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阅码场:

国内首屈一指的专注Linux核心技术开发的公众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CLSF:

CLSF是中国Linux存储、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峰会的简称, 至今已举办十年, 参会成员由组委会根据Linux内核社区代码贡献邀请。CLSF会议参与者贡献的代码量占据Linux内核华人代码贡献大半壁江山。

作者简介:

Coly Li,自称小菜鸟,实则是SUSE Labs内核高级工程师, 也是Linux内核Bcache子系统Maintainer,也是和Linus,Greg等大佬同台的大神。

(最右为本文作者)

背景

2019年10月我们在杭州的华为全球培训中心举行了第11届中国Linux存储、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研讨会,是这个小型民科活动的第十年。回想过去的这十年,白驹过隙,有遗憾更有收获。正好应【Linux阅码场】的邀请写一篇文字,我就借这个宝贵的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这些Linux开发者们组织和参与中国Linux存储、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峰会(简称CLSF)在过去十年的点滴回忆。

开始最为怀念

我是2007年加入SUSE Labs后开始正式参与Linux内核开发的工作,那几年正好吴峰光、马涛、杨军、刘杰、李泽帆等朋友们陆陆续续参加了开源的工作。作为一只小菜鸟,能够和大牛们在社区里交流合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时间到了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我们去国外参加Linux基金会组织的LSF(Linux Storage, Memory Management andFile System Summit)的差旅预算几乎都被砍掉了,然后大家就觉得国内这些开发人员也不少了,大家完全可以自发组织在一起聚聚。就这样,我和最初几位开发者,吴峰光,马涛,李少华,傅文庆,杨军,刘杰,张家驹等人,大家合计了一下,决定搞一次面对面的线下交流活动。然后我们发出邮件邀请,确认了总共19个人参加,就自己组织举办了第一届Beijing LSF。当时还没有叫做CLSF,是因为第二年活动在上海Intel紫竹院区的会议室举行,众人才号召将名字确定为CLSF。

从第一次会议开始,大家非常默契的为会议定下了实用高效的基调。所有的人都是出差和工作性质参加,各自承担自己的差旅费用,会议场地免费借用,整个活动都是参会者自发筹备,自觉组织,自己参与。第一届只有一整天时间,安排了若干讨论话题,每个话题40分钟,然后接下来是20分钟茶歇时间自由讨论。早上不到九点会议第一个内容是自我介绍,当轮到王旭发言的时候,讨论的热情忽然提前迸发,大概一个小时后大家忽然想起来应该继续自我介绍环节。从此也形成了CLSF自我介绍环节需要2个小时左右时间的传统(尬笑)。

接下来就是干货十足的一整天讨论了,具体内容其实并不重要(现在看来依然如此),最重要的是这么一群民科工程师,很认真的坐在一起,让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发生了。到傍晚活动结束总结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一天时间太短了,强烈建议第二年要安排两天的日程。于是从第二年开始,也就是我们将活动改名为CLSF之后,就一直是两天的活动了。还有一个大家能到的这么齐的原因是中国Linux内核开发者大会(CLK),第二天是CLK会议的日子,从京外赶来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几乎都是第二天CLK的演讲嘉宾。因此从第二年开始,CLSF就一直跟随者CLK会议,在同一个城市举行,时间是在CLK会议之前的两个工作日。

现在回想,我们这些人真是一群可爱的行动派,就这样在北邮的一个不透风没有窗户的小会议室,激烈的讨论了一整天,CLSF这件事儿就这么发生了。大家的讨论相当随意,没有正式的演讲,偏头脑风暴型,说到哪里算哪里,时间到了作数,如果不满足就茶歇时间继续。当然这个活动能够持续十年,可能也是因为我们是一群行动派,因为大家发现,讨论中的很多想法,后来都陆续的出现在大家发出来的内核patch里。在十年前我们是真没想到,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很多人在日后都成为了行业巨擘,各领一片风骚。

众人拾柴火焰高

第二年CLSF我们跟随CLK来到了上海,没有联系到大学里的场地,这时Intel开源技术中心的工程师傅文庆大哥主动提出Intel可以赞助那年的CLSF场地,这可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啊!等我们到了Intel紫竹园区的会场,发现傅文庆大哥帮我们安排的是园区里最大的会议室,面积是第一届会议室的十倍以上,大家交流讨论的空间宽敞太多了。更令人感动的是,Intel赞助了两天的午饭,这下我们非常有限的赞助费就可以集中在给大家购买更多的饮用水和零食上了。第二年的会议,又有几位大牛加入,百度、腾讯、阿里都有互联网实战派大牛派员参加,在Intel大本营自然少不了黄瀛、李少华、石奎亮等人。从第二年开始,我们这群程序员真的是把CLSF当成是很认真的一件事情来参与,大家讨论的深入和广度大大发展。当然,讨论的形式上仍然是非常随性,头脑风暴,天马行空到哪里算哪里。应该说从第二届CLSF开始,大家越来越享受这个思想碰撞的时刻了,更多的朋友们也开始为这个活动能顺利的接续下去也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年我们再次跟随CLK来到了南京。这次是李泽帆等南大富士通的朋友们牵线,由南大富士通公司借给了我们开会的场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会议室,我们在会议室后排的好几张大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吃喝,大家在讨论的同时可以随意享用。这一次南大富士通的很多高手大神也参加了CLSF,除了李泽帆之外,隐约记得有魏勇军,缪勰,归剑锋,单卫。好像这一年的会议,华为当时的系统软件负责人胡子昂博士也参加了,从那之后越来越多的华为工程师出现在了CLSF上。到今天,华为已经成为Linux内核最核心的贡献者之一,跻身全球前五位的主要开发力量。再往后,在众多开发者朋友的支持下,CLSF后续在北京EMC办公室,上海复旦大学,南京大学(2次),上海LSI办公室,北京小米办公室,北京SUSE办公室成功举办。十年间,逐渐成为了国内活跃内核开发者的重要线下见面活动之一。从最开始19个人,到现在50个人,对于我们这些书呆子来说,差不多是每年最开心的时光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我们在上海开会,会议室是在复旦大学一个非常好的会议室。当时RTT的创始人熊谱翔(就是那位今年融资1亿人民币做IOT操作系统的老哥,当年穿着大裤衩子体恤衫)开车帮我们把开会的吃喝零食拉到复旦大学门口,因为车不能进去,大概有20多个参会者大家就蚂蚁搬家,把大大小小各种箱子包装扛到了会议室。当时负责管理那个高级会议室的大叔问我们,这是什么级别领导开会,居然喝的水都是玻璃瓶的农夫,和G20会议是一个规格啊。我指着我们这群搬水的伙计们,说就是这些人开会。大叔不信,我说,我们这是自己组织,自己准备,自己开会,开完会了自己收拾垃圾,然后安静撤退。后来等会议结束,我们像往年一样大家把垃圾彻底收拾赶紧,都扔到指定垃圾堆然后撤离。可能当时大叔觉得不可思议,这群人不按常规路数出牌哈,等我们时候联系当地牵线借场地的伙伴时,被告知场地费免了。看来我们这种民科自助的活动,也受到了学校里前辈们的支持和鼓励。当然管理员大叔如果买了小米电视的话,他可能不知道当时动态内存压缩的优化就是在这一次会议上由朱辉(茶水)主持讨论的,很多头脑风暴的思路也被用在了后续小米电视的Linux内核里。

十年成长变化大

 

第一张合影就是2009年在北邮那个小会议由参会人员家属拍的,合影里有一位参会者提前离开没有拍到,我也记不清是谁了。看到这张10年前的照片,再看看合影里的每个人,真是变化巨大。这也是我们这个变化巨大的时代的缩影。我凭记忆回想一样照片上每个人的变化轨迹。

我们的志愿者李劼后来与我失联了,他大学毕业之后就再没有见到他(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欢迎联系回来叙叙旧哈)。另一位志愿者彭涛,和照片里的另外两个人各有一段佳话,这个稍微详述。

  • 罗霄、傅文庆、李阳几年之后去了国外工作生活

  • 我在一年之后(2010年)被章文嵩大神(LVS作者)拉入淘宝,创建了淘宝内核组,这是现在阿里云内核团队的前身。后来我在2015年离开了阿里巴巴,返回SUSE Labs继续从事一线内核开发工作。

  • 马涛在我去淘宝后招兵买马也被拉去了淘宝,在我离开淘宝内核组去了支付宝之后,涛哥担当起了内核组的领导责任,现在涛哥是阿里云内核和系统团队P10级别的大神。

  • 徐志壬和吴峰光不用说了,十年前就是大神,现在更是影响力深远的业界领袖了。

  • 张家驹后来加入华为担当了OpenStack全球首席架构师,后来离开华为加入了Redhat,现在担当Redhat存储技术的高级架构师,是专家中的专家。

  • 刘杰维护xfs多年,后来去了百度,现在是百度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负责人。

  • 归剑锋,李泽帆后来都陆续离开南大富士通,加入了华为,现在都是20级以上的操作系统技术专家。

  • 贺劲和卢忆雷后来先后投入了技术创业,现在都是叱咤商界的技术创业公司领军人物。

  • 严正在为btrfs做了大量贡献之后,现在在Redhat从事Ceph的技术开发工作。

  • 杨军、牛亚伟和我轨迹类似,现在分别在国际大厂从事一线开发维护工作。

  • 王旭2009年参会的时候还在移动研究院,他当时在参与国家云计算标准的制定,还出了一本Linux相关的书。后来他去了盛大云,然后和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创建了一个做容器和Kubernetes的技术初创公司,最近他们被蚂蚁金服收购了,他也加入了阿里巴巴成为了P9级的资深技术专家。

  • 熊谱翔的RT-Thread事业越做越大,已获得亿元融资,一出好戏刚开始。

这十年是我们这些小伙伴们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国内开源软件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前阵子我和Redhat的倪晓同学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将2005年到2019年华人在Linux内核中的贡献数了一下,

我们这些小伙伴的成长,是中国经济科技发展大潮流中的小小浪花,从小见大,可见在过去的十年间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之快。

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2019年是CLSF活动第10年,随着国家经济科技的持续发展,国际风云变幻,不曾想我们这些做基础软件的工程师们,居然再次被卷入了行业的热流。当然这次有一些预料之外,因为国内的产业巨头忽然发现,以往花钱就可以买来的操作系统技术产品,也许不得不依靠自己来发展。在2019年我经历了两件事情,亲身体验了产业界对操作系统和系统软件开发人员的重视。

第一件事是2019年CLSF的十周年会议,再一次跟随CLK会议来到美丽的杭州,场地是华为公司免费借给我们使用。华为公司对这个目前国内最活跃的Linux内核讨论活动非常重视,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组来筹备今年的会议。2019年CLSF参会人员50人,华为公司赞助了所有午餐晚餐和会间茶歇,因此我们有额外的赞助资金第一次定制了会议体恤衫(由Linux阅码场,王旭和李雨个人赞助)。会议第一天上午活动一开始,华为杭研所所长亲自到场致辞十分钟,大家都深受感动。接下来的两天会议,无论是会议现场、间歇、设备、茶歇、餐食,无不体现出华为作为国内信息产业巨头对基础软件技术的重视,各种细节无微不至,强迫症各种舒服。参会的程序员们对于如此被尊重和重视,心中充满了各种舒适,尤其参会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华为工作的工程师,他们自己也表示被自己公司的重视和尊重所深深感动。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我在2019年11月应邀参加在西安市举行的全球程序员节,并被主办方邀请在圆桌高峰论坛上就开源软件人才发展向西安市和高新开发区领导,以及各位与会嘉宾做了一个5分钟的汇报。到了会场,发现圆桌会议发言人,有图领奖得主,还有院士好几个,重点高校校长,行业领袖企业的高级执行层领导,只有我是一线做软件开发的程序员。当时西邮的陈莉君教授叮嘱我,安排我发言,是对基础软件领域工作人员的重视,一定要好好准备。两天的会议中,能深刻感受到当地政府在重要的基础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非常重视,也为相关产业和人才的成长尽可能提供好的环境和政策。

以微知著,从这两件事情直接反映出,在当前国家经济持续转型、产业整体奋进升级、内外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重要历史时刻,系统软件开发人员和其他科学技术工作者一样,也迎来了自己重要的历史机遇。我就是恳切希望,对我国技术发展的外部打压和制约的氛围短期内还是持续下去更好。只有当有一些习以为常想当然可以得到的基础技术,被收到制约时,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广大参与者们才能感受到真真切切的痛,才会意识到基础技术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技术发展之中注入商业动力的正循环,才能激励更多的有才华的人加入进来。

如何加入Linux内核开发

这篇随心而出的文字到了最后,我想和年轻的朋友们简单的分享一下如何加入Linux内核开发的队伍,成为一名内核开发者。

作为一个合格的内核开发者,经济收入养家糊口体面生活是不成问题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内核开发这个工作,这不是智商的因素,更主要的是性格的原因。如果一个人喜欢思考,喜欢和其他人碰撞思想,偏爱精致美好的事物,享受倾情投入的过程,乐意看到自己智慧的种子在时间的灌溉下缓慢的发芽、成长、壮大,那可能这样性格的人从事内核开发工作会享受更多的乐趣和价值。

如果真心喜欢内核开发这件事情,其实直接开始行动就可以了。遇到问题,去学习去请教,在实战中解决问题。不要孤军奋战,要结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彼此互相鼓励,在碰撞中一同进步。现在电脑、资料、网络咨询,都非常容易得到(尤其学Linux程序开发对硬件要求相当不高),最宝贵的是时间。如果你真的喜欢从事Linux内核开发,就把自己的宝贵时间消耗在对系统软件的持续学习上,然后也就理所当然的在事实上成为了一名Linux内核开发者。和其他资深开发者的区别,无非就是经验的多少,能力的高低,以及自信心的强弱。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持续的努力加上时间的沉淀,终会有所收获。

这篇文字,写在中国Linux存储、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研讨会10年之际,趁着一份小激动的心情,感谢所有支持和关怀我们这些Linux内核程序员的长辈、朋友、同行,也感谢我们自己没有辜负这个美好的时代。这十年,有朋友离开我们,也有新的朋友加入,有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人,也有我们感恩遇到的人。相信下一个十年,我们这些Linux内核程序员的队伍还会不断壮大,大家还会继续在机遇和挑战的双重磨砺之中,继续品味生活的甘甜,这其中有亲情,有友谊、有事业、有欢乐,当然还有自己亲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成就感。

(完)

Linux阅码场原创精华文章汇总

更多精彩,尽在"Linux阅码场",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点一点右下角”在看”,为大神们打Call~

Linux内核在中国大发展的黄金十年-写于中国Linux存储、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峰会十周年之际...相关推荐

  1. 【Linux 内核】Linux 内核源码几个重要的入口源文件及函数介绍 ( 系统初始化 | 内存管理 | 虚拟文件系统 | 网络管理 )

    文章目录 一.系统初始化 二.内存管理 三.虚拟文件系统 四.网络管理 一.系统初始化 系统初始化 的入口源码是 " linux-5.6.18\init\ " 目录下的 main. ...

  2. Linux内核机制总结内存管理之页表缓存(十九)

    文章目录 1 页表缓存 1.1 TLB表项格式 1.2 TLB管理 1.3 地址空间标识符 1.4 虚拟机标识符 重要:本系列文章内容摘自<Linux内核深度解析>基于ARM64架构的Li ...

  3. Linux内核有多大体积,Linux之父:Linux内核体积臃肿必须瘦身

    据媒体报道,在周一举行的LinuxCon技术大会上,Linux操作系统创始人.素有"Linux之父"之称的林纳斯·托瓦尔兹(Linus Torvalds)表示,目前Linux内核体 ...

  4. 解析Linux内核源码中数据同步问题丨C++后端开发丨Linux服务器开发丨Linux内核开发丨驱动开发丨嵌入式开发丨内核操作系统

    剖析Linux内核源码数据同步 1.pdflush机制原理 2.超级块同步/inode同步 3.拥塞及强制回写技术 视频讲解如下,点击观看: 解析Linux内核源码中数据同步问题丨C++后端开发丨Li ...

  5. 【Linux内核系列】花90分钟了解4种红黑树的Linux内核应用场景

    90分钟了解 4种红黑树的Linux内核应用场景 1. 进程管理与调度的红黑树 2. 虚拟内存区域的红黑树 3. 网络sk_buff的红黑树  4. epoll的红黑树 [Linux内核系列]花90分 ...

  6.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页高速缓存和页回写

    页高速缓存和页回写 1 页高速缓存 2 基树 3 缓冲区高速缓存 4 pdflush后台例程 膝上型电脑模式 bdflush和kupdated 避免拥塞的方法:使用多线程 页高速缓存(cache)是L ...

  7. linux内核维护者,Linux 内核维护者封杀明尼苏达大学(转载) - 优秀的Free OS(Linux)版 - 北大未名BBS...

    我觉得垃圾patch被接受进内核是比sb researcher更大的问题. survivor (TEETOTALER|每天都是一种练习)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这个教授 卢康杰 是软微硕士毕业的 ...

  8. Linux内核可自己增加吗6,一篇最完善可行的Linux 2.6.10内核升级文档Linux -电脑资料...

    一篇最完善可行的Linux 2.6.10内核升级文档 huangki | 05 三月, 2005 23:22 Linux 2.6.10 kernel installation 做一件事情,首先要知道自 ...

  9. 中国大模型的落地DNA,写在这个双螺旋结构里

    随着大模型的飞速发展,行业各界对大模型的核心疑问,已经从"有没有大模型",转变为积极投入建设之后,中国AI产业如何实现大模型落地?巨大的建设投资应该如何获得确定性.可持续的回报? ...

最新文章

  1. 低时延AI完美适配工业场景,边缘智能如何构建数字工业新生态?
  2. 【运筹学】表上作业法 ( 找初始基可行解 | 计算检验数 | 调整运量 )
  3. 用命令行执行ROBOT FRAMEWORK
  4. 支持向量机(SVM)PPT
  5. 自定义 Spring Boot Starter
  6. oracle spool .dbf,oracle技术之oracle spool的简单使用
  7. 求任意10个数中的正数之和及个数,函数实现体会地址传递
  8. SQL Server 2008 基础
  9. jQuery框架学习第十天:实战jQueryUI常用功能
  10. Matcher类:(转)
  11. Intel 64/x86_64/IA-32/x86处理器 - 通用指令(4) - 比特位设置指令/字节设置指令
  12. GCC 常见参数配置
  13. 七年前的电脑可以用python_1年前的小五都用 Python 来做什么?
  14. PHPMailer如何获取企业微信授权码
  15.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刘菁,吉林大学2011-2012学年奖学金获奖名单
  16. 永硕E盘 - ys168.com 免费网盘右侧广告关闭方法
  17. mysql我没压岁钱了,你压没压我?岁没岁我?该不该给我压岁钱表情包
  18. Sketch for mac(矢量绘图UI设计软件)91中文最新版
  19. JavaPoet开源项目的使用
  20. AI创企Astound获150万美元A轮融资,利用AI自动化员工服务请求

热门文章

  1. 《Optimising the selection of samples for robust lidar camera calibration》论文解读
  2. echart echart-gl
  3. 为什么国家将加快人工智能研究生培养?又为什么很多研究生评论人工智能是个大坑呢?...
  4. 《静态时序分析实用方法》第七章翻译
  5. 百慕大永中科技来华创业蒙难记
  6. 搜片神器 之DHT网络爬虫的代码实现方法
  7. 给软件测试工程师同行的三点建议
  8. 图像细节增强(直方图均衡化,对数变换,Gamma变换(校正))
  9. 体育馆团体预约系统UML软件工程第16周项目日志
  10. EasyRecovery15最新好用的电脑免费数据恢复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