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whale干货

作者:闫钟峰,Datawhale优秀学习者

寄语:本文介绍了创建多级索引、多层索引切片、多层索引中的slice对象、索引层的交换等内容。

创建多级索引

1. 通过from_tuple或from_arrays

① 直接从元组列表创建多重索引

tuples = [('A','a'),('A','b'),('B','a'),('B','b')]
mul_index = pd.MultiIndex.from_tuples(tuples, names=('Upper', 'Lower'))
pd.DataFrame({'Score':['perfect','good','fair','bad']},index=mul_index

② 利用zip创建元组

多重索引本质上的结构是一个由元组构成的list
L1 = list('AABB')
L2 = list('abab')
tuples = list(zip(L1,L2))
mul_index = pd.MultiIndex.from_tuples(tuples, names=('Upper', 'Lower'))
pd.DataFrame({'Score':['perfect','good','fair','bad']},index=mul_index)
注意,如果用于创建多重索引的由tuple组成的list本身是未排序的, 那么创建的df也未排序。
pd.DataFrame({'Score':['perfect','good','fair','bad']},index=pd.MultiIndex.from_tuples(list(zip(L2,L1)), names=('Lower', 'Upper')))
为了便于使用, 可以使用sort_index()进行排序
pd.DataFrame({'Score':['perfect','good','fair','bad']},index=pd.MultiIndex.from_tuples(list(zip(L2,L1)), names=('Lower', 'Upper'))).sort_index()

③ 通过Array(或列表构成的列表)创建

内层的list会自动转成元组

arrays = [['A','a'],['A','b'],['B','a'],['B','b']]
mul_index = pd.MultiIndex.from_tuples(arrays, names=('Upper', 'Lower'))
pd.DataFrame({'Score':['perfect','good','fair','bad']},index=mul_index)

如果创建之初未排序,创建的多重索引也是未排序的

arrays = [['A','a'],['B','a'],['A','b'],['B','b']]
mul_index = pd.MultiIndex.from_tuples(arrays, names=('Upper', 'Lower'))
pd.DataFrame({'Score':['perfect','good','fair','bad']},index=mul_index)

尽管多重索引内部是个由tuple组成的list, 但由于顺序不同, 并不能视为相等的多重索引。但直接比较两个顺序不同的多重索引, 返回值是一个布尔值array, 并不如预期的那样。

sorted_multi_index=pd.DataFrame({'Score':['perfect','good','fair','bad']},index=mul_index).sort_index().index
sorted_multi_index==mul_index

如果是两个list, 改变顺序后与原始list相比较, 返回值只有一个 False。

[('A', 'a'),  ('B', 'a'), ('A', 'b'), ('B', 'b')]==[('A', 'a'),  ('A', 'b'), ('B', 'a'), ('B', 'b')]

创建一个由二元list构成的list

arr=np.random.randint(1,5,20).reshape(-1,2)

必须把array转化为list才能用pd.MultiIndex.from_tuples 函数创建层次化索引。

pd.MultiIndex.from_tuples(list(arr),names=('left','right'))

使用上述多重索引创建df后,要记得多加一个sort_index(), 以使得df的结果看起来更整齐。

dftemp=pd.DataFrame(np.random.randn(20).reshape(10,2), index=pd.MultiIndex.from_tuples(list(arr),names=('left','right'))).sort_index()

多重索引构造器

pd.MultiIndex.from_tuples??
# tuples: list / sequence of tuple-likes Each tuple is the index of one row/column.
2. 通过from_product

笛卡尔乘积---可能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用笛卡儿积的所有结果作为索引。

L1 = ['A','B']
L2 = ['a','b']
pd.MultiIndex.from_product([L1,L2],names=('Upper', 'Lower'))
Make a MultiIndex from the cartesian product of multiple iterables.
# iterables : list / sequence of iterables  Each iterable has unique labels for each level of the index.
pd.MultiIndex.from_product??
3. 指定df中的列创建(set_index方法)

传入两个以上的列名时,必须以list的形式传入(tuple不行)。注意原来的索引'ID'已经被丢弃了--这是因为set_index的 drop 参数默认值  drop=True。

df_using_mul = df.set_index(['Class','Address'])
df_using_mul.head()

由于drop参数默认值是True,上述语法并不等价于分别将两列设置为索引。

df1= df.set_index('Class')

第二次将某列设置为索引时,会丢弃原来的索引

df2 = df1.set_index('Address')

第二次指定索引时,必须指定参数 append=True 才会保留原来的索引---这个参数默认是False(丢弃原始索引)。

df3= df1.set_index('Address',append=True)
df.set_index??

多层索引切片

使用第一层的索引,会把该索引下的所有行都选中,除非该索引的二级索引只有一个,否则返回行数不会等于一行。

df_using_mul.loc['C_1']

如何获取次级索引为指定值的行?? 

方法1:交换索引层级

df_using_mul.swaplevel('Class','Address').loc['street_1']

方法2: 使用针对索引的 get_level_values 函数,指定索引层级为第二层

df_using_mul.loc[df_using_mul.index.get_level_values(1) == 'street_1']
df_using_mul.index.names
df_using_mul.index.get_level_values??

方法3:使用query方法,传入 次级索引名称等于指定值--需要使用引号

df_using_mul.query('Address == "street_1"')

相当于将内层索引当作列,等价于

select * from df_using_mul where Address = 'street_1'

对原始df使用query可以获取同样的行

df.query('Address=="street_1"')

方法4:使用pd.IndexSlice对层次索引按次级索引的值进行切片

df_using_mul.loc(axis=0)[pd.IndexSlice[:, 'street_1']]
pd.IndexSlice??

1. 一般切片

当索引不排序时,单个索引会报出性能警告

df_using_mul.loc['C_2','street_5']

该函数检查索引是否排序

df_using_mul.index.is_lexsorted()

根据索引排序后不再报出性能警告

df_using_mul.sort_index().loc['C_2','street_5']

当不排序时,不能使用多层切片

df_using_mul.loc[('C_2','street_5'):] 报错

故先要进行排序,注意此处由于使用了loc,因此仍然包含右端点

df_using_mul.sort_index().loc[('C_2','street_6'):('C_3','street_4')]

使用索引标签进行切片, 是个闭区间非元组也是合法的,表示选中该层所有元素

df_using_mul.sort_index().loc[('C_2','street_7'):'C_3'].head()
df_using_mul.sort_index().loc['C_1':'C_2']#.head(10)

2. 第一类特殊情况:由元组构成列表

选出某几个元素,每个元组的第一个元素是第一层索引的可能取值,元组的第二个元素是第二层索引的可能取值...精确到最内层索引

df_using_mul.sort_index().loc[[('C_2','street_7'),('C_3','street_2')]]

如果第一个本应该是元组的地方传入了一个元素, 不会报错, 但结果与预期不一样。

df_using_mul.sort_index().loc[['C_2',('C_3','street_2')]]

但是反过来, 第一个传入元组, 第二个传入一个元素, 就会报错TypeError: Expected tuple, got str。

所以这里大概是有一个自动推断的过程:如果第一个位置是元组,那就默认是按照元组的相应位置去对应相应层级的索引的值;如果第一个位置是元素, 那就默认直接对应第一层索引的相应取值。

df_using_mul.sort_index().loc[[('C_2','street_7'),'C_3']]

上边不会报错,但结果与预期不一样,是由于第一层索引没有以元组('C_3','street_2')为索引的。

使用元素和元组组成的切片时, 就不会报错了, 但这时候需注意传入的切片不应该再包含在[]内。

df_using_mul.sort_index().loc['C_2':('C_3','street_2')]

3. 第二类特殊情况:由列表构成元组

选出第一层在‘C_2’和'C_3'中且第二层在'street_4'和'street_7'中的行。

df_using_mul.sort_index().loc[(['C_2','C_3'],['street_4','street_7']),:]

注意,loc方法必须是先选行再选列,因此列表构成的元组后的逗号和冒号不能省略。

df_using_mul.sort_index().loc[(['C_2','C_3'],['street_4','street_7'])]
# KeyError: "None of [Index(['street_4', 'street_7'], dtype='object')] are in the [columns]"

下面语句不等价于使用zip将两个list绑定,而是等价于将两个list做笛卡尔乘积。

df_using_mul.sort_index().loc[zip(['C_2','C_3'],['street_4','street_7']),:]

定义一个为两个list做笛卡尔乘积的函数

def list_product(list1,list2):lst=[]for a in list1:for b in list2:lst.append((a,b))return lst

实际上, 传入两个列表,相当于将两个list做笛卡尔乘积--这说明两个列表并不需要长度相等。

df_using_mul.sort_index().loc[list_product(['C_2','C_3'], ['street_4','street_7']),:]

传入两个不等长的list的笛卡尔乘积

df_using_mul.sort_index().loc[list_product(['C_2','C_3'], ['street_1','street_4','street_7']),:]

和传入两个list组成的元组效果是一致的。

df_using_mul.sort_index().loc[(['C_2','C_3'], ['street_1','street_4','street_7']),:]

多层索引中的slice对象

行索引和列索引均有两个层级

L1,L2 = ['A','B','C'],['a','b','c']
mul_index1 = pd.MultiIndex.from_product([L1,L2],names=('Upper', 'Lower'))
L3,L4 = ['D','E','F'],['d','e','f']
mul_index2 = pd.MultiIndex.from_product([L3,L4],names=('Big', 'Small'))
df_s = pd.DataFrame(np.random.rand(9,9),index=mul_index1,columns=mul_index2)
df_s
# Create an object to more easily perform multi-index slicing.
pd.IndexSlice??

索引Slice的使用非常灵活

df_s.sum()默认为对列求和,因此返回一个长度为9的数值列表。

df_s.loc[pd.IndexSlice['B':,df_s['D']['d']>0.3],pd.IndexSlice[df_s.sum()>4]]
# 对行的筛选等价于 select * from (select * from df_s where (Upper>'B' or D_d>0.3) )
# 如果不使用连接等手段, sql无法实现类似的对列名的筛选---特别地,sql中没有层级索引

接下来使用pd.IndexSlice函数找出那些列的和大于4的列,分解开来看--列的筛选。

pd.IndexSlice[df_s.sum()>4]

分解开来看--行的筛选,注意观察发现,最终结果没有第一次行索引为A的, 但下边的结果中第一层索引为A的有等于True的--这是因为前边还有个slice,表示的是前边的从B开始的切片。

pd.IndexSlice['B':,df_s['D']['d']>0.3]

去掉切片

pd.IndexSlice[df_s['D']['d']>0.3]

最终,被传递给loc的是两个布尔值的Series,和原始的Series对齐,然后根据布尔值是否为真筛选出最终的结果。

df_s.loc[pd.IndexSlice['B':,df_s['D']['d']>0.3],pd.IndexSlice[df_s.sum()>4]]

索引层的交换

1. swaplevel方法(两层交换)

df_using_mul.head()

交换索引后, 使用sort_index使得显示结果更加整齐。

df_using_mul.swaplevel(i=1,j=0,axis=0).sort_index().head()
# Swap levels i and j in a MultiIndex on a particular axis.# 有必要增加一个sort_index=True的参数, 使得可以通过该参数设置交换索引后是否按索引重新排序df_using_mul.swaplevel??

2. reorder_levels方法(多层交换)

df_muls = df.set_index(['School','Class','Address'])
df_muls.head(10)

传入的第一个参数是一个类list的对象, 是原来索引层级(用默认整数表示)的一个排列。第二个参数指定需要重排索引的轴,0表示行轴,也就是重排行索引的层级。

df_muls.reorder_levels([2,0,1],axis=0).sort_index().head()

如果索引有name,可以直接使用name的一个排列

df_muls.reorder_levels(['Address','School','Class'],axis=0).sort_index().head()
# Rearrange index levels using input order. May not drop or duplicate levels.
# 注意后一句话--这使得该函数和df的类似函数 reindex 相比功能更弱
df_muls.reorder_levels??

方便学习 后台回复 索引下载完整PDF(上中下)

“为沉迷学习点赞

数据分析索引总结(中)Pandas多级索引相关推荐

  1. pandas mysql index_Pandas从入门到精通(3)- Pandas多级索引MultiIndex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多级索引,以及它的作用,为什么要有这个玩意. 多级索引也称为层次化索引(hierarchical indexing),是指数据在一个轴上(行或者列)拥有多个(两个以上)索引级别.之所 ...

  2. python dataframe去掉索引_python中pandas.DataFrame的简单操作方法(创建、索引、增添与删除)...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pandas.DataFrame的简单操作方法,其中包括创建.索引.增添与删除等的相关资料,文中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借鉴,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前言 最近在 ...

  3. python dataframe去掉索引_python中pandas.DataFrame(创建、索引、增添与删除)的简单操作方法介绍...

    这篇文章python中pandas.DataFrame(创建.索引.增添与删除)的简单操作方法介绍,其中包括创建.索引.增添与删除等的相关资料,文中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借鉴,下面来一起看 ...

  4. python删除列索引_python中pandas.DataFrame的简单操作方法(创建、索引、增添与删除)...

    前言 最近在网上搜了许多关于pandas.DataFrame的操作说明,都是一些基础的操作,但是这些操作组合起来还是比较费时间去正确操作DataFrame,花了我挺长时间去调整BUG的.我在这里做一些 ...

  5. mysql按升序创建索引_MySQL中如何使用索引

    原标题:MySQL中如何使用索引 者:Airy 在数据分析之路狂奔,立志成为大咖级人物. 前言 学完基础的MySQL知识,以及MySQL的增删改查,我们要学习一些性能方面的东西.今天来讲一下索引(In ...

  6. mysql教程联合索引_MySQL中的联合索引学习教程

    联合索引又叫复合索引.对于复合索引:Mysql从左到右的使用索引中的字段,一个查询可以只使用索引中的一部份,但只能是最左侧部分.例如索引是key index (a,b,c). 可以支持a | a,b| ...

  7. mysql b-a全局索引_MySQL中B+树索引的使用

    1)         不同应用中B+树索引的使用 对于OLTP应用,由于数据量获取可能是其中一小部分,建立B+树索引是有异议时的 对OLAP应用,情况比较复杂,因为索引的添加应该是宏观的而不是微观的. ...

  8. python pandas dataframe 不显示索引_python中pandas.DataFrame的简单操作方法(创建、索引、增添与删除)...

    前言 最近在网上搜了许多关于pandas.DataFrame的操作说明,都是一些基础的操作,但是这些操作组合起来还是比较费时间去正确操作DataFrame,花了我挺长时间去调整BUG的.我在这里做一些 ...

  9. python numpy矩阵索引_Numpy中的矩阵索引

    索引后查看形状:In [295]: A=np.matrix([1,2,3]) In [296]: A.shape Out[296]: (1, 3) In [297]: A[0] Out[297]: m ...

最新文章

  1. 给jqGrid数据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链接
  2. 光纤通信是如何接入网络的?
  3.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知识--物联网
  4. 网关和BFF是如何演进出来的?
  5. 1.网络工具:ifconfig,ping,netstate,Redhat命令和图形化设置ip,finger,nslookup
  6.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第七章,2012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B入门教程第七章(1)...
  7. 基础练习 查找整数 c语言
  8. C#和VB的关键字的对照表
  9. 如何通过url访问的方式获取HANA report的元数据metadata
  10.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的主要挑战与应对方式
  11. paip.代码生成器数据源格式最佳实践
  12. 微信小程序连接无法跳转/ can not navigate to tabBar page错误
  13. VMware下安装Windows ME
  14. tfidf算法 python_Python TFIDF计算文本相似度
  15. golang-querymoredeteleupdatedelete
  16. php表单提交并发送邮件给某个邮箱(示例源码)
  17. 三星手机html默认,三星手机默认播放器使用方法
  18. 有舍有得,解散20个群后 ...
  19. centos8之systemd管理服务开机自启动
  20. ibm服务器中文件存储设置,IBMv7000存储服务器双活配置流程

热门文章

  1. 你为什么应该经常访问招聘网站?招聘网站至少有4个方面的价值!
  2. C#之 HashSet(临时笔记,未参考资料,请慎重)
  3. Java学习笔记(二一)——Java 泛型
  4. LeetCode实战:二叉树的最近公共祖先
  5. Python 极简实现 IoU
  6. 谷歌高管又变动:AI 研究部门元老即将离职
  7. GitLab 在中国成立公司极狐,GitHub 还会远吗?
  8. “算法不行,干啥都不行!”面试官:面试基本都会考这点!
  9. 一文详解面向多级多模态场景的召回引擎
  10. 百变应用场景下,优酷基于图执行引擎的算法服务框架筑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