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数学基础
    • 一、形式化下列语句(共4分)
    • 二、填空题(共 9 分)
    • 三、解答题(共 11 分)
    • 四、证明题(共17分)
  • 计算机网络
    •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 二、名词解释(共 5 分,每小题 2.5 分)
    • 三、问答和计算题(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 软件工程
    • 一、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 二、判断题(共 5 分,每小题 1 分) 判断以下每句话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用“√”表示,否则,用“×”表示。
    • 三、简答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 四、建模题(共 11 分)

数学基础

一、形式化下列语句(共4分)

1.(1分)没有不犯错误的人。
(∀x)(M(x)−>Q(x))
2.(2 分)虚数既不是有理数也不是无理数。
(∀ x)(W(x)∧¬P(x)∧¬Q(x))

二、填空题(共 9 分)

1.设集合A={a,b,c}, I A I_A IA​为A上的恒等关系, E A E_A EA​为A上全域关系。
(1)设写出 E A − I A E_A-I_A EA​−IA​=
E A E_A EA​={<a,a>,<a,b>,<a,c>,<b,a>,<b,b>,<b,c>,<c,a>,<c,b>,<c,c>}
I A I_A IA​={<a,a>,<b,b>,<c,c>}。
(2)A上含有序对个数为()的二元关系数目最多,这样的二元关系数目为()

2.把6个人分成两组,每组至少2人,共有()种不同的分组方式。

解: 有两种分组方案, (1)一组 2 人, 一组 4 人, (2)两组都是 3 人, 故共有

C 6 2 + C 6 3 / 2 = 25 \mathrm{C}_{6}^{2}+\mathrm{C}_{6}^{3} / 2=25 C62​+C63​/2=25

3. ( x + 2 y + 3 z + 4 w ) 4 (\mathrm{x}+2 \mathrm{y}+3 z+4 \mathrm{w})^{4} (x+2y+3z+4w)4 展开式经过合并同类项之后, x y z w \mathrm{xyzw} xyzw 的系数为 ( )

解: 4 ! * 2 * 3 * 4=576 。

4.从1到30的正整数中任意选取三个不同的数,使得它们的和能被3整除,则共有()种不同的选取方法。

解: 1,2, … \ldots …, 30 这 30 个数可以分成三组: 被 3 整除者为一组, 除以 3 余 1 者为 一组, 除以 3 余 2 者为一组, 显然每组有 10 个整数。如果三个整数都选自同一 组, 其和必能被 3 整除, 如果每组选取一个整数, 其和也必能被 3 整除。因此选 取方法总数为: C(10,3)+C(10,3)+C(10,3)+ 1 0 3 10^{3} 103=1360 。

三、解答题(共 11 分)

1、设P↑Q=﹁(P∧Q),试将﹁P,P∧Q,P∨Q仅用联结词↑表示出来。

解: P ↑ Q P \uparrow Q P↑Q 表示 P 和 Q 进行先与后非的操作。
¬ P = ¬ ( P ∧ P ) = P ↑ P \neg P=\neg(P \wedge P) = P \uparrow P ¬P=¬(P∧P)=P↑P

P ∧ Q = ¬ ¬ ( P ∧ Q ) = ¬ ( P ↑ Q ) = ( P ↑ Q ) ↑ ( P ↑ Q ) P \wedge Q=\neg\neg(P \wedge Q)=\neg(P \uparrow Q) =(P \uparrow Q) \uparrow(P \uparrow Q) P∧Q=¬¬(P∧Q)=¬(P↑Q)=(P↑Q)↑(P↑Q)

P ∨ Q = ¬ ¬ ( P ∨ Q ) = ¬ ( ¬ P ∧ ¬ Q ) = ¬ P ↑ ¬ Q = ( P ↑ P ) ↑ ( Q ↑ Q ) P\vee Q=\neg\neg(P\vee Q)=\neg(\neg P \wedge \neg Q)=\neg P \uparrow \neg Q=(P \uparrow P) \uparrow(Q \uparrow Q) P∨Q=¬¬(P∨Q)=¬(¬P∧¬Q)=¬P↑¬Q=(P↑P)↑(Q↑Q)
2、在信道上传输仅由上而下个字母a,b,c,d,e组成并且长度为n的词,规定连续出现两个a的词不允许传输,用h(n)表示这个信道上允许传输的长为n的词的个数。
(1)求 h(1),h(2);
(2)建立关于 h(n)的递归关系;
(3)求 h(n)的通项公式。
(1) h ( 1 ) = 5 , h ( 2 ) = 5 ∗ 5 − 1 = 24 \mathrm{h}(1)=5, \mathrm{~h}(2)=5 * 5-1=24 h(1)=5, h(2)=5∗5−1=24
(2) h ( n ) = c 1 ( 2 + 2 2 ) n + c 2 ( 2 − 2 2 ) n \mathrm{h}(\mathrm{n})=\mathrm{c}_{1}(2+2 \sqrt{2})^{\mathrm{n}}+\mathrm{c}_{2}(2-2 \sqrt{2})^{\mathrm{n}} h(n)=c1​(2+22 ​)n+c2​(2−22 ​)n
(3) h ( n ) = 4 + 3 2 8 ( 2 + 2 ) n + 4 − 3 2 8 ( 2 − 2 ) n n ≥ 2 \mathrm{h}(\mathrm{n})=\frac{4+3 \sqrt{2}}{8}(2+\sqrt{2})^{\mathrm{n}}+\frac{4-3 \sqrt{2}}{8}(2-\sqrt{2})^{\mathrm{n}} \quad \mathrm{n} \geq 2 h(n)=84+32 ​​(2+2 ​)n+84−32 ​​(2−2 ​)nn≥2

h ( n ) \mathrm{h}(\mathrm{n}) h(n) 表示信道上允许传输的长为 n \mathrm{n} n 的词的个数, 则 h ( 1 ) = 5 , h ( 2 ) = 5 ∗ 5 − 1 = 24 \mathrm{h}(1)=5, \mathrm{~h}(2)=5 * 5-1=24 h(1)=5, h(2)=5∗5−1=24 , 令 n > = 2 \mathrm{n}>=2 n>=2 , 如果单词第一个字母是 b \mathrm{b} b 或 c , d , e \mathrm{c}, \mathrm{d}, \mathrm{e} c,d,e , 则余下长度 n − 1 \mathrm{n}-1 n−1 的位置上仍然是在相同 限制条件下对 a, b, c, d, e 这 5 类字母的排列, 排列方法为 h ( n − 1 ) \mathrm{h}(\mathrm{n}-1) h(n−1) . 如果单词第一个字 母是 a \mathrm{a} a , 那么第二个字母就是 b \mathrm{b} b 或 c , d , e \mathrm{c}, \mathrm{d}, \mathrm{e} c,d,e 。如果第二个字母是 b \mathrm{b} b , 则该单词可以有 h ( n − 2 ) \mathrm{h}(\mathrm{n}- 2) h(n−2)种方法构成, 如果第二个字母是 c \mathrm{c} c 或 d , e \mathrm{d}, \mathrm{e} d,e , 同样该单词也可以有 h ( n − 2 ) \mathrm{h}(\mathrm{n}-2) h(n−2) 种方法构 成。于是有 h ( n ) = 4 h ( n − 1 ) + 4 h ( n − 2 ) n > = 2 h(n)=4 h(n-1)+4 h(n-2) n>=2 h(n)=4h(n−1)+4h(n−2)n>=2 。该递推关系的特征方程 x 2 − 4 x − 4 = 0 x^{2}-4 x-4=0 x2−4x−4=0 的根 为 2 + 2 2 2+2 \sqrt{2} 2+22 ​ 和 2 − 2 2 2-2 \sqrt{2} 2−22 ​ , 即 h ( n ) = c 1 ( 2 + 2 2 ) n + c 2 ( 2 − 2 2 ) n h(n)=\mathrm{c}_{1}(2+2 \sqrt{2})^{\mathrm{n}}+\mathrm{c}_{2}(2-2 \sqrt{2})^{\mathrm{n}} h(n)=c1​(2+22 ​)n+c2​(2−22 ​)n 利用 h ( 1 ) = 5 , h ( 2 ) = 5 ∗ 5 − 1 = 24 \mathrm{h}(1)=5, \mathrm{~h}(2)=5 * 5-1=24 h(1)=5, h(2)=5∗5−1=24 可解得

h ( n ) = 4 + 3 2 8 ( 2 + 2 ) n + 4 − 3 2 8 ( 2 − 2 ) n n ≥ 2 \mathrm{h}(\mathrm{n})=\frac{4+3 \sqrt{2}}{8}(2+\sqrt{2})^{\mathrm{n}}+\frac{4-3 \sqrt{2}}{8}(2-\sqrt{2})^{\mathrm{n}} \quad \mathrm{n} \geq 2 h(n)=84+32 ​​(2+2 ​)n+84−32 ​​(2−2 ​)nn≥2

四、证明题(共17分)

1、设A={<a,b>︱a,b 为任意正整数},A上的二元关系,R={<<a,b>,<c,d>>︱ad=bc},证明R是A上的等价关系。

(1) 任给 < x , y > ∈ A 有 x y = y x ⇒ < < x , y > , < y , x > > ∈ R , R <x, y>\in A 有 x y=y x \Rightarrow<<x, y>,<y, x>>\in R, R <x,y>∈A有xy=yx⇒<<x,y>,<y,x>>∈R,R 是自反的。

(2) 任给 < x , y > , < p , q > ∈ A <\mathrm{x}, \mathrm{y}>,<\mathrm{p}, \mathrm{q}>\in \mathrm{A} <x,y>,<p,q>∈A 若 < < x , y > , < p , q > > ∈ R < <\mathrm{x}, \mathrm{y}>,<\mathrm{p}, \mathrm{q}>>\in R <<x,y>,<p,q>>∈R 则 x q = y p \mathrm{xq}=\mathrm{yp} xq=yp , 可得 p y = q x ⇒ < < p , q > , ⟨ x , y > ⟩ ∈ R \mathrm{py}=\mathrm{qx} \Rightarrow<<\mathrm{p}, \mathrm{q}> , \langle x, y>\rangle \in \mathrm{R} py=qx⇒<<p,q>,⟨x,y>⟩∈R , 因此 R \mathrm{R} R 是对称的。

(3) 任给 < x , y > , < p , q > , < m , n > ∈ A 任给 <\mathrm{x}, \mathrm{y}>,<\mathrm{p}, \mathrm{q}>,<\mathrm{m}, \mathrm{n}> \in \mathrm{A} 任给<x,y>,<p,q>,<m,n>∈A
若 < < x , y > , < p , q > > ∈ R 且 < < p , q > , < m , n > > ∈ R 若 < <\mathrm{x}, \mathrm{y}>,<\mathrm{p}, \mathrm{q}>>\in \mathrm{R} 且 <<\mathrm{p}, \mathrm{q}>,<\mathrm{m}, \mathrm{n}>> \in \mathrm{R} 若<<x,y>,<p,q>>∈R且<<p,q>,<m,n>>∈R
则 x q = y p , p n = q m ⇒ x q p n = y p q m ⇒ x n = y m ⇒ < < x , y > , < m , n > > ∈ R , 因此 R 是传递的。因为 R 是自反的 , 对称的 , 传递 , 因此 R 是 A 上的等价关系 则 \mathrm{xq}=\mathrm{yp}, \mathrm{pn}=\mathrm{qm} \Rightarrow \mathrm{xqpn}= \mathrm{ypqm} \Rightarrow \mathrm{xn}=\mathrm{ym} \Rightarrow < <\mathrm{x}, \mathrm{y} >,< \mathrm{m}, \mathrm{n}>>\in \mathrm{R} , 因此 \mathrm{R} 是 传递的。因为 \mathrm{R} 是自反的, 对称的, 传递, 因此 \mathrm{R} 是 \mathrm{A} 上的等价关系 则xq=yp,pn=qm⇒xqpn=ypqm⇒xn=ym⇒<<x,y>,<m,n>>∈R,因此R是传递的。因为R是自反的,对称的,传递,因此R是A上的等价关系。

2、设G是一个简单图,G的每个顶点的度数至少是3。证明图G中一定存在长度为偶数的图。

解: 对简单图 G 的结点个数 n \mathrm{n} n 进行数学归纳证明: 当 n=4 时, G 为完全图, 结 论显然成立所得的圈的长度为 4. 设当 n = k \mathrm{n}=\mathrm{k} n=k 时结论成立, 长度为偶数的圈为 C \mathrm{C} C 。 则当 n=k+1 时, 长度为偶数的圈 C \mathrm{C} C 也在结点数为 k + 1 \mathrm{k}+1 k+1 的图中, 因此结论成立。

3、设G是一个简单连通图,G’是G的子图,而且︱V(G’)︱<︱V(G)︳。

解: 用反证法, 由于 ∣ V ( G n ′ ) ∣ < ∣ V ( G ) ∣ \left|V\left(G_{n}^{\prime}\right)\right|<|V(G)| ∣V(Gn′​)∣<∣V(G)∣ , 不妨设点集 V ( S ) = V ( G ) − V ( G ′ ) V(S)=V(G)-V\left(G^{\prime}\right) V(S)=V(G)−V(G′) , 假设 G \mathrm{G} G 中不存在一个端点属于 G ′ \mathrm{G}^{\prime} G′ , 另一个端点不属于 G ′ \mathrm{G}^{\prime} G′ 的边 e \mathrm{e} e , 那么图 G \mathrm{G} G 可分 成两个互补连通的子图 S \mathrm{S} S 和 G ′ \mathrm{G}^{\prime} G′ , 这与 G \mathrm{G} G 是简单连通图相矛盾。因此假设 不成 立, G \mathrm{G} G 中必然存在这样一条边 e , e \mathrm{e}, \mathrm{e} e,e 的一个端点属于 G ′ \mathrm{G}^{\prime} G′ , 另一个端点不属于 G ′ \mathrm{G}^{\prime} G′ 。

4、设 H , K \mathrm{H}, \mathrm{K} H,K 是有限群 G \mathrm{G} G 的两个子群, e \mathrm{e} e 是 G \mathrm{G} G 的单位元, 这两个子群的阶分别为
∣ A ∣ = m ∣ ∣ K ∣ = n |\mathrm{A}|=\mathrm{m}|| \mathrm{K} \mid=\mathrm{n} ∣A∣=m∣∣K∣=n . 如果 m \mathrm{m} m 与 n \mathrm{n} n 互素, 那么 H ∩ K = { e } \mathrm{H} \cap \mathrm{K}=\{\mathrm{e}\} H∩K={e} 。

解: 因为 H, K 是有限群 G 的子群, 那么必有 G 的单位元 e ∈ H e \in H e∈H 且 e ∈ K e \in K e∈K , 即 e ∈ H ∩ K e \in \mathrm{H} \cap \mathrm{K} e∈H∩K 。不妨设存在与 e \mathrm{e} e 相异的元素 a \mathrm{a} a 也属于 H ∩ K \mathrm{H} \cap \mathrm{K} H∩K , 令 ∣ H ∩ K ∣ = t > = 2 |\mathrm{H} \cap \mathrm{K}|=\mathrm{t}>=2 ∣H∩K∣=t>=2 , 由于 H ∩ K \mathrm{H} \cap \mathrm{K} H∩K 是 H \mathrm{H} H 和 K \mathrm{K} K 的子群, 根据拉格郎日定理 t ∣ m t \mid m t∣m 且 t ∣ n \mathrm{t|n} t∣n , 这与条件 m \mathrm{m} m 与 n \mathrm{n} n 互素相矛盾。故 元素 a \mathrm{a} a 不存在。 ∣ H ∩ K ∣ = 1 |\mathrm{H} \cap \mathrm{K}|=1 ∣H∩K∣=1 , 即 H ∩ K = { e } \mathrm{H} \cap \mathrm{K}=\{\mathrm{e}\} H∩K={e} 。

计算机网络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用 PCM 对语音进行数字化,如果将声音分为 128 个量化级,采样频率为 8000 次/秒。那么一路话音需要的数据传输率为( )Kbit/s。
A.56
B.64
C.128
D.1024
答: A \mathrm{A} A
解: PCM 代表 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它通常用在电话系统, 对 模拟数据进行采样。一般都把 PCM 采样时间设置成 125 微秒, 125 μ s 125 \mu \mathrm{s} 125μs 的采样时 间对应于每秒 8000 次采样。一个典型的电话通道是 4 K H z 4 \mathrm{KHz} 4KHz 。根据奈釱斯特定理, 为获取在一个 4 K H z \mathrm{KHz} KHz 通道中的全部信息需要每秒 8000 次的采样频率。由于 2^{7}=128 , 每个信号需要 7 b i t 7 \mathrm{bit} 7bit 表示, 采样率为 8 K / s 8 \mathrm{~K} / \mathrm{s} 8 K/s 。数据传输率为 56 K b i t / s \mathrm{Kbit} / \mathrm{s} Kbit/s .

2、集线器(HUB)和路由器分别工作于 OSI 参考模型的( )层。
A.第一和第二
B.第一和第三
C.第二和第三
D.第二和第四
答:B
解:集线器(HUB)是物理层连网设备,路由器是网络层连网设备。

3、两个网段在物理层进行互连时要求( )。
A.数据传输率和数据链路层协议都不相同
B.数据传输率和数据链路层协议都相同
C.数据传输率相同,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不同
D.数据传输率可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相同

答:B
解:在N层互连,为了让在两个网段上的计算机能够正常通信,要求N层以上的协议也相同。所以在本题中要求 数据传输率和数据链路层协议都相同。传输速率和窗口大小必须相等。

4.数据链路层采用 go-back—N 方式进行流量和差错控制,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 0~6的帧。当计时器超时,除1号帧外,其他各帧的确认均已返回时,发送方需要重发()帧。
A.1
B.2
C.5
D.6
答:D
解:1号帧尚未返回确认,当计时器超时,1号帧及其后面的帧都要重发。因此共有6个帧需要重发。

5.要控制网络上的广播风暴,可以采用的手段为( C )
A.用集线器将网络分段
B.用网桥将网络分段
C.用路由器将网络分段
D.用交换机将网络分段
答:C
解:集线器、网桥和 LAN 交换机都不隔离广播,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所以要控制网络上的广播风暴,可以采用 的手段为用路由器将网络分段。

6.一个 16 端口的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冲突域和广播域的个数分别是( )。
A.1,1
B.16,16
C.1,16
D.16,1

答:D
解:2层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是冲突域的终止点,但LAN交换机都不隔离广播,所以本题中,冲突域和广播域的个数分别是16和1。

7.一个网段的网络号为 198.90.10.0/27,子网掩码固定为255.255.255.224,最多可以分成( )个子网, 而每个子网最多具有( )个有效的IP地址。

A.8,30
B.4.62
C.16.14
D.32,6

答:A,A
解:198.90.10.0为C类地址,前24位形成网络号,由于十进制224的二进制编码为 11100000,因此最多可以划分 2 3 2^3 23=8个子网,每个子网有 2 5 2^5 25个IP地址,除去全0和全1的两个IP地址,还有30个有效的IP地址。

8 . FTP协议在使用时需要建立两个连接:控制连接和数据传输连接,并用不同的端口号标识两个连接,其中用于 数据传输连接的端口号是( )。
A.25
B.23
C.21
D.20

答:D
解:21 端口是状态连接端口,20端口是数据传输连接端口。注:FTP服务中:20 端口用于数据连接,21端口用于状态连接。

9.在采用TCP连接的数据传输阶段,如果发送端的发送窗口值由1000变为2000,那么发送端在收到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 ).
A.2000个TCP报文段
B.2000 个字节
C.1000 个字节
D.1000个TCP报文段

答:B
解:在 TCP 的连接中,数据“流”必须以正确的顺序送达对方。TCP 的可靠性是通过顺序编号和ACK来实现的。TCP是面向字节流的,数据“流”上的各字节都有自己的编号,各段第1个数据的顺序编号和该段一起传送,我们称它为段顺序编号。而且,在送回的ACK信息中,含有指示下一个应该发送的顺序编号。为控制流量,TCP模块间通信采 用了窗口机制。这里,窗口是接收方接收字节数量能力的表示。在ACK应答信息中,TCP把ACK加上接收方允许接收数据范围的信息回送给发送方。发送方除非以后又收到来自接收方的最大数据允许接收范围信息,否则总是使用 由接收方提供的这一范围发送数据。

10.防火墙的安全架构基于( )技术.
A.用户管理和认证
B.数据加密
C.访问控制
D.流量控制

答:C
解析:防火墙是一个或一组系统,它在网络之间执行访问控制策略。

二、名词解释(共 5 分,每小题 2.5 分)

1.IEEE802.5令牌环网
解:令牌环网由IBM公司于1969年推出,后来被列为IEEE 802.5标准协议,它在物理和逻辑上均基于环结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4或16Mbps。令牌环网使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并将与各个站相连的接口逐个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闭合的环路,环上的每个环接口均有两种工作方式:发送方式与收转方式。该网络通过一个很小的自由令牌(Free Token,一种有别与数据信号帧的特殊信号帧)在环上单向循环来控制和管理传输介质的使用,以保证 整个环路最多只有一个站处于发送方式,其他的站都处于收转方式。

2.ICMP协议

解: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 控制消息协议)的缩写。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问答和计算题(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1. 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封装关系是什么?

解:“分组”(packet)也就是“包”,它是一个不太严格的名词,意思是将若干个比特加上首部的控制信息就封装在一起,组成一个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单元。在数据链路层这样的数据单元叫做“帧”。而在IP层(即网络层)这样的数据单元就叫做“IP数据报”。IP数据报在数据链路层被封装成数据帧进行传输。OSI为了使数据单元的名词准确,就创造了“协议数据单元”(PDU)这一名词。在数据链路层的PDU叫做DLPDU,即“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在网络层的PDU叫做“网络协议数据单元”(NPDU)。注:PDU 是指将若干比特加上首部的控制信息封装在一起,组成一个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单元,数据链路层的PDU是帧,网络层是IP数据报(分组);IP 数据报在数据链路层被封装成数据帧进行传输。

2.简述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的区别以及各自的适用环境。

解:异步传输时,被传送的数据编码成一串脉冲。传送一个ASCII字符(每个字符有7位)首先发送起始位,接着是数据位、奇或偶校验位,最后为停止位。
其中,第1位为起始位(低电平“0”),第2~8位为7位数据(字符),第9位为数据位的奇或偶校验位,第10~11位为停止位(高电平“1”)。停止位可以用1位、1.5位或2位脉宽来表示。因此,一帧信息由10位、10.5位或11位构成。异步传输就是按照上述约定好的固定格式,一帧一帧地传送。由于每个字符都要用起始位和 停止位作为字符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因而传送效率低,主要用于中、低速通信的场合。同步传输时,用1个或2个同步字符表示传送过程的开始,接着是n个字符的数据块,字符之间不允许有空隙。发送端发送时,首先对欲发送的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如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或差动曼彻斯特编码,形成编码数据后再 向外发送。由于发送端发出的编码自带时钟,实现了收、发双方的自同步功能。接收端经过解码,便可以得到原始数据。在同步传输的一帧信息中,多个要传送的字符放在同步字符后面,这样,每个字符的起始、停止位就不需要了,额外开销大大减少,故数据传输效率高于异步传输,常用于高速通信的场合。但同步传输的硬件比异步传输复杂。

3.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 采用的传输层协议是什么?为什么采用该传输层协议?

解:SNMP使用UDP 传送报文。由于与TCP相比,UDP协议简单,在每个系统中运行时网络负载很轻,故有利于数据的高速传送,并减少管理交通对网络带宽的消耗。另一方面,尽管UDP不保证传输的可靠性,但由于SNMP协议通常都结合进轮询机制,即使偶尔有报文传输错误发生,下一次命令不久又会到达,错误能够被纠正。

4.长度为 200 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头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头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还需加上18字节的头部和尾部。假设不计其他开销,试求该数据的传输效率。

解:数据传输效率为 200/(200+20+20+18)=77.5%。

5.某一网络的一台主机产生了一个IP数据报,头部长度为20字节,数据部分长度为2000字节。该数据报需要经过两个网络到达目的主机,这两个网络所允许的最大传输单元MTU分别为1500字节和576字节。请问原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时分成了几个IP小报文?每个报文的数据部分长度分别是多少?

解:因为第一个网络的MTU为1500字节<2000+20字节,因此在第一个网络传输时IP数据报被分成两个IP小报文,第一个小报文的数据部分长度为1480,第二个小报文数据部分长度为520字节。当传输到第二个网络时,由于其MTU=576<1480,因此第一个小报文还要再分成三片,第一片和第二片的数据部分长度为 556,第三片的数据 部分长度为 1480-556*2=368。当原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时分成了四个IP小报文,第一个第二个小报文数据部分长度为556,第三个数据部分长度为 368,第四个数据部分长度为520字节。

软件工程

一、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1.软件工程的基本目标可概括为( )。
A.可用性、正确性、合算性
B.可用性、正确性、可靠性
C.有效性、正确性、鲁棒性
D.可用性、可靠性、方便性

答:A
解:软件工程目标—包括可用性、正确性和合算性,规定了软件工程实践的结果(即软件)应具有的基本性质。

2.模块A直接访问模块B的数据,属于( )。
A.内容耦合
B.数据耦合
C.公共耦合
D.控制耦合

答:A
解:内容耦合:两个模块间发生下面情形:
(1)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
(2)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转到另一个模块内部;
(3)两个模块有一部分程序代码重叠(只可能程序在汇编语言中);
(4)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

3.螺旋模型相比演化模型主要增加了( )。
A.制定计划
B.风险分析
C.客户评估
D.工程实施

解:B
解: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与演化模型结合起来,并且加入两种模型均忽略了的风险分析。

4.需求规约的最主要结果为( )。
A.用户需求描述文档
B.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C.需求规格说明书
D.可行性分析报告

答:C

5.OOA阶段建立的最主要模型是( )。
A.用况图
B.类图
C.顺序图
D.对象图

答:B
解:用况图-用来建立需求模型;类图-面向对象建模,显示类内部结构及类之间关系;对象图-是类图的实例,显示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顺序图-是用来描述对象自身及对象间信息传递顺序的视图。

二、判断题(共 5 分,每小题 1 分) 判断以下每句话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用“√”表示,否则,用“×”表示。

1.“我们是否完成了正确的产品?” 解释了验证(verification)的概念。( )

解:错误。为把握软件开发各个环节的正确性,需要进行各种确认和验证工作。验证(Verification),是保证软件正确地实现了某一功能的一系列活动。验证:“我们是否正确地完成了产品?”(过程正确)确认(Validation),是保证软件的实现满足了用户需求的一系列活动。确认:“我们是否完成了正确的产品?”。

2.软件质量保证过程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部分。( )
答:√
3.α测试是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的。( )
答:√
解:正确。α测试由用户在开发者的场所进行,并且在开发者的指导下进行测试。开发者负责纪录发现的错误和 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 α 测试是在受控的环境中进行的。(α版:受控版 β 版:用户直接测试)

4.软件配置管理是CMM2 级的一个关键过程域。( )

答:√
解:正确。CMM第2级(可重复级)有6个关键过程域,主要涉及建立软件项目管理控制方面的内容。需求管理,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跟踪与监控,软件子合同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配置管理。

5.接口是面向对象方法中必不可少的概念。( )
答:√

三、简答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1.简述白盒测试中的覆盖类型,并说明哪种最强,哪种最弱?

解:白盒测试有六种覆盖类型: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发现错误的能力呈由弱至强的变化。语句覆盖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判定覆盖每个判定的每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条件覆盖每个判定的每个条件应取到各种可能的值。判定/条件覆盖同时满足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每个判定中各条件的每一种组合至少出现一次。路径覆盖使程序中每一条可能的路径至少执行一次。

2.CMM5级(持续优化级)相对4级(已管理级)增加了哪些关键过程域?

解:第5级(持续优化级)相对4级(已管理级)增加了3个关键过程域,主要涉及的内容是软件组织和项目中 如何实现持续不断的过程改进问题。包括缺陷预防,技术变更管理,过程变更管理。

3.需求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解:需求分析是指理解用户需求,就软件功能与客户达成一致,估计软件风险和评估项目代价,最终形成开发计划的一个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确是处在主导地位,需求分析工程师和项目经理要负责整理用户需求,为之后的软件设计打下基础。简言之,需求分析的任务是确定待开发的软件系统"做什么"。具体任务包括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运行环境约束,编制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系统的验收测试准则和初步的用户手册。

四、建模题(共 11 分)

1.(3 分)某公司人员管理系统问题陈述:人员分为业务员、程序员和经理;随着时间的变化,人员会变换工作岗位,如业务员升任经理,经理出任程序员等等。请建立该系统的类图,以有效应对人员职责变化的情况。

2.(3分)将下面的N—s图转换为PAD图:

3.(5分)根据你熟悉的一个业务问题建模,要求:
(1)用自然语言给出该问题的简单陈述;
(2)用结构化方法建立该问题的DFD(至少要给出2层,即顶层和0层),并给出顶层数据字典。

(1)学籍管理系统用于学校对每一位学生的入学、毕业、每学年考试成绩、升留级处理等,该系统具备录入、 存储学生的基本情况、各科成绩;查询学生各科成绩、单科成绩;打印成绩;统计班平均成绩、各科平均成绩; 根据分数进行升留级处理等功能。
(2) 顶层数据流图:

数据字典数据流项目:
(1)学生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系别+专业+班级
(2)成绩单=姓名+专业+{科目+考试时间+成绩}
数据项条目:成绩:别名:本次考试成绩、学生历次考试成绩、学生成绩 类型:实型 长度:6 位,小数点后1位加工条目:加工名:学籍管理系统编号:无 输入:学生信息、本次考试成绩、学生记录 输出:统计表、成绩单。

同等学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真题-2006年相关推荐

  1. 同等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真题-2022年

    文章目录 第一部分 数学基础课程 一.用逻辑符号表达语句 (论域为包含一切求物的集合) (共 3 分) 二.填空题 (每空 2 分, 共 10 分) 三.计算题(共 4 分) 四.解答题 (共 13 ...

  2. 2021吉林省专升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真题及答案

    31 集合 线性结构 树结构 图结构 32 数据项 数据元素 33 有0个输入或多个输出 有1个输出或多个输出 可行性 确定性 有穷性 34 n/2 35 存储位置 指针 36. O(1) O(n) ...

  3. 台式计算机技术方案,2017年4月自考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真题及答案

    本文提供的是2017年4月自考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真题及答案,真题不仅能帮助考生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还能让考生了解以往考试难易程度,真正掌握一套真题那么考试也不用担心了.要考试的你一定要多多练习啊 ...

  4. 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级英文,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真题整理(国外英文资料).doc...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真题整理(国外英文资料)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真题整理(国外英文资料) (text type) computer knowledge/tertiary network technolo ...

  5. 2020自考计算机应用技术,2020年8月自考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真题及答案

    以下是湖南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的"2020年8月自考0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真题及答案",考生可通过自考历年真题练习更有把握的面对考试,对题型更加熟悉,从而取得更佳的成绩.供考生参 ...

  6. 计算机网络自考2020,2020年8月自考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真题及答案

    以下是湖南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的"2020年8月自考0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真题及答案",考生可通过自考历年真题练习更有把握的面对考试,对题型更加熟悉,从而取得更佳的成绩.供考生参 ...

  7.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2014,2014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真题及答案

    7.采用IEEE802.1lb标准的对等解决方案,将4台计算机连成一个无线局域网,如果要求该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连接,并保持对等解决方案不变,其解决方案是( ). A.增加AP B.无解决方法 C. ...

  8. 牛津数学与计算机专业面试三次,录取率只有7%的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面试真题来了 没看过就是放弃面试了...

    计算机科学专业可谓是牛津大学的专业之一了,在2021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全英,超过了帝国理工和剑桥大学.在2017年到2019年间,录取率只有7%.牛津大学计算机专业着重于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联系.它 ...

  9. 教育技术c语言考研试题,C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真题 C语言与Web技术真题(2005--2008)...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 考研真题 C语言与Web技术 2005年南京师范大学C语言与WEB技术研究生考试真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45分) 1.描述"一个整数n能被3或7整除" ...

最新文章

  1. 有没有那种python在线编译器_推荐几个好用的在线编译器
  2. HDU 3333 Turing Tree(树状数组+离线处理+离散化)
  3. Deep learning:十九(RBM简单理解)
  4. 解读三组容易混淆的Dockerfile指令
  5. FreeRTOS内存管理
  6. android rtsp协议转http协议_Http协议和Https协议
  7. 幼儿园编程机器人课程介绍
  8. 使用python绘制热力图(调用百度地图API)
  9. lane和path的区别_path和way的区别是什么?哪个含有路线的意思?
  10. 《“己学”发略》发略
  11. 2021-09-29破解小米“铁蛋”,只需9999元,你也可以做一个四足机器人!
  12. NOIp初赛模拟题及标准答案(提高组)
  13. SQL Server—T-SQL编程
  14. 思考的方法--张五常(1984 年 1 月 3 日)
  15. 实验二——网络嗅探与欺骗.
  16. Docker容器入门及网易最佳实践
  17. 开源的php网站程序,免费PHP开源CMS网站程序
  18. 6个高清图片下载网站:免费!可商用!帮助各位CSDN产品、UI、前端、运营、数据分析、图形图像处理与AI学习等伙伴们!
  19. Tomcat的GC优化实践
  20. Mac自带文本编辑器TextEdit编辑大文件后打不开

热门文章

  1. Linux远程管理常用命令(超全超详细)【持续更新】
  2. mysql:查询排名
  3. HTML动画XYZ轴的用法详解
  4. java 个人通讯录_java web个人通讯录系统设计
  5. 等级测评——定级、等级划分及测评时间
  6. 红米K30 Pro再次降价700元,小米加速收割5G手机市场
  7. Subscriber class .NewsFragment and its super classes have no public methods
  8. MySQL死锁解决之道
  9. 自己搭建云存储(WIFI路由器上接硬盘)
  10. 计算机表格中的及格率怎么做,【excle表格不及格百分比】如何使用Excel计算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