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主要学哪些内容?52数学网将为大家分享小学奥数中的主要内容,具体如下:

1.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2.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3.牛吃草问题

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

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

4.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5.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6.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 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 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7.倍问题

和差问题 和倍问题 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 几个数的和与差 几个数的和与倍数 几个数的差与倍数

公式适用范围 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公式 ①(和-差)÷2=较小数

较小数+差=较大数

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

较大数-差=较小数

和-较大数=较小数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小数+差=大数

关键问题 求出同一条件下的

和与差 和与倍数 差与倍数

 

8.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

周期现象: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

周期: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关键问题:确定循环周期。

闰 年:一年有366天;

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则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

平 年:一年有365天。

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9.平均数

基本公式: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

基本算法:

①求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数,利用基本公式①进行计算.

②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基本公式②。

10.数列求和

等差数列:在一列数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是一定的,这样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数列。

基本概念:首项:等差数列的第一个数,一般用a1表示;

项数:等差数列的所有数的个数,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数列中任意相邻两个数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项:表示数列中每一个数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数列的和:这一数列全部数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基本思路:等差数列中涉及五个量:a1 ,an, d,n,sn,,通项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求出第四个;求和公式中涉及四个量,如果己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这第四个。

基本公式:通项公式:an= a1+(n-1)d;

通项=首项+(项数一1) 公差;

数列和公式:sn,=(a1+ an)n2;

数列和=(首项+末项)项数2;

项数公式:n= (an+a1)d+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公差公式:d =(an-a1))(n-1);

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

关键问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使用的公式;

 

11.质数与合数

质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没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

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质因数:如果某个质数是某个数的约数,那么这个质数叫做这个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任何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唯一的。

分解质因数的标准表示形式:N=,其中a1、a2、a3……an都是合数N的质因数,且a1<a2<a3<……<an。

求约数个数的公式:P=(r1+1)×(r2+1)×(r3+1)×……×(rn+1)

互质数: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2.约数与倍数

约数和倍数:若整数a能够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的性质:

1、几个数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几个商是互质数。

2、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约数。

3、几个数的公约数,都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约数。

4、几个数都乘以一个自然数m,所得的积的最大公约数等于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乘以m。

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

18的约数有:1、2、3、6、9、18;

那么12和18的公约数有:1、2、3、6;

那么12和18最大的公约数是:6,记作(12,18)=6;

求最大公约数基本方法:

1、分解质因数法:先分解质因数,然后把相同的因数连乘起来。

2、短除法:先找公有的约数,然后相乘。

3、辗转相除法:每一次都用除数和余数相除,能够整除的那个余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2的倍数有:12、24、36、48……;

18的倍数有:18、36、54、72……;

那么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108……;

那么12和18最小的公倍数是36,记作[12,18]=36;

最小公倍数的性质:

1、两个数的任意公倍数都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2、两个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求最小公倍数基本方法:1、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3.数的整除

基本概念和符号:

1、整除:如果一个整数a,除以一个自然数b,得到一个整数商c,而且没有余数,那么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

2、常用符号:整除符号“|”,不能整除符号“”;因为符号“∵”,所以的符号“∴”;

整除判断方法:

1. 能被2、5整除:末位上的数字能被2、5整除。

2. 能被4、25整除:末两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4、25整除。

3. 能被8、125整除:末三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8、125整除。

4. 能被3、9整除: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能被3、9整除。

5. 能被7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数之差能被7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2倍后能被7整除。

6. 能被11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1整除。

②奇数位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数的数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

③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后能被11整除。

7. 能被13整除:

①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能被13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后一位数字并减去末位数字的9倍后能被13整除。

整除的性质:

1. 如果a、b能被c整除,那么(a+b)与(a-b)也能被c整除。

2. 如果a能被b整除,c是整数,那么a乘以c也能被b整除。

3. 如果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么a也能被c整除。

4. 如果a能被b、c整除,那么a也能被b和c的最小公倍数整除。

14.余数及其应用

基本概念:对任意自然数a、b、q、r,如果使得a÷b=q……r,且0<r<b,那么r叫做a除以b的余数,q叫做a除以b的不完全商。

余数的性质:

①余数小于除数。

②若a、b除以c的余数相同,则c|a-b或c|b-a。

③a与b的和除以c的余数等于a除以c的余数加上b除以c的余数的和除以c的余数。

④a与b的积除以c的余数等于a除以c的余数与b除以c的余数的积除以c的余数。

15.分数与百分数的应用

基本概念与性质: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

常用方法:

①逆向思维方法:从题目提供条件的反方向(或结果)进行思考。

②对应思维方法:找出题目中具体的量与它所占的率的直接对应关系。

③转化思维方法:把一类应用题转化成另一类应用题进行解答。最常见的是转换成比例和转换成倍数关系;把不同的标准(在分数中一般指的是一倍量)下的分率转化成同一条件下的分率。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确定不同的标准为一倍量。

④假设思维方法:为了解题的方便,可以把题目中不相等的量假设成相等或者假设某种情况成立,计算出相应的结果,然后再进行调整,求出最后结果。

⑤量不变思维方法:在变化的各个量当中,总有一个量是不变的,不论其他量如何变化,而这个量是始终固定不变的。有以下三种情况:A、分量发生变化,总量不变。B、总量发生变化,但其中有的分量不变。C、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但分量之间的差量不变化。

⑥替换思维方法:用一种量代替另一种量,从而使数量关系单一化、量率关系明朗化。

⑦同倍率法:总量和分量之间按照同分率变化的规律进行处理。

⑧浓度配比法:一般应用于总量和分量都发生变化的状况。

16.完全平方数

完全平方数特征:

1. 末位数字只能是:0、1、4、5、6、9;反之不成立。

2. 除以3余0或余1;反之不成立。

3. 除以4余0或余1;反之不成立。

4. 约数个数为奇数;反之成立。

5. 奇数的平方的十位数字为偶数;反之不成立。

6. 奇数平方个位数字是奇数;偶数平方个位数字是偶数。

7. 两个相临整数的平方之间不可能再有平方数。

平方差公式:X2-Y2=(X-Y)(X+Y)

完全平方和公式:(X+Y)2=X2+2XY+Y2

完全平方差公式:(X-Y)2=X2-2XY+Y2

17.工程问题

基本公式:

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②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③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基本思路:

①假设工作总量为“1”(和总工作量无关);

②假设一个方便的数为工作总量(一般是它们完成工作总量所用时间的最小公倍数),利用上述三个基本关系,可以简单地表示出工作效率及工作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间的两两对应关系。

经验简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18.逻辑推理

基本方法简介:

①条件分析—假设法:假设可能情况中的一种成立,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去判断,如果有与题设条件矛盾的情况,说明该假设情况是不成立的,那么与他的相反情况是成立的。例如,假设a是偶数成立,在判断过程中出现了矛盾,那么a一定是奇数。

②条件分析—列表法:当题设条件比较多,需要多次假设才能完成时,就需要进行列表来辅助分析。列表法就是把题设的条件全部表示在一个长方形表格中,表格的行、列分别表示不同的对象与情况,观察表格内的题设情况,运用逻辑规律进行判断。

③条件分析——图表法:当两个对象之间只有两种关系时,就可用连线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有连线则表示“是,有”等肯定的状态,没有连线则表示否定的状态。例如A和B两人之间有认识或不认识两种状态,有连线表示认识,没有表示不认识。

④逻辑计算:在推理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条件分析的推理之外,还要进行相应的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为推理提供一个新的判断筛选条件。

⑤简单归纳与推理:根据题目提供的特征和数据,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律和方法,并从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并递推出相关的关系式,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

19.几何面积

基本思路:

在一些面积的计算上,不能直接运用公式的情况下,一般需要对图形进行割补,平移、旋转、翻折、分解、变形、重叠等,使不规则的图形变为规则的图形进行计算;另外需要掌握和记忆一些常规的面积规律。

常用方法:

1. 连辅助线方法

2. 利用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 大胆假设(有些点的设置题目中说的是任意点,解题时可把任意点设置在特殊位置上)。

4. 利用特殊规律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任意一条边都可求出面积。(斜边的平方除以4等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②梯形对角线连线后,两腰部分面积相等。

③圆的面积占外接正方形面积的78.5%。

20.立体图形

长 方 体

8个顶点;6个面;相对的面相等;12条棱;相对的棱相等; S=2(ab+ah+bh) V=abh =Sh

正 方 体

8个顶点;6个面;所有面相等;12条棱;所有棱相等; S=6a2 V=a3

圆柱体

上下两底是平行且相等的圆;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S=S侧+2S底 S侧=Ch V=Sh

圆锥体

下底是圆;只有一个顶点;l:母线,顶点到底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S=S侧+S底

S侧=rl V=Sh

球体 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是球的半径。S=4r^2V=r^3

小学奥数主要内容汇总!相关推荐

  1. php算法求出一个数可以被分解成多少个_小学奥数必须掌握的30个知识模块汇总...

    关注成长教育  解决学习困惑 点击蓝字关注,与全国家长比肩同行 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 和倍问题 差倍问题已知条件 几个数的和与差 几个数的和与倍数 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 已知两个数的和,差, ...

  2. 真烧脑!60种小学奥数分类题型大汇编!做了几道题,感觉身体被掏空……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很多的家长都在问:小学奥数怎么学?有哪些重点?需要大量练习吗? 其实,数学的题型万变不离其宗,了解题型,领悟题目的思路方法,一定胜过盲目狂练500张模拟 ...

  3. 分解连续自然数的和_小学奥数各年级经典题解题技巧大全——分解因数法(2)...

    *例7: 在等式35×(    )×81×27=7×18×(    )×162的两个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最小的数.(适于六年级程度) 解:将已知等式的两边分解质因数,得: 5×37×7×(    )=2 ...

  4. 清华大学数学教授吐槽不会做孙子的小学奥数:这学的不是数学,是戏法

    这几天,清华大学教授王文湛的一个老视频火了.去年9月,他在一场演讲活动中,批评大众忽视数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感慨现在太多孩子扎堆学奥数,学的不是数学,而是技巧.戏法."我的孙子,小学六年级也 ...

  5. 如何有效规划小学奥数学习

    1.由简单入手 小学生是有余力进行额外学习的,但是如果之前没接触过奥数,那么还是从简单入手比较好.一则让孩子通过简单问题逐渐熟悉奥数,一则培养孩子的奥数兴趣,避免接触难题打消学习积极性. 2.重视基础 ...

  6. 求解出n以内所有能被5整除的正整数的乘积_【小学奥数】所有知识点

    小学奥数知识点汇总,所有奥数知识点都在这啦!还包括小升初中常考的题目类型等.内含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质数合数问题等等.快收藏吧!1.年龄问题的三大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 ...

  7. python解奥数题_黄哥Python:Python代码解决一道小学奥数题

    有如下小学奥数题: 有180盏亮着的电灯,各有一个拉线开关控制着,现按其顺序编号 1,2,3, ..., 180, 然后将编号为4的倍数的电灯线拉一下,再将 编号为5的倍数的灯线拉一下,最后将编号为6 ...

  8. 围成一圈的排列组合问题_分班必考知识点!小学奥数之排列组合问题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查看更多知识点哦~ SH  研习社 往期精彩回顾 分班必考知识点!小学奥数之流水行船问题 分班必考知识点!小学奥数之牛吃草问题 分班必考知识点!小学奥数之巧算分数 分班必考知识点 ...

  9. 小学奥数 7657 连乘积末尾0的个数-2022.01.26

    http://noi.openjudge.cn/math/7657/ /* 小学奥数 7657 连乘积末尾0的个数-2022.01.26 http://noi.openjudge.cn/math/76 ...

最新文章

  1. 计算机笔试图形推理题,【笔记】教资笔试丨4分钟掌握信息处理以及逻辑判断!...
  2. 【加】德鲁·卡宾森 - 质量效应2:升天(2013年6月7日)
  3. java 基础学习——基本语法(三)
  4. 人中急救穴 也可通过辨别疾病
  5. 数据库复习之规范化理论应用(第八次上机内容)
  6. asp.net core 5.0的一些模块
  7. BugkuCTF-WEB题文件包含
  8. 最近让我焦灼的四个问题
  9. 【内核】进程切换 switch_to 与 __switch_to
  10. 2021-09-18
  11. 2183440-33-5,Methyltetrazine-PEG8-acid在存在活化剂(如EDC或HATU)的情况下,它可用于与含胺分子共轭
  12. Rust的crate
  13. 6、spss做logistic回归
  14. 用matlab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几种关于多重共线性回归问题的解决方法
  15. springboot2.0整合redis报错
  16. shell中的脚本测试
  17. 利用PowerDesigner逆向工程抓取数据模型
  18. GameFramework篇:StarForce资源加载细节讲解(一:资源加载辅助器)
  19. kestrel web服务器性能对比,Asp.Net Core 3.0 Kestrel服务器下 高性能 WebSocket Server
  20. Java 8 Lambda表达式官方入门教程(包括Lambda表达式介绍和语法)

热门文章

  1. @NotNull、@NotEmpty、@NotBlank区别
  2. 中科院计算所VIPL实验室2篇AAAI 2020论文导读
  3. html转换成抽象语法树,五分钟了解抽象语法树(AST)babel是如何转换的?
  4. java jdk 7 64位_jdk1.7 64位下载-jdk7 64位(Java SE Development Kit 7)下载 7u80 官方正式版-IT猫扑网...
  5. 调试omnet几个BUG(未完待续)
  6. 老师这样讲桥式整流电路,秒懂!
  7. 共建安全大生态——2016第十七届信息安全大会采风
  8. M1芯片已适配达芬奇DaVinci Resolve苹果M1处理器安装新版达芬奇17教程(适配最新M1芯片处理器款mac,支持Big sur )
  9. vivado仿真时,输出为高阻态
  10. 基于单片机的专用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