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0日,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军研究员团队题为“Innate lymphoid cells and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的综述论文。该综述总结了固有淋巴细胞与多种胃肠道疾病间的关联,并展望了固有淋巴细胞在免疫治疗方面可能的应用前景。

https://doi.org/10.1016/j.jgg.2021.08.004

固有淋巴细胞 (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s) 是一类新发现的固有免疫细胞,与皮肤、粘膜等共同组成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通过直接作用或间接分泌细胞因子等方式响应昼夜节律、与微生物群落互作或改变微环境来维持机体稳态。其分类类似于T细胞,分为ILC1、ILC2、ILC3及ILCreg四大类。大量研究表明ILC在胃肠道疾病中有多类型多方向的作用。

该论文综述了三种胃肠道疾病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可能应用。1. 过敏性疾病——嗜酸性胃肠道疾病。与食物过敏、线虫感染密切相关的ILC2通过响应不同信号如IL-33及TSLP等刺激分泌IL-5及IL-13导致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参与发病。2. 自身免疫疾病——乳糜泻。ILC1中的自然杀伤细胞可能直接损伤粘膜导致发病。同时,多类ILC在乳糜泻病人肠道内聚集,响应信号产生TNF-α和IFN-γ,间接诱导炎症反应。3. 癌症——结直肠癌。ILC在结直肠癌中伴随肿瘤微环境的不同行使着不同功能。ILC1通过直接或间接分泌IFN-γ抑制肿瘤增殖;而高表达HS3ST1和PD1的ILC2促进肿瘤增殖;ILC3经IL-23诱导产生IL-17与IL-22,与嗜酸性粒细胞等共同维持肠道稳态、抵抗肿瘤,但IL22在炎症性肠病病人中又可以与T细胞互作促进肿瘤形成。此外,LTi的非典型抗原呈递作用也可能帮助肿瘤实现免疫逃逸。目前肿瘤免疫治疗中多因缺乏T细胞渗透导致疗效不佳。而ILC与T细胞共享多个信号通路,并相对于T细胞有更好的组织渗透性,还可以结合细胞因子疗法,作为目前免疫治疗的补充手段。

结直肠癌中ILC的主要功能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梓玉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王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

引用本文:Ziyu Wang, Jun Wang. (2021). Innate lymphoid cellsand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DOI:10.1016/j.jgg.2021.08.004.

猜你喜欢

10000+:菌群分析 宝宝与猫狗 梅毒狂想曲 提DNA发Nature Cell专刊 肠道指挥大脑

系列教程:微生物组入门 Biostar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

专业技能:学术图表 高分文章 生信宝典 不可或缺的人

一文读懂:宏基因组 寄生虫益处 进化树

必备技能:提问 搜索  Endnote

文献阅读 热心肠 SemanticScholar Geenmedical

扩增子分析:图表解读 分析流程 统计绘图

16S功能预测   PICRUSt  FAPROTAX  Bugbase Tax4Fun

在线工具:16S预测培养基 生信绘图

科研经验:云笔记  云协作 公众号

编程模板: Shell  R Perl

生物科普:  肠道细菌 人体上的生命 生命大跃进  细胞暗战 人体奥秘

写在后面

为鼓励读者交流、快速解决科研困难,我们建立了“宏基因组”专业讨论群,目前己有国内外5000+ 一线科研人员加入。参与讨论,获得专业解答,欢迎分享此文至朋友圈,并扫码加主编好友带你入群,务必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职称/年级”。PI请明示身份,另有海内外微生物相关PI群供大佬合作交流。技术问题寻求帮助,首先阅读《如何优雅的提问》学习解决问题思路,仍未解决群内讨论,问题不私聊,帮助同行。

学习16S扩增子、宏基因组科研思路和分析实战,关注“宏基因组”

点击阅读原文,跳转最新文章目录阅读

JGG :微生物所王军-综述固有免疫细胞在胃肠道疾病中研究进展相关推荐

  1.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微生物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相关软件和数据库的研究进展

    文章目录 微生物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相关软件和数据库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比较基因组 代谢途径 致病机制 次级代谢产物 噬菌体 操纵子/复制起点预测 基因组可视化 宏基因组 多序列比对 Referenc ...

  2. Gut Microbes: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组在新冠病人肠道病毒组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研究组利用已建立的肠道病毒组的研究方法(Cao et al, Medicine in Microecology, 2020, 4:100012)结合Nanopore三代测序技术 ...

  3. iMeta | 印遇龙院士/郑大魏勇军等综述益生菌发酵中草药的研究进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益生菌发酵中草药的研究进展 iMeta主页:http://www.imeta.science 综述 ● 原文链接DOI: https://doi.org/10.1002/imt2. ...

  4. 图网络究竟在研究什么?从15篇研究综述看图神经网络GNN的最新研究进展

    近年来,由于图结构的强大表现力,用机器学习方法分析图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图神经网络(GNN)是一类基于深度学习的处理图域信息的方法. 到目前,相关研究的已经非常多了,不过我们回过头来看思考和回顾一下 ...

  5. Nature综述: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撰文 | Qi 责编 | 兮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世界范围内与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主要原因,尤其是在50岁以下的个体中其患病率正逐步攀升.CRC作为肠道上皮的异 ...

  6. 综述:儿童腺病毒肺炎诊治的研究进展

    摘要:重症腺病毒肺炎在儿童中有较高的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其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但对于流行季节内6个月至2岁的儿童,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不退,肺部表现重者,应早期完善腺病毒病原学检测等相关检查,早期诊断腺 ...

  7. 神经架构搜索在视频理解中研究进展的综述

    作者 | Michael S. Ryoo 研究员与 AJ Piergiovanni 学生研究员(Google 机器人团队) 来源 | TensorFlow(ID:TensorFlow_official ...

  8. 红水河统计降尺度_统计降尺度的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doc

    统计降尺度的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 统计降尺度的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统计降尺度方法是将大气环流模式GCMs输出的低分辨率的气象资料转换为流域尺度的主要方法之一,现已发展成为气候学中较为完善的领域.简 ...

  9. JGG |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军团队发现肠系膜淋巴系统可能为肠-肝轴第二通路...

    肠-肝轴指肠道(含微生物群)与肝脏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在代谢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一直以来,肝门静脉被认为是肠-肝轴代谢产物运输的主要途径,但其他途径(如淋巴系统)存在与否及其重要程度尚不明确. 202 ...

最新文章

  1. 商城开发(1)-前期准备
  2. Windows网络通信(二):socket异步编程
  3. static 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函数 C++
  4. 计算机视觉编程——图像分割
  5. 13、mybatis多表关联查询级联属性
  6. 阿里公开Weex技术架构,还开源了一大波组件
  7. linux离线安装python3.7教程_Linux傻瓜式七步完美安装Python3.7
  8. vim保存文件”:wq与“:x的区别以及小写:x与大写“:X”的区别
  9. 计算机中丢失了gdiplus.dll,解决 “计算机中丢失gdiplus.dll”
  10. 静默安装weblogic
  11. 多层线性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笔记(待完善,持续更)
  12. 金蝶云星空API调用实践
  13. 自定义滚动条、tbody加滚动条
  14. 6.18上午CVPR直播 | 清华三维视觉研究团队:三维人体重建与渲染、高精度人脸生成
  15. 3款强大到离谱的电脑软件,个个提效神器,从此远离加班
  16. 华为机器学习服务语音识别功能,让应用绘“声”绘色
  17. HTML虚拟键盘带声音特效
  18. 大陆汽车:汽车电子电器架构的发展及其对车载以太网的影响
  19. Echarts——中国地图绘制
  20. Spark全套知识体系,终于搞到了!

热门文章

  1. 面试被问到Redis实现发布与订阅,手摸手教
  2. 深入理解 Java 虚拟机 - 你了解 GC 算法原理吗
  3. 去某大厂三面总监面,因为迟到了5分钟,面试官当着我的面把简历扔垃圾桶了...
  4. 今晚,咱们就聊聊堆排序吧!
  5. 都 2020 年了,这些 OKR 的坑你还要踩吗?
  6. 软件系统理想主义之殇
  7. Python做web前后端交互
  8. 如何在电脑中配置jdk环境变量
  9. C#中base关键字的几种用法
  10. 东北大学 计算机网络试题,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网络考试试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