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配置文件常见配置

[client]
port = 3306
socket = /usr/local/mysql/mysql.sock
default-character-set = utf8mb4[mysql]
no-auto-rehash
default-character-set = utf8mb4[mysqld]
socket = /usr/local/mysql/mysql.sock
character-set-server = utf8mb4
collation-server=utf8mb4_unicode_ci
init_connect='SET NAMES utf8mb4'
basedir = /usr/local/mysql
datadir = /home/mysql/data
sql_mode=NO_ENGINE_SUBSTITUTION,STRICT_TRANS_TABLES
explicit_defaults_for_timestamp = true
skip-ssl
#secure-file-priv = /home/book/shell/mytools/practice
lower_case_table_names = 1
#back_log = 300
#max_connections = 8000
#max_connect_errors = 100
#table_open_cache = 4096
external-locking = FALSE
sort_buffer_size = 16M
join_buffer_size = 16M
thread_cache_size = 16
query_cache_size = 128M
ft_min_word_len = 8
thread_stack = 512K
transaction_isolation = REPEATABLE-READ
#tmp_table_size = 128M
#max_heap_table_size = 128M
#binlog
log-bin = mysql-bin
binlog_format = mixed
server-id = 1
read-only = 0#binlog-do-db = hello
binlog-ignore-db = mysql
binlog-ignore-db = information_schema
binlog-ignore-db = performance_schema
auto-increment-increment = 10
auto-increment-offset = 1#####slow query parameters#######
long_query_time = 1
slow_query_log = on
slow_query_log_file = /home/mysql/data/slow.logskip-host-cache
skip-name-resolve# 在MYSQL暂时停止响应新请求之前,短时间内的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
# 如果系统在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则需要增大该参数的值,
# 该参数值指定到来的TCP/IP连接的监听队列的大小。默认值50。
back_log = 600# MySQL的最大连接数,如果服务器的并发连接请求量比较大,建议调高此值
max_connections = 3000# 对于同一主机,如果有超出该参数值个数的中断错误连接,则该主机将被禁止连接。
# 如需对该主机进行解禁,执行:FLUSH HOST
max_connect_errors = 6000# MySQL打开的文件描述符限制,默认最小1024;
open_files_limit = 65535# MySQL每打开一个表,都会读入一些数据到table_open_cache缓存中,
# 当MySQL在这个缓存中找不到相应信息时,才会去磁盘上读取。默认值64.
# 当把table_open_cache设置为很大时,如果系统处理不了那么多文件描述符,
# 那么就会出现客户端失效,连接不上
table_open_cache = 128# 接受的数据包大小;增加该变量的值十分安全,这是因为仅当需要时才会分配额外内存,
# 该变量之所以取较小默认值是一种预防措施以捕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错误信息包,
# 并确保不会因偶然使用大的信息包而导致内存溢出。
max_allowed_packet = 500M# 一个事务,在没有提交的时候,产生的日志,记录到Cache中;
# 等到事务提交需要提交的时候,则把日志持久化到磁盘。默认binlog_cache_size大小32K
binlog_cache_size = 1M#定义了用户可以创建的内存表(memory table)的大小。这个值用来计算内存表的最大行数值。这个变量支持动态改变
max_heap_table_size = 8M# MySQL的heap(堆积)表缓冲大小。所有联合在一个DML指令内完成,
# 并且大多数联合甚至可以不用临时表即可以完成。
tmp_table_size = 16M# MySQL选项以避免外部锁定。该选项默认开启
skip-external-locking # 默认存储引擎
default-storage-engine = InnoDB# InnoDB为独立表空间模式,每个数据库的每个表都会生成一个数据空间
# 独立表空间优点:
# 1.每个表都有自已独立的表空间。
# 2.每个表的数据和索引都会存在自已的表空间中。
# 3.可以实现单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移动。
# 4.空间可以回收(除drop table操作处,表空不能自已回收)
# 缺点:
# 单表增加过大,如超过100G
# 结论:
# 共享表空间在Insert操作上少有优势。其它都没独立表空间表现好。
# 当启用独立表空间时,请合理调整:innodb_open_files
innodb_file_per_table = 1
# 限制Innodb能打开的表的数据,如果库里的表特别多的情况,请增加这个。这个值默认是300
innodb_open_files = 500# InnoDB使用一个缓冲池来保存索引和原始数据, 不像MyISAM.
# 这里你设置越大,你在存取表里面数据时所需要的磁盘I/O越少.
# 在一个独立使用的数据库服务器上,你可以设置这个变量到服务器物理内存大小的80%
# 不要设置过大,否则,由于物理内存的竞争可能导致操作系统的换页颠簸.
# 注意在32位系统上你每个进程可能被限制在 2-3.5G 用户层面内存限制,
# 所以不要设置的太高.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2048M# innodb使用后台线程处理数据页上的读写 I/O(输入输出)请求,根据你的 CPU 核数来更改,默认是4
# 注:这两个参数不支持动态改变,需要把该参数加入到my.cnf里,
# 修改完后重启MySQL服务,允许值的范围从 1-64
innodb_write_io_threads = 16
innodb_read_io_threads = 16# 默认设置为 0,表示不限制并发数,这里推荐设置为0,更好去发挥CPU多核处理能力,提高并发量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 = 0# InnoDB中的清除操作是一类定期回收无用数据的操作。在之前的几个版本中,
# 清除操作是主线程的一部分,这意味着运行时它可能会堵塞其它的数据库操作。
# 从MySQL5.5.X版本开始,该操作运行于独立的线程中,并支持更多的并发数。
# 用户可通过设置innodb_purge_threads配置参数来选择清除操作是否使用单
# 独线程,默认情况下参数设置为0(不使用单独线程),设置为 1 时表示使用单独的清除线程。建议为1
innodb_purge_threads = 1# 0:如果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的值为0,log buffer每秒就会被刷写日志文件到磁盘,
# 提交事务的时候不做任何操作(执行是由mysql的master thread线程来执行的。
# 主线程中每秒会将重做日志缓冲写入磁盘的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中。不论事务是否已经提交)
# 默认的日志文件是ib_logfile0,ib_logfile1
# 1:当设为默认值1的时候,每次提交事务的时候,都会将log buffer刷写到日志。
# 2:如果设为2,每次提交事务都会写日志,但并不会执行刷的操作。
# 每秒定时会刷到日志文件。要注意的是,并不能保证100%每秒一定都会刷到磁盘,这要取决于进程的调度。
# 每次事务提交的时候将数据写入事务日志,而这里的写入仅是调用了文件系统的写入操作,
# 而文件系统是有 缓存的,所以这个写入并不能保证数据已经写入到物理磁盘
# 默认值1是为了保证完整的ACID。当然,你可以将这个配置项设为1以外的值来换取更高的性能,
# 但是在系统崩溃的时候,你将会丢失1秒的数据。
# 设为0的话,mysqld进程崩溃的时候,就会丢失最后1秒的事务。
# 设为2,只有在操作系统崩溃或者断电的时候才会丢失最后1秒的数据。
# InnoDB在做恢复的时候会忽略这个值。
# 总结
# 设为1当然是最安全的,但性能页是最差的(相对其他两个参数而言,但不是不能接受)。
# 如果对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要求不高,完全可以设为2,
# 如果只最求性能,例如高并发写的日志服务器,设为0来获得更高性能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2# 此参数确定些日志文件所用的内存大小,以M为单位。缓冲区更大能提高性能,
# 但意外的故障将会丢失数据。MySQL开发人员建议设置为1-8M之间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2M# 此参数确定数据日志文件的大小,更大的设置可以提高性能,但也会增加恢复故障数据库所需的时间
innodb_log_file_size = 32M# 为提高性能,MySQL可以以循环方式将日志文件写到多个文件。推荐设置为3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innodb主线程刷新缓存池中的数据,使脏数据比例小于90%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 90# InnoDB事务在被回滚之前可以等待一个锁定的超时秒数。
# InnoDB在它自己的锁定表中自动检测事务死锁并且回滚事务。
# InnoDB用LOCK TABLES语句注意到锁定设置。默认值是50秒
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120 # 批量插入缓存大小, 这个参数是针对MyISAM存储引擎来说的。
# 适用于在一次性插入100-1000+条记录时, 提高效率。默认值是8M。可以针对数据量的大小,翻倍增加。
bulk_insert_buffer_size = 8M# 服务器关闭交互式连接前等待活动的秒数。
# 交互式客户端定义为在mysql_real_connect()中使用CLIENT_INTERACTIVE选项的客户端。
# 默认值:28800秒(8小时)
interactive_timeout = 28800# 服务器关闭非交互连接之前等待活动的秒数。在线程启动时,
# 根据全局wait_timeout值或全局interactive_timeout值初始化会话wait_timeout值,
# 取决于客户端类型(由mysql_real_connect()的连接选项CLIENT_INTERACTIVE定义)。
# 参数默认值:28800秒(8小时)
# MySQL服务器所支持的最大连接数是有上限的,因为每个连接的建立都会消耗内存,
# 因此我们希望客户端在连接到MySQL Server处理完相应的操作后,
# 应该断开连接并释放占用的内存。如果你的MySQL Server有大量的闲置连接,
# 他们不仅会白白消耗内存,而且如果连接一直在累加而不断开,
# 最终肯定会达到MySQL Server的连接上限数,
# 这会报'too many connections'的错误。对于wait_timeout的值设定,应该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来判断。
# 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show processlist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的连接状态,
# 如果发现有大量的sleep状态的连接进程,则说明该参数设置的过大,
# 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小些。要同时设置interactive_timeout和wait_timeout才会生效。
wait_timeout = 28800[mysqldump]
quick
max_allowed_packet = 500M
[mysqld_safe]
open-files-limit = 8192
log-error=/home/mysql/data/mysql.err
sql_mode=ONLY_FULL_GROUP_BY,STRICT_TRANS_TABLES,ERROR_FOR_DIVISION_BY_ZERO,NO_AUTO_CREATE_USER,NO_ENGINE_SUBSTITUTION

Mysql 配置文件常见配置相关推荐

  1. mysql 需要什么硬件配置_如何来给指定的硬件环境配置一份比较合理的MySQL配置文件-爱可生...

    简介 通过sysbench的oltp_read_write测试来模拟业务压力.以此来给指定的硬件环境配置一份比较合理的MySQL配置文件. 环境介绍 硬件配置 软件环境 优化层级与指导思想 优化层级 ...

  2. 27个常见的MySQL服务器参数配置

      充分理解 MySQL 配置文件中各个变量的意义对我们有针对性的优化 MySQL 数据库性能有非常大的意义.通常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数据量级,不同的生产环境情况对MySQ配置文件进行优化    Lin ...

  3. mysql配置文件构成以及具体的配置demo

    一.前言 在了解完mysql的各项配置参数,并且设计出适合自己(2核8G机器)的配置后,博主开始了正式的配置,不过在正式的配置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这里记录一下配置文件的构成以及具体的配置demo ...

  4. mysql 5.7 配置多实例 — 独立配置文件方式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使用独立配置文件来实现 mysql 的单机多实例 一下教程皆以已在 /usr/local 下安装了 mysql 为说明 我们将 ...

  5. linux 配置 mysql_linux下mysql配置文件my.cnf最详细解释

    MySQL配置文件在Windows下叫my.ini,在MySQL的安装根目录下:在Linux下叫my.cnf,该文件位于/etc/my.cnf. 可以查找下:find / -name my.cnf m ...

  6. struts2 mysql配置文件路径_Struts2(四)Struts2配置文件的配置

    Struts2的常见配置 1.Struts2的配置文件的加载顺序: 每次从客户端发送到请求到服务器都要先从Struts2的核心过滤器StrutsPrepareAndExeccuteFilter,这个过 ...

  7. php连接数据库配置优化,小蚂蚁学习mysql性能优化(9)--操作系统配置优化--mysql配置文件优化...

    操作系统配置优化 数据库是基于操作系统的,目前大多数mysql都是安装在linux系统之上,所以对于操作系统的一些参数配置也会影响到mysql的性能 网络方面的配置修改    \etc\sysctal ...

  8. Mysql配置文件my.cnf配置及配置参数详解

    Mysql配置文件my.cnf 安装了mysql没有my.cnf文件的情况 1.可以把mysql的示例配置文件,如my-medium.cnf拷贝到/etc/my.cnf,再去修改/etc/my.cnf ...

  9. Mac下mysql配置文件没有my-default.cnf,无法配置my.cnf

    Mysql不提供my-default.cnf文件的版本 官网说:从5.7.18开始不在二进制包中提供my-default.cnf文件. 针对用户 针对mac端,并且没有my-default.cnf的用 ...

  10. mysql safe 配置 my.cnf_linux下mysql配置文件my.cnf最详细解释

    MySQL配置文件在Windows下叫my.ini,在MySQL的安装根目录下:在Linux下叫my.cnf,该文件位于/etc/my.cnf. 可以查找下:find / -name my.cnf m ...

最新文章

  1. 容器rocker_用Rocker制作模板
  2. 【BZOJ - 3224】普通平衡树(Splay模板题)
  3. 【GIT 基础篇六】分支管理(创建与合并)
  4. python读取npy文件的列表_Python,NPY文件,pk3,Python3,读取,h5pklnpznpy,格式,的
  5. java 多线程之间通信_java多线程之间的通信
  6. ZOJ 2859 二维RMQ(模板)
  7. symbolicatecrash App Bug 分析工具
  8. java移库数据同步,洗车管理系统会员管理+门店店务同步管理
  9. 系统设计:API 接口的最佳实践
  10. 《极客与团队》一HRT实战
  11. python中append函数解析_对python中的pop函数和append函数详解
  12. 常用传感器信号测量汇总
  13. 计算机英语boot,电脑开不了机显示英文boottmgr
  14. 那些年用过的时间衰减函数
  15. python回调廖雪蜂_Python 廖雪峰教程《三》
  16. 手机上, 除了游戏, 还能做什么?
  17. 告别消费主义的双12,是华为云12.12会员节真正的意义
  18. 解包Assets.car
  19. php仅显示月份的日历,JSP_用JSP实现的一个日历程序,!-- 显示任意年、月的日历 - phpStudy...
  20. Ubuntu系统中如何截图和修改截图快捷键

热门文章

  1. Eclipse创建带JavaBean的JSP程序
  2. 传感器融合sensor fusion
  3. ria技术_JavaFXpert RIA示例挑战截止日期已延长
  4. webtrends 分析报告
  5. Ubuntu下常用软件介绍
  6. weblogic控制台超时时间_WebLogic如何设置session超时时间
  7. VB ListView控件各种操作详解
  8. SDCMS1.3.1 发布插件
  9. 使用花生壳做内网穿透
  10. 小程序实现扫描二维码带着参数跳转到另外一个页面,实现对mysql数据库访问,并通过表格形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