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出版的美国光学学会旗下期刊Optics Express 同时刊登了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姚保利研究组的三篇研究论文。

在第一篇题为Large-scale 3D imaging of insects with natural color 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实现了大尺寸昆虫自然色三维高分辨率定量成像。经过亿万年的进化,生物结构非常复杂与精巧,并承载了多样的功能和迷人的景象。生物结构在不同尺度、不同维度和不同部位的观察与形态分析,为科学研究结果提供最直接的证据,在众多学科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高分辨率三维成像技术已经在生物学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并推动着生物学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是已有的技术与研究工具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对大样品进行三维成像时数据量大且耗时,高分辨率与大成像视场难以同时满足,样品自然色彩难以获取等。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对昆虫进行快速三维成像,并获得其高分辨形貌信息和色彩信息的设备,就成了昆虫分类学家和相关研究领域的迫切需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课题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合作,通过对彩色结构照明光学成像系统和相关算法进行改造升级,克服了已有三维成像方法的缺陷,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和照明均匀性,使得成像系统在高分辨率、大尺寸、三维、快速、全彩色和定量分析等六大成像要素上均得到有效提升。该研究对大尺寸昆虫的高分辨三维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为昆虫结构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在进化生物学、仿生学、分类学、功能形态学、古生物学和工程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第二篇题为Real-time optical manipulation of particles through turbid media 的文章中,研究人员主要实现了透过散射介质后对微粒的实时光学微操纵。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了光镊的发明人Arthur Ashkin,在那里激光捕获和操纵微粒是在透明和无散射介质中进行的。而当光学系统中有散射介质存在时,成像目标难以在像面清晰呈现,激光也难以聚焦成为一个焦点。目前有多种方法来克服散射的影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光场调控器件和相应的优化算法对经过散射介质后的光场进行调控。遗传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抗噪声能力强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散射介质后的光场聚焦和成像,然而遗传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随着优化的进行,其收敛速度逐渐变慢,噪声对最终聚焦结果影响较大,优化结果受探测器动态范围限制等。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的成熟,已有研究者将波前矫正技术和光学捕获结合,实现利用散射光场对微粒的捕获,但是此类技术在散射介质后产生的聚焦光场质量不高,而且无法实现在散射介质后特定目标点对微粒的捕获,也无法在散射介质后沿特定路径对粒子进行操控,灵活性以及应用场合受到限制。

为了实现对经过散射介质后光束的高质量聚焦并将其应用于实际,该文提出了一种相间分区域波前校正方法,实现了入射光经过散射介质后单点和多点的重新聚焦。将该方法和光镊技术结合,可以对散射介质后单一粒子和多个粒子的同时捕获,并且可以实现在散射介质后某一平面内沿特定轨迹对微粒的操纵。与传统遗传算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收敛速度快、聚焦强度高、对探测器动态范围需求小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光经过散射介质后的聚焦效果,不仅可以应用于光学微操纵,而且可以应用于其它相关领域,为散射介质后的物体成像、深层样品荧光显微成像以及散射介质后的光场调控提供了有效手段。

在第三篇题为Three-dimensional space optimization for near-field ptychography 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实现了近场叠层成像术的三维空间优化。叠层成像术(Ptychography)是一种无透镜的相干衍射成像技术,拥有大视场、高分辨和定量相位的优势。通过记录多幅交叠的衍射图像,利用交叠区域的数据冗余和先进的相位恢复算法,能恢复出物体的透射率函数分布、分解相干态以及校准系统误差。这一无透镜的成像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可见光、电子波段和X射线波段。然而,叠层成像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限制,比如在针对三维厚样品成像时,其厚度是未知的,传统成像方法是尽可能减小对样品每一层的成像厚度,这就增加了成像的层数,而且该方法只适用于连续样品,对于离散的有着非均匀空间分布的样品则可能会出现伪影,额外的空白层也会降低图像质量。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三维叠层成像算法(GA-3ePIE),可同时优化层数与层距,并且适用于近场三维叠层成像术。相比于远场,它可以使用更少的图像重构相同大小的视场,而且对光源相干性以及探测器动态范围要求更低。通过分析发现,随着交叠率和采样率的提升,可恢复层数变多。该算法也能被推广到X射线及电子波段领域,同时也可以用于其它计算成像技术,如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术。

姚保利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新型光学成像及光学微操纵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的研究和开发,已在PRLPRAOLOE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200多篇研究论文,授权多项国家发明专利。2013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数字微镜器件(DMD)和LED照明的结构光照明显微成像技术,分辨率达到90nm,该成像设备已成功应用于多项生命科学研究之中。研究团队先后为国内外多所大学研制了多套激光光镊微操纵仪,设备性能稳定可靠,获得用户的普遍好评。(来源: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图1. 两种中华虎甲的三维成像结果。(a) 虎甲1的最大值投影图(4X, NA0.2),其三维成像体积约为18.7 x 9.4 x 7.0 mm3。(b) 利用20X, NA0.45物镜对图(a)中红色方框内区域进行成像的最大值投影结果。(c) 图(b)的三维形貌信息。(d) 图(c)中蓝色曲线所经过的复眼的三维轮廓曲线。(e) 虎甲2的最大值投影(4X, NA0.2),其三维成像体积约为19.5 x 8.3 x 6.6 mm3。(f) 利用20X, NA0.45物镜对图(e) 中红色方框内区域进行成像的最大值投影结果。(g) 图(f)的三维形貌信息。(h) 图(g)中蓝色曲线所经过的复眼的三维轮廓曲线。

图2. 激光透过散射介质后对微粒的捕获和操纵实验结果。(a)-(e)散射介质后操纵微粒沿矩形轨迹运动;(f)-(j)散射介质后操纵微粒沿圆形轨迹运动(标尺:10μm)

图3. 不同参数下USAF分辨率板的强度恢复结果。(a)单层重构结果。(b1-b2)和(c1-c2)不同层距下两层重构结果。(d1-d3)三层重构结果,包含一层空白层。(e1-e2)和(f1-f2)使用GA-3ePIE算法下的重构结果及放大图。(g)一张典型的衍射图。

合成孔径成像算法与实现_西安光机所光学成像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推荐

  1. 合成孔径成像算法与实现_声呐二维成像技术

    前 言 波束形成声成像技术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声成像技术,波束形成技术是波束形成声成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波束形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生成的图像质量.发展较早的主要是二维成像声呐,如侧扫声呐.前视声 ...

  2. SAR成像系列:【8】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算法-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成像算法(附Matlab代码)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该理论指出:对于满足约束等距条件(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y,RIP)的稀疏或可压缩信号,通过低于(甚至远低于)Ny ...

  3. 合成孔径成像算法与实现_浅析太赫兹成像技术在消防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消防员可以说是和平年代,离死神最近的职业.2019年8月上映的电影<烈火英雄>,对此有着真实的刻画.消防员面对高温.黑暗.有毒和浓烟等危害环境时,如果没有相应的设备贸然冲进现场,不仅不能完 ...

  4. 合成孔径雷达算法与实现_[SAR笔记0]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与实现

    0 成像步骤 这里主要是记录RDA算法(距离多普勒算法),因为处理涉及到距离多普勒域因此得名. a) 获取原始时域数据 获取到的原始雷达数据其实是这种复数形式. 展示为图像就是上图所示 b) Rang ...

  5. 合成孔径成像算法与实现_(转)解读:为什么热成像测体温有时会显示35度以下?...

    这几天,小编的朋友圈被一片红红绿绿的视频.图片刷屏了,它就是当下的热点话题:热成像人体测温.有些人发现,其中有些画面上显示着"26℃.31.3℃.27℃"等温度值,和人体体温相差甚 ...

  6. 合成孔径雷达算法与实现_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非线性大气相位补偿方法...

    作为一种高精度的形变测量仪器,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B-InSAR)已经在形变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大气相位.由于不同时刻气象条件的不同,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会发生改变 ...

  7. thunderx 循环获得_柔性钠基双离子电池研究获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通讯作者)及其团队成员在柔性钠基双离子电池方面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A Flexible Dual-Ion Ba ...

  8. 【ISAR成像定标方法(2)—平动目标ISAR成像的运动补偿方法MATLAB仿真】

    目录 前提介绍 运动补偿技术研究 包络对齐方法 相位补偿方法 运动补偿仿真实验与分析 结语 前提介绍 本章内容简介:分析了相邻互相关法和积累互相关法两种包络对齐方法,分析了多普勒中心跟踪法(又称积累恒 ...

  9. 合成孔径成像算法与实现_MIMO OFDM宽幅SAR成像仿真与图像融合技术

    在之前的<UWB OFDM信号产生,MIMO-SAR显优势>一文中,我们曾介绍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产生原理及在雷达应用中的优势.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介绍MIMO OFDM宽幅SAR ...

最新文章

  1. linux实践-弱密码导致服务器被黑
  2. oracle更新统计信息执行计划,为准确生成执行计划更新统计信息-analyze与dbms_stats...
  3. 【Java】6.7 内部类
  4. PHP的转义字符与\r\n
  5. wpf怎么让grid表格中元素显示到最顶层_一文搞定PPT中的快捷键
  6. LeetCode 1816. 截断句子
  7. Istio 在阿里云容器服务的部署及流量治理实践
  8. python形参中传入两个实参_C语言学习第3篇---形参-实参概念剖析
  9. jQuery操作数组的工具方法
  10. 简单算法系列之完数的计算
  11. 圆周率中查找指定数字
  12. 分享5款免费且超赞的SSH工具
  13. 简单博饼游戏的实现(java)
  14. 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15. 用PYQT5实现非常基本sqlite的编辑器
  16. HMI-47-【多媒体】Title界面实现 2
  17. 使用opencv-python快速读取视频——进阶版
  18. 六月,授你以鱼,再授你以渔
  19. 实战案例——小帅优化网站,70天目标关键词全部第一
  20. SpringMVC几个核心类(控制器核心类,加载配置文件核心类,处理url影射核心类,处理视图资源核心类,方法动态调用核心类)

热门文章

  1. python装饰器改变命运
  2. .NET Core 配置Configuration杂谈
  3. 《基于Windows 7特性的程序开发系列》视频分享
  4. 论文笔记之:Deep Attributes Driven Multi-Camera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5. Git 创建两个“本地分支”协同工作
  6. 《数据分析实战 基于EXCEL和SPSS系列工具的实践》一3.4 数据量太大了怎么办
  7. hdu 1872(看病要排队)(优先队列)
  8. 转 cocos2d-x 3.0 常用对象的创建方式
  9. mysql 和 mongo db 语法对比
  10. 优秀的PHP程序员至少应该了解PHP代码的优缺点(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