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九

姓名刘学号教师xx时间周三 7-9机位

报告成绩

实验名称:程序转移机制(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实现程序转移的硬件机制。

掌握堆栈寄存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程序转移: 任何复杂的程序流程,在硬件实现机制上只有两种情况:顺序执行和转移。硬件实现这两种情况的技术很简单:

PC寄存器的自动加 1 功能实现程序顺序执行。PC寄存器的打入初值功能实现程序转移。

转移操作决定于“给 PC赋值”,而转移类型决定于“所赋的值同当前指令的关系”。

实验箱系统的程序转移硬件机制:

若 LDCP为 0 是附带条件的, 就形成“条件转移”。 实验箱依靠“ PC打入电路”实现“有进位”时转移和“计算结果为零”时转移,以及无条件转移。

子程序调用和保护断点 :

子程序的调用和返回是两次转移,返回时转移的目标一定是调用时转移的出发点。在调用转移时必须

把出发地址 (断点)保存起来。 1. 不被一般用户所知或改变(不能被保存在数据存储区或程序存储区)。

返回转移时能方便地找到它(返回指令的目标地址一定从这个特殊的“保存区”得到,指令本身不

需要再带目标地址) 。

ST 寄存器结构和子程序调用与返回控制信号:

调用转移时, PC的当前值(断点 ) 经下面的 245 送上 DBUS,进入 ST 保存;然后给 PC 打入子程序入口

地址(调用指令携带的目标地址)完成转子程序。返回转移时,返回指令开启ST 的输出,并给出PC

打入信号(无条件转移),于是 ST 保存的断点经由DBUS打入 PC,实现子程序返回。

三、实验内容

1、 用手动方式实现子程序调用转移过程。

( 假设转子时PC值为 11H,子程序的入口地址为50H)

用手动方式实现子程序返回转移过程。

3.编程实现OUT寄存器交替显示11 和 55,交替频率为可以清晰辨识,且不小于每秒一次。

( 实验箱的工作频率为: 。)

四、实验步骤

K7 连 STEN , K6 连 PCOE, K5

连 ELP, K10 K9 K8

连 X2X1X0

进入手动模式 (TV/ME 键按三次 )

① 将 PC(11H)存入 ST( 栈寄存器 )

sten

pcoe

elp

X2

X1

X0

1

0

0

0

0

0

选中 IN,数据通过 IN 送入 PC

K23~K16:STEP

将 PC压入堆栈 ST 中

sten

pcoe

elp

X2

X1

X0

0

1

1

0

1

1

STEP

PC改为 50H

sten

pcoe

elp

X2

X1

X0

1

0

0

0

0

0

STEP

将 PC加到 53H

sten

pcoe

elp

X2

X1

X0

1

0

1

1

1

1

STEP按三次

程序返回,将

ST(11H) 的值返回到 PC

sten

pcoe

elp

X2

X1

X0

1

0

0

0

1

0

STEP

3、编程实现OUT寄存器交替显示

( 实验箱的工作频率为:。)

11 和

55,交替频率为可以清晰辨识,且不小于每秒一次。

①启动桌面上软件。

② 连接通信口:COM1/COM2

③ 点击源程序编写程序:

START:

MOV A,#11H

OUT

CALL 50H

MOV A,#55H

OUT

CALL 50H

JMP START

ORG 50H

MOV A,#10H

L1: SUB A,#01H sm

后缀。

⑤ 编译下载。

⑥全速运行

五、实验现象

①将 PC(11H)存入 ST( 栈寄存器 )

显示 ST:00 PC:11

②将 PC压入堆栈ST 中

显示 ST:11 PC:11

③将 PC改为 50H

显示 ST:11PC:50

④将 PC加到 53H

显示 ST:11H PC :53H

⑤程序返回,将ST(11H) 的值返回到PC

显示 ST:11H PC :11H

六、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与PC的 +1 与转移原理一致。

七、建议

八、体会

这个实验主要是对PC 的作用及用法进行实验,通过对PCOE、 ELP、 STEN、 IN、 x2、 x1 、x0 等的 0、 1 来

实现 PC的+1 和转移的。 PCOE为 0 的时候实现PC+1,ELP、PCOE为 0 的时候实现PC的打入,理解了这些再

借助于 STEN堆栈寄存器来存放PC之前的值,最后把STEN存放的值打回PC中实现 PC返回。最后关于软件

的使用,一定要把程序加载到实验箱里才可以,我就是忘记了打开实验箱,最后才发现没开实验箱。还有

就是微指令ORG后面跟的是地址,是存放微指令的地址,call调用程序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总结,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总结归纳.docx相关推荐

  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pc,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5- PC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5- PC实验 2.5 PC实验 姓名:孙坚 学号:134173733 班级:13计算机 日期:2015.5.15 一.实验要求:利用CPTH 实验仪上的K16..K23 开关做 ...

  2. 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报告.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设计性实验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原理B 实验学期 2013 至 2014 学年 第 一 学期 学生所在院部 计算机学 ...

  3. 湘潭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试卷,湘潭大学 计算机组成与原理 控制器实验 实验报告...

    <湘潭大学 计算机组成与原理 控制器实验 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潭大学 计算机组成与原理 控制器实验 实验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

  4.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四 微程序控制器实验报告

    我班算是几乎最后一个做实验的班级了,报告参考了一些朋友提供的数据加上一些自己的主观拙见,本人水平有限加之制作仓促难免有错误,望大家批评指正. 4.1 微程序控制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微程序 ...

  5. 计算机组成原理r3寄存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寄存器的原理及操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寄存器的原理及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寄存器的原理及操作(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成绩:实 ...

  6. 计算机组成原理八位全加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八位补码加减法器的设计与实现.docx...

    文档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书实 验 名 称班 级学 号姓 名指 导 教 师日 期成 绩八位补码加/减法器的设计与实现实验 1 八位补码加/减法器的设计与实现一.实验目的1. ...

  7. 计算机组成原理移位图,计算机组成原理移位运算实验报告.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移位运算实验报告.doc 计算 机组成原理实验五 移 位运算实验 姓名 陈衍席 学号1205110125 网工 1202 [实验环境][实验环境] 1. Windows 2000 或 W ...

  8.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杂机实验总结,计算机组成原理复杂模型机设计_课程设计报告.doc...

    成绩: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复杂模型机设计 姓 名 _ 曾凯杨 班 级 _ 计算机102 学 号 _ 40 实验地点 _ 计算机实验室四楼 实验时间 _ 3月6日 指导教师 刘晶 概述 这 ...

  9. 计算机组成原理um实验总结,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次实验报告.doc

    机器号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 名: 机器号: 学 号: E-mail: 指导教师: 总成绩: 分步成绩: 出勤: 实验表现 实验报告: 实验五 ...

最新文章

  1. python之进程和线程2
  2. jsp中有关于超链接的问题
  3. *PAT_B_1014_Java(20分)
  4. Apache Lucene基础教程
  5. 设计模式学习摘要-抽象工厂
  6. 微信电子驾驶证怎么查询
  7. 敏捷实践 | 如何正确使用故事点预估工作量?
  8. 51单片机ADC模数转换
  9. eclipse和mysql项目打包_eclipse打包jar过程
  10. 网易游戏offer经历
  11. java mail 554_【Java】JavaMail 554错误解决方法
  12. 米筐量化如何安装使用?
  13. 【Axure视频教程】锚链接菜单
  14. 手撸一个torch——day1——numba和flake8
  15. vmware linux 不能解析dns,http 599 name lookup timed out
  16. NLP自然语言处理实战(三):词频背后的语义--5.距离和相似度反馈及改进
  17. 通过 intent安装 apk
  18. 在css中自定义字体
  19. OA服务器文件夹,OA服务器架设 图文详解.docx
  20. 魔兽世界开服架设教程—魔兽国服停服时间已确定!玩家该何去何从

热门文章

  1. insmod: error inserting 'memdev.ko': -1 File exists
  2. 1rem、1em、1vh(vw)、1px各自代表的含义
  3. 【元宇宙欧米说】从GameFi的视角讨论Web2到Web3的利弊
  4. Python+Flask
  5. epoll_create1与epoll_create区别
  6. nginx配置tcp转发
  7.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如何选题?
  8. win10系统pp-yolov2实操训练自己的数据集
  9. 计算机曝光模式有哪些,曝光模式_拍摄技巧_太平洋电脑网PConline
  10. 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 概述、策略和不确定性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