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中国有这么一只“梦之队”:

  • 只花了6年,便登顶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总冠军,成亚洲首例;

  • 20余年时间里,斩获6次金牌,3次世界总冠军。

也有这么一个“梦之班”:

创办之际便定下目标——培养计算机科学家,培育出一届又一届优秀的莘莘学子;

  • 走出来的学生所创办企业,已遍布在众多人工智能方向,这批公司整体估值已达到数百亿元。

  • 包括亚马逊AI主任科学家李沐、第四范式CEO戴文渊、依图科技创始人林晨曦、字节跳动AI Lab总监李磊、卡内基·梅隆大学助理教授陈天奇、英语流利说CTO胡哲人、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黎珍辉,等等。

打造了一批又一批计算机界的传奇人物。

这就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ACM班,由俞勇教授于2002年设立。

甚至在字节跳动成立8周年之际,创始人张一鸣在内部信中写道: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公司好多优秀的算法人才都来自上海交大ACM班,我特地去上海拜访了俞勇老师。

从交大ACM班的成材率,以及后来对Minerva University的调研,让我直接认知到教育对激发人的潜力非常关键,并且教育本身也还有巨大的潜力。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教育模式与理念,能够打造、培育出如此成功的班级和人才,也能让张一鸣亲自登门拜访去请教,并对此进行认真思考?

从ACM队“总教头”,到创办ACM班

要谈俞勇的教育模式与理念,需要从带ACM队开始说起。

1996年的大学校园,还没有社团的存在,校园文化可以说是比较单调。已经在上交大任教十年之久的俞勇认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应当更丰富一些。

也就是在那年,ACM竞赛被引入到了中国,于是俞勇便带头,在学校组建了一支ACM队,故事也就从这一刻开始谱写。

初战ACM,算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第一年便入围总决赛。然而,这之后便没有那么“幸运”,用俞勇的话就是“名落孙山”。

出了问题便要反思,一开始俞勇认为是“硬实力”出了问题,也就是遇到一个题目会不会做。但后来,他却慢慢发现,“软实力”也出了问题。

因为ACM竞赛是“三个人一台戏”——3名参赛选手共用1台计算机,在5小时内完成十几个题目,所以沟通与协作能力也非常重要。

俞勇较早的发现了这个问题,便开始在用人、合作战略等方面发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仅6年时间,也就是在2002年,俞勇率领的队伍,便夺得了ACM竞赛总决赛首个冠军,打破了亚洲零纪录。

而在任教到带队比赛的这段时间里,俞勇越发觉得中国的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大学以前的教育。

有朝一日,按照自己的理念开个班级,这便成了俞勇当时的一个理想。

而夺得ACM竞赛总决赛冠军这件事,就成了他实现这个理想非常好的契机。

当俞勇向上交大提出这个想法后,也立刻得到同意与支持。于是,ACM班就这样正式成立了!

至于班级名字为什么是ACM班,俞勇的解释是:

ACM班的取名,源于一个国际科学教育计算机组织——ACM(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

而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图灵奖,也是由该组织设立和颁发的。这就寓意着ACM班旨在培养计算机科学家。

ACM班是国内最早的计算机特班,当年交大这一举动,竟然揭开了中国高校计算机拔尖人才培养的序幕。

俞勇对此表示道: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高兴看到目前中国各高校相继开设各类明目繁多的计算机特班,可以看出这一培养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认可与效仿,推动了中国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先做人,后做学问,做学问中学做人”

既然创办了ACM班,就需要贯彻一个教育理念。

俞勇在十几年的教学、带队中,便总结出了这样一个教育观——先做人,后做学问,在学问中学做人。

拿俞勇自己的话来说,这就是“开设这个班级最想做的事情”。那么,同样是计算机类教育,又要如何这样的理想呢?

在第一届ACM班级,俞勇便开设了一门课程——学子讲坛

这门课上台授课的并不是老师,而是班级里的学生,而且演讲内容还要求尽量避免与专业相关,可以是天文,可以是地理,也可以是政治相关内容。

总而言之,就是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一个话题,去找素材,讲的内容要有自己独到见解,并用自己的方式去感染别人,同时还要引发别人的思考。

而台下听讲的学生,也需要在听完演讲后,提出相应的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提出好问题”的能力。

其实,现在大学中也会设有类似的课程,但大多只有一学期,但在ACM班,这门课一设便是2年4学期

俞勇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两年下来,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再者,大多数理工科学生似乎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善于言辞和表达,这样的课程也让ACM班的学生培养了沟通能力。

对此,俞勇回忆道:

有一个学生,平时很少讲话,但是当他上台演讲到最后,依旧不舍得下来,他非常享受这种分享、交流的过程。用非常真切、动容的话语,表达了对这门课程的感激之情——对自己带来了太大的改变。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这样的课程,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并无益处,但其实并不然。

“我可以请交大最好的数学老师、物理老师,还有计算机专业老师”,俞勇说到,“但人才的培养,绝不是拿钱砸出来。经过多年的尝试,的确让我感受到,教育是可以慢慢的对学生产生影响的。”

也就是说,在ACM班里,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培养与拔高,学生的思想教育、素质教育,那些往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能力、习惯的培养,同样非常重要。

这同样也体现了教育应有的本质——以不变应万变

知识会随着时代而改变,但唯有这种“应万变”的能力,才能够顺应快速迭代的潮流。正如俞勇所说:

知识只是一个载体,通过学知识,你学到的是一种能力、习惯。以及要把学到的知识,融入到身心那些擦不去、抹不掉的能力,我是觉得这个是真正的教育。

唯有如此,才能够做到「从有限到无限,从已知到未知」的理想状态。

这便是俞勇心中坚持的那份教育观。

极度不平衡的教育资源

秉着这样的一份教育理念、教育观,在俞勇带领下的ACM队、ACM班,确实在计算机教育领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同时,这也给了俞勇更多的机会,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中国教育。

俞勇亲身感受到的一个问题便是——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平衡,有很多学生渴望获取知识,但却没有这样的平台。

这也让他意识到了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于是在教育这条路上,俞勇的另一颗种子就此埋下——打破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壁垒

为此,俞勇做了2件事情:

  • 成立AAA校友会;

  • 创办伯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首先是AAA校友会,这个会议创办于2019年,每年会邀请学术界的校友们在会上做分享。

关于这个名字,俞勇解释说:

ACM班、ACM队,以及俞勇所带的研究生实验室APEX,都是A字母开头。而且这三个群体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佼佼者。所以希望将“优秀”叠加起来,能够为社会、人类带去更大的力量。

与会的嘉宾都是从上交大ACM班走出去的业界优秀人才,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产业界,都具有一定影响。

例如依图科技创始人林晨曦、英语流利说CTO胡哲人、字节跳动AI Lab总监李磊,讲述他们在学术界走向产业界,以及创业等方面的经历。

也有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黎珍辉,分享如何从“非典型学渣”成为高校终身教授的故事。

还有将技术知识学以致用,应对今年突发疫情,如何用知识图谱来对人流、疫情发展情况做预测的分享。

这样的分享会,给在校的学生提供了非常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而更为重要的是后续的思考与讨论,能够激励“后浪们”在这些优秀工作的基础上,增添了“延续”的可能性。

而这,也正是榜样的力量。

至于创办伯禹教育的原因,不得不提到发生在俞勇身上的一个小故事。

俞勇在教学过程中,一开始是不太喜欢外出做报告,直到有一次,他的博士生入职青岛某大学,盛情邀请俞勇去做一次报告。

报告原定时间是1个小时,但是实际情况是讲了1个半小时也没有结束,不仅如此,俞勇回到学校之后,还收到了不少学生咨询问题的邮件。

这件事情让他再次深深体会到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从此以后,只要俞勇有时间,都会接受邀请去做报告,无论是小学、中学、高职高专、大学。

除此之外,俞勇还认为,尤其是像人工智能这样的教育资源,应当有所下沉。

也就是说,在大学本科以前的教育系统中,就应当开始教授人工智能相关知识。

然而,非常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中学并不具备开展这项工作的能力,而大学老师连自己的工作都忙不过来,更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下沉”这项任务中。

因此,俞勇所找到的突破口,便是通过社会的力量——创办伯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俞勇要将工作重心,从上交大ACM班,转移到教育下沉任务,而是二者兼顾,并行发展:

我并没有偷偷摸摸的去创办这样一个机构,我反倒觉得,这是上交大应当、也是正在承担的社会责任。

俞勇教授寄语

在量子位采访的最后,俞勇教授还对莘莘学子们送上了寄语:

或许很多高中老师会对学生说,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便是完成了人生理想。

但是这种思想一定要改变,上了大学后必须要设定更加远大的理想。这种理想应当是一种人生目标,并且需要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

他让张一鸣登门请教,培养出戴文渊李沐陈天奇,创建了传说中的上海交大ACM班...相关推荐

  1. 百年来,清华为何都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

    每年诺贝尔奖揭晓之际,都有类似的话题被提出,虽然现在我们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了.现在问题又来了,清华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 赢在高三: 我认为,这既是清华大学的问题,又不是清华大学的问题. 说 ...

  2. 鸿蒙养正啥意思,蒙以养正:必须行动果断 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摘要]我们每个人在未开化之前,脑子犹如一团浆糊,是蒙昧无知的,但是也存在着未来的多种可能性.而能否"清浊辨"."至仁"."成善",教化是至 ...

  3. 清华王宏计算机编程,培养出300多个信息学奥赛冠军后,听他谈如何造就精英!...

    原标题:培养出300多个信息学奥赛冠军后,听他谈如何造就精英! "教师的责任是育人为本, 对待天才和庸才,在人格上应一视同仁. 荣誉是别人对你过去的认可, 明天仍将从头开始, 出世入世的生活 ...

  4. 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大数据人才(一)

    现在大数据是一个十分火热的词汇,也是一个十分高大上的技术,可以说我们正处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飞速发展的时代.现在对于大数据人才的培养的标准也就会高了一些,那么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大数据人才呢?下面我们就 ...

  5. 计算机科学拔尖计划毕业生,“钱学森之问”有解了吗?“拔尖计划”十年培养出5500名毕业生...

    原标题:"钱学森之问"有解了吗?"拔尖计划"十年培养出5500名毕业生 12月16日,"办好一流本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专题论坛在中国科 ...

  6. 腾讯“吃鸡”游戏借壳变现,《绝地求生》变身《和平精英》,甲骨文创始人:不能让中国培养出比美国还多的工程师

    1.甲骨文创始人:不能让中国培养出比美国还多的工程师 甲骨文中国的裁员消息引热议.据被裁员工透露,主要裁的是研发中心人员,首批确认裁员约900人.值得一提的是,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18年在接受采访 ...

  7. 这5种家庭,最容易培养出优…

    写的不错,,, 原文地址:这5种家庭,最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越早看到越好 作者:光明 如何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考入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接受最优质高等的教育. ...

  8. 浙江大学求是科学班计算机,走进浙大求是科学班 学校如何培养出杰出科技人才?...

    技术人员正在美国的引力波探测器实验室内工作. 新华社 其实关于基础科研这个领域,早在7年前,中国教育届就掀起了关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大讨论.讨论的结果,是教育部联合了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q ...

  9. “如何培养出优秀的IT驻场专家“

    在企业信息技术体系内,IT驻场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掌握丰富的技术知识,能够快速解决信息技术难题,并且需要在解决企业信息系统问题的同时,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针对这些要求,企业需要如何培养 ...

最新文章

  1. Windows10+Anaconda3+Pycharm环境搭建
  2. java jpanel添加背景_java – 将背景图像添加到JPanel
  3. 演讲实录丨周斌:人工智能推动新基建和数据中心的技术革新
  4. 2498-R06 SFP与线缆的选择与配置
  5. visual studio code Python终端运行_VS Code 6 月 Python 扩展更新
  6. LUA: lua基础.
  7. html5 页面加载缓慢,html5体验优化页面加载的14条建议
  8. matlab chirp函数模糊函数,8个OFDM-Chirp波形的时频域图及自(互)模糊函数图
  9. 将子节点中含子节点的json数据转换成ztree适合的json数据格式
  10. 链家上海2018年9月二手房
  11. web处理html标记,web前端学习-----HTML标记
  12. 如何将ppt中的绘图高清保存
  13. 程序员小说 Out Of Memory (三)
  14. 关于谷歌浏览器默认首页为好123的解决办法
  15. POJ 2676 Sudoku (数独求解器 DFS)
  16. error C2059: 语法错误:“::”
  17. Win 8预览版将上市 首批应用名单出炉
  18. CutPaste: Self-Supervised Learning for Anomaly Detection and Localization 全文翻译+详细解读
  19. PLC模拟量输入 模拟量转换FC S_ITR
  20. 团队作业-博客2(团队介绍)

热门文章

  1. mysql 安装问题一:由于找不到MSVCR120.dll,无法继续执行代码.重新安装程序可能会解决此问题。
  2. 如何删除UITableView中的空单元格? [重复]
  3. 向现有对象实例添加方法
  4. Flutter学习目录
  5. vue-router如何在router-link标签绑定click点击事件、keyup、change等事件
  6. 程序猿小白应该注意什么
  7. PL/SQL developer export/import (转)
  8. win7 设置自动关机
  9. Flutter framework在线上构建时的包大小优化
  10. web前端学习day_03:JavaScript:如何使用/ 语法/ 方法/ NaN/ js对象分类/ BOM浏览器相关/ 事件/ DOM文档对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