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 linux网卡聚合

现在存储产品CSS使用了多网卡bond6模式,在这里把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和大家分享:

Linux 多网卡绑定

网卡绑定mode共有七种(0~6) bond0、bond1、bond2、bond3、bond4、bond5、bond6

常用的有三种

mode=0: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但需要”Switch”支援及设定。

mode=1:自动备援模式,其中一条线若断线,其他线路将会自动备援。

mode=6:平衡负载模式,有自动备援,不必”Switch”支援及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想做成mode 0的负载均衡,仅仅设置这里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0是不够的,与网卡相连的交换机必须做特殊配置(这两个端口应该采取聚合方式),因为做bonding的这两块网卡是使用同一个MAC地址.从原理分析一下(bond运行在mode 0下):

mode 0下bond所绑定的网卡的IP都被修改成相同的mac地址,如果这些网卡都被接在同一个交换机,那么交换机的arp表里这个mac地址对应的端口就有多 个,那么交换机接受到发往这个mac地址的包应该往哪个端口转发呢?正常情况下mac地址是全球唯一的,一个mac地址对应多个端口肯定使交换机迷惑了。所以 mode0下的bond如果连接到交换机,交换机这几个端口应该采取聚合方式(cisco称为 ethernetchannel,foundry称为portgroup),因为交换机做了聚合后,聚合下的几个端口也被捆绑成一个mac地址.我们的解 决办法是,两个网卡接入不同的交换机即可。

mode6模式下无需配置交换机,因为做bonding的这两块网卡是使用不同的MAC地址。

七种bond模式说明:

第一种模式:mod=0 ,即:(balance-rr) Round-robin policy(平衡抡循环策略)

特点:传输数据包顺序是依次传输(即:第1个包走eth0,下一个包就走eth1….一直循环下去,直到最后一个传输完毕),此模式提供负载平衡和容错能力;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一个连接或者会话的数据包从不同的接口发出的话,中途再经过不同的链路,在客户端很有可能会出现数据包无序到达的问题,而无序到达的数据包需要重新要求被发送,这样网络的吞吐量就会下降

第二种模式:mod=1,即: (active-backup) Active-backup policy(主-备份策略)

特点:只有一个设备处于活动状态,当一个宕掉另一个马上由备份转换为主设备。mac地址是外部可见得,从外面看来,bond的MAC地址是唯一的,以避免switch(交换机)发生混乱。此模式只提供了容错能力;由此可见此算法的优点是可以提供高网络连接的可用性,但是它的资源利用率较低,只有一个接口处于工作状态,在有 N 个网络接口的情况下,资源利用率为1/N

第三种模式:mod=2,即:(balance-xor) XOR policy(平衡策略)

特点:基于指定的传输HASH策略传输数据包。缺省的策略是:(源MAC地址 XOR 目标MAC地址) % slave数量。其他的传输策略可以通过xmit_hash_policy选项指定,此模式提供负载平衡和容错能力

第四种模式:mod=3,即:broadcast(广播策略)

特点:在每个slave接口上传输每个数据包,此模式提供了容错能力

第五种模式:mod=4,即:(802.3ad) IEEE 802.3ad Dynamic link aggregation(IEEE 802.3ad 动态链接聚合)

特点:创建一个聚合组,它们共享同样的速率和双工设定。根据802.3ad规范将多个slave工作在同一个激活的聚合体下。

外出流量的slave选举是基于传输hash策略,该策略可以通过xmit_hash_policy选项从缺省的XOR策略改变到其他策略。需要注意的 是,并不是所有的传输策略都是802.3ad适应的,尤其考虑到在802.3ad标准43.2.4章节提及的包乱序问题。不同的实现可能会有不同的适应 性。

必要条件:

条件1:ethtool支持获取每个slave的速率和双工设定

条件2:switch(交换机)支持IEEE 802.3ad Dynamic link aggregation

条件3:大多数switch(交换机)需要经过特定配置才能支持802.3ad模式

第六种模式:mod=5,即:(balance-tlb) Adaptive transmit load balancing(适配器传输负载均衡)

特点:不需要任何特别的switch(交换机)支持的通道bonding。在每个slave上根据当前的负载(根据速度计算)分配外出流量。如果正在接受数据的slave出故障了,另一个slave接管失败的slave的MAC地址。

该模式的必要条件:ethtool支持获取每个slave的速率

第七种模式:mod=6,即:(balance-alb) Adaptive load balancing(适配器适应性负载均衡)

特点:该模式包含了balance-tlb模式,同时加上针对IPV4流量的接收负载均衡(receive load balance, rlb),而且不需要任何switch(交换机)的支持。接收负载均衡是通过ARP协商实现的。bonding驱动截获本机发送的ARP应答,并把源硬件地址改写为bond中某个slave的唯一硬件地址,从而使得不同的对端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进行通信。

来自服务器端的接收流量也会被均衡。当本机发送ARP请求时,bonding驱动把对端的IP信息从ARP包中复制并保存下来。当ARP应答从对端到达 时,bonding驱动把它的硬件地址提取出来,并发起一个ARP应答给bond中的某个slave。使用ARP协商进行负载均衡的一个问题是:每次广播 ARP请求时都会使用bond的硬件地址,因此对端学习到这个硬件地址后,接收流量将会全部流向当前的slave。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给所有的对端发送更新 (ARP应答)来解决,应答中包含他们独一无二的硬件地址,从而导致流量重新分布。当新的slave加入到bond中时,或者某个未激活的slave重新 激活时,接收流量也要重新分布。接收的负载被顺序地分布(round robin)在bond中最高速的slave上

当某个链路被重新接上,或者一个新的slave加入到bond中,接收流量在所有当前激活的slave中全部重新分配,通过使用指定的MAC地址给每个 client发起ARP应答。下面介绍的updelay参数必须被设置为某个大于等于switch(交换机)转发延时的值,从而保证发往对端的ARP应答 不会被switch(交换机)阻截。

必要条件:

条件1:ethtool支持获取每个slave的速率;

条件2:底层驱动支持设置某个设备的硬件地址,从而使得总是有个slave(curr_active_slave)使用bond的硬件地址,同时保证每个bond 中的slave都有一个唯一的硬件地址。如果curr_active_slave出故障,它的硬件地址将会被新选出来的 curr_active_slave接管

其实mod=6与mod=0的区别:mod=6,先把eth0流量占满,再占eth1,….ethX;而mod=0的话,会发现2个口的流量都很稳定,基本一样的带宽。而mod=6,会发现第一个口流量很高,第2个口只占了小部分流量

Linux网口绑定

通过网口绑定(bond)技术,可以很容易实现网口冗余,负载均衡,从而达到高可用高可靠的目的。前提约定:

2个物理网口分别是:eth0,eth1

绑定后的虚拟口是:bond0

服务器IP是:192.168.0.100

第一步,配置设定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bond0

DEVICE=bond0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IPADDR=192.168.0.100

NETMASK=255.255.255.0

NETWORK=192.168.0.0

BROADCAST=192.168.0.255

#BROADCAST广播地址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MASTER=bond0

SLAVE=yes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DEVICE=eth1

BOOTPROTO=none

MASTER=bond0

SLAVE=yes

第二步,修改modprobe相关设定文件,并加载bonding模块:

1.在这里,我们直接创建一个加载bonding的专属设定文件/etc/modprobe.d/bonding.conf

[root@test ~]# vi /etc/modprobe.d/bonding.conf

#追加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ode=0 miimon=200

2.加载模块(重启系统后就不用手动再加载了)

[root@test ~]# modprobe bonding

3.确认模块是否加载成功:

[root@test ~]# lsmod | grep bonding

bonding 100065 0

第三步,重启一下网络,然后确认一下状况:

[root@test ~]#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root@test ~]# cat /proc/net/bonding/bond0

Ethernet Channel Bonding Driver: v3.5.0 (November 4, 2008)

Bonding Mode: fault-tolerance (active-backup)

Primary Slave: None

Currently Active Slave: eth0

……

[root@test ~]# ifconfig | grep HWaddr

bond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16:36:1B:BB:74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16:36:1B:BB:74

eth1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16:36:1B:BB:74

从上面的确认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3个重要信息:

1.现在的bonding模式是active-backup

2.现在Active状态的网口是eth0

3.bond0,eth1的物理地址和处于active状态下的eth0的物理地址相同,这样是为了避免上位交换机发生混乱。

任意拔掉一根网线,然后再访问你的服务器,看网络是否还是通的。

第四步,系统启动自动绑定、增加默认网关:

[root@test ~]# vi /etc/rc.d/rc.local

#追加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1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0.1

#如可上网就不用增加路由,0.1地址按环境修改.

------------------------------------------------------------------------

留心:前面只是2个网口绑定成一个bond0的情况,如果我们要设置多个bond口,比如物理网口eth0和eth1组成bond0,eth2和eth3组成bond1,

那么网口设置文件的设置方法和上面第1步讲的方法相同,只是/etc/modprobe.d/bonding.conf的设定就不能像下面这样简单的叠加了: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ode=1 miimon=200

alias bond1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ode=1 miimon=200

正确的设置方法有2种:

第一种,你可以看到,这种方式的话,多个bond口的模式就只能设成相同的了:

alias bond0 bonding

alias bond1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ax_bonds=2 miimon=200 mode=1

第二种,这种方式,不同的bond口的mode可以设成不一样: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1

install bond1 /sbin/modprobe bonding -o bond1 miimon=200 mode=0

仔细看看上面这2种设置方法,现在如果是要设置3个,4个,甚至更多的bond口,你应该也会了吧!

后记:简单的介绍一下上面在加载bonding模块的时候,options里的一些参数的含义:

miimon 监视网络链接的频度,单位是毫秒,我们设置的是200毫秒。

max_bonds 配置的bond口个数

mode bond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在一般的实际应用中,0和1用的比较多,

如果你要深入了解这些模式各自的特点就需要靠读者你自己去查资料并做实践了。

linux多网卡聚合相关推荐

  1. linux服务器网卡做聚合,Linux物理网卡聚合及桥接

    原标题:Linux物理网卡聚合及桥接 Linux内部实现的bridge可以把一台机器上的多张网卡桥接起来,从而把自己作为一台交换机.同时,LInux bridge还支持虚拟端口,即桥接的不一定都是物理 ...

  2. linux双网卡端口聚合,Linux双网卡聚合改造

    Linux双网卡聚合改造 一.环境和需求 Linux主机只有一块网卡接到交换机上,为了消除交换机的单点,新增一台交换机,Linux主机端新接一块网卡到新交换机上,对这两块网卡做聚合达到目的. 二.物理 ...

  3. 双网卡聚合 linux,linux双网卡聚合 做负载均衡

    <linux双网卡聚合 做负载均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nux双网卡聚合 做负载均衡(5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linux双网卡聚合 做负载均 ...

  4. Linux 双网卡聚合

    将多个物理网卡聚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冗错和提高吞吐量 网络组不同于旧版中bonding技术,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扩展性 网络组由内核驱动和teamd守护进程实现. 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bond.team bo ...

  5. linux网卡汇聚模式,Linux网卡聚合 linux多网卡绑定聚合之bond模式原理

    Linux网卡聚合 linux多网卡绑定聚合之bond模式原理 发布时间:2014-10-14 09:44:35   作者:佚名   我要评论 将多个Linux网络端口绑定为一个,可以提升网络的性能, ...

  6. Linux系统双网卡聚合超详细教程

    Linux系统双网卡聚合超详细教程 将多个物理网卡聚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冗错和提高吞吐量 网络组不同于旧版中bonding技术,提供更好的性能和扩展性 网络组由内核驱动和teamd守护进程实现. 主要分 ...

  7. linux下网卡的链路聚合-使我们的系统有条不紊的为客户服务

    1.什么是网卡聚合? ip<----->网卡,怎样保证ip与网卡的一一对应关系永远是好的? 对于客户来说,只需要知道ip通不通,如果网卡坏了,即使ip地址是好的,网也不通 对于运维人员来说 ...

  8. linux网卡聚合软件下载,linux网卡聚合

    1.编辑网卡聚合组件,可能该系统没有,该配置文件里面还决定了网卡聚合走哪一种模式 vi /etc/modprobe.d/bonding.conf 配置文件内的内容 alias bond1 bondin ...

  9. linux单块网卡绑定多个ip及网卡聚合绑定多个ip方法

    单块网卡绑定多个ip,网上介绍的太多了.方法如下 1.复制虚拟网卡配置文件 cp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etc/sysconfig/n ...

最新文章

  1. 3dmax2020安装失败原因及解决方法_电伴热带安装维护,线路断路器跳闸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2. 多个线程直接按对数据进行操作容易引发线程安全问题
  3. java和mysql中md5+base64的执行结果
  4. CDI services--Decorators(装饰器)
  5. 我读的第一本书《梦断代码》
  6. Laravel 学习笔记之文件上传
  7. android alertdialog 自定义时间,Android自定义dialog可选择展示年月日时间选择栏
  8. java写的exe程序反编译_【Jad】利用jdk自带的jad.exe实现批量反编译class文件
  9. 封神:人在朝歌,皇宫签到六十年
  10. 入手评测 i7 1255u和i5 1235U选哪个好
  11. 幻云蜜网筑迷阵 春秋靶场信安大赛从攻击者角度看安全
  12. Linux系统结构以及各类命令的汇总
  13. 医疗器械软件网络安全相关
  14. python中的sheet,Python中的Smartsheet库:模块'smartsheet.sheets'没有属性'sheets'
  15. pdf文件过大如何缩小上传
  16. 华为面试到入职培训 (南研所)
  17. python机器学习之SVM分类预测电芯状态
  18. 硬盘知识大全(含主板、BIOS)
  19. 使用 cocos creator 3.0 制作抽奖小游戏
  20. JAVA SE面试题(全)

热门文章

  1. 动态壁纸+工具箱+表情包外卖等10几个功能组合的一款微信小程序源码
  2. System32下几乎所有文件的简单说明
  3. EduSoho 网校系统部署
  4. python输入float_float是什么意思_在python中 float是什么意思?
  5. while(0),while(1),while(表达式)
  6. KM3D/RTM3D代码复现
  7. 鲁大师 性能测试 计算机重启,电脑老自动重启,特别是鲁大师温度压力测试一开就自动重启是为什么?...
  8. 【Linux】【开发环境】【RHEL】开发环境搭建系列之二——更换RHEL原生的yum源
  9. 读完《人类简史》的感受
  10. 站点地图-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