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 D2D)直接通信被广泛认为是蜂窝网络前景技术之一[。在D2D通信中,邻近移动终端间的通信数据不需要基站转发,而是在基站的控制下,允许使用蜂窝网络频谱资源直接建立本地链路通信,由此减轻了基站中继转发的负载瓶颈,使得移动终端具有更小的传输延迟,更小的能量消耗[。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 Release 12版本中,3GPP已经启动了邻近服务(Proximity Service)的D2D通信标准化研究[,当前将应用场景分为公共安全和商业应用两大类。公共安全指蜂窝网络不能正常工作时,允许终端间脱网通信,而商业应用则关注广播、社交网络、媒体共享等内容业务,与其他Wifi、Bluetooth等本地通信技术不同的是,D2D使用授权网络频谱资源,拥有更高的系统吞吐率,更好的服务质量保障[;同时, 文献[

为了进一步节约蜂窝网络资源,提高网络频谱效率,D2D通信允许使用资源复用的方式建立传输,使得蜂窝网络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保证系统吞吐率。然而D2D用户(D2D User, DU)与传统蜂窝用户(Cellular User, CU)在资源复用模式下会引入新的干扰问题[,因此如何复用分配资源以减轻D2D用户对原蜂窝用户的干扰影响是核心问题之一。

Ye等[依据位置信息及信道增益,动态确定每个蜂窝用户可复用资源比例;Wen等[适应性选择用户传输模式,基于用户服务需求以及干扰级别动态分配RB资源;而Xu等[以最大化D2D通信链路数为目标建立资源分配模型,同时加入信干噪比约束,均较好地抑制了D2D对原蜂窝用户的强干扰影响。Kuruvatti等[依据用户密度将蜂窝网络覆盖面划分为多个虚拟扇区,并依据用户信号到达角对用户进行分组聚类,处于相互垂直的扇形区域用户可复用相同RB(Resource Block)资源,由此减轻干扰效应,但定位的鲁棒性将使实际性能产生偏差。Zhang等[面对分配模型高复杂度求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干扰感知图的次优算法,权衡算法效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然而干扰和最大并不意味系统吞吐率最大,频谱效率可进一步优化。文献[[将D2D与蜂窝用户间的资源复用过程抽象为斯坦博格模型,蜂窝用户通过出售所属RB资源而获得虚拟利益,D2D用户依据最优响应策略,在给定价格下,迭代地选择发射功率及RB资源,最终达到均衡收益状态,然而各D2D用户的博弈均衡将会牺牲系统吞吐率,造成频谱效率降低。

现实环境中,往往存在D2D用户多于蜂窝用户的场景,如商场、体育场等,蜂窝用户较少使得D2D用户可复用资源匮乏,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将直接影响D2D用户服务质量。常见的公平性分配策略是最大最小公平模型[,最早用于网络流量控制,使资源的最小分配量尽可能最大化,防止任何网络流被“饿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增加每个流的速率,以实现公平分配资源,但公平性会制约系统吞吐率的收益。为了权衡公平性和系统效率的关系,文献[[不仅允许一个D2D用户可复用多个RB资源,而且任一RB资源均可被多个D2D用户复用,同时提出一种次优的着色图算法,较好地解决了资源匮乏问题。此外Chen等[运用了时隙调度思路,将基站调度周期划分为等长时隙,然后将D2D用户公平性分组调度在不同时隙,同样解决了与RB需求与供给不平衡关系, 但是文献忽略了信道增益动态变化问题,影响系统吞吐率性能,同时算法中D2D用户仅能被固定分配在单个时隙内,导致延迟问题。

在本文的研究中,考虑D2D用户多于蜂窝用户的应用场景,为了解决资源匮乏的公平性问题,同样将一个调度周期划分为多个等长的时隙。首先根据蜂窝与D2D用户的资源复用关系,以最大化系统吞吐率为目标建立分配模型,并在模型中加入信干噪比、速率需求约束,将资源分配归纳为一个组合优化问题。在模型求解过程中,提出一种公平性时隙调度(Fairness Time Division Scheduling, FTDS)算法,算法中的D2D用户在每个时隙均有被调度的机会;同时, 为了权衡D2D用户速率服务需求与系统吞吐率的公平性关系,构造满足性权值因子与吞吐率增益因子互相制约,共同确定D2D用

户调度优先级。仿真实验表明,FTDS算法在满足D2D用户服务质量需求下拥有更优的吞吐率性能,更小的调度时延。

1 系统模型

s的单蜂窝小区的D2D通信系统。

图 1

图 1 D2D通信系统

Figure 1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定义1 蜂窝小区Z中存在M个蜂窝用户CUi(i=1, 2, …, M)。

定义2 蜂窝小区Z中存在N个D2D用户组DUj(i=1, 2, …, N), 其中包含D2D发送用户DjT,以及D2D接收用户DjR。

CU与DU均匀分布在蜂窝小区内,包含两种传输模式:基站eNodeB与CU的中继通信(如CU1),以及D2D之间的直接链路通信(如DU1)。整个系统采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的LTE通信方案,其最小资源调度单位为一RB(Resource Block), 时域上包含7个OFDM符号,频域上包含12个子载波。系统中DU通过复用CU下行链路RB资源的方式实现接入。资源复用模式将引入新的干扰问题。DR产生干扰影响,而CU将会暴露在复用相同RB资源的DU发送用户DT干扰下。本文考虑这样一种应用场景,网络中DU数N大于CU数M,且每个CU拥有单个RB资源,每个RB资源仅能被单个DU复用,从而抑制DU对CU过量干扰影响,同时一个DU可以复用多个CU的RB资源以满足速率需求。为了有效减轻D2D用户对原蜂窝用户的干扰,在保证蜂窝用户信干噪比前提下,进一步提升网络的频谱效率,选择恰当的CU与DU资源复用组合尤为重要,为此首先建立以统吞吐率为最大化目标的资源分配模型。

令Pc、Pd分别为基站与DU发送用户DT的发射功率,根据下行链路干扰环境,CUi与DUj在资源复用模式下的信干噪比SINRi, jc、SINRjd分别为:

$SINR_{i,j}^c = {{{P^c}G_i^c} \over {P_j^dG_{i,j}^{d2c} + {\sigma ^2}}}$

(1)

$SINR_j^d = {{P_j^dG_j^d} \over {{P^c}G_j^{c2d} + {\sigma ^2}}}$

(2)

其中:Gic、Gjd、Gi, jd2c、Gjc2d分别为基站与CUi、DjT与DjR,DjT与CUi、基站与DjR之间的传输增益,σ2为高斯白噪声影响。根据香农公式及RB资源带宽B定义,可以推导出此时CUi与DUj的传输速率Ri, jc、Rjd分别为:

$R_{i,j}^c = B \cdot {\mathop{\rm l}\limits} {\rm{b}}\left( {1 + SINR_{i,j}^c} \right)$

(3)

$R_j^d = B \cdot {\mathop{\rm l}\limits} {\rm{b}}\left( {1 + SINR_j^d} \right)$

(4)

定义3 定义一个M×N的资源复用分配矩阵β=[βi, j]M×N,表示CU与DU的资源复用关系。其中矩阵元素βi, j∈{0, 1}为二进制变量,当βi, j=1时表示CUi与DUj复用相同RB资源,反之当βi, j=0时表示两者未复用相同RB资源,由此可以推导出M个CU以及N个DU的吞吐率加Rc、Rd分别为:

${R_c} = B \cdot \sum\limits_{i = 1}^M {\sum\limits_{j = 1}^N {{\beta _{i,j}} \cdot {\mathop{\rm l}\limits} {\rm{b}}\left( {1 + SINR_{i,j}^c} \right)} } $

(5)

${R_c} = B \cdot \sum\limits_{i = 1}^M {\sum\limits_{j = 1}^N {{\beta _{i,j}} \cdot {\mathop{\rm l}\limits} {\rm{b}}\left( {1 + SINR_j^d} \right)} } $

(6)

同时整个系统吞吐率可以表示为Rc与Rd的加和:

${{R}_{\text{sum}}}=B\cdot \sum\limits_{i=1}^{M}{\sum\limits_{j=1}^{N}{{{\beta }_{i,j}}\cdot }}\text{lb}\left( 1+SINR_{i,j}^{c} \right)\left( 1+SINR_{j}^{d} \right)$

(7)

因此资源复用的目标是求解这样一个资源分配矩阵β=[βi, j]M×N,在约束条件下使得系统吞吐率性能达到最大:

$\eqalign{

& {\beta _{opt}} = \arg \mathop {\max }\limits_{{\mathit{\boldsymbol{\beta }}_{M \times N}}} B \cdot \sum\limits_{i = 1}^M {\sum\limits_{j = 1}^N {{\beta _{i,j}} \cdot } } \cr

& \quad \quad {\mathop{\rm l}\limits} {\rm{b}}\left( {1 + SINR_{i,j}^c} \right)\left( {1 + SINR_j^d} \right) \cr} $

(8)

$\sum\limits_{j = 1}^N {{\mathit{\boldsymbol{\beta }}_{i,j}} \le 1} $

(9)

$\sum\limits_{i = 1}^M {{\beta _{i,j}} \cdot R_j^d \ge R_j^{\min }} $

(10)

$SINR_{i,j}^c \ge \mathit{\Phi }_{th}^c$

(11)

$SINR_j^d \ge \mathit{\Phi }_{th}^d$

(12)

上述约束条件式(9) 表示任一RB资源上至多仅能被一个DU复用,约束条件式(10) 表示DU必须满足传输速率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需求,同时约束条件式(11) 、(12) 表示CU、DU需满足的信干噪比阈值,减轻因资源复用而互相产生的干扰影响。

进一步分析上述模型可知,其为求解分配矩阵β=[βi, j]M×N的组合优化问题,在采用基站集中式计算中,复杂度呈现指数增长。为此提出一种公平性时隙调度(FTDS)算法,在满足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寻找问题的近似解。

2 时隙调度算法

当DU数N多于CU数M时(N>M),由于CU仅拥有单个RB资源,导致单次调度中DU可复用RB资源数无法满足需求,为了适应上述应用场景,文献[

图 2

图 2 时隙调度过程

Figure 2 Time-slot scheduling process

TDS算法将一个调度周期划分为s个等长的时隙,基站通过链路信息CSI检测潜在的D2D通信,并将DU均衡分配至各时隙上调度,在每个时隙中,仅有被调度DU才能复用CU所属RB资源建立通信链路。TDS算法的核心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 DU分组策略。将DU均衡地分配至每一个时隙上,每时隙上的DU数为N/s,同时采用离散准则,选择距离和最大的DU进行组合。负载均衡下使得每时隙调度的DU数最小,因此保证更多的DU可以满足其传输速率的服务质量需求,而离散准则避免DU对CU的干扰效应影响,提升系统吞吐率。

2) RB分配策略。在每时隙上的RB分配中,首先计算DU满足速率所需最小RB数Nmin, 然后选取其吞吐率增益最大的前Nmin个RB资源分配,进而最大化每时隙上的吞吐率性能。

上述分析可见,基于时隙调度的TDS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当M小于N时的资源匮乏问题,但是文献忽略了两个问题的影响:

1) 传输增益动态变化。传输增益的动态变化将导致DU在每时隙上的吞吐率收益不同。文献中将DU固定分配,仅考虑单时隙上的速率最大化,而某DU在其他时隙上的速率收益因传输增益的影响可能会更优,因此系统吞吐率依旧存在提升空间。

2) 调度时延。DU固定分组方案使得每个DU仅能在当前调度周期的某个时隙上调度,极端情况下当调度在第k-1个周期的T1时隙与第k个周期的Ts时隙时,最大相差达到两个调度周期的长度,因此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存在服务质量劣势。

针对文献[

3 公平性时隙调度算法

FTDS算法同样将一个调度周期划分为s个等长的时隙单元T1, T2, …, Ts, 如

首先,忽略原模型中的约束条件(10) :DU最小速率的服务质量需求。此时为了最大化调度周期内的系统吞吐率,设定每时隙上的RB资源均可被任意一个DU灵活复用,将每个RB资源的候选复用对象扩充至全部DU;同时为每个RB资源复用这样一个DU$\hat j$,复用后使得RB资源上速率达到最大,每个RB资源上的速率最大化进而保证调度周期内系统吞吐率达到最大,令RB资源集合为Ω={RBi|∀i=1, 2, …, M},其一对一归属于每个CU,DUj复用RBi后的速率收益Ri, j为:

${R_{i,j}} = B \cdot {\mathop{\rm l}\limits} {\rm{b}}\left( {1 + SINR_{i,j}^c} \right)\left( {1 + SINR_j^d} \right)$

(13)

则在时隙Tt的RB分配过程表示如下:

$\hat j = \arg \max {R_{i,j}};\;\forall i \in 1,2,...,M$

(14)

进一步分析可知,式(14) 的分配虽保证了系统吞吐率的最大化,但忽略了DU的服务质量,为此提出一种满足性权值的约束,定义DUj在时隙Tt的满足性权值ωi, j(t)如下:

${\omega _{i,j}}\left( t \right) = \exp \left\{ {\lambda \left( {{{\overline R }_{i,j}}\left( t \right) - R_j^{\min }} \right)} \right\}$

(15)

其中:Rjmin为DUj最小速率需求,Ri, j(t)为DUj在Tt时刻的平均速率,λ为奖惩系数。根据各DU速率需求的满足情况,对分配计算过程(14) 进行加权干预:

$\hat j_t^* = \arg \max \left\{ {{\omega _{i,j}}\left( t \right) \cdot {R_{i,j}}} \right\};\forall i \in 1,2,...,M$

(16)

该满足性权值的表征意义如下:当速率需求Rjmin大于平均速率j(t)时,说明当前服务质量得到了满足,满足性权值在指数函数作用下的取值范围为[0, 1) ,且伴随差距增大取值递减, 由此惩罚DUj在当前RB资源上的速率收益,限制其

在实际速率较优情况下获取资源;而当速率需求Rjmin小于平均速率Rj(t)时,说明当前服务质量未得到满足,满足性权值在指数函数作用下的取值范围为(1, +∞],且伴随差距增大取值递增, 由此奖励DUj在当前RB资源上的速率收益,激励其在实际速率较差情况下获取资源;此外在Rjmin等于平均速率Rj(t)时,满足性权值ωj(t)=1,持中立措施。

同时为更好地体现公平性原则,对于DUj在Tt时刻的平均速率Ri, j(t),采用比例公平(Proportional Fair, PF)算法[更新:

${\overline R _{i,j}}\left( t \right) = \left\{ \matrix{

\left( {1 - {1 \over {{t_c}}}} \right){\overline R _{i,j}}\left( {t - 1} \right) + {1 \over {{t_c}}}{R_{i,j}}\left( t \right),j = \hat j_t^* \hfill \cr

\left( {1 - {1 \over {{t_c}}}} \right){\overline R _{i,j}}\left( {t - 1} \right),j \ne \hat j_t^* \hfill \cr} \right.$

(17)

式(17) 定义了DUj在时隙Tt被调度($j = \hat j_t^*$)和未被调度($j \ne \hat j_t^*$)时的更新过程,其中tc为Tt时刻已经历的时隙数。i, j(t)的更新过程表明:若DUj在先前时隙被多次调度,则其平均速率将会增大;若DUj在先前时隙较少被调度,则其平均速率将会减小。上述更新算法缓解了因信道增益不佳影响调度优先级的问题,解决了速率较低用户长期处于资源分配的饥饿问题,同时与历史平均速率的加权,避免因瞬时速率突变影响造成的更新抖动现象,即使在信道增益几乎相同的状态下,通过调度频次制约,同样能够较好地均衡各用户的调度公平性,因此通过PF更新的满足性权值的约束,能够较好地权衡吞吐率性能与服务质量的关系。

在FTDS算法中,对于每一个时隙Tt,初始化分配矩阵βM×N=Ο,从可复用资源集Ω中选取一个RBi,之后根据满足性权值(16) 备选出一个$D{U_{\hat j_t^*}}$,若CUi与$D{U_{\hat j_t^*}}$均满足信干噪比约束(11) 、(12) ,则向DUj复用分配RBi,否则再次备选一个次优的DU,直到满足约束或均不满足退出。上述分配中,描述了M个RB资源通过优先级的遍历计算,分配给N个DU用户的过程,算法复杂度为O(M·N)。综上所述,FTDS算法表示如下:

For Tt, INIT βM×N=Ο;

Repeat:

$\Upsilon = \emptyset $;

Select RBi from Ω;

While |γ|<N:

$\hat j_t^* = \mathop {\arg \max }\limits_{j \notin \Upsilon } \left\{ {{\omega _{i,j}}\left( t \right) \cdot {R_{i,j}}} \right\}$;

If SINRi, jc≥Φthc and SINRjd≥Φthd

${\beta _{i,\hat j_t^*}} = 1$;

Ω=Ω/{RBi};

Continue;

Else

Ω=Ω∪$\left\{ {\hat j_t^*} \right\}$;

End If

End While

While Ω≠$\emptyset $

End For

4 仿真实验与分析

仿真实验使用Matlab平台,采取蒙特卡罗方法,每次随机生成3000个不同分布样本场景,在不同场景下分别进行资源调度分配,最后使用统计方法对性能结果取平均值。其仿真参数见

表 1

表 1 仿真参数设置

Table 1 Simulation parameter setting

仿真参数参数值

蜂窝小区半径1000m

CU传输路径损耗128.1+37.6 lg(d[km])

DU传输路径损耗148+40 lg(d[km])

白噪声功率密度-174dBm/Hz

接收信干噪比约束-10dB

D2D通信距离上限500m

RB带宽180kHz

CU发射功率43dBm

DU发射功率23dBm

表 1 仿真参数设置

Table 1 Simulation parameter setting

为了更好地体现本文中公平性时隙调度(FTDS)算法的性能优势,将该算法与文献[

图 3

图 3 吞吐率伴随CU数量变化

Figure 3 Throughput change with CU number

用户在资源分配中被调度的次数,能够反映算法对各用户资源请求的公平性满足情况,为此在仿真实验中,对每周期内DU调度频次的累计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如

图 4

图 4 DU调度频次累积分布

Figure 4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of DU scheduling frequency

M>50) ,三算法的差异逐渐消失,这是由于CU增多导致RB增多,在每时隙内可调度更多的DU复用RB资源,DU在每时隙中被调度几率更大。其中FTDS算法中满足性权值发挥了重要作用,M=5处延迟降低最大31.2%,调度实时性较好。

图 5

图 5 DU调度间隔伴随CU数量变化

Figure 5 DU scheduling interval change with CU number

图 6

图 6 DU满足率伴随CU数量变化

Figure 6 DU satisfaction rate change with CU number

当CU数处于15以上的密度时,此时每时隙内存在冗余RB资源,因此三算法调度下的DU满足率均达到了100%,而在15以下的密度区域,TDS算法相比FTDS、RANDOM资源满足率较好,是因为TDS将DU均匀分组,并固定分配在各时隙内,保证了各DU在每个周期内均有被调度的权利,但可以看到FTDS算法下的资源满足率,相比TDS差异仅为2.1%,且伴随CU的增多满足率迅速提升至100%,同样具有较好的满足率性能。

5 结语

本文针对D2D资源分配提出了一种公平性时隙调度算法FTDS,该算法将DU分布在不同时隙调度,从而适应D2D用户多于蜂窝用户的应用场景;同时引入一满足性权值,在资源分配中,依据用户速率需求差异奖惩吞吐率收益,权衡服务质量与系统速率增益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FTDS算法在满足各用户速率需求的基础上拥有更优的吞吐率性能、更小的调度时延、更公平的调度机制;同时在FTDS算法中,时隙个数s取值将会对系统性能产生影响:s较大时,在一个调度周期内能够容纳更多的DU,但未被调度的DU将等待较长时间,尤其对于实时性较高的业务容易产生时延问题;反之当s较小时,每个时隙将涌入大量DU,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因此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将详细讨论s的取值。

matlab抢占时隙算法,基于公平性的D2D时隙调度算法相关推荐

  1. matlab抢占时隙算法,基于汉明重分组的动态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

    [1] 郭来功, 黄友锐, 蔡俊. 优化的动态帧时隙ALOHA 算法[J] .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 29(11):4141-4143. [2] 周晓光, 王晓华. 射频识别(RFID)技术原 ...

  2. MATLAB实现动态规划算法,基于Matlab的动态规划算法的实现及应用

    陈甜甜 [摘要]介绍了动态规划的基本理论,包括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针对生产与存储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Matlab做了编程处理,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问题能更方便地得到解决. [关键词 ...

  3. matlab 中slam算法,基于环境特征的SLAM算法分析与评价

    基于环境特征的SLAM算法分析与评价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LAM Algorithm Based on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

  4. matlab有向图分割算法,基于万有引力搜索算法图像分割的MATLAB实现

    处理效果: 1. 原图 2. 处理结果 3. 相关参数 种群规模:5 种群最大迭代次数:20 万有引力算法计算出的阈值:156.2703 关于万有引力算法的程序代码都来自http://blog.csd ...

  5. matlab血管图像增强算法,基于Hessian特征的视网膜血管图像的增强滤波算法

    第30卷第3期 2013年6月 Vol.30 No.3 Jun.,2013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文章编号 ...

  6. 【Matlab经典智能算法】新手入门第十六天

    经典智能算法 前言 1.免疫算法的MATLAB实现 1.1基本原理 1.2程序设计 1.3经典应用 2.小波分析算法的MATLAB实现 2.1基本原理 2.2程序设计 2.3经典应用 3.PID控制器 ...

  7. matlab抢占时隙算法,RFID动态帧时隙防冲撞改进算法研究

    射频识别系统中,当读写器的读写范围内有多个标签同时存在时,这些标签几乎同时响应读写器的指令,从而产生碰撞,使得读写器不能正确接收标签返回的信号.为解决产生的碰撞问题,必需采取相应的防碰撞技术.然而,由 ...

  8. matlab抢占时隙算法,ALOHA anti-collision、二进制数搜索算法以及帧时隙算法

    ALOHA anti-collision.二进制数搜索算法以及帧时隙算法 matlab 2021-1-21 下载地址 https://www.codedown123.com/59600.html AL ...

  9. ML之RF:基于Matlab利用RF算法实现根据乳腺肿瘤特征向量高精度(better)预测肿瘤的是恶性还是良性

    ML之RF:基于Matlab利用RF算法实现根据乳腺肿瘤特征向量高精度(better)预测肿瘤的是恶性还是良性 目录 输出结果 实现代码 输出结果 更新-- 实现代码 %RF:RF实现根据乳腺肿瘤特征 ...

最新文章

  1. 猪行天下之Python基础——7.1 文件存储
  2. Python跨文件全局变量的方法
  3. mysql alter算法_MySQL ALTER命令_mysql alter_添加_删除_修改
  4. 只运行一个实例的方法
  5. OpenCV 进阶应用,用编程手段搞定图像处理
  6. ANR 问题一般解决思路
  7. java ppt控件_Java版PPT操作控件Spire.Presentation v3.3.5新版来袭!支持转换GroupShape到图片...
  8. [19/03/12-星期二] 数组_遍历(for-each)复制java.util.Arrays类
  9. 支持一切积极向上的自发行为
  10.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 | 细节-台词-镜头 详细分析复3预测复4结局
  11. 转速环PI参数整定详解(三)——转速环开环传函特性及其整定策略(有最终推导结果公式)
  12. 回到现实的民营航天,离商业化还有多远?
  13. 键 -- 主键、候选键、可选键
  14. 网站SEO的七个技巧
  15. 复制一段文本粘贴到Excel中(带自动换格换行)
  16. 腾讯员工的1则匿名帖子,让我细思极恐:不要低估人性的恶
  17. 【Scikit-Learn 中文文档】数据集加载工具 - 用户指南 | ApacheCN
  18. CTF之做题总结(一)
  19. Android 刘海屏 适配
  20. 产品思维训练 | 百度搜索强制跳转APP,背后的逻辑和用户体验

热门文章

  1. AI 可以从人类思维中学习的11个启示
  2. YTU OJ 2458: 换啤酒
  3. 计算机临床医学自动化哪个好,这五个专业待遇高,就业好,但是很难学,挂科风险大,选择要慎重...
  4. 【如何学习CAN总线测试】——OSEK网络管理测试
  5. 成为一个大数据开发工程师的学习步骤--文字版
  6. lisp不是函授型语言_为什么Common Lisp是一门难学的语言
  7. 2021年汽车驾驶员(初级)考试APP及汽车驾驶员(初级)考试软件
  8. 室内定位系统算法--无线时钟同步的比较
  9. [NOIP2020] 微信步数
  10. 在 Excel 2007中手动为坐标图添加坐标轴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