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检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当被测电流流过电阻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当1W的电阻通过的电流为几百毫安时,这种设计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如果电流达到10-20A,情况就完全不同,因为在电阻上损耗的功率(P=I2xR)就不容忽视了.我们可以通过降低电阻阻值来降低功率损耗,但电阻两端的电压也会相应降低,所以基于取样分辨率的考虑,电阻的阻值也不允许太低.

长期稳定性

对于任何传感器来说,长期稳定性都非常重要.甚至在使用了一些年后,人们都希望还能维持早期的精度.这就意味着电阻材料在寿命周期内一定要抗腐蚀,并且合金成分不能改变.要使测量元件满足这些要求,可以使用同质复合晶体组成的合金,通过退火和稳定处理的生产制程,以达到基本热力学状态.这样的合金的稳定性可以达到ppm/年的数量级,使其能用于标准电阻.

表面贴装电阻 在140℃下老化1000小时后阻值只有大约-0.2%的轻微漂移,这是由于生产过程中轻微变形而导致的晶格缺损造成的.阻值漂移很大程度上由高温决定,因此在较低的温度下比如+100℃,这种漂移实际是检测不出来的.

端子连接

在低阻值电阻中,端子的阻值和温度系数的影响往往是不能忽略的,实际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可以使用附加的取样端子直接测量金属材料两端的电压.

由电子束焊接的铜-锰镍铜电阻实际上具有这样低的端子阻值,通过合理的布线可以作为两端子电阻使用而接近四端子连接的性能.但是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取样电压的信号连线不能直接连接取样电阻的电流通道上,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够从取样电阻下面连接到电流端子并设计成微带线.

低阻值

四引线设计推荐用于大电流和低阻值应用.通常的做法使用锰镍铜合金带直接冲压成电阻器,但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尽管四引线电阻有利于改进温度特性和热电压,但总阻值有时高出实际阻值2到3倍,这会导致难以接受的功率损耗和温升.此外,电阻材料很难通过螺丝或焊接与铜连接,也会增加接触电阻以及造成更大的损耗.

康铜丝电阻

说到电流/电压的采样电路,就像上图中万用表中所使用的那样,那么,什么是康铜丝电阻呢?

简单地说,康铜丝电阻是选用高精密合金丝并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其阻值低,精度高,温度系数低,具有无电感,高过载能力。

正是因为康铜丝具备以上这些优良的电气特性,所以它被广泛用于通讯系统,电子整机,自动化控制的电源等回路作限流,均流或取样检测电路连接等。

康铜丝具有较低的电阻温度系数,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500℃以下),加工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这很重要!)。

此外还有一种新康铜电阻合金,为铜铁基同合金,它具有与康铜一样的电阻率,基本相近似的电阻温度系数,和相同的使用温度。锰铜丝电阻

锰铜丝电阻和康铜丝电阻一样,同样是选用精密合金丝经过特殊工艺处理,使其阻值低,精度高,温度系数低,稳定性好;具有无电感,高过载能力。

锰铜丝电阻同样被广泛用于通讯系统,电子整机,自动化控制的电源等回路作限流,均流或取样检测电路连接等。

看过描述我们发现,貌似锰铜丝和康铜丝其实差不多,二者的电阻率也相差不多。采样电阻谁更好?

两种电阻的性能用途无本质区别,但如果作为取样电阻更趋向于锰铜丝电阻,它的稳定性较好。

康铜丝电阻阻值从0.1毫欧至100毫欧之间,功率从1瓦至30瓦,产品精度最高可达0.5%。

锰铜丝电阻阻值从2毫欧至1欧之间,功率从1瓦至10瓦可选,精度为1%和5%。

从这张表中我们得出结论:康铜的电阻温度系数却是锰铜的4倍以上;康铜对铜的热电势比锰铜的参数大20-40倍以上;另外由于康铜的镍含量较高,所以在锡焊时,采用普通助焊剂的情况下,康铜不如锰铜易于焊接。

总体而言,二者均可用做制造精密电阻的材料,但各有优势:锰铜的精密级别更高;康铜还可用于一定精度的大功率电阻的制造。简单采样电路的实现

简约而不简单的三个公式:R=U/I;既然是采样电路,那么无非分为两种实际的应用,一种是电流采样,另一种则是电压采样,有时这仅仅是两种不同的叫法而已,实现方式则大同小异,只是特定的应用中,需要得到的量不同罢了。即使这样,根据不同的电路参数和需求,相应的采样电路也可能是大不相同,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说采样电阻的应用思路,不再讲那些“枯燥”的电路原理。

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可能用到最多的,应该是小电流或者小电压的采样,对于这种电路而言,通俗地说,要想使用采样电阻实现电流或者电压的采样,常用的另外一种重要器件便是带有A/D转换功能的芯片,必要时还需要先将被采样电流或者电压进行放大,这里就用到了运放等功能芯片。

如下图:

是的,基本原理就是这样的,通过将采样电阻串接到电路中,由于采样电阻的阻值非常小,所以基本上不会对原有电路造成影响,因为流过的电流会在采样电阻上形成相应的电压,那么,只要把电路中的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用ADC量化转化为相应的数字信号,我们就可以成功得到这个量值,从而实现采样过程。AD的差分与单端输入

当输入电压变化较大时,差分的两条信号线之间的电压差变化不大,而单端输入的一条线的电压变化时,GND不变,所以电压差变化较大,综上,差分输入比单端输入的抗干扰性强得多。

另外,差分输入方式还可以有效抑制EMI,这是因为两条信号线极性相反,所以对外辐射的电磁场相互抵消,两条信号线耦合越紧密,泄露到外界的电磁能量就越少。

- END -

↓↓↓更多干货可点击下方链接查看硬件干货合集(持续更新)​mp.weixin.qq.com

c2000 电阻采样_小小的采样电阻,还真有点门道!相关推荐

  1. c2000 电阻采样_关于PMSM控制中使用电阻采样的方案比较

    最近有时间把TI ST还有Microchip三家关于PMSM控制中使用电阻采样相的电路看了一下,发现各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做个总结吧. 1.TI C2000系列双电阻采样法 原理说明 在U相和V相的下 ...

  2. 双电阻差分电流采样_小小的采样电阻,还真有点门道!

    电流检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当被测电流流过电阻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当1W的电阻通过的电流为几百毫安时,这种设计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如果电流达到10-20A,情况就完全不同,因为在电 ...

  3. c2000 电阻采样_采样电阻特点

    采样电阻又叫合金电阻,取样电阻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电流采样,因此需要极高的稳定性与低阻值高功率的特性,因此又被称为取样电阻. 采样电阻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 1.高功率,因为是合金材质,所以功率在同体积, ...

  4. c2000 电阻采样_采样电阻选型

    体喷字方式如下: 0.5 毫欧 电阻 表示方法 : 0M50 0.0005R 0.0005 Ω 0.0005 欧姆 0.5m Ω 0.5mohm 电 阻 1 毫欧 电阻 表示方法 : R001 0.0 ...

  5. c2000 电阻采样_C2000/STM32/Microchip电阻采样方案比较

    最近有时间把TI ST还有Microchip三家关于PMSM控制中使用电阻采样相的电路看了一下,发现各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做个总结吧. 1.TI C2000系列双电阻采样法 ​ 原理说明 在U相和V相 ...

  6. 双电阻差分电流采样_合金采样电阻的特点及作用

    合金采样电阻的作用 采样电阻分类两种,一种是电流采样电阻,另一种是电压采样电阻,我们在电流设计的时候所说的采样电阻,一般是电流采样电阻. 采样电阻在工程实际电流的应用中有不同的说法,一般通俗的说法都是 ...

  7. c2000 电阻采样_TI INSTASPIN 下桥臂电阻采样改为U V W电流传感器采样,软件上要改什么地方啊?或者怎样换算符合算法要求?...

    首先你要计算一下换算比例,然后修改user.h中的USER_ADC_FULL_SCALE_CURRENT_A 其次: 修改hal.h中的readAdcData函数,如下标黄色三个值的正负符号,注意,算 ...

  8. 双电阻差分电流采样_和顺海科技一起来了解采样电阻的用途和选型

    采样电阻是用于参考的电阻,通常在反馈电路中,调节电源的电路是例如,为了使输出电压保持恒定状态,从输出电压中取一部分电压作为参考(以共同采样电阻器的形式),如果输出较高,则输入端自动降低电压以减少输出. ...

  9. 双电阻差分电流采样_矢量控制中的常见电流检测方式

    矢量控制技术中,一个关键的技术环节是相电流的采集和重构.电流采集方式有多种,但是鉴于成本和易用性的考虑,目前应用较多的电流采集方式只有三种.单电阻法.双电阻法以及三电阻法. 1 单电阻采集方案,成本低 ...

最新文章

  1. SilverLight 双向绑定
  2. 美容院会籍管理,看着简单,其实很复杂
  3. 最新综述:用于组合优化的强化学习
  4.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深入解析“下一个更大元素III”的求解思路与算法示例
  5. java第三章_【Java】第三章 变量
  6. Ace教你一步一步做Android新闻客户端(三) JSON数据解析
  7. SharePoint Desiger编辑模板时提示“服务器错误,拒绝访问”的解决之道
  8. 微软更新Azure SQL将可根据重要性工作进行重整顺序
  9. debug最常用的快捷键
  10. php+检测是否是手机浏览器,php 判断是否是手机浏览器访问?
  11. b站的视频如何下载到手机上
  12. randn函数加噪声_MATLAB--数字图像处理 添加高斯噪声
  13. Android UI
  14. RBF技术实现“双花漏洞”研究
  15. fastjson之@JSONField注解的几个的使用详细示范
  16. 【web前端开发教程】
  17. 苹果id提示购买无法完成怎么办?
  18. Rockchip_Developer_Guide_USB_FFS usb测试demo
  19. 数字化转型小贴士和陷阱
  20. 2019年TI杯 简易电路特性测试仪 制作过程(9)——实际测试效果 20/05/24

热门文章

  1. 打卡AWS re:Invent 2020 见证技术重塑未来的力量
  2. 张驰咨询:制造业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应从这些小事做起
  3. 5G商用元年,哪些创业将迎第一波红利?
  4. 知识图谱和专家系统、知识工程、数据库等概念的比较
  5. # 阿里云服务器的运行与维护(1)
  6. JS标识符、关键字和保留字
  7. 蓝桥杯万字攻略:算法模板大放送!-c++
  8. Windows命令行用法
  9. 【芝麻背调百科】神操作:公司给员工发解除通知,法院认定员工辞职
  10. JAVA中intern()方法的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