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例模式

定义

Ensure a class has only one instance, and provide a global point of access to it.(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

Singleton类称为单例类,通过使用private的构造函数确保了在一个应用中只产生一个实例,并且是自行实例化的(在Singleton中自己使用new Singleton())

优缺点

优点

  • 由于单例模式在内存中只有一个实例,减少了内存开支,特别是一个对象需要频繁地创建、销毁时,而且创建或销毁时性能又无法优化,单例模式的优势就非常明显。
  • 单例模式可以避免对资源的多重占用,例如一个写文件动作,由于只有一个实例存在内存中,避免对同一个资源文件的同时写操作。
  • 单例模式可以在系统设置全局的访问点,优化和共享资源访问,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单例类,负责所有数据表的映射处理。

缺点

  • 单例模式一般没有接口,扩展很困难,若要扩展,除了修改代码基本上没有第二种途径可以实现。
  • 单例模式对测试是不利的。在并行开发环境中,如果单例模式没有完成,是不能进行测试的,没有接口也不能使用mock的方式虚拟一个对象
  • 单例模式与单一职责原则有冲突。一个类应该只实现一个逻辑,而不关心它是否是单例的,是不是要单例取决于环境,单例模式把“要单例”和业务逻辑融合在一个类中。

使用场景

在一个系统中,要求一个类有且仅有一个对象,如果出现多个对象就会出现“不良反应”,可以采用单例模式,具体的场景如下:

  • 要求生成唯一序列号的环境
  • 在整个项目中需要一个共享访问点或共享数据,例如一个Web页面上的计数器,可以不用把每次刷新都记录到数据库中,使用单例模式保持计数器的值,并确保是线程安全的。
  • 创建一个对象需要消耗的资源过多,如要访问IO和数据库等资源
  • 需要定义大量的静态常量和静态方法(如工具类)的环境,可以采用单例模式(当然,也可以直接声明为static的方式)

注意事项

首先,在高并发情况下,请注意单例模式的线程同步问题

扩展

如果一个类可以产生多个对象,对象的数量不受限制,则是非常容易实现的,直接使用new关键字就可以了,如果只需要一个对象,使用单例模式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求一个类只能产生两三个对象呢?该怎么实现?

这种需要产生固定数量对象的模式就叫做有上限的多例模式,它是单例模式的一种扩展,采用有上限的多例模式,我们可以在设计时决定在内存中有多少个实例,方便系统进行扩展,修正单例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提供系统的响应速度。例如读取文件,我们可以在系统启动时完成初始化工作,在内存中启动固定数量的reader实例,然后在需要读取文件时就可以快速响应。

最佳实践

单例模式是23个模式中比较简单的模式,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在Spring中,每个Bean默认就是单例的,这样做的优点是Spring容器可以管理这些Bean的生命期,决定什么时候创建出来,什么时候销毁,销毁的时候要如何处理,等等。如果采用非单例模式(Prototype类型),则Bean初始化后的管理交由J2EE容器,Spring容器不再跟踪管理Bean的生命周期。

二、工厂方法模式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HumanFactory {public abstract <T extends Human> T createHuman(Class<T> c);
}

注意: 我们在这里采用了泛型(Generic),通过定义泛型对createHuman的输入参数产生两层限制:

  • 必须是Class类型;
  • 必须是Human的实现类。
public class HumanFactory extends AbstractHumanFactory {public <T extends Human> T createHuman(Class<T> c){//定义一个生产的人种Human human=null;try {//产生一个人种human = (T)Class.forName(c.getName()).newInstance();} catch (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人种生成错误!");}return (T)human;}
}

工厂方法模式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在我们日常的开发中总能见到它的身影。其定义为:

Define an interface for creating an object,but let subclasses decide which class to instantiate.Factory Method lets a class defer instantiation to subclasses.(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优点

  • 首先,良好的封装性,代码结构清晰
  • 其次,工厂方法模式的扩展性非常优秀
  • 再次,屏蔽产品类。这一特点非常重要,产品类的实现如何变化,调用者都不需要关心,它只需要关心产品的接口,只要接口保持不变,系统中的上层模块就不要发生变

最后,工厂方法模式是典型的解耦框架。高层模块值需要知道产品的抽象类,其他的实现类都不用关心,符合迪米特法则,我不需要的就不要去交流;也符合依赖倒置原则,只依赖产品类的抽象;当然也符合里氏替换原则,使用产品子类替换产品父类,没问题!

使用场景

首先,工厂方法模式是new一个对象的替代品,所以在所有需要生成对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但是需要慎重地考虑是否要增加一个工厂类进行管理,增加代码的复杂度。

其次,需要灵活的、可扩展的框架时,可以考虑采用工厂方法模式

再次,工厂方法模式可以用在异构项目中

最后,可以使用在测试驱动开发的框架下

例如,测试一个类A,就需要把与类A有关联关系的类B也同时产生出来,我们可以使用工厂方法模式把类B虚拟出来,避免类A与类B的耦合。目前由于JMock和EasyMock的诞生,该使用场景已经弱化了,读者可以在遇到此种情况时直接考虑使用JMock或EasyMock。

拓展

1. 缩小为简单工厂模式

我们这样考虑一个问题:一个模块仅需要一个工厂类,没有必要把它产生出来,使用静态的方法就可以了。

该模式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弱化,因为简单,所以称为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 Pattern),也叫做静态工厂模式。在实际项目中,采用该方法的案例还是比较多的,其缺点是工厂类的扩展比较困难,不符合开闭原则,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设计模式。

2. 升级为多个工厂

当我们在做一个比较复杂的项目时,经常会遇到初始化一个对象很耗费精力的情况,所有的产品类都放到一个工厂方法中进行初始化会使代码结构不清晰。例如,一个产品类有5个具体实现,每个实现类的初始化(不仅仅是new,初始化包括new一个对象,并对对象设置一定的初始值)方法都不相同,如果写在一个工厂方法中,势必会导致该方法巨大无比,

那该怎么办?

考虑到需要结构清晰,我们就为每个产品定义一个创造者,然后由调用者自己去选择与哪个工厂方法关联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HumanFactory {public abstract Human createHuman();
}

注意 抽象方法中已经不再需要传递相关参数了,因为每一个具体的工厂都已经非常明确自己的职责:创建自己负责的产品类对象。

public class BlackHumanFactory extends AbstractHumanFactory {public Human createHuman() {return new BlackHuman();}
}

我们回顾一下,每一个产品类都对应了一个创建类,好处就是创建类的职责清晰,而且结构简单,但是给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要扩展一个产品类,就需要建立一个相应的工厂类,这样就增加了扩展的难度。因为工厂类和产品类的数量相同,维护时需要考虑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当然,在复杂的应用中一般采用多工厂的方法,然后再增加一个协调类,避免调用者与各个子工厂交流,协调类的作用是封装子工厂类,对高层模块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

3. 替代单例模式

4. 延迟初始化

最佳实践

工厂方法模式在项目中使用得非常频繁,以至于很多代码中都包含工厂方法模式。该模式几乎尽人皆知,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得好。熟能生巧,熟练掌握该模式,多思考工厂方法如何应用,而且工厂方法模式还可以与其他模式混合使用(例如模板方法模式、单例模式、原型模式等),变化出无穷的优秀设计,这也正是软件设计和开发的乐趣所在。

三、抽象工厂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模式,其定义如下:

Provide an interface for creating families of related or dependent objects without specifying their concrete classes.(为创建一组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提供一个接口,而且无须指定它们的具体类。)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img-uEK2ZDX0-1568283306950)(/Users/song.yilong/Documents/笔记/设计模式/Java设计模式——单例模式.assets/image-20190828173801923.png)]

抽象工厂模式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升级版本,在有多个业务品种、业务分类时,通过抽象工厂模式产生需要的对象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式。

注意 有N个产品族,在抽象工厂类中就应该有N个创建方法。

注意 有M个产品等级就应该有M个实现工厂类,在每个实现工厂中,实现不同产品族的生产任务。

在场景类中,没有任何一个方法与实现类有关系,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我们只要知道它的工厂方法就可以直接产生一个产品对象,无须关心它的实现类。

应用

优点

  • 封装性
  • 产品族内的约束为非公开状

缺点

抽象工厂模式的最大缺点就是产品族扩展非常困难

使用场景

抽象工厂模式的使用场景定义非常简单:一个对象族(或是一组没有任何关系的对象)都有相同的约束,则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什么意思呢?例如一个文本编辑器和一个图片处理器,都是软件实体,但是*nix下的文本编辑器和Windows下的文本编辑器虽然功能和界面都相同,但是代码实现是不同的,图片处理器也有类似情况。也就是具有了共同的约束条件:操作系统类型。于是我们可以使用抽象工厂模式,产生不同操作系统下的编辑器和图片处理器。

注意事项

在抽象工厂模式的缺点中,我们提到抽象工厂模式的产品族扩展比较困难,但是一定要清楚,是产品族扩展困难,而不是产品等级。在该模式下,产品等级是非常容易扩展的,增加一个产品等级,只要增加一个工厂类负责新增加出来的产品生产任务即可。也就是说横向扩展容易,纵向扩展困难。以人类为例子,产品等级中只有男、女两个性别,现实世界还有一种性别:双性人,既是男人也是女人(俗语就是阴阳人),那我们要扩展这个产品等级也是非常容易的,增加三个产品类,分别对应不同的肤色,然后再创建一个工厂类,专门负责不同肤色人的双性人的创建任务,完全通过扩展来实现需求的变更,从这一点上看,抽象工厂模式是符合开闭原则的。

四、模版方法

(155p)

**注意: **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果相同的一段代码复制过两次,就需要对设计产生怀疑,架构师要明确地说明为什么相同的逻辑要出现两次或更多次。

定义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Pattern)是如此简单,以致让你感觉你已经能够掌握其精髓了。其定义如下:

Define the skeleton of an algorithm in an operation,deferring some steps to subclasses.Template Method lets subclasses redefine certain steps of an algorithm without changing the algorithm’s structure.(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框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

模板方法模式确实非常简单,仅仅使用了Java的继承机制,但它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模式。其中,AbstractClass叫做抽象模板,它的方法分为两类:

  • 基本方法

    基本方法也叫做基本操作,是由子类实现的方法,并且在模板方法被调用。

  • 模板方法

    可以有一个或几个,一般是一个具体方法,也就是一个框架,实现对基本方法的调度,完成固定的逻辑。

注意: 为了防止恶意的操作,一般模板方法都加上final关键字,不允许被覆写。

在类图中还有一个角色:具体模板。ConcreteClass1和ConcreteClass2属于具体模板,实现父类所定义的一个或多个抽象方法,也就是父类定义的基本方法在子类中得以实现。

注意:  抽象模板中的基本方法尽量设计为protected类型,符合迪米特法则,不需要暴露的属性或方法尽量不要设置为protected类型。实现类若非必要,尽量不要扩大父类中的访问权限

应用

优点

  • 封装不变部分,扩展可变部分
  • 提取公共部分代码,便于维护
  • 行为由父类控制,子类实现

缺点

按照我们的设计习惯,抽象类负责声明最抽象、最一般的事物属性和方法,实现类完成具体的事物属性和方法。但是模板方法模式却颠倒了,抽象类定义了部分抽象方法,由子类实现,子类执行的结果影响了父类的结果,也就是子类对父类产生了影响,这在复杂的项目中,会带来代码阅读的难度,而且也会让新手产生不适感。

使用场景

  • 多个子类有公有的方法,并且逻辑基本相同时。
  • 重要、复杂的算法,可以把核心算法设计为模板方法,周边的相关细节功能则由各个子类实现
  • 重构时,模板方法模式是一个经常使用的模式,把相同的代码抽取到父类中,然后通过钩子函数(见“模板方法模式的扩展”)约束其行为。

模板方法模式就是在模板方法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和顺序调用基本方法,具体到前面那个例子,就是run()方法按照规定的顺序(先调用start(),然后再调用engineBoom(),再调用alarm(),最后调用stop())调用本类的其他方法,并且由isAlarm()方法的返回值确定run()中的执行顺序变更。

五、建造者模式

注意: list的clear()方法,估计你一看就明白。但是作为一个系统分析师或是技术经理一定要告诉项目成员,ArrayList和HashMap如果定义成类的成员变量,那你在方法中的调用一定要做一个clear的动作,以防止数据混乱。如果你发生过一次类似问题的话,比如ArrayList中出现一个“出乎意料”的数据,而你又花费了几个通宵才解决这个问题,那你会有很深刻的印象。

定义

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也叫做生成器模式,其定义如下:Sepa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lex object from its representation so that the sameconstruction process can create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在建造者模式中,有如下4个角色:

  • Product 产品类

    通常是实现了模板方法模式,也就是有模板方法和基本方法,这个参考第10章的模板方法模式。例子中的BenzModel和BMWModel就属于产品类

  • Builder抽象建造者

    规范产品的组建,一般是由子类实现。例子中的CarBuilder就属于抽象建造者。

  • ConcreteBuilder具体建造者

    实现抽象类定义的所有方法,并且返回一个组建好的对象。例子中的BenzBuilder和BMWBuilder就属于具体建造者。

  • Director导演类

    负责安排已有模块的顺序,然后告诉Builder开始建造。

应用

优点

  • 封装性

    使用建造者模式可以使客户端不必知道产品内部组成的细节,如例子中我们就不需要关心每一个具体的模型内部是如何实现的,产生的对象类型就是CarModel。

  • 建造者独立,容易扩展

    BenzBuilder和BMWBuilder是相互独立的,对系统的扩展非常有利。

  • 便于控制细节风险

    由于具体的建造者是独立的,因此可以对建造过程逐步细化,而不对其他的模块产生任何影响。

使用场景

  • 相同的方法,不同的执行顺序,产生不同的事件结果时,可以采用建造者模式。
  • 多个部件或零件,都可以装配到一个对象中,但是产生的运行结果又不相同时,则可以使用该模式。
  • 产品类非常复杂,或者产品类中的调用顺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效能,这个时候使用建造者模式非常合适。
  • 在对象创建过程中会使用到系统中的一些其他对象,这些对象在产品对象的创建过程中不易得到时,也可以采用建造者模式封装该对象的创建过程。该种场景只能是一个补偿方法,因为一个对象不容易获得,而在设计阶段竟然没有发觉,而要通过创建者模式柔化创建过程,本身已经违反设计的最初目标。

注意事项

建造者模式关注的是零件类型和装配工艺(顺序),这是它与工厂方法模式最大不同的地方,虽然同为创建类模式,但是注重点不同。

六、代理模式

定义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是一个使用率非常高的模式,其定义如下:

Provide a surrogate or placeholder for another object to control access to it.(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img-ChTr83Cx-1568283306958)(/Users/song.yilong/Documents/笔记/设计模式/Java设计模式——单例模式.assets/image-20190911163433697.png)]

代理模式也叫委托模式,它是一项基本设计技巧。许多其他模式,入状态模式、策略模式、访问者模式本质上是在更特殊的场合使用了委托模式,而在日常的应用中,代理模式可以提供非常好的访问控制。

一个代理类可以代理多个被委托者或被代理者,因此一个代理类具体代理哪个真实主题角色,是由场景类决定的。当然,最简单的情况就是一个主题类和一个代理类,这是最简洁的代理模式。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接口只需要一个代理类就可以了,具体代理哪个实现类由高层模块来决定,也就是在代理类的构造函数中传递被代理者,

你要代理谁就产生该代理的实例,然后把被代理者传递进来,该模式在实际的项目应用中比较广泛。

应用

优点

  • 职责清晰

    正式的角色就是实现实际的业务逻辑,不用关心其他非本职责的事物,通过后期的代理完成一件事物,附带的结果就是编程简介清晰。

  • 高扩展性

    具体角色是随时会发生变化的,只要它实现了接口,坟管他如何变化,代理类完全就可以在不做任何修改的情况下使用。

  • 智能化

使用场景

扩展

代理服务器

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实在实现阶段不用关心代理谁,而在运行阶段才指定代理哪一个对象。相对来说,自己写代理类的方法就是静态代理。现在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名称叫做面向横切面编程,也就是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其核心就是采用了动态代理机制。

七、原型模式

不通过new关键字来产生一个对象,而是通过对象复制来实现的模式就叫做原型模式。

定义

原型模式(Prototyoe Pattern)的简单程度仅次于单例模式和迭代器模式。

Specify the kinds of objects to create using a prototypical instance,and create new objects bycopying this prototype.(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原型模式的核心是一个clone方法,通过该方法进行对象的拷贝,Java提供了一个Cloneable接口来标示这个对象是可拷贝的。

应用

优点

  • 性能优良

    原型模式是在内存二进制的拷贝,要比直接new一个对象性能好很多,特别是要在一个循环体内产生大量的对象时,

  • 逃避构造函数的约束

    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缺点,直接在内存中拷贝,构造函数是不会执行的。优点就是减少了约束,缺点也是减少了约束,需要大家在实际应用时考虑

使用场景

  • 资源优化场景

    类初始化需要消化非常多的资源,这个资源包括数据、硬件资源等。

  • 性能和安全要求的场景

    通过new产生一个对象需要非常繁琐的数据准备或访问权限,则可以使用原型模式

  • 一个对象多个修改者的场景

    一个对象需要提供给其他对象访问,而且各个调用者可能都需要修改其值时,可以考虑使用原型模式拷贝多个对象供调用者使用.

注意事项

  • 构造函数不会被执行

  • 浅拷贝和深拷贝

    Object类提供的方法clone只是拷贝本对象,其对象内部的数组、引用对象等都不拷贝,还是指向原生对象的内部元素地址,这种拷贝就叫做浅拷贝。

注意: 使用原型模式时,引用的成员变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不会被拷贝:一是类的成员变量,而不是方法内变量;二是必须是一个可变的引用对象,而不是一个原始类型或不可变对象。

注意: 深拷贝和浅拷贝建议不要混合使用,特别是在涉及类的继承时,父类有多个引用的情况就非常复杂,建议的方案是深拷贝和浅拷贝分开实现。

注意: 要使用clone方法,类的成员变量上不要增加final关键字。

八、中介者模式

定义

中介者模式的定义为:Define an object that encapsulates how a set of objectsinteract.Mediator promotes loose coupling by keeping objects from referring to each otherexplicitly,and it lets you vary their interaction independently.(用一个中介对象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示地相互作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应用

优点

中介者模式的优点就是减少类间的依赖,把原有的一对多的依赖变成了一对一的依赖,同事类只依赖中介者,减少了依赖,当然同时也降低了类间的耦合。

缺点

中介者模式的缺点就是中介者会膨胀得很大,而且逻辑复杂,原本N个对象直接的相互依赖关系转换为中介者和同事类的依赖关系,同事类越多,中介者的逻辑就越复杂。

使用场景

中介者模式适用于多个对象之间紧密耦合的情况,紧密耦合的标准是:在类图中出现了蜘蛛网状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考虑使用中介者模式,这有利于把蜘蛛网梳理为星型结构,使原本复杂混乱的关系变得清晰简单。

中介者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的封装模式,也是一个很容易被滥用的模式,一个对象依赖几个对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纯理论家就会要求使用中介者模式来封装这种依赖关系,这是非常危险的!使用中介模式就必然会带来中介者的膨胀问题,这在一个项目中是很不恰当的。大家可以在如下的情况下尝试使用中介者模式:

  • N个对象之间产生了相互的依赖关系(N>2)。
  • 多个对象有依赖关系,但是依赖的行为尚不确定或者有发生改变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建议采用中介者模式,降低变更引起的风险扩散
  • 产品开发。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MVC框架,把中介者模式应用到产品中,可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扩展性,但是对于项目开发就未必,因为项目是以交付投产为目标,而产品则是以稳定、高效、扩展为宗旨。

九、命令模式

定义

命令模式是一个高内聚的模式,其定义为:Encapsulate a request as an object,therebyletting you parameterize clients with different requests,queue or log requests,and support undoableoperations.(将一个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从而让你使用不同的请求把客户端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可以提供命令的撤销和恢复功能。)

使用场景

只要你认为是命令的地方就可以采用命令模式,例如,在GUI开发中,一个按钮的点击是一个命令,可以采用命令模式;模拟DOS命令的时候,当然也要采用命令模式;触发-反馈机制的处理等。

十、责任链模式

定义

责任链模式定义如下:

Avoid coupling the sender of a request to its receiver by giving more than one object a chance to handle the request.Chain the receiving objects and pass the request along the chain until an objecthandles it.(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对象处理它为止。)

抽象的处理者实现三个职责:一是定义一个请求的处理方法handleMessage,唯一对外开放的方法;二是定义一个链的编排方法setNext,设置下一个处理者;三是定义了具体的请求者必须实现的两个方法:定义自己能够处理的级别getHandlerLevel和具体的处理任务echo.

注意 在责任链模式中一个请求发送到链中后,前一节点消费部分消息,然后交由后续节点继续处理,最终可以有处理结果也可以没有处理结果,读者可以不用理会什么纯的、不纯的责任链模式。

链中节点数量需要控制,避免出现超长链的 情况,一般的做法是在Handler中设置一个最大结点数量,在setNext方法中判断是否已经是超过其阈值,超过则不允许该链建立,避免无意识地破坏系统性能。

十一、装饰模式

定义

装饰模式(Decorator Pattern) 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模式,器定义如下:Attach additional responsibilities to an object dynamically keeping the same interface.Decorators provide a flexiblealternative to subclassing for extending functionality.(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装饰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

**注意 **在装饰模式中,必然有一个最基本、最核心、最原始的接口或抽象类充当Component抽象构件。

注意: 原始方法和装饰方法的执行顺序在具体的装饰类是固定的,可以通过方法重载实现多种执行顺序。

应用

优点

  • 装饰类和被装饰类可以独立发展,而不会互相耦合。
  • 装饰模式是继承关系的一个替代方案。我们看装饰类Decorator,不管装饰多少层,返回的对象还是Component,实现的还是is-a的关系。
  • 装饰模式可以动态地扩展一个实现类的功能,这不需要多说,装饰模式的定义就是如此。

缺点

对于装饰模式记住一点就足够了:多层的装饰是比较复杂的。为什么会复杂呢?你想想看,就像剥洋葱一样,你剥到了最后才发现是最里层的装饰出现了问题,想象一下工作量吧,因此,尽量减少装饰类的数量,以便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使用场景

  • 需要扩展一个类的功能,或给一个类增加附加功能。
  • 需要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动态再动态地撤销。
  • 需要为一批的兄弟类进行改装或加装功能,当然是首选装饰模式。

十二、 策略模式

定义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模式,也叫做政策模式(Policy Pattern).

其定义如下:Define a family of algorithms,encapsulate each one,and make them interchangeable.(定义一组算法,将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之间可以互换。)

策略模式就是这么简单,偷着乐吧,它就是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继承和多态机制,其他没

什么玄机。

应用

优点

  • 算法可以自由切换
  • 避免使用多重条件判断
  • 扩展定良好

缺点

  • 策略类数量增多
  • 所有的策略类斗殴需要对外暴露

使用场景

  • 多个类只有在算法或行为上稍有不同的场景
  • 算法需要自由切换的场景
  • 需要屏蔽算法规则的场景

注意事项

如果系统中的一个策略家族的具体策略数量超过4个,则需要考虑使用混合模式,解决策略类膨胀和对外暴露的问题,否则日后的系统维护就会成为一个烫手山芋,谁都不想接。

注意 策略枚举是一个非常优秀和方便的模式,但是它受枚举类型的限制,每个枚举项都是public、final、static的,扩展性受到了一定的约束,因此在系统开发中,策略枚举一般担当不经常发生变化的角色。

十三、 适配器模式

定义: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的定义如下:Convert the interface of a class into another interface clients expect.Adapter lets classes work together that couldn’t otherwise because of incompatible interfaces.(将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作。)

应用

优点

  • 适配器模式可以让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类在一起运行,只要适配器这个角色能够搞定他们就成
  • 增加了类的透明性
  • 提高了类的复用度
  • 灵活性非常好

使用场景

适配器应用的场景只要记住一点就足够了:你有动机修改一个已经投产中的接口时,适配器模式可能是最适合你的模式。比如系统扩展了,需要使用一个已有或新建立的类,但这个类又不符合系统的接口,怎么办?使用适配器模式,这也是我们例子中提到的。

适配器模式是一个补偿模式,或者说是一个“补救”模式,通常用来解决接口不相容的问题。

十四、迭代器模式

定义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目前已经是一个没落的模式,基本上没人会单独写一个迭代器,除非是产品性质的开发,其定义如下:

Provide a way to access the elements of an aggregate object sequentially without exposing itsunderlying representation.(它提供一种方法访问一个容器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细节。)

十五、组合模式

定义: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也叫合成模式,有时又叫做部分-整体模式(Part-Whole),主要是用来描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其定义如下:

Compose objects into tree structures to represent part-whole hierarchies.Composite lets clientstreat individual objects and compositions of objects uniformly.(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应用

优点

  • 高层模块调用简单
  • 节点自由增加

缺点

与依赖倒置原则冲突,读者在使用的时候要考虑清楚,它限制了你接口的影响范围

使用场景

  • 维护和展示部分-整体关系的场景,入树形菜单、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 从一个整体中能够独立出部分模块或工能的场景

注意事项

只要是树形结构,就要考虑使用组合模式,这个一定要记住,只要是要体现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的时候,而且这种关系还可能比较深,考虑一下组合模式吧。

十六、观察值模式

定义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也叫做发布订阅模式(Publish/subscribe),它是一个在项目中经常使用的模式,其定义如下:

Define a one-to-many dependency between objects so that when one object changes state,all its dependents are notified and updated automatically.(定义对象间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每当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img-MGJe8qv0-1568283306959)(/Users/song.yilong/Documents/笔记/设计模式/Java设计模式——单例模式.assets/image-20190912155559326.png)]

应用

优点

  • 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是抽象耦合

    如此设计,则不管是增加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都非常容易扩展,而且在Java中都已经实现的抽象层级的定义,在系统扩展方面更是得心应手

  • 建立一套触发机制

缺点

需要考虑一下开发效率和运行效率的问题

多级触发时的效率更是让人担忧,大家在设计时注意考虑

使用场景

  • 关联行为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关联行为是可拆分的,而不是“组合”关系。
  • 事件多级触发场景。
  • 跨系统的消息交换场景,如消息队列的处理机制。

注意事项

  • 广播链的问题

    在一个观察者模式中最多出现一个对象即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也就是说消息最多转发一次(传递两次),这还是比较好控制的。

  • 异步处理问题

十七、门面模式

定义

门面模式(Facade Pattern)也叫做外观模式,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封装模式,其定义如

下:

Provide a unified interface to a set of interfaces in a subsystem.Facade defines a higher-levelinterface that makes the subsystem easier to use.(要求一个子系统的外部与其内部的通信必须通过一个统一的对象进行。门面模式提供一个高层次的接口,使得子系统更易于使用。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img-cFgGzi2v-1568283306967)(/Users/song.yilong/Documents/笔记/设计模式/Java设计模式——单例模式.assets/image-20190912162900936.png)]

使用场景

  • 为一个复杂的模块或子系统提供一个供外界访问的接口
  • 子系统相对独立——外界对子系统的访问只要黑箱操作即可
  • 预防低水平人员带来的风险扩散

十八、备忘录模式

定义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提供了一种弥补真实世界缺陷的方法,让“后悔药”在程序的世界中真实可行,其定义如下:

Without violating encapsulation,capture and externalize an object’s internal state so that the object can be restored to this state later.(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

应用

使用场景

  • 需要保存和恢复数据的相关状态场景
  • 提供一个可回宫(rollback)的操作
  • 需要监控的副本场景中。例如要监控一个对象的属性,但是监控又不应该作为系统的主业务来调用,它只是边缘应用,即使出现监控不准、错误报警也影响不大,因此一般的做法是备份一个主线程中的对象,然后由分析程序来分析。

注意 内存溢出问题,该备份一旦产生就装入内存,没有任何销毁的意向,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系统设计时,要严格限定备忘录的创建,建议增加Map的上限,否则系统很容易产生内存溢出情况。

十九、访问者模式

定义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模式,其定义如下:Represent an operation to be performed on the elements of an object structure. Visitor lets you define a newoperation without changing the classes of the elements on which it operates. (封装一些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可以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

应用

优点

  • 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 优秀的扩展性
  • 灵活性非常高

缺点

  • 具体元素对访问者公布细节
  • 具体元素变更比较困难
  • 违背了依赖倒置原则

使用场景

  • 一个对象结构包含很多类对象,它们有不同的接口,而你想对这些对象实施一些依赖于其具体类的操作,也就说是用迭代器模式已经不能胜任的情景
  • 需要对一个对象结构中的对象进行很多不同并且不相关的操作,而你想避免让这些操作“污染”这些对象的类。

在这种地方你一定要考虑使用访问者模式:业务规则要求遍历多个不同的对象。这本身也是访问者模式出发点,迭代器模式只能访问同类或同接口的数据(当然了,如果你使用instanceof,那么能访问所有的数据,这没有争论),而访问者模式是对迭代器模式的扩充,可以遍历不同的对象,然后执行不同的操作,也就是针对访问的对象不同,执行不同的操作。

二十、状态模式

定义

Allow an object to alter its behavior when its internal state changes.The object will appear to change its class.(当一个对象内在状态改变时允许其改变行为,这个对象看起来像改变了其类。)

状态模式的核心是封装,状态的变更引起了行为的变更,从外部看起来就好像这个对象对应的类发生了改变一样

应用

优点

  • 结构清晰
  • 遵循设计原则
  • 封装性特别好

缺点

子类会太多,也就是类膨。

使用场景

  • 行为随状态改变而改变的场景

    这也是状态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例如权限设计,人员的状态不同即使执行相同的行为结果也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使用状态模式

  • 条件、分支判断语句的替代者

  • 在程序中大量使用switch语句或者if判断语句会导致程序结构不清晰,逻辑混乱,使用状态模式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一问题,它通过扩展子类实现了条件的判断处理。

二十一、解释器模式

定义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是一种按照规定语法进行解析的方案,在现在项目中使用较少,其定义如下:Given a language, define a representation for its grammar along with an interpreter that uses the representation to interpret sentences in the language.(给定一门语言,定义它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该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

二十二、享元模式

内存溢出对Java应用来说实在是太平常了,有以下两种可能。

  • 内存泄漏

    无意识的代码缺陷,导致内存泄漏,JVM不能获得连续的内存空间

  • 对象太多

    代码写得很烂,产生的对象太多,内存被耗尽。现在的情况是没有内存泄漏,那只有一种原因——代码太差把内存耗尽。

定义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是池技术的重要实现方式,其定义如下:Use sharing to support large numbers of fine-grained objects efficiently.(使用共享对象可有效地支持大量的细粒度的对象。)

享元模式的定义为我们提出了两个要求:细粒度的对象和共享对象

二十三、桥梁模式

定义

桥梁模式(Bridge Pattern)也叫做桥接模式,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式,其定义如下:

Decouple an abstraction from its implementation so that the two can vary independently.(将抽象和实现解耦,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地变化。)

应用

优点

  • 抽象和实现分离
  • 优秀的扩充能力
  • 实现细节对客户透明

使用场景

  • 不希望或不适用使用继承的场景
  • 接口或抽象类不稳定的场景
  • 重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Java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相关推荐

  1. Java二十三种设计模式 之代理(proxy)

    Java二十三种设计模式 之代理(proxy) 今天我们学习一下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 我们来看代码(写一个坦克运行了多少时间): 第一种方法: public calss Tank implements ...

  2. java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工厂设计模式

    java设计模式的分类 在java中,设计模式有三十三种之多,分为三大类: 创建性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性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 ...

  3. Java实现二十三种设计模式(五)—— 十一种行为型模式 (中)——解释器模式、迭代器模式、中介者模式、备忘录模式

    Java实现二十三种设计模式(五)-- 十一种行为型模式 (中)--解释器模式.迭代器模式.中介者模式.备忘录模式 一.解释器模式 我国 IT 界历来有一个汉语编程梦,虽然各方对于汉语编程争论不休,甚 ...

  4.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第十二种)-----代理模式(Proxy)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第十二种)-----代理模式(Proxy) 尚硅谷视频连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4411c7N4?from=search&se ...

  5. 深入理解常见的二十三种设计模式

    深入理解常见的二十三种设计模式 文章目录 深入理解常见的二十三种设计模式 一.设计模式的分类 1.1 创建型(五种) 1.2 结构型(七种) 1.3 行为型(十一种) 二.创建型 2.1 单例模式 2 ...

  6.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 一.创建型: 单例模式.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原型模式.建造者模式: 二.结构型: 代理模式,装饰器模式.适配器模式.外观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桥梁模式: 三.行为型: 策略模 ...

  7.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之原型模式

    今天继续探讨GOF二十三种设计模式的原型模式,原型模式也是属于创建型模式的一种 原型模式通俗的讲就是对象复制的过程,即通过一个原型对象,我可以得到一个该对象的克隆. 下面来看下原型模式的第一种写法-- ...

  8. 第二部分:二十三种设计模式解读——什么是工厂方法模式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解读--什么是工厂方法模式 author:陈镇坤27 日期:2022年2月10日 修改日期:2022年6月23日 文章目录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解读--什么是工厂方法模式 一.工厂方法模式 ...

  9. Java的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从这一块开始,我们详细介绍Java中23种设计模式的概念,应用场景等情况,并结合他们的特点及设计模式的原则进行分析. 创建型模式(5种):用于描述"怎样创建对象",它的主要特点是& ...

最新文章

  1. Windows Store获得Fluent Design加成
  2. ConcurrentHashMap总结
  3. JVM学习笔记之-堆,年轻代与老年代,对象分配过程,Minor GC、Major GC、Full GC,堆内存大小与OOM,堆空间分代,内存分配策略,对象分配内存,小结堆空间,逃逸分析,常用调优工具
  4. 让java的多重继承成为现实!
  5. pic单片机c语言读eeprom,PIC16F877单片机内部EEPROM读写实例
  6. C符号之逻辑运算符 左移与右移 自增自减
  7. laravel-admin form中的数据,在提交后,保存前,获取并进行编辑
  8. 获2017中国最佳创业投资机构百强,西高投二次创业实现超越
  9. 用HttpClient来模拟浏览器GET POST
  10. 鸡兔同笼的两种求解(C语言)
  11. VSCode官方下载网址
  12. egret给对象涂颜色
  13. win10电脑部分软件不能连接网络,只有QQ和微信可以连接网络,浏览器不能上网
  14. 自动微分(Auto differentiation)
  15. 【算法16】递归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终结篇
  16. matlab 28m35,F28M35H52C1学习笔记3
  17. 修改用户名和用户组名
  18. MySQL学习笔记(一)—MySQL基础
  19. 万圣节html代码大全,方舟生存进化249万圣节新版本代码大全分享
  20. win10 休眠不读u盘_高手亲自解答win10 bios无法识别u盘的修复对策

热门文章

  1. 利用PROGISP实现ARDUINO IDE编写的程序的下载以及如何把AVR单片机做成ARDUINO板
  2. 安卓神秘事件之点击事件不响应
  3. declare 简单用法
  4. ffmpeg实用命令总结,直播流处理相关
  5. 查看在线人物 修改金币 元宝 等人物属性
  6. Java学历很重要_Java开发找工作,学历重要还是技术重要?
  7. 【亲测有效】win10修改电脑系统字体大小
  8. python网课期中答案_中国大学python答案网课期末慕课MOOC答案
  9. python自学网站-杭州python自学网站
  10. 读jQuery 权威指南[5]-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