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 1.1.定义
    • 1.2.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
  • 2.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组成
    • 2.1.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
    • 2.2.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结构
    • 2.3.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工作流程
  • 3.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通信协议架构
    • 3.1.概述
    • 3.2.信道分析
    • 3.3.ZigBee网络号→PANID(网络ID)
    • 3.4.ZigBee的地址
    • 3.5.ZigBee地址的设备类型
  • 4.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拓扑结构
    • 4.1.星型拓扑
    • 4.2.树状拓扑
    • 4.3.网状拓扑(Mesh拓扑)
  • 5.ZigBee无线传感网络面临的技术挑战和趋势
    • 5.1.技术挑战
    • 5.2.发展趋势
  • 6.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

1.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1.1.定义

由大量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构成的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短距离、低速率的自组织多跳网络

  1.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Wi-Fi、无线USB、蓝牙、红外无线技术
  2. 三大技术:传感器、微机电、网络
  3. 功能:感知、采集、处理、传输覆盖范围内感知对象的信息,并转发给用户
  4. 以数据为中心的信息系统

1.2.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特点

低功耗 低成本 时延短 数据传输速率低 网络容量大
工作周期较短、收发信息功耗低、休眠的工作模式 协议简单、所需的存储空间小 通信时延、从休眠到激活状态的时延都很短 10~250kbit/s,专注低传输应用、可靠性高 一个ZigBee设备可与254个设备相连;一个ZigBee网络可容纳65536个从设备和一个主设备;一个区域内可同时存在100个ZigBee网络
有效范围小 工作频段灵活 兼容性好 安全性高 协议套件紧凑而简单
10~200m 2.4GHz(全球)、868MHz(欧洲)、915MHz(美国) 与现有的控制网络无缝集成;通过网络协调器自动建立网络,采用CSMA-CA方式进行信道存取;提供全握手协议 提供了数据完整新检查和鉴权功能;加密算法采用AES-128;各个应用可以灵活确定其安全属性 具体实现要求很低:套件需要8位微处理器(如8051),全协议套件需要32KB的ROM,最小协议套件需要4KB左右的ROM

六个状态

  1. 睡眠状态:传感器、通信关闭、能量消耗最低
  2. 感知状态:传感器开启、通信关闭、节点感知事件发生
  3. 倾听状态:传感器开启、通信空闲
  4. 接收状态:传感器开启、通信接受
  5. 发送状态:传感器开启、通信发送
  6. 长期睡眠状态:该节点能量处于阈值,不响应任何事件

ZigBee技术与其他无线通信技术参数的比较

2.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组成

2.1.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

  1. 路由节点

功能: 路径选择、数据转发

  1. 传感器节点

功能: 负责检测区域内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组成: 电源模块(提供能量)、传感器模块(信息采集)、处理器模块(处理数据)、无线通信模块(节点通信交换采集)、嵌入式软件系统(重要支撑)

  1. 网关/协调器(协议转换)

功能: 1.连接传感器网络、互联网等外部网络,实现几种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
       2.发布管理节点的检测任务,并把收集的数据汇聚转发到外部网络
       3.汇聚节点:增强功能的传感器节点,仅有无线通信接口的特殊网关设备

  1. PC/上位机(数据管理中心)

功能: 1.负责从网络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可以对网络做出反馈、应用支撑技术操作

2.2.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结构


箭头表示可以通信

根据功能的完整性可分为FFD与RFD:

FFD全功能设备: 协调器、路由器和终端设备

相对较强的MCU,具有网络控制功能

一个FFD可以与多个RFD通信或多个FFD通信

RFD精简功能设备: 终端

简单控制、数据量小、资源消耗较少,可以采用廉价方案

自身之间不能直接通信,需借助FFD设备中转

2.3.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工作流程

3.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通信协议架构

3.1.概述

ZigBee以IEEE 802.15.4协议作为基础,使用 全球免费频段(ISM) 进行通信

IEEE 802.15.4工作组: 主要负责指定PHY(物理层)和MAC层的协议,其余协议主要参照和采用现有的标准
ZigBee联盟: 负责高层应用、测试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应用层: 基于检测任务,开发使用不同的应用层软件
传输层: 负责数据流的传输控制,协作维护数据流,保障通信质量
网络层: 路由与交换
数据链路层: 负责数据流的多路复用、数据帧检测、媒体介入和差错控制,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链接
物理层: 数据的解调与调制,目标: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

3.2.信道分析

频段的划分及其主要内容

ZigBee无线网络通信信道分析

ISM频段分布示意图

3.3.ZigBee网络号→PANID(网络ID)

  1. ZigBee协议使用一个16bits的个域网络标识符(PANID)来标识一个网络(0x0000~0xFFFF)

一个ZigBee网络有且只能有一个PANID,由PAN协调器生成,PANID是可选配置项,用来控制ZigBee路由器和终端节点要加入哪个网络

避免干扰的方法:不同信道,不同PANID(网络ID)

  1. Z-Stack允许使用两种程序控制方式配置PANID:固定或随机

ZDAPP_CONFIG_PAN_ID ≠ 0xFFFF
    PANID = ZDAPP_CONFIG_PAN_ID
ZDAPP_CONFIG PAN-ID = 0xFFFF
    协调器将根据自身的IEEE地址建立一个随机的PANID(0x0000~0x3FFF)

  1. PANID一般在确定信道之后出现 。

功能:PANID针对一个或多个应用的网络,用于区分不同的ZigBee网络
拓扑结构:一般为Mesh或Cluster Tree

过程协议器扫描信道→选择最优→确定信道→确定PANID→建立ZigBee网络→等待其他节点接入

  1. 文件f8wConfg.cfg中可以设置一个0x0000~0x3FFF之间的一个值,协调器使用此值,作为它要启动的网络的PANID

3.4.ZigBee的地址

在ZigBee无线传感网络中,节点都有2个唯一的地址

长地址: 物理(IEEE或扩展)地址(64位),类似计算机网卡的MAC地址

短地址: 网络地址(16位):标识不同的设备,在网络数据传输时指定目的地址

3.5.ZigBee地址的设备类型

  1. 终端节点(End Device)

只负责环境的检测和数据信息的采集,一般数量较多,相互之间不能直接通信

  1. 路由器节点(Router)

负责数据的转发,一个路由节点可以与若干个路由节点或终端节点通信

  1. 协调器(Coordinator)

网络的控制中心,负责一个网络的建立,可以与此网络中的所有路由节点或终端节点通信

4.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拓扑结构

4.1.星型拓扑


两个终端节点之间进行通信必须通过协调器进行信息转发

中心化严重,协调器成为系统的瓶颈,安全隐患大


4.2.树状拓扑


只有唯一的路由通道(无自愈能力)

信息的路由是由协议栈层处理的,整个路由过程对于应用层完全透明

注意:

  1. 协调器和路由器可以包含自己的子节点
  2. 终端节点不能有自己的子节点
  3. 有同一个父节点的节点称为兄弟节点
  4. 有同一个祖父节点的节点称为堂兄弟节点

树型拓扑通信规则:

  1. 每一个节点都只能与其父节点和子节点进行通信
  2. 如果需要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发送数据,那么信息将沿着树的路径向上传递到最近的祖先节点,然后再向下传递到目标节点

4.3.网状拓扑(Mesh拓扑)

去中心化,自组织多跳网络,具有自愈能力

5.ZigBee无线传感网络面临的技术挑战和趋势

5.1.技术挑战

  1. 能耗:无人值守、户外、长期部署
  2. 实时性:问题及时反馈与处理
  3. 成本:海量节点
  4. 安全:无线、简单设计的要求
  5. 协作:多种传感器、多种异构网络共存协调工作

5.2.发展趋势

  1. 灵活、自适应的网络协议体系
  2. 跨层设计
  3. ZigBee标准规范

4.与其他网络的融合

6.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

  1. 环境监测
  2. 安全防卫
  3. 智能家居
  4. 医疗护理
  5. 目标跟踪与定位

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概述相关推荐

  1. Zigbee 无线传感网络 无线通信技术 协议体系结构 OSAL

    什么是zigbee 无线传感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采用zigbee,蓝牙,wifi和红外 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成本,低数据速率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组基于IEEE802 ...

  2. 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家庭自动化设计

    0 引言 近年来,智能家居这一概念随着物联网新技术的推动,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市场需求发展空间巨大.这类新技术包括以ZigBee数传为代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此次智能家居系统里面将看到ZigBee数传 ...

  3. 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地址分配机制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有两种地址分配机制(确保不重复) 注意:协调器深度为0 目录 1.随机分配机制 2.分布式分布机制 2.1.Cskip(d) 2.1.节点地址计算 1.随机分配机制 2.分布 ...

  4.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与应用项目化教程(一)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简介 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典型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 简介 无线传感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当前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涉及多 ...

  5. 物联网传感技术——无线传感网概述

    一.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近年来,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与嵌入式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低功耗.多功能传感器的快速发展,使其在微小体积内能够集成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无线通信等多种功能.有这种微型传感器网 ...

  6.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与应用项目化教程(二)

    ZigBee无线传感网络通信标准 简介 ZigBee技术概述 ZigBee和IEEE 802.15.4的关系 简介 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或无 ...

  7. 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现状及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集成电路.传感器.微机电系统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低成本.低功耗.小体积.多功能的微型传感器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之所以称为微型传感器,是因为传感器小到可以像灰尘一样在空气中浮动,所以又可称之 ...

  8. 无线传感网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注重版权,若要转载烦请附上作者和链接 作者:Joshua_yi 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984664/article/details/112548923 文 ...

  9. 无线传感网络复习重点

    无线传感网络的三要素 传感器 感知对象 用户 传感器的组成 传感器一般由: 敏感原件 转换原件 基本转换电路 传感器网络的节能方法 休眠机制 数据融合 zigbee 三个设备的作用, 以及哪些设备是路 ...

最新文章

  1. 2月15日Python线上峰会免费学!6场精华分享,用代码“抗”疫
  2. Ceylon语言加入Eclipse基金会
  3. java线程入门篇(一)
  4. 理解并实施:GLBP(ccna200-120新增考点)
  5. “Unamed VM”无法初始化 0x80070539
  6. mysql 命令 select_Mysql基础命令(二)select查询操作
  7. 数据库练习题总题库选择判断简答操作题
  8. 查看当前Linux系统的发行版本命令详解
  9. 亲密关系沟通-【归属感】提升归属感的沟通方法
  10. 位图(标量图)与矢量图区别
  11. 29 伪造ICMP数据包的IP层
  12. 融云会话界面自定义功能_融云SDKv2.6.6官方最新版
  13. Linux时间戳和标准时间的互转
  14. openwrt热插拔HotPlug
  15. Win10找不到gpedit.msc|找不到本地组策略编辑器的解决方法
  16. 验证码自动识别平台与打码平台的区别
  17. qml创建无边框带阴影的模态窗口
  18. 计算机毕业设计 在线免费小说微信小程序(源码+论文)
  19.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20. 滕州小学计算机教室,东湖教育四十年|滕州小学--小学校 大世界

热门文章

  1. 强化学习1-思想及分类
  2. 安卓设备门禁识别开发_基于Android和RFID的门禁管理系统
  3. 设备管理器里“SM总线控制器”、“其他PCI桥设备”驱动有问题
  4. 怎样选择双机热备软件
  5. python中三引号是什么意思_python中三个单引号是什么意思
  6. 房地产神秘顾客调查方案
  7. 《互联网时代》第四集 再构
  8. 新年巨献2021新版QQ选号网源码
  9. 【区块链】7 个步骤入门区块链
  10. 13、恩智浦-S32K11X:ADC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