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教材:中科大郑烇、杨坚全套《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第7版,James F.Kurose,Keith W.Ross)》课程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第一章目录

  •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 0、课程内容
    • 1、计算机网络概述
      • 1.1 什么是Internet
      • 1.2 网络边缘
      • 1.3 网络核心
      • 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
      • **1.5 Internet结构和ISP**
      • 1.6 分组延时、丢失和吞吐量
      • 1.7 协议层次及服务模型
      • 1.8 历史

0、课程内容

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数据平面
网络层:控制平面
数据链路层和局域网

网络安全
无线和移动网络
多媒体网络
网络管理

功能 服务 实例

E2E end to end
P2P point to point

传统工作方式(较僵化):IP协议 路由协议
SDN:可编程网络

应用层协议:
TCP协议是可靠性较高的协议,像用户向服务端传输数据一般使用的就是TCP协议。
而一些数据传输对可靠性要求不高,例如音视频直播,即使丢失了某一部分对理解不造成影响,这时候就会使用UDP协议。降低可靠性,提高实时性。

可靠性要求是有代价的,会占据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间和空间。

1、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什么是Internet

以TCP协议IP协议为主的一簇协议,来支撑工作的,世界上用户最多的网络,称为互联网(Internet)。如果是自己的组的小网络,没接入互联网的,我们叫他企业网(intranet)。

一、零件的角度
节点
主机及其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主机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称为源和目标,一般画为方形。
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交换设备,既不是目标也不是源,起中转转发作用,一般画为圆形。
边:通信链路,把节点连在一起
接入网链路:主机连接到互联网的链路,方的接到圆的
主干链路:路由器间的链路,两个圆的接在一起
协议
支撑互联网工作的标准。虽然来自不同的厂商,但可以交流。

二、网络互联设备的角度
数以亿计的、互联的计算设备:
主机 = 端系统
运行网络应用程序
通信链路
光纤、同轴电缆、无线电 、卫星
传输速率 = 带宽(bps) bit per seconde
分组交换设备:转发分 组 (packets)
路由器和交换机

三、从具体构成的角度
协议控制发送、接收消息:遵守同一协议的两个网络实体才能够通信
如TCP、IP、HTTP、FTP、 PPP
Internet:“网络的网络”
松散的层次结构,互连的ISP
公共Internet vs. 专用intranet
Internet标准
RFC: Request for comments
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协议
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对等层的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次序,以及在报文传输和/或接收或 其他事件方面所采取的动作

协议遵守规范包括:语法 语义 时序 动作

四、什么是Internet:从服务角度是分布式应用,以及为分布式应用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
使用通信设施进行通信的分布式应用
Web、VoIP、email、分布式游戏、电子商务、社交网络
通信基础设施为apps提供编程接口(通信服务)
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apps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为app应用提供服务选择,类似于邮政服务 : 无连接不可靠服务、面向连接的可靠服务

1.2 网络边缘

网络结构
网络边缘(edge):
 主机
 应用程序(客户端和服务器)
网络核心(core):起数据交换作用
O 互连着的路由器
O 网络的网络
接入网、物理媒体(access):
 有线或者无线通信链路

网络边缘:
端系统(主机):
 运行应用程序
 如Web、email
 在 “网络的边缘”

客户/服务器模式:(可扩展性较差,容易宕机)
 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接收服务
 如Web浏览器/服务器;email 客户端/服务器

对等(peer-peer )模式:通讯是分布式,多个主机从多个服务器获取数据片段,比多个主机从一个服务器获取数据更不容易宕机。
 很少(甚至没有)专门的服务器
 例如迅雷,一个主机同时从多个服务器下载数据片段,相当于扩大了带宽,加快了下载速度。
 如 Gnutella、KaZaA、Emule
每个节点既是服务器也是客户端,互相请求,分布式系统,无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缺陷
迅雷、电驴等 可以获得带宽的聚集

采用网络设施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目标: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
握手:在数据传输之前做好准备
人类协议中:你好、你好
两个通信主机之间为连接建立状态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nternet上面向连接的服务

TCP服务:可靠地、按顺序地传送数据
确认和重传
流量控制
发送方不会淹没接收方
拥塞控制
当网络拥塞时,发送方降低发送速率
使用TCP的应用:  HTTP (Web), FTP (文件传 送), Telnet (远程登录), SMTP (email)

UDP服务:采用基础设施的无连接服务
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无连接服务
UDP – 用户数据报协议 (User Datagram Protocol) [RFC 768]:
 无连接  不可靠数据传输  无流量控制  无拥塞控制
使用 UDP的应用:  实时流媒体、远程会议、 DNS、 Internet电话

1.3 网络核心

网络核心:电路交换
端到端的资源被分配给从源端 到目标端的呼叫 “call”:

图中,每段链路有4条线路:该呼叫采用了上面链路的第2个线路,右边链路的第1个线路(piece)
独享资源:不同享,每个呼叫一旦建立起来就能够 保证性能
如果呼叫没有数据发送,被分配的资源就会被浪费 (no sharing)
通常被传统电话网络采用

为呼叫预留端-端资源
 链路带宽、交换能力
 专用资源:不共享
 保证性能
 要求建立呼叫连接

网络资源(如带宽)被分成片(piece)
为呼叫分配片
如果某个呼叫没有数据, 则其资源片处于空闲状态 (不共享)
将带宽分成片
频分(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Wave-division multiplexing)光通信的方式


计算举例
在一个电路交换网络上,从主机A到主机B发送一个640,000比特的文件需要多长时间?
所有的链路速率为1.536 Mbps
每条链路使用时隙数为24的TDM·建立端-端的电路需500 ms
每条链路的速率(一个时间片): 1.536Mbps/24 =64kbps
传输时间:640kb/64kps = 10s
共用时间:传输时间+建立链路时间=10s + 500ms = 10.5s

电路交换不适合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1. 连接建立时间长
  2.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有突发性,如果使用线路交换,则浪费的片较多
    即使这个呼叫没有数据传递,其所占据的片也不能够被别的呼叫使用
  3. 可靠性不高?

网络核心:分组交换(按需使用)

以分组为单位存储-转发方式
网络带宽资源不再分分为一个个片,传输时使用全部带宽
主机之间传输的数据被分为一个个分组
资源共享,按需使用:
存储-转发: 分组每次移动一跳( hop ) 相当于分段使用链路。如果不先存储再转发,而是每个节点直接转发,就相当于独享带宽了,和线路交换没什么区别。
在转发之前,节点必须收到整个分组
延迟比线路交换要大
消耗更多的排队时间
相当于多个电路交换,延迟更大(排队延迟,存储/转发延迟),而来换取了共享性
存储-转发
 被传输到下一个链路之前, 整个分组必须到达路由器: 存储-转发
 在一个速率为R bps的链路 ,一个长度为L bits 的分组 的存储转发延时: L/R s
排队和延迟:
如果到达速率>链路的输出速率:
1.分组将会排队,等待传输
2.如果路由器的缓存用完了,分组将会被抛弃
【注意:传输延时只能算发送时间或者接收时间其中一个,不是发送+接收,因为在发送的时候,那边同时也在接,是几乎同时进行的。】
分组交换的代价:变长的排队延时,和可能的数据丢失。优点:共享。

网络核心的关键功能:
路由: 决定分组采用的源到目标的路径,转发到哪里去取决于路由表。
转发: 将分组从路由器的输入链路转移到输出链路
分组交换:统计多路复用
A&B 时分复用 链路资源 A & B 分组没有固定的模式—> 统计多路复用

分组交换 vs. 电路交换
同样的网络资源,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用户使用网络!
【举个例子:】
有一条链路,带宽是1 Mbps,每个用户活动时需要带宽100 kb/s,但用户只有10%的时间是活动的,问采用线路和分组交换可以支持多少用户活跃?
1.采用线路交换,那么1M带宽只能固定分配给10给用户,1Mbps/100k=10。
2.采用分组交换,35用户时,>=10个用户活动的概率为0.0004,也就是说35个用户,只有0.4%的概率支持不了,99.6%是支持得了的。遇到0.4%的艰难时刻,也可以采用队列排队的方式度过。
1−∑n=09(35n)Pn(1−Pn)35−n=0.00041-\sum_{n=0}^{9} \binom{35}{n} P^{n} \left ( 1-P^{n} \right ) ^{35-n} =0.00041−n=0∑9​(n35​)Pn(1−Pn)35−n=0.0004
【注:之所以取0-9是因为取10时,他流量强度等于1,通信线路就挂了,这个在1.6会讲到】

分组交换是“突发数据的胜利者?”

适合于对突发式数据传输

  • 资源共享
  • 简单,不必建立呼叫

过度使用会造成网络拥塞:分组延时和丢失

  • 对可靠地数据传输需要协议来约束:拥塞控制

Q:怎样提供类似电路交换的服务?

  • 保证音频/视频应用需要的带宽
  • 一个仍未解决的问题(chapter 7)

分组交换按照有无网络层的连接分类

分组交换——分组的存储转发一段一段从源端传到目标端
1.数据报网络:

  • 分组的目标地址决定下一跳
  • 在不同的阶段,路由可以改变
  • 类似:问路
  • Internent

2.虚电路网络:

  • 每个分组都带标签(虚电路标识VC ID),标签决定下一跳
  • 在呼叫建立时决定路径,在整个呼叫中路径保持不变
  • 路由器维持每个呼叫的状态信息
  • X.25和ATM

数据报(datagram) 的工作原理

  • 在通信之前,无须建立起一个连接,有数据就传输
  • 每个分组必须携带主机的完整地址
  • 每一个分组都独立路由(路径不一样,可能会失序)
  • 路由器根据分组的目标地址进行路由(不维护主机和主机之间的状态)

虚电路(virtual circuit)的工作原理

网络分类:

1.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

把网络边缘接入网络核心
Q: 怎样将端系统和边缘路由器连接?
 住宅接入网络
 单位接入网络 (学校、公 司)
 无线接入网络
注意:
 接入网络的带宽 (bits per second) ?
 共享/专用?
住宅接入:modem(调制解调器)

将上网数据调制加载音频信号4khz(电话线,通过调幅或者调频约定01信号来传输数据), 在电话线上传输,在局端将其中的数据解调出来;反之亦然。
 调频  调幅  调相位  综合调制
拨号调制解调器
缺点是带宽比较窄,而且通话时不能上网,上网时不能通话,是独占的。
56Kbps 的速率直接接入路由器 (通常更低)
不能同时上网和打电话:不能总是在线

如何解决以上缺点?
接入网: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SL)

采用现存的到交换局DSLAM的电话线

  • DSL线路上的数据被传到互联网 (>4kHz,上行、下行再分频率)
  • DSL线路上的语音被传到电话网 (< 4kHz)

就是说频率小于4khz的区域专门用来传输音频,频率大于4khz的区域再分一段频率范围用于上行,一段频率范围用于下行。这样打电话的同时可以上网。
< 2.5 Mbps上行传输速率(typically < 1 Mbps)
< 24 Mbps下行传输速率(typically < 10 Mbps)

接入网: 线缆网络
有线电视信号线缆双向改造
FDM: 在不同频段传输不同信道的数据, 数字电视和上网数据(上下行)
HFC: hybrid fiber coax
----非对称: 最高30Mbps的下行传输速率, 2 Mbps 上行传输 速率
线缆和光纤网络将个家庭用户接入到 ISP 路由器
各用户共享到线缆头端的接入网络

----与DSL不同, DSL每个用户一个专用线路到CO(central office)

住宅接入:电缆模式
fiber optic transport——光纤传输

接入网: 家庭网络

企业接入网络(Ethernet)

 经常被企业或者大学等机构采用
 10 Mbps, 100Mbps, 1Gbps, 10Gbps传输率
 现在,端系统经常直接接到以太网络交换机上

无线接入网络
各无线端系统共享无线接入网络(端系统到无线路由器
通过基站或者叫接入点

物理媒体
Bit: 在发送-接收对间传播
物理链路:连接每个发送-接收对之间的物理媒体
导引型媒体: 信号沿着固体媒介被导引:同轴电缆、光纤、 双绞线
非导引型媒体: 开放的空间传输电磁波或者光信号,在电磁或者光信号中承载数字数据

双绞线 (TP): 两根绝缘铜导线拧合  5类:100Mbps 以太网 ,Gbps 千兆位以太网  6类:10Gbps万兆以太网
同轴电缆:  两根同轴的铜导线  双向
 基带电缆:  电缆上一个单个信道  Ethernet
 宽带电缆:  电缆上有多个信道  HFC
光纤和光缆:
 光脉冲,每个脉冲表示一个 bit,在玻璃纤维中传输
 高速:  点到点的高速传输(如10 Gps-100Gbps传输速率 )
 低误码率:在两个中继器之间可以有很长的距离,不受电磁噪声的干扰
 安全

无线链路
 开放空间传输电磁波,携带要传输的数据
 无需物理“线缆”
 双向
 传播环境效应:  反射  吸收  干扰
无线链路类型:
 地面微波  e.g. up to 45 Mbps channels
 LAN (e.g., WiFi)  11Mbps, 54 Mbps,540Mbps…
 wide-area (e.g., 蜂窝)  3G cellular: ~ 几Mbps  4G 10Mbps  5G 数Gbps
 卫星 每个信道Kbps 到45Mbps (或者多个聚集信道)  270 msec端到端延迟  同步静止卫星和低轨卫星

1.5 Internet结构和ISP

按ISP划分互联网

互联网结构:网络的网络
端系统通过接入ISPs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连接到互联网

  • 住宅,公司和大学的ISPs

接入ISPs相应的必须是互联的

  • 因此任何2个端系统可相互发送分组到对方

导致的“网络的网络”非常复杂

  • 发展和演化是通过经济的和国家的政策来驱动的

让我们采用渐进方法来描述当前互联网的结构

问题: 给定数百万接入ISPs,如何将它们互联到一起

像图中这种,每两个ISP都互联,代价特别大,而且到后期不可扩展。

选项: 将每个接入ISP都连接到全局ISP(全局范围内覆盖)? 客户ISPs和提供者ISPs有经济合约

竞争:但如果全局ISP是有利可为的业务,那会有竞争者
合作:通过ISP之间的合作可以完成业务的扩展,肯定会有互联,对等互联的结算关系

IXP : Internet exchange point互联网交换点

然后业务会细分(全球接入和区域接入),区域网络将出 现,用与将接入ISPs连接到全局ISPs。然 后 内 容 提 供 商 网 络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s,e.g., Google, Microsoft, Akamai) 可能会构建它们自己的网络,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经过的节点数,将它们的服务、内容更加靠近端用户,拉自己的专线(海底电缆等),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减少自己的运营支出

在网络的最中心,一些为数不多的充分连接的大范围网络(分布广、节点有限、 但是之间有着多重连接)

  • “tier-1” commercial ISPs (e.g., Level 3, Sprint, AT&T, NTT), 国家或者国际范围的覆盖
  • content provider network (e.g., Google): 将它们的数据中心接入ISP,方便周边用户的访问;通常私有网络之间用专网绕过第一层ISP和区域

松散的层次模型
中心:第一层ISP(如UUNet, BBN/Genuity, Sprint, AT&T)国家/国际覆盖,速率极高

  • 直接与其他第一层ISP相连
  • 与大量的第二层ISP和其他客户网络相连

第二层ISP: 更小些的 (通常是区域性的) ISP

  • 与一个或多个第一层ISPs,也可能与其他第二层ISP

第三层ISP与其他本地ISP

  • 接入网 (与端系统最近)
    一个分组要经过许多网络!

很多内容提供商(如:Google, Akamai )可能会部署自己的网络,连接自己的在各地的DC(数据中心),走自己的数据
连接若干local ISP和各级(包括一层)ISP,更加靠近用户

ISP之间的连接

 POP: 高层ISP面向客户网络的接入点,涉及费用结算

  • 如一个低层ISP接入多个高层ISP,多宿(multi home)

 对等接入:2个ISP对等互接,不涉及费用结算
 IXP:多个对等ISP互联互通之处,通常不涉及费用结算

  • 对等接入

 ICP自己部署专用网络,同时和各级ISP连接

1.6 分组延时、丢失和吞吐量

分组丢失和延时是怎样发生的?

在路由器缓冲区的分组队列
 分组到达链路的速率超过了链路输出的能力,就要排队等待
 分组等待排到队头、被传输
 分组队列的长度有上限,超过这个上限造成较大的延迟,那么即使最终分组送到了也没有意义,因为用户早跑了。

四种分组延时

  1. 节点处理延时:  检查 bit级差错  检查分组首部和决定将分组导向何处
  2. 排队延时:  在输出链路上等待传输的时间  依赖于路由器的拥塞程度
  3. 传输延时:  R=链路带宽(bps)  L=分组长度(bits)  将分组发送到链路上的时间= L/R  存储转发延时
  4. 传播延时:  d = 物理链路的长度  s = 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 (~2x10^8 m/sec)  传播延时 = d/s

车队类比

情况一、
 汽车以100 km/hr 的速度传播
 收费站服务每辆车需 12s(传 输时间)
 汽车~bit; 车队 ~ 分组
 Q: 在车队在第二个收费站排列好之前需要多长时间?
 即:从车队的第一辆车到达第一个收费站开始计时,到这个车队的最后一辆车离开第二个收费站,共需要多少时间
 将车队从收费站输送到公 路上的时间 = 12*10 = 120s
 最后一辆车从第一个收费站到第二个收费站的传播 时间: 100km/(100km/hr)= 1 hr
 A: 62 minutes

情况二、
 汽车以1000 km/hr 的速 度传播汽车
 收费站服务每辆车需 1分 钟
 Q:在所有的汽车被第一个 收费站服务之前,汽车会到达第二个收费站吗?
 Yes!7分钟后,第一辆汽车 到达了第二个收费站,而第 一个收费站仍有3辆汽车
 在整个分组被第一个路由器 传输之前,第一个比特已经 到达了第二个路由器!


节点延时

排队延时 取决于流量强度
 R=链路带宽 (bps)
 L=分组长度 (bits)
 a=分组到达队列的平均速率
流量强度 = La/R,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不能超过1。
 La/R ~ 0: 平均排队延时很小,相当于马路上没车
 La/R -> 1: 延时变得很大,趋近无穷,相当于堵车
 La/R > 1: 比特到达队列的速率超过了从该队列输出的速率,平均排队延时将趋向无穷大! 设计系统时流量强度不能大于1!

当流量强度超过一定阈值,排队延时会陡增。

Internet的延时和路由
Internet 的延时和路由是什么样的呢?
 Traceroute 诊断程序: 提供从源端,经过路由器,到目的的延时测量
 For all i:
 沿着目的的路径,向每个路由器发送3个探测分组
 路由器 i 将向发送方返回一个分组
 发送方对发送和回复之间间隔计时

Traceroute 是利用 ICMP协议运作的

 在Windows系统下
 Tracerert hostname
 如 Tracerert www.gucas.ac.cn
 更完整的例子
 tracert [-d] [-h maximum_hops] [-j computer-list] [-w timeout] target_name
 请见帮助: http://www.linkwan.com/gb/broadmeter/article/trace -help.htm

 测试网址:  www.traceroute.org  www.linkwan.com

分组丢失
 链路的队列缓冲区容量有限
 当分组到达一个满的队列时,该分组将会丢失
 丢失的分组可能会被前一个节点或源端系统重传,或根本不重传

吞吐量 规定时间内放出去有效bit的数量
 吞吐量: 在源端和目标端之间传输的速率(数据量/单位时间)
 瞬间吞吐量: 在一个时间点的速率
 平均吞吐量: 在一个长时间内平均值
 吞吐量多少取决于吞吐量最小的链路

瓶颈链路: 端到端路径上,限制端到端吞吐的链路(吞吐量最小的链路)
吞吐量:互联网场景

 链路上的每一段实际可用带宽Ri’=?
 端到端吞吐量: min{Ri’}
 每个连接上的端到端吞吐: min(Rc ,Rs ,R/10) 10个人在用
 实际上: Rc 或者 Rs 经常是瓶颈

1.7 协议层次及服务模型

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 网络功能繁杂:数字信号的物理信号承载、点到点、路由、rdt、进程区分、应用等
现实来看,网络的许多构成元素和设备:
 主机
 路由器
 各种媒体的链路
 应用
 协议

问题是: 如何组织和实现这个复杂的网络功能?
模块化分解/分层
例如,两位异地哲学家的交流,分为三层,秘书层解决信息传递的问题,翻译专家解决信息识别的问题,哲学家对信息进行处理。那么这样分层后每一层处理的信息比较独立且单一,降低了复杂性;而且分层后,每一层可以随着科技的进步进行独立迭代,便于采用一些新技术。但是整个效率会比较低。

层次化方式实现复杂网络功能:
 将网络复杂的功能分层功能明确的层次,每一层实现了其中一个或一组功能,功能中有其上层可以使用的功能:服务(垂直关系)
本层协议实体相互交互执行本层的协议动作(水平关系),目的是实现本层功能, 通过接口为上层提供更好的服务
 在实现本层协议的时候,直接利用了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 本层的服务:借助下层服务实现的本层协议实体之间交互带来的新功能(上层可以利用的)+更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服务

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服务( Service):低层实体向上层实体提供它们之间的通信的能力

  • 服务用户(service user)
  • 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 )

原语(primitive):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形式,高层使用低层提供的服务,以及低层向高层提供服务都是通过服务访问原语来进行交互的—形式比如socket API(一些类型的函数)
服务访问点 SAP (Services Access Point) :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通过层间的接口—地点

  • 例子:邮箱
  • 地址(address):下层的一个实体支撑着上层的多个实体, SAP有标志不同上层实体的作用
  • 可以有不同的实现,队列
  • 例子:传输层的SAP: 端口(port)
    比如:一个地点/层间接口

服务的类型 :面向连接的服务(例如TCP)和无连接的服务(UDP)-方式
面向连接的服务(Connection-oriented Service)

  • 连接(Connection):两个通信实体为进行通信而建立的一种结合
  • 面向连接的服务通信的过程:建立连接,通信,拆除连接
  • 面向连接的服务的例子:网络层的连接被成为虚电路
  • 适用范围:对于大的数据块要传输;不适合小的零星报文
  • 特点:保序
  • 服务类型:
    可靠的信息流传送页面(可靠的获得,通过接收方的确认)
    可靠的字节流远程登录
    不可靠的连接数字化声音
    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无连接的服务(Connectionless Service)

  • 无连接服务:两个对等层实体在通信前不需要建立一个连接,不预留资源;不需要通信双方都是活跃;(例:寄信)
  • 特点:不可靠、可能重复、可能失序
  • IP分组,数据包;
  • 适用范围:适合传送零星数据;
  • 服务类型:
    不可靠的数据报电子方式的函件
    有确认的数据报挂号信
    请求回答信息查询

服务和协议

  • 服务与协议的区别
     服务(Service):低层实体向上层实体提供它们之间的通信的能力,是通过原语(primitive) 来操作的,垂直
     协议(protocol) :对等层实体(peer entity) 之间在相互通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的集合,水平
  • 服务与协议的联系
     本层协议的实现要靠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实现
     本层实体通过协议为上层提供更高级的服务

数据单元(DU)

ICI : 接口控制信息 - Interface Control Information
PDU :协议数据单元
SDU:主要用于存放数据,相当于卡车装载的货物

上层的PDU对于本层是SDU,封装后对于本层是PDU
两者的封装关系:一对一、一个SDU分成多个再进行封装,成多个PDU(一对多)、多个SDU封装成一个PDU(多对一)

分层处理和实现复杂系统的好处?
对付复杂的系统
 概念化:结构清晰,便于标示网络组件,以及描述其相互关系

  • 分层参考模型

 结构化:模块化更易于维护和系统升级

  • 改变某一层服务的实现不影响系统中的其他层次
    对于其他层次而言是透明的
  • 如改变登机程序并不影响系统的其它部分
    改变2个秘书使用的通信方式不影响2个翻译的工作
    改变2个翻译使用的语言也不影响上下2个层次的工作

 分层思想被认为有害的地方?
效率相对较低

Internet 协议栈 分为: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一、应用层:网络应用(实现网络应用)
为人类用户或者其他应用进程提供网络应用服务
FTP,SMTP,HTTP,DNS
二、传输层: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区分进程,把不可靠变为可靠)
在网络层提供的端到端通信基础上,细分为进程到进程,将不可靠的通信变成可靠地通信
TCP , UDP
三、网络层:为数据报从源到目的选择路由(转发、路由)
主机主机之间的通信,端到端通信,不可靠
IP,路由协议
四、链路层:相邻网络节点间的数据传输(相邻两点间,以帧位单位的传输)
2个相邻2点的通信,点到点通信,可靠或不可靠
点对对协议PPP,802.11(wifi),Ethernet
五、物理层:在线路上传送bit(相邻两点间电磁波的承载,以bit的传输)

各层次的协议数据单元
应用层:数据/报文(Message)
传输层:1.TCP报文段(Segment);2.UDP数据段(Datagram)
网络层:分组/数据包(Packet)(如果无连接方式:数据报 datagram)
数据链路层:帧(frame)
物理层:比特(Bit)

ISO/OSI 参考模型 分为: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 表示层: 允许应用解释传输的数据, e.g., 加密,压缩,机器相关的表示转换
 会话层: 数据交换的同步,检查点,恢复

 互联网协议栈没有这两层! (在Internet协议栈在应用层实现
 这些服务,如果需要的话,必须被应用实现
 需要吗?

封装与解封装

链路层交换机主要用于组建局域网,而路由器则主要负责连接外网并寻找网络中最合适数据传输的路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路由器一般都具有防火墙功能,能够对一些网络数据包选择性的进行过滤。现在的一些路由器都具备交换机的功能,也有具备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称为三层交换机。相比较而言,路由器的功能较交换机要强大,但是速度也相对较慢,价格较为昂贵,而三层交换机既有交换机的线性转发报文的能力,又有路由器的路由功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8 历史


1980-1990: 体系结构变化, 网络数量激增,应用丰富
 1983: TCP/IP部署,标记日
 NCP分化成2个层次,TCP/IP, 从而出现UDP
 覆盖式IP解决网络互联问题
 主机设备和网络交换设备分开  1982: smtp e-mail协议定义
 1983: DNS 定义,完成域名 到IP地址的转换
 1985: ftp 协议定义
 1988: TCP拥塞控制

 其他网络形式的发展
 新的国家级网络: Csnet, BITnet, NSFnet, Minitel
 1985年:ISO/OSI提出, 时机不对且太繁琐,

 100,000主机连接到网络联 邦

TCP/IP 极具包容性 IP for everything

1990, 2000’s: 商业化, Web, 新的应用 Web与超文本
 Internet
 什么是协议
 网络边缘,核心,接入网络
 分组交换 vs. 电路交换
 Internet/ISP 结构
 性能: 丢失,延时,吞吐量
 层次模型和服务模型
 历史

个人学习笔记:中科大郑烇、杨坚《计算机网络》课程 第1章笔记相关推荐

  1. 中科大郑烇、杨坚老师《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课程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笔记

    目录 1 前言 2 正文 2.1 什么是因特网? 2.2 网络边缘 2.3 网络核心 2.4 接入网和物理媒体 2.5 Internet 结构和 ISP 2.6 分组交换网中的时延.丢包和吞吐量 2. ...

  2. 中科大郑烇、杨坚《计算机网络》课程 第一章笔记

    中科大郑烇.杨坚全套<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第7版,James F.Kurose,Keith W.Ross)>课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dxVgx ...

  3. 计算机网络(中科大郑烇)第一章笔记

    文章目录 计算机网络 课程内容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 1.什么是Internet? 2.网络边缘 3.网络核心 4.接入网和物理媒体 5.Internet结构和ISP 6.分组延时.丢失和吞 ...

  4. 中科大郑烇、杨坚《计算机网络》课程 第五章笔记

    第5章:网络层控制平面 本章目标:理解网络层控制平面的工作原理  传统路由选择算法  SDN 控制器 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 网络管理 ...

  5. 计算机网络(中科大郑烇)学习笔记

    第一章 提纲 1.1什么是Internet 具体构成角度: 节点: 主机(端系统)及其上运行的应用程序 , 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交换设备 边: 通信链路:包括接入网链路(主机连接到互联网的链路)和主干 ...

  6. 计算机网络(中科大郑烇)第四章笔记

    文章目录 第四章 网络层:数据平面 1.导论 1.1 网络层:数据平面 1.2 网络层:数据平面.控制平面 1.3 网络层:控制平面 2.路由器组成 2.1 路由器结构概述 2.2 输入端口功能 2. ...

  7. 计算机网络(中科大郑烇)第二章笔记

    文章目录 第二章 应用层 0.总结 1.应用层协议原理 2.Web and HTTP 2.1 Web与HTTP的一些术语 2.2 HTTP概述 2.3 HTTP连接 2.4 HTTP请求报文 2.5 ...

  8. 超说网络NO.4 | 深入了解应用层原理(中科大 郑烇)

    创作不易,来了的客官点点关注,收藏,订阅一键三连❤

  9. 哈工大计算机网络Mooc 第十一章笔记(局域网)

    文章目录 前引 第十一章笔记 MAC地址 ARP地址解析协议 以太网总概 交换机 网络设备对比(集线器 交换机 网桥 路由器)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 前引 哈哈 各位看官好 很巧合 每次编 ...

最新文章

  1. Java高并发之设计模式,设计思想
  2. 为了给你们讲清楚数据库中间件有哪些,我也是拼了!
  3. 人生必须知道的十个为什么
  4. Safari的CSS HACK方法
  5. 螺旋矩阵c++语言_一起刷 leetcode 之螺旋矩阵(头条和美团真题)
  6. 前端工程师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7. Eclipse中的m2e不支持如何修复maven-dependency-plugin(目标为“ copy-dependencies”,“ unpack”)
  8. 微信小程序 - 文本框显示限制最大长度
  9. 多个Tomcat同时运行环境配置 - imsoft.cnblogs
  10. 人工智能撰稿将代替人工写作?我们拭目以待
  11. 软件项目管理的重点知识
  12. Zigbee协议栈应用(一)——Zigbee协议栈介绍及简单例子
  13. (简单控制) 关于使用NI max 的GPIB来控制安捷伦万用表34401A 的操作方法
  14. csgo/5e机器码解封方法,永久性解除,重装系统都不掉
  15. CCF所有领域best paper合集!发顶会论文必看!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会议的Best paper~
  16. 计算机怎么学的快,怎样学电脑打字最快电脑新手如何快速学会打字
  17. Android中wifi管理器WifiManager使用方法
  18. 广发卡知识知多少?不懂来看,不然吃亏了!
  19. java_计算两个时间相差多少天、小时、分钟、秒
  20. vulnhub靶机-DC7-Writeup

热门文章

  1. SpringBoot 仿B站后端项目实战 Day01
  2. html 左键右键双击事件,html中在鼠标双击元素时触发的事件属性ondblclick
  3. 儿童生日快乐相册PPT模板
  4. 一文速学-数据预处理归一化详细解释
  5. 关于从零开始学习qt制作蓝牙app和PC端的记录
  6. 人大金仓(KingBase)导出表结构
  7. Oracle ADDM自动数据库诊断监视器
  8. 吃饭,,睡觉,,打豆豆,,
  9. 人工智能顶级会议 和 热门方向 记录
  10. Adreno GPU上的DirectX应用开发简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