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赠送行为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企业为扩大销售而采取的特殊销售方式,即销售的同时再赠送购买者事先约定的一些物品或有价证券。我们常见的主要销售赠送形式有“买一赠一”、“捆绑销售”、“购物赠券”等赠送销售形式。经调查发现,现如今这样的销售方式在商品流通环节已广泛存在,厂家有,商家也有。针对如此变化多样的销售方式,税收法规、文件中就如何征收增值税尚没有明确的针对性解释。在《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仅对赠送有这样的规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外购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应视同销售”。那么上述这些新出现的销售方式究竟是否属于赠送,是有偿还是无偿赠送?这里的有偿和无偿又该如何界定?征税的现状又如何?等等。不同的界定方法会对税收产生很大影响,这些不仅直接影响到增值税的征收,还将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还是1994年税改时制定的,那时的市场经济还是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不论商家还是厂家,销售方式和手段都比较单一。但经过十年的发展,今天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较为完善了,多种经济体制、经营方式已经在各经济领域广泛涌现,新业务、新事项的大量出现,要求税收政策根据客观实际进行调整和补充。笔者根据平时工作中的所见所闻,结合实例对销售赠送征收增值税问题做一些分析探讨。

一、对销售赠送行为的分析

(一)“买一赠一”或“捆绑”销售赠送方式

“买一赠一”或“捆绑”销售赠送,即消费者在购买某件商品时可以免费得到某件赠品或以远远低于赠品的价钱购买赠品。例如:买一大桶油赠一小桶油;买一套化妆品可以加20元另赠一瓶价值180元的洁面乳。

1、首先看免费得到赠品的情况。对于一般销售或赠送行为在企业财务处理和税收政策问题上是明确的。但是此处的赠品该如何看待,应否征税,如何征税呢?就以买一大桶油赠一小桶油为例,就赠品(一小桶油)本身而言,受赠者无须为赠品付款,假如仅从字面看,该赠品应视为无偿赠送,按《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应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但赠品表面上看是无偿,可得到赠品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先行购买,即只有在消费者购买了指定商品之后,赠与行为才会发生,即赠予是同销售同时发生,是销售的附带行为,俗称“搭售”,所以这里的赠予又可视为有偿赠予,整个销售行为可推定为商业折扣或对原商品的降价销售。

2、其次再看低价购买赠品的情况。前面提到的购买一套化妆品可以加20元另赠一瓶洁面乳的例子。很显然消费者要想得到价值180元的赠品必须付款20元,可见赠品表现为有偿赠送,只不过赠品的价格比单独销售价格有所降低而已,那么此种情况下赠品的计税依据应如何确定呢,是以20元还是180元为准呢?从案例中我们看出这里的“降低”是有条件的,即你必须先行购买商家指定的商品。既然是 “有偿”又有“条件”,那么确定赠品的计税依据如仍套用《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的销售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应按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的规定,以180元为计税依据,在执行上就明显有难度了。

(二)“消费返券”销售赠送形式

通常的做法是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金额的不同得到不同面值的代金券,在固定范围内消费时抵顶现金或用来换取固定商品。

1、销售赠券(或称代金券)销售形式情况。例如:某商场在临近“十一”时搞促销,采取销售商品赠送代金券的销售方法,如顾客一次性消费满100元,可返一张50元的代金券,此赠券可在该商场指定的范围再次消费时抵顶现金50元。我们且将赠送代金券和使用代金券分成两个环节来看。在第一环节,商家对外赠送的代金券只是作为一种商品销售打折的书面承诺,但究竟能否兑现,要等到再次消费时。所以在此阶段的代金券不应对已售商品的计税依据产生影响,应按实际收取的价款计征增值税,而不应扣除或加记代金券的金额。如上例,商场赠券50元并未对此阶段的收入100元产生任何影响,只是给消费者一个下次打折的承诺,因此应按100元计提销项税金。第二环节在使用阶段,即消费者在消费时使用代金券,焦点问题应是收取的代金券如何处理,是将其视为正常销售款还是作为折扣。视为正常销售款的理由是,此阶段的销售并未打折,是正常销售,代金券收取时抵顶了部分货款,应视为销售费用的增加。作为折扣的理由是,因赠送阶段只是赠送了一种书面凭证,并未对收入产生任何影响,此时收取了代金券,实际上是打折的实现,企业应该按照打折以后实际收取的金额计算收入,计缴增值税。通过两种观点的比较我们发现还是第二种理由相对较充分。

2、代金券换取固定商品的情况。例如:某加油站采取赠送代金券的方式销售成品油,即加油30升可得到一张无面值的奖券,多加多得,消费者可以根据所得奖券的数量换取不等值的固定商品,比如一张奖券可换油笔一枝,5张可得闹钟一个等。从税收的角度来分析这种销售方式,企业外购赠品与正常销售的商品不是同一种商品,企业外购油笔、闹钟等货物的目的是为了搞促销,是为了无偿赠送。此行为按《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应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在政策上应无可争议。但在这里却存在一个征管上如何操作的问题,即课税数量如何确定。一般情况下,企业无偿赠送的商品既无准确数量,又无同类商品的售价,假如按组成计税价格来征增值税,但征税数量是按所售成品油的数量推算出赠品数量还是只以企业帐面为标准。如果以企业帐面数量为标准很显然税务机关对此缺乏可控性,因为多数企业不完整、准确记录赠品购、销、存的数量;如果按销售成品油的数量来推算,也存在过于苛刻、不太真实的情况,因为许多客户加油后虽得到奖券,但却不一定领取奖品。所以对这种销售方式下的赠品如果按视同销售征税,其效果与实际情况将相去甚远。

(三)平销返利销售赠送方式

目前在厂家和商家之间交易,此种形式比较多见,但反映出来的形式却不一样,主要有:1、以降价的形式反映出来,即某一阶段商品的售价会低于定价,如企业降价纯属市场左右,降价纯是为促销,购销双方无关联关系,那么此种降价应理解为折扣。由于商品降价而使商家受到的损失,会在厂家和商家的下次交易时体现出来,即厂家会将补偿额在下次的售价中扣除后再开具发票,将两次发货对比,仍表现为降价销售。在进行帐务处理时,厂家和商家均按发票上的金额入帐和计提销项税金、进项税金。2、以返还资金的形式反映出来,即由于商品降价使得商家受到的部分损失由厂家以补贴的形式返还。对于此时返还的资金税收文件有明确的规定,即:“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无论是否有平销行为,因购买货物而从销售方取得的各种形式的返还资金,均应依所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应冲减的进项税金,并从其取得返还资金的当期的进项税金中予以冲减。”此时返利涉及的资金,厂家一般会直接增加销售费用,而商家此时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的开具资金往来发票,将收到的资金直接计入利润科目;有的给厂家开具普通销售发票,但其项目却为一些办公用品等;总之此种情况的返利,很容易在税收上发生问题,很多企业不会主动在没有红字进项发票的情况下,冲减进项税金。

以上诸多销售赠送方式,虽然叫法不同,表现形式各异,但它们却有其相同的特点:都是促销的一种手段,目的都是通过一些让利行为扩大产品的销售数量,从而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由此可以看出,所谓“买一赠一”、“消费返券”等等销售赠送行为,在会计上其实大多应属于“商业折扣”行为,有小部分因质量原因的降价或打折应归入“销售折让”等范畴。但为什么很少有企业冠以“折扣”或“折让”,按规定正确进行会计记录呢,原因就是目前对“商业折扣”和“销售折让”在《企业会计制度》和《增值税实施细则》等税收文件中虽然分别有规定及处理办法,但在其内涵及处理要求上却不尽一致。在会计定义上“商业折扣”指的是在购货方满足某些条件的情况下,销货方给购货方的一种优惠,这种优惠视企业情况各不相同,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类,一是产品(或商品)数量上的增加,二是销售总价或单位价格上的降低。“商业折扣”的这一内在本质决定了其在会计记录上能够清楚反映的只是优惠的结果而不是优惠的额度,所以在会计记录上并不要求进行特别的反映。而税收政策上却要求企业将销售额和折扣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否则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二者之间的这种不统一和缺乏可协调性,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记录失实、税务概念模糊、税收政策难以落实到位起到了助推作用。

二、现行销售赠送的帐务处理及征税现状

(一)“买一赠一”销售形式

“买一赠一”销售赠送一般是商家和厂家的共同行为,据调查,赠品一般是由厂家随同产品一同出库发往商家,由商家在销售时赠送给消费者。发生此种销售行为时,厂家将正常销售商品的销售额计入收入,而对于赠品一般都是在结转成本时再做处理,如赠品是本企业的产品,则将赠品的产品成本与正常销售的产品成本一同结转入销售成本;如赠品是外购商品,则将赠品作为当期的销售费用处理。在开具销售发票时按正常销售商品的数量金额开具,而赠品不在发票上反映,而是在商品出库单上单独反映数量,并有购销双方签字。商家在商品入库时有时反映赠品的数量,但入库赠品的金额一般都不作记录。商场在将赠品给消费者时,也只是做库存赠品数量的减少,而不根据赠品的市场售价登记收入和结转成本。不论商家还是厂家都很少有将赠品另行作价作为销售收入来反映的。但如果商家将赠品单独出售,则根据售价计入商品销售收入,计提销项税额。

从税收角度来讲不同的处理方法则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超市为促销,推出“买一赠一”的销售方式,购买一大瓶花生油赠送同品牌一小瓶花生油。大瓶进价30元/瓶,售价45.2元/瓶;小瓶进价7元/瓶,售价11元/瓶(以上售价为含税价,税率13%)。对此多数商家和厂家将此种销售方式归入降价销售,按实际收取的价款缴纳的增值税。帐务处理为:

确认销售收入时,借:现金45.2

               贷:主营业务收入4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2结转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37

              贷:库存商品37

只有个别商家和厂家将销售赠送方式理解为无偿赠送,按税法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按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即:

确认收入时, 借:现金45.2

              贷:主营业务收入40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2

结转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30

             贷:库存商品30

赠品帐务处理:借:营业费用8.6

               贷:库存商品 7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6

通过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销项税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要多计提销项税金1.6元。

(二)购物返券销售形式

此种形式一般体现在商业企业中,商家会在某一阶段搞促销活动时返还给消费者代金券,商家一般会将此种销售认同为折扣销售。按实际收取的价款做销售收入、计提销项税金。如购物满100元,赠50元代金券,成本分别为70元和20元,赠券月底已收回。该类企业的帐务处理方法是:

在赠券销售时,借:现金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5.47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14.53

月底收回返券 借:主营业务成本90 (70+20)

一并结转成本 贷:库存商品90

只有个别商家是将实际收取销售款与赠券一并记入销售收入。即在第一环节赠送阶段,先就实际收取的现金款做“收入”,每月底将实际收回的代金券合计数补记入“收入”和商品流通费或销售费科目,同时结转现金销货款和赠券的商品的实际成本。还以购物满100元,赠50元代金券,成本分别为70元和20元,赠券月底已收回为例。该类企业的帐务处理方法是:

在赠券销售时,借:现金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5.47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14.53

月底收回返券 ,借:销售费用50

                贷:主营业务收入42.74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7.26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90贷:库存商品90

综合以上两种销售赠送的销售方式,对赠送行为如何处理在会计上可归纳为:(1)作为折扣额在销售额中直接扣除。(2)无论那种形式的赠品,均作为销售费用处理。而在增值税的征收上也可归纳为两大类:(1)赠品或返券是有偿赠送还是无偿赠送,应如何界定征与不征。(2)如何科学、合理、真实的确定赠品的计税依据。

三、对销售赠送行为会计处理及征税政策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各种销售赠送方式会对增值税征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在营业税征收政策中对电信行业赠送话费已有如下明确规定:赠送的话费不作为计征营业税的计税依据,对于增值税征收到目前还没有对销售赠送做出明确的规定。税务干部在执法过程中面对企业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在税收处理上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也就造成了以下弊端:(1)对赠送是有偿还是无偿的认定因人而异,从而在征与不征的问题上存在相当大的随意性。(2)由于适用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人情税的征收。鉴于以上情况,建议尽快制定出台相应的税收政策,对销售赠送如何征收增值税加以明确。笔者认为新政策的制定是否可基于如下原则:(1)有利于经济发展、尊重客观实际原则。现在,不论是商家还是厂家,各种形式的销售赠送已相当普遍,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些促销手段对企业扩大销售确实有帮助。面对这种情况,按照经济决定税收的原则,税收政策就应直面销售赠送制定税收政策。

(2)注重实质原则。我们通过以上不同形式的销售赠送分析可以看出,所谓销售赠送,说道底“赠送”只是一种冠名而已,我们在调查中看到,凡是冠名赠送的销售商品,要么是过时货,要么就是原来质次价高卖不出去。所以面对消费者(或购货方)的销售赠送,其实质绝大多数就是一种降价行为、一种销售技巧,它与真正意义上的赠送(指为谋求某种利益而向某些特定人群的赠送)有质的区别。所以作为经济调节手段的税收政策,必须透过现象就其本质来制定,而不应受各式各样文字游戏的影响。(

3)有利征管原则。一项合理的税收政策应该是管理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的。反之,如果一项政策执行的结果是多数执行对象都游离于其规范范畴之外的话,那就说明该项政策已经到了该废止或修改的时候了。眼下,由于众多企业对销售赠送按赠送的视同销售征税不认可,从而在帐务处理上能藏且藏、能避则避。加之目前大多商业企业仍采用按每天流水额记收入方式,所以销售赠送情况很难从庞杂的会计记录中查清,即使是工业企业,除个别大宗产品生产外,要想查清销售赠送的具体情况也相当困难。由于这些客观原因的综合作用,使销售赠送的视同销售征税政策很难落实到位。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税法的严肃性,使销售赠送的稽查检查工作处于尴尬的境地。所以要想提高征管效率,就必须提高针对销售赠送征税政策的可操作性,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负、严征管的指导思想制定税收政策。

最后,对销售赠送征税政策如何制定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重新界定“赠送”行为视同销售征税的条件,将销售赠送与一般赠送区别对待。即将现行赠送的按视同销售征税政策界定的有偿还是无偿一个标准变为“无偿”和“特定销售对象”双重标准,对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赠送行为按视同销售征收增值税。

(2)将销售赠送纳入“商业折扣”或“销售折让”的范畴进行规范。

(3)对“商业折扣”和“销售折让”的会计及税务处理进行规范和统一。

其一,不论商家还是厂家凡发生折扣或折让,要求必须全面、如实反映销售的品种、数量和金额,严禁各种形式的帐外帐。

其二,应将国税发[1993]154号第二条第二款“销售额和折扣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的规定修改为“凡需开具发票的,对于 ‘商业折扣’业务,其销售量和销售单价按折扣后的实际在发票上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

SD策略:不要采用生成一个新的行项目的方法,而是使用生成一个新的折扣类型,系统标准的买赠条件类型是Nrab。
具体是
1、维护免费商品时,Free Goods Category 选择3 inclusive rebate (without item generation)
2、在定价过程中,增加条件类型NRAb,以及对应的的条件基础等等,可参考系统标准定价过程Rvaa01.

SAP License:赠品处理原理浅析相关推荐

  1. SAP 赠品处理原理浅析

    销售赠送行为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企业为扩大销售而采取的特殊销售方式,即销售的同时再赠送购买者事先约定的一些物品或有价证券.我们常见的主要销售赠送形式有"买一赠一& ...

  2. SAP License:SAP权限原理与授权对象

    SAP的权限是通过授权对象来控制的,所有的事务码.角色等最终反映在系统中都是授权对象.在SAP中运行事务码时,系统首先会检查S_TCODE这个授权事务中是否有指定的事务码,如果有,你才能使用这个TCO ...

  3. SAP License:ERP的实施要点

    ERP的实施要点 第一.要知己知彼,选好软件. 选择ERP软件必须遵循以下四个步骤:理解ERP原理.分析企业需求.选择软件.选择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前两项是为了做到"知己" ...

  4. SAP License:实施ERP之后库存反而增加

    实施ERP之后库存反而增加?ERP是管理工具,小编认为出现问题大多需从如下管理方面着手改进: 一.如果是按单生产,就要考虑是否严格按订单需求采购生产,如果是,则库存绝对不会越来越大,否则就是订单取消或 ...

  5. SAP License:SAP项目上线时票到货未到和货到票未到的处理方式

    上线时,在cutover时票到货未到和货到票未到的部分,一般来说在手工操作中是账实不符的,不象SAP搞了个GR/IR账户进来.这部分货或者票,在上线时应该怎么处理呢?拿货到票未到说,导库存时,是导还是 ...

  6. SAP License:HANA在线日志被误删后如何恢复?

    0.楔子与原理 是谁让你加班的? 是黄老爷. (啪!)是我! 是你? 是你!是你自己! 是我,是我自己,没有人要我加班,是我自己要加班的! (如上图)HANA的在线日志是由一个一个的日志段(log s ...

  7. SAP License:雾里看花系列——合理的机制才能让系统效率最大

    "SAP权限管理"小伙伴你们好.又是几天没见,很是想念你们,2021年已过半年,最近一直忙着计划和预算的事情,总算是忙完了.结果还要设计出绩效责任书便于对各个部门的考核,不过还好总 ...

  8. SAP License:仓库ERP系统

    仓库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中的难点.仓库管理如何避免混乱,保证记录清晰,数据更新及时,并能面向其他相关部门及时共享,是仓库管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仓库ERP系统,不仅针对仓库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还能够集成 ...

  9. SAP License:你是SAP几级?

    对SAP系统认识的几个阶段,看看你处在哪一个阶段: 1. 未接触系统的用户阶段:对SAP系统的认识仅仅局限于SAP公司的宣传资料,或者是顾问公司的前期资料,对SAP系统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兴奋好奇.这阶 ...

最新文章

  1. Mysqldump参数大全
  2. dovecot vsz_limit参造成foxmail、outlook等客户端工具接收邮件有时候报错
  3. 在vsphere6.5启用Tesla K80
  4. 2015年四级计算机网络课程,2015年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辅导:网络互连技术...
  5. ffmpeg解码流程 turorial5详解
  6. [css] 说下你对background-size的理解,它有什么运用场景?
  7. ClickHouse 源码阅读 —— SQL的前世今生
  8. (4)verilog语言编写计数器
  9. C#泛型委托Predicate、Action、Func
  10. X86汇编语言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14:用户程序编程接口及其实现
  11. android studio 中 Cannot resolve symbol 'R'(XXX) 如何解决
  12. cad2020打印样式放在哪个文件夹_2019年中级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错过将无法参加考试...
  13. 【vue网站优化】秒开网页
  14. 猜一宋词名句 Java_《宋词三百首》里的50个名句,最适合发朋友圈
  15. Axure8与Axure9交互差异总结-1 移动元件交互事件的差异
  16. Gstore官网学习二:安装(笔者自带填坑)
  17. 手机图片到底要做多宽才可以适应所有手机屏幕的尺寸?
  18. 统计在线人数、每日访问人数和总人数
  19. Python+NumPy中的diag函数(简易理解)
  20. java 反查域名_爬虫实现:根据IP地址反查域名

热门文章

  1. python语言的基础知识_pythone语言基础知识汇总
  2. java中有没有计时器_简单说一下java中计时器,实际需要,没有详解
  3. html dw map,DW十六 map标签
  4. linux 命令mysql5.6,linux下mysql5.5mysql5.6的tar包安装
  5. python外星人入侵游戏图片_外星人入侵,使用python开发的2D游戏
  6. OSPF路由协议基础(OSPF基本配置)
  7. 【跃迁之路】【716天】程序员高效学习方法论探索系列(实验阶段473-2019.2.6)...
  8. Tiny-Event-Manager 安全轻量的资源管理器
  9. Spring Cloud构建微服务架构:消息驱动的微服务(核心概念)【Dalston版】
  10. linux 测试网络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