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hq.chinadaily.cn)记者应日本民间社团邀请前往日本考察。期间,环球在线记者走马观花的体会了一下东京、京都和奈良,在这里用一个一般的中国人的视角,谈一谈所见所闻,与众位网友分享,希望能对大家了解日本有所帮助。环球在线也将在日后陆续推出“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日本”系列,欢迎广大网友关注。
    
    一、 一本值得关注的书
    
    在写日本经历之前,有本关于日本的书在此特别想向大家推荐一下,《给日本,也给中国的100个理由》。这本书的作者是胡平,有的评论介绍说是著名作家。但是此前至少我个人却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只是在《南风窗》上看到过他写的书评。后来在网上查的时候,才知道他还写过《禅机》。不过凭借此书,胡平先生一定可以知名了。这本书是2005年中华读书报十佳图书之一,在北京著名的人文书店-万圣书园的排行榜上也是榜上有名。
    
    就中国目前所出的关于中日关系的书,对于一般的大众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最好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评价本书“既充满激愤,又富有理性,是理性与激情的‘完美组合’。”《凤凰周刊》执行主编评价本书为我们找到“接近日本真相的一把钥匙”。著名的经济学家赵晓认为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超越了简单的对战争的伤痛和残忍的展示,而是“深入到日本人的心灵、日本的民族性、中日文化差异等深层结构之中,一起去探求人类悲剧出现的最深层的原因”。“这对于人类更好地认识自身的罪性,避免悲剧的重演是更加重要的。”
    
    我是在去日本之前特意买的这本书,看完之后的确收获很大。
    
    日本是一个中国人最为关注的国家之一,就象日本人把中国作为最关注的国家之一一样。除了历史的文化的因素之外,按照地缘政治学说,单就是地理上的原因也会造成这样的情况。
    
    一衣带水是小时候一直形容中日关系的一个词语。但是我们对日本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从小时候的教科书中我们知道了谴唐使,知道了鉴真,知道了明治维新,甲午战争、抗战、日本首相对靖国神社的参拜,这些基本上是一般中国人对中日关系了解的全部了。但胡平先生的这本书告诉我们,实际情况远远不止如此。
    
    对于一般的中国人来讲,这是一本给我们补课的书。当然如果大家愿意去多想的话,从这本书中会对中国在近现代的国家形态有所感悟。
    因此,不管是不是要去日本,只要是一个关注中国与日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同胞都应该读一读。
    
    二、 “日本皇宫原来就在对面”
    
    我们是下午从香港飞到东京的。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在日本机场居然有人用中文告诉旅客要填什么入境卡,服务周到。入境的时候由于我是第一次到日本,因此海关的那个女的对于我的证件检查的非常仔细,问这问那。日本人英语的发音口音着实重,她说的英文我第一次听的时候总觉得是日文。后来才明白她是问我要日方的邀请函。
    
    后来总算有惊无险的入境了。见到了接待我们的日方人员,坐上大巴到了酒店。晚上谈了一会公事后就休息了。在酒店吃宵夜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日本人吃东西绝对把盘子里面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而且是真正的干干净净,基本上连在我们看来是装饰性的菜都不剩的,这种情况后来在很多场合都能看到。由于比较累,胃口不好,点的饭实在是吃不下了,日本的服务生看我的眼光都有些异样。
    
    第二天早上起来,才发现这个酒店的位置非常好,我的窗户正对着日本皇宫。当时的第一个想法是有把狙击枪,这里绝对是一个理想的狙击地点(有点cs的后遗症)。后来才发现由于高墙和绿树,很难看到皇宫里面。日本皇宫和我们的紫禁城一样,外面也是有条护城河相隔,只不过都是小了几号的。
    
    小是日本的特点,但也是它的特长。胡平先生在书中就提到从盆景、玩偶到电器到车,往小了做东西的时候最能体现日本的美的一面,或者说是本尼迪克特在《菊花与刀》中形容提到的“菊花”所代表的一面。而日本一旦追求大的东西,“刀”性的一面就会体现出来了,而对它来讲厄运也就来了。
    
    日本皇宫外面有一片著名的碎石广场,那里是人们散步的好地方。而当年在日本天皇宣布《停战诏书》的之后,这里曾经聚集了很多日本人,他们面向皇宫方向,长跪不起,还有的人还当场剖腹。如今这片广场依旧,而中日之间在心理上的敌对也是依旧。
    
    三、 来到了靖国神社
    
    谈完公事之后,我就要一个人活动了。由于我有朋友在中国驻日本使馆,这次从国内给她带了辣酱,所以要先去使馆看看。接待的日本人很是热情,知道我是第一次来日本就说日本的地铁线路比较复杂,怕我走错了,所以先带我过去。
    
    走出酒店后,他们说在中国人中最有名(当然是最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离此不远,问我是不是想去看看。我想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加之确实比较好奇,就决定去了。不过我事先强调我就在门口浏览一下,不会进去。
    
    靖国神社从外面看并不显眼。走过类似于青铜搭筑的开字形(类似中国牌坊样的)鸟居,是一条比较宽的碎石路。大家在照片和媒体报道中经常看到的那些顽固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靖国神社前就是在这条碎石路上游行的。沿碎石路往靖国神社门口的路上有一个雕像,由于上面是日文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问同来的日本人他们说也不清楚是谁。
    
    走到了门口就止步了。尽管我不是官员也不是名人,进不进去都没有啥影响,但是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只要那些战犯的灵牌还在就无论怎样都是不能进去的。问到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事情,同行的日本人说小泉会有特别的通道进去。
    
    当然,除了对靖国神社厌恶之余,由于它属于日本神社体系中的一个,我们其实还是应该要对日本的神社体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去过日本的人都会发现,神社二字在日本几乎是随处可见。日本全国约有八万多座大小神社,大到占据整座山头,小到街头巷尾的一座石龛,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网上有一个帖子对神社体系的介绍比较清晰,在这里也给大家转载一下
    “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除了传说中的古代日本众神以外,自然界各种动植物,历代天皇,乃至于著名的人物,都被赋予了神性。神道教自身不是一个宗教体制,没有象上帝或安拉那样的主神,也不存在教皇一样的精神领袖,连圣经古兰经之类的教义和神赐的经典也不存在。每一个神社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各管一摊,互不干扰——这一点也许是源于中国道教的某些特点,只要能够保佑,管你是什么神仙我都照拜不误。
    
    神道教徒不像基督徒有每周的固定礼拜,一般来说每月一日和十五日以及祭日是主要的参拜日,但也可按照个人需要随时到神社膜拜。
    一般日本人的一生中﹐参与许多的神道教及佛教的庆典活动。男孩出生后第32天﹐女孩第33天﹐就会被带往神社参拜出生地的守护神﹐男童在三岁和五岁﹐女童在三岁和七岁时﹐也会被带往神社参拜﹑祝贺及祈愿孩童的成长,简称七五三节。每年新年时大多会到神社参拜。成年后近90%的婚礼是采用神道教仪式的。盖房子的时候还有祭祀地神的地镇祭……因此神社可以说是和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
    
    明治维新前因佛教盛行,神道教只处于依附地位。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为了巩固王权,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是为国家神道,成为明治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
    
    在日本古代各分国内的众多神社中,排位第一的被称为“一之宫”,往下依次是“二宫”、“三宫”……很多称号直接演变成了地名,在日本很多都可以见到“一宫”、“二宫”的地名。最有名的是武藏国一之宫冰川神社所在的琦玉县大宫市,是东京首都圈内重要的商工业城市,东北和上越两条新干线交会的交通枢纽。
    
    根据明治四年(1871)的《太政官布告》,日本全国的神社被官币社、国币社、府社、县社、乡社、村社和无格社等不同舍格。官币社和国币社又各自细分为大中小三级。明治五年(1872)又增加了别格官币社。
    
    这些社格的区别在于奉纳的来源和所供的神。府社以下由各级地方提供奉纳。国币社由国库出钱,供奉对于国土经营有功的神祗。而官币社则能够直接享受宫内省的香火,等级最高,主要供奉皇族和皇室崇拜的众神。这一制度于1946年(昭和二十一年)随着国家神道的被废止而终结。在政府内则建立了神社本厅来管理全国的神社事务。
    
    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也是别格官币社。1869年(明治二年)在日本全国统一设立在奉祀为国战死者的神社,统称“招魂社”。1879年(明治十二年),东京的招魂社改名靖国神社,其它各地的招魂社在1939年(昭和十四年)统一改名为护国神社。所以在日本旅游的时候但凡遇到“XX护国神社”,里面肯定都是些恶鬼,从前面走过的时候要双手握拳,用四指包住大拇指——按照日本风俗,这样做能够避免恶灵侵入体内。”
    
    从靖国神社出来来到了地铁。日本的地铁果真复杂。与香港的不同,在东京,所属不同公司的地铁线路入口在同一站是不在一起的,不能互通,十分不方便。各个公司是自己修自己的。带路的两个日本人自己也有些糊涂了,转来转去才找到正确的路线。
    
    四、 被包裹的中国大使馆
    
    下了地铁走了一会来到了使馆比较密集的地区。当然这里说的密集是相对的。东京没有我们北京那样的使馆区,一个使馆挨着一个。这里的使馆都是散落在一片区域居民和商业区里面的,没有单独的所谓使馆区。
    
    到了使馆门口感觉心理踏实些了,毕竟里面就算是我们的地盘了。带路的日本朋友见我的朋友出来后就告辞了。在朋友的带领下走进了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无论从大门还是从里面的建筑上看,都没有想象中的气派,至少没有我们给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和大使官邸气派。
    
    更惊讶的是,发现日本的民居紧挨着我们使馆的墙,而且比围墙高出许多,从他们的窗户能清晰地俯瞰我们使馆院子和人员的活动。到了使馆朋友所住的房间,发现从她的窗户能够看到旁边日本人家的窗户,反过来那边也能看到她的家,相隔的距离也就十米左右。
    
    当时就问这是为什么?这样一来我们使馆太不安全了。我的朋友说,使馆外的房屋都是私宅,要想让他们搬走我们必需出钱,而他们报出的价钱都高的离谱。不过对此我们的使馆应该是有应对措施的。想想日本使馆在我们这享受的待遇,还是感到不公平。
    
    五、 夜看新宿
    
    从使馆出来后,和使馆的朋友去了新宿。乘坐的是都营大江户线。使馆的人说这个都营大江户线就是以那个右倾分子石原慎太郎而为中国人所知的东京都所有。这条线的价格是几条地铁线里面最贵的。
    
    对于石原慎太郎中国人大都对之抱以敌视的态度。在搜索引擎上搜这个名字,搜出来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报道这个日本头号右翼分子又是如何叫嚣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等等。其实这个人无论从经历还是从性格上都是很复杂的,约翰·内森的《无约束的日本》对他有专门的一章进行了介绍和评述,由于作者本人和石原慎太郎有过多次面谈,因此对他的描述更为立体,大家看后也能够明白这个人为什么有现在的立场,并因此也会对日本右翼势力会有初步的了解。
    
    坐地铁来到了新宿区。由于都厅(也就是石原慎太郎办公的地方)不远,并且在45层有一个观光台,可以纵览东京全貌,所以就先去那里了。到了都厅发现安检非常严格。使馆的人说以前不是这样,最近这两天据说有恐怖袭击,所以检查的比较严格。看来日本跟美国一起跑的代价不仅是要出钱,还要和它一起“分享”被袭击的恐惧和危险。
    乘梯到了45层观光层。往外望去,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密密麻麻。所谓现代化的都市难道就是一个模式?去年看到一个加拿大人雅各布斯写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对此做了很好的思考。
    
    从都厅出来,我的朋友说想去一个电器专卖店看看。找到那个名叫“BIC CAMERA”的电器店后,感觉和我们的苏宁、大中这样的连锁店差不多,当然规模比较大。我个人比较喜欢NOKIA的手机,就想看看NOKIA在日本的款式都有那些。结果发现,在日本的款式居然非常少,和我们相比可以说少的可怜。后来才发现,在日本手机的款式比我们这里确实少多了,而且品牌也不多。更为特别的是,各种品牌的手机样式基本上都差不多。没有我们这里种类繁多,款式多样。在街上或地铁里你会发现,无论男女,一般日本人使的手机基本上样式都一样。在日本卖的手机的特点就是大、样式简单、功能齐全、价格便宜。
    
    当然日本日常的生活消费还是很高的。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我看到一个买毛线衣的。那东西在华联这样的地方也就会卖到100左右,在动物园、秀水就会更低了,在东京促销价还要合人民币500左右。
    离BIC CAMERA不远就是著名的花花世界-歌舞伎町了。这个区域外面都是电子游戏厅,再往里走就是日语里面叫什么案信所(记不清了),一般的地方这个什么案信所相当于问询处。但在这里则是介绍色情服务信息的。在街上还有送名片的,据说这些人都是黑社会操控的,于是我们对这个区域只是路过了一下,不敢做停留。
    
    走在日本街头发现了两个比较有趣的现象。
    
    一个是日本的年轻女性无论天气多冷都会穿裙子,据我的朋友说,不仅如此,为了时尚里面还是不能穿厚袜子的。
    
    再有一个就是在日本街头看不到恋人们拉手啊搂抱啊什么的,在国内这种情况太普遍了,甚至中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都卿卿我我。印象中日本是个很开放的国家,所以对这个现象感觉比较奇怪。使馆的朋友说,在日本的公众场合,男女之间偶尔扶一下腰,搀一下已经是最亲密的行为了,日本人的开放是在个人场合和私密空间,在公众场合社会秩序是不允许的。
    
    现在国内感觉“开放”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只要顶个“开放”的名义,别人也都不好说什么了。就象当初的德先生、赛先生一样,它们一出,无人敢挡。但科学真的就是人类发展的绝对指针么?《达芬奇密码》的作者在《天使与魔鬼》中对这问题做了一个反思。
    
    六、 上野-北京的海淀区
    
    由于使馆的事情多,我的朋友也只能陪我一个下午。第二天开始,我就要真正一个人在日本游荡了。朋友给我推荐了上野,说这里是东京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相当于北京的海淀区,文化气息浓厚,当年鲁迅先生也去过。
    
    于是第二天就去了上野。果然一下地铁就看到日本的西洋美术馆,再往里就是科学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居然还有一个动物园。估计日本人是把动物园当做是孩子受教育的场所,而不单纯是娱乐、游览的地方。这些地方都在上野公园内。
    
    上野公园正式名称是上野恩赐公园。公园所在地在江户时代为宽永寺境内,经戊辰战争的洗礼,直到明治初期仍然是荒地。这土地原本预留作大学的附属医院,但当时的一个荷兰医生认为该地应作为对公众开放的公园,而在明治六年被定成为全日本第一个公园。
    
    上野公园内有历史古迹、神社、动物园和博物馆等。进入上野公园是免费的,但动物园和博物馆各有入场费,如动物园的入场费为600日圆。日元与人民币换算一个简单的方式就是用日元价格乘以0.07,得出的就是人民币的价格。
    
    当然我还是直接去了著名的不忍池。不忍池湖畔还保存着与德川家康有关的东照宫、宽永寺以及西乡隆盛的铜像等历史遗迹。这里的雀鸟非常有名。由于时间有限因此只是匆匆看过就走了。
    
    往回走的路上看到了基督教会在进行慈善活动。他们一边唱着歌,一边向流浪汉发送香蕉和盒饭等食物。领饭的流浪汉居然也是衣着和队列整齐,非常有秩序地排队领取。到是让我想到一句话:人都是有尊严的。
    
    有秩序是我对日本最大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强烈的原因估计是因为我们身边的生活不守秩序和无秩序的事情太多了。而这“有秩序”三个字背后所包含的东西其实很多。
    
    上野的空旷和安静让它在繁华喧闹的东京市显得是与众不同。从上野到了秋叶原后对这种体会更加深刻。秋叶原对于中国游客来讲应当算是必去之地。原因很简单,那里是各种电器产品商店的集合地,而日本的电器对于中国人来讲,特别是对于口袋渐渐鼓起来的中国人来讲颇有诱惑力。
    
    一个当时参加过那年中关村反日游行的朋友说,他去那里照了人们是如何砸日本电子产品的,他和许多人还现场照了像,录了影,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乎所有照相和摄影的人手里拿着的都是日本牌子的摄像机和相机。
    
    我个人其实并没有东西要买,只是想知道秋叶原到底是什么样子。下了地铁后,迎面就看到一个旗杆上挂着中国的国旗,当时觉得很新鲜,后来发现还有韩国等国旗。大都是亚洲国家的旗子。估计来这里的主要是亚洲人。这里的店铺有大有小,还有一些店基本上就是专门针对中国人的。里面的店员会讲汉语。当然从东西的种类上来看,远不如“BIC CAMERA”全和新,而且价格也贵一些。我个人感觉这里的东西主要是坑那些从国内来日本旅游的游客。其实大家要是有时间并且身边有人会日语还是去“BIC CAMERA”买更为合算。
    
    七、 终于找到组织了-入住新华社
    
    一个人在上野回来后,必需要换住处了。好在使馆的朋友帮忙联系到了新华社的招待所。由于是一个人,因此一天没有怎么说话了。想到能见到祖国的同胞了感到比较兴奋。新华社驻日本招待所是在东京一个叫惠比寿的地方。惠比寿是日本一个神的名字。原本想根据地址直接找去的。后来到了惠比寿发现有些晕了。只好给新华社的联系人打电话。后来发现这个选择是明智的。因为新华社驻日招待所是在一个居民区里面,非常难找。
    
    新华社的摄影记者马哥是咱们在日本唯一的一个摄影记者。这两年全日本新华社出的照片都是他拍的。他来地铁接到我后,我上来就说“终于找到组织了”。马哥是天津人,口音重,但有天津人特有的热情、幽默和好谈。跟马哥闲聊的时候说日本很干净,马哥开玩笑地说“能不干净么,老天爷帮它打扫啊,来一阵台风扫得一干二净。”
    
    按照国际惯例,大使馆是外交领地。不过,在东京,中国还有一块外交领地,那就是新华社东京分社。按说,新华社分社的地盘,即使再贵重也算不上外交领地,但是这块地却是有来由的。1964年,根据两年前的廖高(廖承志——高崎达之助)备忘录的协议,中日两国在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开始以民间的形式,互设贸易代表处和互派新闻记者。中国方面的贸易代表处就设在惠比寿,首批中国的新闻记者也驻在这里。在两国邦交走向正常化的1972年以前的8年里,这里就发挥了相当于“大使馆”的作用。通过这代表处,人们进行经济贸易交流,办理去中国访问的有关事宜。目前这座楼的产权后来就属于我们自己了。
    
    由于是日式建筑,里面的房间确实很小。卫生间基本上一平米多点。马哥说当年他来的时候住在这里,发现洗澡都转不开身。不过对于经常出差的人来说有个地方睡就知足了。(待续)
    
    (论坛发图很难,相关所有图片和说明请大家浏览http://www.chinadaily.com.cn/hqsj/hqfq.html)

『天涯时空』中国记者日本独行记(上)相关推荐

  1. 『天涯杂谈』语不惊人死不休——2004年最一针见血的500句话 (401...)

    401.我们会选中那些在我们请求飞越该国上空时表现得令人不快的国家.我想,伊拉克可能会得到一包. ――美国冒险家史蒂夫•福塞特将于明年1月驾驶GlobalFlyer号飞机,用80小时环游地球.作为其后 ...

  2. 『天涯杂谈』走的地方越多,越觉的中国的狭隘

    电脑上的时间提醒我现在的中国应该已经是凌晨了,但是我还不能睡,因为要倒时差,所以上经常潜水的天涯看看,果然不出所料,又看到一些很有愤青气质的文章.MSN上在欧洲的朋友在问,说干吗呢? 我回他,一面看天 ...

  3. 『天涯杂谈』 崖叔整容借鉴(给崖叔交作业啦)——对比人人 开心 猫扑 豆瓣 西祠 宽带山

    转自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069963.shtm 作者:诸葛小咪  发表日期:2010-12-31 1:57:00 回复  ...

  4. 转『天涯杂谈』那些让人惊艳的歌词(整理版),很经典,与大家分享。

    一 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北京一夜 多么强烈的人生虚无感. 钱钟书说:目光放远,万事皆悲. 一个好友说:再过二十年,现在追求的种种都灰飞烟灭了. 虽然<好了歌>写尽了这一类的 ...

  5. 『天涯杂谈』 整理后的有关《新概念》英语的学习方法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997721.shtml 一.新概念选择英音还是美音? 答:在书店购买的<新概念>配套磁带就 ...

  6. 超级计算机玩游戏天涯,『天涯杂谈』 从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谈谈世界的真实性...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在这个故事中,**与匪徒的飞船都在以接近光速的高速度在飞行,在警匪各自的系统中,系统内的电子绕核运动都发生了变慢的现象,**与匪徒的身体.脑电波的频率.以 ...

  7. 『历史人物』中国历代帝王之最

    历代王朝中,帝王最多的是商朝,自汤至纣,共历30帝. 历代王朝中,帝王最少的是王莽的新朝.北朝的东魏,均仅历1帝. 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寿命最长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平均每帝享年54岁. 历代王朝中 ...

  8. 『天涯杂谈』天堂与地狱之间游走的网吧老板

    2000年的时候,我还是大连站前电子城的一个电脑配件批发公司的技术员,在长时间为网吧装机的过程中,无数次幻想自己也能当网吧的老板,看着一个个准备开网吧的人,看着他们对电脑的无知,我幻想着自己到时候会多 ...

  9. 转:『天涯杂谈』现实让李培刚走下“神坛”,真正治好李宁的不是李培刚

    作者:lanner0218 提交日期:2009-6-25 2:57:00 访问:181 回复:4 ??北京时间6月24日, "体操王子"李宁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功实施了腰部微创手术 ...

最新文章

  1. 公告丨首届中国心电智能大赛!医工结合团队优先审核及进入复赛
  2. C++设计模式 之 “组件协作”模式:Template Method、Strategy、Observer
  3. 台湾国立大学郭彦甫Matlab教程笔记(2)
  4. 查看程序占用内存_电脑内存不足怎么办
  5. 常见的web应用服务器
  6. 第四十期:九个对Web开发者最有用的Python包,掌握这些,工资至少能涨涨
  7. 邮件标题乱码问题解决一例
  8. ADO.NET DataReader对象简介
  9. 分享一波大厂面试题,助力大家拿个好Offer
  10. 微信模板消息发送不显示小程序链接的处理
  11. 何为编码 GBK 和 UTF8编码?GBK,GB2312与区位码有何关系?
  12. Java对象的GC内存分配和回收策略
  13. python语言百分号的含义_python中百分号意思的是什么
  14. 苹果的widget抄袭android,并非致敬!苹果解释iOS 14“桌面小工具”细节:和Android很不一样...
  15. codeforce 543 B 最短路
  16. html 圆角矩形,圆角矩形
  17. Spring Security小教程 Vol 2. Authentication核心组件介绍
  18. 阿里云添加管理员用户
  19. SwiftUI——iOS15新版Animation制作动画介绍
  20. 获取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夹

热门文章

  1. 【ChatBot】走进聊天机器人
  2. java计算时针和分针的夹角_【Java算法】一天24小时中,时针和分针一共重合多少次?...
  3. 百度AI使用方案:黑白图片上色
  4. <C++> 通讯录管理系统(纯手写含源码)
  5. 网狐框架分析一 -- 150616
  6. exit status 145: The directory is not empty,exit status 5: �ܾ����ʡ� ,nvm切换node版本问题汇总
  7. 三线和BGP服务器的区别
  8. tensorflow报错:tensorflow.python.framework.errors_impl.OutOfRangeError:
  9. 如何看待为了进 Google、微软等外企大量刷题?
  10. 生产队有没有驴,我说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