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SAP到ORACLE

截至2008年,ORACLE年营收为224亿美金,而SAP年营收为161亿美金。年人均创收ORACLE为26万美金,SAP则为31万美金。相比之下,国内的用友年营收2.5亿美金,人均创收仅3.6万美金,金蝶年营收1.25亿美金,人均创收仅3.1万美金,差距十分明显。

由于ORACLE的产品销售,应用产品与数据库是绑在一起的,从ORACLE的年报中根本看不出各自是多少。而ORACLE似乎也有意回避做明确的划分,因此,考虑到现如今应用产品(ERP)在ORACLE产品家族中的核心地位,大约以50%的比例来计量(110亿美金),应当还算靠谱。这样看来,就应用产品的市场份额而言,ORACLE大约是SAP的三分之二。SAP是无可争议的老大,ORACLE是无可争议的老二。两者合计占应用产品全球市场总体的份额,按某些调查机构的数据约为60%(35%+25%)。至于市场上林林种种的其它产品,则就是“余子纷纷不足数”了。

由于SAP/ORACLE的产品主要靠合作伙伴、咨询机构来实施服务,一般认为,围绕它们所衍生的市场价值链有三到五倍,因此,可以说这是一个由SAP/ORACLE所创造的千亿美金规模的大市场。而国内应用软件市场的总价值,按某些调查机构的数据,当前约为100亿人民币左右。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市场的饱和度近70%,而国内市场的饱和度不足20%,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未来几年出现一个千亿人民币规模的大市场指日可待。这对于国内应用软件厂商们来说,无疑既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也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那么,从ORACLE应用产品过往十几年迂回曲折又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国内厂商能获得一些怎样的有益启发呢?概而言之,ORACLE 产品研发的经验有以下两个重要方面:

其一是产品开发策略的“目标明确”。以SAP为标杆、为榜样,承认差距,奋起直追,结合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SAP一向喜欢标榜自己的产品“包含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凝聚了各大成功企业宝贵的管理经验,有着30多年的深厚积累”。那么,以SAP为师,跟着SAP走,大方向总不会错的。

最近有人在谈到R12中的新东西“子分类帐”(Subledger)时,曾调侃说“能看到SAP的影子”。其实,如果对ORACLE与SAP的产品做一些比较深入的对比研究分析就会发现,尽管两个产品外表长相、操作习惯差别甚大,但其核心的业务流程、应用架构相似度还是很高的,许多地方不过是名词概念的的改头换面而已。反观国内不少厂商的产品,虽然也声称在学,但核心、本质的东西往往弄得南辕北辙。

其二是开发管理策略的“过程坚定”。这里的“坚定”,不是说要象埃里森那样固执到去骂别人是“傻瓜”。然而,一个设计精良、高度集成的ERP产品,是计算机技术与企业业务实践的完美结合,它是如此庞大而复杂,以致于它绝对不是一般的“无知”用户,在工厂走马观花的程序员,或者读过几本管理书籍的咨询实施人员就能轻易理解与掌握的。产品研发、实施、发展过程中,七嘴八舌、众说纷纭,甚至各执一词、矛盾冲突都是在所难免,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坚持,最终必然是弄出一个“四不像”的大杂烩。

埃里森是天生的领袖、天才的企业家,但他绝不是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这从他曾轻率地任命一个产品开发主管兼任上市公司的CFO就可见一斑。当然,埃里森也无意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所谓的“企业管理专家”。与SAP自诩自己是“管理大师”不同,ORACLE则简单地把自己说成是一个“信息公司”(Information Company)。或许正是埃里森(还有罗恩·沃尔)在这方面有自知之明,在ORACLE的产品开发团队内部,有一个很小范围的由核心专家所组成的执行委员会。面对来自内部(销售、实施)、外部(客户、伙伴)的种种压力,埃里森以一种近乎“孩子气”的简单与固执,只相信并依赖他那个“核心小组”。为此,他不惜和那些高层反对者闹翻,并把他们一个个逐出公司。

网上的ERP论坛中常有“新人”问:SAP与ORACLE孰优孰劣,我该学哪一个?多年以来,关于SAP/ORACLE高下对比的“口水仗”就重来没有停止过。2004年,ORACLE自己曾发表一个白皮书:ORACLE与SAP对比——是什么使ORACLE脱颖而出?(有人干脆将之译成“为什么ORACLE比SAP强”),有兴趣者可以找来看看。其中有一句:“SAP的表格驱动的方法已经过时,并且很难掌握”,倒是很值得认真仔细研究。SAP是ERP的鼻祖,包括ORACLE在内,大家都在学它。但回顾过去十几年国内厂商的学习成绩,令人唏嘘,恐怕问题的根源正如ORACLE所说。

有一种说法:SAP求严求全,ORACLE求实求用,前者体现德国人的做事风格,后者体现美国人的做事风格。论者立场比较公允,切中肯綮。但是,国内另一种说法:SAP体现的是德国管理模式,ORACLE体现的是美国管理模式,国产ERP体现的是中国管理模式。则似乎就有误导之嫌了。

管理是什么?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属于自然属性范畴,“艺术”属于人文属性范畴。ERP所针对的对象、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企业管理中属于自然属性范畴的“科学”那部分。而科学无国界。一个能够同时为成千上万家企业所使用、高度集成的ERP产品必须同时考虑众多的“约束条件”,数学原理告诉我们:约束条件越多,可能的最优解越少。套用诗人泰戈尔一句名言:成功的产品比比相似,不成功的产品各有其不幸。

纵观从SAP到ORACLE的历史风云,还应当指出的是:SAP早年曾将ORACLE的产品蔑视为中低端产品,而ORACLE董事会有人在花了50万美金的调研后,也曾提出过“放弃高端,从中低端围堵SAP”的建议,但被埃里森断然否决。德国人的傲慢、美国人的坚持成就了今日ORACLE应用产品的市场地位。再翻翻其它公司或产品的历史,迄今似乎还没有谁能够实现由低端向高端“仰攻”而取得成功的先例。强大如微软也不能例外。这一点颇值得业内人士进一步做深入研究。

五、结束语

十年前,春风得意的拉里·埃里森面对满座高朋踌躇满志地宣示:“5年之后,世界应用软件市场的对手,将只剩下SAP和我们,或者,我们和SAP”。果然,随着那些风光一时的明星企业一个个倒下或被吞并,埃里森实现了自己的预言。由于高端管理软件产品“不惧盗版,甚至欢迎盗版”的特殊性,管理软件“一家独大”或“两强争霸”的局面,长远来看绝非市场之福、客户之福。想想前两年SAP/ORACLE突然相继单方面将年服务费率提高5个百分点时用户的无奈吧!

无论是从经济学的市场充分竞争原理还是从中国人固有的认识哲学角度来看,理论上,管理软件业界未来还有可能再出现一个世界级的巨头(但愿不是微软)。管理软件“三足鼎立”是市场的期望,也是我们的愿望,而其中“一足”能是国内本土企业则更是我们的梦想。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业界有人耐不住寂寞,煽风点火,蓄意把SAP架在火上烤,一时间弄得乌烟瘴气。联想到前些时SAP有人说了句大实话“国内企业落后SAP二十年”所引发的轩然大波,实在是可悲可叹。回头再看看ORACLE,尽管口无遮拦的埃里森,一会是要开着战斗机去微软总部扔×××,一会又是要去踢IBM的屁股,但ORACLE至少在几年之前还是在表面上对SAP表现得很是尊敬。能让埃里森亲口承认自己是学生,就是明证。只不过是在最近几年,随着11i的成功,ORACLE觉得自己的产品已经足够强大,才公开喊出“OFF SAP”的口号。其实,面对国际巨头,承认自己的落后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真不明白国内业界何以风气如此!

与印度人相比,我们是世界工厂,有着数量庞大的工业企业供软件产品做实践;与美国人相比,我们有质优价廉、数量丰沛且吃苦耐劳的软件开发人员可供驱使;与德国人相比,我们甚至可以嘲笑他们的ABAP技术过时、平台落后。我们的应用软件产业与那些国外公司相比,起步并不算晚,但二十年的时光悠悠过去,当中国的家电产业从无到有,已能够与欧美日韩并驾齐驱,当中国的通信产业出身草根,正逼得那些百年老店、跨国巨头走投无路的时候,何以中国的应用软件产业还只能是在贫瘠的低端市场广种薄收、收获与付出不成比例?难道真的如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因为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这种说法和“我们造不出好车,是因为国内路况不好”一样,实在难以令人信服。看来,国内管理软件业界已经到了必须集体反思的时候。

二十年前,身影憔悴的任正非面对着一帮灰头土脸的部下喃喃梦呓:“二十年后,世界电信市场三分天下,华为必将有其一”。今天梦想成为现实,2008年华为以180多亿美金的营收,成为继爱立信、诺西(诺基亚、西门子合并后的公司)之后的世界电信三甲之一。

码字到这里,突然想起篇首“一个伟大的公司必有一个伟大的产品”这句话,第一次看到原是出自“何经华”,这位曾花了近10年时间在国内管理软件界转了一圈的台湾人刚刚涉足国内业界不久时的一篇讲演稿。当去年底何先生从国内业界二次转身、黯然离去的时候,有多少人是否还记得他这句现在已经说不清是包含“希望”还是“失望”的话:

一个伟大的公司必有一个伟大的产品!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johnny/490371

ORACLE ERP 的前世今生(5)相关推荐

  1. ORACLE ERP 的前世今生摘记及原文

    "ORACLE ERP 的前世今生"一篇讲Oracle EBS历史的帖子,写的很不错,文采也很好,用K3做了些摘记,现贴出来 [ NOTE1] 1992年SAP推出划时代的第三代产 ...

  2. Oracle ERP 的前世今生

    原帖:http://www.erp100.com/thread-61240-1-1.html 一个伟大的公司必有一个伟大的产品.如果说数据库是Oracle在上世纪最后二十年赖以起家并奠定江湖地位的旗舰 ...

  3. 转:oracle erp的前世今生

    一个伟大的公司必有一个伟大的产品. 如果说数据库是ORACLE在上世纪最后二十年赖以起家并奠定江湖地位的旗舰产品,那么,企业应用产品(或曰ERP)则毫无疑问是ORACLE在本世纪初的这近十年,征战疆场 ...

  4. ORACLE ERP 系统架构与应用实践

    一.从ERP到EBS 从上世纪70年代晚期的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到80年代的MRP II,再到90年代的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 ...

  5. 【转载】SAP Oracle ERP产品的比较

    SAP & Oracle ERP产品的比较 1.软件产品的成熟度 § SAP:经过近30年与全球大企业用户的合作,SAP系统积累了大量先进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对于用户来说,只需根据在系统中挑选 ...

  6. oracle订单,银科软件:Oracle ERP订单管理模块详细介绍

    原标题:银科软件:Oracle ERP订单管理模块详细介绍 Oracle® 订单管理使用户能够通过更有效的客户服务.更个性化的产品和更有利的价格制定和订单履行抢先利用日益发展的国际互联网去销售和让客户 ...

  7. erp 弹不出oracle,ORACLE ERP系统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企业员有很大的缺口,更是有不少人士想要从事这一行业,小编曾从事ORACLE ERP系统客户服务工作多年,在ERP系统维护工作中,深深体会到:ERP的系统维护工作看似平常,实则大有学问. ORACL ...

  8. ​供应链管理-ERP的前世今生

    导读: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简称,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员工及决策层提 ...

  9. Oracle ERP权限管理

    一.权限分类:      功能权限和组织权限. 二.组织结构:      Oralce ERP的组织结构的定义在HR模块完成(没有装HR的话,也可以在库存模块设定).      共分为如下几个层级: ...

最新文章

  1. 调度Java应用程序中的主体
  2. Java BigInteger类| 带示例的shiftLeft()方法
  3. 作者:高富平(1963-),男,博士,华东政法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人...
  4. java应用诊断工具-Cubic v1.3.0
  5. Event Grid更新了!可轻松处理物联网装置遥测
  6. 【转】Android bluetooth介绍(三): 蓝牙扫描(scan)设备分析
  7. 爬虫实例十一 全国城市房价排行
  8. 全国计算机一级2021选择题,2021年度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选择题试题与详细答案.doc...
  9. 2019426 SPSS入门学习
  10. 浅谈对于机器学习的理解
  11. lua能解决php什么问题,我们能用lua做什么
  12. 2020年你不可不知的自动化框架,可替代Selenuim的测试框架Top10
  13. 2009年ACM-ICPC——瑞典取双
  14. Linux操纵细碎以太网卡的装配及设置-2
  15. 随机生存森林的模型建立和结果解读
  16. e5 2680v3和e5 2682v4有什么区别
  17. 落花响应html,史上最“脑残”的“抢火车票”程序(node.js版) - 落花落雨不落叶...
  18. Android 自动化测试——monkey的使用
  19. symfonos: 1
  20. mysql数据库实验报告jdbc_Jdbc连接数据库实验报告(1)

热门文章

  1. 敏捷开发签名人建议开发者放弃“敏捷”
  2. 42、BGP常用命令及注意事项
  3. 后台参数验证的几种方式
  4. [布局] bootstrap基本标签总结
  5. BTC 再陷横荒之力,BCH 或成破局良器
  6. 别了比特币,BCH将领导加密货币!
  7. Java8学习之旅2---基于Lambda的JDBC编程
  8. AngularJS 1.x系列:Node.js安装及npm常用命令(1)
  9. JavaScript 权威指南笔记 - 可选的分号
  10. USB学习笔记连载(八):FX2替换到FX2LP需要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