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本文主要涉及Pin驱动相关的API接口的简要介绍及使用示例,有兴趣深入了解Pin驱动程序框架可参考:RT-Thread pin设备驱动代码结构剖析

PIN设备的操作方法

应用程序通过RT-Thred提供的pin设备管理接口来操作GPIO,函数接口如下表:

方法名称 方法描述
rt_pin_mode() 设置引脚模式
rt_pin_write() 设置引脚电平
rt_pin_read() 读取引脚电平
rt_pin_attach_irq() 绑定引脚中断回调函数
rt_pin_detach_irq() 脱离引脚中断回调函数
rt_pin_irq_enable() 使能引脚中断

1. 设置引脚模式

在使用引脚之前需要先设定引脚的工作模式,通过下面函数完成:

void rt_pin_mode(rt_base_t pin, rt_base_t mode);

参数 描述
pin 引脚编号
mode 引脚工作模式
返回 描述

1.1 参数 pin

RT-Thread 提供的引脚编号需要和芯片的引脚号区分开来,它们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引脚编号由 PIN 设备驱动程序定义,和具体的芯片相关。有2种方式可以获取引脚编号:使用宏定义或者查看PIN 驱动文件。

如果使用 rt-thread/bsp/stm32 目录下的 BSP 则可以使用下面的宏获取引脚编号:

GET_PIN(port, pin)

获取引脚号为 PF9 的 LED0 对应的引脚编号的示例代码如下所示:

#define LED0_PIN GET_PIN(F, 9)

如果使用其他 BSP 则需要查看 PIN 驱动代码 drv_gpio.c 文件确认引脚编号。此文件里有一个数组存放了每个 PIN 脚对应的编号信息,如下所示:

static const rt_uint16_t pins[] =
{__STM32_PIN_DEFAULT,__STM32_PIN_DEFAULT,__STM32_PIN(2, A, 15),__STM32_PIN(3, B, 5),__STM32_PIN(4, B, 8),__STM32_PIN_DEFAULT,__STM32_PIN_DEFAULT,__STM32_PIN_DEFAULT,__STM32_PIN(8, A, 14),__STM32_PIN(9, B, 6),... ...
}

以__STM32_PIN(2, A, 15)为例,2 为 RT-Thread 使用的引脚编号,A 为端口号,15 为引脚号,所以 PA15 对应的引脚编号为 2。

1.2 参数 mode

RT-Thread目前支持的模式有下面5种:

#define PIN_MODE_OUTPUT         0x00    /*推挽输出*/
#define PIN_MODE_INPUT          0x01    /*浮空输入*/
#define PIN_MODE_INPUT_PULLUP   0x02    /*上拉输入*/
#define PIN_MODE_INPUT_PULLDOWN 0x03    /*下拉输出*/
#define PIN_MODE_OUTPUT_OD      0x04    /*开漏输出*/

1.3 示例

使用示例如下所示:

#define BEEP_PIN_NUM            GET_PIN(B, 0)  /* PB0 *//* 蜂鸣器引脚为输出模式 */
rt_pin_mode(BEEP_PIN_NUM, PIN_MODE_OUTPUT);

2. 设置引脚电平

设置引脚输出电平的函数如下所示:

void rt_pin_write(rt_base_t pin, rt_base_t value);

参数 描述
pin 引脚编号
value 电平逻辑值,可取 2 种宏定义值之一:PIN_LOW 低电平,PIN_HIGH 高电平

使用示例如下所示:

#define BEEP_PIN_NUM            35  /* PB0 *//* 蜂鸣器引脚为输出模式 */
rt_pin_mode(BEEP_PIN_NUM, PIN_MODE_OUTPUT);
/* 设置低电平 */
rt_pin_write(BEEP_PIN_NUM, PIN_LOW);

3. 读取引脚电平

读取引脚电平的函数如下所示:

int rt_pin_read(rt_base_t pin);

参数 描述
pin 引脚编号
返回 ——
PIN_LOW 低电平
PIN_HIGH 高电平

使用示例如下所示:

#define BEEP_PIN_NUM            35  /* PB0 */
int status;/* 蜂鸣器引脚为输出模式 */
rt_pin_mode(BEEP_PIN_NUM, PIN_MODE_OUTPUT);
/* 设置低电平 */
rt_pin_write(BEEP_PIN_NUM, PIN_LOW);status = rt_pin_read(BEEP_PIN_NUM);

4. 绑定引脚中断回调函数

若要使用到引脚的中断功能,可以使用如下函数将某个引脚配置为某种中断触发模式并绑定一个中断回调函数到对应引脚,当引脚中断发生时,就会执行回调函数:

rt_err_t rt_pin_attach_irq(rt_int32_t pin, rt_uint32_t mode, void (*hdr)(void *args), void *args);

参数 描述
pin 引脚编号
mode 中断触发模式
hdr 中断回调函数,用户需要自行定义这个函数
args 中断回调函数的参数,不需要时设置为 RT_NULL
返回 ——
RT_EOK 绑定成功
错误码 绑定失败

中断触发模式 mode 可取如下 5 种宏定义值之一:

#define PIN_IRQ_MODE_RISING 0x00         /* 上升沿触发 */
#define PIN_IRQ_MODE_FALLING 0x01        /* 下降沿触发 */
#define PIN_IRQ_MODE_RISING_FALLING 0x02 /* 边沿触发(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触发)*/
#define PIN_IRQ_MODE_HIGH_LEVEL 0x03     /* 高电平触发 */
#define PIN_IRQ_MODE_LOW_LEVEL 0x04      /* 低电平触发 */

使用示例如下所示:

#define KEY0_PIN_NUM            55  /* PD8 */
/* 中断回调函数 */
void beep_on(void *args)
{rt_kprintf("turn on beep!\n");rt_pin_write(BEEP_PIN_NUM, PIN_HIGH);
}
static void pin_beep_sample(void)
{/* 按键0引脚为输入模式 */rt_pin_mode(KEY0_PIN_NUM, PIN_MODE_INPUT_PULLUP);/* 绑定中断,下降沿模式,回调函数名为beep_on */rt_pin_attach_irq(KEY0_PIN_NUM, PIN_IRQ_MODE_FALLING, beep_on, RT_NULL);
}

5. 使能引脚中断

绑定好引脚中断回调函数后使用下面的函数使能引脚中断:

rt_err_t rt_pin_irq_enable(rt_base_t pin, rt_uint32_t enabled);

参数 描述
pin 引脚编号
enabled 状态,可取 2 种值之一:PIN_IRQ_ENABLE(开启),PIN_IRQ_DISABLE(关闭)
返回 ——
RT_EOK 使能成功
错误码 使能失败

使用示例如下所示:

#define KEY0_PIN_NUM            55  /* PD8 */
/* 中断回调函数 */
void beep_on(void *args)
{rt_kprintf("turn on beep!\n");rt_pin_write(BEEP_PIN_NUM, PIN_HIGH);
}
static void pin_beep_sample(void)
{/* 按键0引脚为输入模式 */rt_pin_mode(KEY0_PIN_NUM, PIN_MODE_INPUT_PULLUP);/* 绑定中断,下降沿模式,回调函数名为beep_on */rt_pin_attach_irq(KEY0_PIN_NUM, PIN_IRQ_MODE_FALLING, beep_on, RT_NULL);/* 使能中断 */rt_pin_irq_enable(KEY0_PIN_NUM, PIN_IRQ_ENABLE);
}

6. 脱离引脚中断回调函数

可以使用如下函数脱离引脚中断回调函数:

rt_err_t rt_pin_detach_irq(rt_int32_t pin);

参数 描述
pin 引脚编号
返回 ——
RT_EOK 脱离成功
错误码 脱离失败

引脚脱离了中断回调函数以后,中断并没有关闭,还可以调用绑定中断回调函数再次绑定其他回调函数。

#define KEY0_PIN_NUM            55  /* PD8 */
/* 中断回调函数 */
void beep_on(void *args)
{rt_kprintf("turn on beep!\n");rt_pin_write(BEEP_PIN_NUM, PIN_HIGH);
}
static void pin_beep_sample(void)
{/* 按键0引脚为输入模式 */rt_pin_mode(KEY0_PIN_NUM, PIN_MODE_INPUT_PULLUP);/* 绑定中断,下降沿模式,回调函数名为beep_on */rt_pin_attach_irq(KEY0_PIN_NUM, PIN_IRQ_MODE_FALLING, beep_on, RT_NULL);/* 使能中断 */rt_pin_irq_enable(KEY0_PIN_NUM, PIN_IRQ_ENABLE);/* 脱离中断回调函数 */rt_pin_detach_irq(KEY0_PIN_NUM);
}

注意:脱离中断回调函数后,中断并没有关掉,只是不再执行被脱离的回调函数

PIN 设备使用示例

PIN 设备的具体使用方式可以参考如下示例代码,示例代码的主要步骤如下:

设置蜂鸣器对应引脚为输出模式,并给一个默认的低电平状态。

设置按键 0 和 按键1 对应引脚为输入模式,然后绑定中断回调函数并使能中断。

按下按键 0 蜂鸣器开始响,按下按键 1 蜂鸣器停止响。

/** 程序清单:这是一个 PIN 设备使用例程* 例程导出了 pin_beep_sample 命令到控制终端* 命令调用格式:pin_beep_sample* 程序功能:通过按键控制蜂鸣器对应引脚的电平状态控制蜂鸣器
*/#include <rtthread.h>
#include <rtdevice.h>/* 引脚编号,通过查看设备驱动文件drv_gpio.c确定 */
#ifndef BEEP_PIN_NUM#define BEEP_PIN_NUM            35  /* PB0 */
#endif
#ifndef KEY0_PIN_NUM#define KEY0_PIN_NUM            55  /* PD8 */
#endif
#ifndef KEY1_PIN_NUM#define KEY1_PIN_NUM            56  /* PD9 */
#endifvoid beep_on(void *args)
{rt_kprintf("turn on beep!\n");rt_pin_write(BEEP_PIN_NUM, PIN_HIGH);
}void beep_off(void *args)
{rt_kprintf("turn off beep!\n");rt_pin_write(BEEP_PIN_NUM, PIN_LOW);
}static void pin_beep_sample(void)
{/* 蜂鸣器引脚为输出模式 */rt_pin_mode(BEEP_PIN_NUM, PIN_MODE_OUTPUT);/* 默认低电平 */rt_pin_write(BEEP_PIN_NUM, PIN_LOW);/* 按键0引脚为输入模式 */rt_pin_mode(KEY0_PIN_NUM, PIN_MODE_INPUT_PULLUP);/* 绑定中断,下降沿模式,回调函数名为beep_on */rt_pin_attach_irq(KEY0_PIN_NUM, PIN_IRQ_MODE_FALLING, beep_on, RT_NULL);/* 使能中断 */rt_pin_irq_enable(KEY0_PIN_NUM, PIN_IRQ_ENABLE);/* 按键1引脚为输入模式 */rt_pin_mode(KEY1_PIN_NUM, PIN_MODE_INPUT_PULLUP);/* 绑定中断,下降沿模式,回调函数名为beep_off */rt_pin_attach_irq(KEY1_PIN_NUM, PIN_IRQ_MODE_FALLING, beep_off, RT_NULL);/* 使能中断 */rt_pin_irq_enable(KEY1_PIN_NUM, PIN_IRQ_ENABLE);
}
/* 导出到 msh 命令列表中 */
MSH_CMD_EXPORT(pin_beep_sample, pin beep sample);

RT-Thread Pin设备驱动API应用介绍相关推荐

  1. RT-Thread pin设备驱动代码结构剖析

    硬件测试平台:正点原子潘多拉STM32L4开发板 OS内核版本:4.0.0 注意:下面的示例代码是从原子提供的例程中摘录,因此可能与最新的RT-Thread源码有出入(因为RT-Thread源码在不断 ...

  2. 基于GD32F103C8T6添加RT Thread nano设备框架并添加串口设备(以控制台console( uart0 )为例)

    最近没事琢磨了一下使用设备框架的问题.因为将串口注册到设备框架可以应用十分丰富的软件包. 于是就整理了一下手上的工程,重新将工程梳理了一遍. 像这样是十分清爽了,其中RTOS是操作系统源代码 并且学习 ...

  3. Linux设备模型、平台设备驱动、设备树(device tree)、GPIO子系统以及pinctrl子系统介绍

    文章目录 一.Linux设备模型介绍 (1)设备驱动模型总体介绍 (2)设备驱动模型文件表现 (3)设备驱动模型工作原理 [1]总线 [2]设备 [3]驱动 [4]注册流程 二.平台设备驱动介绍 (1 ...

  4. RT-Thread记录(十三、I/O 设备模型之PIN设备)

    讲完UART设备之后,我们已经熟悉RT-Thread I/O 设备模型了,回头看看基本的 PIN 设备. 目录 前言 一.PIN 设备模型解析 1.1 初识 GPIO 操作函数 1.2 PIN 设备框 ...

  5. IOT-OS之RT-Thread(七)--- I/O设备模型框架与PIN设备对象管理

    文章目录 一.I/O设备模型 1.1 I/O设备模型框架 1.2 I/O设备对象描述 1.3 I/O设备对象接口函数 二.PIN设备管理示例 2.1 PIN设备驱动框架层 2.2 PIN设备驱动层 2 ...

  6. Linux驱动-字符设备驱动

    Linux驱动-字符设备驱动 前言 一.预备知识 1.file_operations结构体 2.地址映射 二.涉及的API函数 1.字符设备驱动 1.1.设备号 1.1.1.register_chrd ...

  7. linux设备驱动总结,《Linux设备驱动开发详解(第3版)》海量更新总结

    本博实时更新<Linux设备驱动开发详解(第3版)>的最新进展. 2015.2.26 几乎完成初稿. [F]是修正或升级:[N]是新增知识点:[D]是删除的内容 第1章 <Linux ...

  8. 《Linux设备驱动开发详解(第3版)》(即《Linux设备驱动开发详解:基于最新的Linux 4.0内核》)进展同步更新

    本博实时更新<Linux设备驱动开发详解(第3版)>的最新进展. 目前已经完成稿件. 2015年8月9日,china-pub开始上线预售: http://product.china-pub ...

  9. RT-Thread学习笔记——PIN 设备

    前言 本文主要学习RT-Thread的设备驱动框架之PIN 设备,这里以及后面更新的博客内容将不会详细介绍I/O 设备模型,当学习PIN 设备以及其他设备需要对I/O 设备模型有所了解,请和我一样刚学 ...

最新文章

  1. (C#)WinForm窗体间传值
  2. 电平转换电路(三极管共射极)
  3. mysql数据被截断_有关Mysql数据截断问题的处理方法
  4. 快速创建 IEqualityComparer 实例:改进
  5. java IO流小结
  6. Oracle中修改遇到“ORA-00054: 资源正忙, 但指定以 NOWAIT 方式获取资源, 或者超时失效”
  7. java开启新线程的三种方法
  8. Jmeter 使用badyboy 录制脚本
  9. 【项目经验】--EasyUI DataGrid之右键菜单
  10. 动漫美少女生成神器、猫的门禁...2019 年十七大最佳机器学习项目 | 年度盘点...
  11. 【note】PAT甲级题目中的单词整理
  12. 类和对象编程(四):拷贝构造函数
  13. 基于Pairwise排序学习的因子分解推荐算法
  14. android俄罗斯方块开发代码,基于Android的俄罗斯方块开发(附源码)
  15. Python实现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Ricatti方程
  16. 计算机操作系统-6-并发程序设计
  17. Postman安装与入门简单教程
  18. miui系统精简工具(免root删除内置软件)
  19. 3分钟教会你用excel做多层饼图
  20. 鸿蒙5G多少钱一部手机,5G+鸿蒙,就是我下一部手机的标配,不接受反驳

热门文章

  1. Google发布TCC 更好的理解视频中事件逻辑
  2. Android到底何去何从?来自腾讯、阿里、京东、网易、美图等大咖为你揭晓
  3. concurrent map使用
  4. linux服务器之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5. FFmpeg源代码:avcodec_open2()
  6. android adb wifi
  7. 高大上的介绍实时流式计算!
  8. hive查询像mysql在终端一样有规则的方法!!!
  9. leetcode 698. Partition to K Equal Sum Subsets | 698. 划分为k个相等的子集(回溯法)
  10. 数据结构与算法(一):排序算法之 - 快速排序(详细步骤图解,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