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千真万确,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事实上,知识何止只是力量,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知识都是决定性的推动因素。在经济界它是财富,在医学界它是生命,对于战争而言,知识就是强大的战斗力!二战时期,美军为何能崛起,其核心秘诀就是将大量科技成果投入战争实践,研发出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在对德、对日作战中占据优势。
抗战时期的中国,国力弱小,科技落后,但中国也有一批世界顶级的科技人才。许多立志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科技人才,发愤图强,付出远比西方同行更多的汗水甚至血泪,取得了丝毫不亚于外国的科学成就,也用知识为抗战做出了杰出贡献。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是如何运用数学知识,为抗战做贡献的。

【密码本】
现代化战争,信息是制胜因素。信息化程度是衡量一支军队现代化程度的主要尺度之一。从一战前开始,无线电技术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就越来越显著。二战时期,各国之间的情报战,已经不再单纯依靠间谍窃取情报,而是注重在无形电波中获取情报。参战各国的情报人才,甚至不出国门,也不必置身战火硝烟,在千里万里之外的密室之中,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繁复玄奥的数字解析,破解敌人密码,从而获得宝贵的情报!
众所周知,人类最早的电讯密码是摩尔斯密码,就是把每一个字符转化为四个数字,传发出去。对方收到后,按照一定的规律,把这些电码从数字转化为文字,从而完成信息的传送。不过,这样固定规则的电码非常容易破解,几乎初级学员都能掌握破译方法。这样播发的信息,就是尽人皆知了,所以被称作“明码”。
要想绝密传送,就必须用别人无法掌握的规则重新排列电码,这就是密码。于是在战争中,电码专家都绞尽脑汁发明各种玄奥莫测的密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发明了密码,对手就会组织专家,绞尽脑汁地破解密码。而这些专家,有许多人其实是大学里的数学家。我们说知识就是战斗力,也正是这个理。

抗战时期,华罗庚先生已经是世界级的数学大师。他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回国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他和所有抗战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并不只是只埋头书案和讲堂,还努力寻找机会报效祖国。
1943年,国府兵工署署长俞大维找到华罗庚。一见面,不用俞大维开口,华罗庚就猜到有事找他。果然,俞大维告诉他,最近一段时期,日军的密码升级了,国军的密码专家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破译。当时中国的密码专家曾经破译日军将偷袭珍珠港的电报,连美国密码专家都惊叹,这些能干的专家也遇到了难题,看来日军新的密码是怎样诡秘。
俞大维拿给华罗庚一张日军最新的电码,全都是毫无规律的杂乱数字,仿佛是随意筛选的数字。华罗庚先生接了过来,郑重其事地说:“好,让我试试看!”
前文说过,许多密码专家其实就是数学家,为什么呢?古希腊有句话:“数学是参透世界万物奥妙的钥匙。”此话不假,科学证明有许多事物的运行规律都可以用数学原理来分析,甚至于有数学家开玩笑说:“数学发展有无限未来,将来即便是恋爱中的姑娘情感会如何发展,都可以用数字计算出来。”看似杂乱无章、毫无逻辑的一堆数字,数学家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找出它内在的微妙规则。

华罗庚精通数论,这个学科门类正好跟密码学是“同门兄弟”,可以触类旁通,所以华罗庚颇有信心地受领了这一任务。
华罗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都不许进入。从早到晚,一直枯坐在书桌前,尝试用不同方式解析。夜深了,华先生为了提神,就一根香烟接一根地抽,苦思冥想。俞大维留下一个特工负责保护华罗庚,深怕打扰他,静悄悄地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就这样陪华罗庚一整夜,迷迷糊糊靠墙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华罗庚轻轻拍拍这个特工,递给他一张写满数学公式的纸张,告诉他:“可以了,我破解出来了,你拿回去吧,我也要睡一会了。”

【美军二战密码破译仪】
特工马上返回,俞大维一听华罗庚只用一夜就完成了破译,大为惊讶。他拿过那张纸仔细看,俞大维不是等闲之辈,也是一个出洋留学的学者。他仔细看后,发现华罗庚经反复运算,掌握了日军的暗码使用了墨比乌斯函数,便运用反函数,将日军电文还原成了明文:日军即将对昆明的盟军机场进行偷袭。多亏这份破解的电文,昆明飞虎队早早做好防范,未让日军得逞。

— THE END —

知识即战斗力!数学家华罗庚投入特殊抗战,一夜译破日军密码相关推荐

  1. 天猫:2019将投入百亿孵化100款破亿新品

    最新款的产品到天猫平台首发,正在成为全球品牌与天猫都越来越重视的一件事情.1月7日,天猫发布了2019年的新品战略,提出"双百计划",要投入百亿规模资源,为品牌新品提供流量曝光.供 ...

  2. 作为一个上市公司HR,跟大家分享一些面试的真相

    疫情期间感觉大家找工作都比较焦虑,我之前在一个上市公司做行政兼人事,后来改行做律师(穷兮兮的低年级律师),上周还去给一个世界200强公司当面试官,分享一些经验给大家: 1.如果是新增岗位,不是很紧急, ...

  3. 华人数学家可以“恐怖”到什么程度?

    一 我们对于数学家的了解,头脑厉害,聪明绝顶,顶着数学家的名号,一定不愁吃穿,但这位数学家却十分"抠门",区区几十元的月工资,在20年间却成了万元户,这样的数学家难道不" ...

  4. 矩阵论(零):线性代数基础知识整理(1)——逆矩阵、(广义)初等变换、满秩分解

    矩阵论专栏:专栏(文章按照顺序排序) 线性代数是矩阵论的先修课程,本篇博客整理线性代数的基础理论知识,为矩阵论的学习做准备.限于篇幅,梳理的重点将在定理和结论上(只给出部分必要的定义),对最基础的概念 ...

  5. 运筹说 第83期丨我国网络计划奠基人——华罗庚

    经过之前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对运筹学的图论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小编将带你学习新一章的内容,先来看看网络计划的起源发展,然后共同走近我国网络计划奠基人--华罗庚,去领略他不平凡的一生. 01 网 ...

  6. 项目管理9大知识体系与5个具体阶段(zz)

    驱动 21 世纪新型商务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有人答曰:项目管理.的确,项目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之快已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美国 Fortune 杂志甚至预言,项目经理将是 21 世纪的首选职业 ...

  7. 计算机知识怎么记忆,计算机二级考试复习记忆的好方法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国内权威的计算机考试,受到企业的普遍认可,有什么好的复习记忆方法吗?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计算机二级考试复习记忆的方法 一.了解试卷,胸中有数 综观近几 ...

  8. 复旦大学肖仰华教授:知识图谱落地的基本原则与最佳实践

    肖仰华教授2.2万字长文为您深度剖析知识图谱落地的基本原则与最佳实践. 肖仰华博士,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工场实验室负责人. 此文内容取自肖仰华教授在华为.CCF等场合所做 ...

  9. 听说,99%的数学家都算不出这道题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朋友是你灵魂的倩影,要像220与284一样亲密." 就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引发了一场数群和数学家长达几 ...

最新文章

  1. fedora装机后要运行的脚本(原创)
  2. 60秒计时器的仿真电路_物联网应用基于Arm微控制器的低功耗定时关机计时器
  3. 科大星云诗社动态20210322
  4. linux下带.d的文件夹,linux – 如何在shell脚本中包含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在本例中为/etc/init.d/iptables)...
  5. layer:好看的弹出窗口
  6. poythoncode-实战4--读取文本文件,csv文件,存到系统中以大列表方式进行存储
  7. 计算机用硬盘做缓存,用SSD固态硬盘做缓存加速怎么样实测
  8. datax(27):不太常见配置项querySql、preSql、postSql、splitPk
  9. c语言求符合给定条件的整数集,中国大学MOOC-翁恺-C语言程序设计习题集(二)...
  10. java自带的tree,最强最全的Tree命令详解
  11. 如何将Vue中表格数据,以Excel格式导出?报saveAs错误如何解决?
  12. [CSS]好看的渐变色网站
  13. 揭秘 | 直播美颜不靠脸 靠的是阿里云程序员?
  14. 【记录】数字逻辑知识点总结
  15. linux telnet 传文件命令,telnet 传输文件
  16. Kahan's Summation Formula原理—它是如何处理大数吃小数的
  17. 不同格式文件之间的相互转化
  18. 概率数据分布的形状、中心和传播 Shape, Center, and Spread of a Distribution
  19. 计算机毕业设计基于asp.net的大学生交友网站
  20. 电压采样,输出有效值

热门文章

  1. Spring Data JPA 从入门到精通~AliDruidDataSource的配置
  2. Mysql -uroot -p 登陆不上_mysql的登陆和退出命令格式
  3. java的构造特点_JAVA学习第八课(构造函数及其特点)
  4. LwIP应用开发笔记之七:LwIP无操作系统HTTP服务器
  5. 改进初学者的PID-修改整定参数
  6. 设置同时上内外网+文件共享
  7. AndroidStudio+ideasmali动态调试smali汇编
  8. software engineering homework, product analysis
  9. 区分错误类型_数仓|几种SQL隐藏的错误,你遇到过吗?
  10. pytorch模型加载测试_pytorch模型加载方法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