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ATH或将取代BAT的讨论甚嚣尘上,这个事关中国科技公司最新排位的“名词”牵动着众多目光。有学者指出, PATH所代表的四家公司,即中国平安(P)、阿里巴巴(A)、腾讯(T)和华为(H),是中国当今最具创新力和引领性的世界级公司,也是能与美国顶尖科技公司(如谷歌、脸书和亚马逊)比肩的企业。

PATH四家公司是中国科技界的翘楚,也是全球资本市场的宠儿。中国平安先后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随后成为A+H股中的明星,并进入多个成分指数。阿里巴巴2014年9月登陆纳斯达克后,股价一路上扬,成为中概股的代表。腾讯作为几家中上市较早的企业,在香港上市15年后股价翻涨数百倍,创造了资本市场的奇迹。华为虽然没有上市,但其行业地位和实力人所共知。目前,这四家公司的市值或价值都已突破万亿人民币,虽起家于不同的领域,但目前都进入了同一个领域——金融科技。PATH在用各自最擅长的方式改变着中国金融领域的沉疴痼疾,用科技手段推进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它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科技赋能传统金融机构,即金融科技领域的B端市场。

2017年以来,有平安旗下金融壹账通等老玩家在前,又有华为、腾讯等公司分拆业务板块拍马赶到,在各有所长的PATH的助力下,中国金融科技市场呈现一派崭新气象,推动中国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的跃迁式发展,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拥有了更强的底气。

金融科技被誉为是中国最有可能超越国际领先水平的赛道之一,在举国关注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当下,盘点PATH都在金融科技领域做了哪些布局,有着怎样的打法,对看懂未来中国的金融行业趋势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中国平安:传统金融中走出的科技巨头构建金融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平台

作为PATH四家中唯一一家一直深耕金融领域的企业,中国平安近年来的转型之举备受关注。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前沿科技,聚焦“大金融资产”和“大医疗健康”两大产业,平安构建了“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金融、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已经成为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和科技金融集团。平安坚持将每年营收的1%投入于科技研发,这样的大手笔在传统金融机构中更是罕有。

(图:平安集团简介)

在金融科技领域,平安更有独特的优势。作为国内牌照最齐全的综合金融集团,平安将其与30多年来的金融经验与前沿科技有机融合,研发了符合多个生态场景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和产品,赋能了大量传统商业生态。通过对数据的激活、连接和穿透,平安打破了很多传统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存在的困境,更为普惠金融在中国的普及和深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图:中国平安跻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年全球“50 家聪明的公司”)

出于对金融科技市场的高度看好,平安孵化了金融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平台——金融壹账通,成立仅仅三年多时间,就发展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金融科技公司。作为平安集团“金融”+“科技”双驱动战略的重要承载者,金融壹账通能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服务,为银行、保险、投资等全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智能营销、智能产品、智能风控和智能运营等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并能提供全行业全场景全流程的赋能。

脱胎于金融集团,自带金融基因是金融壹账通不同于其他金融科技企业之处。因为完整地参与过平安集团旗下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板块的科技转型过程,金融壹账通更懂得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科技转型中的痛点,并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向零售转型是众多中小银行近年来的选择,由于一面受到大型银行下沉市场的冲击,另一面是新型科技金融企业的市场分割,中小银行面临双重挤压,向零售业务转型却遇到了诸多难点,获客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例子。针对中小银行“获客难,留客难”的痛点,金融壹账通推出智能营销方案,在线下利用银行现有优势服务好存量客户,降低流失、提升活跃。针对网点内、网点外不同的场景,运用人脸识别、姿态识别、自然语言多轮对话、最新的智能文本阅读理解等技术,把客户的线下活动数据化、智能化、自动化。与此同时,方案还提供了完整的社交媒体营销解决方案,提升银行线上获客能力。包括运用社交端小程序,及银行公众号商城帮助客户经理批量管理线上客户,单个客户经理管户数可以从数十个跃升到千个以上。

获客只是银行经营的第一步,下一步还要解决风控的问题,金融壹账通打造了智能风控引擎,该引擎通过广泛运用智能认证、反欺诈、客户画像、黑灰名单及区块链等最新的风险识别和防控技术,使银行的审核不再仅限于传统参数,而是可以借助多个渠道的数据以及科学的风控决策模型,搭建了科学全面的定性定量评估模型,并可提供实时动态的监控和风险预警。比如“多人远程视频面审技术”,通过应用生物识别、多人互联、微表情、数据感知等先进技术,极大地提升审核效率的同时,还可有效识别道德风险。

(图:金融壹账通通过四大维度破解传统金融困局)

在赋能银行的企业贷款业务上,金融壹账通推出了壹企银和壹企链两大平台,用科技变革融资模式,破解了困扰传统金融机构的数据不健全、信用无法评估、风控难和成本高等问题。壹企银是国内首个连接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广泛应用了科技手段,搭建智能客户匹配、智能风险防控和智能系统应用三大引擎,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综合能力。壹企链则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链接核心企业与多级上下游、物流仓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了区块链多级信用穿透、重新定义核心企业、下游融资全流程智能风控、创新了供应链金融模式,让核心企业的信用辐射到更多的供应商中,从而帮助以前无法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高效融资。

针对中小银行在获客、风控、运营等方面的系列痛点,金融壹账通在整合平安集团互联网转型、零售转型的经验后,以“技术+业务”双赋能模式推出了全新一代互联网银行平台,全面促进了银行获客、产品、风控、客服、运营等能力的数字化升级。金融壹账通打造的互联网银行平台,在保障银行原有业务稳定运行的同时,依托内置的移动银行、零售贷款、中小企业融资、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模块帮助银行快速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同时,使用OPEN BANK API引入外部流量及银行自有合作平台,全面提升银行的获客、产品、风控、客服、运营等几大能力,帮助银行高效、低成本实现富有转型意义的商业成果。该平台还有不容小觑的业务优势,拥有超1,000个业务场景完整对接、超5亿互联网客户多维度信息、超500个内容营销模板、10,000种积分商城权益商品等多层次的业务优势,这些都有助于银行高效低成本地实现数字化转型。

凭借着精准的定位,强大的技术能力和独到的产品设计思路,金融壹账通在金融科技B端市场迅速收获了大量客户。截止2019年一季度,金融壹账通服务客户数量超过3300家,其中涵盖了近600家银行、72家保险公司、107家投资机构和2500多家其他金融机构。尤其是在银行市场,金融壹账通以对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近100%的覆盖率堪称这一市场的王者。

蚂蚁金服:走出阿里体系开放脚步逐渐清晰

脱胎于电商平台的蚂蚁金服,自创立伊始就仅仅围绕着个人支付展开其他业务布局,在逐步完善了对个人金融业务的布局后,蚂蚁金服逐渐将To B业务作为下半场的重心。2019年,蚂蚁金服金融科技开放的脚步逐渐清晰,在区块链、金融智能、金融安全、分布式架构、移动开发、分布式数据库等方面都有涉及,其中蚂蚁区块链发布“双链通”、蚂蚁金服移动开发平台mPaaS升级到3.0版本等被认为是打响了面向B端市场的第一枪。

双链通技术应用将有望解决广大供应链上下游,特别是制造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而将移动开发平台mPaaS升级到3.0版本,旨在让企业可以构建自己的超级APP,融合技术、生态、业务等。

与平安一样,蚂蚁金服也将赋能银行作为B端业务的重要方向。在年初召开的蚂蚁金服ATEC城市峰会上,蚂蚁金服向外界揭示了自己对于构建“数字化银行”的解决方案:推动银行建立新一代数字银行“操作系统”,帮助其提升客户体验、创建敏捷型业务,建立生态开放能力。蚂蚁金服通过将自身最佳实践的“金融敏捷中心”进行全面开放,使得金融机构像搭积木一样调用平台上的业务组件来编排业务模块,创新业务就这样“乐高式”地搭建起来。

(图:蚂蚁金服在2019年也明确了B端开放思路)

蚂蚁金服的技术开放之路经历了好几个阶段,2015年井贤栋提出“互联网推进器”计划,2016年,蚂蚁金服强调TechFin定位,宣布对外开放金融科技,2017年蚂蚁宣布全面对外开放,2018年9月,蚂蚁金融云升级为蚂蚁金融科技,开放加速。不久前蚂蚁金服最新融资报告预计,2017年至2021年蚂蚁金服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将提高至65%,这意味着B端收入将占据蚂蚁金服的大头,成为蚂蚁金服全新的增长点,也体现其在B端市场重塑“支付宝”式产品力的决心。

腾讯:社交王者主攻“连接”

占据中国社交网络头把交椅的腾讯在2018年旗下财付通交易额突破3000亿后也宣布进军B端市场,并将金融板块以“腾讯金融科技”的名义正式推出。依托于自身在社交和流量上的强势地位,腾讯更多地将发力点放在了“连接”上,为券商、基金和保险等机构构建基于微信的销售网络,在引流获客和精准营销方面作用显著。

(图:腾讯上线微保平台发力“连接”)

在底层技术上,腾讯在区块链上的发力值得关注,与平安金融壹账通一样,腾讯也将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场景的结合作为普惠金融推进的方向。去年腾讯开出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此外,腾讯还以区块链结合了资产审核系统、ABS平台共同打造的开放式供应链资产服务平台——“微企链”。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微企链”可以将应收账款进行多级穿透、流转,从而推动核心企业的上下游资金快速流动,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腾讯的C端场景和巨大用户基础是腾讯发展B端业务的相对优势所在,同时腾讯有在有意识地加强B端场景,在2017年腾讯年度员工大会上,马化腾曾说,“现在的腾讯需要更多ToB的能力,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从内到外系统性的梳理。”而在更早之前,马化腾就已经在公开场合表示过:“互联网已经进入To B 下半场。”有分析人士认为,腾讯目前正在形成“两条腿”走路的态势,一方面加强底层技术的研发实力,一方面将C端的用户基础、场景和品牌影响力转移到B端市场,增强B端资源拓展能力。

华为:通信巨头软硬件齐发力云网合一业界领先

作为通信巨头,华为在金融科技上的布局凸显出移动服务提供商的特点。华为金融云的官网显示,华为“智慧金融”以华为芯片技术为基石;辅以移动互联、IoT、生物识别等技术,提升客户体验;以分布式数据计算为基础,打造智慧决策大脑;以云计算、SDN技术为基座,重塑支撑未来业务创新的IT架构。踏着5G技术落地的节奏,华为在2019年发布了5G智慧银行营业厅、虚拟银行等解决方案,而在此之前,华为已经在帮助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华为将5G技术运用到金融科技领域)

与阿里腾讯等平台服务型互联网公司不同,华为在“硬件”技术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基于其强大的网络铺设能力,除了云服务和虚拟化软件外,华为还能为其金融客户提供服务器、存储、防火墙、网络设备等,在云网一体化方面走在了业界前列。

相比于以上三家企业,通信起家的华为在金融领域也是“新手”,其进入金融领域的时间较短,但凭借着5G和物联网的风口,华为有望在金融科技B端市场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

毕马威曾预计,到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而普华永道在《科技赋能B端新趋势白皮书》中则说的更为明确:“中国互联网下一个风口将出现在B端,科技企业赋能B端、服务C端(以下统称“T2B2C”)将成为主流商业模式,预计到2025年,该模式给科技企业带来的整体市值将达到人民币40至50万亿元。“ 巨头的汇集不仅证明了这一蓝海市场的广阔,对于亟待赋能的中国金融机构更是幸事。

由金融壹账通、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和埃森哲三家联合推出的《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国内60%的中小银行都未形成科技概念,亟需全方位的赋能。正如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叶望春曾指出的那样,互联网巨头通过金融、科技与互联网的结合,改变了原来金融服务的路径依赖,将越来越多线下用户转移至线上终端,压缩了传统金融机构生存空间,同时也提醒它们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数字重构。

巨头汇聚对于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实力的快速提升有巨大的正向作用,尤其是来自于不同背景,拥有不同优势的企业群体更能从多个方向全面提升市场整体水平。这几家企业赋能B端的切入点虽然不一样,但无一例外的都承担起了帮助中国金融机构完成数字化转型的重任,成为金融科技生态的有力推动者,更是中国金融科技行业保持并超越世界顶尖水平的中坚力量。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4019659/blog/3085308

金融科技B端市场群雄争霸 PATH四家各出奇招相关推荐

  1. 金融科技争做“超级接口”,度小满有了“送水工”的样子

    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金融科技仍在风口,但竞争赛点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 先是在年中时,百度宣布拆分百度金融并成立独立运营的金融品牌"度小满": ...

  2. 2021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隆重举行 聚焦“数字金融人才培养”

    导读:7月24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与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联合主办,中国银行业协会信息科技专委会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协办的"2021国际 ...

  3. 《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梳理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 央行指出,虽然我国在金融科技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金融业务边界逐渐模糊 ...

  4. 2018年Fintech金融科技关键词和入行互金从业必懂知识

    2018年过去大半,诸多关键词进入眼帘: 5G,消费降级,数据裸奔,新零售,AI,物联网,云计算,合规监管,风控,割韭菜,区块链,生物识别,国民空闲时间以及金融科技. 这些词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和时间,而 ...

  5. 【转】《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全文公布

    <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全文公布 监管 零壹财经 · wind 2019-08-23 关键词:金融科技发展规划FinTech 相关机构:快云量加 中国 ...

  6. 《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全文公布

    <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全文公布 监管 零壹财经 · wind 2019-08-23 关键词:金融科技发展规划FinTech 相关机构:快云量加 中国 ...

  7. 中英金融科技论坛:监管科技增长较快 区块链等新技术挑战监管能力

    "怎样实现监管资料的数字化,将预测编码.模式分析.机器智能.大数据分析这些技术加以运用,如何应用金融科技手段来强化监管,消除监管和被监管两者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这些都是2018年的工作重点. ...

  8. 金融科技如何改变一家百年老银行?

    一位前谷歌工程师正在刷新数字时代下银行的定义. <财富>杂志报道,只有661人的堪萨斯州小镇--韦尔镇(Weir)素来默默无闻,1906年苍蝇拍诞生于此可能是过去唯一的亮点.而今时今日,韦 ...

  9. 【AI-CPS OS】中端市场切入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信用溢价模型

    供应链金融行业在"人工智能赛博物理操作系统"(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分支用来的今天,企业领导 ...

最新文章

  1. 【 MATLAB 】DFT的性质讨论(二)序列的循环移位及其 MATLAB 实现(时域方法)
  2. 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3. [BUUCTF-pwn]——xdctf2015_pwn200
  4. How applications are staged in SAP Cloud Platform CloudFoundry environment
  5. 主机挂载存储_备战CKA每日一题——第3天 | 对接CSI存储知识
  6. Lucene基本使用和代码实现
  7. Java的三种工厂模式
  8. SQL Agent服务无法启动如何破
  9. 未来的建筑行业项目管理集成系统展望
  10. 深入解析 Flink 细粒度资源管理
  11. linux ospf 命令,Linux_防火墙入门22:常用路由协议(OSPF)配置实例
  12. Basic4IOS B4I开发原生iOS,Visual Studio中编程
  13. import itchat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itchat'
  14. 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的区别
  15. 易企秀手机html5场景源码,仿易企秀V15.1手机网页DIY制作工具完整版开源版源码修复采......
  16. Android Local Manifests机制
  17. Android使用mob实现第三方登录(Facebook、Twitter)
  18. SpringSecurity: 不能混用authorizeRequests和6.0里的authorizeHttpReuests
  19. 多重循环打印图形(3)——打印平行四边形
  20. http协议中get和post的基本区别,tcp/ip协议的三次握手

热门文章

  1. 在html标签中写alert,文本不会写入页面,但会显示在alert()消息中。 JavaScript和HTML...
  2. 蓝牙耳机通话降噪哪个效果好?目前降噪效果最好的耳机推荐
  3. python实现淘宝自动登录秒杀功能
  4. python 使用正则表达式爬取淘宝店铺图片
  5. Python爬虫教程——入门一之爬虫基础了解
  6. 如何用微信公众号快速注册小程序
  7. 关于Mac本中的Pycharm如何设置字体大小?
  8. 中青年人脑白质的年龄效应和性别差异:DTI、NODDI 和 q 空间研究
  9. Windows搭建SFTP文件服务器
  10. 上三角的输出 方阵的主对角线之上称为“上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