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深入浅出5G移动通信/刘毅等编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1

目录

1、调制方式

2、信道编码

3、全新波形

4、灵活帧结构

5、物理层参考信号重设


5G新空口(5G NR)的关键技术包括调制方式、波形、帧结构、参考信号设计、多天线传输、信道编码等。

1、调制方式

调制主要针对的是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广播信道等略有差别。其基本原理:一个符号可以根据振幅和相位表示多个bit,倍数级提升频谱效率,如16QAM中,一个符号可承载4个bit。

表1 3G到5G数据信道的调制方式
3G 4G 5G

QPSK(Quad-Phase Shift Keyed,正交相移键控)

16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

QPSK

16QAM

64QAM

π/2-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降低峰均功率比,提高小区边缘的覆盖和低数据率信号的功放效率

QPSK

16QAM

64QAM

256QAM:提高系统容量

5G协议中已经给出调制映射公式,为使所有映射有一样的平均功率,需对映射进行归一化。映射后的复数值乘上一个归一化的量,即可得到输出数据。

图1 5G调制映射公式

2、信道编码

信道编码选择的基本原则:

  • 编码性能:纠错能力以及编码冗余率;
  • 编码效率:复杂程度及能效;
  • 灵活性:编码的数据块大小,能否支持增量冗余的混合自动重传。

5G NR的数据信道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LDPC),控制信道采用极化编码(Polar)

  • LDPC编码:由奇偶校验矩阵定义,每一行代表一个编码位(bit),每一列代表一个奇偶校验方程。5G NR中的LDPC编码采用准循环结构(奇偶检验矩阵由更小的基矩阵定义)和速率兼容结构(基矩阵可进行高速率编码);
  • polar码:主要用于5G网络层1和层2的控制信令。

3、全新波形

5G的新波形要求支持其三大类用户场景,即eMBB、mMTC和URLLC。需要针对不同场景采用灵活的子载波等空口参数集(Numerology)以及信令和控制负荷最小化,以提升效率。

LTE系统中的OFDM波形具有频谱效率高、易于实现、能有效抵抗多径衰落等特性,因此5G系统仍考虑基于OFDM来进行波形设计。但LTE系统存在子载波间隔和符号长度固定(无法支持多种移动性场景)、频谱旁瓣大(产生载波间干扰ICI和符号间干扰ISI)两大缺点。

4、灵活帧结构

5G取消了5M以下的LTE小区带宽,大带宽是5G的典型特征。

  • sub 6GHz小区最大小区带宽为100M;
  • 毫米波最大小区带宽为400M。

5G NR采用多个不同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类型,4G只用单一的15 kHz的子载波间隔。5G NR采用参数μ来表述子载波间隔。

图2 5G频域资源基本概念

定义频域上一个资源块(RB)包含12个子载波,对于不同的子载波间隔,RB频域资源大小不同,gNB支持的单载波带宽也各不相同。

表2 gNB支持的单载波带宽
μ MinRB MaxRB

Subcarrier Spacing

(kHz)

FreqBW Min

(MHz)

FreqBW Max

(MHz)

0 24 275 15 4.32 49.5
1 24 275 30 8.64 99
2 24 275 60 17.28 198
3 24 275 120 34.56 396
4 24 138 240 69.12 397.44
5 24 69 480 138.24 397.44

时域物理资源划分方面,采样时间计算公式为

时域方面,5G采用和4G相同的无线帧(10 ms)和子帧(1 ms),但在子帧中的时隙数量不同,每个时隙上定义的符号数也不同,符号根据时隙配置类型的不同而变化。5G各种时域配置如图。

图3 5G时域配置

5、物理层参考信号重设

通信过程中,根据预先定义的标准参考信号X和实际接收到的参考信号Y求取方程中矩阵H的特征值,再配置H应用于其他未知数据信号的相干检测、解调、估计等,在5G的波束成形技术中也会协助求解类似的波束成形矩阵权值。

为提高网络能效(能量利用效率),并保证向后兼容, 5G NR参考信号主要包括4种:解调参考信号(DM-RS)、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T-RS)、测量参考信号(SRS)以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5G基本原理/5G NR的关键技术相关推荐

  1. 系统架构与5G异构云无线入网关键技术(物联网电子类外文翻译)

    资料下载地址: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sheziqiong/85584733?spm=1001.2014.3001.5503 摘 要 与第四代蜂窝系统相比 ...

  2. 开展5G物联网体系架构、关键技术与行业应用集成创新高级研修班

    关于开展5G物联网体系架构.关键技术与行业应用集成创新高级研修班 --5G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深度融合与应用集成案例邀请函 各有关单位: 2020年5G正式步入商用,5G ...

  3. 5G网络的主要特性、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 奇点临近——中国如何迎接未来的5G网络革命?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简介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是我国在2019年推出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将促使通信增速提升.覆盖范围扩大.速度加快.价格降低.应用场景广泛.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

  4. 5G非授权频段接入关键技术及国际标准化

    [摘  要]非授权频谱作为5G授权频谱的补充可以满足运营商及垂直行业的多种应用,3GPP在R16阶段对5G NR在非授权频段的接入进行了研究和标准化.结合非授权频段的监管规则,对5G NR在非授权频段 ...

  5. 华为面向5G的室内覆盖数字化关键技术要素

    数字化室分易于演进 数字化室分的头端有源,传输使用网线/光纤,从容量演进.可视管理.易部署等方面讲,其架构更容易支持5G演进.当前新建4G场景建议预埋Cat6A网 线或者光电混合缆,未来即可通过新增C ...

  6. 5G的基本特点与关键技术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导读]从1G到4G,移动通信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个人的通信是移动通信的核心业务. 从1G到4G,移动通信的核心是人与人 ...

  7. 5G射频室内测试的关键技术

    0 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1G)移动通信开始到今天的4G,移动通信及其衍生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从话音通信到数据通信,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预计2010年到20 ...

  8. 5G URLLC端到端关键技术分析

    [摘  要]超可靠低时延通信场景是5G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也是5G标准面向业务应用开展URLLC技术增强的重要驱动力之一.通过分析5G无线网.传输网与核心网在URLLC场景下潜在的低时延与高可靠关键技 ...

  9. 5G NR — 关键技术

    目录 文章目录 目录 5G NR 的关键技术 提升频谱 提升宽带 提升小区数量 C-RAN 利用分布式概念降低延迟 云化的 NG-RAN 5G NR 的关键技术 Channel capacity = ...

  10. 计算虚拟化涉及的关键技术有哪几项_都开始商用了 5G的这些关键技术还不知道?...

    [PConline 杂谈]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为我们带来了更高的数据速率与更低的延迟,甚至比4G快了100倍.在满足移动超高清视频.AR/VR等大流量应用的同时,更将开启万物互联.深度融合的发 ...

最新文章

  1. c++ 公有继承的赋值兼容规则
  2. Ultraedit 26.1安装教程
  3. mysql explain字段含义_史上最全的explain常见结果含义分析,值得收藏
  4. 三菱plc指令大全详解图表_三菱PLC的常见问题大全!
  5. python模块调用模块_Python模块调用
  6. ROS入门-10.话题消息的定义与使用
  7. Golang groupcache LRU 缓存简介与用法
  8. 转: maven进阶:一个多模块项目
  9. 软件测试用例编号命名规则,在TD的测试用例中显示测试用例编号的方法
  10. sd卡卡槽_SD卡无法读取最完整解决办法汇总
  11. Layui表单验证及提交
  12. 国科大.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期末复习笔记手稿+复习大纲
  13. 微信公众号插入公式介绍
  14. 什么是通配符 计算机网络,通配符
  15. Android Jetpack系列之DataStore
  16. 看到的不错的产品助理面试题
  17. java中style的用法
  18. jQJQJQJQJQJQ
  19. java文件删除选择框,从列表框中删除文件
  20. Reflex WMS入门系列二十五:将叉车纳入系统进行管理

热门文章

  1. linux专业画图工具astah下载和安装
  2. 计算机中求声音传输时间公式,混响时间常用的几种计算公式
  3. Windows 多功能计算器
  4. user_agent浏览器头部
  5. 【黑苹果教程】说点闲话
  6. 同济大学Python程序设计基础 实验一:Python程序设计基础
  7. java iplimage 头文件_javaCV图像处理之Frame、Mat和IplImage三者相互转换(使用openCV进行Mat和IplImage转换)......
  8. 基于软件仿真的PLC系统测试技术
  9. Capture CIS 软件功能介绍
  10. tfidf处理代码_tfidf代码简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