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测光!

  我们尽量用愉快的方式来解决这个枯燥的问题……

  翻开你的单反相机说明书,找到介绍测光系统的那一页,你会发现他告诉你了相机支持怎样的测光方式,但是具体的操作方式,恐怕只字未提,点测联动?半按快门锁定曝光?如果你的说明书有提到这些,麻烦拍张照片发给我!如果没有,那么就请你扔掉那倒霉的说明书吧!因为本人所讲的是你能理解的,不会太晦涩!

  也许你懂什么叫点测、什么叫中央重点测光,懂什么叫全局测光,也懂的这些测光有什么不同,如果你只懂得这些,那恭喜你,对测光的认识你入门了,但是也只是在入门阶段!

  注:由于本人并没有完全接触过本文中提到的所有相机,如果存在错误,欢迎大家留言更正,也欢迎大家加入小熊在线官方讨论群:29446539进行交流!

相关文章

佳能/尼康/宾得/索尼单反对焦系统全解析

从K10D到a550想到的……

  我是个宾得用户,手里只有一台二手的K10D,宾得的对焦系统太烂,虽然号称11个对焦点中有9个是十字型对焦,但是能保证精度在70%左右的只有中间那个点,加上我有60%的时间是使用那些年纪我还大的纯手动头,很不幸的本人又是近视加散光,综上所述,我只能靠机身中央对焦点的提示对焦,在点测光模式半按住快门,然后平行移动相机构图,最后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如果你习惯了一件事情,那么你就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直到有一天我拿到了索尼的a550相机,拍摄时在采用上面的方法进行拍摄,即:点测光、中央点对焦、半按住快门、平行移动相机构图、按下快门进行拍摄!问题出现了,模特穿了件黑衣服,我这样拍出来的都是过曝的!

  也许有些人已经注意到问题的所在了,这就是个半按快门是否在锁定对焦时,同时锁定曝光的问题!很显然,索尼a550没有提供这个功能,于是半按快门锁定对焦再构图时,中央点测光到黑色衣服上,导致了曝光值改变,所以过曝了!当然索尼用户不会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就像我说的,如果你习惯了一件事情,那么你就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索尼用户的操作方式为:点测光、中央点对焦、半按住快门、按下AE-L键、平行移动相机构图、按下快门进行拍摄!也就是说与宾得相比,索尼用户在使用中央点对焦再构图时,会比宾得用户多按一下AE-L键!

  只不过是多按了一次按键而已,那么一天你拍摄500张照片呢?答案是多按500次按键,那么在这500次按键的同时,你要错过多少精彩的瞬间?如果索尼用户想说,我何必必须用中央点对焦再构图呢?我直接用其他点对着脸对焦不就行了?索尼对焦没有宾得那么烂!没错,你可以这么做,但是索尼所有相机,包括a900之类的顶级全画幅单反,能够进行点测的只有中央对焦点附近的区域,也就是说,如果在同样环境下,你拍摄的照片还是过曝的,那么只有一个方法了,M档手动曝光!

  好!声明下,本文没有任何抨击某个品牌单反的意思,也没有褒扬任何一家单反的意思,只是在说一个测光的事实!因为你会发现,在后篇中,宾得的测光与其他品牌相比,也是不值得一提!

点测联动:尼康的强项

  于是我仔细的研究了所有品牌单反的测光问题,首先关心就是点测联动!

  我来通俗的解释一个这个概念的意思,假如你的相机有9个对焦点,当你改变对焦点对焦进行拍摄,曝光时会随着焦点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使用相机左上角的对焦点对着人脸对焦时,如果相机支持点测联动,那么此时得到曝光值,就应该是这个对焦点附近的曝光值(也就是人脸),而不再是中央对焦点区域的曝光值!


红色对焦:尼康、佳能、宾得、索尼可点测光
蓝色对焦点:尼康全系列、佳能旗舰级单反可点测光

  打开你的相机菜单选项,应该几乎所有主流相机都提供了这个功能,包括上文索尼!但是很不幸的告诉你,很多品牌的单反这个功能只限于类似与评价测光、全局测光这样的测光方式,而点测光时,能够做到全线产品支持这一功能只有尼康!包括D40这样早已过时的入门级机器,更不要说D3s、D300s这些旗舰级单反了。另外佳能1Ds Mark III与1D Mark IV这样的顶级专业单反也支持点测联动这个功能!

  除了刚刚提到的,其他品牌单反如索尼、宾得、佳能的非旗舰级单反在点测光时全都不支持这一功能,包括佳能的5D Mark II、7D等等这些准专业级单反,他们提供的点测光方式只有中央对焦点附近区域可用!而佳能一些老型号如EOS 400D根本就不支持点测光,这就是佳能的“厚道”之处,不会让你的1Ds Mark III白花那么多钱!

  也就是说,支持点测联动方式的相机,选择哪个对焦点,点测光的数值就是哪个点,这样的相机拍摄时非常方便,如果能够保证对焦点的精度,根本就不需要先用中央点对焦再构图的拍摄方式,直接选用需要的对焦点拍摄就可以了!

  至于中央重点测光,抱歉,从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谁家也不能在这个测光方式提供点测联动功能,因为它测的就是中央附近区域。

  评价测光、全局测光、矩阵测光支持点测联动可能有人还有疑问,他们不就是平均计算整个画面的曝光值吗?还要点测联动有什么用?我不想说的太晦涩,简单的说就是你选择哪个对焦点,这个对焦点附近的区域在计算整体曝光时,就会获得整个画面平均测光时较大的比重,至于占到多少,我也不知道!

半按快门锁定曝光和对焦

  这就是开篇提到的问题了:半按快门同时锁定对焦和曝光!


红色对焦点:宾得、尼康可半按快门同时锁定曝光,佳能旗舰型号未知
蓝色对焦点:尼康可半按快门同时锁定曝光,佳能旗舰型号未知

  在点测光模式,我们已经确定了索尼全系列相机都不支持这个功能,宾得包括K100D在内所有目前能见到的单反全都支持这一功能,而佳能方面,很抱歉,包括5D Mark II以下全没有提供这一功能,也就是和索尼一样,按AE-L键吧!反正模特不动,你有30秒时间不用再次按AE-L键!

  至于1Ds Mark III等旗舰级单反支持不支持这个功能,我真的不知道,如果哪位朋友有这种旗舰级单反请告诉我。实际上对于1Ds Mark III强大的点测功能和对焦系统来说,支持不支持这个功能根本就无所谓!

  尼康,再次赞一下,尼康几乎我们所有能看到的单反,全都提供了这一选项,包括只有3点对焦的D40。测光,我们不得不说,尼康为王!

  在评价测光模式,佳能的主流级单反也支持半按快门同时锁定曝光和对焦功能!

  顺便提下,奥林巴斯单反也几乎全都支持这一功能!

全局测光模式简评

  这部分我们不打算重点解读,因为他很看着很乱,其实很简单!

  各家都有自己的全局测光方式,其中最强仍是尼康的3D彩色矩阵测光!传统测光模式因此18%的中灰性外貌反光率为基准的,首要以景致的亮度和反差等作为根基元素确定曝光。3D彩色矩阵测光不只像传统测光感到器那样测定景致的亮度和反差,而且还能评估景致的色彩,把被摄物的色彩纳入测光身分领域内,就能使被摄物的曝光功效更靠近自然。

  剩下基本能说的也就是TTL有多少区了!佳能最新的旗舰级单反如1Ds Mark III、1D Mark IV,准专业级新品7D、入门级新品550D等为63区,老一些的如5D Mark II、50D等为35区,更老的1D Mark II /N为21区!

  宾得最新的K7为77区,其他老型号全部为16区,索尼更简单,能叫上名字来的数码单反全部为40区,如a900、a200等。

  该结束了,当然我们介绍的基本都是些理论值,因为每个厂商的具体算法都不尽相同,就曝光准确与否而论,我不敢保证尼康的点测光实际就比索尼更准确,但最起码尼康比索尼方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你觉得我说的都是废话,那我会很崇拜你,因为你可能拿着测光表拍摄的老玩家,甚至还可能是用眼睛估光的绝对老前辈!

  下面附上各家主流单反的测光方式规格表,其内容来自于官方网站……

佳能主流单反测光方式规格

佳能主流单反测光方式
相机型号
点测光
多点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
评价测光
点测联动(点测光模式)
半按快门同时锁定对焦和曝光(点测光模式)
1Ds Mark III
中央点测光(取景器中央约2.4%面积的区域)
自动对焦点联动点测光(取景器约2.4%面积的区域)
最多输入8个点测光数据
63区TTL全开光圈测光
未知
1D Mark IV/1D Mark III
中央点测光(取景器中央约3.8%面积的区域)
自动对焦点联动点测光(取景器约3.8%面积的区域)
最多输入8个点测光数据

63区TTL全开光圈测光
未知
5D Mark II
点测光(取景器中央约3.5%的面积)
×
35区TTL全开光圈测光
×
×
7D
点测光(取景器中央约2.3%的面积
×
63区TTL全开光圈测光
×
×
50D
点测光(取景器中央约3.8%的面积)
×
35区TTL全开光圈测光
×
×
550D
点测光(取景器中央约4%的面积)
×

63区TTL全开光圈测光
×
×
500D/450D/30D/5D/40D
点测光(取景器中央约4%(30D/5D 3.5% 40D 3.8%)的面积)
×
35区TTL全开光圈测光
×
×
1000D/20D/350D/400D
×(有取景器中央约9%左右的面积的局部测光)
×
35区TTL全开光圈测光
×
×

尼康主流单反测光方式规格

尼康主流单反测光方式规格
相机型号
点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
矩阵测光
点测联动(点测光模式)
半按快门同时锁定对焦和曝光(点测光模式)
D3S/D3X/D700/D3
集中在以选定对焦点(当使用非CPU 镜头时为中央对焦点)为中心的4 mm 直径圈中(约为画面的1.5%)
约75%的比重集中在画面中央的12mm直径圈中,该圈直径可改为8、15或20mm,或根据整个画面的平均值调节测光权重(非CPU镜头使用12mm直径圈或者整个画面平均值)
3D彩色矩阵测光II(G 型和 D 型镜头);彩色矩阵测光II(其它 CPU 镜头);彩色矩阵测光(非CPU镜头,用户提供镜头数据)
D300S/D300
集中在以所选对焦点(使用非CPU镜头时为中央对焦点)为中心的3mm直径圈(大约是整个画面的 2%)
约75%的比重集中在画面中央8mm的直径圈中。该圈的直径可更改为 6、 10 或13 mm,或将比重平均分布于整个画面上(使用非 CPU 镜头时固定为 8mm)

3D 彩色矩阵测光II (G型和D型镜头);彩色矩阵测光 II(其它CPU镜头);如果用户提供镜头数据,彩色矩阵测光适用于非CPU镜头
D3000/D5000
集中在以选定对焦点为中心的 3.5mm 直径圈中(约为画面的 2.5%)
中央重点测光:约 75% 的比重分布于画面中央的 8 mm 直径圆形内
3D 彩色矩阵测光 II (G型和D型镜头);彩色矩阵测光 II (其他 CPU 镜头)
D90/D60/D40X/D40
集中在以选定对焦点为中心的 3.5mm 直径圈中(约为画面的 2.5%)
约 75% 的比重分布于画面中央的 6、8 或 10mm 直径圆形内
3D 彩色矩阵测光 II (G型和D型镜头); 彩色矩阵测光 II (其他 CPU 镜头)
D80
以运动对焦区域(非 CPU 镜头时或自动区域 AF 选中时的中心对焦区域)为中心的 3.5 mm 直径圈(大约是画面的 2.5%)测光
75% 的分量分布于画面中央的 6、8 或 10 mm 的圈内
3D 彩色矩阵测光 II(G 和 D 型镜头);彩色矩阵测光 II(其它 CPU 镜头);420 区 RGB 感应器测光

宾得主流单反测光方式规格

宾得主流单反测光方式规格
相机型号
点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
全局测光
点测联动(点测光模式)
半按快门同时锁定对焦和曝光(点测光模式)
K7
√具体数值未知

TTL全开光圈77区分割测光
×
K100D/K100DS/Kx/KM/K20D/K200D/K10D
√(K10D为2.5%,其他型号未知)
TTL全开光圈16区分割测光
×

索尼主流单反测光方式规格

索尼主流单反测光方式规格
相机型号
点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
全局测光
点测联动(点测光模式)
半按快门同时锁定对焦和曝光(点测光模式)
a900/a700/a550/a450/a350/a230//a300/a200等
40区蜂窝图形测光SPC
×
×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robbin/382386

明白的糊涂账 各家单反测光系统全解析相关推荐

  1. 废话中的极品废话 单反对焦系统全解析

    前言 测光的问题在不久前刚刚讨论完(参见:<明白的糊涂账 各家单反测光系统全解析>),接下来轮到对焦了! 对焦!我们同样用愉快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确定两点,第一,这篇文章不会太深 ...

  2. Android系统init进程启动及init.rc全解析

    这是一篇用心写的博客,也希望大家用心看并帮忙找到文章的改进之处,谢谢: 服务启动机制 system/core/init/init.c文件main函数中parse_config_file(init.rc ...

  3. Vision Transformer(ViT)PyTorch代码全解析(附图解)

    Vision Transformer(ViT)PyTorch代码全解析 最近CV领域的Vision Transformer将在NLP领域的Transormer结果借鉴过来,屠杀了各大CV榜单.本文将根 ...

  4. 语音识别技术发展史与行业最佳实践全解析

    原标题:语音识别技术发展史与行业最佳实践全解析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征程里,语音语义识别技术一直扮演着先驱的角色,不管是在技术探索还是商业落地方面都走在了前面.近两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进一步深入,其 ...

  5. LiveData-原理全解析

    LiveData-原理全解析 LiveData是什么? LiveData 是 Jetpack 推出的基于观察者的消息订阅/分发的可观察数据组件,具有宿主(Activity.Fragment)生命周期感 ...

  6. 2018麦考林杂志计算机科学,2020年麦考林杂志排名全解析

    原标题:2020年麦考林杂志排名全解析 上周在广大同胞们热烈庆祝阿中哥哥70周年生日的期间,加拿大麦考林杂志(Maclean's)悄咪咪地更新了2020年加拿大大学排名!2020年9月入学季的小朋友们 ...

  7. Android图片加载框架最全解析(二),从源码的角度理解Glide的执行流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53939176 本文同步发表于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文章底部的二维码或在微信搜索 郭 ...

  8. Java 面试全解析:核心知识点与典型面试题

    课程背景 又逢"金九银十",年轻的毕业生们满怀希望与忐忑,去寻找.竞争一个工作机会.已经在职的开发同学,也想通过社会招聘或者内推的时机争取到更好的待遇.更大的平台. 然而,面试人群 ...

  9. 软件工程23种设计模式全解析

    23种设计模式全解析 一.设计模式的分类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 ...

最新文章

  1. 赠票 | 第三届语言与智能高峰论坛200个免费参会名额!
  2. Java实现SSH模式加密
  3. sublime自定义主题-修改行号的颜色
  4. 我与C++的不解情缘
  5. mysql rand() 子查询_MySQL ------ 子查询(十三)
  6. 每日签到html特效,前端这种连续签到的效果要怎么写
  7. ZMQ模式详解——发布/订阅模式
  8. Mysql 索引(学习笔记十二)
  9. 解决webpack4版本在打包时候出现Cannot read property ‘bindings‘ of null 或 Cannot find module ‘@babel/core‘问题
  10. Java去除字符串最前面一个字符和最后面一个字符
  11. linux单块网卡绑定多个ip及网卡聚合绑定多个ip方法
  12. 再回首,Java温故知新(六):Java基础之变量
  13. 拓端tecdat|R语言状态空间模型:卡尔曼滤波器KFAS建模时间序列
  14. centos7下学习Redis(一)
  15. wxnativecallback.php,ectouch开发 | 糊涂虫
  16. Auto CAD 批量转PDF、批量打印使用方法
  17. 前端|如何制作调查问卷
  18. i51130g7和i71160g7差多少 酷睿i5 1130G7和i7 1160G7差距
  19. 计算机网络-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0. 安卓AndroidStudio设计计算器实现简单的计算

热门文章

  1. python 开发培训视频教程
  2. 高新兴:智慧城市和公共安全运营商
  3. C#关于List的线程安全问题(一)
  4. 一次 G1 堆大小不均问题的排查及解决
  5. 有赞Vant组件库的引入及轮播图片预览的实现
  6. 39.SSH远程终端连接工具
  7. 二叉树(python实现)
  8. 【无人驾驶系列十】无人驾驶硬件平台设计
  9. android中的单例模式,Android中的单例模式
  10. 【译文】10 ASP.NET Performance and Scalability Secr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