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大牛教诲(一)--[ZT]SJTU小牛同学的牛王教练--戴文渊的经典贴:)_长歌夜未央_百度空间 
  个人中心 我的主页 好友 消息 lojicalman| 装扮 | 设置| 退出 长歌夜未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聆听大牛教诲(一)--[ZT]SJTU小牛同学的牛王教练--戴文渊的经典贴:)2007-01-26 
      21:54高中同学啊当初觉得还没有我NB呢,现在只能仰视了,而且是....
      嗷嗷仰视....
      [ZT]代码能力
      在ICPC比赛中,个人能力方面,如果粗略地分的话,大致可以分为算法能力、代码能力和查错能力。那些大学才开始参加比赛的选手,写代码的基本功一般会比较扎实,主要瓶颈应该是算法能力。而对于OI转ICPC的选手来说,代码能力往往是最大的缺陷。随着OI转ICPC的选手逐渐增多,代码能力的问题愈发暴露了出来。 
      一、如何定义代码能力 
      Comars曾经给代码能力作过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2004年暑假时,Comars曾经说过:他认为150行以内的题目,他的1Y率非常高,并且保持稳定;而当代码长度超过150行以后,1Y率就开始急速下降了。如果我们画出一条1Y率的曲线的话,150行就是一个转折点。我们不妨认为,150行就是Comars当时的代码能力。一年以后,经过努力,Comars把代码能力提高到了250行。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 
      二、如何提高代码能力 我一直觉得写程序和写文章是一个对很好的类比。 
      写文章需要先从宏观入手,构思文章的结构。写程序同样需要。一个好的结构,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各种句式和词藻的合理组合。体现到写程序上来,就是一些单句以及三五行的小结构的熟练使用。这些都是需要平时总结和积累的。 
      但凡文章写得好的人,一定看过很多别人写的文章。同样的道理,多看别人的程序,用心地去看,也可以提高自己的代码能力。我鼓励队员去看别人写的程序,特别是像Comars这样的选手写的程序。从优秀的程序中,我们可以体会别人良好的程序结构,同时也可以学到很多写程序的技巧——三五行的小技巧。在和Comars做队友的两年时间里,我通过看Comars的程序,学会了很多小技巧。逐渐地,我觉得我写的某些程序已经和Comars有点相像了。那么,如果身边没有Comars这样优秀的选手可以借鉴,该怎么办呢?其实没关系。任何一个程序都是可以看的。一个程序,就算写得再差,总还会有一两个闪光点,要想办法把它们找出来。另外,程序里写得不好的地方,也要一一找出来。读程序,从某种角度来看,就像读史。好的历史是用来借鉴的;不好的历史则应该引以为戒。读程序也是一样,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谨慎地对待STL和SCL  STL - 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在ICPC的选手中,STL是相当受欢迎的。的确,如果STL用得好,程序可以精简很多。既提高了编程的速度,也提高了编程的准确性。SCL 
      - Standard Code Library,就是标准程序库。对很多选手来说,SCL可是命根子啊 :)  
      我觉得STL和SCL都不是坏东西,但是需要谨慎地使用。 我向来不主张队员一进队就开始用STL(虽然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我认为,STL的作用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比方说,一个heap写得很熟练的队员,我觉得他可以偷偷懒,用一下STL。但是,那些不太会写heap的队员,就不应该用STL里的heap。因为,他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掌握写heap的能力——这才是最本质的代码能力。学会用STL是件很爽的事情。但是须知有所得必有所失。如果过早地接触STL,会让你失去很多锻炼代码能力的机会。 
      至于SCL,我的主张是尽量不用。不可否认,队里确实有一些人SCL用得很好。但是,我至今仍然没有见过一个SCL用得很好,同时有拥有很强的代码能力的人。同样是有所得必有所失,你平时习惯了去抄程序,必然少了很多自己构思程序的机会,从而影响代码能力的提高。当然,我也不是完全反对去使用SCL,偶尔用一下也是可以的,例如在比赛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自己整理的SCL。我见过有人拿着一本别人整理的SCL,虽然内容很齐整,但是我没见他用对过。因为这本SCL不是他整理的,他自己都不知道每个程序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于是一用就错。 
      后记:其实代码能力这个话题让Comars来讲可能更适合一点,因为他更有心得。不过他现在忙于杀鸡 :)

类别:一个菜鸟的acmer日记!@##$%^&*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2197) | 评论 (4)  上一篇:恒星的恒心    
下一篇:聆听大牛们的教诲(二) 已有3人分享了这篇文章:bsl1421Ta的转贴buaajzgTa的转贴算法狐狸Ta的转贴
 最近读者:
      ctozlmlyjgeorgeshuzhoubobsl1421znufeamanzjjslr紫彤萧悠hashot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姓 名:lojicalman *姓名最长为50字节 
       
      内 容:插入表情▼ 闪光字

同时将此文章分享给好友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四位验证码,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看不清? 
           取消回复

©2011 Baidu别跟别人比了^_^自己把握!! 
  说到底是自己和自己的战斗。 
  其实想想,我们没有真正的为ACM付出什么,有太多的时间浪费了,浪费在实况,魔兽上,浪费在没事扯屁上,甚至,浪费在睡觉上...... 
  突然发现你们全搬到BAIDU上了.

来源:东方网 作者:朱蒙雪选稿:解敏

东方网9月6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对本科毕业就进入职场的白领来说,30岁已是工作的第7、8个年头;即使是研究生毕业,到30岁也已有了四五年“工龄”。职业目标在哪里?在技术领域深耕,抑或读个MBA转到管理岗位?……随着又一批办公室新人到来,“30岁焦虑”在职场蔓延。一家企业推出激励青年员工的“30岁成才计划”,前不久,一名虚岁30岁的白领就率年轻的研发团队获得百万美元奖励,企业也因对员工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而获中华英才网“中国最佳雇主”荣誉。

  毕业三年获“最高奖”

  出生于1983年的戴文渊今年虚岁30岁,上个月,他率领“凤巢个性化投放策略”团队获得百度公司设立的 “最高奖”。他的团队成员更加年轻,绝大部分毕业不过两、三年,7名年轻人高高兴兴地分享了百万美元奖金。当一些同龄人还处于事业的摸索期,戴文渊和他的伙伴们已翻越了职业生涯的一座高峰,并向新的方向前行。

  2009年,正准备攻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的小戴,在偶然一次接触到百度商务搜索部后,决定“弃科研从企业”。最初的半年,小戴花了很长时间去熟悉企业的运作,并没有取得太大成绩。半年后,小戴的心情跌到谷底——根据百度技术部的定级规定,新人要看入职半年后的表现来重新定级,当时的商业TC职称评定负责人万昊对小戴说,“你现在的成绩不符合你进公司时预设的T8级别,还是降到T6更符合你的表现。 ”

  后来,戴文渊花了1年时间从T6回到T8。今年4月,他又凭借CTR预估模型上的不断耕耘,成为了公司里为数不多的T9级别员工。 “连续晋升会有很大的压力,但实力,才是证明自己的方法”,在小戴看来,公司推出的“30岁成才计划”孕育了他此次的成功,也令他免遭“职场30岁综合征”困扰。

  事业有成呈“年轻”趋势

  “一个大学生毕业时二十三四岁,我们希望通过一套机制,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确保年轻人进入成长的‘快车道’,能在30岁的时候成才。 ”百度校园品牌部校园品牌总监张高在接受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互联网行业是年轻人的行业,在30岁之前人的创造力等各方面能力达到极佳状态,企业应提供平台助员工成才,这对企业、员工来说是一种“双赢”,而百度也因对员工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而获中华英才网 “第十届中国最佳雇主”荣誉。

  小戴和他的团队所获的百万美元最高奖,就是“30岁成才计划”的重要举措之一,用以鼓励基层员工自发组队(成员不超过10人)、设计一个“足够重要”、“远超预期”的项目,经公司专家团队审批、立项后用一年时间完成,最优团队奖励百万美元。

  其实,随着互联网等新产业的兴盛,事业有成者的“年轻化”趋势近年来凸显,如某知名团购网站的三个联合创始人都是“80后”,某大型网络公司的副总经理级别高管甚至2005年才刚迈出校门。

焦虑白领渴望企业帮助

  向阳职业生涯管理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在3000多名来访者中,有86.5%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 “年龄焦虑”,初期一般在25岁的白领身上体现,到二十八九岁愈演愈烈。CCDM职业规划师闫岭表示,有不少职场人把“奔三了”这件事作为促使自己探索新的职业发展路径的转折点;个别在择业时就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职场人到了这个年龄可能依然感到迷茫。

  由于所在公司并无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应培训,类似“30岁焦虑”的困惑也不便向上司吐露,今年已经32岁的陶先生曾选择向职业发展规划师求助。他在物流行业拥有多年工作经验,也曾和两位海归经理人一同创业却又失败,如今继续混迹于一家物流公司,对于是否继续在物流公司谋求进一步发展,还是重新开展自己的事业,陶先生感到困惑。

  在本市一家外企工作的向先生今年28岁,他正在重新复习英语,打算申请国外学校的MBA。他告诉记者,眼看着年龄逼近30岁,工作上却没有太大起色,前不久刚遇到一次升职瓶颈,申请去国外分公司工作也被驳回,不得不通过申请MBA来增加自己的“身价”,并期望找到职业生涯发展的新路径。

  不过,在一些职场成功人士看来,白领们没有必要把“30岁焦虑”视作“洪水猛兽”。任仕达中国区市场总监孙海宁表示,市场本身就处于变化中,有些人一辈子都在找自己的兴趣点,职业路径本来就该在自我调整中探索,只要符合人的长远目标和人生规划即可。

戴文渊 男,汉族,毕业于上海交

通大学。现供职于华为诺亚方舟研究员,担任主任研究员。

戴文渊在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预选赛冠军3次。2005年4月,以队长身份在全球总决赛中夺得世界冠军。其学术论文多次被国际顶级学术会议NIPS, ICML, AAAI, KDD等收录,并获得PKDD 2007最佳学生论文奖。2006年荣获“全国三好学生标兵”称号。 2009年,戴文渊放弃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入职百度,先后任百度商务搜索部资深研发工程师、主任研发架构师(T10)。[1]2012年获得百度最高奖(百万美元奖)。
2013年6月,戴文渊加入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担任主任研究员。

戴文渊 1983年生
在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预选赛冠军3次,2005年4月在全球总决赛中夺得世界冠军
其学术论文被SCI及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AAI和ICML收录 2009年,戴文渊放弃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在百度的四年时间,戴文渊已经升到T10,这在百度是非常高的技术等级

百度混得好未必HW混得好哦,还是看短期能否交出满意的投名状。HW开发团队里面,都是藏龙卧虎的,好多是西电成电华科的高材生,海外知名大学的也不少见,技术上努力钻研兢兢业业,绝非等闲之辈。外面来个人,一下子要表现得比这些人强,难,真难。

一进来就是T8
后来降到T6
三年就连续升职到T10
然后和百度的一个行政部的某总抢车位
不爽
离职了

华为要进军IT了? 腾讯百度新浪盛大等等的好日子到头了!

点评

西路华  IT行业还是小公司灵活,华为的大平台大军团不适合。 发表于 2013-5-29 14:21

janus001  一直在虎视眈眈IT这块肥肉,Emerson等等的好日子到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27 12:56
此人去的是华为香港的研究部门,这个部门集合了杨强、李航等机器学习大牛,可能跟华为大陆的研究所还是不一样的。
李一男,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两天时间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坐上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2000年,北上创建港湾网络。2006年9月初,由于其创办的港湾网络被华为收购,李一男重回华为,出任着华为EMT(经营管理团队)之外的“华为副总裁兼首席电信科学家”之位,2008年10月6日,百度宣布任命李一男为公司CTO。2010年1月,李一男离开百度出任12580CEO,2011年7月21日,李一男在其微博上宣布将辞去12580 CEO。
自2014年起担任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CTO。此前,曾担任华为运营商BG CTO,IT产品线和核心网产品线CTO,数据中心和媒体BU总裁。在2009年加入华为之前,担任过多个高级管理职务,并且是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的终身教授。他创办过多家高科技公司,如中国的高虹科技有限公司(2000年被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收购)和美国的Santera Systems 公司(2003年被Tekelec公司收购)。重组了Santera Softswitch,成立了Spatial Wireless公司(于2004年被Alcatel 收购)。2003-2007,担任Tekelec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李博士向思科,AT&T,Verizon,KT,三星等公司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并担任了数家高科技创业公司的顾问。拥有25项专利,在国际学术期刊和顶级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论文160多篇, 并担任过20多个博士生的导师

腾讯科技讯(郭晓峰)11月2日消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华为做云计算刚刚起步,还处于初期战略投入阶段,要做就必须耐得住寂寞。”昨日华为在深圳召开云计算大会,会后,华为副总裁、IT产品线CTO李三琦在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作出以上表述。

初涉云计算不畏行业“老兵”

2010年底,华为发布了云计算战略。在本次的大会上,华为正式宣布成立IT产品线。目前,华为在云计算领域的研发人员已经超过6000人,其研发团队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深圳、北京、西安、杭州、上海等地。

李三琦表示,云计算正推动着IT行业一场新的变革,华为不是单一的硬件厂商,相比传统IT领域的企业,华为做云计算还处于刚刚起步,属于战略摸索阶段,但云计算是华为从传统CT(通信技术)企业转型到ICT的长期战略。

众所周知,IBM、惠普在云计算部署的路线一直是以硬件为主。其中,IBM目前正在探索软件、与服务方面的结合,但目前对外的软件也仅限基础、系统类软件,还达不到应用类层面。

华为并没有惧怕传统IT企业”老兵“,也没有设定过高的发展目标,而是根据企业客户需求去做,哪里需要投入就投入哪里。人力方面,华为未来将继续招聘更多云计算领域人才,预计2012年将超过1万人;财力方面,李三琦并没有透露具体数字,但是他表示,华为目前做云计算还未考虑盈利,还在战略上的部署投入。

在延续去年的”云帆计划2011“的基础上,本次大会华为再次发布了”云帆计划2012“。继续在云计算领域摸索,希望通过构建专业个性化的云计算平台,不断推动业务与应用云化。

运营商和政企客户是主角

在云计算的两大市场中,运营商和政企客户是华为服务的主角,而这两者华为目前都在推进。李三琦表示,在云平台的推进过程中,华为首先是基于运营商的需求来做云平台、云应用,这是华为做云计算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运营商能够将华为的云产品快速实施到最终用户端,便于用户更加贴近使用和理解云。

在华为心目中,运营商是华为最大的客户,但这并未限制华为在政企客户的云计算探索。华为企业业务BG CMO何达炳透露,在政企应用层面,华为的云计算技术和服务已有实地案例,如针对传媒业的媒体云、以及在医疗行业的健康云,华为是希望与企业客户一同打造云平台,推进云应用。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企业应用10%是在云上,到202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44%。预计2014年云计算行业收入将达到560亿美元,是2010年的三倍。

目前,云计算大潮正在席卷全球,作为后进者的华为能否后来者居上,清晰的定位和商业模式至关重要

郑树生

戴文渊 李一男 李三琦相关推荐

  1. 第四范式戴文渊:AI落地,为什么不能照搬教科书?

    "年少成名"."天才",在中国 AI 行业里用这两个词同时形容一个人的牛人不多,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位列其中. 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本科期间,戴文渊就带领三人团队 ...

  2. 他让张一鸣登门请教,培养出戴文渊李沐陈天奇,创建了传说中的上海交大ACM班...

    金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中国有这么一只"梦之队": 只花了6年,便登顶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总冠军,成亚洲首例: 20余年时间里,斩获 ...

  3. 前SAP全球VP加盟第四范式任总裁,戴文渊:加速多行业规模化扩展

    李根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总裁加盟,雄心更明确,公司角色定位也首次对外披露. 这就是AI独角兽公司第四范式今日宣布的大进展. 创始人戴文渊称,这是第四范式的一个里程 ...

  4. GMIS 2017大会戴文渊演讲:构建AI商业大脑

    GMIS 2017大会戴文渊演讲:构建AI商业大脑 2017-05-27 14:05:58    深度学习    0 0 0 全球机器智能峰会(GMIS 2017),是全球人工智能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机器 ...

  5. diss范式:明星AI公司秋招被爆大规模毁约;CEO戴文渊:责任在我有错认罚

    郭一璞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昨晚,周五21点半,戴文渊的开口第一句是:责任在我. 让他道歉的不是产品和代码Bug.戴文渊众所周知的身份是ACM世界冠军.前百度晋升最 ...

  6. 第三届云计算大会 - 华为李三琦:云计算发展与华为运战略(转载)

    5月19日,参加了第三届云计算大会,华为副总裁对云计算的介绍非常的务实,华为也正在从CT向ICT进行转型,利用云计算的机会希望获得大的突破. 提要: 第一个关键要素即云计算成功的关键是云网端的紧密结合 ...

  7. 出走的门徒之六—第四范式 戴文渊:先知登场

    风口不会随便眷顾一个人.因为历史不会对默默"打怪升级"着墨,它只看结果. 在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基地>中,除了先知谢顿贯穿全线,其他主角都是门徒.他们内在为直觉所驱动,外 ...

  8. “中国科技青年英雄榜”揭晓,AI 领域占半数,楼天成、印奇、戴文渊等入选

    AI科技大本营按:EmTech China峰会上,人工智能.区块链.自动驾驶等热门关键词依然占据着主角地位.在本次期待已久的"全球 35 位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Innov ...

  9. 第四范式戴文渊:AI最大挑战是帮企业实现“质变”

    导读:第四范式正在从把AI场景落地的速度提高,转向如何在单个客户实现更快速的场景涌现. "今天人工智能可能又到了一个临界点.现在没有运用AI技术的企业可能很少.但是说我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 ...

  10. 乌镇现场 | 专访戴文渊:AI应该像Windows一样 让大众也能用

    ▼ 大型年度AI人物评选--2017中国AI英雄风云榜,评分工作已结束,12月4日乌镇张榜! 奖项设置:技术创新人物TOP 10,商业创新人物TOP 10 表彰人物:华人科学家.学者.企业家.创业者 ...

最新文章

  1. 太强了,Python 开发桌面小工具,让代码替我们干重复的工作~
  2. 学python就业要看哪些书-人人学Python,为什么就业拿高薪的那么少?
  3. SonarQube4.4+Jenkins进行代码检查实例之二
  4. linux利用grep查看打印匹配的下几行或前后几行的命令
  5. linux捕获其他进程信号,linux进程如何捕获信号
  6. 批处理写入以及动态与参数化SQL,数据库的性能如何?
  7. 教你怎样做好计划 将愿望慢慢实现
  8. 【转】larbin的设计原理
  9. python---python实现快速排序
  10. 锦囊5-斐波那契数列
  11. 帝国cms网站URL伪静态的设置方法
  12. cfe刷机教程 斐讯k3_小白专属------K3官方固件CFE刷LEDE教程
  13. TD式创新:中国标准横空出世 回归主流的TDD LTE
  14. Unity资源加载之Assetbundle(一)
  15. 一文详解IBM SPSS Modeler 18.0安装教程
  16. 【JAVA长虹键法】第七式 建造者模式(23种设计模式)
  17. 王家卫入股的“导演合伙人制”,会给中国电影制造惊喜吗?
  18. html5猜大王游戏,5月8日维护:新副本金兜洞兕大王部分测试
  19. python设置单元格宽度_python – 在Excel中调整单元格宽度
  20. 初次使用IntelliJ IDEA的常用配置

热门文章

  1. 百度云智峰会 百度天像打造多媒体新生态
  2. 矩阵满秩分解原理解释
  3. python并发与网络编程
  4. 注册时添加学号Idnumber
  5. 《代码之丑》学习总结
  6. ubuntu中的文件管理器
  7. 网易云课堂-微专业Java
  8. 字符串str.format()方法
  9. 字符串str.format()方法的个人整理
  10. AMD CPU搞编程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