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选择的困境

人无时无处不在选择之中,但是,一旦承担起选择的责任,我们就会体味到选择的困境 ——选择的两难。譬如我选择“职业生涯规划”这一主题,我就必须放弃以宏大叙事的方式 来阐述人生、命运之选择;譬如选择了“钓鱼”,就必须放弃“自助旅行”,尽管我常常梦 想去阿拉斯加看雪景。

第一节  选择无处不在

“我只想谈钓鱼。”这句当时让我备感沮丧的话,现在回味起来却是如此意味深长。杰 克的“钓鱼课”既是一堂人生哲理课,更是一堂职业生涯课。

我并非一名哲学家,甚至也算不上一位成功学家(尽管我的工作与之十分类似),我更 愿意将自己称之为“人生规划师”。因此,我将本书讨论的范围集中在“职业生涯”上,一 个自己感兴趣,且力所能及的领域,即写作此书的第一项选择。

我将书取名为《选对池塘钓大鱼》。将“钓鱼”和“生涯规划”进行比较分析,成为我 写作本书的第二项选择。的确,每个人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种选择,而我之所以选 择以“钓鱼”作比喻,一方面杰克的“钓鱼课”改变了我,另一方面这个比喻太贴切了,我 甚至有些自我陶醉。

 钓鱼         职业生涯规划

一片水域     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

一口池塘     一家有发展前景的公司

一位教练     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帮助的老板

人无时无处不在选择之中,但是,一旦承担起选择的责任,我们就会体味到选择的困境 ——选择的两难。譬如我选择“职业生涯规划”这一主题,我就必须放弃以宏大叙事的方式 来阐述人生、命运之选择;譬如选择了“钓鱼”,就必须放弃“自助旅行”,尽管我常常梦 想去阿拉斯加看雪景;又譬如选择了钓鲨鱼,就不可能同时去钓虹鳟,尽管我从小就羡慕海 明威与大海搏斗的波澜壮阔;譬如我们选择这个池塘,就不可能同时置于它处,尽管再走两 百米,那里也许有更多更大的鱼在等待我的诱饵……

哲学家说:“人不可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因此,我们必须随时做出选择,必须学会 舍弃,必须突破一个又一个两难困境,并且在突破中获得并享受一种力量感——就像钓鱼时 所感受到的那种。

我的职业生涯设计也是从与杰克相遇后才开始的,在此之前几乎什么都不懂。大学毕业 ,人生和事业才刚刚开始,似乎很难想象自己能够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但是杰克让我 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让我感到不安、焦虑,开始迫切地希望重塑自己。

每一种选择都有其合理性。但是这种选择并非惟一的,也并非完全正确,一定有许多更 好的选择在等待着我们。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构成了选择之美。

每一种选择都有其合理性。但是这种选择并非惟一的,也并非完全正确。一定有许多更 好的选择在等待着我们,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构成了选择之美。

第二节 选对池塘一:正确的选择

什么是“正确的选择”或者“更好的选择”?

选择让你无处藏身,甚至“不做任何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因此,更重要的不是是否选 择,而是如何选择,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譬如,我选择钓鲈鱼,而不是 虹鳟,是否是自己真实的需要?我选择纽约近郊的池塘,而不是大湖区的河流,是否能够钓 到自己想钓的鱼……

成功与失败的区别在于,成功者选择了正确,而失败者选择了错误。因此,我们常常能 够看到一些天赋相差无几的人,由于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人生却迥然相异。

人在做出选择时,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没有人会故意做出一个不利于自 己的决定。他们之所以选错,往往是由于他们不懂得如何选择。

“但是,许多选择都是在无可奈何的被动状态下做出的。”在一次报告会上,一位遭受 失业打击的中年人提出这样的问题。

“是的,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自由地做出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人之所以必须面对选择 ,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它使我们必须做出取舍。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消极选择的借口,相 反正是必须做出积极选择的理由。”我不知道他是否能真正理解。

“作为一位成功者,你也许很难体会到我现在的感受。我的选择是希望继续能在公司工 作,而老板却选择解聘我,他比我更强大,而我却无能为力。”

“在这个选择中你的确是被动的。但是,你也许可以做出其他积极的努力,譬如说主动 和老板讨论自己的想法?或者干脆选择放弃,去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地。请注意,这也是一种 选择。”

“但是,我在这个职位上已经工作了10年,我将自己的全部时光和精力都投注在这里, 尽管我不是最优秀的,也没有取得什么卓越的成就。坦白地说,我对现在这份工作兴趣并不 大,但是,我必须赚钱养活自己和家人,我需要这份工作。”从他急切的言辞间,我能感觉 到他的焦虑。他之所以愿意破费来听我演讲,说明他的确无路可走了。

他的难题在大多数人身上都存在,包括那些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其结症在于:在事 业的开端就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

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没有人会故意做出一个不利于自己的决定。他们之 所以选错,往往是由于他们不懂得如何选择。

第三节 选对池塘二:选择正确的方向

选择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无所谓“正确的选择”,只有“选择正确的方向”。一开始个 人的选择空间通常非常狭小,并不能完全自主地做出决定,但是总有一定的选择余地,如何 把握有限的选择权,使其朝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十分重要。

杰克年轻时就曾梦想成为一名大企业家,但对于出生贫寒,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他来说 这不过是一个梦想。但是,他十分清楚成为一名总裁的途径,虽然一开始一条崎岖的小路,

看起来与初衷相距甚远,但是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它带领杰克走向了一个光明的 未来。

也许我们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我们却可以做出对未来最有利的选择。一项选择是 否正确,从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其对未来的意义。譬如说,你刚刚大学毕业,摆在你面前的有 两份工作,一份工资待遇高,但与自己的兴趣并不吻合,另一份工资待遇低,却是自己喜欢 的,你该如何选择呢?

“我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相信你会这样回答,而且是大多数人的答案。之所以如 此,是因为它不过是一个假设。现代社会价值观不断教导人们要“自由选择”,要选择“对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一旦面对现实,我们的心理天平就会倾斜。尤其是当收入水平 的高低差距超出了我们心理承受能力时,大多数人都会失衡。

“问题是否可以这样来考虑,先接受那份待遇高,而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积累一定的 财富后,再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迟啊!”这才是大多数人真实的想法。

借口!这不过是一种借口,每个人都在为错误的选择寻找借口,为自己无法抵抗诱惑做 开脱。尽管这份假设并没有说一份工作能让你快速致富,而另一份工作让你受冻挨饿——它 们的差距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大。

“借口?”一些人会为我这种说法感到惊讶,而另一些人则不以为然。因为在他们看来 ,他们的想法是很现实的。

但我的评断更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商业社会是公平的,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不 存在一份工作能一夜暴富,而另一份工作却三餐不保的。大多数情况下,其差别不过是一两 百美金而已,仅仅是为了一点点的差距使我们放弃选择一个正确方向的机会,实在是很愚蠢 。

“薪水的高低是可以衡量的,而兴趣是如此模糊不清。选择高薪水的公司难道不对吗? ”每次研讨会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我几乎都会遭遇这样的质疑。

是的,我承认有那些既符合自己兴趣和天赋,又能提供丰厚报酬的公司。之所以采取这 种对比选择,是希望能加深读者的印象。事实上,低薪水本身就是对个人心态的一种考验。 许多人为了得到高薪的工作,往往习惯性地模糊自己的追求和兴趣。强迫自己和他人认为, 这就是最佳的选择。

圣人法兰克说:“让我平和地接受那些自己无法改变的事实,让我拥有足够的勇气去改 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东西,并且拥有足够的智慧知晓其中的变化。”

每个人都在为错误的选择寻找借口,为自己无法抵抗诱惑做开脱。

第四节 困境一:路径依赖

“你对自己的现状感到满意吗?”这是我提供咨询服务时经常问的一个问题。

“不满意,但是我没有更多的选择。”这是最常听到的回答。我们也许会奇怪为什么如 此多的人对自己毫不满意,却不试图去改变它。据我了解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我们已经习惯了某种工作状态和职业环境,并且产生了某种依赖性。

二、重新做出选择,会丧失许多既得利益,甚至大伤元气,从此一蹶不振。

第一种原因用一个经济学的词汇来表达:路径依赖,它是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

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 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 未来可能的选择。好的路径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而进入良 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就如厄运循环,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低层次状态 下。

以下的故事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概念,并且加深对其后果的印象。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4英尺8.5英寸,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究竟是从 何而来的呢?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而美国的铁路原先是由英国人建的。那么为什么英 国人用这个标准呢?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所设计的,而这个正是电车所用的 标准。电车的铁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 沿用马车的轮宽标准。

好了,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一定的轮距标准呢?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 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凹陷的路辙上撞环的。为什么?因为这些路上的 辙迹的宽度是4英尺8.5英寸。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答案是古罗马人所定的,因为在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 路都是由罗马人为他们的军队所铺的,4英尺8.5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如果任何人用不 同的轮宽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

那么,罗马人为什么以4英尺8.5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战车的两 匹马屁股的宽度。

等一下,故事到此还没有完结,下次你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航天飞机立在发射台上的雄姿 时,你留意看看在它的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这些推进器是由一家公司设在犹他 州的工厂所提供的。如果可能的话,这家公司的工程师希望把这些推进器造得胖一点,这样 容量就可以大一些,但是他们不可以,为什么?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是要用火车从工厂 运送到发射点,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是比火车轨宽了一点,然而我们 不要忘记火车轨道的宽度是由马的屁股的宽度所决定的。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可能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是两千年前便由两匹 马的屁股宽度决定了。这就是路径依赖,看起来有几许悖谬与幽默,但却是事实。

职业生涯无法摆脱这种路径依赖,一旦我们选择了“马屁股”,我们的人生轨道可能就 只有4英尺8.5英寸宽。虽然我们并不满意这个宽度,但是却已经很难从惯性中抽身而出。

一旦我们选择了“马屁股”,我们的人生轨道可能就只有4英尺8.5英寸宽。虽然我们并 不满意这个宽度,但是却已经很难从惯性中抽身而出。

第五节 困境二:机会成本

第二种原因同样也可以用一个经济学的词汇来描述:机会成本。

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谓鱼翅与熊掌不可兼得,亚当?斯密曾经说过:国王会羡慕在路 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不会有的安全感。而你要有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 能有国王的权势。你选择做一件事,必然会放弃另外一件,那个被放弃的所带来的收益就是 你的机会成本。譬如,你在被动的情况下选择了一个职业,通过自己勤奋努力取得了一定

成 就,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但是,现在你醒悟过来,意识到它并非自己所理想的职业,于是想 跳槽转行,那么继续留在这个行业可能创造的价值就变成了你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越高, 重新选择的难度就会越大。

职场发展犹如爬树一样(钓鱼不是我惟一的比喻),一旦发现树上所结的果实并非自己 所需或者上面的枝干已经腐朽时,惟一的选择就是退下来,换一棵树或者朝另一个方向继续 爬。在旧树干上爬得越高的人,退下来的难度也就越大,而且越是等待观望,所付出的代价 就越大。

做人是需要成本的,有好的人生选择,也有坏的人生选择,却没有不要成本的选择。付 出的成本太高,就可能影响我们的选择,也会使我们的人生和职业生涯留下太多的缺憾。相 反,如果一开始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选择正确的方向),就能降低个人选择的成本, 创造更多的“利润”(人生价值)。

43岁的密比先生是一家大型广告代理商的会计主管,他告诉我,虽然自己很喜爱广告, 并且在广告行业呆了20年之久,可是,他还是意识到这个行业与自己的性格不合。

“我知道这份工作很不错,”他说,“收入也颇为丰厚,但是总觉得浑身不舒服,医生 告诉我这是因为违反自我意志勉为其难工作造成的;他认为长此以往会对我的心脏、腹部以 及其他器官造成慢性伤害。

“我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但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多年前,我同样为一家广告 代理公司工作,负责一家饲料公司的策划,学到了很多饲养牛的知识,我学得越多我就越喜 欢它。”

“但是,每当我想要放弃广告业,放弃现在的工作,就感到自己很笨。我在大学念了6 年书,就是想要从事这一行,只有大傻瓜才会把3.5万美金教育投资和20年的经验断送掉, 改行去做其他事情。”

在我的朋友中,丹尼尔?麦金是一个富有理想色彩的人。他完全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完成了神学本科和硕士课程,但是却并不想在所学领域发展。然而,多年来的教育,为之花 费的费用和精力,以及已经形成的生活方式,使自己觉得不应该轻易放弃自己所学的知识。

在他硕士毕业的第一天,他就陷入情绪低谷中,他不断地问自己:我该如何发展,该如 何重新塑造自己?我想进入商界,但谁又会要一个拥有神学学位,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人呢 ?手中的学位让他进退两难。

这是一个正常人的思维,从事业和生活的角度,密比先生和丹尼尔?麦金的考虑是理智 的。但是,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尴尬和困境呢?值得我们认真思索。

职场发展犹如爬树一样,在旧树干上爬得越高的人,退下来的难度也就越大,而且越是 等待观望,所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第六节 困境三:试错

心理学家利维森认为:“早期选择不能永远决定未来的职业生涯。形成一种成熟的职业 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贯穿于整个求职期。大多数人的确在17至29岁之间做过第一 次严肃的选择,然而,这只是对兴趣和价值观的一种初步确定,他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 多的选择过程重新在许多兴趣中分出真伪,找到合乎其兴趣的职业。”

当然,每个人都必须多次选择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

不负责任,随性而为的借口。人生与实验室的试验不同,是不可逆转的,而且每一次选择对 未来都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虽然“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失败并不必然导向成功。

实验室里的“试错”过程是将所有的可能性全部演示一遍,将错误的排斥,最后得出正 确的结论。爱迪生发明电灯时说:“我并没有失败过一万次,只是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 法。”但是,职业生涯变数太多,不可能一一试验。

另外,如果选择的方向不正确,再多的试错过程都是徒劳的。一个内向的人如果想成为 成功的销售员,会有更多失败的磨砺。一个没有天赋的小提琴手可能尝试过无数错误和失败 ,还是难以望见成功者的项背。

詹姆斯是我的一位顾客,曾经是“试错”法的崇拜者。从年轻时开始频繁跳槽,频繁转 换职业,一直到年老。“我无法了解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只好换来换去,希望能在工 作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来到我的办公室时,他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对于一个一生中从事过40种职业,在100 多家公司工作过,平均一年换两家公司的人来说,这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他也许是一个特 例,但心态却具有某种代表性。

“每当受到打击时,我就对自己说,‘我的选择也许又错了,我不适合这个行业。我必 须调整,否则我会荒废了自己。’于是,又匆匆忙忙地跳到另外一个行业。但是至今我都无 法确定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当“试错”成为一种心理惯性时,就很难从失败中获得经验 了,相反,却会成为一个自我逃避的借口。

在手工作坊时代,男孩一旦拜师学艺,就可能终身从事某一行业,无从选择。现代流行 的观点认为,年轻人应该有更多的职业经验。但是这却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盲目选择。人力 资源管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一生中调整7次职业都是可以接受的,超过这个限度会对职业生 涯造成不利的影响。

尽管职业的发展对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通 过频繁转换职业来获得。“试错”不过是获得职业经验的一种方式,而且必须遵循以下规则 ,才有意义:

——每次选择都必须指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如南辕北辙,再多的选择都是徒劳无功的。

——“试错”的意义在于我们永远无法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因此必须从错误中获得经验 。

——“试错”的过程开始得越早,越容易获得成功。

第七节 困境三:核心能力

毫无疑问,职业的发展对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种要求既是广度 的,也是深度的。

梭罗说过:“判断一个人的学识,就要看他主动把事情弄清楚的程度。如果我们走进10 00家航海罗盘制造工厂,我们都会看到罗盘指针在被磁化之前所指的方向是不确定的。但是 指针被磁石磁化具有特殊属性之后,它们就会永远指向北方——忠实于两极了。因此,一

个 人不会固定地指向一个方向——除非他能够树立一个精通业务的方向,渊博的知识才可能对 其发展大有裨益。”

泛泛地了解一些知识和经验是远远不够的,你至少必须在某些事情上知道得比别人多。 努力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一直到你比你的同行知道得更多,做得比别人好。然后,借着经 常练习和不歇的好奇心,强化你的专业领导地位。如果你不能比别人知道很多,就无法领先 。

这就是所谓“核心能力”,它通常是用来描述一个企业的竞争状态,但是我认为他应用 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上也很贴切。如果我们在职业选择上游移不定,就无法积累某个领域的核 心知识和经验,就无法在个人竞争中形成自己的优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上知天文、下 知地理、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的人往往一事无成,而那些术业有专攻的人却成就斐然。

趋向专业化,是全世界的生活通则。而在生物界里,每一个物种寻找新的生态位置并发 展新特征,是生命本身的演化方式。没有核心能力的小公司将会无法生存;没有核心竞争能 力的个人,注定一辈子拿死薪水。

核心能力能够让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使自己变得不可取代。但是取得这种能力需要一 个长期的训练过程,需要在职业生涯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些人刚刚积累了一些职业经验和社会资源,经受一点诱惑或者一点点挫折就转换门庭 ,结果将自己长时间积累的全部资源弃之不用,核心能力自然无法形成。

许多生活中的失败者几乎都在好几个行业中艰苦地奋斗过,如果他们的努力能集中在一 个方向上,这就足以使他们获得巨大的成功。

我认识一位机械师,他尝试着发明一种新的发动机,但是,在他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 时候,他却跳槽到了另外一个行业,于是在完全可以获得精通的技术的情况下与成功失之交 臂。这个世界上充斥了“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人。他们都止步于成功的大门之外。他们 的勇气在成为行业的专家之前就已经耗尽了。

请注意那种知名的天赋——多才多艺。许多人失去了成功的机会,就是因为他们一开始 就没有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且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无所不通”像一团鬼火,迷惑了无 数有前途、有思想的年轻人,让他们一事无成。如果企图掌握好几十门职业技能,你就不会 精通任何一门。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过:“万事通在我们那个年代还有机会施展,但是现如今已经一文 不值了。”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kai_xin/articles/1283506.html

选对池塘钓大鱼([美]雷恩·吉尔森)第二章 选择的困境相关推荐

  1. 选对池塘钓大鱼([美]雷恩·吉尔森)第一章 钓鱼课:垂钓的快乐规则

    第一章 钓鱼课:垂钓的快乐规则 鱼并非均匀地分配在所有的水域上,同一区域,有人能钓到大鲤鱼,而另一些人则钓到的总是小鱼.因此,选择池塘变得十分重要了.在这个池塘钓鱼,我是经过反复地选择的,而你则是完全 ...

  2. 选对池塘钓大鱼([美]雷恩·吉尔森)第五章 挑选一口池塘:选择公司

    第五章 挑选一口池塘:选择公司 选择公司与选择职业有许多共同之处.也许判断一份好职业更抽象些,而判断一个好的 公司更具体些.但是我们要注意到在选择公司中依然有许多幻象和诱惑影响我们,使我们陷 入一些误 ...

  3. 选对池塘钓大鱼([美]雷恩·吉尔森)第六章 挑选一个好教练:选择老板

    第六章 挑选一个好教练:选择老板 我们也许无法重新选择父母,但是却有权选择自己的老板.无论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是对那些在职场摸爬滚打已久的中年人,重新选择工作时,可以参考这样一个标准:大公司选文 ...

  4. 选对池塘钓大鱼([美]雷恩·吉尔森)第四章 想钓什么鱼?发现自己内在的需求...

    第四章 想钓什么鱼?发现自己内在的需求 如果能善加利用自己的欲望,包括完成工作的欲望和达成目标的欲望,或者二者兼备的欲望--就相当于拥有了驱动引擎的燃料.当然,这并不是无法中断的引擎--没有什么事情是 ...

  5. 选对池塘钓大鱼([美]雷恩·吉尔森)第三章 钓鱼指南:寻找一幅职业地图

    第三章 钓鱼指南:寻找一幅职业地图 生涯规划不是一叠打满字的纸,而是一个可执行的计划,是一件有关个人发展的严肃的 事情.我们接受主管的安排做一份计划书时,需要调查,需要查阅资料,需要征询他人的意见,但 ...

  6. 选对池塘钓大鱼-人生选择的哲理

    选对池塘钓大鱼 第一章 钓鱼课:垂钓的快乐规则 鱼并非均匀地分配在所有的水域上,同一区域,有人能钓到大鲤鱼,而另一些人则钓到的总是小鱼.因此,选择池塘变得十分重要了.在这个池塘钓鱼,我是经过反复地选择 ...

  7. 选对池塘钓大鱼-做好生涯规划

    第一章 钓鱼课:垂钓的快乐规则 鱼并非均匀地分配在所有的水域上,同一区域,有人能钓到大鲤鱼,而另一些人则钓到的总是小鱼.因此,选择池塘变得十分重要了.在这个池塘钓鱼,我是经过反复地选择的,而你则是完全 ...

  8. 众言科技SVP郭晓波做客东南大学:选对池塘钓大鱼 | 校企互通

    近日,众言科技高级副总裁郭晓波先生做客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主讲研究生职业素质教育系列讲座.面对众多学院师生,郭晓波先生以"选对池塘钓大鱼"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观. 他强调: ...

  9. SaaS选择路径,选对池塘钓大鱼

    2012年及以前,可以称之为SaaS的起步期.第二阶段是从2013年初开始,经纬红杉等资本涌入企业服务领域,搅动了创业者.投资者.及媒体神经,开始躁动.活跃起来.这是一个极为混乱的时期,各种观点.理念 ...

最新文章

  1. Python | 安装Jupyter Notebook及其目录的更改 jupyter问题
  2. Windows:让Windows XP中的IIS支持多站点的工具
  3. Spring boot登录错误提示
  4. SpringCloud之微服务
  5. 整理分析自己的软考过程
  6. LeetCode刷题开源手册
  7. 游戏筑基开发之利用文件函数取出配置文件(ini文件)的数据实体(C语言)
  8. python怎么一次输入两个数_python如何一次性输入多个数
  9. mysql 性别以女生升序_MySql练习题
  10. TeamTalk编译和部署(一)
  11. Linux偷偷“吃”了我的内存?
  12. Open Street Map—2022年道路数据
  13. 微信小程序的wx.chooseImage如何把图片传给后端
  14. wpf初学者-wpf控件简单介绍
  15. 计算机网络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的区别是什么
  16. 不需要到健身房的互动健身,so cool
  17. 波场java-tron3.6 fullnode节点广播交易前的流程分析
  18. html菜鸟教程 动态天气,Blinker 天气时钟8266 12864LCD屏(针对新版库v0.3.4接口更新)...
  19. 2015 年最受欢迎的 7 个系统监控工具
  20. 主流深度学习框架对比

热门文章

  1. ssh: connect to host XXX.XXX.X.XX port 22: Connection refused
  2. 大厂笔试助攻王御用伴读小书童-JAVA/C++/Python
  3. 13:1群殴还不赢,腾讯短视频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4. jedis 保存数字value ERR value is not an integer or out of ra
  5. HTTPS 为什么是安全的 _ (下),kotlindata类
  6. 从人工智能 (AI)发展应用看算法测试的测试策略
  7. Linux 下编译及调试 C 代码的简易指南
  8. 触摸屏双柜升降台自动售货机
  9. 测试开发工程师到底是做什么的?
  10. 大数据开发之运维面试题汇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