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工作中,数据前期准备、数据预处理过程、特征提取等几个步骤几乎要花费数据工程师一半的工作时间。同时,数据预处理的效果也直接影响了后续模型能否有效的工作。然而,目前的大部分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型的构建、优化等方面,对数据预处理的理论研究甚少,可以说,很多数据预处理工作仍然是靠工程师的经验进行的。从业数据建模/挖掘工作也有近2年的时间,在这里结合谈一谈数据预处理中归一化方法。

在之前的博客中转载了一篇关于维归约的文章:数据预处理之归一化。论述的比较简单,有兴趣的可以先了解一下。

在这里主要讨论两种归一化方法:

1、线性函数归一化(Min-Max scaling)

线性函数将原始数据线性化的方法转换到[0 1]的范围,归一化公式如下:

该方法实现对原始数据的等比例缩放,其中Xnorm为归一化后的数据,X为原始数据,Xmax、Xmin分别为原始数据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均值标准化(Z-score standardization)

0均值归一化方法将原始数据集归一化为均值为0、方差1的数据集,归一化公式如下:
其中,μ、σ分别为原始数据集的均值和方法。该种归一化方式要求原始数据的分布可以近似为高斯分布,否则归一化的效果会变得很糟糕。
以上为两种比较普通但是常用的归一化技术,那这两种归一化的应用场景是怎么样的呢?什么时候第一种方法比较好、什么时候第二种方法比较好呢?下面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概括:
1、在分类、聚类算法中,需要使用距离来度量相似性的时候、或者使用PCA技术进行降维的时候,第二种方法(Z-score standardization)表现更好。
2、在不涉及距离度量、协方差计算、数据不符合正太分布的时候,可以使用第一种方法或其他归一化方法。比如图像处理中,将RGB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后将其值限定在[0 255]的范围。

为什么在距离度量计算相似性、PCA中使用第二种方法(Z-score standardization)会更好呢?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推导分析:

归一化方法对方差、协方差的影响:假设数据为2个维度(X、Y),首先看0均值对方差、协方差的影响:
先使用第二种方法进行计算,我们先不做方差归一化,只做0均值化,变换后数据为
新数据的协方差为
由于 
因此
而原始数据协方差为
因此 
做方差归一化后:
方差归一化后的协方差为:
使用第一种方法进行计算,为方便分析,我们只对X维进行线性函数变换
计算协方差
可以看到,使用第一种方法(线性变换后),其协方差产生了倍数值的缩放,因此这种方式无法消除量纲对方差、协方差的影响,对PCA分析影响巨大;同时,由于量纲的存在,使用不同的量纲、距离的计算结果会不同。
而在第二种归一化方式中,新的数据由于对方差进行了归一化,这时候每个维度的量纲其实已经等价了,每个维度都服从均值为0、方差1的正态分布,在计算距离的时候,每个维度都是去量纲化的,避免了不同量纲的选取对距离计算产生的巨大影响。
总结来说,在算法、后续计算中涉及距离度量(聚类分析)或者协方差分析(PCA、LDA等)的,同时数据分布可以近似为状态分布,应当使用0均值的归一化方法。其他应用中更具需要选用合适的归一化方法。

再谈机器学习中的归一化方法(Normalization Method)相关推荐

  1. 归一化方法 Normalization Method

    1. 概要 数据预处理在众多深度学习算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实际情况中,将数据做归一化和白化处理后,很多算法能够发挥最佳效果.然而除非对这些算法有丰富的使用经验,否则预处理的精确参数并非显而易见. 2. ...

  2. 对数坐标归一化_归一化方法 Normalization Method

    @walterchen better than never in most condition =============================== 关于神经网络归一化方法的整理 由于采集的 ...

  3. Unity教程之再谈Unity中的优化技术

    这是从 Unity教程之再谈Unity中的优化技术 这篇文章里提取出来的一部分,这篇文章让我学到了挺多可能我应该知道却还没知道的知识,写的挺好的 优化几何体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针对性能瓶颈中的" ...

  4. MIT18.065 数据分析、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中的矩阵方法-学习笔记

    文章目录 MIT18.065 数据分析.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中的矩阵方法 Lecture 1 The Column Space of A Contains All Vectors Ax A=CR A=C ...

  5. 机器学习中的优化方法小结

    来源|福大命大@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158215009 前几天听了林宙辰老师的一个报告,讲的是机器学习中的优化方法[1],做个笔记.推荐机器学习的人去听听. ...

  6. ML之Validation:机器学习中模型验证方法的简介、代码实现、案例应用之详细攻略

    ML之Validation:机器学习中模型验证方法的简介.代码实现.案例应用之详细攻略 目录 模型验证方法的简介 1.Hold-out验证 2.K-折交叉验证 3.自助重采样 模型验证方法的代码实现 ...

  7. 机器学习(十一)——机器学习中的矩阵方法(1)LU分解、QR分解

    http://antkillerfarm.github.io/ 因子分析的EM估计(续) 去掉和各参数无关的部分后,可得: ∑i=1mE[logp(x(i)|z(i);μ,Λ,Ψ)]=∑i=1mE[1 ...

  8. lu分解法matlab_MIT 18.065—机器学习中的矩阵方法02 矩阵乘法与矩阵分解

    数据分析.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中的矩阵方法 第02讲 矩阵乘法与矩阵分解 新MIT 线性代数|机器学习(中英机翻字幕)18.065 by Gilbert Strang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 ...

  9. MIT | 数据分析、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中的矩阵方法 笔记系列 Lecture 6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本系列为MIT Gilbert Strang教授的"数据分析.信号处理和机器学习中的矩阵方法"的学习笔记. Gilbert Strang & Sarah Hansen | ...

最新文章

  1. 【转】排序算法复习(Java实现)(一): 插入,冒泡,选择,Shell,快速排序...
  2. java阶乘求和正负交替_C语言程序设计课件第4章090909
  3. Hadoop基本原理之一:MapReduce
  4. python求矩阵的秩_Python 实现线性代数计算器
  5. c语言从源代码到可执行,从源代码到可执行文件
  6. “土夅”应尽快加入汉字编码
  7. 笔记本计算机无线开关在哪里,笔记本电脑无线开关在哪怎么打开关闭
  8. YOUKU播放器 研究
  9. 视频会议设备大比拼,创新让科技更好的服务社会!
  10. 8Manage:采购谈判的6个成功策略
  11. 未来的计算机 展望未来作文,展望未来作文(通用10篇)
  12. 安卓模拟器刷小米系统_小米安卓模拟器|小米手游模拟器下载 v1.0.0.8 电脑版_小皮网...
  13. python调用oracle
  14. VISIO取消箭头自动吸附及粘连
  15. 如何快速把多个mp4和m4a混合合并- 无需安装
  16. 定时器中断实验和PWM输出实验(寄存器)
  17. [CC-TRIPS]Children Trips
  18. 人工智能是真正能够理解人类语言、懂得故事含义、和人类大脑并无二致的AI
  19. 手淘搜索流量下降时如何提升?
  20. 读书笔记——数学之美

热门文章

  1. JavaScript插件编写
  2. 十折交叉验证pythoniris_python机器学习-交叉验证(cross-vaildation)
  3. 【Maven教程】-Maven基础篇(概念、思考、安装)
  4. 互联网金融之应用系统安全开发规范
  5. Flutter 无法热重载
  6. poi3.17导出excel添加附件解决办法
  7. idea远程Debug,远程调试
  8. 阿里大鱼:自自定短信模板
  9. pandas 库简介
  10. 十款优秀的MySQL图形化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