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种GOF设计模式一般分为三大类: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模式。

创建型模式抽象了实例化过程,它们帮助一个系统独立于如何创建、组合和表示它的那些对象。一个类创建型模式使用继承改变被实例化的类,而一个对象创建型模式将实例化委托给另一个对象。创建型模式有两个不断出现的主旋律。第一,它们都将关于该系统使用哪些具体的类的信息封装起来。第二,它们隐藏了这些类的实例是如何被创建和放在一起的。整个系统关于这些对象所知道的是由抽象类所定义的接口。因此,创建型模式在什么被创建,谁创建它,它是怎样被创建的,以及何时创建这些方面给予了很大的灵活性。它们允许用结构和功能差别很大的“产品”对象配置一个系统。配置可以是静态的(即在编译时指定),也可以是动态的(在运行时)。

结构型模式涉及到如何组合类和对象以获得更大的结构。结构型类模式采用继承机制来组合接口或实现。结构型对象模式不是对接口和实现进行组合,而是描述了如何对一些对象进行组合,从而实现新功能的一些方法。因为可以在运行时刻改变对象组合关系,所以对象组合方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而这种机制用静态类组合是不可能实现的。

行为模式涉及到算法和对象间职责的分配。行为模式不仅描述对象或类的模式,还描述它们之间的通信模式。这些模式刻画了在运行时难以跟踪的复杂的控制流。它们将用户的注意力从控制流转移到对象间的联系方式上来。行为类模式使用继承机制在类间分派行为。行为对象模式使用对象复合而不是继承。一些行为对象模式描述了一组对等的对象怎样相互协作以完成其中任一个对象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

创建型模式包括:1、FactoryMethod(工厂方法模式);2、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模式);3、Singleton(单例模式);4、Builder(建造者模式、生成器模式);5、Prototype(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包括:6、Bridge(桥接模式);7、Adapter(适配器模式);8、Decorator(装饰模式);9、Composite(组合模式);10、Flyweight(享元模式);11、Facade(外观模式);12、Proxy(代理模式).

行为模式包括:13、TemplateMethod(模板方法模式);14、Strategy(策略模式);15、State(状态模式);16、Observer(观察者模式);17、Memento(备忘录模式);18、Mediator(中介者模式);19、Command(命令模式);20、Visitor(访问者模式);21、Chain of Responsibility(责任链模式);22、Iterator(迭代器模式);23、Interpreter(解释器模式).

Factory Method: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将哪一个类实例化。Factory Method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Abstract Factory: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需指定他们具体的类。

Singleton: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Builder: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Prototype: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个原型来创建新的对象。

Bridge: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Adapter: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Decorator: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扩展功能而言, Decorator模式比生成子类方式更为灵活。

Composite: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Composite使得客户对单个对象和复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Flyweight: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Facade: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个一致的界面, Facade模式定义了一个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Proxy:为其他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Template Method: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Template Method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

Strategy: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 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本模式使得算法的变化可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

State: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似乎修改了它所属的类。

Observer: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以便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自动刷新。

Memento: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将该对象恢复到保存的状态。

Mediator: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Command: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取消的操作。

Visitor: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Chain of Responsibility:为解除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耦合,而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这个请求。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

Iterator: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 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Interpreter:给定一个语言, 定义它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 该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

Adapter:(1)、意图: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2)、适用性:A、想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而它的接口不符合你的需求;B、想创建一个可以复用的类,该类可以与其它不相关的类或不可预见的类(即那些接口可能不一定兼容的类)协同工作;C、(仅适用于对象Adapter)想使用一些已经存在的子类,但是不可能对每一个都进行子类化以匹配它们的接口。对象适配器可以适配它的父类接口。

(3)、注意事项:类适配器使用多重继承对一个接口与另一个接口进行匹配。对象适配器依赖于对象组合。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有不同的权衡。类适配器:A、用一个具体的Adapter类对Adaptee和Target进行匹配。结果是当我们想要匹配一个类以及所有它的子类时,类Adapter将不能胜任工作;B、使得Adapter可以重新定义Adaptee的部分行为,因为Adapter是Adaptee的一个子类;C、仅仅引入了一个对象,并不需要额外的指针以间接得到adaptee.对象适配器则:A、允许一个Adapter与多个Adaptee----即Adaptee本身以及它的所有子类(如果有子类的话)同时工作。Adapter也可以一次给所有的Adaptee添加功能;B、使得重定义Adaptee的行为比较困难。这就需要生成Adaptee的子类并且使得Adapter引用这个子类而不是引用Adaptee本身。

(4)、使用Adapter模式时需要考虑的其它一些因素有:A、Adapter的匹配程度:对Adaptee的接口与Target的接口进行匹配的工作量各个Adapter可能不一样。工作范围可能是,从简单的接口转换到支持完全不同的操作集合。Adapter的工作量取决于Target接口与Adaptee接口的相似程度。B、可插入的Adapter:当其它的类使用一个类时,如果所需的假定条件越少,这个类就更具可复用性。如果将接口匹配构建为一个类,就不需要假定对其它的类可见的是一个相同的接口。也就是说,接口匹配使得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类加入到一些现有的系统中去,而这些系统对这个类的接口可能会有所不同。

(5)、使用C++实现适配器类:在使用C++实现适配器类时,Adapter类应该采用公共方式继承Target类,并且用私有方式继承Adaptee类。因此,Adapter类应该是Target的子类型,但不是Adaptee的子类型。

(6)、相关模式:Bridge的结构与对象适配器类似,但是Bridge模式的出发点不同:Bridge目的是将接口部分和实现部分分离,从而对它们可以较为容易也相对独立的加以改变。而Adapter则意味着改变一个已有对象的接口。Decorator增强了其它对象的功能而同时又不改变它的接口。因此decorator对应用程序的透明性比适配器要好。结果是decorator支持递归组合,而纯粹使用适配器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点的。Proxy在不改变它的接口的条件下,为另一个对象定义了一个代理。

双方都不适合修改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适配器模式。

类模式的Adapter采用继承的方式复用Adaptee的接口,而在对象模式的Adapter中则采用组合的方式实现Adaptee的复用。

示例代码1: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Target
{
public:virtual void Request(){cout<<"普通的请求"<<endl;}
};class Adaptee
{
public:void SpecificalRequest(){cout<<"特殊的请求"<<endl;}
};class Adapter : public Target
{
private:Adaptee* ada;
public:virtual void Request(){ada->SpecificalRequest();Target::Request();}Adapter(){ada = new Adaptee();}~Adapter(){delete ada;}
};//客户端
int main()
{Adapter* ada = new Adapter();ada->Request();delete ada;/*result特殊的请求普通的请求*/return 0;
}

示例代码2: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Player
{
protected:string name;
public:Player(string strName) {name = strName;}virtual void Attack() = 0;virtual void Defense() = 0;
};class Forwards : public Player
{
public:Forwards(string strName) : Player(strName) {}
public:virtual void Attack(){cout<<name<<"前锋进攻"<<endl;}virtual void Defense(){cout<<name<<"前锋防守"<<endl;}
};class Center : public Player
{
public:Center(string strName) : Player(strName) {}
public:virtual void Attack(){cout<<name<<"中场进攻"<<endl;}virtual void Defense(){cout<<name<<"中场防守"<<endl;}
};//为中场翻译
class TransLater : public Player
{
private:Center* player;
public:TransLater(string strName) : Player(strName){player = new Center(strName);}virtual void Attack(){player->Attack();}virtual void Defense(){player->Defense();}
};//客户端
int main()
{Player* p = new TransLater("小李");p->Attack();/*result小李中场进攻*/return 0;
}

示例代码3:类模式

Adapter.h

#ifndef _ADAPTER_H_
#define _ADAPTER_H_class Target
{
public:Target();virtual ~Target();virtual void Request();
protected:
private:
};class Adaptee
{
public:Adaptee();~Adaptee();void SpecificRequest();
protected:
private:
};class Adapter : public Target, private Adaptee
{
public:Adapter();~Adapter();void Request();
protected:
private:
};#endif//~_ADAPTER_H_

Adapter.cpp:

#include "Adapter.h"
#include <iostream>Target::Target()
{}Target::~Target()
{}void Target::Request()
{std::cout<<"Target::Request"<<std::endl;
}Adaptee::Adaptee()
{}Adaptee::~Adaptee()
{}void Adaptee::SpecificRequest()
{std::cout<<"Adaptee::SpecificRequest"<<std::endl;
}Adapter::Adapter()
{}Adapter::~Adapter()
{}void Adapter::Request()
{this->SpecificRequest();
}

main.cpp:

#include "Adapter.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Adapter* adt = new Adapter();Target* adt = new Adapter();adt->Request();/*resultAdaptee::SpecificRequest*/return 0;
}

示例代码4:对象模式

Adapter.h:

#ifndef _ADAPTER_H_
#define _ADAPTER_H_class Target
{
public:Target();virtual ~Target();virtual void Request();protected:
private:
};class Adaptee
{
public:Adaptee();~Adaptee();void SpecificRequest();protected:
private:
};class Adapter : public Target
{
public:Adapter(Adaptee* ade);~Adapter();void Request();
protected:
private:Adaptee* _ade;
};#endif//~_ADAPTER_H_

Adapter.cpp:

#include "Adapter.h"
#include <iostream>Target::Target()
{}Target::~Target()
{}void Target::Request()
{std::cout<<"Target::Request"<<std::endl;
}Adaptee::Adaptee()
{}Adaptee::~Adaptee()
{}void Adaptee::SpecificRequest()
{std::cout<<"Adaptee::SpecificRequest"<<std::endl;
}Adapter::Adapter(Adaptee* ade)
{this->_ade = ade;
}Adapter::~Adapter()
{}void Adapter::Request()
{_ade->SpecificRequest();
}

main.cpp:

#include "Adapter.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Adaptee* ade = new Adaptee;Target* adt = new Adapter(ade);adt->Request();/*resultAdaptee::SpecificRequest*/return 0;
}

适配器模式结构图:

参考文献:

1、《大话设计模式C++》

2、《设计模式精解----GoF23种设计模式解析》

3、《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

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Adapter)摘录相关推荐

  1. 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索引页] [源码下载] 乐在其中设计模式(C#) -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作者:webabcd 介绍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 ...

  2. 【设计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模式意图 如果已经有了一种类,而需要调用的接口却并不能通过这个类实现.因此,把这个现有的类,经过适配,转换成支持接口的类. 换句话说,就是把一种现有的接口编程另一种可用的接口. 模式结构 [类的适配器 ...

  3. 『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Adapter)

    23种设计模式+额外常用设计模式汇总 (持续更新) 适配器模式(Adapter) 适配器模式把一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工作. ...

  4. 【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Adapter Pattern

    适配器模式在软件开发界使用及其广泛,在工业界,现实中也是屡见不鲜.比如手机充电器,笔记本充电器,广播接收器,电视接收器等等.都是适配器. 适配器主要作用是让本来不兼容的两个事物兼容和谐的一起工作.比如 ...

  5.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6] -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前言 适配器,属于类结构型模式.<设计模式 - 可复用的面向对象软件>一书中将之描述为"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 ...

  6. java设计模式adapter,java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Adapter)

    定义 适配器模式把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的用途 用电器做例子,笔记本电脑的插头一般都是三相的,即除了阳极 ...

  7. C++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adapter)(结构型)

    一.结构型模式概述 结构型模式(Structural Pattern)描述如何将类或者对象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结构,就像搭积木,可以通过简单积木的组合形成复杂的.功能更为强大的结构. 结构型模式可以分 ...

  8. 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Adapter Class/Object)

    1.解析 定义 :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宗旨 : 保留现有类所提供的服务,向客户提供接口,以满足客 ...

  9. C#设计模式(7)——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一.引言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应用环境的变化(例如使用语言的变化),我们需要的实现在新的环境中没有现存对象可以满足,但是其他环境却存在这样现存的对象.那么如果将"将现存的对象" ...

最新文章

  1. java集成网站微信,微博,qq登录
  2. my sql Group_concat函数
  3. SQL 注入式攻击的本质
  4. Tcp连接arp协议详解
  5. mysql错误代码1813_ERROR 1813 (HY000) at line 404: Tablespace for table '`xxx`.`xxxxx`' exists.
  6. ASP.NET Core Razor生成Html静态文件
  7. [Java基础]Date类基础
  8. roads 用户体验标准_全球领先技术加持,联发科 天玑1000+刷新5G用户体验新标准...
  9. python knn预测双色球_用KNN和回归分析进行预测(python)
  10. 2020 wps 免登录_电脑WPS2020永久会员版下载
  11. matlab求极限分布,中心极限定理的Matlab演示
  12.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之八大行星
  13. 最新人工智能GPT-4免费简单使用教程
  14. java查询neo4j_Java中使用neo4j--创建和查询
  15. c++windows+yolov5-6.2+openvino模型部署超详细
  16. linux征途服务端,踏上Spring的征程3-Linux服务器从0开始搭建
  17. Tests run: 0, Failures: 0, Errors: 0, Skipped: 0
  18. DGCF,Disentangled Graph Collaborative Filtering论文理解
  19. 「PAT乙级真题解析」Basic Level 1104 天长地久 (问题分析+完整步骤+伪代码描述+提交通过代码)
  20. kindel读书笔记——第二个月2017.02.22-03.21

热门文章

  1. PCL:拟合平面直线和曲线以及空间曲线的原理到算法实现
  2. ROS发行版列表完整版
  3. Blender 3.0机器人硬面建模材质渲染全流程学习课程
  4. Go 分布式学习利器(13)-- Go语言的多态
  5. 《DDIA》读书笔记(一):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
  6. windows性能计数器搜集方法
  7. P1132 数字生成游戏
  8. layui栅格布局问题
  9. 配置用户通过Telnet登录设备的身份认证(AAA本地认证)
  10. C++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