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奇是谁?他曾被誉为“硅谷科技圈最有权势的华人”。

1998年加盟雅虎,陆奇先后担任雅虎执行副总裁,微软执行副总裁,百度总裁兼首席运营官。2018年5月,陆奇宣布从百度离职,消息一经公布,百度市值缩水14%,损失近900亿。2018年8月,陆奇出任YC中国创始人兼CEO。

1、“年轻人该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陆奇:我觉得首先要看这个年轻人的个人追求。

假如你对未来已经有很清晰的概念,是知道自己长远目标是什么的人(以我以往的经验只有少部分大学毕业生有这个认知),那你的选择就相对清晰了。

比如你的长远理想是自己开公司,那很明显加入一家创业公司,甚至直接创业,都是毕业后的好选择。

假如你的长远理想是成为一家公司某个职能的高管或总经理,领导一个稳步成长的组织或机构,那进入一家可以提供你学习和成长机会的大企业就会是一个毕业后的好选择。

但假如你并不太知道自己长期想要做什么(以我的经验可能是绝大多数毕业生),那就需要思考这两个要素:学习发展的机会和经济收入

首先,财务方面,工作收入需要满足自己生活的需求以及其他潜在财务责任(比如资助父母兄妹等),理想情况下,还可以有一些存款。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职位上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大公司通常会提供更好也更稳定的收入,但没有太多快速的上升空间。但同时也会在职业发展路径(比如工程、设计、产品、市场、销售等)上提供不错的学习发展机会。

而创业公司相比之下,收入上没那么稳定,但上升空间比较大。

更重要的是,从学习和发展的角度,在一个创业公司里你可以学到一系列技能,因为每个人可能都要做产品、销售、支持服务、工程等方面的工作,你的成长速度会快很多。

但在社会发展大方向上,创业公司开出的薪酬越来越有竞争力,提供越来越多的在职技能培训,同时又有较大的收入上升空间。

唯一要说明的一点是,创业公司通常会更辛苦,大量的时间都需要花在工作上,留给个人的空间不会太多。

这点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其实是好事:把自己的时间投资在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机会中,可能为未来创造更高的收入。

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加入一家正在早期扩张阶段、具有独角兽潜力的创业公司。

比如在谷歌和亚马逊成立4-5年的时候加入,或者同一阶段的腾讯和阿里巴巴,你既能学到很多,也能在财务方面有很好的回报,甚至很早就能做到财务独立。

2、“年轻人最需要提升哪些能力”

陆奇:学习和交流能力,在早期是非常重要的。

就我的经验来看,在这个变化速度越来越快的世界里,拥有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在某一个专业领域以及在企业内开发产品和业务的认知能力是基础。

原因很简单,因为创新,尤其是技术驱动的创新重塑了社会和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世界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唯一可以应对变革,与它共跑,甚至赶超的方法就是学习,要持续不断的学习,让自己拥有更多更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强的在企业内开发产品和业务的能力。

另一个就是与他人交流、交友的能力。

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愈发紧密联结的世界,通过各种数字通讯服务与工具,社交网络,人们能够以文字、图片乃至视频,与更多的人保持交流。

从长远角度看,一个人越擅长结识他人,表达自己,形成相互学习并共同完成某些理想的关系和友谊,对这个人就越好。

但归根到底,发展上述两种关键技能是为了更好的抓住未来可能出现的机会。

总的来说,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人生成就是由个人努力,能力和机遇三者结合决定的。机遇是不可控的,但我觉得机遇如同公交车,错过了一班,总会有下一班。

个人努力是可控的,有一句老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一个人通过自身努力和发展更强的能力而具备更充分的准备,当机会来的时候,这个人就更能把握住这个机会。

我个人的经验里,除了准备充分,你所拥有的人脉的宽度和广度也很重要(通过交流结识更多人,最好是拥有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并跟他们保持关系)。

美国有一句谚语:你获得一份工作不是因为你知道什么,而是因为你认识谁。(you get the job not because of what you know, but because of who youknow)这句话在某种角度上其实很正确,至少在我个人的经验里,这句话很正确。

在对的时间(天时)、对的地方(地利),结识对的人(人和),会给你打开更多机会的大门。

因此,我会比较推崇这两句座右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以及“机会是留给广结良友的人”。

3、“如何学习团队管理”

陆奇:我确实相信不同时代,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是不一样的,也需要企业机构采取不同的人才管理方式和方法以顺应人才市场的变化。 

从人才这个角度来说,正如问题所描述的,每个时代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其所展现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也不同(在美国有婴儿潮、嬉皮士、千禧一代等,中国则是80后、90后、00后)。

在市场这个角度,一家公司在不同时代也需要不同种类的技能支持(比如软件开发、数据科学、机器学习、设计、硬件等)来满足自己的商业需求。

在这个前提下,企业的人才管理也确实有时代共通的原则。比如,一个机构的人才招募方法需要符合90后或00后的特性。

同时,一家公司的人才发展战略也需要给员工提供学习和发展重要职业技能的机会,这不仅可以服务于企业的业务发展,也同时增加他们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人才市场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宏观趋势就是:整体的需求从原来的技能驱动型人才,越来越往知识和创新驱动型人才转移,所以一个人能否快速学习,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创造新的价值,也变得愈发重要。

越来越多的机构组织需要能用创新手段打造新产品、新体验和新商业机会的人才。因此,拥有这种能力,并且有实际经验可以证明自己在产品、体验设计和商业开发领域是一名”创新者“的人,会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

但这里也有一个不小的挑战:只有真正在市场环境里打造产品和业务,真正在市场竞争中打仗,才能锻炼出真正的创新能力。

因此在大型机构里,领导者应该把商业挑战,甚至企业危机视为真正的机会,让下一代年轻的将领进入战场,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成长。

与此同时,加入创业企业或自己创业也会愈发成为年轻人学习并拥有真正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为在创业企业,每天做的事就是为了生存而战斗,一个人的真实作战能力测试来的很快。创新或死亡,是创业企业每天面临的现实。

就学习和人才发展角度,一个人能获得这样的学习机会是非常宝贵的。

4、“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陆奇:创业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从0到1,找到产品和市场匹配的点。

从1到100的扩张其实更多的是系统性的方法论。最具有挑战性的,最无法预估的是从0到1的部分,而且在这里,时代机遇(能否赶得上一个风口)和运气起着很大的作用。

话虽这么说,其实还是有高屋建瓴的思维方式方法可以借鉴使用的,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的一个思维模型是“挖深井”vs“挖大坑”

具体来说,最让我们知道我们是否在往正确的方向上前进,是否正在取得真正从0到1的进步的东西,是业务收入。

如果你有愿意付费的顾客,你一定做对了什么,一定做出了能创造价值的东西。得到收入就如同在挖一口井的过程中发现一滴水一样,一旦你看到了第一滴水,你就必须挖更深,在这同一口深洞里,找到源源不断的水源。

在从0到1的最早期,尝试各种不同的东西来发现一条通往未来市场的道路是必须要做的。因为太早期了,你的未来目标还是相对披了层纱,你的能见度和能看到的距离有限。

我们需要避免的,是试太多不同的方向,但一滴水都没看到。

我们需要避免挖一个滴水无收的大洞,或者流水清浅的池塘,与之相对的,我们需要的是挖一口水流不断的深井,满足一批不断扩大的用户群体共同面临的一个深度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产品本质不同,有的产品在早期获得收入是非常困难甚至不切实际的。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真实使用产品,并且产品实际解决了用户需求就是退而求其次的最佳评判准则。

你需要到达一种用户没了你的产品就不行的境界,这才是标志着你在通往收入的康庄大道上看到第一滴水,并且之后可能会有更多源源不断的水源的重要作佐证。

最终你会拥有一口深井,而这就是你那可持续发展的公司。

5、“在工作中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陆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身体状况,思维逻辑和做事方法,就这个问题来说,我个人不建议学习其他人的做法,因此也就不多展开我个人的习惯和方法了。

在我看来,这里的核心问题其实是:无论创业还是在大企业里从业,在工作中如何进行时间管理来让产出最大化,同时也能获得自我满足?

我的理解是,这里最核心要做的是设计一个“马拉松快步跑”的时间管理方法和心态。

首先,要意识到这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一场短跑。

其次,这场马拉松的速度需要很快,因为现实世界中,任何高价值的东西——创业公司、大企业的好岗位等——都会有非常激烈的竞争,你需要保持速度并持续领先。

设计这样一个工作节奏和时间管理方式很类似在高速公路开车,你需要保持一个均匀的高速,然后时不时的,你需要加速一下,再回到之前均匀的高速。你要避免过度频繁的加速减速。

就像一辆车,如果一直都是高速前进,只是偶尔需要超车再减速一下,这对与一辆车的损耗是很低的,会保持在一个健康的车况。

但是如果一辆车过度频繁的突然加速减速,会对这辆车带来巨大损耗,不用多久车就可能垮掉。

因此,你需要设计属于你自己的一个工作和生活节奏,这种节奏是你可以保持住的高速,而这个高速可以给你带来最大的效率。

同时,你也需要设计这个日程节奏,让它可以应对突发变化,可以时不时的“冲刺”一下 (比如偶尔过度加班让工作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然后迅速回归之前的速度。

必须避免经常性的透支,经常性的拼命追赶截止日期,经常性的处于疲累状态。身体和精神上偶尔透支可以补回,不可长期透支。

跑一个高效率、可持续、并且可以应对临时突发状况的马拉松才是关键。

6、“对你人生影响最大的3本书”

陆奇:对我影响重大的文字作品,尤其是那些影响了我思考方式的,通常更多的是作者,而不是单本书。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一系列不同的作者对我有深刻的影响。

当我在复旦上大学时,罗曼·罗兰对我影响最深。比如他的《贝多芬传》(贝多芬是我儿时的偶像,那时的我太喜欢这本书了,以至于手抄了整本书),《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以及小说《约翰·克里斯多佛》,都对我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读研究生时,艾因·兰德的一些书,比如《地球颤栗》和她的其他一些作品,都引发了我去更多的思考除科学技术之外的更多问题。

在我工作的早年间,对我影响深刻的是吉姆·柯林斯,比如他的《从卓越到优秀》,《基业长青》。

当我开始在大公司组织里领导团队时是杰弗里·摩尔(《跨越鸿沟》,《龙卷风暴》,《公司进化论》,《未来飓风》等)。我也很幸运,跟杰弗里在不同项目里一起工作了10多年。

另一个人是弗雷德·考夫曼(Fred Kofman),《有良知的商业》(Conscious Business)《清醒》(MeaningRevolution)等,弗雷德也是我的良师。

近几年,我阅读比较多的是史蒂芬·平克的《心智探奇》、《思想本质》等,大卫·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极简人类史》等,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未来的冲击》等。

7、“人工智能对未来真的很重要吗”

陆奇:我对于 AI 的热情和关注主要来自于它可以给我们社会带来的前景。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在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中,我们的生活标准基本上都维持在同一水平。直到大约300年前,我们的生活标准和经济活动开始有所改变并持续加速变化。

而这个持续加速里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人类学会开发出越来越多的通用能力,从驯化动植物来满足农耕需求的能力,到创造机器和工具来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的能力。

AI 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来达成目标的通用能力”。这是人类至今为止发明的用途最广、功能最强的通用能力。因为知识就是力量,是一种可以运用到我们想做的任何事物上的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见越来越多AI领域的投资和应用在往工业和社会导向的应用程序上走,因为 AI 可以帮助释放它们最大的潜力。

8、“未来最缺什么专业的人才”

陆奇:我会建议双学位:计算机科学和神经科学。

如果一个人还有能力和精力在大学学习第三个学位,我会加上经济学。如果还有能力再学一个专业的话,我会建议心理学

9、“你会焦虑吗”

陆奇:当然会有。

对我来说,首先有很多简单的减压方法,比如淋浴。有时候,无论情况多么糟糕,淋浴过后,我都会变得更有精力。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转换,于我就是乐观。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永远的乐观主义者,相信事情总会有好结果。无论现在环境多么困难,或即将变得多么困难,到最后,都会好的。

有一句老话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有时候我们会把自己困在一个角落,挣扎着想要逃离。但其实只要我们往后退一步,站在更高,更不一样的角度看待问题,我们总会找到向前的途径。

前百度总裁陆奇:我给有梦想的年轻人9点建议相关推荐

  1. 刷爆朋友圈!前百度总裁陆奇最新AI重磅演讲:我的大模型世界观

    文 / 高扬 陆奇的演讲刷屏了,我认真看了他的演讲稿,收获颇丰. 陆奇提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农业化.工业化和数字化三个阶段. 在三个递进的阶段中,人类一直在探索如何减少烦琐且消耗能量的体力 ...

  2. 清华官宣:前百度总裁张亚勤正式加盟清华大学

    整理 | Jane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ID:rgznai100) 12月31日,2019 年的最后一天,在大家沉浸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之时,清华大学刚刚官宣了一则消息:前百度总裁张亚勤 ...

  3.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博士

    陆奇博士是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应用与服务部门负责人.他负责制定微软生产力.通信.搜索及其它信息服务相关产品的远景规划.战略发展及总体方针,并领导包括MicrosoftOffice.Office 365 ...

  4. 陆奇交还百度COO权杖背后:功未成 身已退!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网易智能 为你解读AI领域大公司大事件,新观点新应用 2018年5月18日,在百度奋战了整整16个月的陆奇退出一线. 百度公告称,百度集团总裁兼COO陆奇由于个人和家庭原因,无法 ...

  5. 陆奇谢幕后,百度的“新”时代

    作者 | 韩依民 转载自| 腾讯深网 尽管距离百度宣布陆奇职位变动的消息已经过去半个月,但这一职位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仍未平息. 在刚刚过去的两个星期里,陆奇依然是媒体们追逐的热点人物,有关他下一站将去哪 ...

  6. 百度陆奇:AI是5G网络下最好的加速器,技术商业化还要更快

    问耕 假装发自 LV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下一代通信网络5G,意味着什么? 百度集团总裁兼COO陆奇美国时间10日在出席CES一个对话活动时说,AI是5G网络下最好的加速器,陆奇表 ...

  7. 对话陆奇:用产品思维变革百度工程师文化,欣赏腾讯内部赛马机制

    夏乙 安妮 假装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百度COO陆奇入职已经10个月了.(跟量子位成立的时间一样长--) 最近陆奇在美国接受YC合伙人Daniel Gross长达一小时 ...

  8. 陆奇讲解百度生态全图,百度能否担起“中国第一人工智能独角兽”的盛名

    首先,小编原文呈现2017百度世界大会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微软前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的演讲: 陆奇:非常感谢Robin精彩分享,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2017年百度世界大会.今天大会的主题是技术 ...

  9. 陆奇要离职?先看看百度财报吧

    作者 | 阿司匹林 出品 | AI科技大本营(公众号ID:rgznai100) 昨日下午(4 月 26 日),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和比亚迪董事局主席王传福一同出现在北京车展. 然而,晚间就有消 ...

最新文章

  1. 第二十六讲 有特殊特征值的微分方程组
  2. optee HSM的实现
  3. Yarn资源分配示例
  4. python链表的实现,有注释
  5. ffplay分析 (音视频同步:主时钟为音频)
  6. 2,列表渲染指令v-for以及过滤和排序---vue教程
  7. C++ STL string的输出
  8. 阿里云服务使用docker安装mysql
  9. buuctf-变异凯撒
  10. coolfire文章之二
  11. 2015061004 - slf4和mysql,jdbc下载地址
  12. 计算机sci期刊 周期短,周期短的SCI期刊有哪些
  13. Python爬虫实战—笔趣看小说网
  14. 计算机扫盲教程,cmd应用基础 扫盲教程 | Lellansin's 冰森
  15. 数据库:实验五MySQL数据库对象-(视图、索引)
  16. 2020 中秋、国庆快乐!
  17. 组态软件开发工程的一般步骤
  18.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19. 怎样查询计算机登录记录,qq登陆记录,教您QQ如何查看登录历史记录
  20. Unity 使用LineRenderer做画线游戏

热门文章

  1. AD原理图编译错误:Details Duplicate pins in component Pin ×× and Pin ××
  2. 专题分纲目录 MEM/MBA数学强化
  3. Nginx配置的那些七七八八事
  4. Java训练work3.Exer2---跳跃最大长度
  5. I - ICPC Awards(字符串)
  6. 新高考选科 计算机科学,上海交通大学新高考选科指南
  7. Q1净亏损逾6亿美元,悬在波音头上的利剑何时落下?
  8. HTML 基础知识简介
  9. 计算n阶乘中尾部零的个数
  10. 非科班程序员逆袭:一个被称阿里“码神”,另一个颠覆软件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