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航计算机考研 南航计算机专硕 南航电子信息 软工 网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写在前面:不接机构,不接1对1,唠一下进度可以,别找我讲课,只想趁着能记住,找个地方记录一下这一年一个普通考研人的全程真实考研心路历程,供以后自己回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备考过程,欢迎大家批评,qq1250083392,需要备考资料可联系我(包括本人2021南航829回忆精编版真题以及笔记等请戳链接2021南航计算机专硕829备考 - 知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人最终上岸成绩(不能发图)
初试:
政治71+英语60+数学二104+829专业课129=364
排名:79
复试:
笔试85+面试175.6=260.6
排名:4
总体排名18,复试算是逆袭了,在这里写一个帖子记录我考研的这一年~
———————————————————
备考情况:
本人较早开始了解考研,正式备考是在大三上学期结束,大概20年2月开始,前面陆陆续续开始背了几个单词,数学学到了定积分,原因是本科成绩还行但是不够注重实践项目能力,一直非常遗憾,大学从第一天起就有考研的想法,并且坚如磐石,因而在我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解搜集考研信息,心路历程如下:
2019年6月:北京邮电大学(1+1+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放弃原因:个人觉得北邮报考人才太多,觉得没点真才实学就算初试过了复试也不好办,听说特别注重项目能力,而且分组面试运气性较大。
2019年9月:北京交通大学(1+1+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放弃原因:北交通专业课门数太少,我感觉容易被跨考,而且他的分数线一直比较高,而且听说复试刷人挺多。
2019年10月: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专硕(2+2+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放弃原因:北京太难考,而且北工业改了408,作为和北工业排名不相上下的北科容易被盯上。而且北科2020学硕刚爆炸过一次,我觉得太容易爆炸,不敢赌,由于北京的学校我一直在退而求其次,退到北科技以后就感觉不能再接受其他学校了,所以换了城市。
2019年11月: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专硕(2+2+c语言+软件工程)放弃原因:6月时觉得自己复习的还不错,想尝试着提高一下目标。
2020年6月:天津大学计算机专硕(2+2+数据结构+c++)放弃原因:天大太难考,听说略微一点点歧视..分数线太高,不稳。
2020年6月: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专硕(2+2+c语言+软件工程)放弃原因:专业课太不主流,觉得大家都在408,他可能慢慢改专业课,而且真题算法实在太难,没有复习方向,复习不一定在他点上,对专业课难度没有把握,英语真题进度不好,又想稍微在同水平的学校上上做一点点提高。
2020年8月(最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专硕(2+1+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组成原理)
以上是我对于学校选择的过程,由于是计算机专业,而且是天津本地学校,所以一般从北京开始考虑,为了求稳,北京经常爆炸,觉得风险较大,加上自己不想二战,后来综合考虑觉得回青岛也是不错的选择,再后来觉得青岛太小,不适合年轻人发展,加上6月时其他科目进度不错但是专业课没开,再不开专业课就凉了,而且对比别人英语一真题的进度不太好,英语二还没做,因而求稳又求提高一下目标,所以换了学校。
至于学硕和专硕的选择,我觉得都行,老师给我推荐的学硕,但是我本科学习时间觉得自己不太喜欢级数和概率论,所以纠结了一会然后选择了数学二,况且专硕收人多,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学习比较深入的人,我以为科目少一点可以更好,我的建议是,数学尽早定下来,英语无论如何我们可以从英语一开始学,数学尽早买书比较好,不知道到底是一还是二,那你就来本高数辅导讲义什么的,反正一二都能用。
考前估分和目标过程,顺序为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刚开始备考:60+60+120+120=360
考前一个月:60+60+110+120=350
考前一周目标:70+70+100+110=350
考完保守估计:70+55+90+100=315
最终:71+60+104+129=364
———————————————————
政治:71=42+29
关于政治我的复习线:
我加入了一个飞跃计划百度网盘群,该群只要29.9,但是群主给大家拉了一个qq群,里面的同学非常优秀非常善良,大家都在全力以赴的互相帮助,如果没有群友,我感觉我很难坚持下来
我的政治是跟大家的进度走的,7月8月大家已经开始了马原,但是我在8月才开始一边吃饭洗衣服一边看马原视频(徐涛强化班),其实没有什么用,但是确实留了点印象。我正式开始马原是在9月,当时4门都没开始,我十分慌张,每天在从图书馆回宿舍的路上刷小白考研小程序的题,然后看了腿姐的技巧班,截止到11月,小白考研所有题刷了2遍(除了马原以外的其他科目感觉用途不太大,特别是毛中特),每天晚上10点回宿舍以后,啃政治思维导图和精讲精练(对着精讲精练完善思维导图,但是自己看找不到重点),做1000题,大概每晚用将近两个小时完成这项工作,但是除了马原之外,我觉得这样做了很多无用功
最后我的1000题没有刷完马原多选题(因为用小程序刷的差不多了,所以不想浪费时间了),其他全都只过了一遍,感觉1000题对我来说用处不大,如果不看课本的话可以刷一遍,其实也没必要刷的太认真,政治和年份有挺大关系的,比如22考研,备考在21年,那21年是什么的几十周年呢?什么的几十五周年呢?谁出生谁去世几十周年?发生了什么大事,折射了什么道理?
复习顺序:马原,近代史,毛中特,思修(这也是我认为最完美的学习顺序)。 其中马原和近代史我完完整整啃了精讲精练,毛中特来不及了,我跟了徐涛的强化班,发现跟着课学的非常快,所以我也不建议毛中特啃的太详细,因为一方面太多了记不住,另一方面好好看太慢了,他的题目出的并不是太拘泥于课本,而且很多点真的是卡在百年上考,所以听课有时候确实很有用,腿姐的技巧班强推,这个女人年轻,她比较懂学生,听她讲课全是干货。最后思修是完全没时间了,那时候已经11月中旬了,我直接上了腿姐的背诵手册(腿姐和徐涛的都行,不过讲道理腿姐的好点),背了两遍完全解决了我的思修(加起来也就几个小时就行!思修真的很快,后面的法律难一点,可以跟一下腿姐技巧班的时候关注一下)。
最最最最最重要的就是:老师的押题卷,甚至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前面做了很久的东西,可能都是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一块才是最重要的。我建议购买一个刷题的小程序,比如政治刷刷刷等等有很多小程序,你吃饭啥的随手就能刷一套,建议把所有老师的都做几遍!(我没记得几个老师的特点,首先你要知道,肖秀荣的永远是最常规的!其他老师的有点难,没关系,就当是随手背一下,拿21说,徐涛的有点偏,不太好哎,腿姐和他的技巧班关联性比较大,她可能不太会出题吧感觉,什么米鹏6套还是行的吧,任燕翔可能也不错,还有谁我都忘了,做就行了)特别是时政,真的估的在点上,提纲挈领,一下子把今年重点突出来了,真题也逃不出所有老师的这些时政,政治切记不要做笔记!最后有很多渠道都有很多整理的比你好一万倍的东西。表格做的可好了,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什么一烫,考研斯基,小白考研,研木易木子,苏一说了,空卡......整理的非常到位!你别傻乎乎自己做笔记了,你找不到重点,而且漏很严重,但我感觉其他方面其实最后对于真题也算是漏掉了几个点,比如洋务运动那个题,我似乎没有在押题卷做过,只能说政治的那些老师是真的永远的神。肖四肖八没必要多说,肖八(11月中旬)做选择,肖四(12月上旬)主背诵大题,这本不建议买盗版,肖秀荣维权意识太重,去年故意对外发布个错的(有几个错误答案),最后给自己正版的发出去打别人脸
肖四怎么背?我选择了研木易木子这个公众号的整理,也有很多人选择空卡空卡空空卡,我感觉空卡给人的感觉需要你自己组织语言,有可能让我真的无话可说,但是空卡的时政题比较不错!!其他我选研木,研木分拆的还不错。
综上,我的政治复习建议就是:9月开政治就行,【(红果研思维导图作为你的课本,暑假开售,拼团只要9.9)+马原徐涛强化班+毛中特强化班+腿姐技巧班+政治刷刷刷小程序+所有老师的押题卷多做几遍,真的很多原题+肖八肖四+背诵笔记】
但是!江苏我感觉真的政治压分!我选择42分(平时肖四肖八选择一般在35到42左右,38的次数比较多),我真的没想到大题给了我29,我写的满满的满满的,就是字可能不太好看,考研前他们说主观题一般和客观题差不多分,甚至大家全都能考30,所以给自己最后估的分数是保守估计在75分以上,但是算分数时候押了70,没想到主观题给我29,真的是感觉压分非常严重!(也有可能我对的选择题答案错了,但是感觉和目标差挺大)
———————————————————
英语一60
英语我是从2月开始的,我一开始是选择英语二,因为想考数学二,本人考研前四级只大一过了,六级一直在考研前没过,原因是六级总是和考试冲突,而我每次都选择考试,最后六级备考后过了,但是作为山东考生,我的高考英语136分,所以我一直以为自己英语不错,最终说实话我的英语确实不差,这次考了60确实很奇怪,毕竟阅读每个文章我都读懂了,但是答案全都选错了,主要确实是今年英语一太难了
考试过程:
从小作文开始写,由于比较简单,大概用了12分钟,然后是大作文,大概用了30分钟,然后是四篇阅读,做完的时候大概加上作文一起用了1小时45分钟,但是实际上这个速度有点快,所以做完四篇阅读我有点骄傲,因为按照我的计划做完四篇阅读应该用2小时,然后在新题型和完型我选择了完型,因为我下面会提到,我选择性放弃了新题型,但是完型我没发挥好,有点分心了,最后做了新题型,剩下时间去磨翻译,翻译可以说是比较简单了,因为当时我单词背的不错完全没有生单词,印象最深的是societies,我第一感觉是国家,后面读起来又感觉不对劲,我又改成了社会群体,但是实际上就是翻译成国家。最后真题过程中时间比较充足,主要是平时比较严格要求。
大家的做题顺序建议:
小作文15min,不要超过20min。大作文30min。阅读四篇70到80min,尽量不能再多了,新题型15min,翻译25到30min,完型取决于剩下时间,但是一般正常做不超过15min
2月我先从完型开始做的,为什么选完型,因为我想把单词先学好,而且不想浪费真题那80篇阅读。完型从2005做到2015,并且把所有所有的单词和词组句型都抠完了,那时候已经将近四月,那时候完型大概错在8个以内,6个居多,其实是不错的水平,一篇时间在15分钟左右,由于我单词量还行,语感也不错(完型语感巨重要!全靠语感),后期大概提升到了12到15分钟错4个的平均水平,所以大家都放弃完型的时候,我放弃新题型选择完型,但是其实别的老师推出什么红花绿叶法,保3分什么的,我觉得乌烟瘴气的,备考风太重,其实正常水平还是有机会做的,一篇完型要做完15个空大概需要文章读2遍,那我们保5分吧(性价比低)。
此后我开始做阅读,我也尝试着3月开始每天一句长难句,后来发现时间不允许,就只好好好啃阅读,一篇文章我一般啃3天以上,第一天做,第二天开始一句一句的啃所有单词,并且看到某些单词还会联想记忆和造句,摘抄,可以说是非常细,每次都密密麻麻的,然后分析为什么选这个选项。首先说速度的提升,一开始每篇我能做20到27分钟,非常慢,后来找到了一些感觉,速度提升到了12到18分钟一篇(大概在6月),但是我做的实在太慢,已经6月了,我才做到08年英语一真题(因为英语二其实也要学英语一,所以我先英语一开始做的,后来成为我换学校的一个原因)。阅读我从10月开始跟了唐迟的真题精讲,感觉学到了很多!确实很开扩思路,值得一看,二刷的时候,真题利用率很低,而且8到12分钟就能做完一篇。
阅读技巧:
阅读很吃技巧!怎么用最短的时间做完这份卷?第一步,用30秒过一下5个题干,给它们分分类,他们是问什么方面的,然后聚焦到第一题!我的经验告诉你,第一题往往是很难一下子选出来的!往往需要全读完了,哦,我明白了,这篇文章想干嘛,作者什么态度,那第一题一般就是和第一段相关的,第一遍是为了铺垫全文的,他们意思就分不开了,虽然第一段的意思和全文差距很大,因为他是个例子,比如有几年我印象比较深刻,比如一开始介绍半天球员的故事,主题是美国人身高体重的东西,只看第一段说实话不容易选中正确答案,但是他的思想你懂了(往往需要看完后面才更透彻),这个题就很快了。后面如果遇到带有感情的题,拿出你的词汇量,哪个单词是正面的,哪个单词是负面的,哪个单词是不关心的,不关心肯定是错的,哪个单词客观,没啥感情倾向的,提前标记好,你就做起来把握好意思了,就顺风顺水了。最后一题如果不是情感倾向,那就是总结或者起标题了,这个回文一下,甚至不用回去看了,一遍下来你就明白了,取标题的题可以挖出每个选项的中心名词(一般就是个名词),看看他真的贯穿全文吗?他是不是只在倒数第二段出现了,真的能代替全部吗,你试试你自己写的文章这么起名合适吗。其他一般按照段落出题,顺序走下来即可,注意举例的题的例子前一句话,肯定和主题相关,注意选项里面那些就事论事的例子肯定是错的,他肯定是要有深层意思的。
单词:我从很早就开始背单词,一直用的是平板上的墨墨背单词,没有用实体书,虽然我有几本实体书,但是由于英语单词一直在路上和床上学,所以没用实体书,这里建议还是来一本实体书。从2019年12月开始,每天30个单词,到慢慢增加到50-80-100-120-150-200(10月)-150,我认为单词不在多而在精,一个单词你能不能延伸出去,随便说一个,你看着一个exclude,你就会想到很多其他带ex开头的,以clude结尾的,进而想到这个单词一般在哪里用,一般怎么用,词组怎么搭配然后用他造句,然后用他写一句很高大上的作文语句,这样一个单词能学10到30分钟。由于特别熟悉的单词,墨墨可以删除,所以我最终只用了2800个单词数量,一分钱没花最后学完了单词,而且最重要的是,由于你一直在删除会的,所以其实你背了远远不止150个,单词我是每天背,坚持到了12月快考试的时候时间不够了才放弃。
翻译,翻译我一开始看过唐静的班,看了几集,发现其实我的语法基础很好,不需要看视频,只需要单词会了就行,所以翻译我没学过,只是跟着把真题做了一遍,到最后大家都说,翻译只是单词的问题,单词会了,就会翻译了,所以建议往后推,甚至不用学,我在考场上做起来也很顺手,完全没问题,不只是我自己这么觉得,我们群友都这么觉得,英语一翻译一般都是要做20分钟以上
作文,作文我是在9月开始的,因为9月有六级考试,所以推迟到这里,(最晚不要超过十月开始吧)但是我在之前背单词和看阅读,已经积累了很多句很好的话,我特别喜欢写作文,感觉摘抄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享受。但是大小作文不太一样,大作文写好模板然后往里扔话,比如第一段,两句描述,一句总结,第二段一句承上启下,然后举例子,然后总结,第三段给建议,最后只要你把自己要写几句话(我一般第一段3句,第二段4到5句,第三段2到3句)弄明白了,自己提前想好我要用什么,这篇作文就很快可以写出来,大作文时间一般半小时以内就算是正常。比如我在考前自己写了一个例子,疫情,多好,多火,无论他出什么话题,我都能给他缠上关系,关键不在于你的例子是不是准确,而在于你你能不能自圆其说,甚至说你这句话写的好不好!今年的孙悟空唱戏,我主题是坚定自己,我就说有些医护人员坚定自己,有些小老板坚定自己,怎么了会跑题吗?不会。小作文就比较麻烦,太多种类了,我给每个作文写了个开头结尾,然后在看小作文时候,把他们用的例子记录下来,以后可以经常用,大概一个建议信,投诉信什么的,最多只需要3个理由,其实2个也差不多,小作文最重要的是格式,格式对了分数就有了,不要太纠结内容,我一开始10月一篇小作文大概能写20分钟,最后练习以后到了15分钟,考研考场上大概12分钟以内就写完了。幸亏今年的建议信比较简单,而且我感觉好像见过,所以非常好给建议。作文我后期不断看各个老师的作文视频,王江涛,潘贇,刘晓燕都看过,最后选择了王江涛,因为他适合那种本身基础比较好的,而我的基础不错,我确实就喜欢去通过例文搞一下自己的句子,刘晓燕和潘赟我学的都是散装英语句子和框架。此外,黄皮书的作文真的超级超级牛!!给我大大开阔了思路!原来这才叫作文!不要每天流水账了,去黄皮书作文扒一扒,真的都是好句子好思路!
新题型:新题型可以说是英语一和英语二最大最大最大的差距,英语一的新题型可以说是难的一塌糊涂,英语二的新题型可以说是有手就行,我在新题型这个上最后选择放弃,不过运气不错今年的新题型不难,说是七选五,其实就是选标题,不过我好像还是错了1到2个,不过听说刘晓燕的新题型讲的不错,我只看过刘琦(新东方)的,感觉有一点点启发,但是没啥用,太难了。这个我确实给不出什么建议,看看刘晓燕吧,直到最后我也没太复习这个题型。新题型的做题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最重要的是,新题型往往都是最长的文章!!所以不要精读,你也读不懂,所以别把这篇文章太详细的翻译,甚至不要改,只有那么几个文章,可以反反复复做,练习一下感觉,比如我因为没时间改,反复做的时候还是错的很严重,最后才放弃的。
由于已经8月了,而我还在英语一08年,所以我就随手拿了一个英语二的真题,没想到一顺手就拿到了最难的一年10年,当时做的就感觉风格不同(提前了解的不到位,2010年就是史上最难,所以运气不好),我甚至觉得我已经习惯了英语一,于是我最后就选择继续学习英语一,因为本来进度就不好而且一直在做英语一,所以我从英二跳到了英一,选择了数学二英语一的南航专硕,我个人感觉英语这个东西可以换,毕竟我还没做过英语二,但是数学这个东西选择了就不要换了,差一本书真的是很痛苦。
别人都说英语真题要二刷三刷,我个人认为第一遍才是最重要的,我的第一遍一直到十一月,后期第二遍时候发现,其实一下午就能刷一年的,所以第一遍不要图快刷的很快,还是精。英语一从12年开始题的难度较为常规,可以找做做12找找感觉,我当时留了17+18+19三年最后自我检测,这三套最后有点浪费了,没来得及订正答案,像161718我记得都是很简单的,一般就是错2个阅读的样子。二刷三刷容易养成做题快的坏习惯!一定要留几套在二刷完了再评测!所以时间还是挺紧,不太需要什么张剑80篇等等。
真题的卷子建议购买9.9那些分开的卷子,排版也挺好,做起来也舒服,还不用一边用手压着,一套黄皮书一套9.9,或者两套 9.9都行。
其实真的不要指望真题二刷三刷会有什么用,你慢慢一遍下来做到最后也会有感觉的,二刷可以,但是侧重点不应该在文章本身了,多找找命题方式吧,但是这个工作不一定在第二轮完成,所以我觉得急着二刷三刷,不如先把第一遍好好学
———————————————————
数学:104=(45/80)+(59/70)
数学之所以这么差,因为我选择填空错了7个,直接-35分,在这个人均120的时代,我满分已经115了,只能说我死在数学上是很可惜的,并不是因为我数学不好,相反我的数学从进度到一切都很好,而且备考过程我也给同学讲题。比如大题,其实我全做出来了,但是有3个大题的就是最后的数错了,步骤几乎没错,看的出我的失误就在计算,选择题错了三个,填空题错了4/6个,哎...都是那种计算错误,还有选择题,第七题我明明知道应该选b,但是我选了a,原因是前面好多题没有a,但是我又不确定是不是真的选b,所以蒙了a,第九题也是这样,我已经排除了a,因为我已经举了反例,但是十个题里面好像没有a我就很慌,不知道为啥,就选了个a,填空第一题错了正负号吧,还有r的三次方-1拆错了,课下都能做对一上考场就错了,真是吐了。
数学复习方法:2月开始,我开始看汤家凤的强化班,因为众所周知,他的基础班不好,讲的内容少了很多,他的强化班本身就可以当基础班看,而且我基础不错,看起来没有任何压力。所以我的第一轮数学在3月10号晚上结束,顺便做完了汤家凤高数辅导讲义和1800的前三章,后来我就把1800扔了,因为这本书不好,不仅题不好,而且答案也不好,我认识的几乎没有能做完这本书的人。3月开始学线代,线代的第一遍可以说是非常痛苦,而且我用的是强化篇的李永乐复习全书,一开始想直接看强化班,发现根本不行,而且复习全书的题特别难,我忘干净了,所以线代学得非常痛苦,因为它的每个题都是一个题型,你做完前一个题去做第二个题发现这两个题又没什么手法上的关系,但是第一轮我的笔记记在书上,正是因为第一轮学得非常痛苦,所以我第二轮学习得非常轻松,因为第一轮已经把所有难点全部攻破了,但是真的不建议大家用全书做第一轮,太痛苦了,一度放弃,每天都在哭。学完线代我开始做660,660的特点就是数学很难,甚至在那里坐一上午,也只能做十几个题,但是线代有手就行,我记得我在公交车上一口气做完了强化篇,几乎一小时就能做完强化篇,而且不带几个错的。660高数,我觉得做的很不错,推荐购买,做完一个题,你一定要思考,他的每一个题都非常有意义,我记得后面我做其他题的时候还动不动就能想起660里的题,以他为母题,我觉得只有660有这个功效。5月我又开了高数和线代二轮,高数二轮我选择复习全书的强化版,一开始只做到了第三章,后来慢慢是全做了,全书体系结构真的完美,一章脉络很清晰,有什么,考什么,怎么考,但是中值定理还是汤家凤比较好,汤家凤的中值定理建议好好做一下,其他高数我全票通过武忠祥,武教授的课听起来真的是全身都有劲!听他讲课超级循序渐进,越听越想学,概念很清楚。线代的强化是在暑假完成的,原因是我们疫情不能在校,所以在家效率很低,用的是李永乐线代辅导讲义。暑假做的是张宇1000题的b组,可以说是高数很难了,但是不得不说,我虽然不喜欢章鱼这个人,但是他的1000题里面的线代真的很开扩我的思路,建议有时间做一下,挺难的,挺开阔思路的。此外,我还很想做880,因为李林的出题水平其实很不错,而且听说他的880线代很好很常规。
开学以后是9月了,我做完了剩下的1000题就开始真题了,只做近15年就行,汤老师说10月之前应该做10套好像,我记得我进度差不多,甚至有点赶,我批的很严格,对于大题,最终答案错了直接0分,小题无论多遗憾也不偷偷改,错了就是错了,小题自己做的时候一般是错2到5个,一般3个的次数比较多,大题一般给自己扣的很不给面子,最后成绩徘徊在98到130多之间,110居多。后来就开始一股脑模拟题,我记得当时被张宇洗脑了,他一直说他的卷子里面有两个不能说名字的出题人,我就感觉这个人可能真的有来头,但是我做他的卷子又想吐,所以每次买了他的卷子之后做一套就放弃了,最后都是新的,我还买过李林,做过合工大超越和共创(共创难度低于超越,建议超越必做,有电子版打印出来做就行)我强烈建议做这三套卷,质量都不错,其他卷子质量一般,特别是张宇,太傻逼了,别浪费时间,做完了其实就没啥时间了,有一说一合工大卷子不错,只不过后期数学的时间被分摊了,我没做完共创。
此外真题阶段,我建议购买9.9那些一套一套分开的卷,但是他后面的答案,如果你真的不会这个题,可以用李永乐真题解析或者张宇真题大全解,因为9.9那些卷子解析的不够好,后者解释的会详细一些。
如果你要学数学二,我建议做题的话660+880+李林6和4+合工大超越5套+共创5套+真题15年,其实就够了,有时间也可以做做李林那本全都是大题的108好像,我个人没啥时间,剩下的时间最好多多拿来总结。
5月前高数肯定至少也得过完一遍了吧?
6月前至少要过完第一轮!(但是也不能追求快,因为后期专业课是可能变化的,要充分留好时间)
6月~9月做完两本题册,并且基本完成强化阶段,强化阶段做的笔记比基础阶段更有价值,做出来的更有深度
9月开始(按照自己时间来安排)做真题,只做最近15年,必须掐时间(购买真题排版的卷子(9.9左右),顺便购买李永乐真题解析(近15年)或者张宇真题大全解(不得不说有时候张宇的答案写的不错,该书包括从考研至今所有卷子))
10月(按照汤家凤的进度来说,他说10月1大概应该15年题只剩5套左右,但是按道理自己做的时候会比他快),10月开始做李林6套
11月~12月:合工大5+5李林4,其他回看(期间如果有不会的点,建议食用武忠祥的17堂课(用过的全都说好))
真题做题顺序(李永乐20年给的建议,大家可以以后去微博找今年版):
11,12,10,13,09,14,08,15,07,16,06,17,05,18,19,20
———————————————————
829专业课:129
不得不说,这次全靠专业课给我把分数拉上来的,没有专业课我就没了,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本科就很注重学习,所以我的基础很好,学起来并不费力,而且本科学习的时候就留下了很多笔记和电子版材料。
专业课这个东西,不管是哪门,我都想说,第一遍很重要,尽量对着大纲全看一遍,也可以研究的深入一点,不是说牛角尖,但是至少你要弄懂这到底在干嘛吧?我觉得计算机真的是个死板的东西,他只会按照逻辑做事,你知道他有什么逻辑,你就一定会!如果给我一周学习一门专业课,那前4到5天我都可以用来过第一遍,因为第一遍很重要,第一遍好了,第二遍就会更好,第二遍的升华是在第一遍坚实的基础上的,所以我的专业课第一遍一直持续到11月。
我想改学校的想法是在7月萌生的,因为7月我去了几次青岛玩,觉得青岛说实话还是有点小,不太适合发展,而且当时我一个很好的朋友说,他在青岛实习了半年,觉得以后一定要去北京,最最最重要的是,我有预感海洋大学的专业课今年一定会改,因为他本来的专业课实在是太不主流了,如果改了的话就没有退路了,而且还特别难。所以我八月的想法就是选一个主流的学校,但是专业课其实不是最大的原因没有学过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但是我们学过单片机原理,而且我考了100分,我就觉得其实差不多,我还算是有点天赋的,在把真题发给系里的老师(计算机组成原理老师)后,他说他觉得我只要好好学应该可以,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发的18年最后一题比较注重硬件,但是这份题不难,那时候我感觉虽然我专业课开的晚,但是其他科目可以把时间抽出来,硬着头皮选了3门,而且还有一门没学过的情况下。所以3天时间我就买了资料开始备考,我是从组成原理开始备考的,二进制的计算真的是离谱组成原理的复习一直持续到九月底,同时我还开了数据结构,但是没开操作系统。
数据结构往年的学长学姐说不需要全看,但是不管时间多么紧张,我是不会放弃全看的,所以我把大纲的东西全都过了一遍,同时把本科所有期末考试的题型还有考研的题型分析了一遍,我发现他确实是百变不离其宗,一直都是那些题,所以我把他所有考过的没考过的(期末题考过,比如中缀式计算过程)全部写了下来,整理了20页笔记,最后包括算法思想和代码等等,全都浓缩在一起,数据结构不管考的多难,也不会跑出我这几张纸,最后两三个月,我一直抱着这20页笔记在背,非常有用,不过我把树的代码题放在11月才开始的,但是学了两天左右,我就感觉其实不难,我就把前序中序后序,层次遍历的变式,还有孩子兄弟的层次遍历,所有题型全都整理了一遍(包括链表和顺序链表实现,其实这两种实现方法基本差距不大,思路都是一样的,只是写法不一样,掌握了链表以后就可以写出顺序链表了,顺序链表比较适合做题),就通了,但是比较可惜的是,我看群友一直在说堆排序的代码不会考,虽然我的笔记上有这个点,但是我还是没看
数据结构需要的资料:王道(主要是排序代码+树的代码+链表代码,并用来过第一遍知识点,不要做选择题,大题整理完要考啥再选择性做,或者不做,第一遍主要是用来过一下大纲,笔记用真题一道一道精准分析明白)+严奶奶的数据结构电子书(用来查算法思想,用来规整步骤)
组成原理没啥好偷懒的,整个课本给他全都详细读一遍,袁春风视频看一看,最后重点放在习题书里,我按照他们本科的PPT,还有一些考试题,把习题集里所有能考的全都圈出来,第一遍的时候(10月)把每一个题全都做一遍,第二遍的时候(11月)圈一些重点的题,第三遍的时候(12月)只看重点的题,这门课其实只要过一遍,后面就不断地翻习题册就可以,在第二遍复习的时候,我把这本书详细的浓缩在20多页纸里,一直背,主要是总结的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不建议大家吃别人吃过的东西,只有我自己嚼出来的才是最好的,复试的时候我也用到了我的笔记,都回看了一遍,到最后,几乎是没有什么看不懂的题了。组成原理在考试的时候会有些原题,我觉得今年的考试除了那个和王道上一样的题但是按照袁春风又不对的题我不确定之外,我觉得其他题应该是满分没问题。
组成原理资料:袁春风课本+习题指导+(有钱可以买王道,没钱可以电子版或者不买,用途不太大)课本第一遍跟着视频和大纲仔细过并且一边做习题指导,第二遍根据习题指导提升自己对这门课的理解,再做一遍习题指导顺便挑重要的题,顺便把课本补漏,第三遍直接做重要的题。
操作系统一直是我很喜欢的一门课,主要是这门课非常有逻辑性,而且多而细,这门课我把922和829全都看了一遍,所以事无巨细的把全书翻了一遍,10月完成了操作系统一轮复习,由于本科期间的文件管理没有学的很细,所以文件管理上浪费了一些时间,一直没太懂,后来才把它详细的按照自己的想法串了一遍,感觉也不难,有的是盘块,有的在内存里,有的是逻辑有的是真实的而已,你按照计算机的逻辑去想,其实这个过程就很简单,所以我还是要强调一下,不要吃别人吃剩的,要自己把东西嚼出来,如果你真的想要专业课拿一个高分的话,就要付出一定的时间,不要总想着速成,虽然确实有速成的方法,但是不够严谨啊我觉得。比如今年的成组链接法,就是2005年的922的题,书上讲的也不太明确,当时我学的时候就去网上搜了很多资料,虽然最后这个点我记得不太清楚,但是整个过程我还是记得很清楚,所以全靠自己的理解写上的答案,但是不得不说今年的作业调度的最后一个真的有点难,我觉得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做出来,然后信号量问题表达的不清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然后那几个简答题也不难,那几个算法我都整理过笔记,而且本科期间的实验就是内存分配,手写过c代码,所以印象比较深刻,所以整套卷下来几乎没有什么难题。
操作系统资料:课本+王道(用来听王道咸鱼学长的视频,串思路,其实用途也就那样吧,重点跟课本)+(课本配套的习题指导,挑考试题相关的做)操作系统动动你的脑子理解一下这是在干嘛,别死背下来。
最后的结论就是只要你肯花时间,专业课是最好复习的东西,他不会要求你有过人的智商,只要你愿意付出就可以,不要总是想着投机取巧,我也通过几个渠道买过一些资料,我发现每个来路的学长学姐做的其实大大小小都有很多错误,他只不过是跟我一样,复习了做了一遍而已,他的错误还会影响我的学习,所以整个过程我都是自学的,也打破了我对别人的依赖,当我的答案和学长学姐的对不上的时候,我就坚信我的答案是对的,然后和我的朋友一起讨论这个题,而且我知道只要我的思路是对的,那这个题我就算以后遇到原题,我也能把它做出来,所以在买资料这个问题上并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和钱,真题虽然很重要,但是自己的思路更重要,而且我有一个比较好的研友,我们大家本着不是竞争的原则一起努力,最后都排名相对靠前并且上岸了,整个过程中也遇到了江苏大学和新疆大学的一些心机婊,最后他们也如愿以偿没有考上
复试854:85
这个成绩这个成绩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的,因为我已经把全部的题全都做了出来,我以为最低90,甚至说满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最后他给的成绩很低,我觉得很疑惑,我跟朋友对答案,我的答案都是对的,不知道错在哪,不过大家似乎比我高的也不多,那我也没啥太高要求了。
———————————————————
编译原理
首先这门课首先这门课我没学过,而且听说特别难,所以我一直很害怕,从寒假开始,我就陆陆续续开始看东南大学廖力的视频,直到考研成绩出来为止,我刚看完第一遍然后做完了19页笔记,因为我这个寒假玩疯了,第一遍下来的感觉就是,包括前面的有限自动机,一直都很简单,只要总结一下,捋着那个思路来就可以,前提还是,你要总结,你不能吃别人吃剩的,只有自己学到的才是真正的,说实话,编译原理的总结,那本编译原理考研辅导教程讲的很好!至少在自动机以前非常好,就是难免会有一点点小错误,但是属性文法和翻译模式就很难,后面的代码优化也不难。在学完两遍以后,我整体上知道了编译原理是在干嘛,大体上和操作系统联系了一下,但是属性文法和翻译模式,我总觉得是他书写的不好,我觉得计算机本身它作为一个很死板的东西,他做的很多东西都应该是有逻辑的,不能总是产生一些居无定论的东西,今天把这个继承属性放在前面,明天把这个属性放在后面,可能是我学的不太深入,最后也只是大体上了解了一下,幸亏考的也不难,只要用综合属性就能解决,但是最好还是把翻译模式看懂比较好,因为我感觉他已经考的有点细了。再拿真题来说,slr文法的那些规范集真的又多又乱,还一直扩展,我一直写了四张纸,差点放弃,但是思路不难。
综合来说,编译原理还是需要花一些时间总结的,理解然后总结,给每个题型一个固定的思路,反反复复回想这些思路,有时间再去考虑属性文法和翻译模式,因为你要相信大家,其实都看不懂,你只要做出最基本的东西就好,实在不行,你就只学综合属性的就够了,我觉得继承文法出来,大家会晕倒。
离散数学
我觉得离散数学从头开始就比较细,好好看书,别想迈大步,主析取式主合取式是需要好好理解的,然后根据故事去编命题这个不难,然后树的证明,简简单单的握手定理证明,环和域这个虽然考纲没有,但是我也学的很细,虽然从第二遍开始,我听群友说本科这个东西不学,我就真的把它扔掉了,但是考场上凭借着第一遍的回忆,我还是把她推到了整环还和含幺环,然后我也看得出来她有左零因子和右零因子,就可以判断出这不是个域,所以还是那句话,第一遍一定要细细吃,后面再回嚼,不要吃别人吃过的东西,要有自己的思想,对于离散数学,我整理了14页笔记,大概是从三月才开始学的,一直学到3月底吧,离散课本过了三遍,因为本科期间这个东西学过,所以其实也没有太耽误时间,图那一块是真的难,不过后面特意做了一下总结,最后就也不是特别难接受,不过也没考。
英语口语
英语测试,其实还行,我英语测试可能做的不太好,因为我翻译的不好。但是英语口语是可以好好准备的,首先,无论如何你也要准备一个自我介绍,这个自我介绍,大体上说的就是你简历里的东西,但南航一般没有这个环节,但是你背过的东西,都会成为你的出题点,比如你说你的家乡,他可能会问你你的家乡,你说你的专业,它会让你介绍一下你的专业,你说你选这个学校,它会让你介绍你为什么选这个学校,你说你喜欢什么课程,他会让你说一下,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课程,我还准备了一页英语口语,大概先是自我介绍和课程和专业以及夸赞学校,然后用中文写了几个问题,并且写了一下答案,这个是在考前四天写的,然后在路上背的,大概每个问题写四个话,这个工作是在我在教室里备考的时候完成的,最后问我的两个问题,全都是在我纸上的,所以口语是我全估中了
翻译是翻译一篇专业的文献,我运气比较好,抽中的是一片图像识别svm的摘要,但是他这个关键字出现的在后面,我看到svm比较晚,那个老师告诉我,他只想看看我们的论文阅读能力,我当时其实应该给他讲一下svm的原理,其实就是把一些特征从低维空间转换到高维空间,然后找到一个最优分类面,只要把它的原理想到那这篇摘要翻译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比如里面一些单词比如可分辨的,多维,这些东西就都能串得起来,但是我翻译的不太好,因为他不让我用笔画。
面试是3选2,3选2,2选1
可以说我可以说我的运气非常好,抽到的都是我会的,特别是数据库(摸题的时候连续摸了两个连着的,一个事务四个特性,一个关系四种运算),特别简单
在选老师在选老师这一块,还是发挥你自己的优势吧,本科好好学习很重要,你掌握的信息也很重要,不多评判。
———————————————————
此外我认为南航的竞争可能会在22年增加,我觉得一直有人在奶南航,今年肯定又有人会说,哎呀南航说好了收几个几个,最后多收了几个几个,也有可能为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拿出自己的备考过程来奶,今时不同往日,你为什么要和往年去比,只要知道360其实就差不多就行了,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也看得出南航有复试高,初试高两者中的任意一项都能稳的特点,所以初试低的时候,如果你准备的真的不错,复试大有机会翻盘。
此外我的备考过程应该算是一个人度过的,所以整个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痛苦,一直在绷紧状态,很多时候心态崩了想哭是很正常的,不要给自己提前想好退路,全程先要自己给自己压力,绷不住的时候记住一定要不断给自己增强信心,记得给自己找一个努力的理由,很痛苦的时候记得和朋友谈谈,会舒适很多。备考过程中我的午休时间一般都是12到20分钟趴一下就好,后面时间紧的时候我晚饭一直吃代餐面包,最后有点想吐,其实有点夸张了,不过我个人确实是除了考研觉得自己没啥出路,所以过程苦点就苦点,我觉得全都能接受,很多时候有些事情都是需要你自己给自己动力的。
读完以后你也看得出来,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基础不错,所以和自己一起学了这么多年,我也明白这个缺点,我在全过程都在压低自己这种盲目的自信,每天告诉自己不学就考不上了,这里不会那里不会,以免骄傲影响备考。所以我建议大家都找找自己的缺点在哪,克服一下,可能是懒惰,可能是想玩,可能是看到难的就想放弃,自己和自己学了这么多年了,你应该一清二楚自己是怎么失败的。
心态很重要,特别是12月,保持身体健康也很重要
自己要有自己的规划,不要跟别人赶进度
不要提前动摇,因为看着大家纷纷就业大厂你会更动摇
11~12月压力真的很大,压力很大的时候和大家聊天放松一下
初试不太好,复试也要稳住,复试越来越被看重,而且复试很多考研户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没项目的话,初试加油就好啦,这个东西也没那么重要,基础知识更重要些
找准自己真正的问题,你应该对自己的问题很了解,怎么学习效率更高
7-8月也很重要,但是那个阶段数学应该是最关键的
如果学校定的早,能参加学校的夏令营是好事
9月以后减少娱乐,抖音或者其他游戏尽量卸载吧,当然有一边每天玩游戏一边考上的
不要太相信别人的经验,他们是他们,每年怎么考上的人都有,你只看到了考上的人,有几百万的炮灰怎么考不上的你压根不知道,一个人的学习状态如何在9月以后的表现就能看出来。
不要每天在宿舍学习,真的不行,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学会求助,学会社交,交流过程中的情商很重要,这是学习学不到的。
最后我想说:其实到最后每个人都学不完,你只要心中有数就好了。
以上就是以上就是本次考研的所有记录,也都是我个人的看法,请不要过分相信我的经验,也不要过分较真我的过程,我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最后建议大家备考期间删除游戏和抖音等,以免耽误自己时间,希望大家都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2021级南航计算机专硕829备考记录相关推荐

  1. 2021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专硕复试经验分享

    2021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专硕复试经验分享 一.复试科目 二.复试环节 三.复试问题 1.英语口语环节 2.编程语言环节 3.专业课基础环节 4.综合面试环节 一.复试科目 我报考的专业是085400 ...

  2. 2021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专硕初试经验分享

    2021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专硕初试经验分享 1.报考专业及初试科目 2.学习过程 3.推荐书目 1.报考专业及初试科目 我报考的专业是085400电子信息专硕(计算机技术).初试科目是政治.数学一.英 ...

  3. 2021西工大计算机专硕,2021西工大计算机专硕经验贴

    2021西工大计算机专硕经验贴 西北工业大学 发布于2021年4月26日 23:25 阅读数 1062 大家好,我是无衣,因为考研期间看了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贴,所以想着这种东西得一届一届传下去,写写自 ...

  4. 6个月计算机专硕408备考经验

    考研情况 一志愿:华东师范大学计算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专硕. 初试成绩:总分332,政治:70,英语二:67,数学二:95,408计算机综合:100. 初试排名37.复试400分,总分=初试x0.7 ...

  5. 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考研计算机,2021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专硕考研成功经验分享 首先进行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本科是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报考院校和专业是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专硕. 总的来说我本科院校的学习氛围还是不 ...

  6. 2021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专硕考研经验贴

    本科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专硕拟录取 初试成绩379(政治:73,英语二:65,数学二:115,专业课408:126) 一.备 ...

  7. 北理计算机未来,2021北理计算机专硕889考研经验分享

    北理算是北京985院校中,性价比高,相对较容**的了,而且老师们只看重学生的知识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太歧视普通本科和跨考学生,(相对来说,同等条件下,老师肯定更喜欢好学校本专业学生),当然初试分数高 ...

  8. 2021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专硕复试经验帖

    本文记录一下自己的考研过程,着重讲复试. ** 一.前言 其实一开始是和队友一起准备17届浙江acm省赛,但奈何因为疫情原因比赛被无限的往后延.所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不确定因素,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未来重 ...

  9. 2021年一战上岸中山大学计算机专硕考研经验(详细时间规划)

    2021年7月29日上午11点25分,从公布拟录取名单起,等了四个月,终于从快递员手中接到了我的录取通知书,悬了一年半的心也终于踏实了,不会有差错了,是的,中山大学,我来了! 之前备考的时候看了很多经 ...

  10. 计算机专硕_2021年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专硕考研初复试考研经验分享、择校备考分析指导...

    在众多的考研学生,我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员,起初考研也是随着家里的要求和同学们都要考的氛围鼓动,才做出了这一决定.在一开始我也经历了许多迷茫,一天不知道该怎么学习,甚至有时候深深的怀疑自己,这样的努力付出 ...

最新文章

  1. 思科:全球近75%的物联网项目失败
  2. 三分钟基础:什么是拥塞控制?
  3. 过冰点自定义日期时间
  4. Java数据结构与算法:红黑树
  5. yaahp层次分析法步骤_综合评价方法之层次分析法,选择再也难不倒你!
  6. Git fetch pull 详解
  7. SQL Tuning 基础概述05 - Oracle 索引类型及介绍
  8. wireshark抓包分析 --https
  9. 【小工具】根据定义的白名单字段进行Bean的拷贝
  10. tomcat 洞合集
  11. java 图片合并成pdf_Java多张图片合成PDF
  12. html按钮功能的实现原理,触摸按键原理是什么 触摸按键原理介绍【图文详解】...
  13. 抖音直播视频下载保存到本地地瓜网络技术
  14. 树莓派python串口收发数据
  15. ASP.NET Core 运行原理解剖[2]-Hosting补充之配置介绍
  16. ArchLinux安装fcitx5-rime
  17. HTML5 之 Figure Figcaption 标签
  18. 护眼灯有用吗?双十二买什么样的护眼灯真的有效果
  19. [Test]测试相关资料
  20. 阻塞、非阻塞,同步、异步

热门文章

  1. 金融支付-银联卡支付系统产品介绍
  2. C语言SM2算法实现(基于GMSSL)
  3. 使用MATLAB绘制Smith圆图
  4. 移远NBIOT BC95-B5使用CoAP协议接入华为IoT平台第一篇
  5. python 气泡图 聚类_用SPSS制作气泡图
  6. php提升并发,php高并发处理
  7. 串口(Uart)的基础知识
  8. java偏向锁_Java锁事之偏向锁
  9. 2016年计算机网络考研真题及解析
  10. ftp连接服务器连接不上,xshell可以连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