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之心报道

编辑:蛋酱、小舟

很难相信,智商高达 230 的陶哲轩(Terence Tao),也会在一场考试中险些挂科。从这篇自述文章中,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到,数学天才的荣耀背后,是多少个不懈探索的日日夜夜。

陶哲轩是谁?

在数学界,这个名字已经不需要再做任何过多的介绍。他 12 岁夺得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21 岁博士毕业,24 岁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正教授。

在 31 岁那年,陶哲轩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颁发的「天才奖」和有「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

爱迪生的一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世人:「天才是 1% 的灵感,加上 99% 的汗水。」

这句话对于陶哲轩而言依然适用,尽管他的智商远超常人——在很小的时候,他接受了父母安排的智商测试,分数高达 230。但对于陶哲轩来说,在专业上的不懈进取、日复一日的热情与努力,才是取得今日成就的关键。

近日,在《美国数学学会通告》杂志的一篇文章中,陶哲轩记录了自己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时期的一段「荒唐」经历。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明白如何「真正成为一名数学家」。

天才少年陶哲轩

1975 年,陶哲轩出生于澳大利亚,父母均是华人。幼年的陶哲轩便已展现出过人的天赋,两岁时,他就可以教五岁的孩子拼写和数字相加。

三岁半时,父母尝试将他送进私立学校,但任课教师发现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天赋异禀的孩子。最后,陶哲轩和其他孩子一样,五岁开始上学。

在他家乡的报纸上,曾经刊出头条文章《七岁孩子上中学》。文中讲到一个细节:陶哲轩的老师告诉记者,他没有什么可以教给这个孩子,他正在自学,进度比全班快两节课。

陶哲轩童年时的恩师 Ken Clements 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回忆了自己第一次见到陶哲轩的场景:

他坐在房间最远的角落里,读着一本叫做《微积分》的精装书。Terence 当时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子。在见过他的两个兄弟之后,我和 Terence 一起去了他父亲的书房,经过简短的聊天,我开始对这个天赋异禀的小孩进行评估。」

Ken Clements 与陶哲轩一家,左一为陶哲轩母亲 Grace Tao。1986 年摄于墨尔本。

8 岁时,陶哲轩的父母带他到美国寻求顶级数学家的建议,在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巴尔地摩校区内,心理学家 Julian Stanley 给陶哲轩做了测试,在 SAT 数学部分,陶哲轩获得了 760 分,已经可以达到大学水平。

1985 年,9 岁的陶哲轩同时就读于布莱克伍德中学以及附近的弗林德斯大学。在此期间,陶哲轩陆续斩获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铜奖、银奖和金奖,至今仍是该竞赛史上三枚奖牌最年轻的获得者。

1991 年,陶哲轩完成硕士论文,赴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也正是在这里,陶哲轩经历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在一场考试中,他险些挂科,但这次经历却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一场印象深刻的考试

陶哲轩提到,自己小时候上学不喜欢听课,擅长自学,但没有养成系统的学习方法:

如果我发现老师讲的话题我很感兴趣,我可能会利用上课时间自己试验相关数学方法,可能是尝试替换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解答中的一些步骤,也可能是插入一些数字来找出特例和寻找范式。相反,如果我发现老师讲的话题太无聊了,那我会像其他觉得无聊的同学一样在课上涂鸦。无论是哪种情况,我都没有做过详细的笔记,也没有养成系统学习的习惯。

在本科阶段以前,这样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显现出太严重的问题。唯一的特点是,喜欢的课程会顺利通过,不喜欢的课程就很少通过。有两门课是陶哲轩完全没有通过的:一门是 FORTRAN 编程,因为他已经会用 BASIC 语言编程了,所以拒绝了学习 FORTRAN 语言;另一门是量子力学,任课教师曾在考试之前划重点,说明考试中可能会要求写一篇该领域发展史的短文,但是直到考试当天陶哲轩才发现自己忘了这回事。

在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后,陶哲轩仍然保持着以往的学习方式,上自己喜欢的课程,旷掉不喜欢的课程,漫无目的地翻阅教材,然后花大部分时间上网。他会在研究生宿舍的机房里打游戏,一直打到深夜。

关于研究主题,他选择了调和分析(harmonic analysis)和解析数论,调和分析是他在澳大利亚读硕士期间学过的内容,并且称得上是强项。在考试之前,陶哲轩大概只花了两个星期来做准备,其中只有几天是在复习调和分析相关的内容。与此同时,别的同学大概会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不过直到考试之前,他依然充满信心。

这场考试一开始挺顺利的,因为所涉及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陶哲轩在硕士阶段研究过的,特别是调和分析里的 T(b) 定理。然而接下来,考试准备不足的问题很快暴露出来了。

我能够模糊地回忆起这个领域的一个基本结论,但是无法准确地描述它,给出正确的证明,或者描述它可以用来做什么、与什么有关。我记得很清楚,主考官问的问题越来越简单,试图让我能够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他们花了几分钟,例如让我推导拉普拉斯基本解。我一直没太留意调和分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偏微分方程和复分析(complex analysis),当我把波动方程的传播算子(propagator)用傅里叶乘子表示出来时,我根本没认出来它,也说不出任何有意义的东西。

所幸后来问题转到了另一个解析数论的话题上。只有一位考官具备丰富的数论背景知识,但是他误以为陶哲轩选择了代数数论作为 topic,所以他事先准备的问题便都不适用了。因此,陶哲轩面临的是解析数论方面的正常水准问题(比如证明素数定理、狄利克雷定理等),他很轻松地做出了解答。接下来的考试进行地相当快,因为没有一位考官事先准备了任何具有实质挑战性的代数题。

最终,陶哲轩(勉强)通过了这场考试。但这场考试却意外地改变了他的观念:「我当时仍然处于极大的震惊状态中,这是我第一次在一场我希望取得好成绩的考试中表现不佳。」

这次经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警钟,也被陶哲轩视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他开始认真上课、认真学习,更多地倾听同学和其他教师的看法,减少了玩游戏的时间,并且特别努力地解决导师给出的所有问题,希望最终留下好的印象。

当然,在这方面我并不总是成功,比如导师给我的第一个问题,我在拿到博士学位五年后才成功解决。不过,在研究生生涯的最后两年里,我写了一篇不错的论文,发表了一些文章,并开始了作为一名数学家的职业生涯。回想起来,那次失落的考试经历对当时的我来说,可能是最好的事情了。

对于普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来说,这段故事是一个很大的安慰。关于陶哲轩考试经历的故事,网络上也有许多报道。但这是我们第一次从他本人的叙述中感受到,在一个数学天才的荣耀背后,是多少个不懈探索的日日夜夜。

参考链接:

https://www.ams.org/journals/notices/202007/rnoti-p1007.pdf

https://mathshistory.st-andrews.ac.uk/Biographies/Tao/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 机器之心 公众号获得授权

陶哲轩自述考砸经历:智商高达230的数学天才,却因没复习险些挂科相关推荐

  1. java求美国数学家的年龄_陶哲轩8岁在美国高考得760分,智商超爱因斯坦30%,现状如何了?...

    陶哲轩,8岁参加美国高考,这已经令人震惊:但更加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满分800分的试卷,8岁的他就斩获了760分,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智商超群的陶哲轩,是众人口中的"小神童",数学界 ...

  2. 提携数学天才陶哲轩的伯乐是谁?

    2015年9月17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数学家陶哲轩(Terence Tao)宣布破解埃尔德什猜想(the Erdős Discrepancy Problem),整个数学界为之兴奋. 同样的兴奋 ...

  3. 数学天才陶哲轩主持白宫生成式AI工作组,李飞飞、Hassabis发表演讲

    夕小瑶科技说 分享 来源 | 新智元 最近,「数学天才」陶哲轩表示,自己将领导白宫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组,就当前AI评估并收集意见.在陶哲轩看来,加入工作流的ChatGPT在数学专业领域中,并没有太多增 ...

  4. 科学松鼠会压缩感知科普文章两篇:“压缩感知与单像素相机(陶哲轩)”“填补空白:用数学方法将低分辨率图像变成高分辨率图像(Jordan Ellenberg)

    题目:科学松鼠会压缩感知科普文章两篇:"压缩感知与单像素相机(陶哲轩)""填补空白:用数学方法将低分辨率图像变成高分辨率图像(Jordan Ellenberg)" ...

  5. 一代数学大家--John Conway逝世,丘成桐、陶哲轩纷纷发文缅怀!

    关注上方"深度学习技术前沿",选择"星标公众号", 资源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天才之间,总是惺惺相惜.当代最有趣的数学家 John Horton Conway, ...

  6. 陶哲轩发文缅怀John Conway:他是所有数学家构成的凸包中的一个极值点

    鱼羊 编译整理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天才之间,总是惺惺相惜. 当代最有趣的数学家John Horton Conway的逝去,令另一个数学天才陶哲轩伤感不已--他曾在普林斯顿受教于C ...

  7. 51年被发现9次,陶哲轩证明的公式成了重复造轮子?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晓查 栗子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重复造轮子"从来就不新鲜. 最知名如牛顿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发明了微积分:而计算机领域,也 ...

  8. 陶哲轩的10岁与30岁

    Terence Tao(陶哲轩),1975年7月17日出生于澳大利亚Adelaide(阿德莱德).本讲话作于1985年上半年,即陶哲轩尚未满10周岁时所作,一个稚气儿童,给大学生和教授们作报告,少见, ...

  9. 大数学家陶哲轩谈时间管理与高效工作的方法

    为什么陶哲轩这么高效,多产呢?陶哲轩曾经分享他的时间管理之道. >>>> 谈谈时间管理 受到一些网友的鼓励,我最终决定要在此谈谈我对时间管理的看法.其实我曾经想过就这个题目写点 ...

最新文章

  1. Ubuntu安装Anaconda
  2. C语言编程中的“堆”和“栈”七大不同之处
  3. linux卸载桌面Ubuntu,Ubuntu安装卸载KDE桌面之折腾记
  4. 读书笔记---编译程序中的三板斧
  5. AVS 分像素运动估计优化算法
  6. 神秘的安全测试思考案例(一)
  7. 如果没有Visual Studio 2015,我们如何创建.NET Core项目 ?
  8. 【新鲜出炉】快手推荐算法 bing搜索 面经
  9. 优化mysql插入数据_优化MySQL插入方法的五个妙招
  10. 古时候中状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1. Javascript条件运算符、其他运算符第五课(小二节)
  12. [转]Hibernate不能自动建表解决办法及Hibernate不同数据库的连接及SQL方言
  13. 电功图matlab,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仿真
  14. Netflix-Eureka服务注册与发现说明文档
  15. 打印显示服务器脱机win10,win10共享打印机脱机怎么办?
  16. Python-day17
  17. Gambler's Ruin(赌徒破产问题 概率论)
  18. 程序员幽默:让你笑到抽搐的自黑段子
  19. java aspose.words 生成word目录和更新目录
  20. python程序代码

热门文章

  1. 数据结构与算法:08 Leetcode同步练习(三)
  2. Numpy入门教程:08. 集合操作
  3. 【机器学习】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多元非线性函数寻优
  4. 15级团队学习成果汇报 -- 利用C#语言实现计算器
  5. 【Python】序列解包 and * 和 ** 的区别
  6. uml具有多种视图_UML建模与架构文档化
  7. 链接产业 聚变未来 | 移动云区块链开发者论坛来了
  8. 话AI、学实践、探未来,亚马逊云科技AI在线大会报名开启!
  9. 认知智能再突破,阿里 18 篇论文入选 AI 顶会 KDD
  10. 个推CTO安森:我所理解的数据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