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需要走马观花还是咬文嚼字?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本质含义是如何读书。

其实每个人对于读书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感觉,不管正确与否,你也你已经坚持了这么多年。这么多年的学生时代过来的。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不是在这卖书哦~~)

这本书的内容是:以平日吃饭映射到读书当中,不同的书对应不同的食物,例如小说就好比甜点,偶尔去吃它;你身处阶段不同,需要读的书类型不同,就好比你面对不同的口味,你的选择也各不相同……等等。

这本书以这样的方式去深度解读这本书,强烈建议去读一下, 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有可能你甚至都发现自己这么多年白读书了,也可以帮助你去慢慢养成读书的习惯(我就是这样的,爱上了读书。)

下面我谈谈我对读书方法的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读一本书首先是自己的选择,你身处的环境和身份不同,需要有针对的去选择。
身处大学刚开始,可以看各式各样你感兴趣的书籍去 ;你面临找工作,你肯定选择对自己找工作有帮助的;工作了,你可能选择自我提升或者升职加薪等等……

这些具体的,在那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中都有讲到,还是真心推荐去阅读。

我想谈论一个问题,那就是:读书是需要咬文嚼字还是走马观花,一目十行?

我个人觉得: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才是读书正道。
你肯定觉得不同意,有时候走马观花无所谓,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咬文嚼字,比如准备高考的时候,一定要咬文嚼字,仔细阅读。

下面我论证一下,我的个人观点。

1. 书的数量太过庞大,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去研读。

现在书籍的数量规模可谓是海量。书的类型更是千变万化。你查询相关书籍,会有各种各样的作者写的书,别人会给你推荐各种不一样作者写的书,都会说写得好,并且每本书的厚度更是让你畏惧。
以计算机类型的书为例,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黑皮书是出了名的。但是他的厚度更是出了名的,你看书的时候,你根本没有机会或者没有时间去研读。恐怕看看也就放弃了。

2.人脑的模型是遗忘模型。

人的大脑是不停地在遗忘的,忘记是记忆中的一个特殊功能。人类的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非常多。而忘记使得人只保留重要的、相关的信息,减轻大脑空间压力,有积极意义。这方面有一个有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出版的《关于记忆》一书中提到的。认为遗忘的速度在记忆紧接着的过后最快,然后慢慢放缓,直到遗忘的停止。但此时记忆的内容不到原先的30%。也是因为这个发现,所以有人提出学习的“四次复习法”。[该部分参考百度百科]

关于遗忘曲线和四次复习法,强烈建议你去阅读,学习。

人脑是遗忘了,你对于书籍都是研读,也记不住那么多,而且面对很多不关联的信息,记不住那么多。

3.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

你如果书都是研读,你根本记不住,为了记住就需要去复习,那么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
很多人可能工作党,甚至学生学习压力太的情况,追求的是一种效率和质量。
高效性是现在社会中追求的。

下面我解释一下我的观点。

走马观花,一目十行不是要让你用眼睛扫一遍,然后什么就没有了。真正的走马观花是把握文章的重点,核心。

真正目的:得到知识的精髓,建立起知识的信息框架,明确文章的核心思想。

真正要求:思考的时间要远大于读的时间。在你走马观花的看完一遍后,你要在要在脑海中建立起整段话或者整篇文章的一个信息体系框架。甚至你需要将之前看的联系起来。随后面对细节进行加强理解。

比如你看了一段话,看完之后,这段话讲了什么,何种方式,何种流程叙述的。根据这段话的叙述方式就会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息框架(我个人喜欢叫流程图)。瞬间把握文章核心观点,核心知识。根据自我也要,去看不理解或者需要加强的地方。

同时更能够帮助我们的记忆。

我们来看一看记忆的生物机制。
人在记忆的时候,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特异的突触联系。当人要记忆多件事物的时候,这些单个的突触联系就会成为“网络”。网络带来的好处是,当信息需要被读取的时候,过程的切入点并不一定要是该信息本身,还可以是该网络上的其它节点。[该部分参考百度百科]

这也解释:某单一的事件与其他事件建立的联系越多,就越不容易被遗忘。相反,孤立的单个事件容易被遗忘。

这种流程图形式的获取知识,即保持高效性,也具有高质量。

你要明确,读一段话可能只读一,二分钟,但是你思考的时间甚至会有十分钟。思考时间才是重重之重。

在我现在身处环境,追求高效性和高质量的情况下。我理解的读书:走马观花很重要;粗中有细更重要;思而得精最重要。

当然,这个方法要用在合适的地方,为了高考,找工作等等关键时刻,精读更重要。一切都是有个度,**不能以偏概全。**你可以二者结合,你可能精读你更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儿小理解,小观点。只是分享,请勿杠精~~~

读书是走马观花还是咬文嚼字?相关推荐

  1. 【转】2016年最值得关注的十个微信公众号

    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从最初的只是朋友间的通信,到现在能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号,提供各种咨询的订阅号,微信的功能越来越多. 那么,在2016年,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公众号呢?(包括服务号 ...

  2. 2016年值得关注的十个微信公众号

    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从最初的只是朋友间的通信,到现在能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号,提供各种咨询的订阅号,微信的功能越来越多. 那么,在2016年,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公众号呢?(包括服务号 ...

  3. 微信公众号好想学python_【转】2016年最值得关注的十个微信公众号

    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从最初的只是朋友间的通信,到现在能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号,提供各种咨询的订阅号,微信的功能越来越多. 那么,在2016年,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公众号呢?(包括服务号 ...

  4. 【转】2016年值得关注的十个微信公众号

    1,照片管理类.你是否还记得QQ群里有个QQ相册?这个照片服务号类似于QQ相册.从微信群说起,我们肯定在微信群里发过照片.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去微信群里翻找亲朋好友发的照片并收集起来时,这是多么麻 ...

  5. 大量阅读,并不等同于走马观花

    01.大量阅读有什么好处 开门见山地说吧,大量阅读有以下四个好处,并且是显而易见的. 1)可以很快地看懂文章,抓住重点 这一点,在做英语卷子的<阅读理解>时,最深有体会了.如果词汇量不够的 ...

  6. 马云正传——读书笔记

    总结 网上有人说,马云是靠忽悠起家的,之前也是半信半疑,毕竟对他了解的不多,直到看了这本书,才对马云才有了比较深的理解.至于忽悠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如果说全靠忽悠,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人能靠忽悠影响 ...

  7. 文本分析软件_读书笔记:伍多库卡茨质性文本分析:方法、实践与软件使用指南...

    读书笔记:伍多·库卡茨<质性文本分析:方法.实践与软件使用指南> 一.这篇文章.这本书或这篇论文的中心思想.核心观点是什么?核心观点:质性数据如何系统化分析?三大主要方法:主题分析.评估分 ...

  8. 读书一定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10

    古时候,"著于竹帛谓之书".书是极其珍贵的东西.与之相比,现代人读书是非常幸福的. 孔子晚年是何等吃力地在读<易>,"韦编三绝"!想想所谓的&quo ...

  9. 咬文嚼字的有趣例子_十个你可能没听过的成语,藏着十个有趣的故事

    原标题:十个你可能没听过的成语,藏着十个有趣的故事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可以说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故事.今天我们要说的成语,它们虽然可能不为人知,但个个有着丰富的情节与故事- cǎn ...

  10. 大学生读书计划800字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读书计划范文3篇

    大学生读书计划范文3篇 大学生读书计划范文3篇1 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往往起因于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率不高往往由多因素造成.较低的学习兴趣.不良的学习习惯.身体的疾病 ...

最新文章

  1. 2021-05-09为什么pip install安装的包anaconda识别不了
  2. 全选或者单选checkbox的值动态添加到div
  3. 【实验】不会端口映射?看完就会了
  4. linux主流文件系统及日志和非日志文件系统的区别
  5. Data Warehouse Hardware - DW硬件需求计算
  6. docker 部署_GitLab CI 自动部署netcore web api 到Docker
  7. MSSQL → 02:数据库结构
  8. pandas 判断是否等于nan_Python之pandas笔记
  9. 近6年语音合成领域都有哪些论文?
  10. FFT分析的加窗和重叠
  11. Git-第N篇碰见的一些问题
  12. steam安裝位置linux,steam盒子
  13. Arcgis修改栅格数据像素值
  14. 我的IT之路------来自黑马程序员
  15. Ubuntu上安装QQ2015
  16. OnlyBill 简易记账软件(续)
  17. mysql高可用架构——MMM用群集架构
  18. 小程序 【头像昵称填写能力】使用
  19. 第22届中国国际地面材料及铺装技术展览会
  20. 单元测试——(王婧201421123065,陈艺菡201421123068)

热门文章

  1. kappa一致性检验教程_R语言中的试验一致性检验分析 kappa检验和McNemar检验
  2. DDoS攻击--CC攻击防护详解(HTTP)
  3. MPI + OpenMP实现快速排序
  4. 使用n2disk和PF_RING构建一个(便宜的)2×10 Gbit(连续)数据包记录器
  5. 2月人民日报申论范文合辑(含获取方式)
  6. 开题报告、论文摘要、摘要翻译、论文结论怎么写?
  7. windows 8.1 关机
  8. 千呼万唤始出来,拨“云”终见CASB
  9. THREE.js开荒小记(二):无效宽度linewidth的Line 和 无效阔threshold的Line2
  10. 关保条例发展历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