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本文配套的【哔哩哔哩视频】链接如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K4y1s7dL​www.bilibili.com

2020年7月8日,英特尔发布了玩家们期待已久的雷电4标准。其实我昨天就写了一个稿子,但是想着等外媒出更多的消息再改改也不迟,果不其然,雷电4发布后的第二天就有不少新消息。

现在回到消息:2020 年 7 月 8 日,英特尔公布了有关 Thunderbolt 4 的新细节,这是英特尔的下一代通用有线连接解决方案,该方案性能下限变得更高,除了功能上的拓展,还将会兼容USB4规范和现有的雷电3方案。

菊花链
雷电4 的不同之处,特别注意 PCie 带宽变为之前的两倍了!
雷电4 扩展坞,具有四个雷电4 接口,十分恐怖

首先让我们来看雷电4 与雷电3 的不同之处。

  • 之前雷电3 如果要接驳多种设备,那么唯一的方案就是菊花链。虽然雷电3 标准也暧昧地说过可以支持多口雷电交换机,但是没有任何厂商提出过这种方案。现在由英特尔牵头,雷电4拓展坞将可以搭载4个雷电4 接口,其中一个带有PC图标的是上游接口,三个只有闪电图标的是下游端口。英特尔这似乎是在向外界表示,未来的雷电4 扩展坞将是真正的雷电扩展坞,而非现在的USB、HBR信号分线器。仔细想想,现在的很多仅有一个上游雷电接口的扩展坞只是将雷电3信号进行了恢复,并非将 1 路雷电3 转换为多路雷电3。
  • 第二是线材。英特尔这次官宣,他们正在研发5米到50米的光缆。曾经雷电2时代,确实有光缆,但是雷电3时代,没有任何厂商给出过光缆解决方案。如果英特尔给出光纤解决方案,是否意味着这种线材的线头将会自带高频广电信号转换芯片呢?不过我大胆预计,这种线的价格将很可能比苹果的雷雳3 Pro Cable 更贵。除此之外,视频里雷电4线缆目测完成度很高了,数字4 直接印在了线头上,这也说明,英特尔已经为这项技术做好了准备。
  • 最后的不同是发布方式的改变。以前的雷电控制器都是直接发布独立控制器,也是到了最近几个月,英特尔才想通了,将雷电3集成到CPU里。而这次英特尔是将集成的控制器和独立控制器一起发布。据悉,英特尔将率先在基于10nm+工艺的 TigerLake CPU 里集成雷电控制器。当然,独立的雷电4 控制器英特尔也不会落下,JHL8000 系列控制器也会逐渐给板卡厂商铺货,它们分别是
    • 适用于主机端的 JHL8540 和J HL8340
    • 适用于设备端的 JHL8440
  • 跟英特尔的新款桌面CPU命名方式几乎一样,代序号比原先增加1,标识芯片等级的后缀保持不变。但是我很好奇,这这一代的扩展坞能支持4个雷电4接口,是否意味着一个芯片能支持4个接口上的数据交换呢?但是很遗憾,英特尔的视频里没有给出详细答案。
    接下来,我们看看雷电4不容易引人关注的点。

雷电作为一个有线解决方案,起初并不是为外接高速 I/O 设备和 eGPU 而准备的,它其实是一种高清视频传输接口,只不过可以顺便传输高速PCIe信号罢了。因为这个原因,雷电4 首先强调,一定要能支持双 4K 显示器,虽然雷电3 也能做到,但是并没有很多厂商愿意在拓展坞上集成双 DP 接口,除了惠普、联想、戴尔等 OEM 厂商,其余专门做扩展坞的厂商的产品,一般只有一个 DP。这次英特尔明确表示,一定要能支持双 DP 才可以。然而我们并没有在英特尔视频里的拓展坞上看到双 DP,这是否意味着,三个下游雷电4 接口其实就是为链接显示器准备的呢?这样看来的话,拿掉两个显示接口,还剩两个雷电4,这与雷电3 扩展坞的区别就不大了。

雷电4还要求,可以通过连接到雷电4 扩展坞上的外设唤醒主机,经过我的测试,我发现我身边的雷电3 扩展坞也能做到这一点。我使用的扩展坞是 Zikko 的 8K 扩展坞,内置芯片是 Titan Ridge 的。

最后我们看看比较令人遗憾的地方,雷电4 标准虽然支持 USB4,但是 USB 信号最高支持到 10Gbps,这也就意味着很多 USB 3.2 gen2x2 的 20Gbps USB 的设备,无法在雷电4 接口上发挥全部效能。

最后,雷电4 要求必须具有英特尔的基于 VT-d 的 DMA 保护技术。VT-d 是英特尔独有的虚拟化技术,AMD 并不支持 VT-d,这是否也意味着在 AMD 平台上使用雷电4将变得机会渺茫呢?至少在雷电3 时代,我们还是看到了不少支持雷电3 的AMD主板的。

不过,我个人对雷电 4还是充满希望的,支持雷电3 的同时,保持了一定的进步,特别是再最大带宽上,由原来的 22Gbps 的数据带宽变味了 32Gbps 带宽,这是非常不错的,估计外接显卡将有很大的性能提升。

VT-d 虚拟化技术

本文使用 Zhihu On VSCode 创作并发布

雷电2接口_有关雷电4 的一切信息相关推荐

  1. 雷电2接口_让轻薄本不再受制于接口少 - Belkin 雷电3扩展坞-核心版

    嗨,大家好!我是沈少,最近几年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性能越来越强,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开始把笔记本电脑作为主力机,甚至唯一一台电脑使用.然而于此同时,也苹果为代表的一大票轻薄本为了追求更高的颜值和便携性 ...

  2. 雷电2接口_地表最强?代替电脑的所有接口,雷电3或有望一统接口江湖

    近年来在苹果和英特尔的大力推动下,市面上带有雷电3的设备已经越来越多了,除了苹果的MacBook系列笔记本电脑配备了雷电3接口外,越来越多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也开始使用雷电3接口. 而且我们可以 ...

  3. 雷电2接口_中国连城 | 总结关于USB、TypeC、雷电接口的冷知识

    [温馨提示]本公众号是工高电子旗下工高连城+中国连城双电商平台的官方公众号,简称工高连城连接器商城 中国连城 平台定位:中国连接器行业专业供应链服务平台+中国连接器行业的阿里巴巴+永不落幕的onlin ...

  4. 雷电2接口_雷电3和TYPE-C都是干什么的?一文读懂全部

    很多朋友问我,新买的macbook有个广受赞誉的雷电接口,但根本看不懂网上的那些介绍,今天吐槽君就给朋友们讲讲这是干嘛用的,怎么用? 其实这种接口一般只是出现在高端的笔记本电脑中,相对低端的笔记本电脑 ...

  5. 雷电2接口_代替你电脑的所有接口,世界最快的雷电3了解一下

    [关注求真实验室 每天学习新知识 ] 自2017年起,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苹果的MacBook系列的笔记本电脑配了雷电3接口外,越来越多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也开始使用雷电3接口了.大家可以看看自己 ...

  6. 雷电2接口_“雷电3”接口知识大科普

    近年来部分高端笔记本电脑在接口上会采用一种叫"雷电3"的新接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读一下"雷电3"接口的特性. 最早的雷电接口 雷电接口是由Intel开发定制的 ...

  7. 雷电2接口_了解这些常用接口一定会有用的

    日常使用手机.电脑以及其他电子产品,免不了要跟各种接口打交道.周末花了些时间查了些资料,并总结自己的实际使用经验,跟大家聊一聊我们日常使用手机.iPad.电脑.外设中常用到的接口. 讲明白各种接口是一 ...

  8. 雷电2接口_雷电3和Type-C接口一样吗?差别很大

    说起雷电3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因为它太出名了,名头很大,有人甚至认为它可以替代所有接口,因为它是世界最快!即便如此,当你见到它时你真的能认出来吗?因为它长得跟Type-C接口几乎一模一样! 当然和Ty ...

  9. 雷电2接口_厉害!跟Type-C长得一毛一样的雷电3,原来区别这么大,别搞混了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 之前教授跟大家科普了一些关于Type-C接口的知识,让各位机友知道其实这个接口不仅仅只是可以"用来充电"而已,甚至说比小苏打的用途还多.教授留意到 ...

最新文章

  1. R语言Logistic回归模型案例基于AER包的affair数据分析
  2. 记linux与Windows之间实现文件实时同步的方案
  3. Item 16: 让const成员函数做到线程安全
  4. 解决 error: command 'swig' failed with exit status 1
  5. “AI女神”李飞飞:如果我获诺贝尔奖,我一定以中国人身份去领奖
  6. 转载分享移动网站最佳实践
  7. idea 设置字体大小
  8. 君康人寿2019年排名_2019中国保险公司竞争力报告出炉 君康人寿盈利能力排名第二...
  9. android显示动态图片,android显示gif图
  10. 【超超超easy】5分钟:自制酷炫猫咪词云图,会点鼠标即可。
  11. 【C语言程序设计进阶-浙大翁恺】C语言笔记 文件
  12. 【web-ctf】ctf_BUUCTF_web(2)
  13. 华为的服务器虚拟化软件,服务器虚拟化软件
  14. chrome浏览器 各个版本下载地址
  15. Win11系统玩游戏的时候总是弹出输入法怎么回事?
  16. 经典面试题 之 分库分表
  17. Django学习笔记(下)
  18. 华为云CCE学习笔记-部署harbor(helm模板)
  19. Jmeter简单操作
  20. 【苹果相册推iMessage】群发执行日历推位置推 ionic platform add ios (增加ios平台)

热门文章

  1. C++学习(二零三)Quaro Geforce Tesla
  2. 全球与中国制冷压缩机润滑油市场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3. 无头浏览器和抓取-解决方案
  4. numpy.max中参数axis的取值问题
  5. 媒体 | 冒志鸿:ArcBlock打造跨链应用平台的思路
  6. 1、软件工程基础理论
  7. Typora 免费Beta版本(Window+Mac+Linux),所见即所得,完美支持markdown的富文本格式,实时渲染可见及编辑的特点
  8. 软件测试入门随笔——软件测试基础知识(七)
  9. 解决eclipse debug运行项目时下一步按钮一直为灰色不可用的问题
  10. 教你如何用shell脚本输出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