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S在催化科研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XPS简介: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是用X射线去辐射样品,使原子或分子的内层电子或价电子受激发射出来。被光子激发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可以测量光电子的能量,以光电子的动能为横坐标,相对强度(脉冲/s)为纵坐标可做出光电子能谱图,从而获得待测物组成。XPS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无机化合物、合金、半导体、聚合物、元素、催化剂、玻璃、陶瓷、染料、纸、墨水、木材、化妆品、牙齿、骨骼、移植物、生物材料、油脂、胶水等。

下面小编根据几个案例来介绍XPS测试在催化领域科研论文中的应用。

案例1:

用XPS法研究CO和H2及其混合物环境压力下钴箔模型催化剂

1.题目及作者:

2.文献收录:ACS Catalysis

DOI:10.1021/acscatal.6b02835

3.摘要:

本文献主要研究环境压力XPS用于研究CO、H2及其混合物在Co膜上的反应。发现CO分子吸附在干净的Co表面上,并且在真空中以不断增加的速率解吸到90℃,而所有的CO解吸都在几秒钟内完成。在与100 mTorr气体平衡时,CO在120℃以上分解,在表面上留下碳化物,但是没有氧化物,因为CO在比H2低100℃的温度下有效地减少了氧化物。水作为杂质或CO与H2反应生成的水,即使在室温下也能有效地氧化CO。在97:3 CO/ H2混合物中,随着温度的升高,Co表面被氧化得更严重,并被羟基覆盖,直到约150℃,表面开始减少,并伴有表明CO解离的碳化物堆积。在9:1和1:1的混合物中也观察到类似的趋势,但在更高的温度下表面开始缩小。

4.测试仪器介绍:

AP-XPS测量是在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的先进光源(ALS)Beamline11.0.2进行的。

5.测试谱图:

6.测试分析:

图1显示了样品在超高真空中,表面仍为400℃是测量的XPS光谱,显示了样品经过清洗后的表面化学状态。除金属Co峰外,仅观察到小的C和O峰。基于发表的文献报道,计算出来的含量相对于Co来说不足1%。

如图2a底部的C 1s光谱所示,经过清洗后的温度降到RT后,Co表面几乎是一个无碳的表面。然而如图2b所示,在529.6eV处显示出一个O峰,大约有10%含量,这个氧很可能是在超高压背景下Co和残留的H2O反应的结果。由于Co的2p谱土(图1插图)没有表现出与氧化钴相关的特性,我们认为529.6eV处的峰值与被吸附的原子氧有关。在530.4eV处有一个小的肩峰Ox,然而在后续的各种化学反应中,Ox的强度几乎没变化,说明它可能是在表面之下。

如图2,在引入CO后,XPS光谱的C 1s和O 1s分别在285.5和531.6eV处出现新的峰值。它们是由于CO分子吸附在金属Co表面。当CO压力增加到10mTorr时,除了吸附的CO峰外,气相CO峰也在290.5eV和537.0eV左右的位置变的清晰可见,如图2所示,在CO压力增加时,其强度也增大。在排出500mTorrCO气体后,月三分之一的CO分子仍留在Co表面。为了研究CO解吸的温度依赖性,以3℃/min的速度加热,同时在C 1s区域连续记录XPS光谱,如图3a所示。图3a中显示的温度是在每个光谱开始测量时的温度。该系列光谱都由三种成分组成CO在285.5eV处,溶解碳或者CHx在284eV,合金在283eV。图3b可以看出分子CO在90℃左右几乎系完全消失。

图4显示了本实验的C 1s XPS谱图。随着温度的升高至120℃,吸附CO所对应的峰值逐渐降低,而碳化物成分的强度基本保持不变。然而,高于120℃碳化物强度迅速增加,表明了CO解离。除了强度增加外,碳化物峰的线形也变的明显不对称,需要比BE第0.6eV为中心的额外分量来拟合峰值。这两种成分可能对应不同的碳化物,其中一种可能是更结晶的碳化物,比如Co2C。

将100mTorr的CO引入系统后,由于CO吸附在氧化物熵,在289eV出现了C 1s峰,如图5所示。与金属Co上的CO相比,这个峰有相当大的蓝移(3.5eV)。相比之下,CO吸附在氧化物上的O 1s峰的能量与CO吸附在清洁Co表面的能量相当。从室温加热到150℃时,所有O 1s和C 1s峰均未见明显变化,如图5b。

当温度达到150℃时,CO@CoOx在289eV的C 1s峰开始见效,而CO在285.5eV的强度峰值迅速增大。同时O 1s光谱中氧化物的峰的强度降低,表明表面氧化物被CO还原。在200℃左右,表面几乎完全被还原为金属Co。在150℃以上,随着氧化物的减少,碳化物浓度迅速增加,C和CHx也同时增加(图5 b)。用CO对氧化后的Co表面进行化学还原,再次证明了CO解离导致表面氧化和催化剂失活的结论是错误的。

图6显示了室温至300℃,97mTorrCO和3mTorrH2条件下收集到的C 1s和O 1s XPS图谱。由于H2分压相对较低,Co表面在室温时未被背景水明显氧化。当温度超过50℃时,O 1s谱中的氧化物峰明显增大,且表面羟基的覆盖范围增大,使其在531.6eV处的成分增加,其峰值与O 1s谱中的CO重叠。在289eV时的C 1s 峰的增长液证实了Co氧化物的出现,与CO分子吸附在氧化钴上有关,而在285.5eV时CO在金属Co上的峰值强度降低。与此同时,残余碳化物的浓度略有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碳化物在150℃以上的H2中分解,而在50℃甚至室温中可以观察到。

7.文献小结:

采用XPS法分析CO吸附在Co表面和Co氧化物的强度,继而可以研究Co在CO下的氧化和还原情况等。

案例2:

用XPS法比较研究交互模型和在NO2下Pt/C催化剂

1.题目及作者:

2.文献收录:Applied Surface Science

DOI:10.1016/j.apsusc.2017.09.205

3.摘要:

本文献采用XPS法对Pt/Sibunit催化剂样品和Pt/HOPG模型体系样品在NO2处理后在室温和3×10-6mbar压力下的状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情况下,铂颗粒都没有被完全氧化。获得的光谱的比较Pt / Sibunit样本Pt 4f和Pt 3d5/2 ,经过NO2处理的铂粒子具有核心(金属铂)-壳(铂氧化物)结构

4.测试仪器介绍:

XPS光源采用非单色光Al Kα(1486.6eV)和单色的Ag Lα(2983.4eV)。

5.测试谱图:

6.测试分析:

图2显示了XPS法测试Pt/Sibunit催化剂(图2a)和Pt/HOPG(图2b)与NO2相互作用前后的图谱。两种处理条件相同,初始样品的光谱是由一个具有束缚能BE(Pt 4f7/2)71.8-72.0eV的不对称自旋轨道组分Pt 4f7/2-Pt 4f 5/2的偶极子呈现。得到的结合能值高于大块金属铂(71.2eV)的结合能。这是由于最终状态效应,这是典型的高度分散粒子。经过NO2处理后,光谱的形状发生变化,从而表征了真实催化剂样品的光谱特征(如图2a所示)以及模型系统(图2b)很接近。这意味着在这两种情况下,铂粒子在质量上发生了相似的变化。图2中的谱2被反卷积成三条二重线,BE=71.8-71.9eV的自旋轨道组分与金属铂有关。另外两个双峰分别由一对对称的自旋轨道表示,它们与铂氧化物有关。

对于Pt/Sibunit催化剂样品,我们也在Pt 4f(图3a)和Pt 3d5/2(图3b)中测试了光谱。图2a和3a中的Pt 4f谱具有相似的形状,在NO2处理后,两个光谱都与三个偶极子吻合,一个与金属铂有关,另两个与铂氧化物有关。

唯一的区别在于铂氧化物的Pt 4f谱(图3谱2)使用Ag Lα小于同一光谱(图2,光谱2)的Al Kα。初始催化剂的Pt 3d5/2光谱以一条稍不对称的线表示,其结合能为2122.4eV,比Pt箔的结合能高0.6eV。与Pt 4f一样,所观察到的结合能差异与最终状态效应有关。

在NO2催化剂处理后,Pt 3d 5/2谱中又出现了两条结合能分别为2123.5和2125.0eV,它们与铂氧化物,PtO和PtO2相关。比较Pt(II)和Pt(IV)的化合物中的BE(Pt 3d5/2) 分别为2123.5和2125.5 eV。催化剂经NO2处理后,表征金属铂的双重态的位置没有改变。

对于Pt/Sibunit催化剂样品,我们还测试了C 1s、N 1s和O 1s的XPS谱。与NO2反应后,来自载体的的碳的强度C 1s线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N 1s谱图,也没有发现含氮化合物峰的出现。

反应后,只有O 1s谱图发生了显著变化(图4)。由于观察到表面氧浓度增加了两倍以上,再由于NO2处理后形成的附加氧的量是氧化铂含量的十多倍,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氧的主要量花在与碳的表面化合物的行程上。当Pt/HOPG模型系统与NO2作用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7.文献小结:

采用XPS法研究了Pt催化剂与NO2作用前后各峰值的变化情况,并与模型催化剂进行对比研究,得到相关的结论。

案例3:

化学剥离金属二硫化钼纳米片用于提高TiO2纳米晶的光催化性能

1.题目及作者:

2.文献收录:Nano Research

DOI:10.1007/s12274-014-0606-9

3.摘要:

本文献主要研究电子空穴分离是实现高效光催化反应的关键步骤,利用助催化剂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策略。目前设计高效、高性能的混合光催化是,寻求无贵金属的的协同催化剂是研究热点。

在这篇文献中,制备了1T相的二硫化钼纳米片。有以下特点:1)无贵金属;2)电荷迁移率高;3)H2在基面上进化的活性位点密度高;4)性能稳定性好;5)光线透明度高。光催化制氢和Rhodamine B降解均表明,所制备的TiO2杂化结构表现出优异性能,与裸光TiO2和2H-MoS2杂化结构形成了鲜明对比。

4.测试仪器介绍:

采用XPS进行分析。

5.测试谱图:

6.测试分析:

对XPS对混合样本进行了表征。从Mo 3d高分辨率XPS谱图(图2c)可以看出,Mo 3d5/2和Mo 3d3/2在1T相下峰值分别是229.0和232.3eV;而在2H相下的峰值分别是228.1和231.4eV。根据XPS谱的反褶积,估计1T相的含量约为57%。值得注意的是,235.5eV时的Mo 3d5/2峰也属于+6氧化态,这表明MoS2的氧化程度较轻。

这一结论得到了XPS数据的支持(图3c),Mo 3d XPS谱图中228.1和231.4eV处的1T峰几乎被淬灭,表明2H相的含量超过95%。

7.文献小结:

本文献主要利用XPS分析Mo元素在不同相下其结合能的不同,从而计算相含量。

关于XPS测试,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内容对你有帮助,希望大家不要吝啬点个赞哦,我们会继续给大家输出更多优质内容~

最后,祝大家科研顺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XPS测试的知识,可以扫码关注下哦~

XPS—专项文献阅读相关推荐

  1. FTIR表征碳纳米材料—专项文献阅读

    在做红外光谱(IR)测试时,科学指南针检测平台工作人员在与很多同学沟通中了解到,好多同学对IR不太了解,针对此,科学指南针检测平台团队组织相关同事对网上海量知识进行整理,希望可以帮助到科研圈的伙伴们: ...

  2. VSM—专项文献阅读

    在做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时,科学指南针检测平台工作人员在与很多同学沟通中了解到,好多同学对VSM测试不太了解,针对此,科学指南针检测平台团队组织相关同事对VSM测试进行整理,希望可以帮助到科研 ...

  3. 红外光谱—专项文献阅读

    在做红外光谱(IR)测试时,科学指南针检测平台工作人员在与很多同学沟通中了解到,好多同学对IR不太了解,针对此,科学指南针检测平台团队组织相关同事对网上海量知识进行整理,希望可以帮助到科研圈的伙伴们: ...

  4. 压汞分析法—专项文献阅读

    压汞法(MIP,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测孔技术是一种传统的测孔技术,迄今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1921年,Washburn首先提出了多孔固体的结构特性可以把非浸润 ...

  5. 四位科研牛人介绍的文献阅读经验

     每天保持读至少2-3 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 ...

  6. 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文献阅读指南

    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在自然语言处理的许多领域(如词性标注.中文分词.句子边界识别.浅层句法分析及文本分类等)都有比较好的应用效果.张乐博士的最大 ...

  7. 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CRFs)文献阅读指南

    与最大熵模型相似,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CRFs)是一种机器学习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的许多领域(如词性标注.中文分词.命名实体识别等)都有比较好的应用效果.条 ...

  8. 文献阅读疑问(202010)

    学习笔记,仅供参考 文章目录 文献阅读疑问 Unsupervised Deep Embedding for Clustering Analysis 文献阅读疑问 Unsupervised Deep E ...

  9. 那些文献阅读能力爆表的科研学子,都在偷偷做这件事……

    对于广大科研学子来说,阅读文献这件事可谓是贯穿整个学术生涯,因为文献是了解现在所学专业的领域切入点,且做科研遇到难题时还可以在文献中寻找答案. 以及科研实验完毕后,若是准备发表论文,那么还得再看看文献 ...

最新文章

  1. 神经网络中激活函数的真正意义?
  2. 安装 Ruby 和 Rails 开发环境
  3. Python面试常用二十题总结
  4. 从阿里、微软、AWS财报看评云计算发展
  5. oracle ^]字符,oracle数据中特殊字符处理
  6. 弃用微软 C++ 编译器,Win 版 Chrome 改用 Clang
  7. 【转】Linux的僵尸进程解决攻略
  8. 20190408-相速度和群速度、傅里叶变换与波动方程的色散关系、介电常数与电导、介电函数与折射率、散度定理、电子迁移率、电磁波波动方程、自由电子气的介电函数
  9.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其逻辑结构
  10. 多种多样的语音连麦方式
  11. HTML 标签中的连续的英文折断
  12. CubeMXIDE 汉化
  13. 在进化计算中,软件进行元基编码的新陈代谢方式 V0. 1. 0
  14. echart vue
  15.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2021届毕业生招聘
  16. python 数据分析入门教程(三)_Python数据分析入门教程(三):数据选择——AIU人工智能学院-经管之家官网!...
  17. Android设置来电号码归属地
  18. LOJ #6279. 数列分块入门 3-分块(区间加法、查询区间内小于某个值x的前驱(比其小的最大元素))...
  19. 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Web应用测试(一)赛项简介
  20. netstat 的各个 state 什么意思

热门文章

  1. 技嘉主板设置硬盘启动操作教程
  2. Windows离线安装ActivePerl模块的两种方法
  3. 风靡整个DOS时代的Pctools,现已不再,饱受争议的它,又能走多远
  4. 基于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设计
  5. 《无线通信与网络》tcp udp 对比_TCP与UDP究竟谁更可靠?
  6. 各个时区对应的时差表 及 python中时区获取方式(支持夏令时)
  7. OKR 和绩效考核:可以一起进行吗?
  8. 【功能安全(ISO 26262)系列】番外篇 第一话 戏说汽车安全是个什么鬼
  9. 金典Windows98虚拟机系统程序分享+适合怀旧
  10. 集成算法--AdaBoost算法【含python代码】