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基础系列之一 快速入门

JavaScript历史

要了解JavaScript,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JavaScript的诞生。
在上个世纪的1995年,当时的网景公司正凭借其Navigator浏览器成为Web时代开启时最著名的第一代互联网公司。
由于网景公司希望能在静态HTML页面上添加一些动态效果,于是叫Brendan Eich这哥们在两周之内设计出了JavaScript语言。你没看错,这哥们只用了10天时间。
为什么起名叫JavaScript?原因是当时Java语言非常红火,所以网景公司希望借Java的名气来推广,但事实上JavaScript除了语法上有点像Java,其他部分基本上没啥关系。

ECMAScript

因为网景开发了JavaScript,一年后微软又模仿JavaScript开发了JScript,为了让JavaScript成为全球标准,几个公司联合E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组织定制了JavaScript语言的标准,被称为ECMAScript标准。
所以简单说来就是,ECMAScript是一种语言标准,而JavaScript是网景公司对ECMAScript标准的一种实现。
那为什么不直接把JavaScript定为标准呢?因为JavaScript是网景的注册商标。
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用JavaScript这个词。如果你遇到ECMAScript这个词,简单把它替换为JavaScript就行了。

JavaScript版本

JavaScript语言是在10天时间内设计出来的,虽然语言的设计者水平非常NB,但谁也架不住“时间紧,任务重”,所以,JavaScript有很多设计缺陷,我们后面会慢慢讲到。
此外,由于JavaScript的标准——ECMAScript在不断发展,最新版ECMAScript 6标准(简称ES6)已经在2015年6月正式发布了,所以,讲到JavaScript的版本,实际上就是说它实现了ECMAScript标准的哪个版本。
由于浏览器在发布时就确定了JavaScript的版本,加上很多用户还在使用IE6这种古老的浏览器,这就导致你在写JavaScript的时候,要照顾一下老用户,不能一上来就用最新的ES6标准写,否则,老用户的浏览器是无法运行新版本的JavaScript代码的。
不过,JavaScript的核心语法并没有多大变化。我们的教程会先讲JavaScript最核心的用法,然后,针对ES6讲解新增特性。

快速入门

JavaScript代码可以直接嵌在网页的任何地方,不过通常我们都把JavaScript代码放到<head>中:

<html>
<head><script>alert('Hello, world');</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由<script>...</script>包含的代码就是JavaScript代码,它将直接被浏览器执行。

第二种方法是把JavaScript代码放到一个单独的.js文件,然后在HTML中通过<script src="..."></script>引入这个文件:

<html>
<head><script src="/static/js/abc.js"></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这样,/static/js/abc.js就会被浏览器执行。

把JavaScript代码放入一个单独的.js文件中更利于维护代码,并且多个页面可以各自引用同一份.js文件。
可以在同一个页面中引入多个.js文件,还可以在页面中多次编写<script> js代码... </script>,浏览器按照顺序依次执行。
有些时候你会看到<script>标签还设置了一个type属性: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script>
但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默认的type就是JavaScript,所以不必显式地把type指定为JavaScript。

如何编写JavaScript

可以用任何文本编辑器来编写JavaScript代码。这里我们推荐以下几种文本编辑器:

Sublime Text
免费,但不注册会不定时弹出提示框。

Notepad++
免费

注意:不可以用Word或写字板来编写JavaScript或HTML,因为带格式的文本保存后不是纯文本文件,无法被浏览器正常读取。

如何运行JavaScript

要让浏览器运行JavaScript,必须先有一个HTML页面,在HTML页面中引入JavaScript,然后,让浏览器加载该HTML页面,就可以执行JavaScript代码。
你也许会想,直接在我的硬盘上创建好HTML和JavaScript文件,然后用浏览器打开,不就可以看到效果了吗?
这种方式运行部分JavaScript代码没有问题,但由于浏览器的安全限制,以file://开头的地址无法执行如联网等JavaScript代码,最终,你还是需要架设一个Web服务器,然后以http://开头的地址来正常执行所有JavaScript代码。
不过,开始学习阶段,你无须关心如何搭建开发环境的问题,我们提供在页面输入JavaScript代码并直接运行的功能,让你专注于JavaScript的学习。

调试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写JavaScript的时候,如果期望显示ABC,结果却显示XYZ,到底代码哪里出了问题?不要抓狂,也不要泄气,作为小白,要坚信:JavaScript本身没有问题,浏览器执行也没有问题,有问题的一定是我的代码。
如何找出问题代码?这就需要调试。
怎么在浏览器中调试JavaScript代码呢?
首先,你需要安装Google Chrome浏览器,Chrome浏览器对开发者非常友好,可以让你方便地调试JavaScript代码。从这里下载Chrome浏览器。打开网页出问题的童鞋请移步国内镜像。
安装后,随便打开一个网页,然后点击菜单“查看(View)”-“开发者(Developer)”-“开发者工具(Developer Tools)”,浏览器窗口就会一分为二,下方就是开发者工具:

先点击“控制台(Console)“,在这个面板里可以直接输入JavaScript代码,按回车后执行。

要查看一个变量的内容,在Console中输入console.log(a);,回车后显示的值就是变量的内容。
关闭Console请点击右上角的“×”按钮。请熟练掌握Console的使用方法,在编写JavaScript代码时,经常需要在Console运行测试代码。
如果你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可以研究开发者工具的“源码(Sources)”,掌握断点、单步执行等高级调试技巧。

基本语法

语法

JavaScript的语法和Java语言类似,每个语句以;结束,语句块用{...}。但是,JavaScript并不强制要求在每个语句的结尾加;,浏览器中负责执行JavaScript代码的引擎会自动在每个语句的结尾补上;。
注意:让JavaScript引擎自动加分号在某些情况下会改变程序的语义,导致运行结果与期望不一致。在本教程中,我们不会省略;,所有语句都会添加;。

例如,下面的一行代码就是一个完整的赋值语句:

var x = 1;
下面的一行代码是一个字符串,但仍然可以视为一个完整的语句:

'Hello, world';
下面的一行代码包含两个语句,每个语句用;表示语句结束:

var x = 1; var y = 2; // 不建议一行写多个语句!
语句块是一组语句的集合,例如,下面的代码先做了一个判断,如果判断成立,将执行{...}中的所有语句:

if (2 > 1) {x = 1;y = 2;z = 3;
}

注意花括号{...}内的语句具有缩进,通常是4个空格。缩进不是JavaScript语法要求必须的,但缩进有助于我们理解代码的层次,所以编写代码时要遵守缩进规则。很多文本编辑器具有“自动缩进”的功能,可以帮助整理代码。

{...}还可以嵌套,形成层级结构:

if (2 > 1) {x = 1;y = 2;z = 3;if (x < y) {z = 4;}if (x > y) {z = 5;}
}

JavaScript本身对嵌套的层级没有限制,但是过多的嵌套无疑会大大增加看懂代码的难度。遇到这种情况,需要把部分代码抽出来,作为函数来调用,这样可以减少代码的复杂度。

注释

以//开头直到行末的字符被视为行注释,注释是给开发人员看到,JavaScript引擎会自动忽略:

// 这是一行注释
alert('hello'); // 这也是注释
另一种块注释是用/*...*/把多行字符包裹起来,把一大“块”视为一个注释:/* 从这里开始是块注释
仍然是注释
仍然是注释
注释结束 */

请注意,JavaScript严格区分大小写,如果弄错了大小写,程序将报错或者运行不正常。

数据类型和变量

数据类型

计算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做数学计算的机器,因此,计算机程序理所当然地可以处理各种数值。但是,计算机能处理的远不止数值,还可以处理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网页等各种各样的数据,不同的数据,需要定义不同的数据类型。在JavaScript中定义了以下几种数据类型:

Number

JavaScript不区分整数和浮点数,统一用Number表示,以下都是合法的Number类型:

123; // 整数123
0.456; // 浮点数0.456
1.2345e3; // 科学计数法表示1.2345x1000,等同于1234.5
-99; // 负数
NaN; // NaN表示Not a Number,当无法计算结果时用NaN表示
Infinity; // Infinity表示无限大,当数值超过了JavaScript的Number所能表示的最大值时,就表示为Infinity
计算机由于使用二进制,所以,有时候用十六进制表示整数比较方便,十六进制用0x前缀和0-9,a-f表示,例如:0xff00,0xa5b4c3d2,等等,它们和十进制表示的数值完全一样。

Number可以直接做四则运算,规则和数学一致:

1 + 2; // 3
(1 + 2) * 5 / 2; // 7.5
2 / 0; // Infinity
0 / 0; // NaN
10 % 3; // 1
10.5 % 3; // 1.5
注意%是求余运算。

字符串

字符串是以单引号'或双引号"括起来的任意文本,比如'abc',"xyz"等等。请注意,''或""本身只是一种表示方式,不是字符串的一部分,因此,字符串'abc'只有a,b,c这3个字符。

布尔值

布尔值和布尔代数的表示完全一致,一个布尔值只有true、false两种值,要么是true,要么是false,可以直接用true、false表示布尔值,也可以通过布尔运算计算出来:

true; // 这是一个true值
false; // 这是一个false值
2 > 1; // 这是一个true值
2 >= 3; // 这是一个false值
&&运算是与运算,只有所有都为true,&&运算结果才是true:

true && true; // 这个&&语句计算结果为true
true && false; // 这个&&语句计算结果为false
false && true && false; // 这个&&语句计算结果为false
||运算是或运算,只要其中有一个为true,||运算结果就是true:

false || false; // 这个||语句计算结果为false
true || false; // 这个||语句计算结果为true
false || true || false; // 这个||语句计算结果为true
!运算是非运算,它是一个单目运算符,把true变成false,false变成true:

! true; // 结果为false
! false; // 结果为true
! (2 > 5); // 结果为true
布尔值经常用在条件判断中,比如:

var age = 15;
if (age >= 18) {
    alert('adult');
} else {
    alert('teenager');
}

比较运算符

当我们对Number做比较时,可以通过比较运算符得到一个布尔值:

2 > 5; // false
5 >= 2; // true
7 == 7; // true
实际上,JavaScript允许对任意数据类型做比较:

false == 0; // true
false === 0; // false
要特别注意相等运算符==。JavaScript在设计时,有两种比较运算符:

第一种是==比较,它会自动转换数据类型再比较,很多时候,会得到非常诡异的结果;
第二种是===比较,它不会自动转换数据类型,如果数据类型不一致,返回false,如果一致,再比较。

由于JavaScript这个设计缺陷,不要使用==比较,始终坚持使用===比较。

另一个例外是NaN这个特殊的Number与所有其他值都不相等,包括它自己:

NaN === NaN; // false
唯一能判断NaN的方法是通过isNaN()函数:

isNaN(NaN); // true
最后要注意浮点数的相等比较:

1 / 3 === (1 - 2 / 3); // false
这不是JavaScript的设计缺陷。浮点数在运算过程中会产生误差,因为计算机无法精确表示无限循环小数。要比较两个浮点数是否相等,只能计算它们之差的绝对值,看是否小于某个阈值:

Math.abs(1 / 3 - (1 - 2 / 3)) < 0.0000001; // true
null和undefined

null表示一个“空”的值,它和0以及空字符串''不同,0是一个数值,''表示长度为0的字符串,而null表示“空”。

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JavaScript的null的表示,例如Java也用null,Swift用nil,Python用None表示。但是,在JavaScript中,还有一个和null类似的undefined,它表示“未定义”。

JavaScript的设计者希望用null表示一个空的值,而undefined表示值未定义。事实证明,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区分两者的意义不大。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应该用null。undefined仅仅在判断函数参数是否传递的情况下有用。

数组

数组是一组按顺序排列的集合,集合的每个值称为元素。JavaScript的数组可以包括任意数据类型。例如:

[1, 2, 3.14, 'Hello', null, true];
上述数组包含6个元素。数组用[]表示,元素之间用,分隔。

另一种创建数组的方法是通过Array()函数实现:

new Array(1, 2, 3); // 创建了数组[1, 2, 3]
然而,出于代码的可读性考虑,强烈建议直接使用[]。

数组的元素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请注意,索引的起始值为0:

var arr = [1, 2, 3.14, 'Hello', null, true];
arr[0]; // 返回索引为0的元素,即1
arr[5]; // 返回索引为5的元素,即true
arr[6]; // 索引超出了范围,返回undefined
对象

JavaScript的对象是一组由键-值组成的无序集合,例如:

var person = {name: 'Bob',age: 20,tags: ['js', 'web', 'mobile'],city: 'Beijing',hasCar: true,zipcode: null
};

JavaScript对象的键都是字符串类型,值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上述person对象一共定义了6个键值对,其中每个键又称为对象的属性,例如,person的name属性为'Bob',zipcode属性为null。

要获取一个对象的属性,我们用对象变量.属性名的方式:

person.name; // 'Bob'
person.zipcode; // null

变量

变量的概念基本上和初中代数的方程变量是一致的,只是在计算机程序中,变量不仅可以是数字,还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

变量在JavaScript中就是用一个变量名表示,变量名是大小写英文、数字、$和_的组合,且不能用数字开头。变量名也不能是JavaScript的关键字,如if、while等。申明一个变量用var语句,比如:

var a; // 申明了变量a,此时a的值为undefined
var $b = 1; // 申明了变量$b,同时给$b赋值,此时$b的值为1
var s_007 = '007'; // s_007是一个字符串
var Answer = true; // Answer是一个布尔值true
var t = null; // t的值是null

变量名也可以用中文,但是,请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在JavaScript中,使用等号=对变量进行赋值。可以把任意数据类型赋值给变量,同一个变量可以反复赋值,而且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变量,但是要注意只能用var申明一次,例如:

var a = 123; // a的值是整数123
a = 'ABC'; // a变为字符串
这种变量本身类型不固定的语言称之为动态语言,与之对应的是静态语言。静态语言在定义变量时必须指定变量类型,如果赋值的时候类型不匹配,就会报错。例如Java是静态语言,赋值语句如下:

int a = 123; // a是整数类型变量,类型用int申明
a = "ABC"; // 错误:不能把字符串赋给整型变量
和静态语言相比,动态语言更灵活,就是这个原因。

请不要把赋值语句的等号等同于数学的等号。比如下面的代码:

var x = 10;
x = x + 2;
如果从数学上理解x = x + 2那无论如何是不成立的,在程序中,赋值语句先计算右侧的表达式x + 2,得到结果12,再赋给变量x。由于x之前的值是10,重新赋值后,x的值变成12。

strict模式

JavaScript在设计之初,为了方便初学者学习,并不强制要求用var申明变量。这个设计错误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如果一个变量没有通过var申明就被使用,那么该变量就自动被申明为全局变量:

i = 10; // i现在是全局变量
在同一个页面的不同的JavaScript文件中,如果都不用var申明,恰好都使用了变量i,将造成变量i互相影响,产生难以调试的错误结果。

使用var申明的变量则不是全局变量,它的范围被限制在该变量被申明的函数体内(函数的概念将稍后讲解),同名变量在不同的函数体内互不冲突。

为了修补JavaScript这一严重设计缺陷,ECMA在后续规范中推出了strict模式,在strict模式下运行的JavaScript代码,强制通过var申明变量,未使用var申明变量就使用的,将导致运行错误。

启用strict模式的方法是在JavaScript代码的第一行写上:

'use strict';
这是一个字符串,不支持strict模式的浏览器会把它当做一个字符串语句执行,支持strict模式的浏览器将开启strict模式运行JavaScript。

来测试一下你的浏览器是否能支持strict模式:

'use strict';
// 如果浏览器支持strict模式,
// 下面的代码将报ReferenceError错误:abc = 'Hello, world';
alert(abc);

运行代码,如果浏览器报错,请修复后再运行。如果浏览器不报错,说明你的浏览器太古老了,需要尽快升级。

不用var申明的变量会被视为全局变量,为了避免这一缺陷,所有的JavaScript代码都应该使用strict模式。我们在后面编写的JavaScript代码将全部采用strict模式。

字符串

JavaScript的字符串就是用''或""括起来的字符表示。
如果'本身也是一个字符,那就可以用""括起来,比如"I'm OK"包含的字符是I,',m,空格,O,K这6个字符。
如果字符串内部既包含'又包含"怎么办?可以用转义字符\来标识,比如:

'I\'m \"OK\"!';
表示的字符串内容是:I'm "OK"!

转义字符\可以转义很多字符,比如\n表示换行,\t表示制表符,字符\本身也要转义,所以\\表示的字符就是\。

ASCII字符可以以\x##形式的十六进制表示,例如:

'\x41'; // 完全等同于 'A'
还可以用\u####表示一个Unicode字符:

'\u4e2d\u6587'; // 完全等同于 '中文'
多行字符串

由于多行字符串用\n写起来比较费事,所以最新的ES6标准新增了一种多行字符串的表示方法,用反引号 ` ... ` 表示:

`这是一个
多行
字符串`;
注意:反引号在键盘的ESC下方,数字键1的左边:

┌─────┐ ┌─────┬─────┬─────┬─────┐
│ ESC │ │ F1  │ F2  │ F3  │ F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2  │  3  │  4  │
├─────┴──┬──┴──┬──┴──┬──┴──┬──┘
│        │     │     │     │
│  tab   │  Q  │  W  │  E  │
├────────┴──┬──┴──┬──┴──┬──┘
│           │     │     │
│ caps lock │  A  │  S  │
└───────────┴─────┴─────┘

练习:测试你的浏览器是否支持ES6标准,如果不支持,请把多行字符串用\n重新表示出来:

// 如果浏览器不支持ES6,将报SyntaxError错误:

alert(`多行
字符串
测试`);

要把多个字符串连接起来,可以用+号连接:

var name = '小明';
var age = 20;
var message = '你好, ' + name + ', 你今年' + age + '岁了!';
alert(message);

如果有很多变量需要连接,用+号就比较麻烦。ES6新增了一种模板字符串,表示方法和上面的多行字符串一样,但是它会自动替换字符串中的变量:

var name = '小明';
var age = 20;
var message = `你好, ${name}, 你今年${age}岁了!`;
alert(message);

练习:测试你的浏览器是否支持ES6模板字符串,如果不支持,请把模板字符串改为+连接的普通字符串:

// 如果浏览器支持模板字符串,将会替换字符串内部的变量:

var name = '小明';
var age = 20;
alert(`你好, ${name}, 你今年${age}岁了!`);

操作字符串

字符串常见的操作如下:

var s = 'Hello, world!';
s.length; // 13
要获取字符串某个指定位置的字符,使用类似Array的下标操作,索引号从0开始:

var s = 'Hello, world!';

s[0]; // 'H'
s[6]; // ' '
s[7]; // 'w'
s[12]; // '!'
s[13]; // undefined 超出范围的索引不会报错,但一律返回undefined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字符串是不可变的,如果对字符串的某个索引赋值,不会有任何错误,但是,也没有任何效果:

var s = 'Test';
s[0] = 'X';
alert(s); // s仍然为'Test'

JavaScript为字符串提供了一些常用方法,注意,调用这些方法本身不会改变原有字符串的内容,而是返回一个新字符串:

toUpperCase

toUpperCase()把一个字符串全部变为大写:

var s = 'Hello';
s.toUpperCase(); // 返回'HELLO'
toLowerCase

toLowerCase()把一个字符串全部变为小写:

var s = 'Hello';
var lower = s.toLowerCase(); // 返回'hello'并赋值给变量lower
lower; // 'hello'
indexOf

indexOf()会搜索指定字符串出现的位置:

var s = 'hello, world';
s.indexOf('world'); // 返回7
s.indexOf('World'); // 没有找到指定的子串,返回-1
substring

substring()返回指定索引区间的子串:

var s = 'hello, world'
s.substring(0, 5); // 从索引0开始到5(不包括5),返回'hello'
s.substring(7); // 从索引7开始到结束,返回'world'

数组

JavaScript的Array可以包含任意数据类型,并通过索引来访问每个元素。

要取得Array的长度,直接访问length属性:

var arr = [1, 2, 3.14, 'Hello', null, true];
arr.length; // 6

请注意,直接给Arraylength赋一个新的值会导致Array大小的变化:

var arr = [1, 2, 3];
arr.length; // 3
arr.length = 6;
arr; // arr变为[1, 2, 3,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arr.length = 2;
arr; // arr变为[1, 2]

Array可以通过索引把对应的元素修改为新的值,因此,对Array的索引进行赋值会直接修改这个Array

var arr = ['A', 'B', 'C'];
arr[1] = 99;
arr; // arr现在变为['A', 99, 'C']

请注意,如果通过索引赋值时,索引超过了范围,同样会引起Array大小的变化:

var arr = [1, 2, 3];
arr[5] = 'x';
arr; // arr变为[1, 2, 3, undefined, undefined, 'x']

大多数其他编程语言不允许直接改变数组的大小,越界访问索引会报错。然而,JavaScript的Array却不会有任何错误。在编写代码时,不建议直接修改Array的大小,访问索引时要确保索引不会越界。

indexOf

与String类似,Array也可以通过indexOf()来搜索一个指定的元素的位置:

var arr = [10, 20, '30', 'xyz'];
arr.indexOf(10); // 元素10的索引为0
arr.indexOf(20); // 元素20的索引为1
arr.indexOf(30); // 元素30没有找到,返回-1
arr.indexOf('30'); // 元素'30'的索引为2

注意了,数字30和字符串'30'是不同的元素。

slice

slice()就是对应String的substring()版本,它截取Array的部分元素,然后返回一个新的Array

var arr = ['A', 'B', 'C', 'D', 'E', 'F', 'G'];
arr.slice(0, 3); // 从索引0开始,到索引3结束,但不包括索引3: ['A', 'B', 'C']
arr.slice(3); // 从索引3开始到结束: ['D', 'E', 'F', 'G']

注意到slice()的起止参数包括开始索引,不包括结束索引。

如果不给slice()传递任何参数,它就会从头到尾截取所有元素。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复制一个Array

var arr = ['A', 'B', 'C', 'D', 'E', 'F', 'G'];
var aCopy = arr.slice();
aCopy; // ['A', 'B', 'C', 'D', 'E', 'F', 'G']
aCopy === arr; // false

push和pop

push()Array的末尾添加若干元素,pop()则把Array的最后一个元素删除掉:

var arr = [1, 2];
arr.push('A', 'B'); // 返回Array新的长度: 4
arr; // [1, 2, 'A', 'B']
arr.pop(); // pop()返回'B'
arr; // [1, 2, 'A']
arr.pop(); arr.pop(); arr.pop(); // 连续pop 3次
arr; // []
arr.pop(); // 空数组继续pop不会报错,而是返回undefined
arr; // []

unshift和shift

如果要往Array的头部添加若干元素,使用unshift()方法,shift()方法则把Array的第一个元素删掉:

var arr = [1, 2];
arr.unshift('A', 'B'); // 返回Array新的长度: 4
arr; // ['A', 'B', 1, 2]
arr.shift(); // 'A'
arr; // ['B', 1, 2]
arr.shift(); arr.shift(); arr.shift(); // 连续shift 3次
arr; // []
arr.shift(); // 空数组继续shift不会报错,而是返回undefined
arr; // []

sort

sort()可以对当前Array进行排序,它会直接修改当前Array的元素位置,直接调用时,按照默认顺序排序:

var arr = ['B', 'C', 'A'];
arr.sort();
arr; // ['A', 'B', 'C']

能否按照我们自己指定的顺序排序呢?完全可以,我们将在后面的函数中讲到。

reverse

reverse()把整个Array的元素给掉个个,也就是反转:

var arr = ['one', 'two', 'three'];
arr.reverse();
arr; // ['three', 'two', 'one']

splice

splice()方法是修改Array的“万能方法”,它可以从指定的索引开始删除若干元素,然后再从该位置添加若干元素:

var arr = ['Microsoft', 'Apple', 'Yahoo', 'AOL', 'Excite', 'Oracle'];
// 从索引2开始删除3个元素,然后再添加两个元素:
arr.splice(2, 3, 'Google', 'Facebook'); // 返回删除的元素 ['Yahoo', 'AOL', 'Excite']
arr; // ['Microsoft', 'Apple', 'Google', 'Facebook', 'Oracle']
// 只删除,不添加:
arr.splice(2, 2); // ['Google', 'Facebook']
arr; // ['Microsoft', 'Apple', 'Oracle']
// 只添加,不删除:
arr.splice(2, 0, 'Google', 'Facebook'); // 返回[],因为没有删除任何元素
arr; // ['Microsoft', 'Apple', 'Google', 'Facebook', 'Oracle']

concat

concat()方法把当前的Array和另一个Array连接起来,并返回一个新的Array

var arr = ['A', 'B', 'C'];
var added = arr.concat([1, 2, 3]);
added; // ['A', 'B', 'C', 1, 2, 3]
arr; // ['A', 'B', 'C']

请注意,concat()方法并没有修改当前Array,而是返回了一个新的Array

实际上,concat()方法可以接收任意个元素和Array,并且自动把Array拆开,然后全部添加到新的Array里:

var arr = ['A', 'B', 'C'];
arr.concat(1, 2, [3, 4]); // ['A', 'B', 'C', 1, 2, 3, 4]

join

join()方法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它把当前Array的每个元素都用指定的字符串连接起来,然后返回连接后的字符串:

var arr = ['A', 'B', 'C', 1, 2, 3];
arr.join('-'); // 'A-B-C-1-2-3'

如果Array的元素不是字符串,将自动转换为字符串后再连接。

多维数组

如果数组的某个元素又是一个Array,则可以形成多维数组,例如:

var arr = [[1, 2, 3], [400, 500, 600], '-'];

上述Array包含3个元素,其中头两个元素本身也是Array

小结

Array提供了一种顺序存储一组元素的功能,并可以按索引来读写。

对象

avaScript的对象是一种无序的集合数据类型,它由若干键值对组成。

JavaScript的对象用于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某个对象。例如,为了描述“小明”这个淘气的小朋友,我们可以用若干键值对来描述他:

var xiaoming = {name: '小明',birth: 1990,school: 'No.1 Middle School',height: 1.70,weight: 65,score: null
};

JavaScript用一个{...}表示一个对象,键值对以xxx: xxx形式申明,用,隔开。注意,最后一个键值对不需要在末尾加,,如果加了,有的浏览器(如低版本的IE)将报错。

上述对象申明了一个name属性,值是'小明'birth属性,值是1990,以及其他一些属性。最后,把这个对象赋值给变量xiaoming后,就可以通过变量xiaoming来获取小明的属性了:

xiaoming.name; // '小明'
xiaoming.birth; // 1990

访问属性是通过.操作符完成的,但这要求属性名必须是一个有效的变量名。如果属性名包含特殊字符,就必须用''括起来:

var xiaohong = {name: '小红','middle-school': 'No.1 Middle School'
};

xiaohong的属性名middle-school不是一个有效的变量,就需要用''括起来。访问这个属性也无法使用.操作符,必须用['xxx']来访问:

xiaohong['middle-school']; // 'No.1 Middle School'
xiaohong['name']; // '小红'
xiaohong.name; // '小红'

也可以用xiaohong['name']来访问xiaohongname属性,不过xiaohong.name的写法更简洁。我们在编写JavaScript代码的时候,属性名尽量使用标准的变量名,这样就可以直接通过object.prop的形式访问一个属性了。

实际上JavaScript对象的所有属性都是字符串,不过属性对应的值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

如果访问一个不存在的属性会返回什么呢?JavaScript规定,访问不存在的属性不报错,而是返回undefined

var xiaoming = {name: '小明'
};
xiaoming.age; // undefined

由于JavaScript的对象是动态类型,你可以自由地给一个对象添加或删除属性:

var xiaoming = {name: '小明'
};
xiaoming.age; // undefined
xiaoming.age = 18; // 新增一个age属性
xiaoming.age; // 18
delete xiaoming.age; // 删除age属性
xiaoming.age; // undefined
delete xiaoming['name']; // 删除name属性
xiaoming.name; // undefined
delete xiaoming.school; // 删除一个不存在的school属性也不会报错

如果我们要检测xiaoming是否拥有某一属性,可以用in操作符:

var xiaoming = {name: '小明',birth: 1990,school: 'No.1 Middle School',height: 1.70,weight: 65,score: null
};
'name' in xiaoming; // true
'grade' in xiaoming; // false

不过要小心,如果in判断一个属性存在,这个属性不一定是xiaoming的,它可能是xiaoming继承得到的:

'toString' in xiaoming; // true

因为toString定义在object对象中,而所有对象最终都会在原型链上指向object,所以xiaoming也拥有toString属性。

要判断一个属性是否是xiaoming自身拥有的,而不是继承得到的,可以用hasOwnProperty()方法:

var xiaoming = {name: '小明'
};
xiaoming.hasOwnProperty('name'); // true
xiaoming.hasOwnProperty('toString'); // false

条件判断

JavaScript使用if () { ... } else { ... }来进行条件判断。例如,根据年龄显示不同内容,可以用if语句实现如下:

var age = 20;
if (age >= 18) { // 如果age >= 18为true,则执行if语句块alert('adult');
} else { // 否则执行else语句块alert('teenager');
}

其中else语句是可选的。如果语句块只包含一条语句,那么可以省略{}

var age = 20;
if (age >= 18)alert('adult');
elsealert('teenager');

省略{}的危险之处在于,如果后来想添加一些语句,却忘了写{},就改变了if...else...的语义,例如:

var age = 20;
if (age >= 18)alert('adult');
elseconsole.log('age < 18'); // 添加一行日志alert('teenager'); // <- 这行语句已经不在else的控制范围了

上述代码的else子句实际上只负责执行console.log('age < 18');,原有的alert('teenager');已经不属于if...else...的控制范围了,它每次都会执行。

相反地,有{}的语句就不会出错:

var age = 20;
if (age >= 18) {alert('adult');
} else {console.log('age < 18');alert('teenager');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建议永远都要写上{}

多行条件判断

如果还要更细致地判断条件,可以使用多个if...else...的组合:

var age = 3;
if (age >= 18) {alert('adult');
} else if (age >= 6) {alert('teenager');
} else {alert('kid');
}

上述多个if...else...的组合实际上相当于两层if...else...

var age = 3;
if (age >= 18) {alert('adult');
} else {if (age >= 6) {alert('teenager');} else {alert('kid');}
}

但是我们通常把else if连写在一起,来增加可读性。这里的else略掉了{}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它只包含一个if语句。注意最后一个单独的else不要略掉{}

请注意,if...else...语句的执行特点是二选一,在多个if...else...语句中,如果某个条件成立,则后续就不再继续判断了。

如果if的条件判断语句结果不是truefalse怎么办?例如:

var s = '123';
if (s.length) { // 条件计算结果为3//
}

JavaScript把nullundefined0NaN和空字符串''视为false,其他值一概视为true,因此上述代码条件判断的结果是true

循环

要计算1+2+3,我们可以直接写表达式:

1 + 2 + 3; // 6

要计算1+2+3+...+10,勉强也能写出来。

但是,要计算1+2+3+...+10000,直接写表达式就不可能了。

为了让计算机能计算成千上万次的重复运算,我们就需要循环语句。

JavaScript的循环有两种,一种是for循环,通过初始条件、结束条件和递增条件来循环执行语句块:

var x = 0;
var i;
for (i=1; i<=10000; i++) {x = x + i;
}
x; // 50005000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for循环的控制条件:

  • i=1 这是初始条件,将变量i置为1;
  • i<=10000 这是判断条件,满足时就继续循环,不满足就退出循环;
  • i++ 这是每次循环后的递增条件,由于每次循环后变量i都会加1,因此它终将在若干次循环后不满足判断条件i<=10000而退出循环。

for循环最常用的地方是利用索引来遍历数组:

var arr = ['Apple', 'Google', 'Microsoft'];
var i, x;
for (i=0; i<arr.length; i++) {x = arr[i];alert(x);
}

for循环的3个条件都是可以省略的,如果没有退出循环的判断条件,就必须使用break语句退出循环,否则就是死循环:

var x = 0;
for (;;) { // 将无限循环下去if (x > 100) {break; // 通过if判断来退出循环}x ++;
}

for ... in

for循环的一个变体是for ... in循环,它可以把一个对象的所有属性依次循环出来:

var o = {name: 'Jack',age: 20,city: 'Beijing'
};
for (var key in o) {alert(key); // 'name', 'age', 'city'
}

要过滤掉对象继承的属性,用hasOwnProperty()来实现:

var o = {name: 'Jack',age: 20,city: 'Beijing'
};
for (var key in o) {if (o.hasOwnProperty(key)) {alert(key); // 'name', 'age', 'city'}
}

由于Array也是对象,而它的每个元素的索引被视为对象的属性,因此,for ... in循环可以直接循环出Array的索引:

var a = ['A', 'B', 'C'];
for (var i in a) {alert(i); // '0', '1', '2'alert(a[i]); // 'A', 'B', 'C'
}

请注意,for ... inArray的循环得到的是String而不是Number

while

for循环在已知循环的初始和结束条件时非常有用。而上述忽略了条件的for循环容易让人看不清循环的逻辑,此时用while循环更佳。

while循环只有一个判断条件,条件满足,就不断循环,条件不满足时则退出循环。比如我们要计算100以内所有奇数之和,可以用while循环实现:

var x = 0;
var n = 99;
while (n > 0) {x = x + n;n = n - 2;
}
x; // 2500

在循环内部变量n不断自减,直到变为-1时,不再满足while条件,循环退出。

do ... while

最后一种循环是do { ... } while()循环,它和while循环的唯一区别在于,不是在每次循环开始的时候判断条件,而是在每次循环完成的时候判断条件:

var n = 0;
do {n = n + 1;
} while (n < 100);
n; // 100

do { ... } while()循环要小心,循环体会至少执行1次,而forwhile循环则可能一次都不执行。

小结

循环是让计算机做重复任务的有效的方法,有些时候,如果代码写得有问题,会让程序陷入“死循环”,也就是永远循环下去。JavaScript的死循环会让浏览器无法正常显示或执行当前页面的逻辑,有的浏览器会直接挂掉,有的浏览器会在一段时间后提示你强行终止JavaScript的执行,因此,要特别注意死循环的问题。

在编写循环代码时,务必小心编写初始条件和判断条件,尤其是边界值。特别注意i < 100i <= 100是不同的判断逻辑。

Map和Set

JavaScript的默认对象表示方式{}可以视为其他语言中的MapDictionary的数据结构,即一组键值对。

但是JavaScript的对象有个小问题,就是键必须是字符串。但实际上Number或者其他数据类型作为键也是非常合理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新的ES6规范引入了新的数据类型Map。要测试你的浏览器是否支持ES6规范,请执行以下代码,如果浏览器报ReferenceError错误,那么你需要换一个支持ES6的浏览器:

'use strict';
var m = new Map();
var s = new Set();
alert('你的浏览器支持Map和Set!');

Map

Map是一组键值对的结构,具有极快的查找速度。

举个例子,假设要根据同学的名字查找对应的成绩,如果用Array实现,需要两个Array

var names = ['Michael', 'Bob', 'Tracy'];
var scores = [95, 75, 85];

给定一个名字,要查找对应的成绩,就先要在names中找到对应的位置,再从scores取出对应的成绩,Array越长,耗时越长。

如果用Map实现,只需要一个“名字”-“成绩”的对照表,直接根据名字查找成绩,无论这个表有多大,查找速度都不会变慢。用JavaScript写一个Map如下:

var m = new Map([['Michael', 95], ['Bob', 75], ['Tracy', 85]]);
m.get('Michael'); // 95

初始化Map需要一个二维数组,或者直接初始化一个空MapMap具有以下方法:

var m = new Map(); // 空Map
m.set('Adam', 67); // 添加新的key-value
m.set('Bob', 59);
m.has('Adam'); // 是否存在key 'Adam': true
m.get('Adam'); // 67
m.delete('Adam'); // 删除key 'Adam'
m.get('Adam'); // undefined

由于一个key只能对应一个value,所以,多次对一个key放入value,后面的值会把前面的值冲掉:

var m = new Map();
m.set('Adam', 67);
m.set('Adam', 88);
m.get('Adam'); // 88

Set

SetMap类似,也是一组key的集合,但不存储value。由于key不能重复,所以,在Set中,没有重复的key。

要创建一个Set,需要提供一个Array作为输入,或者直接创建一个空Set

var s1 = new Set(); // 空Set
var s2 = new Set([1, 2, 3]); // 含1, 2, 3

重复元素在Set中自动被过滤:

var s = new Set([1, 2, 3, 3, '3']);
s; // Set {1, 2, 3, "3"}

注意数字3和字符串'3'是不同的元素。

通过add(key)方法可以添加元素到Set中,可以重复添加,但不会有效果:

>>> s.add(4)
>>> s
{1, 2, 3, 4}
>>> s.add(4)
>>> s
{1, 2, 3, 4}

通过delete(key)方法可以删除元素:

var s = new Set([1, 2, 3]);
s; // Set {1, 2, 3}
s.delete(3);
s; // Set {1, 2}

小结

MapSet是ES6标准新增的数据类型,请根据浏览器的支持情况决定是否要使用。

iterable

遍历Array可以采用下标循环,遍历MapSet就无法使用下标。为了统一集合类型,ES6标准引入了新的iterable类型,ArrayMapSet都属于iterable类型。

具有iterable类型的集合可以通过新的for ... of循环来遍历。

for ... of循环是ES6引入的新的语法,请测试你的浏览器是否支持:

'use strict';
var a = [1, 2, 3];
for (var x of a) {
}
alert('你的浏览器支持for ... of');

for ... of循环遍历集合,用法如下:

var a = ['A', 'B', 'C'];
var s = new Set(['A', 'B', 'C']);
var m = new Map([[1, 'x'], [2, 'y'], [3, 'z']]);
for (var x of a) { // 遍历Arrayalert(x);
}
for (var x of s) { // 遍历Setalert(x);
}
for (var x of m) { // 遍历Mapalert(x[0] + '=' + x[1]);
}

你可能会有疑问,for ... of循环和for ... in循环有何区别?

for ... in循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它遍历的实际上是对象的属性名称。一个Array数组实际上也是一个对象,它的每个元素的索引被视为一个属性。

当我们手动给Array对象添加了额外的属性后,for ... in循环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意外效果:

var a = ['A', 'B', 'C'];
a.name = 'Hello';
for (var x in a) {alert(x); // '0', '1', '2', 'name'
}

for ... in循环将把name包括在内,但Arraylength属性却不包括在内。

for ... of循环则完全修复了这些问题,它只循环集合本身的元素:

var a = ['A', 'B', 'C'];
a.name = 'Hello';
for (var x of a) {alert(x); // 'A', 'B', 'C'
}

这就是为什么要引入新的for ... of循环。

然而,更好的方式是直接使用iterable内置的forEach方法,它接收一个函数,每次迭代就自动回调该函数。以Array为例:

var a = ['A', 'B', 'C'];
a.forEach(function (element, index, array) {// element: 指向当前元素的值// index: 指向当前索引// array: 指向Array对象本身alert(element);
});

注意,forEach()方法是ES5.1标准引入的,你需要测试浏览器是否支持。

SetArray类似,但Set没有索引,因此回调函数的前两个参数都是元素本身:

var s = new Set(['A', 'B', 'C']);
s.forEach(function (element, sameElement, set) {alert(element);
});

Map的回调函数参数依次为valuekeymap本身:

var m = new Map([[1, 'x'], [2, 'y'], [3, 'z']]);
m.forEach(function (value, key, map) {alert(value);
});

如果对某些参数不感兴趣,由于JavaScript的函数调用不要求参数必须一致,因此可以忽略它们。例如,只需要获得Arrayelement

var a = ['A', 'B', 'C'];
a.forEach(function (element) {alert(element);
});

转自: https://www.liaoxuefeng.com/wiki/001434446689867b27157e896e74d51a89c25cc8b43bdb3000/00143450082788640f82a480be8481a8ce8272951a40970000

--- end ---

JavaScript基础系列之一 快速入门相关推荐

  1. javascript基础系列(入门前须知)

    -----------------------小历史---------------------------- javascript与java是两种语言,他们的创作公司不同,JavaScript当时是借 ...

  2. SpringBoot系列: RestTemplate 快速入门

    ==================================== 相关的文章 ==================================== SpringBoot系列: 与Sprin ...

  3. Redis学习笔记①基础篇_Redis快速入门

    若文章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请联系博主删除. 资料链接:https://pan.baidu.com/s/1189u6u4icQYHg_9_7ovWmA( ...

  4. JavaScript基础系列---闭包及其应用

    闭包(closure)是JavaScript中一个"神秘"的概念,许多人都对它难以理解,我也一直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前几天深入了解了一下执行环境以及作用域链,可戳查看详情,而闭包与 ...

  5. 【JavaScript基础系列】决定你的人生能走多远的,是基础。

    前言 javaScript门槛非常低,一点语法,一个dom,一个bom就可以使用它开发大部分js应用,再加上现在层出不穷的框架极大的简化抽象了javaScript的使用方式,但是我们始终不能忘记的一点 ...

  6. javascript基础系列:数组常用方法解析

    javascript基础系列:数组常用方法解析 今天是比较特殊的日子,我们编程人员共同的节日,1024,祝每个编程人员节日快乐! 数组是javascript必不可少的一项,今天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数组操作 ...

  7. javascript基础系列:javascript中的变量和数据类型(一)

    javascript基础系列:javascript中的变量和数据类型(一) 今天开始去重新系统温习一遍js基础,并作下记录 javascript是由三部分组成: ECMASCRIPT(ES): 描述了 ...

  8. python编程入门指南-最简单的Python编程入门指南,没基础也能快速入门Python编程...

    原标题:最简单的Python编程入门指南,没基础也能快速入门Python编程 对Python这门编程语言来讲,几乎是没什么不能做到的.最难的不过是如何入门,也就是你进入Python编程的第一步. 其实 ...

  9. JavaScript基础系列之五 浏览器

    JavaScript基础系列之五 浏览器 浏览器 由于JavaScript的出现就是为了能在浏览器中运行,所以,浏览器自然是JavaScript开发者必须要关注的. 目前主流的浏览器分这么几种: IE ...

  10. JavaScript基础系列之四 面向对象编程

    JavaScript基础系列之四 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对象编程 JavaScript的所有数据都可以看成对象,那是不是我们已经在使用面向对象编程了呢? 当然不是.如果我们只使用Number.Array. ...

最新文章

  1. Linux C编程--网络编程3--面向无连接的网络编程
  2. 计算机英语课程背景,专家讲座第十五讲:信息化背景下高质量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教学设计...
  3. word导入mysql表格_数据插入Word 表格步骤
  4. Mybatis 拦截器介绍
  5. 模块化加载_谈谈双亲委派模型的第四次破坏-模块化
  6. 简单的php探针,php探针程序的推荐
  7. qt int转换成qstring_Qt 加载cern-root库 并调用root类
  8. linux系统安装花生壳
  9. iOS开发环境:XCode
  10. 在Visual Studio.NET中更改颜色-黑色与白色
  11. django批量修改table_Django 使用 modelformset 组件批量修改表单数据
  12.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集锦
  13. fpga运算服务器_当FPGA也成为一种服务,你还在顾虑什么?
  14. css自动换行(转载)
  15. 产品设计指南:如何从零设计一款手机端产品(APP)?
  16. 【小贴士】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答辩tips
  17. 《汇编语言》第5章 [BX]和loop指令
  18. 修改DISCUZ支持又拍云缩略图
  19. HDMI 接口及CEC信号
  20. 《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刘顺仁(二) ——财务报表

热门文章

  1. 从google code上clone代码出现 couldn't resolve proxy '(null)' while accessing 的解决方法(2012/12/06)
  2. oracle 创建新的表空间,oracle创建表空间新建新用户并受权
  3. 多吃什么食物可以明目护眼?
  4. 【北亚数据恢复】zfs文件系统的服务器误删除的数据恢复
  5. 数学家吴文俊批判“中国式奥数”:害人害数学
  6. 查看linux磁盘信息,linux下查看硬盘型号等信息
  7. 在Jetty中快速搭建SSL
  8. 读《当下的力量》有感
  9. 利用PS如何进行精细抠图
  10. 六字诀养生法 气功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