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程彤博,美国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MBA,创业者,用管理咨询思维分析互联网问题,前携程高级产品经理,现蜻蜓FM战略项目经理,脉脉原创作者。

Q1. 有没有读过MBA的产品经理?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去读MBA?

说说我当时的思考,虽然现在看来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的诉求主要有三点:

1)换赛道。当时我刚从中国人寿的广州市分公司调到广东省分公司,负责的工作内容也变化不大,适应工作不成问题。但我不认为我会长期从事保险领域,因为整个行业的思维方式是:我们有了一款产品,然后想怎么把产品卖得更多,而不是思考顾客到底需要什么产品,然后开发对应的产品。我身边的朋友有离开的,但大部分情况都是从一家保险公司换到另一家,圈子还是那么大。有一个学位会帮助我转行。

2)职业生涯遇到挫折。我到了省公司之后,发现处于完全不一样的职涯轨道上:在市公司,我们对业务负责,所以有能力的人很容易获得提拔;而在省公司,每次升档要3年左右,而经办到主管、主管到经理都有3-4个档,也就是说,需要10年时间才能获得提拔。同时在任何岗位上,薪酬和岗位关系不大,主要与年资有关,我作为部门最年轻的一员,这样的规则对我很不公平。

3)对中国经济的前景不看好。当时刚开完十八大,很多人对中国经济有很强的信心,但我的历史直觉告诉我,中国的经济会越走越左,所以愿意尝试去国外发展的可能性。

首先,MBA不能给多数人带来百万年薪。比如我所就读的University of Notre Dame,虽然在美国金融机构100强的高管中,本科毕业于我校的人数最多,居全美各大学榜首,但MBA毕业生的平均年薪约为税前10万美元(该数据可以在各大院校官网上获得),毕业后回到中国工作的往往更低。我从MBA毕业已经三年多,由于对金融行业不感兴趣(我选择的是咨询专业),一直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年薪还是几十万的水准。而我的一些好朋友,并没有读过MBA,凭借一些机遇、专业技能或职场中的出色表现,现在已经是百万年薪的职场金领。

其次,职业生涯断裂应该是每位打算读MBA的人士都会考虑到的,但它造成的机会成本远比你想得更大。以职场女性类比,职场对于多数女性是不公平的,因为她们的家庭身份决定了她们要成为母亲,而持续1-2年的生育、哺乳和照看幼儿,造成的空档可能会影响她们的整个职业生涯。与此类似,全职读MBA也是个职业生涯的断档,期间不仅无法获得工作收入,还需要支付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本身就是巨大的机会成本。再加上市场和行业的千变万化,而多数MBA课程更新速度远远滞后,学到的知识能否即插即用,又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我读MBA是在2013-2015年,等我回国加入互联网行业时,滴滴与快的、美团与点评、携程与去哪儿都已合并,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大格局已经接近尾声,我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能远远比不上在这几年里真枪实弹的真实战争经验。记得脉脉某运营总监说:“12年准备申请John Hopkins的MBA,后面赶上移动互联网,取舍半天放弃出去了,现在想想这决定不算坏,至少赶上移动互联网崛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MBA几乎不能帮助你创业,也不能在学术领域产生价值。MBA学生的平均工作经历是5-8年(每个学校略有不同,可以在学校官网上查到),绝大多数人来读都是为了毕业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再加上时间紧(两年)、课业繁重,除了斯坦福(地处硅谷,且有很多授课讲师就是企业家或风险投资人)等少量学校,很少有创业项目产生于读MBA期间,如果寻找创(ren)业(sheng)伴侣的,请出门左转读EMBA。另外,美国绝大多数MBA都不需要发表毕业论文(dissertation),除非故意违纪,一般也不会给挂科,所以MBA的学历在学术层面上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如果想从事学术和科研,请出门右转读普通master或PhD(奖学金更多,而MBA很少给奖学金)。

Q2. 产品经理在业余时间如何保证阅读?

说个我自己的读书习惯。我是那种专注力比较差的人,进入专注状态需要比别人更长的时间,而保持专注的时间不长。可能有点轻度的阅读障碍,读书比别人慢。

我会把三种阅读场景区分开:

1. 碎片阅读。主要是新闻、知识含量不高但有趣的微信公众号(如六神磊磊、张佳玮等),差不多每篇5-10分钟,每天通勤、吃饭等碎片时间读完。如果是干货比较多的公众号推送,我会存在收藏夹里,每天晚上找个时间统一读完(实际经常做不到)。工具:手机。

2. 小说。适合于等人、通勤等20-30分钟的阅读场景,时间不长不短,但又可能被打断,难以进入专注状态。或者是睡前,一般读困了扔了就睡。我会读一些小说,线性的阅读(不需要前后翻或者对照其他资料),读到哪算哪。工具:Kindle(追求性价比买paperwhite,否则买oasis。有背灯所以夜间不用多一个关台灯的动作,砸到脸也不会太疼)。

3. 正式阅读。我一般在有至少一小时且不受干扰时才这样读。坐在书桌旁,手机静音,电脑用来查资料,用笔记笔记。设个50分钟的闹钟,每50分钟休息15分钟(比番茄工作法更多科学依据)。工具:书、笔、电脑。

Q3. 产品经理应该定位在执行岗还是战略岗?

取决于公司和自己。

很多大佬都自诩产品经理,如张小龙、张一鸣、罗永浩(当然,他不是合格的产品经理),他们都是战略级的产品。

也有的产品经理,整天纠结于一个页面一个按钮,各种A/B test,却没有了灵魂,不能从头到尾设计一款产品,不能站在客户角度考虑,只能做执行了。

Q4. 一个产品的前途取决于什么?

产品的前途取决于用户的真实需求

再次敲黑板,“真实”。自打从给网友打电话开始起,互联网用户就发现了声音巨大的魔力,只要有一口清晰流畅的普通话,带一点点清亮的嗓音,你就是屏幕另一头 性感高挑干净漂亮有着盛世美颜的 小姐姐,而且真实度比网名带来的冲击更强烈。

声控普遍以为甜美声音的背后是个长相同样甜美的萌妹纸,那么我推测所谓声控用户的真实需求其实是:长相甜美。

一个产品的经验是:听,但不要照做,而是挖行为。

Q5. 真实需求背后的供给关系是怎样的?

为表述方便,我们把用户简化分为四类:A长相声音都甜;B长相甜声音苦;C长相苦声音甜;D长相灵寒子声音苦。D我们今天暂时不讨论,他们可能会去任意频道。很显然,B会去抖音、探探,C会去Soul,A则去两边都有可能。如果声音社交的路能走得通,产品的逻辑是:用户的真实需求是A+B,通过A+C入手,逐渐切入其中的A部分。接下来的问题是:A会更倾向于留在探探,还是留在Soul?

很遗憾,在我看来,A用户会倾向于留在探探,因为视觉是比听觉效率更高、刺激更大的感官。如果A可以同时通过纯视觉或纯听觉吸引人,ta们一定会选择成本更低的视觉。久而久之,A和B都去了探探,只有C留在soul,而真实需求是寻找“漂亮小姐姐”的soul用户发现他们的真实需求并没有被满足,也会逐步抛弃这个社群。举个历史上的例子:陌陌和啪啪是同时代的产品,前者看脸成功上市,后者听声音逐渐没落。

补充说一句,我并不是说声音社交一无是处,而是说单纯靠声音,恐怕社群很难有高的商业价值。看脸社交就像是找工作时看学历,不是绝对靠谱,但也是在选择过多时帮助快速决策的方法。如果学历不好怎么办?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实习经历、工作经历来弥补,拿出作品说话,学历就不那么重要了。C类用户可以结合自己的声音优势,辅助以其他技能,如抖音上读段子、游戏解说、技能交易如比心等。

Q6. 细分社交类产品可行的路径大致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购买保险产品为什么要先体检核保?设想有X和Y两种产品,X需要核保,Y不需要。起初他们两者的价格可能是一样的,但身体不好的人会倾向于选Y,逐渐拉高了Y的理赔成本,相应的保费也会增加。而身体健康的优质客户就会购买低价的X产品。注意:不是说X的盈利一定好于Y,而是久而久之两者的用户形成了隔离。

沿着这个逻辑就能想到,如果想要精确的把A类用户切出来,我们应该构建一种更加有利于A类用户展现的机制,即让用户更容易从所有产品中找到A。

我能粗略想到的一个产品形态是:让用户放照片的同时增加一段短视频或者语音,并告知用户:如果你放了短视频或者语音,你会获得什么好处,如曝光量增加、增加筛选功能、更容易解锁陌生用户信息等。就像抖音,如果用户信息完整,初始的分发数量会相应增加。

如果这样做了的话,就有机会把探探的A切走,让探探只有B。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A类用户创造比B类用户更高价值?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探讨。

Q7. 职场人该如何让自己跨越鸿沟?

给大家三短三长的策略。

短期上:

1)减少转行的跳槽。如果实在要跳,尽量换公司不换职能,毕竟大家手头都紧巴,没时间培养你。

2)如果感觉公司或业务线不行了,现在就开始准备简历(我的朋友六一学长最近有一波修改简历的福利),理想的节奏是年前谈好,年后入职。“金三银四”不是让你等到三四月份再准备。

3)经营社交媒体,用好内推。如果你还在官网上投简历,拿不到面试只能怪你自己。你知道HR每天收到多少简历吗?你知道官网上80%的职位都是假的吗?找工作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去撩人、找内推。在中国,脉脉是首选了,毕竟上面有很多活跃的猎头和头条HR小姐姐。

长期上:

1)坚持学习。不要相信几十块钱的知识付费能有帮助,自己掌握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一辈子都有用。

2)保持输出的习惯,用作品说话。至少在一个平台上写作,以后可能自由职业者会越来越成为常态。

PMCAFF问答专场是一场与PMCAFF用户互动的问答活动,我们每期都会邀请知名互联网公司的一线产品从业者和咖友们共同交流,目前已成功举办过60+期,先后有来自腾讯、百度、阿里、360、小米、京东、去哪儿等大厂嘉宾入驻。

这个世界问题太多,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来自PMCAFF用户在你的专业领域中,以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类刁钻问题,那么欢迎你参加PMCAFF问答专场

活动申请可以添加工作人员微信沟通咨询,加好友请备注:问答专场

蜻蜓FM战略项目经理程彤博:真实需求背后的供给关系相关推荐

  1. 十年风雨,一个普通程序员的成长之路(八)不想做技术总监的项目经理,不是好程序员...

    目录 十年风雨,一个普通程序员的成长之路(八)不想做技术总监的项目经理,不是好程序员 01 技术总监写不写代码? 02 面试的坎坷与杯具 03 新的开始 & 旧的结束 十年风雨,一个普通程序员 ...

  2. 0102 项目经理的精神病(二)完美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青 ...

  3. 项目经理原则(转载)

    项目经理原则 http://blog.csdn.net/liaomin416100569/article/details/5583358 项目经理原则 第一章沟通 员工与管理者互相沟通 企业忽视沟通管 ...

  4. 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客户伤不起

    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客户伤不起 前面<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大同与大不同>谈到了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面对的客户和传统软件公司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客户与项目经理是同一组织内的.是和你一个战壕 ...

  5. 现代软件工程讲义 5 项目经理 Program Manager

    在一个软件团队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投入, 我们在 猪,鸡和鹦鹉 的故事里已经说明了. 不同的人还要在团队中担负不同的任务, 我们也要讲一下. 开发人员 (大部分内容在: 现代软件工程讲义 2 工程师 ...

  6. 软件行业项目经理主要的职责是什么?(转)

    项目经理职责:1. 基本职责就是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领导项目团队准时.优质地完成全部工作. 2. 与客户沟通,了解项目的整体需求.并与客户保持一定的联系,即时反馈阶段性的成果,和即时更改客户提出的合理 ...

  7. 软件项目经理需具备什么样的技术水平?

    满意答案 抒发下个人观点,个人觉得项目的整个阶段还是需要项目经理与开发人员共同协作 1.项目经理在对接需求时候要能够比较详细了解客户需求,能够根据需求罗列出具体功能模块,要跟客户多次确认需求,确保在需 ...

  8. it项目经理带一个项目的完整_如何控制IT项目需求范围?千万别让用户把你带沟里……...

    IT项目管理之需求范围控制篇 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如果您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客户仅仅付给了你一块蛋糕的钱,但他却想拥有一顿非常丰盛的晚餐.如果有一位项目经理能够让客户非常满意的只带着一块蛋糕离开,那么 ...

  9. 项目经理的职责(转载)

    当项目繁多的时候,需要规范,并且定义到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支持大规模的开发.     PM非常重要,PM的能力将直接导致项目最后的质量.        本文是根据公司当前的现状而描述的,并不一定普遍适 ...

最新文章

  1. monkey学习总结笔记
  2. Win7+VS2010环境下CEGUI 0.8.4编译过程详解
  3. mysql日志恢复数据_Mysql 通过binlog日志恢复数据
  4. 使用redis实现5万人同服的“相位技术”
  5. 探索 OpenStack 之(10):深入镜像服务Glance
  6. ArrayBlockingQueue原理分析-take方法
  7. 模拟spring IOC、源码分析
  8. gvim 配置_Python与开源GIS教程:1.3. 配置Python开源GIS环境
  9. 8-1-Filter过滤器
  10. java中 15db9742_请问我这个报错[I@15db9742是怎么回事啊?
  11. 公共网关接口CGI(Common GatewayInterface)
  12. 二十五、JAVA多线程(一、理论知识)
  13. hive中的集合操作函数
  14. sensor曝光量和曝光行的区别_求教:关于lcd和sensor的几个问题和讨论
  15. 博图/博途(TIA)V13 V14 V15 V16 软件安装教程,适用于新手的傻瓜式安装方法,强推!!!!
  16. 将linux系统制作成iso镜像文件
  17. Matlab坐标轴正负指数显示
  18. git学习笔记[idea整合GitHub,Gitee](非常详细)
  19. js之焦点图轮播特效
  20. 商业化产品经理 | 计算广告 —— 第一篇:在线广告起源及发展

热门文章

  1. 【干货】网管的三个重要服务:AAA、NTP和SYSLOG
  2. 独家交付秘籍,你确定不点开看看?
  3. 云栖第一天:解密两个100%背后的云原生
  4. AI 事件驱动场景 Serverless 实践
  5. 灵魂拷问,上 Kubernetes 有什么业务价值?
  6. Istio 网关之南北向流量管理(内含服务网格专家亲自解答)
  7. java aab全排列_编译原理习题课答案.ppt
  8. java 多线程集合操作_多线程中使用Java集合类
  9. 空服务器安装linux,debian服务器linux服务器web建站搭建linux服务器之Debian安装
  10. 贵港天气预报软件测试,贵港天气预报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