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传感器融合理论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Multi-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MSIF),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来自多传感器或多源的信息和数据,在一定的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和综合,以完成所需要的决策和估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

一、多传感器融合几个概念
硬件同步、硬同步:使用同一种硬件同时发布触发采集命令,实现各传感器采集、测量的时间同步。做到同一时刻采集相同的信息。

软件同步:时间同步、空间同步。

时间同步、时间戳同步、软同步:通过统一的主机给各个传感器提供基准时间,各传感器根据已经校准后的各自时间为各自独立采集的数据加上时间戳信息,可以做到所有传感器时间戳同步,但由于各个传感器各自采集周期相互独立,无法保证同一时刻采集相同的信息。

空间同步: 将不同传感器坐标系的测量值转换到同一个坐标系中,其中激光传感器在高速移动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当前速度下的帧内位移校准。

二、基本原理

多传感器融合基本原理就像人脑综合处理信息的过程一样,将各种传感器进行多层次、多空间的信息互补和优化组合处理,最终产生对观测环境的一致性解释。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源数据进行合理支配与使用,而信息融合的最终目标则是基于各传感器获得的分离观测信息,通过对信息多级别、多方面组合导出更多有用信息。这不仅是利用了多个传感器相互协同操作的优势,而且也综合处理了其它信息源的数据来提高整个传感器系统的智能化。

具体来讲,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原理如下:

  (1)多个不同类型传感器(有源或无源)收集观测目标的数据;

  (2)对传感器的输出数据(离散或连续的时间函数数据、输出矢量、成像数据或一个直接的属性说明)进行特征提取的变换,提取代表观测数据的特征矢量Yi;

  (3)对特征矢量Yi进行模式识别处理(如聚类算法、自适应神经网络或其他能将特征矢量Yi变换成目标属性判决的统计模式识别法等),完成各传感器关于目标的说明;

  (4)将各传感器关于目标的说明数据按同一目标进行分组,即关联;

  (5)利用融合算法将目标的各传感器数据进行合成,得到该目标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

三、多传感器的前融合与后融合技术

1.后融合算法:

每个传感器各自独立处理生成的目标数据。
每个传感器都有自己独立的感知,比如激光雷达有激光雷达的感知,摄像头有摄像头的感知,毫米波雷达也会做出自己的感知。
当所有传感器完成目标数据生成后,再由主处理器进行数据融合。

2.前融合算法:

只有一个感知的算法。对融合后的多维综合数据进行感知。
在原始层把数据都融合在一起,融合好的数据就好比是一个Super传感器,而且这个传感器不仅有能力可以看到红外线,还有能力可以看到摄像头或者RGB,也有能力看到LiDAR的三维信息,就好比是一双超级眼睛。在这双超级眼睛上面,开发自己的感知算法,最后会输出一个结果层的物体。

四、融合算法

对于多传感器系统而言,信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对信息融合算法的基本要求是具有鲁棒性和并行处理能力。其他要求还有算法的运算速度和精度;与前续预处理系统和后续信息识别系统的接口性能;与不同技术和方法的协调能力;对信息样本的要求等。一般情况下,基于非线性的数学方法,如果具有容错性、自适应性、联想记忆和并行处理能力,则都可以用来作为融合方法。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常用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随机类和人工智能类。

1. 随机类

(1)加权平均法

信号级融合方法最简单直观的方法是加权平均法,将一组传感器提供的冗余信息进行加权平均,结果作为融合值。该方法是一种直接对数据源进行操作的方法。

(2)卡尔曼滤波法

主要用于融合低层次实时动态多传感器冗余数据。该方法用测量模型的统计特性递推,决定统计意义下的最优融合和数据估计。如果系统具有线性动力学模型,且系统与传感器的误差符合高斯白噪声模型,则卡尔曼滤波将为融合数据提供唯一统计意义下的最优估计。

卡尔曼滤波的递推特性使系统处理无需大量的数据存储和计算。但是采用单一的卡尔曼滤波器对多传感器组合系统进行数据统计时,存在很多严重问题,例如:① 在组合信息大量冗余情况下,计算量将以滤波器维数的三次方剧增,实时性难以满足。② 传感器子系统的增加使故障概率增加,在某一系统出现故障而没有来得及被检测出时,故障会污染整个系统,使可靠性降低。

(3)多贝叶斯估计法

将每一个传感器作为一个贝叶斯估计,把各单独物体的关联概率分布合成一个联合的后验概率分布函数,通过使联合分布函数的似然函数为最小,提供多传感器信息的最终融合值,融合信息与环境的一个先验模型以提供整个环境的一个特征描述。

(4)D-S证据推理法

该方法是贝叶斯推理的扩充,包含3个基本要点:基本概率赋值函数、信任函数和似然函数。

D-S方法的推理结构是自上而下的,分为三级:第一级为目标合成,其作用是把来自独立传感器的观测结果合成为一个总的输出结果(ID);第二级为推断,其作用是获得传感器的观测结果并进行推断,将传感器观测结果扩展成目标报告。这种推理的基础是:一定的传感器报告以某种可信度在逻辑上会产生可信的某些目标报告;第三级为更新,各传感器一般都存在随机误差,因此在时间上充分独立地来自同一传感器的一组连续报告比任何单一报告更加可靠。所以在推理和多传感器合成之前,要先组合(更新)传感器的观测数据。

(5)产生式规则

采用符号表示目标特征和相应传感器信息之间的联系,与每一个规则相联系的置信因子表示它的不确定性程度。当在同一个逻辑推理过程中,2个或多个规则形成一个联合规则时,可以产生融合。应用产生式规则进行融合的主要问题是每个规则置信因子的定义与系统中其他规则的置信因子相关,如果系统中引入新的传感器,需要加入相应的附加规则。

2. AI类

(1)模糊逻辑推理

模糊逻辑是多值逻辑,通过指定一个0到1之间的实数表示真实度(相当于隐含算子的前提),允许将多个传感器信息融合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直接表示在推理过程中。如果采用某种系统化的方法对融合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进行推理建模,则可以产生一致性模糊推理。

与概率统计方法相比,逻辑推理存在许多优点,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概率论所面临的问题,对信息的表示和处理更加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一般比较适合于在高层次上的应用(如决策)。但是逻辑推理本身还不够成熟和系统化。此外由于逻辑推理对信息的描述存在很多的主观因素,所以信息的表示和处理缺乏客观性。

模糊集合理论对于数据融合的实际价值在于它外延到模糊逻辑,模糊逻辑是一种多值逻辑,隶属度可视为一个数据真值的不精确表示。在MSF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可以直接用模糊逻辑表示,然后使用多值逻辑推理,根据模糊集合理论的各种演算对各种命题进行合并,进而实现数据融合。

(2)人工神经网络法

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容错性以及自学习、自组织及自适应能力,能够模拟复杂的非线性映射。神经网络的这些特性和强大的非线性处理能力,恰好满足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处理的要求。在多传感器系统中,各信息源所提供的环境信息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对这些不确定信息的融合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确定性推理过程。神经网络根据当前系统所接受的样本相似性确定分类标准,这种确定方法主要表现在网络的权值分布上,同时可以采用学习算法来获取知识,得到不确定性推理机制。利用神经网络的信号处理能力和自动推理功能,即实现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特征级融合_多传感器融合理论相关推荐

  1. ffmpegframegrabber 时间戳不同步_多传感器融合中的时间硬同步1-论文阅读

    前言 阅读硕士论文<自动驾驶中多传感器集成同步控制器设计与实现>,该论文为自动驾驶设计了一套时间同步控制器,涉及到的细节非常丰富,可以为多传感器融合中的时间同步提供设计思路. 主要内容 为 ...

  2. d-s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matlab实现_自动驾驶中的多传感器融合

    一.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信息融合(Multi-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MSIF),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来自多传感器或多源的信息和数据,在一定的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和综合,以完 ...

  3. 自动驾驶多模态传感器融合的综述

    作者丨黄浴@知乎 来源丨https://zhuanlan.zhihu.com/p/470588787 编辑丨3D视觉工坊 arXiv在2022年2月6日上传的综述论文"Multi-modal ...

  4.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十五-多传感器时空标定(综述)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十五-多传感器时空标定 1. 多传感器标定简介 1.1 标定内容及方法 1.2 讲解思路 2. 内参标定 2.1 雷达内参标定 2.2 IMU内参标定 2.3 编码器内参标定 2.4 ...

  5.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四-3D激光里程计其四:点云线面特征提取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四-3D激光里程计其四:点云线面特征提取 1. 点云线面特征提取 1.1 按线数分割 1.2 计算曲率(重要!) 1.3 按曲率大小筛选特征点 2. 基于线面特征的位姿变化 2.1 帧 ...

  6.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简介

    单一传感器获得的信息非常有限,而且,还要受到自身品质和性能的影响,因此,智能机器人通常配有数量众多的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以满足探测和数据采集的需要.人们提出了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多传感器融合又称多传感器信息 ...

  7. 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综述

    1.单一传感器SLAM面临的问题 单一传感器会面临很多棘手的场景:在纹理少.四季天气变化.光照剧烈变化.车载条件IMU退化.长走廊.机器人剧烈运动等情况下,如下图所示.在这些复杂场景中,原来很好用的单 ...

  8.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五-点云地图构建及定位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五-点云地图构建及定位 1. 回环检测 1.1 基于Scan Context 1.2 基于直方图 2. 后端优化 2.1 后端优化基本原理 2.2 李群.李代数基本知识 2.3 李群. ...

  9.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十四-基于图优化的定位方法

    多传感器融合定位十四-基于图优化的定位方法 1. 基于图优化的定位简介 1.1 核心思路 1.2 定位流程 2. 边缘化原理及应用 2.1 边缘化原理 2.2 从滤波角度理解边缘化 3. 基于kitt ...

最新文章

  1. npm中package-lock.json的作用:npm install安装时使用
  2. java输出流flush操作
  3. watchdog应用实例
  4. 那些方式可以合并php数组,php中数组合并的几种方法
  5. javascript笔记:javascript的前世,至于今生嘛地球人都知道了哈
  6. 分号不是个“随便的人”
  7. 三维重构 c++_桐柏3d打印模型生产厂家【博通三维】-博通三维
  8. 大一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计算机文化基础上机试题
  9. Helm 3 完整教程(十二):Helm 函数讲解(6)字典函数
  10. jQuery表格排序组件-tablesorter
  11. 【Pix4d精品教程】未校准相机:287 out of 402 images calibrated (71%), all images enabled, 6 block,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汇总
  12. 移动端身份证件OCR识别
  13. ps软件抠图、去除图片背景
  14. React React组件之间的通信方式
  15. 【Python数据分析之pandas01】两个常用的数据结构
  16. Visual Paradigm社区版安装教程
  17. 通过软件架构来达到易用性-易用性的好处
  18. 【MATLAB航空航天工具箱】学习笔记--时间系统
  19. 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栈)
  20. python中split()方法

热门文章

  1. ElasticSearch学习总结(一)
  2. 【原理/Java并发】从volatile到MESI协议
  3. python从小到大排序
  4. 微信小程序-手机号验证码登录
  5. 弱类型语言为何不堪大用
  6. 动画状态机相同而动画不同的角色,需要用到AnimatorOverrideController 动画器重写控制器
  7. android 视频画面切割,抖音三屏黑白特效在哪里?安卓手机画面分割器将视频画面分割成黑白三屏的方法...
  8. 使用Nginx访问图片报404
  9. 数论出题组比赛用题:签到题(待完善)
  10. Android应用开发高效工具集1---ant构建简单Android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