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它既是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带有准公共服务的性质(因此航空业务的定价往往受政府的指导和监管),同时又是一个商务和旅游人流汇集的场景,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相比大多数行业,机场对运营的安全性、准确性要求比较高,因而对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用也比较早,但传统的信息系统往往只关注生产环境,它解决的是办公管理和生产运营的信息支撑问题,但旅客对这种系统的感知程度很低。

西部机场的数字化转型,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可能谈不上有什么重大突破,但非常难得的一点是,它并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而是把核心目标聚焦在旅客的感知上,以用户的需求来指导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因此,无论是IT架构的云化、数字中台的建设(因而在底层发掘了数据价值,提升了运算效率),还是前端包括无纸化通关、智慧航显、定向呼叫等在内的应用,旅客对其的感知是很明确、很正面的。运营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提升了,而且还能够把用户的“流量价值”计算和应用起来,对机场和用户来说,这是一种双赢的变化。

——秦朔/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发起人

时代的召唤

2019年9月,当一位普通旅客站在新落成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时,他能深切感受到这个机场的与众不同。在这里,原本烦琐的登机手续变得十分简单,许多系统都是自动化、智能化的。

大兴国际机场无疑是近年来中国机场变化的集大成者,但同时,它也仅仅是这种变化的一个缩影。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就旗帜鲜明地将“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即“四型机场”)作为中国机场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其中又以智慧机场为“重中之重”。

所谓“智慧机场”,

首先是“数字化”,即信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管理运营中的各类数据丰富可得。

其次是“网络化”,要把不同部门、系统之间的数据统一标准、互联互通。

最后是要实现“智能化”,能够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利用数据实现辅助决策、资源调配、预测预警、优化控制等功能。

“智慧机场”并不是国际化大机场的专利,一些规模稍小的机场在智慧化运营方面也常有亮点。例如,苏南硕放机场在2018年就推出“新一代智慧出行”,形成了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刷脸人证合一”安检和“无纸牌”登机的完整服务流程,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全流程无纸化新一代旅客智慧出行。

而这里要讲述的西部机场集团,尽管地处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东部发达地区还有差距,其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理念却丝毫没有落后,在争创“四型机场”的时代召唤下,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西部机场的思考与实践

西部机场集团是全国第二大(仅次于首都机场集团)跨省区运作的大型机场集团,负责西北地区23个成员机场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其中干线机场3个(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支线机场15个,通用机场5个。2019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739.3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七位,货邮吞吐量增速全国第一。

但是,由于机场的信息系统是在过去几十年中陆陆续续建起来的,而且在传统的架构下,系统各自独立,数据的完整性、通用性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仅能维持日常的运行管理,缺少延展的可能。

这些问题和挑战,促使西部机场集团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IT架构,并启动了信息化变革的相关项目。2018年,西部机场集团和阿里云达成合作,共同探索机场信息系统的转型升级方向。

当时,行业内的智慧化转型之风已经刮起,但各个企业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的着眼点、落脚点各有不同,缺乏可以统一借鉴的“模板”,这使得西部机场的转型本身就带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味;另一边,阿里云的技术能力虽然很强,但当时对机场行业生产运营的环境和关键要素理解还不深刻。因此,在项目落地之前,双方围绕核心目标、具体方向等问题,展开了长达数月的讨论。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双方一轮又一轮的讨论中,一个核心问题缓缓浮现:机场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最核心服务目标、受益目标应该是谁?是机场本身吗?是航空公司吗?还是一个个具体的旅客呢?

双方最终都认可,机场服务的终极对象,是旅客。只有服务好旅客,才能让航司和机场都受益;有了优质的旅客服务基础,才谈得上高价值的非航业务发展。因此,机场信息系统的转型升级目标,应该是切实提升服务旅客的能力和效率,让旅客在机场全周期场景中,获得更佳的体验感。

基于这种认识,西部机场做出了这样的预判:“随着旅客出行需求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线上化和自助服务将逐步取代传统人工服务,如何快速感知、触达、响应用户是机场在互联网环境实现智慧服务的核心能力。”并将自己的智慧机场总体目标确定为:“全面实现互联化、可视化、智能化、协同化、个性化和精细化。”

确定核心目标和落脚点之后,阿里云协助西部机场,做了这样一些事。

首先是在IT架构的云化升级和业务中台化、全链条在线化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西部机场在集团层面构建了旅客服务云,聚合上线旅客出行、生产运行和员工服务等三类50余项业务应用,并使用中台架构贯通各业务领域,实现旅客服务链路的全连接。在组织架构方面,还在集团层面成立了数据服务中心,作为基础保障。这一举措,解决了原来系统之间、部门之间、机场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筑实了数字化转型的底座。

除了将基础设施“云”化,西部机场还在“端”的层面推陈出新,优化客户体验。在这方面,西部机场推出了“西部机场畅想旅行”公众号和旅客服务小程序,方便旅客在移动端轻松地进行值机、中转、航班提醒、延误赔付等;上线了全国民航机场首家云端智能客服应用,基于底层数据的打通,叠加AI技术对关键词的学习和抓取,使一些通用性问题可以转交给机器人来回答,有效回复率达到60%以上,大大降低了人工客服的工作压力;同时,西部机场也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无纸化通关,减少旅客换票持票的麻烦,便于机场管理和降低运营成本。

此外,西部机场还实现了对商铺的数字化管理。由于对旅客的流量、驻留区域、驻留时间有一个更精确的统计,西部机场在铺位布局、品牌选择、定价等方面也就可以更准确地进行规划,这就对机场的非航业务形成了很好的推动。本质上,这正是由“快速感知、触达、响应客户”衍生出来的价值空间。

智慧化的云上丝绸之路

那么,西部机场集团的数字化实践,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效果呢?

从外部评价来看,效果是显著的。2019年3月28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向银川河东国际机场颁发了“白金机场”认证证书。这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大力倡导的“便捷旅行”项目的最高级别认证,标志着银川河东国际机场的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从客观数据来看,成绩可圈可点。在2019年中国大陆3000万级以上机场准点率排名中,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以81.31%的准点率位居全国第一,这一成绩与其IT架构云化和数据拉通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旅客感知来看,西部机场的智慧化服务也确实极大提升了旅客的便捷度。以“无纸化通关”为例,由于值机线上化率提升,高峰时段旅客值机排队时长由15分钟缩短至8分钟,有效缓解了值机柜台的压力,旅客出行更加便捷,服务品质显著提升;在安检环节,旅客以往过安检口通关需要30秒,而人脸识别只需要约6秒,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在登机环节,部分机场使用“双向人脸识别”闸机,旅客只需“刷脸”,自助闸机便可开门放行,与传统扫描登机牌登机方式相比,登机时间缩短近50%。

除了更为便捷,旅客体验也获得提升。譬如,很多机场在催促晚到旅客登机时,往往会采用喇叭广播的方式,这种非特定传播的方式虽然能够形成全域覆盖,但不利于隐私保护,旅客的体验感是相对较差的。而西部机场在IT升级的过程中,由于数据全域拉通,就可以通过机器自动定向呼叫,向旅客拨打语音电话,提醒其尽快登机,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呵护了旅客的乘机体验。

2020年疫情期间,在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下,西部机场集团的信息系统为抗击疫情、保障安全运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为了支撑西安机场的旅客布控和员工健康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在旅客服务中台的支持下,信息部门当天调研并开始研发,第二天就实现第一个版本在西安机场上线试运行,第三天实现应用系统在三大机场稳定运行,满足疫情防控单位的业务需求。

此外,一些智慧化的应用也在客观上有利于防控疫情。譬如,应用了人脸识别技术的智慧航显系统,改变了大屏滚动播放全体航班信息的传统做法,只要旅客站到指定点位,刷脸就可精准展示特定航班的登机口、航班状态等信息,这不仅提高了效率,消弭了旅客的等候焦虑,也降低了人群聚集的必要性,减少了疾病传播的可能。

当然,从行业整体来看,无论是西部机场,还是其他大中型机场,其数字化转型还远没有到达终点。不过,从西部机场的实践来看,围绕服务旅客这个本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机场全流程管理、旅客全周期服务上的作用,确实能够极大地提升行业的效率与价值,为旅客真正铺就一条智慧化的“云上丝绸之路”。

来源:云上中国

--------END--------

案例分享|智慧化的西部机场相关推荐

  1. 案例分享-智慧景区智能管控系统

    01建设需求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 的体验感.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对景区的安全管理与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慧景区"的概念为景区的服务.管理.营销 ...

  2. 【金猿案例展】某远程教育机构——以用户为中心 打造优势教学内容和智慧化学习产品...

    诸葛智能案例 本项目由诸葛智能投递并参与"数据猿年度金猿策划活动--2021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企业榜单及奖项"评选. 数据智能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智 · 改变商业 2021 ...

  3. 智慧水利数字孪生案例分享:数字孪生水利,助力三峡科学防洪防汛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同时,长江流域频繁的洪涝.气象灾害,严重影响危害着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因此长江流域防汛管理被作为我国防洪体系中的关键工 ...

  4. 数字孪生技术助力机场实现智慧化运营

    数字孪生机场是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克隆出与真实机场对应的虚拟系统,在虚拟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实机场中的每个角落,实现对机场运行全貌的实时展示.围绕民航智慧发展这条主线,中央和行业陆续出台了系列文件为数字 ...

  5. 案例分享:公园智慧路灯系统解决方案详细解析

    项目简介 项目是一处河湖湿地公园,在建设中,需要结合休闲空间和环湖步道融合三方面文化内同:运河文化.诗文荟萃.湿地文化. 运河文化:围绕河湖的历史文化进行恢复性展示. 诗文荟萃:将历代描述河湖湿地公园 ...

  6. RPA场景案例│“一站式办公”,打造智慧化政务服务

    随着政企数字化的变革,利用智能化的RPA技术取代低效率的劳动力,是必然发展趋势.近年政务部门信息化的建设逐步完善,政务的运行也在由原来的手工作业渐向智慧作业转变,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关键在于推动政务服务 ...

  7. 近期活动盘点:AI Time:论道AI安全与伦理、大数据、AI在中国金融保险业的应用案例分享讲座...

    想知道近期有什么最新活动?大数点为你整理的近期活动信息在此: AI Time"science debate 论道AI安全与伦理 2019年5月31日 如今,人工智能的社会角色不断更新迭代,越 ...

  8. 迈向智慧化 物联网规模应用不断拓展

    万物互联时代已经开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物联网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息通信业"十三五"规划物联网分册指出了我国发展物 ...

  9. 企业大数据运用实战案例分享

    一.企业大数据如何起步:从小数据到大数据 目前国内外关于大数据的谈论很多,大多是谈运营级别的,或者说从服务端.服务方提得较多一些.笔者要跟大家交流的问题是作为各类企业尤其是客户方的企业来说,大数据跟他 ...

最新文章

  1. Android之Adapter用法总结
  2. react-native 查看对象属性
  3. 2021各国人均GDP(IMF2021年10月版)
  4. UDP实现全双工聊天(聊天工具进阶)pyhton
  5. poj 2411 2663 3420 点头1033
  6. java客户端作为kafka生产者测试
  7. Windows手动更新补丁
  8. ODrive踩坑(三)AS5047P磁编码器的ABI接口
  9. 20191230每日一句
  10. 富士康计划将苹果生产线转移到越南,是什么原因呢?
  11. To C、To G、To B,数字化转型
  12. for函数python_for函数python
  13. 开发直播APP时,视频图片等上传到七牛云存储的实现流程
  14. HDL4SE:软件工程师学习Verilog语言(十一)
  15. 随机生成20个手机号码
  16. uniapp全局弹窗自定义uni.showModal思路总结
  17. java的聚合_java中聚合是什么
  18. 2022人才引进落户上海的档案是怎么处理的?
  19. C++四个数排序(从小到大)
  20. Simulink—PMSM电机模块介绍

热门文章

  1. OSPF中DR、BDR竞选机制【转载】
  2. matlab横坐标为时间,matlab以时间为横坐标
  3. 文鼎职称英语理工系统 v10.10.0官方版
  4. 没有事业的女孩子(一位老总的感言),你看懂了多少?
  5. 第五章(1.8)金典网络解读—LeNet5、AlexNet、VGGNet
  6. 信息论之父是如何将世界数字化的?
  7. 显示https不安全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8. 2017 年 PHP 社区总结,2018 PHP 发展展望
  9. 广告牌技术教程:引言
  10.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