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为什么强基计划招生这么重视研究性学习?

新一轮高考改革,国家正进一步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注重发掘“研究型”人才在中学阶段的培养。

政策表明国家正加大中学阶段研究型人才培养

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重要内容,是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各地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研究性学习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的重要内容,是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三年共计15学分。15学分中包括了理论课程、学生组队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多项内容通过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的展开。

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显示,提出很多改革措施,其中对于综合素质评价一项,《意见》要求学校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认真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

2020年6月3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点主要集中在:

1、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学校应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记录集中反映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的具体活动。

2、普通高中在原来科目基础上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劳动课程两门课程,共14个学分,为必修学分;其中综合实践活动包括:

在8学分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就占了6分,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中学生的培养观念正逐步改变,从以往的“唯分数论”到现在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希望借由研究性学习,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9年山东多所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中,就明确要求“高中三年需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和1周社会实践,完成15学分的研究性学习。”

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性学习

1、研究性学习经历是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高考改革在录取方式上有了新的改变,将采用“两依据,一参考”的原则,其中“两依据”是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是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里,“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等提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未来在高考中提供给招生院校。

2、高中生增多+新高考改革=未来高考难度飙升

2020年5月20日,教育部发布《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与高中生和高考录取有关的重要数据信息有这几项:

一、普通高中1.40万所;招生839.49万人,比上年增加

46.79万人;

在校生2414.31万人,比上年增加

38.93万人;

毕业生789.25万人,比上年增加

10.01万人,增长1.28%。

二、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

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其中,本科院校1265所,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

三、普通本专科招生914.90万人,比上年增加

123.91万人,增长15.67%。

全国普通高中毕业生涨了10万人,这直接体现在高考报名人数上,2019年考生人数十年来首次突破千万大关。高一新生人数全国涨了46万人,这体现在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上,将上涨不止50万人。这说明未来2-3年考生人数将持续高位!再加上多数省份开始推进新高考改革,在完全陌生的3+1+2模式下,恐怕分数线和考好大学的难度将持续走高!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人数高达1031万人。

而2020年共有1071万考生参加高考(比2019年多出40万),那么43%-44%的平均“本科录取率”,意味着今年会有超过600万高考考生无缘本科!

所以在全国各省逐渐步入新高考的模式下,单纯依靠高考裸分想进入名牌大学,难度可想而知,越来越多的中学开始意识到,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综合评价招生”将成为未来主流的高校招录模式。目前,部分学校在当地的综评招生比例已经占到总招生人数的95%以上。部分地区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直接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招初审条件之一;而在占比综评总成绩30%的综评面试中,“研究性学习课题讨论”成考察重点。

2020年综合评价招生趋势

(1)综合评价实施区域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开放综合评价试点。目前浙江、江苏、山东、上海、广东等地区综合评价招生已经日渐成熟,预计未来几年其他地区也会陆续参与其中。

(2)综合评价招生适合多数学生。综合成绩优秀、具备一定奖项/个性特长、综合素质优秀的考生在综合评价招生中占有优势。

(3)强基够不上,综合评价可保底,综合成绩组成折算比例在变,只要有意向,建议尝试。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让中等考生望而却步,为增加进入名校的概率,很多考生把综合评价作为备选之路。

纵观最近两年综合评价招生成绩折算法,高考文化课的折算比例也在变化。以山东大学为例。

2018年,山东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综合成绩=高考文化分(折算成满分100分)×70%+综合测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20%+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10%。

2019年,山东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综合成绩=高考文化分(折算满分100分)×60%+综合测试成绩(折算满分100分)×30%+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折算满分100分)×10%。(学业水平测试成绩A=10分、B=8分)

从高考文化分占比70%到60%,综合测试成绩占比从20%到30%,这一趋势的变化不难看出,高校也在倾向于选拔综合能力更高的考生,重在考核学生的专业匹配度和适应性。

(4)自主招生取消带来更高的关注度。2020年自主招生取消,许多考生转向高校综合评价作为升学途径,综合评价报名人数上升也是必然的。综合评价作为高校认可并推广的选拔方式,未来会获得更多家长和考生关注。

以江苏省2019年和2020年综合评价报名人次对比,整体增幅明显。

3、有利于高一高二的学生找准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性学习对于学习的纵度和横度都要求很深,所以,只有找到自己热爱的学科,才能长期投入。其次,找准方向,就要多多探索,多多实践,实践出真知,利用高一高二课余时间较为充裕的情况下,趁早规划产出一些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以便将来在自己参加强基计划或综合评价招生时获得加分。

4、便于面试官了解考生与所报专业匹配度

高校通过分析评估综合素质评价纪实报告中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成果指标与学校相关专业对人才培养要求之间的相关度,对指标进行筛选或赋以不同的权重,并结合面试结果录取,相比仅靠分数排序或参考某几个奖项录取而言专业性大大提高。

对于研究性学习我们能做什么?

浩天教育(haotianedu)通过共享中科院科学家以及985名校专家教授资源,基于科学思维、人文素养、社会创新的“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以PBL项目制学习为教学法,为致力于培养未来人才的学校,提供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探索的创新潜质培养整体解决方案,打造校本特色,赋能教师转型,培养学生核心科学素养,提升在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同时提升学生升学求学中的竞争力,以应对新高考模式下高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要求!我们的口号—让优秀的孩子更优秀!

部分复旦大学面试题

1、你认为导致成绩好的学生比成绩不好的学生成绩优异的原因是什么?

2、你崇拜什么样的人?

北京大学2018年博雅计划面试题

1、基因编辑技术对以后有什么影响?

2、当代人理解红楼梦是不是比曹雪芹更厉害?

清华大学2018年领军计划面试题

1.建筑系:7位考官面试一个学生,不仅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考查他们对于各省市建筑的理解和表达。

一站式对接各省综评系统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研究性学习过程和成果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典型事实材料和学习成果,均可在完成后直接上传本省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为学生日后高考升学奠定基础。

研究性学习常见问题解答

1.课题那么多,怎么选择?

答:可以有两种方法进行选择。

方法一: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方向。实验室的课题分为理学、工学、经管、人文、社会五大门类,涵盖30多个专业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习内容和老师的推荐找到自己研究的主题。

方法二:从生活学习中发现问题,从问题角度找到研究课题。

2.研究性学习和报告在综评招生时有什么用?

答:首先,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综评招生已经成为一条重要的升学渠道,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因此,一些高校的综评招生简章明确规定了“学生需要完成一定学分的研究性学习”,这也是通过初审的必备条件。

其次,在高校的综评面试环节,对研究课题的讨论也是考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方式。

3.选题的方向要跟高考、大学选专业相关吗?

答:一般没有硬性规定。首先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这样能够较大程度上克服学习困难。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和将来的专业相关联,将有助于在未来综评考试中获得加分。

因为在综评面试中会被问到对未来专业的认识等相关问题,如果能拿出有力的数据,证明自己对于将来的专业是有充分的认识,并已经有过相关的学习经历,相信一定是个大的加分项。

4.在孩子研究性学习这个过程,我们家长可以做什么?

答: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通常家长应该扮演的是合作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所以,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做研究,并且适当的给予引导、鼓励。

具体来讲,首先家长对孩子的兴趣、将来选专业等意向有提前了解。其次,在孩子做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做时间规划、适当检查孩子的进度。

最后,家长还可以绑定为“见证人”,及时了解孩子的听课和作业进度,对结果的真实性进行见证。

5.学完一个课题写报告需要多长时间,怎么安排?

答:用1个月的时间进行课题学习。1周听课(一般实验室研究课是8个课时),2周时间进行研究,最后用1周的时间撰写报告。

6.这个报告和论文有什么关系?

答:研究报告是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论文也是一种研究成果。但是,论文对于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内容撰写的规范性等要求更高。对于高中生来说,写到研究报告的程度就可以了。

7.优质的研究报告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答:一般优秀的研究报告内容充实而有价值,有自己充分的研究,并且陈述的逻辑清晰而有条理,最重要的是在报告中体现了自己对研究内容的独立思考。

8.研究性学习报告和社会实践有什么区别?

答:研究性学习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社会实践是一项活动,比如去支教、进行社会调查等等,一般社会实践之后,老师会组织同学写一份实践报告。

9.课题学了一半,发现自己无法完成,可以换课题吗?

答:课题都是经过仔细打磨,适用于高中生的课题,一般难度不会太大。对于这种情况,首先应树立信心,然后思考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再确定解决策略,以免耽误自己的学习进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是否因为课程内容掌握不充分,或知识点没有理解,而导致无法跟上后面的课程?

此时,同学们可以对前期的课程进行再次学习,并通过练习、查阅参考书、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等方式进行解决。

(2)是否因为老师讲解的操作难度较大,仅依靠自学无法完成?

理工科、计算机类的课题由于会涉及到具体的实验操作、软件操作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此时,同学们可以继续完成课程学习,对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建立系统的认识,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设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3)经过充分思考后,若是选择的课题对自己来说难度的确太大,没有精力进行学习和研究,可以和学校老师进行联系,确定是否可以更换课题。

最后,建议同学们在选择课题时,仔细阅读课程页面的“内容介绍”和“选题建议”,提前了解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需要花费的精力,做好学习的准备,避免误选。

10.报告正文字数是要求1500—6000之间吗?

答:研究报告正文字数要求1500字以上,不得照抄照搬其它文献内容,重复率不得超过30%。

11.会获得哪些收获?

答:学生提交的研究课题,由专业老师进行批阅、评价和指导;学生可在课题结束后,获得由官方颁发的纸质版认证证书1张和导师签名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优秀学生将获得导师推荐信!

责任编辑:

综评计算机相关课题,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为什么强基计划招生这么重视研究性学习?...相关推荐

  1. 综评计算机相关课题,综评系统中的典型事例/自我介绍/课题,怎么写可以让大学教授眼前一亮?...

    随着综合评价近两年的实施,对于高中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越来越多元了.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内容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平行志愿的录取.尤其在参加综评面试中,往往教授面试的时候会考察同学在学习以 ...

  2. 职教高中计算机专业知识,新课改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教学(职教)三维目标设计初探...

    吴勇 摘要:课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简称.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課改具体内容就是从应用教材,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到考核模式所发生的有目的.有标准.有成果 ...

  3. 复旦计算机专业分数线6,【数据】36所强基计划高校2020入围分数线与专业点评,报名参考!...

    导读:2021年强基计划限报1所大学,志愿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想要科学合理定位院校,各校的入围成绩和特色专业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 为大家盘点36所强基计划高校的特色专业以及2020年强基高校四川省入围 ...

  4. 复旦大学和中科大 计算机,强基计划遇冷?!复旦大学和中科大都没招满...

    原标题:强基计划遇冷?!复旦大学和中科大都没招满... 国内各大学已陆续开学.原先一直很受关注的强基计划,这几天爆出一则让人意外的新闻, 强基计划遇冷, 复旦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 ...

  5. 强基计划有计算机专业的学校,强基计划有计算机专业吗?强基计划毕业学生国家怎么安排的?...

    输入分数,查能上的大学 选择科目 测一测我能上哪些大学 高考成绩分析报告 选择科目 领取你的专属报告 > 选择省份 关闭 请选择科目 确定 v> 为了破除"唯分数论", ...

  6. 南京大学计算机学类,并未开放计算机专业:南京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政策分析...

    5月6日下午,南京大学(以下简称"南大")公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先说结论,简短版本供读者把握核心: 1.南大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数较少,符合此前的预测,即除清北等高校外,强基计划只 ...

  7. 北理工计算机学院专业确认,北理工 2021 强基计划报名增加确认环节,限报 1 校 1 专业...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发布 2021 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考生可于 4 月 8 日至 30 日登录 " 北京理工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 " 进行报名.考生按照系统中公布的分省计划,只可填 ...

  8. 36所高校强基计划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排名,36所强基计划大学,综合实力大排名!高校专业怎么选?...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36所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 而这36所 ...

  9. 强基计划对计算机,你对报考强基计划怎么看?

    原标题:你对报考强基计划怎么看? 提起"强基计划",可能是近期高三家长们.考生们提到最多的话题了,尤其是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章程发布之后,关于"强基计划"的咨询量 ...

最新文章

  1. ubuntu13.04下安装jdk7
  2. Matalab类定义
  3. AutoScan-收集监视及办理器械
  4. java服务器要二次编译,ecology项目二次开发环境搭建
  5. 麦克风阵列原理(转载)
  6. 修改Dreamweaver(DW) cs6代码背景为黑色
  7. 朴素贝叶斯模型、推导、拉普拉斯平滑
  8.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9. DSL是什么意思?Mbps是什么意思?
  10. Coin 2017icpc-西安赛区 牛顿二项式
  11. pv是什么意思?增长方法有哪些!
  12. 轻量级简约的自动采集小说程序源码
  13. 利用镜像解决一系列下载速度慢的问题
  14. Go实战--Golang中http中间件(goji/httpauth、urfave/negroni、gorilla/handlers、justinas/alice)
  15. 数据研究必备:国内40个免费数据源大放送!
  16. QQ无法访问个人文件夹,修复失败问题
  17. 3、Kubernetes的基本使用
  18. SEO、UEO未来谁更重要?
  19. 中奖名单 | “爱码士”,你好
  20. CentOS7 运维 - 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 | 超详细 | 附挂载教程及错误排查 | parted超大磁盘分区教程

热门文章

  1. Nutz寻宝: 万能充电器-Nutz.Plugin
  2. flex------flex | flex-grow flex-shrink flex-basic
  3. codeforces ECR 74 Standard Free2play(找规律)
  4. 我对static/final关键字的理解(一个类不同的对象,static修饰的变量,在一个对象中被改变了,对其他对象有无影响?)
  5. linux 硬件加密 ssd,英睿达/三星部分SSD存固件漏洞:全盘硬件加密被秒破
  6. 【腾讯云 Finops Crane 集训营】基于 Kubernetes 实现云资源分析与成本优化平台
  7. 如何使用租用的云服务器实现神经网络训练过程(超详细教程,新手小白适用)
  8. Flash IDE滤镜代码提示的小窍门
  9. 老司机带你玩转git (四) git的协同合作
  10. 互联网是如何运作的和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