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脑机接口社区"关注我们

更多技术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侵入式脑机接口

研究人员已经测试了许多大脑部位的电刺激,旨在通过使用植入物来恢复视力。例如,研究人员曾尝试对因色素性视网膜炎(RP)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导致的失明患者的视觉皮层和视网膜细胞进行电刺激。此外,其他研究表明,通过刺激视神经(Delbeke等,2001)或外侧膝状核(Pezaris和Reid,2007)可以唤起感官知觉。然而由于这些与神经外科手术相关的存在许多挑战和风险,这些技术并未被广泛使用。

大脑皮层视觉假体

几个世纪以来,恢复视力一直是科学家们感兴趣的问题。法国物理学家Charles Le Roy对用电治疗疾病很感兴趣。为了治愈失明患者,他发明了一种金属装置,该金属装置应用于患者的头部并将其连接到莱顿瓶上。病人报告说在电击时感觉到闪光(LeRoy, 1755年)。这是第一次有记录的视觉皮层电兴奋性的演示,也是一系列视力恢复尝试的灵感来源。20世纪初,神经外科医生利用清醒的颅骨病人的研究机会,用电刺激他们的视觉皮层。使用这些技术发现了人类初级视觉皮层中视野的空间表示(Holmes, 1918;Löwenstein和Borchardt, 1918)。John C. Button基于从该方法得到启发开发了一种设备,旨在通过电刺激枕叶皮层来恢复盲人的视力。在对该设备的测试中,一位盲人病人报告说看到闪光,并能够定位和评估光源的亮度(Button,1958年)。几年后,Brindley和Lewin(1968)制造了皮层视觉假体的无线原型,它由80个颅外无线电接收器和80个植入距骨裂的颅内电极组成。该原型并不像作者希望的那样支持阅读,但允许简单的模式识别。大约在同一时间,William Dobelle开发了一种可移动视觉神经假体,可以刺激接受脑部手术的患者的视觉皮层(2015)。这些开创性的研究为开发更复杂的仪器和新一代皮层植入物奠定了基础。在2020年,有几个项目正在进行中,并且在未来几年中正在进行或计划进行临床试验(有关神经仿生学和皮质植入物的综述,请参见:Allen和Ayton,2020年; Chen等人,2020年;关于视网膜植入物的概述:Nowik等等, 2020年)。

Allen和Ayton,2020年

01

CORTIVIS

CORTIVIS项目的目的是使用仿生的人工视网膜来捕捉视觉场景该人工视网膜被设计为模仿视网膜中发生的视觉处理方面。CORTIVIS项目使用犹他电极阵列(UEA),该阵列由100个长度为1.0-1.5毫米的电极组成。它被设计用来到达皮质层4c(膝状神经的目标),并限制对神经元的损伤。早期实验表明,对植入电极的电刺激能在猴子身上产生视觉感知(Normann et al., 2009),并在脑外科手术期间对癫痫或脑瘤患者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安全植入、高质量的视觉皮层记录和对膦的诱导感知,获得了非常好的结果(Fernandez et al., 2015)。最近在猴子身上成功测试了一种被称为“高通道计数神经假体” 的新系统。它使用大量的植入电极(总共1024个),放置在初级视觉皮层(V1)的膝状受体层和腹侧视觉流的V4区域。装有了这种植入物的猴子能够识别简单的形状、动作和字母(Chen等人,2020年)。

Chen等人,2020年

02

Orion

该系统由照相机,计算机和应用于枕后叶的硬膜阵列组成,该硬膜下阵列由60个表面电极组成。在处理视频图像之后,信息被无线传输到阵列。研究人员对一名盲人患者的初步研究证明了该设备的安全性和基本功能。Niketeghad和Pouratian等人从2017年末开始执行了一项临床试验,迄今已包括5名盲人患者,并计划随访5年。初步结果表明,患者能够感知光幻视。

03

ICPV项目

皮层内视觉假体项目(ICVP)使用了一种无线浮动微电极阵列(WFMA),它由放置在视觉皮层表面的16个聚二乙烯绝缘的铱微电极、一个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一个具有无线电源和激活的微线圈组成。安装在眼镜或头带上的摄像机连接到视频处理器单元,该处理器将图像转换成映射到电极阵列的模式。然后,信号通过刺激模块传输到位于头部的遥测控制器,刺激模块将信号和功率无线分配到每个WFMA模块。相关人体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Troyk, 2017)。

04

Gennaris

该装置由安装在眼镜上的摄像头组成,用以捕捉场景,并将其传输到“口袋处理器”,该处理器提取有用信息,然后将其发送到植入初级视觉皮层第4层的图块(每个图块皮质内43个电极)。信号通过位于头部后部的无线发射器广播(Lowery等人,2015)。对实验动物的安全测试已经证实了光幻视的产生,组织学检查显示植入后皮质损伤最小,且长期刺激是可能的,没有不良事件(Lowery et al., 2017;Rosenfeld等人,2020年)。第一个人体临床试验计划在未来几年进行。

05

视网膜植入物

视网膜假体已被开发为视网膜疾病如RP和AMD的潜在治疗方法,这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在这些病理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层相对不受影响,使这类患者成为视网膜内植入的良好候选者(Santoset al.,997; Mediros and Curcio,2001)。视网膜假体根据电极阵列的位置进行分类,即视网膜上,视网膜下和脉络膜上。

06

Argus视网膜假体

第一个视网膜假体是Argus®I,它是一个由16个电极组成的视网膜前阵列,与电脑和摄像头无线连接。临床试验表明,患者能够完成简单的视觉检测和辨别任务(Yanai et al., 2007)。研究者在之前的研究发现,电极数量和电极之间距离会限制空间分辨率(Caspi等人,2009)。为了克服这些限制,随后推出的Argus®II拥有60 (6 × 10)铂电极阵列视网膜外阵列,传输信号具有更好的空间分辨率。植入患者能够辨别和识别2D和3D物体,识别大的高对比度字母(Stronks and Dagnelie,2014)定位目标(Ahuja etal., 2011)和检测运动(Arsiero et al., 2011;罗等,2014)。此外,在简单的导航任务中,患者能够沿着地面上的高对比度线找到门(Humayunet al., 2012)。

07

Alpha-IMS

Alpha-IMS是一种视网膜下植入物,放置在没有光感受器的区域,目的是替代缺失的光感受器。它由一个由1500个光电二极管组成的芯片、一个放大电路和穿透电极组成。放大的信号激活双极细胞(Stingl et al.,2013)。使用这种植入物,患者能够感知和定位光源,并检测运动。该设备的第二代视网膜植入Alpha AMS是一个改进版本,拥有1600个光电二极管,具有更高的耐久性,目前正在测试中(Edwards et al.,2018)。

05

澳大利亚仿生视觉

澳大利亚仿生视觉(BionicVision , BVA)是一种脉络膜上植入物,可以减少视网膜损伤的手术风险。由于植入物距离目标视网膜细胞较远,因此患者使用该设备时的视力非常差(20/8397)(Ayton et al., 2014)。

四种侵入性植入物(视网膜、视神经、丘脑和皮质)

上图中视觉假体。一般来说,视觉场景是由摄像机捕获,然后由计算机单元处理,发送到刺激视觉通路的电子接口(electro interface)。上图展示了不同的解剖位置:(A)视网膜前(1)、视网膜下(2)和脉络膜上(3);(B)视神经;(C)外侧膝状核;(D)视觉皮层。

来源:

Brain-Machine Interfaces to Assist the Blind

Bionic eye review – An update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术交流,

不用于商业行为,转载请联系后台

若有侵权及疑问,请后台留言,管理员即时删侵!

更多阅读

新书推荐 | 脑电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介绍

【思维导图】利用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来处理脑电数据

OpenfNIRS数据库:fNIRS公开数据库小结

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的软脑植入物来控制大脑中的脑细胞

Cell子刊:MRI有助于揭示睡眠之谜

"芯片大脑"是什么?科学家提出了"忆阻性神经混合芯片"这一概念

运动想象脑机接口中迁移学习的完整流程

华科大脑机接口与机器学习实验室博士后招聘!

快速入门脑机接口:BCI基础(一)

你的每一次在看,我都很在意!

用于视力恢复的脑机接口综述(一)(修改)相关推荐

  1. 反思脑机接口技术:机器真的能控制我们的大脑吗?

    来源:AI科技评论 作者:R. Douglas Fields 编译:陈彩娴 猛烈的公牛在冲锋的途中锁定了双腿.它将双蹄扎进地下,在与之搏斗的人类参赛选手被刺伤之前停了下来. 这个人类参赛选手不是职业斗 ...

  2. 【Neuralink 与大脑的神奇未来】Part 3:脑机接口

    目录 Part 1: The Human Colossus 人类的巨像 Part 2: The Brain 大脑 Part 3: Brain-Machine Interfaces 脑机接口 Part ...

  3. 重磅!脑机接口突破登Nature封面,脑中“笔迹”转屏幕文字破纪录,准确率超99%...

    来源: 物联网之家 研究团队将人工智能软件与一款脑机接口设备结合起来,与一名大脑中植入脑机接口设备的瘫痪患者合作,让该患者想象他拿着一支笔,在一张横线纸上"尝试"写字,就像他的手没 ...

  4. 基于耳-脑电图的脑机接口研究进展

    头皮-脑电图(EEG)常被用来开发脑机接口(BCI)系统.近年来,记录在耳朵周围或内部的脑电图被称为ear-EEG,被频繁地用于开发实用的脑机接口系统,并且之前的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其在性能和长期使用方 ...

  5. 深度学习下的脑机接口BCI究竟有多远?

    BCI | ECoG  | 脑机接口 LFP | CMRR | 生物计算 随着生命科学.医药研发.数据分析.数据挖掘.LFP.生物计算.靶点发现.基因测序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脑科学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

  6. 从运动脑机接口到情绪脑机接口:运动脑机接口

    从运动脑机接口到情绪脑机接口(1) --运动脑机接口 用于运动功能恢复的脑机接口 闭环控制的理念推动了脑机接口解码器的发展.包括调整解码器的构造和训练方式以及引导感觉运动脑机接口形成新的控制通路(图2 ...

  7. 类脑神经界面研究有新进展-深圳先进院李骁健与华中科技大学罗志强合作研究将适合脑机接口应用的ECoG型传感器...

    "脑机接口"这个目前很火的科技词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要想实现脑机接口技术,最基础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能感应到脑神经信号的传感器.目前根据神经传感器部署的位置,可以把他们分为三个类型 ...

  8. 脑机综述(一) | 脑机接口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臻泰智能 论文<脑机接口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琚芬1,赵晨光1,袁华1,牟翔1,王冰水2 [关键词] 脑机接口:运动功能:康复 [基金项目]国 ...

  9. 马斯克近日表示:Neuralink脑机接口有望明年用于人类

    12月7日,马斯克在华尔街日报CEO理事会论坛发言时表示,Neuralink公司的脑机接口有望在 2022 年之前用于植入人体,借助Neuralink的微芯片装置来帮助恢复四肢瘫痪者的全身功能. 目前 ...

最新文章

  1. 华为5G首席科学家童文 | 5G:万物连接平台 智能世界基石
  2. iOS32位唯一标识符
  3. js动态生产html元素,js 动态创建 html元素
  4. linuxl下创建mysql用户和组_Linux中用户与用户组管理
  5. php 工厂模式 使用场景,PHP设计模式之工厂模式
  6. matlab画二维颜色深浅,matlab中如何为二维图形填充渐进的颜色
  7. 单片机ADC采样算法----加权递推平均滤波法
  8. 大数据_Flink_数据处理_yarn和k8s平台的flink部署---Flink工作笔记0015
  9. .Net Micro Framework研究—带I2C总线的模拟器
  10. DTD与XML的关系。。说的不错,拿来看看,学习了
  11. 12.统计 日志 ip
  12. Linux编程,vim/vi环境
  13. (贰)笔记:AUI 中 Tab 的使用及 item 样式与下划线样式的修改
  14. opendolphin_认床的你也许拥有海豚般的睡眠
  15. 如何考虑SEO优化?
  16. 整理的金蝶云苍穹初级练习题
  17. 大数据必备技能_大数据需要具备的5种必备技能
  18. springboot以FTP方式上传文件到远程服务器
  19. JAVA基础作业练习—自定义异常之模拟ATM
  20. 復現suma++:最後一步 ./visualizer 報錯

热门文章

  1. Python——raise引发异常
  2. 向现有对象实例添加方法
  3. 如何正确克隆JavaScript对象?
  4. 安装SaltStack
  5. 英语词汇(5)followed by / sung by / written by
  6. VR/AR会是微信后马化腾进军的战场吗
  7. Android性能系列-渲染篇
  8. 在Linux中安装SEP Client
  9. android Fragments详解五:与activity通讯
  10. 中山市交通集团热备容灾项目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