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关注我,精彩不错过!

上一篇中,我们就魔术艺术侃侃而谈,最后重点谈到了魔术能够创造神奇的核心秘密:障眼法和错误引导。相关内容请戳: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密(一)——开篇简介

掌握了他们,相当于掌握了目前魔术艺术的核心秘密。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认识,还需要足够熟练,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魔术师。作为爱好者,又是理工科背景,对理论本身的研究又充满了兴趣,本身也是一种挑战。

这一篇我们着重来介绍障眼法。

障眼法到底是什么?

上一篇也提到了,障眼法的核心就是利用有限的观察角度,限制观众的观察范围,使得在看不见空间上发生的事情来帮助魔术的完成,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该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我认为有一个标准是:你的遮挡和蒙蔽足够自然,和正常动作没什么两样,无论是通过高难度手法还是自然动作本身来完成。

魔术会有手法,杂技会有技法,二者本质的不同在于,魔术的手法是需要隐藏的,让你看不到或者觉得并不是一个有问题的动作;而杂技却是一直在做非常规动作,一个比一个变态的动作让你感觉很厉害。故这完全不是一个套路,重点亦不相同。魔术手法只是为魔术效果服务的,难度,漂亮之类不在评判范围之内(当然,这里我们可以把花切之类的归入杂技了);而杂技给你看的就是高难度,以及建立在此的优美姿态的展现。不是说魔术不漂亮,而是魔术要漂亮的是由这些个个步骤组成的这个整体所讲述的故事的漂亮,而不在每一具体的手法上。就像可能一个建筑的每一块砖单独拿出来其实都很丑,但是组合在一起就很雄伟。(像泰姬陵这种宏观微观都很厉害的除外,哈哈)。

所以,魔术的表演动作,台词,表面上看一定不能奇怪,要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一样。这样最后得到的效果才有反差,才是魔术效果,才具有魔术艺术区分于其他艺术独有的魅力。

好了,问题来了,明明必须做一些有问题的动作,怎么让他们看起来正常呢?

好在观众并不是具有全知视角的上帝,障眼法得以成立,我们可以理解为,观众是在用一套认知模型来认识这个世界,如果你满足了认知模型触发的条件,哪怕并不是真的,大脑也会认为是真的,魔术就发生了,在这种混乱与新奇的感觉里,就是魔术的感觉。在官方一点说,认知模型预测的样子与现实的差异产生的冲击就是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如果你用死理性派分析前因后果,一定是能够打破的,不怪别人,是你自己不要这种美好感受的。

我们拿最常见的杯与球的魔术举例子。

视频1 Paul Gertner Cups and Steel Balls

以往,我们构建一颗球放入杯子这个印象大约是通过两方面要素,一是看到有放的动作,二是能听见放进去的声音。注意了,我们天然就默认我们是看不见球真的在杯子里的,因为可能并不方便,因此便默认了通过声音辨别的方式。你看,我们大脑再做判断的时候,很多时候并不是形式逻辑推导,而是经验,或者说模型起了作用,才如此的高效和可行。不幸的是,也会经常犯错误。我们甚至日常都没有仔细用好我们的所有感知器官,去看到球是否进杯子了,摸摸看球是否在里面,确认下手上是否没有了,摇摇看有没有声音,反而仅用很少的信息就断定球在杯子里了。(这很像是机器学习的过程,通过输入来编码预测输出,哪怕不是很准确。)如图所示:

图1 杯球魔术基本效果达成的原理

关于这一点的详细解析,我们在前面的系列《魔术的逻辑(一)——魔术是怎么发生的?》里有详细解释,有兴趣还可以看看这个解析:

https://v.vzuu.com/video/1059919966748327936?

简而言之,魔术师需要用障眼法的技术,做看起来正常的事情,来启动大脑经验主义的,但是错误的认知程序,从而制造魔术现象。

但是,如果你从未有过判断一个东西放进杯子的经验或者模型的话,你会看不懂这个魔术,就好像给3岁孩子变扑克牌魔术一样,他还没建立什么是正常的经验。所以,魔术和不是魔术的东西,对他来说都很神奇,没有区别。

所以,障眼法所做到的看起来正常,那就是去迎合大脑往常构建的认知模型,并在其未观测的地方做手脚来达到做出不符合认知的效果。比如,放加声音表示球进入杯子,那我做一个假放手法,看起来和真放没有区别,以及另外发出一个声音,来代替你想听到的杯子里的声音,这就命中了大脑的认知规则或者统计模型了。这样,他会不由自主地认为球在杯子里而如果打开没有,就会产生神奇的感觉,我的认知模型难道出错了?

这时候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调用检查程序,看看哪里认知得有毛病,这也是上一篇说的人们看魔术的第一反映就是去破解的缘由,是改变不了的,大脑决定的。但是,魔术师仍然有办法创造奇迹:

一种是像杯与球这种,构造一连串的违反认知的操作,并且每次都领先一般大脑一步,不断地刷新观众看到的认知错误,直到放弃。你刚看出假放有问题,结果就真放了,你刚听出声音不是来自里面,结果也不对,你自信慢慢猜到球应该在哪了,结果变成了苹果。于是大脑就放弃抵抗了,反而去享受这种看到不断超越认知现象的感觉,魔术就成功了。Penny And Teller在他们的节目里有一个透明的杯与球的节目,一个看了现场表演的朋友给我的描述是:虽然我知道怎么变的,可还是好神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种神出鬼没的新奇的感觉,恐怕也只有在看魔术这几分钟能够体会到,还不珍惜!

而另一种骗了你还让你开心的方法就是去帮他完成本完成不了但又期待的事。比如童话,梦想这些美好的憧憬,如果让我看到真的实现了,我才不想知道什么魔术的秘密呢,我喜欢这个故事,你们谁也不要打破我的梦!在这种境界下,人甚至会自动屏蔽有损梦想的部分,看到能够让他相信梦想成真的部分,障眼法自然完成。

经典魔术《牌自翻》里的障眼法

接下来,我用我熟悉的扑克牌魔术来举个例子,以小见大。

视频1 牌自翻

这个古老的魔术相信很多朋友们都会表演,秘密也不再是秘密。可是那一幕精华的动作仍然值得欣赏和借鉴。将一张牌插回整叠牌中,怎样才是没有问题的?大脑的判断是这样的:

  1. 插入的牌背面向上,其他牌也一样,如果其他牌看不全也没关系,至少顶部是背面就行;

  2. 最后把牌码齐,不留下缝隙;

是吧,没有谁插牌进去一定要整副看看是不是都反面吧?有一张反面的就可以默认全反了吧!这一经典画面成了整个魔术的核心,也是完成效果的核心步骤,没有任何高超的手法,就瞒天过海去了。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动作,那这里,也是最好做手脚的地方了。

至于预先翻底牌,整叠翻过来,再把顶牌翻回来,这都是在补救一个方法不足所必需还要做的需要少量手法做的脏活累活,按道理都是没有道理的,因此,尽量的缩短以至于没有,比如趁在看牌等时机做这些事情就是上策。观众没看到才手法是成功,不是看到手法觉得牛逼是成功。

最后,如果观众印象里只记得一张牌插入,打个响指就自己翻过来了,就是最美好的回忆了。

什么魔术的秘密,障眼法,统统走开,我不听,我不听,这是奇迹,是奇迹!

我们是谁:

MatheMagician,中文“数学魔术师”,原指用数学设计魔术的魔术师和数学家。既取其用数学来变魔术的本义,也取像魔术一样玩数学的意思。文章内容涵盖互联网,计算机,统计,算法,NLP等前沿的数学及应用领域;也包括魔术思想,流程鉴等魔术内容;以及结合二者的数学魔术分享,还有一些思辨性的谈天说地的随笔。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既能感性思考又保持理性思维,享受人生乐趣。欢迎扫码关注和在文末或公众号留言与我交流!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密(一)——开篇简介

信息——人类现代文明的奇迹

对称与魔术初步(六)——魔术《4选1的诅咒》等

你眼中的魔术,也是美的吗?

聊一聊数学中的基本定理(五)——主定理

点击阅读原文,往期精彩不错过!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密(二)——障眼法是怎么实现的?相关推荐

  1.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密(六)——从障眼法到错误引导和案例分享

    早点关注我,精彩不错过! 在前面文章里,我们已经用最恰当的数学工具描述清楚了一个魔术从秘密到表演特点的全部内容,相关内容请戳: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密(五)--障眼法视角下的魔术核心秘密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 ...

  2.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密(五)——障眼法视角下的魔术核心秘密

    早点关注我,精彩不错过!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完了本系列文章最核心的内容:用有限状态转移机来描述魔术发生的原理.相关内容请戳: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密(四)--障眼法的状态机描述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 ...

  3.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密(四)——障眼法的状态机描述

    早点关注我,精彩不错过!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以扑克牌手法为例,讲解了障眼法的一类具体实例,相关内容请戳: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密(三)--扑克手法是如何利用障眼法的?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密(二)--障眼法 ...

  4.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密(三)——扑克手法是如何利用障眼法的?

    早点关注我,精彩不错过! 上回说到障眼法的本质是要在正常的外表下做不正常的事,并举了<牌自翻>这样的经典案例,相关内容请戳: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密(二)--障眼法是怎么实现的? 魔术表演的核 ...

  5. 魔术表演的核心秘密(一)——开篇简介

    早点关注我,精彩不迷路! 在之前的一个魔术系列文章<魔术的逻辑(三)--明明是假的,但为何奇迹依旧美妙?>中,我们聊到了因为人脑的认知漏洞因此才有可能在眼前创造奇迹,以及其中利用常识作为基 ...

  6. 字母预言卡里的魔术与数学(一)——魔术表演的艺术

    爱学习,勤思考:学数学,玩魔术.欢迎点击头部蓝字关注MatheMagician,这里有你要的奇迹! 自大学以来,就没少在魔术店里买一些道具.随着工作以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对魔术的广泛兴趣也逐渐收敛到 ...

  7. 【青少年编程】【三级】 魔术表演“开花”

    「青少年编程竞赛交流群」已成立(适合6至18周岁的青少年),公众号后台回复[Scratch]或[Python],即可进入.如果加入了之前的社群不需要重复加入. 微信后台回复"资料下载&quo ...

  8. 社群模式:什么是普通人赚钱的核心秘密

    社群模式:什么是普通人赚钱的核心秘密 最近这两年,所有创业者不管你是从事哪个领域.哪个行业.用哪种模式, 不管是电商.微商.会销.实体店.自媒体,都有一个深刻的共识: 赚钱太难了! 大家都忙着赚钱,各 ...

  9. 魔术表演-第14届蓝桥杯省赛Scratch中级组真题第1题

    [导读]:超平老师的<Scratch蓝桥杯真题解析100讲>已经全部完成,后续会不定期解读蓝桥杯真题,这是Scratch蓝桥杯真题解析第136讲. 魔术表演,本题是2023年5月7日举行的 ...

最新文章

  1. Java学习总结:15
  2. linux tc打造ip流量限制
  3. 最详细的JavaScript和事件解读
  4. 前端面试常考知识点---js
  5. 15.QT布局管理及示例
  6. 双系统(xp+ubuntu)删除ubuntu(好用)
  7. 机器人简化图画手绘图_床上用的扫地机器人,彻底清除细菌,不再担心酒店卫生问题...
  8. 【android-tips】关于android应用R文件无法读取
  9. asp利用dictionary创建二维数组
  10. NIPS 2018 论文解读集锦(11月28日更新)
  11. Linux账号和权限管理详解(超详细示例操作)!
  12. zt:tcpdump抓包对性能的影响
  13. SpringCloud Eureka自我保护机制介绍及配置
  14. 激战 5G:国内外技术的分水岭
  15. Python之旅Day6 模块应用
  16. ionic tab(选项卡)
  17. idea 用鼠标滚轮调整代码文字大小
  18. Linux命令——set 和 unset
  19. 我的世界刷铁机java版_我的世界1.14高效刷铁机
  20. 安卓 4.3 no such colum

热门文章

  1. 调侃:《金枝欲孽》里的职场人生
  2. 十二章 Python入门系列之字典
  3. 张俊芳电机学12章计算题以及答案
  4. Msc.Marc模拟平板圆孔处应力集中:二维轴对称线弹性分析
  5. android计算器开发论文,基于Android计算器功能的实现毕业设计论文
  6. Cubase中文版教程分享:如何通过音频剪辑软件创建工程
  7. python pdb调试多进程_PDB远程调试Python多进程子程序
  8. VPP协议栈学习一:snd_wnd
  9. 【光线追踪系列十四】蒙特卡洛积分与重要性采样
  10. 统计推断——假设检验——线性回归——R的平方可以为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