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一)实践的本质

  •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中外哲学家都没有科学地理解人类实践的真正本质,没有看到实践在人类认识和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意义。

马克思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 实践的基本特征:

其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实现性。

其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地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其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的基本结构

  • 实践主体: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 实践客体: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 实践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极其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三)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 物质生产实践
  • 社会政治实践
  • 科学文化实践

(四)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认识的本质

1.两条认识路线

  •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
  •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 主观唯心主义
    • 客观唯心主义

2.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

  • 一切唯心主义哲学都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物质世界看作是主观或“客观”精神产物,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奉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都是以否认物质世界独立于意识而存在为前提的,从根本上说都是与科学根本不相容的先验论。
  • 客观唯心主义–>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 主观唯心主义–>孟轲的“良知”、“良能”

3.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

  • 一切唯物主义哲学都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承认客观世界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认为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的基本原则。
  • 荀况 -->“求之而后得”“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韩飞–>“前识者无缘而妄意度也”

4.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活动。所以,又被称为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严重缺陷

第一,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没有实践的观点,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没有辩证的观点,离开了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因此,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只能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被动的、直观的反映。

5.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第一,他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作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说明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社会性和能动性。

第二,他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人对世界的反映的辩证性

认识是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 反映具有摹写性;

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

  • 反映具有创造性。

创造性从根本是把人的反应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标志。

(二)从实践到认识

从实践到认识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辩证过程中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ZxSjgpSF-1588946409674)(C:\Users\60917\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588946136814.png)]

  • 感觉: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甜的)
  • 知觉:人们把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方面的感觉加以整合,在头脑中形成的反映该事物各个方面特性的整体认识。(甜的+红色=苹果)
  • 表象:是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是人们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形象的再现和重组。(现在没有苹果,却可以想象到苹果的样子和滋味等等)
  • 小结: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他的突出特点。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XU4zrbfC-1588946409676)(C:\Users\60917\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588946155456.png)]

  • 概念:概念是理性认识的最基本的形式,他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内在本质在人的思维中的反应。(例如水果这个概念)
  • 判断:判断是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苹果是水果)
  • 推理:推理是有一个或一些判断过渡到新的判断的思维活动,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水果可以吃,苹果是水果–>苹果可以吃)
  • 小结:从概念到判断在做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认识的高级阶段,抽象性、间接性是其特点。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第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例子:

看到苹果落地(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发现万有引力(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通过苹果落地可以理解到万有引力,通过万有引力可以推出苹果落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互相包含)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C5CQXfYC-1588946409677)(C:\Users\60917\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588946183149.png)]

(三)从认识到实践

  •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别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第二,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 实现从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越的条件和途径:

第一,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和工作方法。

​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

形式上,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

内容上,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DAPWhHUM-1588946409679)(C:\Users\60917\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588946202334.png)]

  •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从主观方面说,收到了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客观方面,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反战和表现程度的限制。

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 2.掌握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为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事件相符合的;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 必须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论

(1)真理只存在于观念之中

(2)真理时“绝对观念”的自我展现

(3)真理是思维与他的先验形式相一致

(4)有用即真理

  • 真理的客观本质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第一,就他的内容说,是客观的;

第二,就检验它的标准来说,也是客观的。

在把握真理的客观性时,必须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第一,不能把客观真理和客观规律等同起来;

第二,肯定真理的客观性必然否定真理的阶级性;

第三,凡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否认客观真理。

  • 正确理解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内容的一元性与真理表达的多样性

坚持真理一元论,就要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

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看来,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真理绝对性和真理相对性的统一。

1.真理的绝对性

第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

第二,客观真理是可以认识的,这也是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

所谓真理的相对性,它是指在一定时代、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善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某一个部分或某一个阶段的正确反映,他在时间和空间上总会受到一定的局限。即从广度看,真理有待于拓展。

第二,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事物某种程度的正确反映,他在深度方面总会受到一定的局限。从深度看,真理有待于深化。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真理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两者相互依存: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只能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真理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绝对真理。

第二,两者相互包含。从真理的两重性来看,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过程中,这是真理的发展规律。

4.反对割裂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问题上,作为形而上学真理观的两种具体表现,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共同特点是把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绝对对立起来,片面夸大一个方面并使之绝对化,从而否定了另一个方面。

  • 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片面强调真理的绝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绝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按图索骥)

片面强调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导致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守株待兔)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

1.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第一,就确定的对象和范围来说,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

第二,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

第三,真理的发展也是同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

  • 真理向谬误的转化:

第一,脱离了其反应的对象

第二,超出了其所适用的范围

第三,被以偏概全地加以运用

从新回归则谬误向真理转化

2.坚持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想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用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真理而献身。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信,真理最终总要战胜谬误。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

  • 唯心主义哲学否认客观真理,也就是必然否认真理的客观标准,大体上有这样几种情形:

以圣人或权威的意见为标准;

以自己的观念、意见为标准

以多数人的意见和感觉为标准

以“有用”或”效果“为标准

以概念是否清楚明白为标准

  • 旧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在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上做过一些有益的探讨。

狄德罗,费尔巴哈。

但是由于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不能给实践以应有的地位,也没有对实践作出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因而也没有科学地解决减震真理的标准问题。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正确的理论也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一,正确的理论一般也有它特定的适用范围。

第二,即使是那些使用范围极其广泛的普遍真理,其所反映的也只是事物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而不可能穷尽事物的各种特殊规定性,用它来判定对特殊事务的认识是不是真理也是无效的。

  • 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但是不能取代实践检验人们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三)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87ddHKP1-1588946409682)(C:\Users\60917\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588946265542.png)]

1.实践标准的去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含义

  •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践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即使有些认识不能为当前的实践所检验,但将来的实践终究能够检验出他是否具有真理性;

第二,凡是被实践证实为真理的认识,他与其反映的客观事物之间的符合就不会被将来的任何情况所推翻。

  •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任何具体的实践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必然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因而他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人的一切认知。

第二,当具体的实践证实某种认识是真理的时候,往往也只是从总体上证实了这种认知与他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相符合。

2.坚持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意义

  • 正确地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绝对性,防止和反对否认实践标准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相对性,防止和反对把被某一具体实践证实过的认识绝对化的教条主义和独断轮错误。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

  • 所谓价值,就是客体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或者说,价值的实质就在于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相一致、相符合或相接近。
  • 如何正确理解价值的本质

第一,价值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的需要和主体需要被课题满足的效益关系。

第二,哲学的价值范畴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其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 价值形态的多样性

    • 从客体方面来划分,大体上有物质价值、精神文化价值、人的价值。
    • 从主体方面来划分,又有多种角度,如有依主题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而区分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科学认识价值;
    • 依主体(被满足者)层次不同而区分的个人价值、群体价值、社会价值、人类价值
    • 依客体在主题活动中的地位的不同而区分的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认识价值和实践价值。
    • 上述各种价值形态有都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区分为潜在价值和显示简直、真实价值和虚假价值、顺势价值和恒久价值,以及正价值、负价值和零价值。

(二)价值的基本特征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食物)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人的健康)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能源的利用)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钻石的多种用途)

(三)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对价值的一种认识。或者说,价值性的认识是一种评价性认识,简单地说就叫评价。

知识性认识:苹果是什么?

评价性认识:苹果好不好吃?

  • 价值评价的基本特点:

第一,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知对象;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相关;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四)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念的体系。

仅仅拥有科学知识并不能保证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的正确。就像一个具有化学知识的人,可以制药造福大众,也可以制毒危害人民。

  • 价值观的作用:

激励作用,制约作用,导向作用。

  •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应当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把集体、社会放在第一位。

人的价值说到底就是社会价值,要为社会多做贡献。这是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合理的价值选择。

  • 核心价值观

是在一个人或社会的诸多价值观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KbCkN00Q-1588946409684)(C:\Users\60917\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1588946301528.png)]

(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真理与价值互相区别

  • 人类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两大尺度:

    • 物的尺度:必须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即本质和规律去认识世界,也就是必须追求和服从真理。
    • 人的尺度:必须按照人自身的需要和要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客观世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必须最大限度地追求和创造价值。

2.真理与价值相互包含、相互促进

  • 相互包含:

    • 一方面,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真理本身就具有价值。
    • 另一反面,价值中也包含着真理的因素,价值的实现过程离不来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
  • 相互促进:

    • 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
    • 价值的实现推动真理的发展

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真理与价值互相区别

  • 人类处理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两大尺度:

    • 物的尺度:必须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即本质和规律去认识世界,也就是必须追求和服从真理。
    • 人的尺度:必须按照人自身的需要和要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客观世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必须最大限度地追求和创造价值。

2.真理与价值相互包含、相互促进

  • 相互包含:

    • 一方面,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真理本身就具有价值。
    • 另一反面,价值中也包含着真理的因素,价值的实现过程离不来对真理的认识和运用。
  • 相互促进:

    • 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
    • 价值的实现推动真理的发展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相关推荐

  1. 马克思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 ...

  2. 算法第二章实践上机实验报告

    题目:二分法查找 问题描述:用二分法查找x,找到时输出x的下标和比较次数:找不到时输出-1和比较次数. 算法语言描述: 输入数组和要查找的数x 算法描述:将一个数组分为两半,设置一个中间量a[mid] ...

  3. 第二章 学生指导(01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02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03 小学生的学习)

    第二章 学生指导 01 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02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03 小学生的学习 04 小学德育 05 小学美育 06 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07 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协调 01 小学生身 ...

  4. 第三章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含义 联系作为哲学范凑,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 ...

  5. 【ERP】ERP发展阶段有哪些?对ERP发展各个阶段概念的理解(20年3月29日第二章学习笔记)

    ERP发展历经五大阶段 1.ROP库存订货点法 2.MRP物料需求计划 3.闭环MRP 4.MRPII制造业资源计划 5.ERP企业资源计划 1.ROP库存订货点法 ROP,库存订货点法,很好理解,就 ...

  6. STM32 ES8266上阿里云IOT MQTT实践【第二章】:物联网十大应用场景

    课程大纲 [第一章]:物联网简介(什么是物联网) [第二章]:物联网十大应用场景 [第三章]:什么是MCU? [第四章]:MCU的应用范围 [第五章]:我们要怎么入门MCU开发? [第六章]:如何使用 ...

  7. python从入门到实践学习笔记_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学习笔记1(第二章)

    开通博客我用的理由是:读书学习时记笔记,一方面为了回顾,一方面为了督促自己.fighting! 学习Python,我买了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 我将从第二章开始记录我认为我以后会忘记以及重要的 ...

  8.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二章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文章目录 第二章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电荷守恒定律 1.电荷与电荷密度 2.电流与电流密度 3.电荷守恒定律(电流连续性方程) 真空中静电场的基本规律 1.库仑定律 电场强度 1.电场强度 2. 几种典 ...

  9. 微型计算机发展方向网络化,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

    第二章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 第一节计算机基本知识 本节要点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编码 主要内容 计算机又叫电脑,英文名称是Compu ...

  10. 读书笔记——《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第二章

    读书笔记--<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第二章 读书笔记--<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第二章 变量 如何使用变量 如何规范变量命名 字符串 字符串是什么 如何修改字符 ...

最新文章

  1. 一个简单json数据提交实例
  2. VM上安装Linux找不到硬盘
  3. java 常见数据类型
  4. sqlserver 分页_四类数据库分页实现方案总结之PG分页实现
  5. 基于redis的乐观锁实践
  6. bzoj 3028 食物——生成函数
  7. (Hide my Windows)隐藏指定的应用窗口及托盘图标
  8. IE Developer ToolBar,这是IE用于调试页面的小工具
  9. 音创点歌机_音创ktv点歌系统家庭版-音创KTV点歌系统下载 v3.17--pc6下载站
  10. Enigma密码机初步解析
  11. 朋友圈的人脉关系的算法
  12. 《调色师手册:电影和视频调色专业技法(第2版)》——拍摄之前:选择录制格式...
  13.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笔记----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14. java 大小写_java中如何进行大小写字母转换?
  15. 蓝桥杯最后的冲刺篇(JAVA)
  16. 硬盘安装linux镜像文件iso安装,通过ISO文件硬盘安装Ubuntu系统
  17. Spring高手之路——深入理解与实现IOC依赖查找与依赖注入
  18. 鸿蒙os适配机vivo型,originos系统适配机型有哪些
  19. 小程序与h5的相互跳转
  20. 2018几大主流的UI/JS框架——前端框架

热门文章

  1. xgboost的plot_importance绘图时出现的f0、f1、f2、f3、f4、f5等改为对应特征的字段名
  2. 计算机无法识别建行网银盾,建行网银盾无法识别怎么办 几招办法教你轻松解决...
  3. 租房合同样板 个人租房合同简单版范本
  4. 德保罗大学计算机专业,德保罗大学计算机金融申请要求及专业介绍
  5. 一个参数在注塑行业的影响——“停留时间”
  6. 全球及中国超声波智能燃气表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
  7. 如何将md文件完美转化为 PDF?
  8. 诺奖解读|薛鹏最新解读:从爱因斯坦不相信到幽灵般超距作用成真
  9.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简明教程》第一章·基本概念(上)
  10.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简称,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简称P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