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库系统中,既有存放数据的文件,也有存放日志的文件。日志在内存中也是有缓存Log buffer,也有磁盘文件log file,本文主要描述存放日志的文件。
MySQL中的日志文件,有这么两类常常讨论到:undo日志与redo日志。

1 undo

1.1 undo是啥

undo日志用于存放数据修改被修改前的值,假设修改 tba 表中 id=2的行数据,把Name='B' 修改为Name = 'B2' ,那么undo日志就会用来存放Name='B'的记录,如果这个修改出现异常,可以使用undo日志来实现回滚操作,保证事务的一致性。
对数据的变更操作,主要来自 INSERT UPDATE DELETE,而UNDO LOG中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 INSERT_UNDO(INSERT操作),记录插入的唯一键值;一种是 UPDATE_UNDO(包含UPDATE及DELETE操作),记录修改的唯一键值以及old column记录。
Id Name
1 A
2 B
3 C
4
D

1.2 undo参数

MySQL跟undo有关的参数设置有这些:
 1 mysql>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undo%';
 2 +--------------------------+------------+
 3 | Variable_name            | Value      |
 4 +--------------------------+------------+
 5 | innodb_max_undo_log_size | 1073741824 |
 6 | innodb_undo_directory    | ./         |
 7 | innodb_undo_log_truncate | OFF        |
 8 | innodb_undo_logs         | 128        |
 9 | innodb_undo_tablespaces  | 3          |
10 +--------------------------+------------+
11
12 mysql>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truncate%';
13 +--------------------------------------+-------+
14 | Variable_name                        | Value |
15 +--------------------------------------+-------+
16 | innodb_purge_rseg_truncate_frequency | 128   |
17 | innodb_undo_log_truncate             | OFF   |
18 +--------------------------------------+-------+

  • innodb_max_undo_log_size
控制最大undo tablespace文件的大小,当启动了innodb_undo_log_truncate 时,undo tablespace 超过innodb_max_undo_log_size 阀值时才会去尝试truncate。该值默认大小为1G,truncate后的大小默认为10M。
  • innodb_undo_tablespaces
设置undo独立表空间个数,范围为0-128, 默认为0,0表示表示不开启独立undo表空间 且 undo日志存储在ibdata文件中。该参数只能在最开始初始化MySQL实例的时候指定,如果实例已创建,这个参数是不能变动的,如果在数据库配置文 件 .cnf 中指定innodb_undo_tablespaces 的个数大于实例创建时的指定个数,则会启动失败,提示该参数设置有误。
如果设置了该参数为n(n>0),那么就会在undo目录下创建n个undo文件(undo001,undo002 ...... undo n),每个文件默认大小为10M.
什么时候需要来设置这个参数呢?
当DB写压力较大时,可以设置独立UNDO表空间,把UNDO LOG从ibdata文件中分离开来,指定 innodb_undo_directory目录存放,可以制定到高速磁盘上,加快UNDO LOG 的读写性能。
  • innodb_undo_log_truncate
InnoDB的purge线程,根据innodb_undo_log_truncate设置开启或关闭、innodb_max_undo_log_size的参数值,以及truncate的频率来进行空间回收和 undo file 的重新初始化。
   该参数生效的前提是,已设置独立表空间且独立表空间个数大于等于2个。
purge线程在truncate undo log file的过程中,需要检查该文件上是否还有活动事务,如果没有,需要把该undo log file标记为不可分配,这个时候,undo log 都会记录到其他文件上,所以至少需要2个独立表空间文件,才能进行truncate 操作,标注不可分配后,会创建一个独立的文件undo_<space_id>_trunc.log,记录现在正在truncate 某个undo log文件,然后开始初始化undo log file到10M,操作结束后,删除表示truncate动作的 undo_<space_id>_trunc.log 文件,这个文件保证了即使在truncate过程中发生了故障重启数据库服务,重启后,服务发现这个文件,也会继续完成truncate操作,删除文件结束后,标识该undo log file可分配。
  • innodb_purge_rseg_truncate_frequency
用于控制purge回滚段的频度,默认为128。假设设置为n,则说明,当Innodb Purge操作的协调线程 purge事务128次时,就会触发一次History purge,检查当前的undo log 表空间状态是否会触发truncate。

1.3 undo空间管理

如果需要设置独立表空间,需要在初始化数据库实例的时候,指定独立表空间的数量。
UNDO内部由多个回滚段组成,即 Rollback segment,一共有128个,保存在ibdata系统表空间中,分别从resg slot0 - resg slot127,每一个resg slot,也就是每一个回滚段,内部由1024个undo segment 组成。
回滚段(rollback segment)分配如下:
  • slot 0 ,预留给系统表空间;
  • slot 1- 32,预留给临时表空间,每次数据库重启的时候,都会重建临时表空间;
  • slot33-127,如果有独立表空间,则预留给UNDO独立表空间;如果没有,则预留给系统表空间;
回滚段中除去32个提供给临时表事务使用,剩下的 128-32=96个回滚段,可执行 96*1024 个并发事务操作,每个事务占用一个 undo segment slot,注意,如果事务中有临时表事务,还会在临时表空间中的 undo segment slot 再占用一个 undo segment slot,即占用2个undo segment slot。如果错误日志中有:Cannot find a free slot for an undo log。则说明并发的事务太多了,需要考虑下是否要分流业务。
回滚段(rollback segment )采用 轮询调度的方式来分配使用,如果设置了独立表空间,那么就不会使用系统表空间回滚段中undo segment,而是使用独立表空间的,同时,如果回顾段正在 Truncate操作,则不分配。

2 redo

2.1 redo是啥

当数据库对数据做修改的时候,需要把数据页从磁盘读到buffer pool中,然后在buffer pool中进行修改,那么这个时候buffer pool中的数据页就与磁盘上的数据页内容不一致,称buffer pool的数据页为dirty page 脏数据,如果这个时候发生非正常的DB服务重启,那么这些数据还没在内存,并没有同步到磁盘文件中(注意,同步到磁盘文件是个随机IO),也就是会发生数据丢失,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在有一个文件,当buffer pool 中的data page变更结束后,把相应修改记录记录到这个文件(注意,记录日志是顺序IO),那么当DB服务发生crash的情况,恢复DB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这个文件的记录内容,重新应用到磁盘文件,数据保持一致。
这个文件就是redo log ,用于记录 数据修改后的记录,顺序记录。它可以带来这些好处:
  • 当buffer pool中的dirty page 还没有刷新到磁盘的时候,发生crash,启动服务后,可通过redo log 找到需要重新刷新到磁盘文件的记录;
  • buffer pool中的数据直接flush到disk file,是一个随机IO,效率较差,而把buffer pool中的数据记录到redo log,是一个顺序IO,可以提高事务提交的速度;
假设修改 tba 表中 id=2的行数据,把Name='B' 修改为Name = 'B2' ,那么redo日志就会用来存放Name='B2'的记录,如果这个修改在flush 到磁盘文件时出现异常,可以使用redo log实现重做操作,保证事务的持久性。
Id Name
1 A
2 B
3 C
4
D
这里注意下redo log 跟binary log 的区别,redo log 是存储引擎层产生的,而binary log是数据库层产生的。假设一个大事务,对tba做10万行的记录插入,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不断的往redo log顺序记录,而binary log不会记录,知道这个事务提交,才会一次写入到binary log文件中。binary log的记录格式有3种:row,statement跟mixed,不同格式记录形式不一样。

2.2 redo 参数

  •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redo log 文件的个数,命名方式如:ib_logfile0,iblogfile1... iblogfilen。默认2个,最大100个。
  • innodb_log_file_size
文件设置大小,默认值为 48M,最大值为512G,注意最大值指的是整个 redo log系列文件之和,即(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innodb_log_file_size )不能大于最大值512G。
  •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文件存放路径
  • innodb_log_buffer_size
Redo Log 缓存区,默认8M,可设置1-8M。延迟事务日志写入磁盘,把redo log 放到该缓冲区,然后根据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参数的设置,再把日志从buffer 中flush 到磁盘中。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每次commit都会把redo log从redo log buffer写入到system,并fsync刷新到磁盘文件中。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2,每次事务提交时MySQL会把日志从redo log buffer写入到system,但只写入到file system buffer,由系统内部来fsync到磁盘文件。如果数据库实例crash,不会丢失redo log,但是如果服务器crash,由于file system buffer还来不及fsync到磁盘文件,所以会丢失这一部分的数据。
  •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事务发生过程,日志一直激励在redo log buffer中,跟其他设置一样,但是在事务提交时,不产生redo 写操作,而是MySQL内部每秒操作一次,从redo log buffer,把数据写入到系统中去。如果发生crash,即丢失1s内的事务修改操作。
  • 注意:由于进程调度策略问题,这个“每秒执行一次 flush(刷到磁盘)操作”并不是保证100%的“每秒”。

2.3 redo 空间管理

Redo log文件以ib_logfile[number]命名,Redo log 以顺序的方式写入文件文件,写满时则回溯到第一个文件,进行覆盖写。(但在做redo checkpoint时,也会更新第一个日志文件的头部checkpoint标记,所以严格来讲也不算顺序写)。
实际上redo log有两部分组成:redo log buffer 跟redo log file。buffer pool中把数据修改情况记录到redo log buffer,出现以下情况,再把redo log刷下到redo log file:
  • Redo log buffer空间不足
  • 事务提交(依赖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参数设置)
  • 后台线程
  • 做checkpoint
  • 实例shutdown
  • binlog切换

3 undo及redo如何记录事务

这部分内容推荐阅读这系列的博客,写的好好:http://www.zhdba.com/mysqlops/2012/04/06/innodb-log1/
以下内容部分节选自这博客,感谢作者总结,深入浅出超好理解。

3.1 Undo + Redo事务的简化过程

假设有A、B两个数据,值分别为1,2,开始一个事务,事务的操作内容为:把1修改为3,2修改为4,那么实际的记录如下(简化):
A.事务开始.
  B.记录A=1到undo log.
  C.修改A=3.
  D.记录A=3到redo log.
  E.记录B=2到undo log.
  F.修改B=4.
  G.记录B=4到redo log.
  H.将redo log写入磁盘。
I.事务提交

3.2  IO影响

Undo + Redo的设计主要考虑的是提升IO性能,增大数据库吞吐量。可以看出,B D E G H,均是新增操作,但是B D E G 是缓冲到buffer区,只有G是增加了IO操作,为了保证Redo Log能够有比较好的IO性能,InnoDB 的 Redo Log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A. 尽量保持Redo Log存储在一段连续的空间上。因此在系统第一次启动时就会将日志文件的空间完全分配。 以顺序追加的方式记录Redo Log,通过顺序IO来改善性能。
B. 批量写入日志。日志并不是直接写入文件,而是先写入redo log buffer.当需要将日志刷新到磁盘时 (如事务提交),将许多日志一起写入磁盘.
C. 并发的事务共享Redo Log的存储空间,它们的Redo Log按语句的执行顺序,依次交替的记录在一起,
     以减少日志占用的空间。例如,Redo Log中的记录内容可能是这样的:
     记录1: <trx1, insert …>
     记录2: <trx2, update …>
     记录3: <trx1, delete …>
     记录4: <trx3, update …>
     记录5: <trx2, insert …>
  D. 因为C的原因,当一个事务将Redo Log写入磁盘时,也会将其他未提交的事务的日志写入磁盘。
E. Redo Log上只进行顺序追加的操作,当一个事务需要回滚时,它的Redo Log记录也不会从Redo Log中删除掉。

3.3 恢复

前面说到未提交的事务和回滚了的事务也会记录Redo Log,因此在进行恢复时,这些事务要进行特殊的的处理。有2种不同的恢复策略:
A. 进行恢复时,只重做已经提交了的事务。
  B. 进行恢复时,重做所有事务包括未提交的事务和回滚了的事务。然后通过Undo Log回滚那些
未提交的事务。
MySQL数据库InnoDB存储引擎使用了B策略, InnoDB存储引擎中的恢复机制有几个特点:
A. 在重做Redo Log时,并不关心事务性。 恢复时,没有BEGIN,也没有COMMIT,ROLLBACK的行为。也不关心每个日志是哪个事务的。尽管事务ID等事务相关的内容会记入Redo Log,这些内容只是被当作要操作的数据的一部分。
B. 使用B策略就必须要将Undo Log持久化,而且必须要在写Redo Log之前将对应的Undo Log写入磁盘。Undo和Redo Log的这种关联,使得持久化变得复杂起来。为了降低复杂度,InnoDB将Undo Log看作数据,因此记录Undo Log的操作也会记录到redo log中。这样undo log就可以象数据一样缓存起来,而不用在redo log之前写入磁盘了。
包含Undo Log操作的Redo Log,看起来是这样的:
     记录1: <trx1, Undo log insert <undo_insert …>>
     记录2: <trx1, insert …>
     记录3: <trx2, Undo log insert <undo_update …>>
     记录4: <trx2, update …>
     记录5: <trx3, Undo log insert <undo_delete …>>
     记录6: <trx3, delete …>
  C. 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弄清楚。既然Redo没有事务性,那岂不是会重新执行被回滚了的事务?
     确实是这样。同时Innodb也会将事务回滚时的操作也记录到redo log中。回滚操作本质上也是
     对数据进行修改,因此回滚时对数据的操作也会记录到Redo Log中。
     一个回滚了的事务的Redo Log,看起来是这样的:
     记录1: <trx1, Undo log insert <undo_insert …>>
     记录2: <trx1, insert A…>
     记录3: <trx1, Undo log insert <undo_update …>>
     记录4: <trx1, update B…>
     记录5: <trx1, Undo log insert <undo_delete …>>
     记录6: <trx1, delete C…>
     记录7: <trx1, insert C>
     记录8: <trx1, update B to old value>
记录9: <trx1, delete A>
一个被回滚了的事务在恢复时的操作就是先redo再undo,因此不会破坏数据的一致性。
参考文章:
http://mysql.taobao.org/monthly/2016/07/01/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50747
http://www.zhdba.com/mysqlops/2012/04/06/innodb-log1/

http://mysql.taobao.org/monthly/2015/04/01/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xinysu/p/6555082.html

说说MySQL中的Redo log Undo log都在干啥相关推荐

  1. Mysql中的redo log

    Mysql中的redo log 1.什么是redo log redo log叫做重做日志,是保证事务持久性的重要机制.当mysql服务器意外崩溃或者宕机后,保证已经提交的事务,确定持久化到磁盘中的一种 ...

  2. binlog redo log undo log

    WAL是什么 Write-Ahead Logging,先写日志,再写磁盘 先写日志,等适当的时候再写磁盘,降低磁盘 IO 成本,提高更新效率 什么是 redo log 重做日志,属于引擎层,InnoD ...

  3. 面试官:MySQL中的7种日志你都知道是干啥的吗?

    你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多,业余的像一棵小草! 你来,我们一起精进!你不来,我和你的竞争对手一起精进! 编辑:业余草 cnblogs.com/wy123/p/8365234.html 推荐:http ...

  4. 把MySQL中的各种锁及其原理都画出来

    疫情期间在家工作时,同事使用了 insert into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语句进行插入去重,但是在测试过程中发生了死锁现象: ERROR 1213 (40001): De ...

  5. MYSQL专题-MySQL三大日志binlog、redo log和undo log

    日志是mysql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数据库运行期间各种状态信息.mysql日志主要包括重做日志(redo log).回滚日志(undo log).二进制日志(bin log).错误日志(err ...

  6. 原创 MySQL探秘(八):基于Redo Log和Undo Log的MySQL崩溃恢复流程(一致性)

    黑盒下的更新数据流程 当我们查询数据的时候,会先去Buffer Pool中查询.如果Buffer Pool中不存在,存储引擎会先将数据从磁盘加载到Buffer Pool中,然后将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同理 ...

  7. MySQL日志(undo log 和 redo log 实现事务的原子性/持久性/一致性)

    日志的重要性 日志绝对是数据库的核心.   持久化的日志记录了各种重要的信息. 数据的恢复需要依赖日志.  慢查询sql语句需要用到慢查询日志.以及错误日志中保存着mysqld数据库服务端在启动过程中 ...

  8. MySQL——binlog,redo log

    一.什么是binlog.redo log binlog属于逻辑日志,是逻辑操作.innodb redo属于物理日志,是物理变更.逻辑日志有个缺点是难以并行,而物理日志可以比较好的并行操作. binlo ...

  9. undolog 是binlog_mysql日志redo log、undo log、binlog以及作用看这篇就可以啦

    什么是事务日志? 事务要保证ACID的完整性必须依靠事务日志做跟踪,每一个操作在真正写入数据数据库之前,先写入到日志文件中如要删除一行数据会先在日志文件中将此行标记为删除,但是数据库中的数据文件并没有 ...

最新文章

  1. android 实现自定义监听接口,Android在自定义类中实现自定义监听器方式
  2. JAVA的System.out.println和System.out.printf之间有什么区别?
  3. java和net共同点,Java和.NET中的垃圾回收机制比较
  4. 黄聪:WordPress判断当前用户是否为管理员登录
  5. 局部变量写在循环内还是外_循环内的局部变量和性能
  6. rnn按时间展开_双向RNN的理解
  7. 使用JFreeChart实现基于Web的柱状图
  8. SDNU 1272.SL的秘密
  9. 【jQuery笔记Part4】02-jQuery微博案例
  10. redis数据结构小结
  11. 生僻词汇(地名,动植物名)
  12. linux启动清除指定内存,柴少鹏的官方网站
  13. NIS 报错No such map passwd.byname. Reason: Can't bind to server which serves this domain
  14. Fedora 9 Samba 配置
  15. 事业单位计算机岗位考公基吗,【事业单位】江苏统考考什么?公基、言语……题量分布!...
  16. Git 图标无法正常显示解决方案
  17. git clone报错error: RPC failed; curl 56 GnuTLS recv error (-110): The TLS connection was non-properly
  18. 19寸宽屏液晶显示器的设置 有效保护视力
  19. 985硕士美女程序媛:10次面试的真实经历!阿里/携程/美团/58/华为....
  20. (四)激活函数与loss梯度

热门文章

  1. 空压机数据采集系统,使用昆仑通态触摸屏制作,具备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历史记录保存功能
  2. 使用Delve调试Go应用程序
  3. 阿里云官网全新版本抢先看
  4. 2015 年下半年 网络管理员 下午试卷
  5. 发送验证码倒计时效果实现
  6. php 怎么视频截图,视频如何截图 如何截图视频画面
  7. 如何只通过指针获取所指内容的大小
  8. OSCAR开源先锋日|成立三大开源组织,2022 OSCAR开源先锋日成功举办!
  9. 巴比特 | 元宇宙每日必读:浙江发布2023年元宇宙产业发展工作要点,6月底前组建元宇宙产业联盟,年底打造20家“专精特新”企业...
  10. 博士申请 | 香港大学刘希慧老师课题组招收CV方向全奖博士/博后/RA/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