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NIO中的Buffer用于和NIO通道进行交互。如你所知,数据是从通道读入缓冲区,从缓冲区写入到通道中的。交互图如下:

缓冲区本质上是一块可以写入数据,然后可以从中读取数据的内存。这块内存被包装成NIO Buffer对象,并提供了一组方法,用来方便的访问该块内存。缓冲区实际上是一个容器对象,更直接的说,其实就是一个数组,在NIO库中,所有数据都是用缓冲区处理的。在读取数据时,它是直接读到缓冲区中的; 在写入数据时,它也是写入到缓冲区中的;任何时候访问 NIO 中的数据,都是将它放到缓冲区中。而在面向流I/O系统中,所有数据都是直接写入或者直接将数据读取到Stream对象中。

在NIO中,所有的缓冲区类型都继承于抽象类Buffer,最常用的就是ByteBuffer,对于Java中的基本类型,基本都有一个具体Buffer类型与之相对应,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面是NIO Buffer相关的话题列表:

  1. Buffer的基本用法
  2. Buffer的capacity,position和limit
  3. Buffer的类型
  4. Buffer的分配
  5. 向Buffer中写数据
  6. flip()方法
  7. 从Buffer中读取数据
  8. clear()与compact()方法
  9. mark()与reset()方法
  10. equals()与compareTo()方法

Buffer的基本用法

使用Buffer读写数据一般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1. 写入数据到Buffer
  2. 调用flip()方法
  3. 从Buffer中读取数据
  4. 调用clear()方法或者compact()方法

当向buffer写入数据时,buffer会记录下写了多少数据。一旦要读取数据,需要通过flip()方法将Buffer从写模式切换到读模式。在读模式下,可以读取之前写入到buffer的所有数据。

一旦读完了所有的数据,就需要清空缓冲区,让它可以再次被写入。有两种方式能清空缓冲区:调用clear()或compact()方法。clear()方法会清空整个缓冲区。compact()方法只会清除已经读过的数据。任何未读的数据都被移到缓冲区的起始处,新写入的数据将放到缓冲区未读数据的后面。

下面是一个使用Buffer的例子:

RandomAccessFile aFile = new RandomAccessFile("data/nio-data.txt", "rw");FileChannel inChannel = aFile.getChannel();//create buffer with capacity of 48 bytesByteBuffer buf = ByteBuffer.allocate(48);int bytesRead = inChannel.read(buf); //read into buffer.while (bytesRead != -1) {buf.flip();  //make buffer ready for readwhile(buf.hasRemaining()){System.out.print((char) buf.get()); // read 1 byte at a time
      }buf.clear(); //make buffer ready for writingbytesRead = inChannel.read(buf);}aFile.close();

示例2: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使用IntBuffer的例子:

package com.dxz.nio;import java.nio.IntBuffer;public class TestIntBuff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分配新的int缓冲区,参数为缓冲区容量  // 新缓冲区的当前位置将为零,其界限(限制位置)将为其容量。它将具有一个底层实现数组,其数组偏移量将为零。  IntBuffer buffer = IntBuffer.allocate(8);  for (int i = 0; i < buffer.capacity(); ++i) {  int j = 2 * (i + 1); // 将给定整数写入此缓冲区的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递增
            buffer.put(j);  }  // 重设此缓冲区,将限制设置为当前位置,然后将当前位置设置为0
        buffer.flip();  // 查看在当前位置和限制位置之间是否有元素  while (buffer.hasRemaining()) {  // 读取此缓冲区当前位置的整数,然后当前位置递增  int j = buffer.get();  System.out.print(j + "  ");  }  }  }  

结果:

2  4  6  8  10  12  14  16  

Buffer的capacity,position和limit

缓冲区本质上是一块可以写入数据,然后可以从中读取数据的内存。这块内存被包装成NIO Buffer对象,并提供了一组方法,用来方便的访问该块内存。

为了理解Buffer的工作原理,需要熟悉它的三个属性:

  • capacity
  • position
  • limit

position和limit的含义取决于Buffer处在读模式还是写模式。不管Buffer处在什么模式,capacity的含义总是一样的。

这里有一个关于capacity,position和limit在读写模式中的说明,详细的解释在插图后面。

capacity

作为一个内存块,Buffer有一个固定的大小值,也叫“capacity”.你只能往里写capacity个byte、long,char等类型。一旦Buffer满了,需要将其清空(通过读数据或者清除数据)才能继续写数据往里写数据。

position

当你写数据到Buffer中时,position表示当前的位置。初始的position值为0.当一个byte、long等数据写到Buffer后, position会向前移动到下一个可插入数据的Buffer单元。position最大可为capacity – 1.

当读取数据时,也是从某个特定位置读。当将Buffer从写模式切换到读模式,position会被重置为0. 当从Buffer的position处读取数据时,position向前移动到下一个可读的位置。

limit

在写模式下,Buffer的limit表示你最多能往Buffer里写多少数据。 写模式下,limit等于Buffer的capacity。

当切换Buffer到读模式时, limit表示你最多能读到多少数据。因此,当切换Buffer到读模式时,limit会被设置成写模式下的position值。换句话说,你能读到之前写入的所有数据(limit被设置成已写数据的数量,这个值在写模式下就是position)

Buffer的类型

Java NIO 有以下Buffer类型

  • ByteBuffer
  • MappedByteBuffer
  • CharBuffer
  • DoubleBuffer
  • FloatBuffer
  • IntBuffer
  • LongBuffer
  • ShortBuffer

p<>
如你所见,这些Buffer类型代表了不同的数据类型。换句话说,就是可以通过char,short,int,long,float 或 double类型来操作缓冲区中的字节。

MappedByteBuffer 有些特别,在涉及它的专门章节中再讲。

Buffer的分配

要想获得一个Buffer对象首先要进行分配。 每一个Buffer类都有一个allocate方法。下面是一个分配48字节capacity的ByteBuffer的例子。

1 ByteBuffer buf = ByteBuffer.allocate(48);

这是分配一个可存储1024个字符的CharBuffer:

1 CharBuffer buf = CharBuffer.allocate(1024);

向Buffer中写数据

写数据到Buffer有两种方式:

  • 从Channel写到Buffer。
  • 通过Buffer的put()方法写到Buffer里。

从Channel写到Buffer的例子

1 int bytesRead = inChannel.read(buf); //read into buffer.

通过put方法写Buffer的例子:

1 buf.put(127);

put方法有很多版本,允许你以不同的方式把数据写入到Buffer中。例如, 写到一个指定的位置,或者把一个字节数组写入到Buffer。 更多Buffer实现的细节参考JavaDoc。

flip()方法

flip英 [flɪp] 美 [flɪp] 及物动词 轻弹,轻击; 按(开关); 快速翻转; 急挥

flip方法将Buffer从写模式切换到读模式。调用flip()方法会将position设回0,并将limit设置成之前position的值。

换句话说,position现在用于标记读的位置,limit表示之前写进了多少个byte、char等 —— 现在能读取多少个byte、char等。

从Buffer中读取数据

从Buffer中读取数据有两种方式:

  1. 从Buffer读取数据到Channel。
  2. 使用get()方法从Buffer中读取数据。

从Buffer读取数据到Channel的例子:

//read from buffer into channel.
int bytesWritten = inChannel.write(buf);

使用get()方法从Buffer中读取数据的例子

byte aByte = buf.get();

get方法有很多版本,允许你以不同的方式从Buffer中读取数据。例如,从指定position读取,或者从Buffer中读取数据到字节数组。更多Buffer实现的细节参考JavaDoc。

rewind()方法

Buffer.rewind()将position设回0,所以你可以重读Buffer中的所有数据。limit保持不变,仍然表示能从Buffer中读取多少个元素(byte、char等)。

clear()与compact()方法

一旦读完Buffer中的数据,需要让Buffer准备好再次被写入。可以通过clear()或compact()方法来完成。

如果调用的是clear()方法,position将被设回0,limit被设置成 capacity的值。换句话说,Buffer 被清空了。Buffer中的数据并未清除,只是这些标记告诉我们可以从哪里开始往Buffer里写数据。

如果Buffer中有一些未读的数据,调用clear()方法,数据将“被遗忘”,意味着不再有任何标记会告诉你哪些数据被读过,哪些还没有。

如果Buffer中仍有未读的数据,且后续还需要这些数据,但是此时想要先先写些数据,那么使用compact()方法。

compact()方法将所有未读的数据拷贝到Buffer起始处。然后将position设到最后一个未读元素正后面。limit属性依然像clear()方法一样,设置成capacity。现在Buffer准备好写数据了,但是不会覆盖未读的数据。

mark()与reset()方法

通过调用Buffer.mark()方法,可以标记Buffer中的一个特定position。之后可以通过调用Buffer.reset()方法恢复到这个position。例如:

1 buffer.mark();
2  
3 //call buffer.get() a couple of times, e.g. during parsing.
4  
5 buffer.reset();  //set position back to mark.

equals()与compareTo()方法

可以使用equals()和compareTo()方法两个Buffer。

equals()

当满足下列条件时,表示两个Buffer相等:

  1. 有相同的类型(byte、char、int等)。
  2. Buffer中剩余的byte、char等的个数相等。
  3. Buffer中所有剩余的byte、char等都相同。

如你所见,equals只是比较Buffer的一部分,不是每一个在它里面的元素都比较。实际上,它只比较Buffer中的剩余元素。

compareTo()方法

compareTo()方法比较两个Buffer的剩余元素(byte、char等), 如果满足下列条件,则认为一个Buffer“小于”另一个Buffer:

  1. 第一个不相等的元素小于另一个Buffer中对应的元素 。
  2. 所有元素都相等,但第一个Buffer比另一个先耗尽(第一个Buffer的元素个数比另一个少)。

缓冲区分片

  在NIO中,除了可以分配或者包装一个缓冲区对象外,还可以根据现有的缓冲区对象来创建一个子缓冲区,即在现有缓冲区上切出一片来作为一个新的缓冲区,但现有的缓冲区与创建的子缓冲区在底层数组层面上是数据共享的,也就是说,子缓冲区相当于是现有缓冲区的一个视图窗口。调用slice()方法可以创建一个子缓冲区,让我们通过例子来看一下:

package com.dxz.nio;import java.nio.ByteBuffer;public class BufferDemo1 {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 缓冲区中的数据0-9for (int i = 0; i < buffer.capacity(); ++i) {buffer.put((byte) i);}// 创建子缓冲区buffer.position(3);buffer.limit(7);ByteBuffer slice = buffer.slice();// 改变子缓冲区的内容for (int i = 0; i < slice.capacity(); ++i) {byte b = slice.get(i);b *= 10;slice.put(i, b);}buffer.position(0);buffer.limit(buffer.capacity());while (buffer.remaining() > 0) {System.out.println(buffer.get());}}
}

结果:

0
1
2
30
40
50
60
7
8
9

只读缓冲区

只读缓冲区非常简单,可以读取它们,但是不能向它们写入数据。可以通过调用缓冲区的asReadOnlyBuffer()方法,将任何常规缓冲区转 换为只读缓冲区,这个方法返回一个与原缓冲区完全相同的缓冲区,并与原缓冲区共享数据,只不过它是只读的。如果原缓冲区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只读缓冲区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

package com.dxz.nio;import java.nio.ByteBuffer;public class BufferDemo2 {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 缓冲区中的数据0-9for (int i = 0; i < buffer.capacity(); ++i) {buffer.put((byte) i);}// 创建只读缓冲区ByteBuffer readonly = buffer.asReadOnlyBuffer();// 改变原缓冲区的内容for (int i = 0; i < buffer.capacity(); ++i) {byte b = buffer.get(i);b *= 10;buffer.put(i, b);}readonly.position(0);readonly.limit(buffer.capacity());// 只读缓冲区的内容也随之改变while (readonly.remaining() > 0) {System.out.println(readonly.get());}}
}

结果: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如果尝试修改只读缓冲区的内容,则会报ReadOnlyBufferException异常。只读缓冲区对于保护数据很有用。在将缓冲区传递给某个 对象的方法时,无法知道这个方法是否会修改缓冲区中的数据。创建一个只读的缓冲区可以保证该缓冲区不会被修改。只可以把常规缓冲区转换为只读缓冲区,而不能将只读的缓冲区转换为可写的缓冲区。

直接缓冲区(DirectByteBuffer堆外缓存)

  直接缓冲区是为加快I/O速度,使用一种特殊方式为其分配内存的缓冲区,JDK文档中的描述为:给定一个直接字节缓冲区,Java虚拟机将尽最大努 力直接对它执行本机I/O操作。也就是说,它会在每一次调用底层操作系统的本机I/O操作之前(或之后),尝试避免将缓冲区的内容拷贝到一个中间缓冲区中 或者从一个中间缓冲区中拷贝数据。要分配直接缓冲区,需要调用allocateDirect()方法,而不是allocate()方法,使用方式与普通缓冲区并无区别,如下面的拷贝文件示例:

package com.dxz.nio;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public class BufferDemo3 {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String infile = "e:\\logs\\test.txt";FileInputStream fin = new FileInputStream(infile);FileChannel fcin = fin.getChannel();String outfile = String.format("e:\\logs\\testcopy.txt");FileOutputStream fout = new FileOutputStream(outfile);FileChannel fcout = fout.getChannel();// 使用allocateDirect,而不是allocate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1024);while (true) {buffer.clear();int r = fcin.read(buffer);if (r == -1) {break;}buffer.flip();fcout.write(buffer);}}
}

内存映射文件I/O

  内存映射文件I/O是一种读和写文件数据的方法,它可以比常规的基于流或者基于通道的I/O快的多。内存映射文件I/O是通过使文件中的数据出现为 内存数组的内容来完成的,这其初听起来似乎不过就是将整个文件读到内存中,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一般来说,只有文件中实际读取或者写入的部分才会映射到内存中。如下面的示例代码:

package com.dxz.nio;import java.io.RandomAccessFile;
import java.nio.Mapped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public class BufferDemo4 {static private final int start = 0;static private final int size = 1024;static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RandomAccessFile raf = new RandomAccessFile("e:\\logs\\test.txt", "rw");FileChannel fc = raf.getChannel();MappedByteBuffer mbb = fc.map(FileChannel.MapMode.READ_WRITE, start, size);mbb.put(0, (byte) 97);mbb.put(1023, (byte) 122);raf.close();}
}

参考:http://blog.csdn.net/wuxianglong/article/details/6612263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duanxz/p/6759833.html

Java NIO系列教程(五)Buffer相关推荐

  1. Java NIO系列教程(五) 通道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Java NIO中,如果两个通道中有一个是FileChannel,那你可以直接将数据从一个channel(译者注:channel中文常译作通道)传输到另外一个channel. transferFro ...

  2. Java NIO系列教程(三) Buffer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Java NIO中的Buffer用于和NIO通道进行交互.如你所知,数据是从通道读入缓冲区,从缓冲区写入到通道中的. 缓冲区本 ...

  3. Java NIO系列教程(十 五)Java NIO Path

    转载自  Java NIO系列教程(十 五)Java NIO Path 译文链接  译者:章筱虎 Java的Path接口是Java NIO2 的一部分,是对Java6 和Java7的 NIO的更新.J ...

  4. Java NIO系列教程(十二) Java NIO与IO

    原文地址:http://tutorials.jenkov.com/java-nio/nio-vs-io.html 作者:Jakob Jenkov   译者:郭蕾    校对:方腾飞 当学习了Java ...

  5. Java NIO系列教程(四) Scatter/Gather

    转载自   Java NIO系列教程(四) Scatter/Gather 译文地址  作者:Jakob Jenkov   译者:郭蕾 Java NIO开始支持scatter/gather,scatte ...

  6. Java NIO系列教程(十) Java NIO DatagramChannel

    转载自  Java NIO系列教程(十) Java NIO DatagramChannel 译文链接    作者:Jakob Jenkov    译者:郑玉婷     校对:丁一 Java NIO中的 ...

  7. Java NIO系列教程(十一) Pipe

    转载自  Java NIO系列教程(十一) Pipe 原文链接     作者:Jakob Jenkov     译者:黄忠       校对:丁一 Java NIO 管道是2个线程之间的单向数据连接. ...

  8. Java NIO 系列教程

    Java NIO(New IO)是从Java 1.4版本开始引入的一个新的IO API,可以替代标准的Java IO API.本系列教程将有助于你学习和理解Java NIO. Java NIO提供了与 ...

  9. Java NIO系列教程(一) Java NIO 概述

    一.阻塞IO与非阻塞IO 阻塞IO: 通常在进行同步I/O操作时,如果读取数据,代码会阻塞直至有 可供读取的数据.同样,写入调用将会阻塞直至数据能够写入.传统的Server/Client模式会基于TP ...

  10. Java NIO 系列教程 转

    Java NIO提供了与标准IO不同的IO工作方式: Channels and Buffers(通道和缓冲区):标准的IO基于字节流和字符流进行操作的,而NIO是基于通道(Channel)和缓冲区(B ...

最新文章

  1. 深度学习 卷积层与全连接层权重参数个数的计算
  2. C# log4net 的配置
  3. 【DP】饥饿的WZK(jzoj 1998)
  4. RTX5 | 互斥量01 - 互斥量的使用
  5. 面试官常考的 21 条 Linux 命令
  6. java中为什么需要常量和变量的区别_Java中常量和最终变量之间的区别?
  7. Jquery:ajax跨域请求处理
  8. 设置xshell5编码
  9. FlashPaper组件——api
  10. 如何删除tmp计算机桌面,教你Win10系统中tmp文件删除不了应该如何解决?
  11. 台湾ICPlus IP175GHI, 85nm /极低功率,5接口10/100以太网集成交换机芯片
  12. 融云「百幄」之数字人,升级交互体验的「新同事」
  13. GB 18030介绍及其与相关标准的比较-GBK与GB18030-2000
  14. 趣味算法:国王和100个囚犯
  15. 路漫漫远修兮-centos7 oracle 11g 静默安装教程
  16. 修改yolov5的输入图像尺寸为指定尺寸
  17. 乖离率背离公式_乖离率多少才合理 BIAS指标计算公式-BIAS-技术指标-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学习网...
  18. 改计算机名后ansys打不开,更改计算机名后 Ansys重新注册的简单办法 20140611.pdf
  19. 毕设论文数据分析记录-part3:各变量因子的相对贡献程度
  20. fme和python-docx结合实现批量按指定位置插入图片、文本等信息

热门文章

  1. LPTSTR、LPCSTR、LPCTSTR、LPSTR的含义
  2. 加密算法、DES、IDEA、RSA、DSA
  3. linux常用shell命令之目录操作命令
  4. 51nod挑的部分5级题
  5. springBoot(19):定时任务
  6. 在CentOS7上配置Open vSwitch和VXLAN
  7. Android XML小工具
  8. 特定场景下SQL的优化
  9. Cassandra 2016/00
  10. dump文件的生成及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