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本文仅记录最近我在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感谢老师、师兄的用心指导),仅仅是我的个人分享,不适用于所有人

1. introduction - 如何切入自己的工作?

1.1 不要没事找事

例子: 比如你做的是目标检测,你画了一个图,里面有语义分割。
评论: 虽然你想表达的意思是:检测的结果可以用于语义分割。
但是有两个点不恰当:

  • 不要在图中,画一些不相关的事情。论文的每一幅图必须表达你的思想,不能写没关系的东西。
  • 如果你后面的实验,以及你的论文,不是研究目标检测用于语义分割,那么,在这里写这个干什么?

1.2 聚焦

两个问题:

  • 聚焦什么?-聚焦你的contribution!
  • 怎么聚焦?-从大到小,逐步的过渡到你自己的观点。

1.3 易犯问题

  • 不要没头没尾,东一句西一句。要收敛、总结、提炼。要让别人明白为什么写这一句。
  • 我们需要介绍别人的工作,但是仅仅的堆砌是没有意义的,要加一句自己评价,自己对这个工作的观点。最终收敛到自己的contribution
  • 摘要中,出现缩写。但是在正文中,如果第一次出现,也要进行说明。

2 related work

related work的关键,别人的方法最终都要指向自己的工作和贡献。随意的堆砌一些东西,很容易让审稿人感觉云里雾里,不知道你写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
例如:xx做了什么,有什么问题,yy的有问题,zz的哪里不好,我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2.1 关于罗列 - 写论文可不是猜谜底

就像我的小标题 - 关于罗列,罗列啥?云里雾里的。
为啥很多人会犯这个问题? 自己就是自己肚里的蛀虫,你知道自己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什么。但是别人对你没有任何好感,是以审视的角度去看待你的文章,也就是专门给你挑刺的,哪里会去用心揣摩你的意思。况且,一千个哈姆雷特看到的都不一样,你必须明确的写出:结论是什么!xx能够表明什么。xx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可以解决。记住的是:单纯的罗列,你自己知道自己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审稿人根本不会明白的。总结:你不说自己的看法,别人不会get到你的点。
例子: xxx提出了什么,yyy做了什么,zzz提出了什么…
分析: 类似的写作,我们会看到很多论文中的introduction和related work都是这样,然后老师说你不能这么写,你反驳说,xxx文章就是这么写的,我看他这么写,我就这么写。人家可能投的是会议,你投的是期刊;人家可能有fellow,你可能就是小导师。
怎么写? xx做了什么,加一句自己的点评。yy做了什么,加一句自己的点评。(仅有这些可能更像review)这些都是单阶段的模型,有什么问题…,存在什么局限…。(加上这句才是期刊写作,最终汇聚到自己的研究问题)

3. 正文

3.1 关于简单 - 简单到爆也能发SCI?

你说自己的模型很简单,核心的做法,别人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但是你自己认为这个很重要,很有意义。那么能不能发论文?能不能写一篇trans?
可以给你推荐一篇论文,DenseNet。网络的想法很简单,但是挖掘的很深!就像1+1=2,如何写一篇论文?必须从本质挖掘它的深刻价值,让别人说,我去还能这么理解?从多个角度去挖掘一个耐看的相亲对象,可能最后你会说非他莫属了。
核心: 既然模型简单,那么你必须花大的力气去包装它,花时间、精力去打磨它!让它更耐看。审稿人一眼望到了本质,你却笔锋一转,又让审稿人惊讶到。

3.2 关于图

图的要求:

  • 网络结构图、示意图、模型等,需要好看(色彩搭配)、清晰(分辨率高)、准确(和code对应)
  • 流程图,要能够看图说话
  • 实验的图:清晰(分辨率高)、对比明显(与其他人方法的区别要大)、有代表性(展示了具体某个困难的场景,一堆图片没有一个难的任务,能够说服审稿人,让审稿人震惊

3.3 关于写作风格

写作风格: 每个人写的风格不一样。但是对于同一个人,写日记,报告,论文的风格也不同。就像csdn和知乎一样,我两边都写。

  • csdn最开始就是想写什么写什么,比较自由,debug偏多、装软件、解决报错,仅仅需要条理明晰即可。
  • 知乎偏向学术,就像是自己的门面,需要写的更学术、更深入
  • 我还有github的项目 - MulimgViewer,初衷是想要让全世界的人们使用,那么我会用我蹩脚的英语写个尽量让老外读懂的readme。

我个人的情况是: 我写论文笔记或者博客,以详实为主。在我上大学的时候,看国内的书籍,发现对于某个问题仅仅看一本书是看不懂的,多本书对照就知道教材可能是抄的别人的。后来发现,国内外写书是有差异的。

  • 国内的可能认为:虽然我这块用到了别人的工作,但是我把别人书里的搬过来,那不是抄别人的嘛,然后就很简短的一笔带过,这也就是大家上学以来一直苦恼的问题:由xx显然得yy。好一个显然,让我们苦思冥想许久
  • 国外的多数书籍:详实,你看这本书产生的疑问,在这一本书就可以找到。

出现的问题: 之前没有发过sci,然后老师说我,不用写的向教科书!是的,这是我个人犯得毛病。需要注意的是读者不同。期刊的读者是比你牛的领域专家,是你的审稿人,你写的paper不是给小白、菜鸟看的,是给领域同行看的。
想明白一个问题: 这也许可以解释:多数的期刊论文为什么对小白不友好?能写出好论文的选手,知道paper面向的是领域专家,不是小白!
SCI期刊该怎么写? 大家领域内知道的,一笔带过,直奔主题。写太多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审稿人为啥看你的论文?不是浪费时间嘛!如果看完你的论文,审稿人从中受益匪浅,让审稿人脑袋一热,灵感呼呼的。你说能不录用你的文章吗?

3.4 如何抓住审稿人的胃?

审稿人好哪口,我们就做什么菜。世人千千万,每个人胃口都不一样,如何尽量做出大家都拍手叫绝的菜,这考验的是你的实力。四川爱吃辣,东北味重,山西爱醋,南京爱甜… 投期刊,投会议,投什么期刊,投什么会议,iccv,cvpr和nips侧重点就不一样,期刊种类也数不甚数。
核心是: 熟知百家菜,会做各种菜,因地适宜。

3.5 关于表达

3.5.1 含糊

不要含糊不清,有上句没下句,让审稿人猜你的意思。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子: Shadows could degrade the performance of object detection.
评论: could?could啥玩意,语气虚弱。你是想问审稿人:到底阴影能不能影响目标检测?我们需要直接写结论,写事实

3.5.2 绝对

有时候的表达不能过于绝对,需要委婉。
例子: Recently, the deep learningbased approaches [5], [6] have become the defacto standard for shadow removal.
评论: 用我老师的话,现在所有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深度学习火了,那么传统方法就不需要研究了吗?就像当时深度学习低潮的时候,很多人在坚持,从现在看,他们的坚持是没有意义的吗?深度学习是不是能够一统天下,是不是一个事实标准,只能大牛去说,我们这些小虾米,不够格。这里说深度学习促进了阴影检测,是可以的,不能写defacto standard

Research on shadow removal has advanced drastically by learning based methods [4], [5], [6], especially b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 [3], [7], [8], [9].

3.5.3 膨胀

例子: we achieve a perfect balance between xx and yy
评论: good 就行了,不要膨胀。虽然你的结果实现了很好的平衡,但是你不能鼓吹!极力的鼓吹,是需要严谨的实验来验证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contribution是perfect balance,你可以这么写,但是需要实验验证。如果你仅仅是想当然的说,那么good就可以的。

3.5.4 虚

过度的谦虚。

  • 如果你做这块很久了,高水平的文章也好几篇了,你自然写的没问题。
  • 可是大多的情况是:你的老师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但是你是新手,这时候你可能不敢写,怯手怯脚,这个时候你可以询问你的老师,阐述自己实质贡献是什么,这篇文章吹牛最高可以吹到何种程度
  • 还有一部分是:自己和老师都是新手,那么写的时候,就要把握:牛皮吹到何种程度是恰当的

最终的标准是:谦虚而自信,饱满而不膨胀不干瘪

3.6 关于实验中的问题

如果你快写完了论文,突然发现自己的某个实验不能很好的支持自己的认识。例如:在xx数据集,数据增强是有效的。在yy数据集,数据增强基本没用。这可能与你的认识是相悖的,那么你需要深入的思考其中的原因,在文中说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例如:你可以说,yy数据集是我规模基本能已经够大,增强不增强没啥区别。
核心: 有理有据,说服审稿人

3.7 关于失败案例 - 是否需要两肋插刀?

每个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限制,也就是文章的软肋,是否告诉审稿人我的软肋在哪?这是一个值得斟酌的事情。

  • 期刊论文的正文,放失败案例,这相当于在给自己捅刀子。一个衣着精致的人,和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哪个更容易相亲成功?
  • 但是很多期刊也会放一两个失败案例,但是文章必须写的够硬,贡献点必须够硬。就像一个满身刀口的硬汉,和一个五官精致的弱鸡,硬汉当然能够获得更多的青睐。

3.8 关于查重

不要害怕查重,写一些奇奇怪怪的话。写论文手稿注意的是自己工作的原创性,完整性,通篇的连贯性,逻辑性。
建议:先写通顺再修改!

4. 后话 - 关于自己

4.1 一篇论文涉及哪些环节?

发期刊的论文的环节:

  1. 思想,idea,大方向
  2. 小细节的实现
  3. 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
  4. 论文的写作
  5. 论文的修改、润色

个人缺陷: 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有待提高,idea的产生以及大方向的把控不足,论文的写作修改,都是我需要提高的部分。

4.2 博士的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 硬实力:

  1. 老师给你出想法,细节实现一起讨论,论文老师改
  2. 老师仅给大方向,细节自己实现,论文老师改
  3. 自己有idea,自己知道这个idea能够做下去(可行性分析),idea实验自己搞,paper自己写,论文老师改
  4. 全流程:调研->方案可行性->初步实现想法的实验->进一步调优实验->paper成稿->paper的修改(多轮自我迭代优化)->paper查重与润色。博士毕业最少要达到这个层次。
  5. 自己把控大方向(项目规划、申请项目,项目实施),然后带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博士毕业前一年,博士后需要达到。

个人评估: 目前博一下学期,应该在第二阶段。

发展阶段 - 软实力:

  1. 会说话
  2. 会办事
  3. 拉拢人员,寻求合作
  4. zhan dui 问题

个人评价: 所有能力都需进一步提高。

4.3 博士毕业要达到的目标

  1. 从idea产生到论文投稿、润色,最后录用。全部自己完成。
  2. 会写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的本子,这是以后科研人的饭碗。
  3. 有顶会、有顶刊、有项目。毕业就要自立门户了,博士4年需要马不停蹄的培养自己的能力。

ieee sci 期刊 写作经验 分享 博士发展阶段相关推荐

  1. 英文科技写作 · 经验分享 · 讨论合集

    英文科技写作 · 经验分享 · 讨论合集 英文科技写作是中国学生走向世界一定要迈过去的门坎.最近两个群里关于这方面进行了非常好的讨论--从基本的语法时态到个性化的经验技巧到写作中的趣闻逸事,特此摘编如 ...

  2. 【GitChat】专利基础知识及写作经验分享

    "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教程,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教程不仅是零基础,通俗易懂,而且非常风趣幽默,像看小说一样!觉得太牛了,所以分享给大家.点这里可以跳转到教程." 之前在 ...

  3. 计算机核心期刊的终审环节,7 本中文核心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是科研论文时间(微信号:dxypaper)推出的两篇中文期刊经验总结的下篇,文字为作者个人经验分享,仅供参考.如有不同的投稿经验小伙伴,欢迎给科研论文时间投稿(投稿邮箱:renyouyou@dxy. ...

  4. matlab将图片旋转的代码_论文写作经验分享word+mathtype+matlab

    该文章整理了作者近期撰写论文的一些经验及小技巧,并分享了几个Matlab绘图源代码,以辅助提升中英文论文撰写效率. 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Word多级列表生成及使用,二是公式编辑器MathType使 ...

  5. IEEE SCI期刊、会议模板下载

    SCI会议.期刊模板,  投稿流程建议 SCI 会议模板网址: https://www.ieee.org/conferences/publishing/templates.html 期刊等模板寻找方法 ...

  6. 公众号写作——经验分享

    摘要 一.写作的目的 二.写作指导经验 现实是残酷的,写好文章后得不到曝光,就是暴殄天物,在写作过程中结识到很多一块写作的号主,才知道需要运营. 去向机构大号投稿,用「高质量内容 + 大号投稿」方式, ...

  7.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一 投稿结果 2020-11-12 第一次投稿,按期刊最初格式排版. 2020-11-13 编辑返回意见,告知格式不过关,并且建议论文强调加工问题,而不是特征化或建模或属性,因为本期刊强调加工,否则你 ...

  8. SCI论文投稿经验分享——如何在投稿前准备好需要的材料

    首先,确定目标期刊官方的投稿网站,以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apsusc/default.aspx 为例(爱思维尔的效率还不错) 先要详细阅读 Author ...

  9. SCI期刊写作必备(二):代码|手把手绘制目标检测领域YOLO论文常见的性能对比折线图,一键生成YOLOv7等主流论文同款图表,包含多种不同功能风格对比图表

    绘制一个原创属于自己的YOLO模型性能对比图表 具体绘制操作参考:(附Python代码,直接一键生成,精度对比图表代码 ) 只需要改动为自己的mAP.Params.FPS.GFlops等数值即可,一键 ...

最新文章

  1. ORA-01031:insufficient privileges问题解决
  2. Windows批处理中的等待技巧
  3. VTK:相互作用之ClientData
  4. 石子归并 51Nod - 1021
  5. Unix整理笔记——安全性——里程碑M13
  6. c# 判断是否为数组_c# – 如何检查反射类型是否为数组
  7. zencart 商城 Twitter推广技巧
  8. C#图片处理之: 获取数码相片的EXIF信息(二)
  9. python 利用递归求阶乘
  10. better-scroll插件 api
  11. w10恢复出厂设置_笔记本电脑w10怎么恢复出厂设置
  12. 阿里NASA计划“亮剑”:谢崇进和他追求的科学极限
  13. 在博客右下角设置透明卡通小美女,附上源码
  14. nginx: [warn] conflicting server name “xxx“ on 0.0.0.0:80解决
  15. java动态多态性是通过什么实现的_11.java实现动态多态性是通过()实现的 答案:覆盖...
  16. 音频信号输入itc服务器,ITC公共广播系统
  17. 爷青回!最近很火的朋友圈怀旧小电视源码来啦!看到最后一个视频我大呼好家伙!
  18. oracle在Windows,linux备份恢复(tina)
  19. 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Flurry,Google Analytics
  20. 2020年11月26日JetbrainsAgent安装参数

热门文章

  1. 阻容感基础02:电阻器原理(2)-电阻器参数
  2. Spring 官宣:换掉 JVM!
  3. 工具类-汉字转为汉语拼音首字母
  4. 注意力机制的详细理解
  5. 使用ajax发送数组请求,Ajax请求传递数组参数
  6. 正则表达式(韩顺平讲解)
  7. 一起学java-韩顺平老师
  8. 自己制作的粉碎机批处理程序
  9. 矩阵与行列式的区别 行列式简单理解(二三阶)
  10. 新东方老师谈如何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