请留住你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有多元化思考康佳的人越能发现细节,而越丰富的细节越能丰富你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思考过程:发现异常,寻找原因 — 反复推敲,确定真正原因 — 总结经验,下次复用 — 写出长文,强化印象 — 博客分享,互动启发。
坚持思考生活中的细节吧,慢慢就会发现你会和那些不爱思考的人有很大的差距。
推荐书籍《三体》
6.野蛮你的身体
按时作息,按时吃饭,培养一个喜欢的锻炼方式,不抽烟少拼酒。
推荐书籍《YOU:身体使用手册》
第四部分 个人和社会
要深信这世界不完美,但依然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努力。
1.请学会拥抱这个社会
千万不要因为融入社会时遇到不期而至的挫折和打击,就变得偏激,甚至用更恶的恶来对付那些对你不好的人。
推荐书籍《美国学生社会技能训练手册》
2.还能信任这个社会吗?
推荐书籍《重新发现社会》
3.没钱也能做公益吗?
受助者接受帮助后,依然有按自己的意志去生活的自由。接受捐助但不对捐助者做出承诺,并不意味着就是背信弃义、忘恩负义。我们受助者日后如果能在别人帮助下,摆脱困境,拥有一份体面工作,敬业爱岗、辛勤劳动,这何尝不是回报社会?
4.微博上看到让你不平的事情怎么办?
独立思考,尊重客观事实。不要被情绪裹挟,判断一个网络热点事件应该忠于事实,不是站队抱团攻击谩骂。
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顾准,王小波。
上网看到让人愤怒或着急的事情先别急着表态,请多查证下相关信息的新闻源。
推荐书籍《乌合之众》
5.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一个人生命的质量,不在于他享受过多少物质,而是看他为自己做过多少种选择。
当你为孩子创造一切时,就在剥夺他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通过不断做选择,不断试错来获得。
中国孩子的悲哀是被家长做主了二十几年,一毕业又突然被家长推向社会,说一切靠自己做选择。这哪里是爱,这简直是一种背叛和出卖。
用爱的名义绑架别人的选择权,这样的人不会是公民。公民解决问题不是依赖暴力,而是依赖程序。
真正心存善意的人,不会假借一种善行去指责另一种善行。
推荐书籍:刘瑜《观念的水位》《批评官员的尺度》
6.学会独立思考
推荐书籍《潜规则》《血酬定律》
第五部分 天性和信仰
1.如何才能了解自己?
学会独处。
成长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耐心才是最好的路。
2.我该入党吗?
推荐书籍《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共产党宣言》
3.内心阴暗不是你的错
一个人善良或者阴暗的标志不是他想了什么,而是他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
如实面对自己内心的阴暗面,这恰恰是维护一个人的心理健康。
与世俗和解而保持自我,与现实妥协而不忘突破。
4.做一个有底线的人很难吗?
孟子说,一个国家的君主无罪而加害老百姓,那么这个国家的精英可以离开这个国家。我想一个真正优秀的人迟早会找到适合自己发光的舞台。要明白,真正优秀的人,他的竞争对手是全世界,而不是身边的人,这是眼界,也是胸怀。
第六部分 成长和反复
1.每天不过是重复画圆?
我的一个人生信条是:坚持比爆发更重要。一个人问自己为什么还没爆发,往往是你坚持得还不够久。
好的人生,就是在每个阶段做对做好每个阶段该做的事,不要以为重复画圆就不是进步。
理解力,阅读力,分析力,反应力,记忆力,语言力,写作力,组织力。
2.慢反而能加速成功
有时候人不经历堕落,不会真正了解自己。堕落是了解自己灵魂中另一面的方法。但是知道如何从中站起来,不长久沉入在里面,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读书笔记相关推荐

  1. 读书笔记 | 墨菲定律

    1.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2. 能轻易实现的梦想都不叫梦想. 3.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做事要有耐心,要经得起前期的枯燥.) 4. 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更要耐下心来 ...

  2. 读书笔记 | 墨菲定律(一)

    1.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去做. 2. 能轻易实现的梦想都不叫梦想. 3.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做事要有耐心,要经得起前期的枯燥.) 4. 当我们的才华还撑不起梦想时,更要耐下心来 ...

  3. 洛克菲勒的38封信pdf下载_《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读书笔记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读书笔记 洛克菲勒写给孩子的38封信 第1封信:起点不决定终点 人人生而平等,但这种平等是权利与法律意义上的平等,与经济和文化优势无关 第2封信:运气靠策划 ...

  4. 股神大家了解多少?深度剖析股神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是金融界里的传奇,大家是否都对股神巴菲特感兴趣呢?大家对股神了解多少?小编最近在QR社区发现了<阿尔法狗与巴菲特>,里面记载了许多股神巴菲特的人生经历,今天小编简单说一说关于股神 ...

  5. 2014巴菲特股东大会及巴菲特创业分享

     沃伦·巴菲特,这位传奇人物.在美国,巴菲特被称为"先知".在中国,他更多的被喻为"股神",巴菲特在11岁时第一次购买股票以来,白手起家缔造了一个千亿规模的 ...

  6. 《成为沃伦·巴菲特》笔记与感想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帐号: 一界码农(The_hard_the_luckier)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 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沃伦·巴菲特传记的纪录片 http://www.bilibili.co ...

  7. 读书笔记002:托尼.巴赞之快速阅读

    读书笔记002:托尼.巴赞之快速阅读 托尼.巴赞是放射性思维与思维导图的提倡者.读完他的<快速阅读>之后,我们就可以可以快速提高阅读速度,保持并改善理解嗯嗯管理,通过增进了解眼睛和大脑功能 ...

  8. 读书笔记001:托尼.巴赞之开动大脑

    读书笔记001:托尼.巴赞之开动大脑 托尼.巴赞是放射性思维与思维导图的提倡者.读完他的<开动大脑>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我们的大脑有更多的了解:大脑可以进行比我们预期多得多的工作:我们可以最 ...

  9. 读书笔记003:托尼.巴赞之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003:托尼.巴赞之思维导图 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一书,详细的介绍了思维发展的新概念--放射性思维: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实施你的放射性思维,实现你的创造性思维,从而给出一种深刻的智 ...

  10. 产品读书《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作者简介 艾丽斯.施罗德,曾经担任世界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因为撰写研究报告与巴菲特相识.业务上的往来使得施罗德有更多的机会与巴菲特亲密接触,她不仅是巴菲特别的忘年交,她也是第一个向巴菲特建 ...

最新文章

  1. Check the value configured in 'zookeeper.znode.parent'
  2. MapReduce框架Mapper和Reducer类源码分析
  3. javafx之TableView的TableColumn
  4. 如何做嵌入式人工智能
  5. 脑洞大开!20幅漫画告诉你未来世界是怎样的
  6. 【chorme插件开发】第三节:开发html的展示类型插件实例
  7. mysql 添加最高权限设置_mysql 添加用户并设置权限
  8. L2TP连接result_code_avp: avp is incorrect size. 错误
  9. python微信小程序自动化测试,微信小程序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10. 手机团购,团购市场的下一引爆点
  11. Javascript的一个生产PDF的库: unicode和中文问题的解决
  12. 右键文件夹没有git clone命令的解决方法
  13. hhkb mac设置_键盘界的Iphone,硬件圈中的贵妇,HHKB键盘介绍及在MAC下的优化设置...
  14. 脱壳工具 postern.apk文件
  15. 直击进博会 | 霍尼韦尔、飞利浦、西门子医疗、阿斯利康、赛诺菲、默沙东、蔡司等持续看好中国市场...
  16. docker logs日志清除
  17. 为什么RGB 与 CMYK的差异,会有所不同?
  18. Windows电脑上那些为人熟知的视频剪辑调色应用
  19. 全球首个用青蛙细胞制造“活体机器人”诞生,遭破坏时可自愈!
  20. 【SMS】SMS协议介绍之MSC

热门文章

  1. 利用Aliddns进行端口映射,外网可以使用域名访问,在公司内网用域名访问不通。
  2. 开篇:为什么开始写博客
  3. AI应用启示录:自动驾驶与“狼来了”的故事
  4. 在几何画板中如何制作圆柱的侧面展开动画_怎样用ppt做圆柱的侧面展开动画
  5. 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总部大楼_碧桂园11.4亿元竞得北滘坤洲地块,近博智林机器人谷...
  6. F - Pasha and Phone CodeForces - 595B(数学)
  7. #paypay付款测试#
  8. iphone6 计算机无法检测到照相机,iphone6手机照相不聚焦
  9. Spring Cloud实战(二)-Spring Cloud Eureka
  10. APP版本更新通知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