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从第一款软件Windows 1正式诞生开始到现在的Windows 11发布 ,微软花费了30多年的时间。从像素化的桌面到现在扁平化的桌面,我们用一个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见证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历史,也见证了互联网从荒芜到如今的繁华。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Windows 1到Windows10这三十多年的变化。

前传 盖茨和他的微软

时间追溯到1973年, 一个来自于西雅图的18岁孩子比尔•盖茨 (Bill Gates) 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 在这里, 酷爱数学和计算机的他开始了对软件技术的钻研, 写出 “伟大的软件” 是这个年轻人的目标和理想. 也就是在这期间, 比尔•盖茨开始了最初的商业尝试. 他为当时的Altair 8800电脑设计出了第一个BASIC语言解译器, 这是一种简单易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同时也是后来MS-DOS操作系统的基础 – Microsoft BASIC. 虽然在计算机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功, 但是在人才济济的哈佛, 比尔•盖茨的综合成绩也只能算是一般. 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 盖茨做出了一个令他人难以理解的决定, 他从世界级学府哈佛退学了. 凭借从BASIC项目上拿到的版权费, 比尔•盖茨与孩提时代的好友保罗•艾伦 (Paul Allen) 在新墨西哥州中部城市Albuquerque一同创建了 “Micro-soft” (意为 “微型软件” ) 公司. 从此以后, 比尔•盖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自己喜欢的事业.

​ 图 比尔•盖茨 (Bill Gates)

年轻的比尔·盖茨

1979年, 盖茨将公司迁往西雅图, 并将公司名称从 “Micro-soft” 改成了 “Microsoft” (也就是现在我们俗称的 “微软” ) . 微软成立之初, 正好赶上了个人电脑的研制成功, 盖茨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个数字的时代即将要到来. 当时, 他们了解到当时最顶尖的计算机巨头IBM需要为自己的个人电脑产品寻找合适的、基于英特尔 x86系列处理器的操作系统. 于是微软就向Tim Patterson公司购买了他们的QDOS操作系统使用权, 将其改名为Microsoft DOS ( “微软磁盘操作系统” ) , 并进行了部分的改写工作, 最终通过IBM公司在1981年推向了市场. 微软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又推出了数个MS-DOS操作系统版本, 之后, MS-DOS的历史还一直延续到了90年代的6.x版. 微软是幸运的, MS-DOS在当时取得了不俗的销售量. 此外, 随着微软BASIC语言解译器的推广, 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使用微软BASIC的语言编写程序并与微软产品的兼容. 这样, 微软的BASIC便逐渐成为了公认的市场标准, 公司也逐渐占领了整个市场.

图 微软的巨头们

1981年8月发行的 Microsoft DOS 1.0 由4000行汇编代码组成, 可以运行在8K的内存中. 它没有图形界面, 操作起来极其的不方便. 而当时苹果公司的Macintosh操作系统具有了图形用户界面 (GUI) , 这种更直观操作方式显然要比DOS的命令行来得更加友好. 微软很清楚GUI将成为未来大众化操作系统的潮流, 于是, 他们便开始开发自己的GUI程序 – “界面管理器” (Interface Manager) , 这就是未来20年个人桌面操作系统的绝对霸主 – Windows的前身.

前面提到的 “界面管理器” 并非真正的Windows. 事实上直到1983年, 微软才正式宣布开始设计Windows, 定位是: 一个为个人电脑用户设计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

1.Windows 1.x

Microsoft Windows 1.0的设计工作花费了55个开发人员整整一年的时间, 并于1985年11月20日正式发布, 售价100美元. Windows 1.0基于MS-DOS2.0, 支持256K的内存, 显示色彩为256色. 由于是图形化的界面, Windows 1.0支持鼠标操纵和多任务并行, 窗口 (Window) 成为Windows中最基本的界面元素. Windows 1.0窗口可以任意缩放, 和苹果的Macintosh只有一个居于顶部系统菜单不同, 每个Windows应用程序都有自己单独的菜单. 此外, Windows 1.0还包括了一些至今仍保留在Windows中的经典应用程序, 如日历、记事本、计算器等等.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cVHVegj2-1642118501633)(http://image2.sina.com.cn/IT/cr/2007/0104/1806517885.jpg)]

图 Windows 1.0 产品包装

​ 图 Windows 1.0 启动画面

尽管开创了先河, 但是用户们对Windows 1.0的评价普遍不高, 因为它的运行速度实在是很慢. 在当时, 最好的图形化个人电脑平台是GEM和Desqview/X.

​ 图 Windows 1.0 工作界面

Windows 1.0中的程序管理器是资源管理器的前身, 至今我们仍然能在XP的系统目录下发现它的身影 ( “progman.exe” ) .

2. Windows 2.x

Windows 1.0最初的失败并没有让微软停止前进, 1987年12月9日, Windows 2.0发布, 售价依然是100美元. Windows 2.0改进了Windows 1.0中一些不太人性化的地方. 我们熟悉的 “最大化” 和 “最小化” 按钮开始出现在了每个窗口的顶部. 由于在图标的设计上, 微软借鉴了一些Mac OS的风格和元素, 还因此一度被苹果公司告上了法庭. 除了界面上的改进, 现在Office系列的Microsoft Word和Microsoft Excel也初次在Windows 2.0中登场亮相. 不到一年的时间, 微软又相继发布了Windows/286 2.1和Windows/386 2.1, 这两个版本分别针对Intel的286和386处理器做了一定的优化. 1989年, 微软推出了Windows 2.11, 这个版本在内存管理和打印驱动上做了一些小的改进.

​ 图 Windows 2.0 安装界面

​ 图 Windows 2.0 启动画面

在当时, 支持Windows的第三方软件还非常的少, 但已经明显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为Windows平台开发应用程序了. 然而从用户的反馈来看, Windows 2.0依然不是一个成功的产品.

​ 图 Windows 2.0 工作界面

曾有国外网友做过测试, 不少Windows 2.0中的程序依然可以在Windows XP中正确的运行. 当然, 前提是你还找得到这些古老的Windows程序.

​ 图 在 Windows XP 下运行 Windows 2.0 的程序

3. Windows 3.x

从3.x系列开始, 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才算真正走上了正轨, 同时也为微软今天的辉煌埋下了伏笔. 1990年5月22日, Windows 3.0正式发布. 前两个Windows版本糟糕的性能, 可以说多少受到了当时硬件因素的制约. 不过, 这样的羁绊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不复存在了, 个人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在用户的计算机上, Windows的运行速度也随之流畅了起来. 而微软也趁机在这个中加入了虚拟设备驱动的支持, 使得Windows有了非常好的可扩展性, 而这种优势也一直保持到了今天. 虚拟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硬件兼容性也提升了软件的兼容性, 从Windows 3.0开始, MS-DOS的程序终于可以在一个单独的窗口中运行了. 此外, 这一版的操作系统还改进了内存管理技术和对286、386处理器的支持, 并且有越来越多的Windows标准组件被加入. 借着Windows 3.0成功, 微软于1992年3月18日发布了Windows 3.1. 这是一个可靠性很高的版本, 很少崩溃. 多媒体技术的加入使这一版本开始支持音频和视频的播放. 同时, Windows 3.1引入可缩放的TrueType字体技术, 使得Windows成为了重要的桌面出版平台. 接下来, 微软又分别在1992年底和1993年底发布了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和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1, 加入了一系列的网络协议支持. 随着1992年微软正式进入中国, Windows逐渐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 1994年发布的Windows 3.2是很多国内用户第一次接触的Windows操作系统, 它的简单易用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电脑玩家. Windows 3.2根据Windows for Workgroups做了不少本地化工作, 事实上, 这是微软针对中国市场而专门开发的产品, 它只有中文版.

​ 图 Windows 3.0 安装界面

​ 图 Windows 3.0 启动画面

​ 图 Windows 3.0 工作界面

值得一提的时, 从Windows 3.1起, 微软的开始了为每个Windows产品加入研发代号的习惯. Windows 3.1的代号是 “Janus” (两面神) , 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是 “Kato” (一个漫画人物) , 而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1则是 “Snowball” .

​ 图 Windows 3.1 安装界面

​ 图 Windows 3.1 启动画面

图 Windows 3.1 工作界面

1990年, Windows 3.0刚刚推出便一炮而红. 只用了6周的时间便卖出了50万份拷贝, 这是史无前例的. 而1992的Windows 3.1, 仅仅在最初发布的2个月内, 销售量就超过了100万份. 至此, Windows操作系统最终获得用户的认同, 并奠定了其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 自那时起, 微软的研发和销售也开始进入良性循环. 1992年, 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轰动全球.

​ 图 Windows 3.2 工作界面

​ 图 Windows 3.2 关于 Windows 对话框

4.Windows NT 3.x

开发Windows NT的历史大概要追溯到1988年, 这个系统本来是由微软和IBM联合研制的NT OS/2 (OS/2 3.0版) . 当时, 微软试图打入工作站市场, 而Windows支持的Intel X86芯片并不是工作站处理器, 所以, 微软就雇用了DEC公司的团队来专门开发这个产品. 后来, 由于Windows 3.0的成功, 微软决定把NT OS/2的程序开发接口由OS/2 API改为Windows API. 这一举动引起了IBM的不满, 两家公司就此分道扬镳. IBM继续开发自己的OS/2, 而微软则把OS/2 NT改名为Windows NT, 并推向市场, 这就是Windows NT 3.1.

​ 图 Windows NT 3.1 安装光盘

图 Windows NT 3.1 工作界面

关于NT这个名字的意思, 有人说这是New Technology (新技术) 的缩写.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这个名字来源于微软研发时使用的Intel i860 CPU模拟器, 因为Intel i860 CPU的代号为 “N-Ten” (N10), 所以就有了NT这个名字.

Windows NT 3.1于1993年发布. 从表面上看, 它和Windows 3.1并无太大区别. 然而, 由于完全重写的纯32位内核, 注定了Windows NT是一个优秀的新产品, 比Windows 3.x系列强大得多. 它既可以在专业的工作站上使用, 也可以在基于Intel芯片的PC机上运行. 从此, 微软在商用和家用市场都有了自己的主打产品. 第二年, 开发代号为 “Daytona” 的Windows NT 3.5发布. 这一次, 微软把NT操作系统分为了工作站版本和服务器版本, 这也为后来NT非商业系列的开花结果埋下了种子. Windows NT 3.5包括了新的开机画面, 类似于Windows for Workgroups 3.x的用户界面, 以及改进的OLE (对象嵌入) 技术. 由于大量新技术的加入, Windows NT 3.1和3.5成为了微软在商用市场最好的试金石.

​ 图 Windows NT 3.5 Logo

​ 图 Windows NT 3.5 工作界面

1995年, 是微软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其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仍让人唏嘘感慨. 关于这一年, 可以讲述的实在是太多了……

#### 5.Windows 95

不管是Windows 2.x也好还是Windows 3.x也好, 它们都是基于MS-DOS的Windows系统. 而微软希望在桌面市场能有一款像NT那样32位的操作系统, 于是一款代号为 “Chicago” (芝加哥) 的操作系统被提上了开发日程, 这也就是后来的Windows 95.

​ 图 Windows 95 测试版界面

1995年8月24日, Windows 95正式发行, 这是第一款以年份来命名的Windows, 正式的版本号是4.0. Windows 95是一个16位/32位混合模式的系统, 它可以完全独立于MS-DOS运行. 大量的组件和新概念在Windows 95中被引入, 如开始菜单和任务栏这样的优秀桌面对象, 以及高性能的抢占式多任务和多线程技术, 即插即用 (Plug and Play) 技术, 更丰富的多媒体程序等等. 由于这些功能的加入, Windows 95也带动了一股硬件升级的狂潮. 要想用上Windows 95, 你得有一块100MB以上的硬盘16MB的内存, 支持640×480分辨率和256色的显卡, 在当时这还是一个很高的要求.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 每一次的Windows重大升级, 必将伴随新一轮硬件升级狂潮. 同年年底, 微软发布了Windows 95 Service Release 1, 紧接着又在第二年推出了Windows 95 OEM Service Release 2 (Windows 95 OSR2) . 从此以后, Windows操作系统正式支持FAT32文件系统格式, 并开始捆绑Internet Explorer. 微软在操作系统中捆绑互联网浏览器的举动引起了浏览器厂商网景公司的不满, 他们认为这不公平. 从此, 反对微软垄断的运动逐渐兴起, 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由于Windows 95 OSR2的重要性, 它甚至被有的人称为Windows 97.

​ 图 Windows 95 启动画面

​ 图 Windows 95 桌面

从各方面来看, Windows 95都绝对是一个成功的产品, 甚至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操作系统. 发布Windows 95的日子简直就是一个狂欢节, 微软首先高价向滚石 (Rolling Stones) 乐队购买了歌曲 “Start Me Up” 的使用权并作为广告音乐, 随后又在雷蒙德一个12亩的体育场上举行了空前盛大的发布会. 因为这种强大的宣传攻势, 很多没有电脑的顾客也开始而排队购买软件, 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Windows 95是什么. 短短4天时间, Windows 95就卖出超过100万份拷贝.

​ 图 Windows 95 发布现场

[提示] 试听 “Start Me Up” 这首歌 (地址: http://www.cnbeta.com/xiaolu/win95/startmeup.mp3 ) .

6.Windows NT 4.0

在前面回顾Windows NT 3.x系列的时候, 我们其实省略了一个版本, 即Windows NT 3.51. 这个版本于1995年5月发布, 它的意义在于开始支持那些为Windows 95而设计的应用程序, 微软甚至在这个系统中加入了和Windows 95一样的 “资源管理器” . 第二年, 更接近于Windows 95的Windows NT 4.0问世. 从这个版本开始, 微软的NT系列产品终于开始走向成熟.

​ 图 Windows NT 4.0 启动画面

1996年6月29日, Windows NT 4.0正式发布. 这个版本使用了Windows 95的桌面外观, 增加了许多实用的服务管理工具, 包括后来为微软征战Web服务器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的IIS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因特网信息服务) 工具. 不过在桌面应用上, Windows NT 4.0的易用性还是不能和Windows 95相提并论, 它不支持新版的DirectX接口. 这种情况直到后来的Windows NT 5.0, 也就是Windows 2000才有所改善. 微软对Windows NT的技术支持一直持续了好几年, 期间一共发布了6个服务包 (Service Pack) 来修补漏洞和提供一些新功能. 由于不错的稳定性, 这个版本的Windows软件在进入21世纪后仍被不少公司使用着.

​ 图 Windows NT 4.0 和 IE2.0

7 .Windows 98

借着之前的成功, 微软于1998年6月25日推出了Windows 95的接班人Windows 98, 原开发代号为 “Memphis” (孟菲斯) , 标准版本号是4.10.1998. Internet Explorer (IE4.0) 开始具有了类似资源管理器的界面, 两者的紧密衔接也成为日后微软在其系统产品中捆绑Internet Explorer的重要理由. 同时, 快速启动栏 (Quick Launch Bar) 也作为重要的界面元素被加入, Windows 98的安装程序较之更为Windows 95方便易用, 内存应用效率被大大提升, 任务管理程序更加强大. 在对MMX和AGP这些新硬件的支持上Windows 98也做了不小的改进, 增加了1200多个驱动程序的支持. 据说, 在对Windows 95的改进过程中, 微软从源代码中清理了3000多个BUG (软件缺陷) . Windows 98 SE (Second Edition; 第二版) 发行于1999年6月10日. 它修正了前一版中的一些小问题, 同时包括了一系列的更新, 例如Internet Explorer 5、Windows NetMeeting 3、局域网的Internet连接共享、对DVD-ROM和对USB的支持等等. 而DirectX 6.1游戏接口的加入, 更使得Windows系统成为了绝佳的游戏平台.

​ 图 Windows 98 产品包装

​ 图 Windows 98 安装界面

​ 图 Windows 98 桌面

总的来说, Windows 98和Windows 98 SE都是成功的产品, 直至今日我们还能在很多老PC上看到它的身影.

8.Windows 2000

在发布了Windows NT 4.0之后, 微软NT产品线的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Windows NT 5.0. 不过微软又一次使用了年份来为Windows产品命名, 1998年10月, Windows NT 5被更名为Windows 2000.

​ 图 Windows NT 5.0 登录界面

Windows 2000于2000年2月17日正式推出, 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共发布了4个版本: Professional (专业版) 、Server (服务器版) 、Advanced Server (高级服务器版) 以及Datacenter Server (数据中心服务器版) . 其中, 专业版其实是由以前的工作站 (Workstation) 版本演变而来, 可以说是NT系列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桌面系统, 这个版本为后来Windows XP的诞生做好了铺垫. 而后面3个商业级的产品, 标志着微软开始向服务器市场发起了强有力的冲击. Windows 2000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 它包含了很多全新的技术. 用户层和核心层的分离使得NT系统架构更加合理、稳定, 而NTFS文件系统、EFS (文件加密系统) 、RAID-5存储方案、分布式文件系统、活动目录等大量新功能也在此时首次登场. 在对硬件产品的支持上, Windows 2000的进步亦是相当的明显. 对多路处理器的支持使得Windows NT可以作为专业的服务器使用, 即全新插即用技术的应用是我们能够方便的使用USB、1394等设备. 同时, 管理控制台 (MMC) 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被引入. 而在Windows NT 4.0中不被支持的新游戏接口也被加入到了Windows 2000中, 这就是DirectX 7.0. 但是, 正因为大量新技术的加入, 给Windows 2000带来了不少潜在的系统漏洞, 这也为后来 “冲击波” 等蠕虫病毒的猖獗种下了祸根.

​ 图 Windows 2000 启动画面

​ 图 Windows 2000 桌面

Windows 2000所取得的进步是前所未有的, 虽然谈不上大红大紫, 但它却是继Windows 95后微软最为重要的产品. Windows 2000的出现, 意味着Windows 9X产品线终于走到了尽头, 微软将以这个NT内核的产品为基础, 重新划分Windows的市场体系.

9.Windows Me

在Windows 98第二版推出之后, 微软又开始了其第三版的开发工作. 后来这个系统被正式更名为了Windows Millennium Edition (千禧版) , 简称Windows Me, 发行日期是2000年9月14日. Windows Me的定位是家庭娱乐, 相对于Windows 98来说更新并不大, 主要升级了一些常用软件, 如Internet Explorer 5.5和Windows Media Player 7.0. 同时, Windows Me还新加入了一系列的小游戏, 用来制作家庭电影的Movie Maker和并不成熟的 “系统还原” 技术. Windows Me是最后一个16位/32位混合模式的Windows 9X系列产品, 我们从它的版本号4.9也可以看到微软的这一意图. 正因如此, 微软对这个操作系统的推广似乎也不太卖力. 同时由于相对于Windows 98的更新并不多, Windows Me并未获得用户们的普遍认同. 很多人认为这几乎是微软在Windows 3.0以后, 最失败的一次系统发布. 然而, Windows Me并非一无是处, 它的开关机速度至今仍是所有32位Windows中最快的. 而那些被大众批评为不成熟的新功能后来又以全新的面貌和更稳定的性能出现在了以NT内核为基础的个人操作系统上, 微软对自己的Windows产品线再一次做出了重大的调整.

​ 图 Windows Me 启动画面

​ 图 Windows Me 桌面

在商业 (WinNT) 和家用 (Win9X) 操作系统两条战线上取得一系列成功后, 微软开始考虑把个人版操作系统完全构建在已经非常成熟的NT内核上, 而这次转型也带来了迄今为止最畅销的Windows操作系统.

10. Windows XP

早在1999年, Windows 2000未发布的时候, 微软就有推出一个Windows 2000家庭版的打算, 这就是代号为 “Neptune” (海王星) 的操作系统. 很可惜, 仅推出一个Alpha版本之后, 这个计划便不幸夭折. 下一个家庭版的操作系统最终还是放在了Win9X产品线上, 也就是Windows Me. 不过微软并没有放弃为Windows 2000打造家庭版的打算, 实际上 “Neptune” 是一个被代号为 “Whistler” 的产品取代了, 这就是后来的Windows XP. 从当时传出的一些图片来看, Neptune的外观和Whistler的Beta版相当的接近.

​ 图 Windows Neptune

​ 图 Windows Whistler Beta1

我们在Windows XP的系统目录找到 “rsmui.exe” 文件, 并查看它的属性, 可以明显的发现 “Whistler” 字样.

Windows XP 产品包装

​ 图 比尔·盖茨走上纽约街头促销 Windows XP

Windows XP于2001年8月24日正式发布, 没有按年份来命名, 字母XP的意思是 “体验” (由英文单词experience而来) . Windows XP的版本号是5.1 (也就是Windows NT 5.1) , 最初只发行了两个版本: 专业版 (Professional) 和家庭版 (Home Edition) , 后来又相继推出了媒体中心版 (Media Center Edition) 、平板电脑版 (Tablet PC Edition) 、嵌入版 (Embedded) 、64位版 (x64 Edition) 、入门版 (Starter Edition) 以及为低端PC定制的精简版 (Fundamentals for Legacy PCs) 等.

Windows XP对Windows 2000进行了很多人性化的更新, 使其更适应家庭用户. XP继承并升级了Windows Me中的很多组件, 包括Media Player、Movie Maker、Windows Messenger、帮助中心和系统还原等等, 此外, XP还捆绑了IE 6.0和一个简单的防火墙. 然而, 越来越多的附加功能, 也使得微软遭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Windows XP拥有全新设计的用户界面, 这是自Windows 95以来, 微软对Windows外观做的最大一次 “整容手术” . 此外, 微软还为Windows XP编写了大量的硬件驱动程序, 使得其兼容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软件兼容性同样是这次升级的重点, “兼容性” 功能使得很多在Windows 2000上无法使用的Win9X程序得以正常运行, 而内置的DirectX 8.1更是大大提高了对游戏的支持程度. 由于开发周期较短, Windows XP在内核上相对于Windows 2000并没有太多的实质性改进. 因而在后来NT

病毒泛滥的日子里, Windows XP也未能幸免. 这一窘境直到2004年Windows XP SP2 (Service Pack 2) 的推出后才得以缓解.

​ 图 Windows XP 安装界面

​ 桌面Windows XP 桌面

由于之前的几个Windows都饱受盗版之苦, Windows XP改变了授权方式. 在30天的试用期后, 用户必须通过电话或者网络 “激活” XP, 否则就无法继续使用. 这一改变遭到了用户们的猛烈批评, 同时也导致了后来互联网上 “破解版” 和 “免激活版” Windows XP的四处蔓延.

​ 图 Windows XP SP2 安全中心

虽然并没有造成像Windows 95那样万人空巷的抢购场面, 但Windows XP依然是非常成功的. 在发布后的几年内, Windows XP逐渐普及, 并成为了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主流操作系统. 根据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 全球共有4亿台PC安装了Windows XP.

11. Windows Server 2003

在新的市场体系形成后, 微软把原有的NT高端产品系列划分为了Windows Server家族. 与面向个人的NT系统 (如XP) 不同, 这一系列的产品继续使用年份来命名, 所以, Windows Server 2003和XP属于同一代产品. Windows Server 2003早期的开发代号为 “Whistler Server” , 后来曾一度被命名为 “Windows .NET Server” . Windows Server 2003于2003年3月28日问世, 真实版本号为5.1. 针对不同的商业需求, Windows Server 2003进一步细分了版本子集, 包括Web版、标准版、企业版和数据中心版这4个版本. 在对Windows 2000中的活动目录、组策略操作和管理、磁盘管理等众多服务器组件作了较大改进后, Windows Server 2003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有了实质性的飞跃. 其中, IIS6的推出便大大提升了Windows Server 2003作为Web服务器的可靠性. 2005年年中, 微软发布了第一个补丁包 (SP1) , 为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了那些在Windows XP SP2中包含的安全性更新. 同年年底, 微软又推出了Windows Server 2003 R2, 包含了很多原版中不具备的新功能. 但是客户们并不能免费升级到R2版, 而是需要付费更新.

​ 图 Windows Server 2003 启动画面

正是从Windows Server 2003开始, 微软在高端服务器市场才算真正拥有了一款具备足够竞争力的操作系统产品.

​ 图 Windows Server 2003 管理服务器选单

12. Windows Vista

Windows Vista的开发代号为 “Longhorn” , 原定于2003年发布. Longhorn最初被定位为个人操作系统, 是Windows XP和再下一代操作系统 (也就是 “Blackcomb” ) 之间的过渡产品. 但是后来微软把越来越多的功能加入到了这个系统中, 导致发布计划一拖再拖, 甚至被嘲笑为一个 “永远都发布不了的产品” . 到了2004年, Longhorn甚至还无法推出一个像样的Beta版本. 此后, 微软终于下定决心, 砍掉部分功能, 为Longhorn计划全面 “瘦身” . 2005年7月, 微软将Longhorn正式更名为Windows Vista (版本号6.0) . 几天之后, 微软发布了Windows Vista的Beta1版, 之后又在次年的5月推出具有完整功能的Beta2版. 现在, Windows Vista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测试阶段, 最终版本定于2006年11月发布, 而零售版本估计会在2007年1月上市. 按照现在的计划, 到时候会有6个不同的版本发售, 他们分别是: Starter (入门版) 、Home Basic (家庭基础版) 、Home Premium (家庭特惠版) 、Business (商业用户版) 、Enterprise (企业用户版) 和拥有全部功能的Ultimate (极限版本) .

​ 图 Windows Longhorn 早期的3683泄漏版

​ 图 Windows Vista 安装界面

Windows Vista将会包含许多新的功能. 包括先进的搜索和信息组织方式、新的.Net框架库 (.Net Framework 3.0; 原计划中叫做WinFX) 、全新设计的Aero用户界面、新增加的侧边栏 (Windows Sidebar) 、改进的系统还原技术等等. 同时, Internet Explorer 7.0和Windows Media Player 11.0以及其他一些经典应用程序也将全面升级. 在系统安全方面, 微软也做了前所未有的努力, UAC (用户帐户控制) 、IE保护模式、Windows Defender (反间谍软件) 、内核保护 (用于64位系统) 等功能的加入大大提升了Vista的安全性. 此外, Windows PE (预安装环境) 的应用使得Windows Vista的安装时间被大大缩短了, 安装过程也得到了简化, 多数用户可以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的部署.

​ 图 Windows Vista 桌面

​ 图 Windows Vista 中的 IE 7.0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随着Windows Vista的发布, 新一轮的硬件升级狂潮将会再次到来. 作为开发周期最长的一款Windows产品, Windows Vista势必会成为未来几年中市面上最重要的操作系统.

13. Windows Server 2007

作为Windows Server 2003的继任者, 微软的下一代服务器系统也将跟随同级的Windows Vista发布而离我们越来越近. 这个产品的代号是"Longhorn Server", 暂定的发布名称为Windows Server 2007. 已知的更新包括新的补丁技术 (安装非内核补丁后不必重启计算机) 、IIS7和远程服务组件 (RDP 6.0) 等等, 这些新功能对服务器操作系统来说是相当有用的. 而一个叫做 “Server Core” 的技术也是Longhorn Server的亮点之一, 它可以构建出一台相当精简的Windows服务器系统, 没有资源管理器和Internet Explorer等常规Windows组件, 用户可以通过命令行或远程控制台来进行管理. 这项技术对于那些做单一用途的服务器来说非常实用.

​ 图 Windows Server 2007 桌面

​ 图 IIS 7.0

作为全球最畅销的操作系统, 微软是不会停止对 Windows 新版本研发的. 您一定很好奇, Vista 之后, 下一代操作系统又会是个什么样子? 其实, 微软早在2000年就开始盘算这个计划了, 当时他们给这个产品取的代号是 “Blackcomb” . 说起来很有趣, 微软最近的几个产品代号都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 在温哥华的北面有一个北美最好的滑雪胜地, 那里是微软的职员最喜欢的度假地点之一. 其中最有名的两座山就是Whistler (惠斯勒山) 和Blackcomb (黑梳山) . 我们知道, Whistler是Windows XP的开发代号, 而Longhorn (长牛角) 是两座山中间的一个小酒馆. 很多来这个滑雪胜地的人从Whistler山滑下来之后, 都要到这个Longhorn小酒馆去休息片刻, 接着再去挑战Blackcomb. 自然而然, Longhorn接班人的代号就应该是Blackcomb了. 在2006年1月, 微软宣布把这款操作系统的代号改为 “Vienna” (维也纳) , 预计会在2009-2012年间推出.

由于Longhorn策略的失误, 微软足足用了5年来完成一款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软件产品, 这对一个企业来说并非什么好事. 所以, 更模块化的Windows被提上了日程, 这一概念的主要内容就是把操作系统的各个部分按功能划分开来, 各个部分通过接口来进行交互.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并不需要一口气就把整个操作系统搭建完成. 在Vienna中, 虚拟化等新技术将会把我们熟悉的操作系统变得更加科幻, 此外, 那些在Longhorn开发过程中被去掉的功能也将重新出现在这款操作系统中. 很可惜, 对于Vienna, 我们现在知道的还太少, 所以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猜想. 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 按照微软的经济和开发实力, 这依然是一个相当值得期待的Windows产品.

由于Longhorn策略的失误, 微软足足用了5年来完成一款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软件产品, 这对一个企业来说并非什么好事. 所以, 更模块化的Windows被提上了日程, 这一概念的主要内容就是把操作系统的各个部分按功能划分开来, 各个部分通过接口来进行交互.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并不需要一口气就把整个操作系统搭建完成. 在Vienna中, 虚拟化等新技术将会把我们熟悉的操作系统变得更加科幻, 此外, 那些在Longhorn开发过程中被去掉的功能也将重新出现在这款操作系统中. 很可惜, 对于Vienna, 我们现在知道的还太少, 所以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猜想. 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 按照微软的经济和开发实力, 这依然是一个相当值得期待的Windows产品.

14 . windows 7

随着vista的失败和市场的不断苛责中,微软寂静了一段时间。很多人当时以为xp就是这个时代,是微软送给这个世界最好的礼物,没有之一。很多人也停留在使用着xp系统,里面安装着仿照vista毛玻璃特效的软件。但真正的巨人是不允许自己平庸的,微软在沉寂了四年的时间之后,带着另一款惊为天人的产品重回市场。

2009年10月22日,属于同样是天蝎座的比尔盖茨和他带来的windows 7,这款产品很明显是vista的延续,可随着vista在市场上的失败。让微软大刀阔斧的删除了很多鸡肋的功能,保留了许多好用的功能,这使得windows 7开始变得更加高效快捷。前方的Windows vista更像是一个探路者,他壮烈牺牲了,可照亮了后面的路。Windows 7 简化了快速最大化、窗口半屏显示、跳转列表、系统故障快速修复,同样的也保留了一些受用户欢迎的特效。

​ 图 windows桌面

​ 图 Windows 7 包装盒

十年激变,Windows7影响了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一朝超越,Windows7的影响力在今天任然不可忽略。我们现在在看到用户机器设备配件不是很优秀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推荐他们使用windows 7的系统。Windows7的资源消耗是到2022年为止,资源消耗最低的产品之一,不仅有执行效率快人一筹,笔记本电池的续航能力也是大幅度增加。

现在会看当年的开拓者们写的博客,对win 7的体验都是有种小心翼翼的感觉。感觉这是个好产品,但是被上一个操作系统伤透心的用户,不知道这次的体验会是怎样的后果。听着别人说着好用,自己却有点视死如归,宛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壮志。微软一口气推出了 win7 的家庭普通版、家庭高级版、专业版和旗舰版。家庭普通版没有完整的毛玻璃的特效,缺少缩略图预览,仅在新兴市场投放使用。家庭高级版有特效功能,可以组件家庭网络组。专业版和旗舰版是商用版本,可以有效识别打印机和脱机文件,属于Windows 7的所有功能的完整版。

15.Windows 8

在很多零零后的印象中,市场只有win7和win10,微软近些年的操作系统只有win7和win10。喜欢折腾的微软怎么会清闲这么长的时间,很多年轻的一代忘记了win8。这是一个注定悲催的系统,每个伟大的系统诞生之间,总有献祭者,win8便是win 10的献祭者。2012年10月26日,win8发布了,win 8也是生不逢时,微软有着强大的野心,想要在平板市场刚刚出现的时候就占据平板市场。win 8的推出就是昭示着微软的野心,有点手机+电脑的感觉

切换的时候流畅自然,用户甚至都没感觉是切换了工作模式。

从触摸的界面(磁块metro模式)到传统界面,

只要轻轻点按一个键,如下图:

在传统界面下,WIN8和WIN10几乎没有区别,

如果你用过WIN10,它和WIN10没区别,只是触摸界面更美观更彻底。

WIN10羞羞答答的metro界面是一种不应该的妥协,是倒退,如下图:

问题来了,WIN8在哪里关机?找不到啊!这个关机的设定一定能让新手恼火一个星期!简单体会就到这,这个已经被淘汰的操作系统,

对没用过的人来说,是不是仍然有点耳目一新的感觉?凭心而论,我对WIN8的喜爱超过WIN10,感觉上,它很清爽,它很洋蛋,越用越顺手。无聊的人可以试试。

16. Windows 10

​ 图 Windows10 开机画面

​ 图 Windows10 菜单栏

​ 终于我们的时代来了,win10属于零零后记忆的操作系统。之前遇到一些长辈,他们开口就会说:“我们当年装的是软盘的win 98系统。一个系统需要装4~5个小时,中间出错一步就要重新开始。你们现在幸福多了,可以使用U盘来拷贝镜像来重装系统。而win 10正好是属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记忆中的操作系统,多少年后我们也可以和子孙后代吹牛说,当年我们使用的是U盘来装系统,一个系统需要装半个多小时,稍微点错了一点就需要重新开始。不知道后来者, 像我们对别人用软盘装win98的感觉,有种膜拜大佬的感觉。

win10和win7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驱动盘引导,这样的设计使得他出现蓝屏和死机的可能性大幅度下降。这个驱动的设置相当于在系统装载到硬盘上时,增加了一个熟悉地形的引路人。相比于win7的直接进入,他显得有点麻烦。很多人还觉得这是导致win10的运行速度不如win7的重要原因。在系统文件中提现为win10的文件格式是GPT的,win7则更偏向与MBR。这里的GPT和MBR主要的不同提现在BIOS,如果主板BIOS开启了UEFI,那硬盘就是GPT,主板BIOS是传统的Legacy,硬盘就是MBR。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装系统必须是UEFI+GPT或Legacy+MBR,不能有其他的组合。win7默认是Legacy+MBR,win7 64位支持UEFI+GPT下安装,win10默认是UEFI+GPT,win10还支持Legacy+MBR。

如果给Windows 10做一个总结的话,恐怕并非新闻中所说的是一个“大一统操作系统”,而是在尽量保留Windows 8创新的前提下,向传统PC大幅妥协了的操作系统。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在Windows 10系统上,APP被挪到了桌面,成了一个窗口式的APP。那如果是在平板设备上,带来的使用体验可能会变得远远不如Windows 8。

同时面向传统PC用户和移动终端用户,又非要把两者绑在一起,是当前Windows 最大的毛病。在Windows 10上,这个毛病根本没有改掉,只是以另一种姿态出现罢了。如果说Windows 8的使用体验不好,传统PC用户经常被面向平板设计的元素干扰的话,那Windows 10其实正好反了过来,平板设备的使用体验会被传统PC元素干扰。不难想象,同样会惹怒一部分用户。

总之,Windows 10如果以这种方式上市,恐怕会让一部分老用户倍感亲切,但这套系统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微软真正要做的,应该是在一套Windows 的基础上,将平板和PC以正确的方式分割,而不是谁妥协谁。

17.windows 11

​ 图 Windows11工作图

这次Win 11的优点主要有:

  1. UI确实漂亮了很多,外观上新鲜感还是比较强的,并且各种动画也还算比较流畅。
  2. 多窗口布局,不再是默认Win+箭头的二分或四分布局了。
  3. 图标变得跟Mac OS一样可爱了,页面更简洁了。(直角变圆角),跟iPhone的系统设置一样都集中放在左侧,而不是像Win10之前的一堆方块。
  4. 自定义主题,可以借主题色高亮当前选中的窗口,或给窗口外沿边框加主题色。当前选中的窗口,任务栏中的UI下方圆条也会被拉长。
  5. 背景虚化磨砂半透明。不用再下载第三方软件了,窗口或任务栏都可以拥有半透明磨砂效果。
  6. 输入法更简洁了,±变成了箭头。(圆角+彩色,很舒适)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

1、自带的Windows Defender和流氓没两样了:依然没有修复Windows Defender没办法正常被Group Policy的坑。从Win10开始真的是越来越难关,要安全到现在沙箱做的稀碎却整天想着扫描诸位硬盘上的病毒。各位签着保密协议的好好看下自己的Windows Defender是不是遵守Group Policy先,因为:如果管理员的策略是直接应用一个策略关闭它,这个策略并不会生效。Windows Defender禁用策略会在应用+重启以后失效变为未设置(神操作),同时Windows Defender会继续工作。原本禁用了云端提交可疑文件的更新以后会全部重新自动开启。

解决方法是:手动关闭Tamper Protection,然后改注册表才能完全禁用掉Windows Defender。

2、更新了毫无用处的广告插件:Widgets的新闻没办法关闭,且默认强行占用了Win+W快捷键(真的是每天更新一个完全不重要的小功能)。幸而这个功能是可以通过Group Policy进行禁用的(设置中禁用Widgets只会将它从任务栏隐藏,它依然会在后台积极运行)画外音:我要看天气怎么办?Rainmeter, desktop customization tool 它不香嘛?

3、Night light bug: 晚上经常出现night light自动关闭的情况。

4、Android Subsystem跳票:和上方几点来说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了,跳就跳吧。

5、WSL整合的文件系统不自动隐藏dotfiles:好么,感情整合以后从explorer访问Linux的文件是不会自动隐藏dotfiles的,开个WSL下的home文件夹满屛的dotfiles

6、WSLg 高DPI屛默认显示问题:和大家预料的一样,WSLg+常见的4K+150%的设置开WSLg程序各种问题

7、CPU性能下降至多15%

​ 图 Windows11 版本

文章引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411869980382180&wfr=spider&for=pc
https://blog.csdn.net/WAST/article/details/1477758?utm_source=app&app_version=4.20.0&code=app_1562916241&uLinkId=usr1mkqgl919blen
windows vista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61013
https://baike.baidu.com/item/Windows%2010/6877791?fromtitle=windows10&fromid=13582253&fr=aladdin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323290/answer/56342574

https://tieba.baidu.com/f?kw=windows7&fr=ala0&tpl=5&dyTabStr=MCwzLDIsNiwxLDQsNSw4LDcsOQ%3D%3D

https://baike.baidu.com/item/Windows%207/1083761?fr=aladdin

https://baike.baidu.com/item/Windows%208.1/768457?fr=aladdin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50485/answer/26412376

如有侵权,可以联系作者删除修改。

看到最后的小伙伴,可以加一个Windows讨论群(免费):

222864565

一万多字的windows历史相关推荐

  1. 两万多字长文:人工智能新趋势(CB Insights)

    本篇文章的主体部分是<2019人工智能趋势>,译者是侯延露. [编者Peter Ye按] 进入到2020年,互联网红利(To C)虽然风韵犹存,但影响不如往昔的高光时刻:实体经济(包括工业 ...

  2. 『MTCNN』2万多字教科书式详解

    发现一篇关于MTCNN的博文,本来打算自己写一篇的,但看了这篇,我觉得不用我再写了,转载跟大家分享一下 尊重原创,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sinat_39783664/ar ...

  3. 留言获赠书 | 朱嘉明:未来决定现在,为什么?(1.2万余字)

    乐生活与爱IT 编者 Pete Ye按: 祝微信公众号 乐生活与爱IT 的读者朋友们,新春快乐,牛年大吉! 本文经袁洪哲老师授权转载自 微信公众号 数字资产研究院CIDA 今天的文章,原文标题为< ...

  4. 机器学习05|一万五字:SVM支持向量机02 【jupyter代码详解篇】

    文章目录 Jupyter实现 任务一 从DataSet.txt中导入数据,获得训练集以及标签. 任务二 调整alpha的值 任务三 上述原理过程中,需要计算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定义一个函数Com ...

  5. Yeelink平台查询开关量——套接字编程 Windows平台

    1.前言     [2014年4月重写该博文]     曾想使用STM32+LwIP实现一个yeelink应用,但是基础知识不够所以只能耐心学习.提到LwIP自然想到socket套接字,为了降低学习难 ...

  6. Yeelink平台推送传感器结果——套接字编程 Windows平台

    1.前言     本文使用windows平台的socket套接字实现向yeelink平台推送传感器结果.     [相关博文]     [ MinGW安装和使用总结 ]     [Yeelink Ht ...

  7. ImageMagick windows历史版本

    ImageMagick windows历史版本地址:http://ftp.icm.edu.pl/packages/ImageMagick/binaries/

  8. 万网m3 windows linux切换,万网M3型Windows云主机如何实现伪静态

    首先先解释下什么是伪静态,为什么要用伪静态?其实伪静态就是把真实的URL地址用简单好记的不带参数的地址代替. 使用伪静态有很多好处,只要有以下几点: 1.可以提高搜索引擎的友好性,如把带参数的地址用不 ...

  9. 《英雄联盟》出现大面积闪退;两名 95 后大学生用脑电波写“福”字;Windows蓝屏为什么是蓝底白字? | 极客头条...

    「极客头条」-- 技术人员的新闻圈! CSDN 的读者朋友们早上好哇,「极客头条」来啦,快来看今天都有哪些值得我们技术人关注的重要新闻吧. 整理 | 丁恩华 出品 | CSDN(ID:CSDNnews ...

最新文章

  1. 分享Kali Linux 2017年第24周镜像文件
  2. 谈谈一些有趣的CSS题目(十)-- 结构性伪类选择器
  3. VTK:几何对象之Arrow
  4. Php官方指导安装与配置
  5. 一次MySQL死锁问题解决
  6. linux屏幕怎么放大_02|初始Linux——Windows与Linux区别
  7. 活动目录操作主机(FSMO)角色详解
  8. #781 – 多个变换执行的顺序问题(Transform Order Matters)
  9. DM8整合java的jpa框架(附整合源码)
  10. android timepicker 固定样式,android-如何设置格式为24h的TimePicker显示
  11. 如何快速取消大量的合并单元格并向下填充数据
  12. cisco设备上查SFP模块sn
  13. 前端面试 两分钟自我介绍
  14. photoshop抠图
  15. 商品详情页中间显示不出来
  16. 贝塞尔曲线与贝塞尔曲面
  17. Talk | 清华大学陈晓宇苏黎世联邦理工黄嘉伟 :基于实际应用的强化学习
  18. 互联网公司程序员和外包公司程序员有什么区别?
  19. FX5UPLC的各种以太网通讯,SOCKET 2台PLC简单通讯 走网线
  20. 《PostgreSQL技术内幕:事务处理深度探索》上市了!

热门文章

  1. ajax提交表单序列化不进请求,表单序列化+ajax跨域提交
  2. 随机梯度下降的动量法 Momentum
  3. 数据结构(0719-林雪阵)
  4. 【论文写作】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字体、段落格式参考
  5. 南京微盟最新推出:PD电源六级能效 外推芯片 ME8224AM6G ME8224BM6G SOT23-6
  6. 全国计算机四级——操作系统原理笔记
  7. Aria2使用详细教程
  8. noip2016普及组初赛中山市成绩表及分数线
  9. html输入密码访问指定页面,三种方法使HTML单页面输入密码才能访问
  10. C语言贪食蛇(数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