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P是一个快速可靠协议,能以比 TCP浪费10%-20%的带宽的代价,换取平均延迟降低 30%-40%,且最大延迟降低三倍的传输效果。纯算法实现,并不负责底层协议(如UDP)的收发,需要使用者自己定义下层数据包的发送方式,并以 callback的方式提供给 KCP。连时钟都需要外部传递进来,内部不会有任何一次系统调用。

整个协议只有 ikcp.h, ikcp.c两个源文件,可以方便的集成到用户自己的协议栈中。也许你实现了一个P2P,或者某个基于 UDP的协议,而缺乏一套完善的 ARQ可靠协议实现,那么简单的拷贝这两个文件到现有项目中,稍微编写两行代码,即可使用。

技术特性

TCP是为流量设计的(每秒内可以传输多少KB的数据),讲究的是充分利用带宽。而KCP是为流速设计的(单个数据包从一端发送到一端需要多少时间),以10%-20%带宽浪费的代价换取了比 TCP快30%-40%的传输速度。TCP信道是一条流速很慢,但每秒流量很大的大运河,而KCP是水流湍急的小激流。KCP有正常模式和快速模式两种,通过以下策略达到提高流速的结果:

RTO翻倍vs不翻倍:TCP超时计算是RTOx2,这样连续丢三次包就变成RTOx8了,十分恐怖,而KCP启动快速模式后不x2,只是x1.5(实验证明1.5这个值相对比较好),提高了传输速度。

选择性重传 vs 全部重传:TCP丢包时会全部重传从丢的那个包开始以后的数据,KCP是选择性重传,只重传真正丢失的数据包。

快速重传:发送端发送了1,2,3,4,5几个包,然后收到远端的ACK: 1, 3, 4, 5,当收到ACK3时,KCP知道2被跳过1次,收到ACK4时,知道2被跳过了2次,此时可以认为2号丢失,不用等超时,直接重传2号包,大大改善了丢包时的传输速度。

延迟ACK vs 非延迟ACK:TCP为了充分利用带宽,延迟发送ACK(NODELAY都没用),这样超时计算会算出较大RTT时间,延长了丢包时的判断过程。KCP的ACK是否延迟发送可以调节。

UNA vs ACK+UNA:ARQ模型响应有两种,UNA(此编号前所有包已收到,如TCP)和ACK(该编号包已收到),光用 UNA会导致丢包时全部重传,光用 ACK又会导致 ACK丢失成本太高。KCP有单独ACK,且数据包和ACK包都带UNA信息,有效降低ACK丢失成本。

非退让流控:KCP正常模式同TCP一样使用公平退让法则,即发送窗口大小由:发送缓存大小、接收端剩余接收缓存大小、丢包退让及慢启动这四要素决定。但传送及时性要求很高的小数据时,可选择通过配置跳过后两步,仅用前两项来控制发送频率。以牺牲部分公平性及带宽利用率之代价,换取了开着BT都能流畅传输的效果。

基本使用

创建 KCP对象:

// 初始化 kcp对象,conv为一个表示会话编号的整数,和tcp的 conv一样,通信双方需要

// 保证 conv相同,相互的数据包才能够被认可,user是一个给回调函数的指针。

ikcpcb *kcp = ikcp_create(conv, user);

设置回调函数:

// KCP的下层协议输出函数,KCP需要发送数据时会调用它

// buf/len 表示缓存和长度

// user指针为 kcp对象创建时传入的值,用于区别多个 KCP对象

int udp_output(const char *buf, int len, ikcpcb *kcp, void *user)

{   ....

}

// 设置回调函数

kcp->output = udp_output;

循环调用 update:

// 以一定频率调用 ikcp_update来更新 kcp状态,并且传入当前的时钟(毫秒单位)。

// 比如 10ms调用一次,或用 ikcp_check确定下次调用 update的时间不必每次调用。

ikcp_update(kcp, millisec);

输入一个下层数据包:

// 收到一个下层数据包(比如UDP包)时需要调用:

ikcp_input(kcp, received_udp_packet, received_udp_size);

处理了下层协议的输出/输入后 KCP协议就可以正常工作了,使用 ikcp_send(kcp, ptr, size)来向远端发送数据。而另一端使用ikcp_recv(kcp, ptr, size)来接收数据。

协议配置

协议默认模式是一个标准的 ARQ,需要通过配置打开各项加速开关:

工作模式

int ikcp_nodelay(ikcpcb *kcp, int nodelay, int interval, int resend, int nc);

nodelay:是否启用 nodelay模式,0不启用;1启用。

interval:协议内部工作的 interval,单位毫秒,比如 10ms或者 20ms

resend:快速重传模式,默认0关闭,可以设置2(2次ACK跨越将会直接重传)

nc:是否关闭流控,默认是0代表不关闭,1代表关闭。

普通模式:`ikcp_nodelay(kcp, 0, 40, 0, 0); 极速模式: ikcp_nodelay(kcp, 1, 10, 2, 1);

最大窗口

int ikcp_wndsize(ikcpcb *kcp, int sndwnd, int rcvwnd);

该调用将会设置协议的最大发送窗口和最大接收窗口大小,默认为32.

最大传输单元

纯算法协议并不负责探测 MTU,默认 mtu是1400字节,可以使用ikcp_setmtu来设置该值。该值将会影响数据包归并及分片时候的最大传输单元。

最小RTO

不管是 TCP还是 KCP计算 RTO时都有最小 RTO的限制,即便计算出来RTO为40ms,由于默认的 RTO是100ms,协议只有在100ms后才能检测到丢包,快速模式下该值为30ms,可以手动更改该值:

kcp->rx_minrto = 10;

内存分配器

默认KCP协议使用 malloc/free进行内存分配释放,如果应用层接管了内存分配,可以用ikcp_allocator来设置新的内存分配器,注意要在一开始设置:

ikcp_allocator(my_new_malloc, my_new_free);

前向纠错

为了进一步提高传输速度,下层协议也许会使用前向纠错技术。需要注意,前向纠错会根据冗余信息解出原始数据包。相同的原始数据包不要两次input到KCP,否则将会导致kcp以为对方重发了,这样会产生更多的ack占用额外带宽。

比如下层协议使用最简单的冗余包:单个数据包除了自己外,还会重复存储一次上一个数据包,以及上上一个数据包的内容:

Fn = (Pn, Pn-1, Pn-2)

P0 = (0, X, X)

P1 = (1, 0, X)

P2 = (2, 1, 0)

P3 = (3, 2, 1)

这样几个包发送出去,接收方对于单个原始包都可能被解出3次来(后面两个包任然会重复该包内容),那么这里需要记录一下,一个下层数据包只会input给kcp一次,避免过多重复ack带来的浪费。

管理大规模连接

如果需要同时管理大规模的 KCP连接(比如大于3000个),比如你正在实现一套类 epoll 的机制,那么为了避免每秒钟对每个连接调用大量的调用 ikcp_update,我们可以使用 ikcp_check来大大减少 ikcp_update调用的次数。 ikcp_check返回值会告诉你需要 在什么时间点再次调用 ikcp_update(如果中途没有 ikcp_send, ikcp_input的话, 否则中途调用了 ikcp_send, ikcp_input的话,需要在下一次interval时调用 update)

标准顺序是每次调用了 ikcp_update后,使用 ikcp_check决定下次什么时间点再次调用 ikcp_update,而如果中途发生了 ikcp_send, ikcp_input的话,在下一轮 interval 立马调用 ikcp_update和 ikcp_check。 使用该方法,原来在处理2000个 kcp连接且每 个连接每10ms调用一次update,改为 check机制后,cpu从 60%降低到 15%。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yuanjiangw/p/11847869.html

call需要多大带宽 video_KCP TCP是为流量设计的(每秒内可以传输多少KB的数据),讲究的是充分利用带宽。而KCP是为流速设计的(单个数据包从一端发送到一端需要多少时间)...相关推荐

  1. 带宽与码元的关系_数据速率、载波频率和带宽的关系

    数据速率.载波频率和带宽的关系 来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53760015 1. 数据传输速率 又称比特率或数据带宽,描述通信中每秒传送数据代码的比特数,单位是b ...

  2. R语言使用ggradar包可视化基本雷达图(radar chart、蜘蛛图spider plot)、可视化单个数据对象的雷达图

    R语言使用ggradar包可视化基本雷达图(radar chart.蜘蛛图spider plot).可视化单个数据对象的雷达图 目录

  3. R语言使用ggradar包可视化基本雷达图(radar chart、蜘蛛图spider plot)、可视化单个数据对象的雷达图、自定义雷达图的线条类型、线条宽度、数据点大小、色彩等

    R语言使用ggradar包可视化基本雷达图(radar chart.蜘蛛图spider plot).可视化单个数据对象的雷达图.自定义雷达图的线条类型.线条宽度.数据点大小.色彩等(Customize ...

  4. android 分包粘包_Android Socket 发送与接收数据问题处理: 发送后的数据接收到总是粘包...

    先说明一下粘包的概念: 发送时是两个单独的包.两次发送,但接收时两个包连在一起被一次接收到. 在以前 WinCE 下 Socket 编程,确实也要处理粘包的问题,没想到在 Android 下也遇到了. ...

  5. R语言使用fmsb包可视化基本雷达图(radar chart、蜘蛛图spider plot)、数据预处理(计算每个变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合并到原数据集)、可视化单个数据对象的雷达图

    R语言使用fmsb包可视化基本雷达图(radar chart.蜘蛛图spider plot).数据预处理(计算每个变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合并到原数据集).可视化单个数据对象的雷达图 目录

  6. 传输层两大协议:TCP与UDP详解(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一.TCP协议 1.TCP协议报文格式 TCP协议报文格式详解 2.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位码即tcp标志位,有6种标示: SYN(synchronous建立联机) ACK( ...

  7. 【大数据哔哔集20210122】面试官问我HDFS丢不丢数据?我啪就把这个文章甩到他脸上

    数据一致性 HDFS作为分布式文件系统在分布式环境下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HDFS中,存储的文件将会被分成若干的大小一致的block分布式地存储在不同的机器上,需要NameNode节点来对这些数据进行管 ...

  8. 数据速率、载波频率和带宽的关系

    1. 数据传输速率 又称比特率或数据带宽,描述通信中每秒传送数据代码的比特数,单位是bps.这个很好理解,是"刚需",每秒传多少bit的数据. 2. 码元(符号) 也可以叫符号(s ...

  9. PLSQL如何将千万数据快速插入到另一张表中_数据库设计中的 9 大常见错误

    作为数据库设计人员,当我们负责数据库项目时,在数据库设计以及把数据库部署到生产环境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 其中一些问题不可避免,也无法控制.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追溯到数据库设计本身的质量.我 ...

最新文章

  1. Pytorch中的广播机制
  2. 来自Mozilla的CSS书写规范建议
  3. Tableau可视化分析实战系列Tableau基础概念全解析 (一)-数据结构及字段
  4. GraphPad Prism 9.2 Mac 2021最新安装使用教程
  5. 连遭主流社交应用抛弃,是时候宣判黑莓系统死刑了
  6. bzoj1997 [HNOI2010]平面图判定Plana
  7. 策略模式、上下文与内部类的思考
  8. vim 寄存器中的 ^@,^M,^J
  9. jquery mobile 从一个html的page跳转到另一个html的page
  10. 简体中文 Windows 7 Beta 体验(图)
  11. python3汉字转unicode_Python3 编码问题: 怎么将Unicode转中文,以及GBK乱码ÖйúÉÙÊýÃñ×åÌØÉ«´åÕ¯...
  12. Bochs 调试命令
  13. 摩托罗拉投资Android社交游戏拓荒商Moblyng
  14. Oracle的分析函数over()
  15. 谷歌云盘和百度云盘文件转存
  16. python实现等量随机分组
  17. Proxifier实现指定进程代理IP 雷电模拟器为例
  18. 管理系统页面布局 html,25 个精美的后台管理界面模板和布局
  19. pytorch中的pad_sequence、pack_padded_sequence和pad_packed_sequence函数
  20. 深入浅出计算机组成原理:冒险和预测(一)-hazard是“危”也是“机(第22讲)...

热门文章

  1. 让Grub 2来拯救你的 bootloader
  2. fedora安装pyenv实现python的版本管理
  3. window当mac用,VirtualBox虚拟机安装os系统
  4. Android Studio导入Eclipse项目
  5. Flex(flash)检测摄像头的3种状态(是否被占用,没安装摄像头,正常)
  6. 动态切换view视图viewflipper组件
  7. 如何招到优秀的程序员(第二版)
  8. mysql 统一字符编码
  9. 【iCore4 双核心板_uC/OS-II】例程一:认识 uC/OS-II
  10. HoloLens开发手记 - 使用混合现实捕捉 Using mixed reality cap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