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之前一段时间算是经历了一些事情,脑子里也总是乱糟糟的,身边并没有一个人可以去完全的诉说并给出一定的意见,总感觉自己的心理在悄悄的发生一些变化,但是自己又理不清楚。突然想到我可以看书呀,你经历过的一些情感,前人肯定也经历过,通过看一些书可以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或者遇到一些事情别人是怎么思考的。于是搜索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刚好看到《暗时间》这本书,是一位程序员刘未鹏写的,可能是因为自己也算是半个程序员的缘故吧,有种亲切感,稍微试读了一下他的文字,感觉很舒服,也有着相似的经历,所以就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三四天就把他看完了。
可以看出作者看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并进行了自己的总结,同时,还对于思维、学习、习惯,以及一些数学思想、算法思想也做了说明,虽然最后一部分的一些数学问题我还没有看懂,再看几遍总会看懂的。目前,这是我的第一篇博文,先针对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也算是一个重新回顾与总结。

暗时间

走路、买菜、洗手洗脸、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都是“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暗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的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1. 专注力与思维体力

想要有比别人多的时间,一个是挤时间,一个是使这个时间能够效率最大化。大脑在多个任务中切换的话,会花费一些时间来集中注意力,所以对于重要的东西,需要完全“沉浸”进去的、需要推导理解的话,就开辟大量的时间来投入,其他的碎片时间利用起来进行思考一些细微的点。另外一个是要保持长期的专注状态,这样就要学会抗干扰,不要被其他的事情所诱惑或者其他人所打扰。这两个学习习惯都是可以锻炼出来的。

不要让琐碎的事情一直来打扰你,不要采取主动式的关注,让这些不重要的事情来找你就可以了,即中断式被动关注。把最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利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2. 设计自己的进度条

这样可以看到这个任务的进度,从而给心理一个积极的反馈,更容易坚持下去完成它。

3. 不要过早退出循环

尝试一个新的事物,总是会遇到各种困难,起初还会有一个瓶颈期,过了这个瓶颈期就会好很多。遇到困难,不妨用一用互联网,询问他人,总会有解决办法的,你遇到的困难,前人都遇到过。

4. 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的稀缺

兴趣与“我擅长”是有很大的关联,有时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坚持下去吧,坚持下去总会有所收获,说不定还会有惊喜。

5. 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或许你可以鼓起勇气去做那些自己碍于自尊心会受打击可能不做的事。或者感觉做了也没什么收获的事情,但是只要没有什么实质性损失,做一下又有何妨呢?一个细微的思维差异可能会影响你做一个选择,一个选择可能会造就不同的人生。比如,我以为自己申请不上某个奖学金,而没有去申请,结果另一个没有你评分高的同学却拿到了奖学金。

6. 靠专业技能成功是具有可复制性的

世上有很多成功带有偶然因素和运气成分或出身环境,但至少这一样,被无数人复制了无数遍,否则就不会训在学校和教育了。

7. 反思是让人得以改进自己的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把自己的思维当成自己的目标去思考,这件事,你的思维路线是怎样的呢?

8. 饿死在干草堆之间的驴子

不要太过纠结,否则纠结的时间就溜走了,好好思科和调查之后做出一个决定并坚持下去,不要不是特别不靠谱,依靠自己的积累,总还是能成为一个高手。

9. 一声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码占90%

这个作为一个985的学生来说,确实是很深刻的一个启示了,不过,小学、初中、高中除外。

怎样使知识在适当的时候从你脑子中蹦出来?

记忆与很多线索联系在一起,一旦把这些一并编码进入记忆,事后提取这段记忆严重取决于提取线索是否丰富。
对于理解记忆的人来说,知识中包含了精细的概念、逻辑、一般的解题原则、通用的解题手法、背景知识、类似的问题等等无数的记忆和提取线索。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是难以访问。而富含线索的记忆则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

也就是说记忆是受到禁锢的,如何打破这些禁锢就比较重要了。
或许可以想办法加深记忆,也可以在既有经验中总结知识的时候,应该利用适当的抽象来得出适用范围更广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具体方法如下:
1.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
2.创造回忆的机会
1)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
2)整理笔记。
3)书写。
3.设身处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
这个很难,但也是积累经验,防止碰壁的一条有效的方法。
4.抽象和推广
5.联系/比较自身的经历
【注意】看别人的自传的时候,要警惕“沉默的证据”、事后偏见、自利归因。
我们要带着理性的审视来阅读文章,最好过滤一下信息,否则知识在别人的思考中得意着。

学习习惯

学习与思考

  1. Goole&Wiki
  2. 看书挑剔,只看经典
  3. 做读书笔记,读书时的思考总结出来,好的内容摘抄出来
  4. 将思考成为习惯,利用走路和吃饭的时候思考,睡觉前弄一个问题放在脑子里,在思考中迷糊入睡。——避免焦虑
  5. 多看心理学与思维方面的书,因为他们是跨学科的。
  6. 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问题:
    1)他的本质是什么
    2)他的第一原则是什么
    3)他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7. 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常常问自己的几个问题:
    1)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不要偏离问题
    2)OK,到现在为止,我到底有了什么收获呢,总结+整理
    3)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有声思考
    4)设想正在给一个不懂的人听,挖掘知识背后的本质,作出最简单的解释。
    5)时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注意这个过程。
    6)养成反驳自己的想法的习惯,是不是真的成立
    7)人的思维天生就是极易流于表面来理解事物的。要问自己真的理解了嘛?

时间和效率

  1. 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时,一股脑儿把万事开头那个最难得阶段熬过去。
  2. 重要的事情优先。

  3. 重要的事情要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

  4. 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小块时间。
  5. 重视知识的本质

    新技术变化太快,自己赶不上怎么办,应对这个问题的方法只能是:抓住不变量。新技术知识一层皮,背后的支撑技术其实都是十来年不变的东西,

  6. 重视提前积累的强大力量。比别人往后多看一年,五年。。。

  7. 抬起头来,时不时地审视一下自己做的事情。

  8. 退订RSS。过多的信息会让你忧虑,退订一些东西,减少一些内容,只留精华就好。

  9. 有时间吗?总结总结最近得到的新知识吧。

  10. 有时间吗?看本书吧。

  11. 制定简要的阅读计划。

  12. 根据主题来查阅材料,而不是根据资料来阅读主题。一本书只看与自己主题有关的这一部分就好,然后很多资料跳着看。

在湖大四年,上交呢?


在湖大的四年,怎么说呢,也不知道为什么湖大总有那么多的学生工作,自己还很不幸,大一大二大三都步入了学生工作的坑,自己的时间可调配的很少,有一些时间也拿去补功课和补觉了。没有想作者一样有很多的时间去钻研一个事情,有时间去对知识探求到底,也没有抓住知识的本质,唯一做到就是善于梳理知识框架,整理全书脉络,这也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一门学科的最快途径了,而且应付考试十分有效。因此虽然每次成绩很好,成为了别人口中所说的那种用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取得优异成绩的人,但是我却觉得很惭愧,所有的知识,我都只流于表面,不曾有时间去追根求渊,养成了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以至于现在三年过去了,我到底学到了什么。与做项目时对比,发现自己很多的盲区与思维浑浊的点(基础知识不牢,这个时候完全显现出来),所幸的是,自己知道针对盲区进行知识补充,所以还算挽回一下局面,不过这样真的十分浪费时间,效率低下,如果当初接触一项新的知识就都能够刨根问底,岂不是都能够转化为自己的积累,之后用到,或许不需要大费周章,长期如此,自己这三年多也算是肚子里面有墨了吧。
但是,幸运的是,我现在知道,还不算晚,有的人甚至一生都不知道的吧。像作者一样,从现在开始,真的学会如何去做学术,如何学会思考,如何珍惜时间,收获知识,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用一生。上交的五年直博生活,注定不易,但是只要我每天沉浸其中,有所收获,慢慢积累,相信这五年注定也很不平凡。

《暗时间》读后感(一)——确实需要学习一些心理学有关的内容相关推荐

  1. 【如何学习】 -- 读刘未鹏《暗时间》有感

    记录是为了更好的成长,分享从书中学到的精华, 可能每一条都需要我们花上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不要着急,慢慢靠拢,每天都是更好的你~ 1.从各种抽象层面去掌握知识 2.努力掌握知识最深刻和本质的东西 3 ...

  2. 读刘未鹏《暗时间》有感

    我写技术文章也好,还是写这种读后感也好,一向倾向于趁热打铁,因为很多东西还鲜活的在脑子里,最近一段时间都在找工作,一直很焦虑,所以断了这么久,现在因为这个情况,也不敢出去,沉淀了几个星期,就找了一本很 ...

  3. 【5分钟一本书】暗时间:用时间管理把握产品的进度条

    导语 <暗时间>是本偏重心理学的时间管理类书籍,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来印证更有效的思考方式.文中有谈到一些我非常认同的好习惯和好方法,使我迫不及待的想分享给大家,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喜 ...

  4. 暗时间(普通的一种时间概念)

    收藏 183 54 暗时间(普通的一种时间概念)编辑 暗时间简单的说就是思维的时间,也就是没有产生直接成果的时间.一个人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q ...

  5. 第34本:《暗时间》

    第34本:<暗时间> <暗时间>这本书好像是很早的时候读过一篇同名的博客,后来发现确实是刘未鹏在2009年写的一篇博客,后来他把多篇博文整理汇编在一起出了一本书,书名也叫< ...

  6. 读书笔记2013第17本:《暗时间》

    <暗时间>这本书好像是很早的时候读过一篇同名的博客,后来发现确实是刘未鹏在2009年写的一篇博客,后来他把多篇博文整理汇编在一起出了一本书,书名也叫<暗时间>.由于是根据博文整 ...

  7. 《暗时间》前两篇的笔记和总结

    第一部分:省时.高效地学习和进步 总论:学习后要进行笔记.反思.总结.讨论,否则你永远只是在他人的思考中洋洋得意着. 1, 暗时间:习惯将问题放入大脑的潜意识思考 2, 习惯于专注所带来的成就感 3, ...

  8. 暗时间(一)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

    我喜欢<暗时间>这本书的原因很简答,作者未鹏的广阔阅读视野,从理性和感性为我打开了一扇时间的大门. 以下内容源自刘未鹏的博客: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 ...

  9. 《暗时间》-----摘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f5df430101ab83.html -------整理 最近花了3天左右的下班时间和上班之前的时间把刘未鹏先生关于学习方法的相关博 ...

最新文章

  1. 基于windows 2012部署oracle 12.1.0.2 rac历险记
  2. 我的数字万用表怎么了?
  3. 用python绘制柱状图标题-使用Python绘制柱形竞赛图
  4. UVa 122 Trees on the level
  5. 控件不能与用户交互的原因
  6. linux centos 6.5压缩文件,CentOS 6.10 解压 rar压缩包
  7. webp转换gif_右键转换文件格式
  8. Win10开机一直转圈圈怎么办?一直转圈进不去系统的解决方法
  9. 撤销commit且未push操作的git命令
  10. 微软Azure首席架构师John Gossman就微软加入Linux基金会一事答疑
  11. 理解UIScrollView
  12. 浅谈CMMI3认证从评估前准备到正式评估的全部过程
  13. OLED屏幕应用实验
  14. sublime的安装步骤、sublime的中文设置、sublime连接Linux的sftp(详细)
  15. html5多媒体事件写法,多媒体元素重要事件 -HTML5
  16. POSCMS LOGO替换
  17. 无法使用以下不同的参数继承com.baomidou.mybatisplus.extension.service.IService: <> 和 <com.itheima.rijidao.en
  18. 删除cookie删不掉的问题
  19. android个人日记本
  20. Android自定义ViewPager图片指示器,兼容实现底部横线指示器

热门文章

  1. 为什么现代物理学离不开量子论和相对论?
  2. 微信摇一摇周边--获取access_token
  3. 使用Incapsula免费CDN加速godaddy空间
  4. win10怎么不能运行c语言,Win10系统打开游戏出现程序无法正常启动0xc0000142解决方法...
  5. 程序员是否合格----看看键盘就知道了
  6. python遇到Segmentation fault (core dumped)调试方法
  7. SD SDHC SDXC
  8. 获TÜV莱茵认可,美的冰箱在节能和静音方面已达全球领先水平
  9. 一只公鸡5块钱,一只母鸡3块钱,3只小鸡一块钱,一个农夫用100块钱买100只鸡(不许解方程),怎么实现?编写java程序。...
  10. ps磨皮滤镜插件Portraiture for Mac 破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